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原卷+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原卷+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原卷+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原卷+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原卷+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測試卷

(滿分:120分作答時間:12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下面是有關本單元字音字形的表述,其中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應注意漢字中的一字多音現象,例如:堅強(qidng)、倔強(jiang)o

B.大部分形聲字可根據聲旁定讀音,例如:狂瀾(lan)>咀嚼(jue)o

C.應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誤寫,例如:“屏障”應為“屏嶂”。

D.要注意成語字形的誤寫,例如:“苛捐雜稅”不要寫成“苛涓雜稅”。

2.下面是某同學寫的《語文旅行》一文的片段,其中加點詞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經過這一單元的語文學習,我們收獲頗豐。讀光未然的《黃河頌》,我們感受到黃河宛轉的英雄氣魄;

讀陸定一的《老山界》,我們看到戰士們在峭壁上因為太疲倦而取券△琴的情景,學到了紅軍不畏艱險、勇

于攀登的精神;讀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志愿軍可喜可賀的英雄事跡和偉大

胸懷;讀端木藪良的《土地的誓言》,我們感受到作者內心如關東原野不可強填的巖漿翻涌般的愛國熱情……

A.宛轉B.酣然入夢C.可喜可賀D.不可捉摸

3.下面一段話選自某同學的旅行日記,其中表述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華魂。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使這條巨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②這就是我深

愛著的祖國一一中國。③您像那澎湃的黃河水,波濤洶涌;您像那鮮艷的杜鵑花,美麗迷人。④我們青少

年要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

量。

A.①B.②C.③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九時許,隊伍浩浩蕩蕩地沿著小路,向夾金山進發了。山上霧霾彌天,時濃時淡,人行其中,宛如騰

云駕霧。山風卷著雪花,漫天飛舞。OOOOO

①將到山頂,突然下起一陣冰雹,冰雹打得滿臉腫疼,他們只好手捂著腦袋前行

②但經過緊張的搏斗,戰士們終于翻過山頂,以英雄的氣概征服了高傲的夾金山

③單薄的軍衣抵擋不住風雪的吹打,戰士們的臉上、身上像被無數把尖刀刺著

④山頂上的一段道路是曲折的盤道,繞著夾金山的主峰,蜿蜒而過,十分難走

⑤越往上走,空氣越稀薄,呼吸越困難,他們頭暈腿酸,一步一停,一步一喘

A.③②⑤④①B.①④⑤③②

C.③⑤①④②D.①③⑤②④

5.下列有關文學與文化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B.《老山界》是一篇回憶錄。文章真實地敘述了長征途中紅軍翻越“第一座難走的山”的故事。

C.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就是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D.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國家,這樣的例子還有用“桑梓”代指鄉村,用“汗青”代指史冊。

6.古詩文默寫。(共8分,每空1分)

(1)默寫王維的《竹里館》。

(2)“一書一信皆是詩,一草一木總關情。”岑參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達懷親之情,即

“,"(《逢入京使》);韓愈春游郊外,借花木

爭芳斗艷表達了惜春之情,即“,"(《晚春》)。

7.“天下國家”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每個人對國家的愛,是近乎本能的情感。為了表達這種樸素真摯

的情感,勵志中學決定舉辦一次“天下國家”的綜合實踐活動,邀請你參與并完成下面的任務。(6分)

(1)活動現場需要懸掛標語,有同學寫好了上句,請你完成下句。(2分)

上句:學習愛國精神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仿示例,在花木蘭、袁隆平、鐘南山中任選一位,為其制作一張文化名片,60字左右。(4分)

示例:愛國名人:文天祥

贊譽:我敬佩他,因為他懷著一腔報國熱忱,歷盡艱難,九死一生不改其志,最終慷慨赴死,猶留正

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他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二、閱讀與理解(共46分)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8?9題。(4分)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8.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展現的畫面。(2分)

9.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13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

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

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木蘭當戶織()(2)愿為小鞍馬()

(3)出郭相扶將()

1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2)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12.“可汗問所欲”時,木蘭表達了什么心愿?請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13.下面有關本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木蘭詩》選自北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著名的敘事詩。

B.木蘭代父從軍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C.詩中“百”“十”“十二”等數字不是確指。

D.“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一句運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辭手法,表現

了木蘭操辦急切而井然有序。

(三)閱讀下面的選段,完成14?16題。(11分)

①我們的戰士,對敵人這樣狠,而對朝鮮人民卻是那樣地愛,充滿國際主義的深厚熱情。

②在漢江北岸,我遇到一個青年戰士,他今年才21歲,名叫馬玉祥,是黑龍江青岡縣人。他長著一副

微黑透紅的臉膛兒,高高的個兒,站在那兒,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紅高粱那樣淳樸可愛。不過因為他才從陣

地上下來,顯得稍微疲勞些,眼里的紅絲還沒有退凈。他原來是炮兵連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陣哭聲驚

醒了,出去一看,是一個朝鮮老媽媽坐在山岡上哭。原來她的房子被炸毀了,她在山里搭了個窩棚,窩棚

又被炸毀了。回來,他馬上到連部要求調到步兵連去,正好步兵連也需要人,就批準了他。我說:“在炮兵

連不是一樣打敵人嗎?”“那,不同!”他說,“離敵人越近,越覺著打得過癮,越覺著打得解恨!”

③在漢江南岸阻擊敵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從陣地上下來做飯。剛一進村,有幾架敵機襲過來,打了

一陣機關炮,接著就扔下了兩個大燃燒彈。有幾間房子著了火,火又盛,煙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這

時候,他聽見煙火里有一個小孩子哇哇哭叫的聲音。他馬上穿過濃煙到近處一看,一個朝鮮的中年男人在

院子里倒著,小孩子的哭聲還在屋里。他走到屋門口,屋門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經進不去人,門窗的紙已

經燒著。小孩子的哭聲隨著那滾滾的濃煙傳出來,聽得真真切切。當他敘述到這里的時候,他說「‘我能夠

不進去嗎?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國遇見這種情形,我能夠進去,那么,在朝鮮我就可以不進去嗎?朝鮮

人民和我們祖國的人民不是一樣的嗎?我就踹開門,撲了進去。呀!滿屋子灰洞洞的煙,只能聽見小孩兒

哭,看不見人。我的眼也睜不開,臉燙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著了火沒有,我也不管它了,

只是在地上亂摸。先摸著一個大人,拉了拉沒拉動;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著小孩兒的腿,我就一把抓

著抱起來,跳出門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個小孩兒啊。他穿著小短褂兒,光著兩條小腿兒,小腿

兒亂蹬著,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誰養活你哩!'這時候,火更大了,屋

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燒著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從那火門里鉆了進去。一拉那個大人,她哼了一聲,

我就使勁往外拉,見她又不動了。湊近一看,見她臉上流下來的血已經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紅了,眼睛已經

閉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趕忙跳出門外,撲滅身上的火苗,抱起這個無父無母的孩子。……”

(節選自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14.選文第①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作用是什么?(4分)

15.選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簡要概括。(3分)

16.自選角度,賞析選文第③段中畫線的句子。(4分)

他走到屋門口,屋門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經進不去人,門窗的紙已經燒著。小孩子的哭聲隨著那滾滾

的濃煙傳出來,聽得真真切切。

(四)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18分)

此心光明

張華

①從新疆的獨山子出發,有一條天路直插雪山,宛如一條巨龍盤臥天山,這就是被譽為“中國最美公

路”的獨庫公路。

②這是一條絕美之路,橫亙崇山峻嶺,穿越深山峽谷,云霧繚繞,大氣磅礴,草原、云山、雪嶺、湖

泊、森林、荒灘,撲面而來。

③這更是一條英雄之路。公路貫通后,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里縮短了近一半。十年間,部隊

官兵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為了修建獨庫公路,1.3萬多人奉獻了自己的青春,2000多名官兵受傷

致殘,168名戰士長眠于此,他們中最大的31歲,最小的18歲,每三公里就有一個含苞待放的英魂永遠

沉睡在天山的懷抱。

④在天山中麓,有座喬爾瑪革命烈士陵園。作為江蘇援疆干部,我曾數次走進這座陵園。這里,常可

以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跛腳老人,他叫陳俊貴,是個有故事的人。

⑤1980年,入伍38天的陳俊貴隨部隊來到新疆,修筑獨庫公路。4月的一天,他所在部隊的1500多

名官兵被暴風雪圍困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天山深處,與外界失去聯系,已斷糧三天。此時,班長鄭林書奉

命帶領副班長羅強和戰士陳衛星、陳俊貴,到42公里之外求救。

⑥沒想到,他們遇到了罕見的暴風雪。走到30多公里時,大家的手、臉都凍僵了。在雪地里爬行兩天

兩夜后,他們已饑寒交迫、寸步難行。在一個背風的雪坑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后一個饅頭:“我和羅強

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只有陳俊貴是個新兵,年齡最小,饅頭讓他吃。”

⑦陳俊貴后來說:“那是我一生中吃過的最艱難的一個饅頭,好不容易咬了下去,卻怎么也咽不下去,

每嚼一口,眼淚就喇喇往下流……”

⑧走了沒多遠,24歲的班長鄭林書倒下了,他對陳俊貴說:“如果你能活著回去,就到我湖北老家看

望一下我的父母。”用雪掩埋完班長后,副班長羅強帶隊繼續前進,也犧牲在離班長不到三公里的地方。

⑨陳俊貴和陳衛星也昏倒在雪地里。幸好有哈薩克族牧民經過,將他們救起,并傳遞了消息,1000多

名戰友獲救了。

⑩陳俊貴因嚴重凍傷,在醫院里救治三年,落下了終身殘疾。復員回到遼寧老家后,陳俊貴被安排了

工作,不久結婚生子,過上了平淡安逸的生活。但班長的生死囑托還刻在他的腦海里。他終于帶著妻子和

七個月的兒子去尋找班長家鄉的詳細地址,實現了班長的“生死重托”。

?數年后,陳俊貴才在湖北省羅田縣白蓮鄉上馬石河村找到了鄭林書的姐姐和弟弟。得知陳俊貴的來

意后,他們失聲痛哭。原來,鄭林書參軍第二年,他父親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怕影響他的工作,家

里沒有告訴他。母親是前幾年去世的,臨終前還在念叨著鄭林書的名字……

?陳俊貴萬分愧疚,又返回新疆,這一次,他決心為他的班長和犧牲的戰友們守陵。秋去冬來,寒來

暑往,這一守就是30余年。

?有次我去參觀時,遇見陳俊貴。他為大家講解,語氣平實而親切,沉著而堅毅,仿佛不是在訴說自

己的親身經歷。最后,他說:“我們班長要是活著,現在孫子都抱上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淚目了。

?遠遠望去,過路的游客們,己在紀念碑前擺上礦泉水和手編的花環,垂手佇立,恭敬肅穆。一座座

墓碑靜臥在花草中,依次看過,都是一個個年輕的生命。

?&卑是立起的路,路是躺下的碑。

(g離開陵園時,萬里無云,陽光燦爛,穿過一個隧道后竟天色昏暗、漫天大霧,打開車燈,能見度僅

有幾米。整整一個多小時,汽車在獨庫公路上孤獨爬行。同行的人望著窗外,陷入了沉思。

?此時,我突然想到了王陽明先生離世時說的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選自《新華日報》2022年9月29日)

17.請閱讀第⑤??段,梳理陳俊貴與班長“生死重托”故事的相關情節,補全下面的表格。(4分)

段落相關情節

⑤(1)

⑥?⑦陳俊貴吃下戰友絕境中讓出的最后一個饅頭

⑧(2)

⑨??(3)

?(4)

18.閱讀文中畫線的句子,根據括號中的要求回答問題。(6分)

(1)為了修建獨庫公路,1.3萬多人奉獻了自己的青春,2000多名官兵受傷致殘,168名戰士長眠于

此,他們中最大的31歲,最小的18歲。(作者運用數字的用意是什么?)

(2)碑是立起的路,路是躺下的碑。(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19.請結合文章主旨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第?段中寫道:“同行的人望著窗外,陷入了沉思。”聯系前文“我”的江蘇援疆干部身份,發揮想

象,描寫出“我”當時可能產生的心理活動。(4分)

三、表達與寫作(50分)

21.你有崇拜的人嗎?是鄧稼先、聞一多、葉圣陶,是魯迅、李白、孫權,還是某個你身邊的同學、朋

友、長輩,他們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精神品質也許讓你心生敬佩,請以“我心中的偶像”為題,寫一

篇文章。

要求:①寫成記敘文,注意選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參考答案

1.C(“屏障”是正確的)

2.B(A.宛轉:輾轉,不能用來形容英雄氣魄;B.酣然入夢:暢快地入睡,使用正確;C.可喜可賀:值

得歡喜與慶賀,不合語境,可以用“可歌可泣”;D.不可捉摸:指對人或事物無法猜測和估量,不合語境,

使用錯誤)

3.A(缺主語,可修改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一條巨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4.C(結合前文中的“山風卷著雪花,漫天飛舞”可以判斷首句應該是③,⑤句緊承上文,接著描寫登

山過程,①④句描寫到達山頂時的經歷,最后②句做總結,戰士們戰勝夾金山。所以排序為:③⑤①④②)

5.D(“桑梓”代表“故鄉”)

6.(1)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2)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

安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7.(1)示例:立志報效中華

(2)示例一:花木蘭我敬佩她,因為她滿腔孝心替父從軍,十年沙場苦征戰,巾幗英雄亦豪邁,她

是不讓須眉的女英雄!

示例二:鐘南山我敬佩他,因為他在國家需要時勇敢站出來,不畏艱辛深夜赴武漢,不畏生死入一

線,他是擁有仁心的好醫生!

示例三:袁隆平我敬佩他,因為他心系華夏,不畏艱辛,潛心科研,終于培育出雜交水稻,為世界

糧食保障做出貢獻,他是無私奉獻的好院士。

8.示例:在一個春風殆蕩的晚上,不知從何處傳來的一曲低回嗚咽的笛聲飄入耳際,笛聲隨著春風飄

揚,傳遍洛陽城的每一個角落。

9.抒發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10.(1)對著(2)買(3)外城

11.(1)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后勝利歸來。(2)(天子給木蘭)記最大

的功,賞賜很多財物。

12.放棄功名;盡快回歸故里,與家人團聚。

13.B(“要求男女平等”說法有誤)

14.議論、抒情。過渡到對下一個事例的敘述,點明下一個事例所包含的意義,即體現了志愿軍戰士的

國際主義精神,激發讀者對志愿軍的敬佩之情。

15.馬玉祥火中救出無父無母的兒童。

16.示例:“呼呼”“滾滾”這些疊詞的運用說明馬玉祥救小孩時火勢很大,煙霧很濃,環境很危險,突

出救人的困難,烘托馬玉祥的勇敢和國際主義精神。

17.(1)部隊斷糧,班長帶領戰友求救(2)班長犧牲前托付戰友看望父母,副班長帶隊繼續前進,

隨即副班長也犧牲了

(3)陳俊貴及戰友獲救,數年后陳俊貴去看望班長的家人,實現了班長的“生死重托”(4)陳俊

貴為班長和戰友守陵

18.(1)用這些數字具體地說明堅守在修路事業上的人數之多,為此而犧牲的人數之多,贊美了戰士

們堅強勇敢,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2)獨庫公路是戰士們用自己的汗水、青春、甚至生命,一

點一點開鑿出來的,這條路是英雄的英魂所筑,所以說“路是躺下的碑”。這些英烈們的精神品質被人們贊

美,更被人們懷念和學習,它指引著后人的前進方向。所以“碑是立起的路”。

19.通過描寫環境以及游客們的表現,烘托了本文的主題,贊美了戰士們堅強勇敢,不怕犧牲,無私奉

獻的精神。他們的精神影響、傳遞給了后人。

20.示例:自己作為援疆干部,看到這些英烈的墓碑,想到他們的崇高精神,頓生感慨,立身修心,一

定要無虧欠,無增損,心中長養浩然正氣,要無懼,無愧!

21.作文示例:

我心中的偶像

提起“偶像”這個詞,有些同學可能會聯想起那些影視明星。而我心中的偶像卻截然不同,“他”就是

起初默默無聞、后來家喻戶曉的“兩彈”元勛一一鄧稼先。

鄧稼先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雖然家庭條件不錯,但他并沒有因此好吃懶做荒廢學業,而是始終堅持

不懈地奮斗著。經過自己的努力,終于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這時候,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國,過著優渥的

生活。然而,他并沒有那樣做,因為在他的心中,祖國永遠是第一位的!他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

毅然決定回國,進行中國原子彈理論研究。他這種舍小我,成大我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為了祖國,

他愿放棄一切,僅憑這一點,鄧稼先就能成為我心目中的“偶像”。

研制核武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

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里檢驗。事后去醫院檢

查,發現他身體侵入了放射物。但是,敬業的鄧稼先可不管這些,他堅持回到核試驗基地,繼續參加研究。

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他都不會放棄,始終堅定信念。在鄧稼先的領導下,于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

顆原子彈橫空出世;此后不久,我國第一顆氫彈威震山河……

我不正應該向鄧稼先學習么?面對挫折和困難,勇敢向前,決不放棄。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玄奘只

身一人去“西天取經”;鑒真六次東渡日本;林肯歷經磨難,當選美國總統;瓦特鍥而不舍,發明蒸氣機……

這一個個成功的例子,充分證明:一個人如果想干一件大事,最重要的是堅持下去,不放棄任何希望,只

有這樣才能夠取得成功。我們克服一點兒困難也許并不難,難的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

功……

鄧稼先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是我心中永遠的“偶像”!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測試卷

(滿分:120分作答時間:12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下面是有關本單元字音字形的表述,其中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應注意漢字中的一字多音現象,例如:堅強(qidng)、倔強(jiang)o

B.大部分形聲字可根據聲旁定讀音,例如:狂瀾(lan)>咀嚼(jue)o

C.應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誤寫,例如:“屏障”應為“屏嶂”。

D.要注意成語字形的誤寫,例如:“苛捐雜稅”不要寫成“苛涓雜稅”。

2.下面是某同學寫的《語文旅行》一文的片段,其中加點詞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經過這一單元的語文學習,我們收獲頗豐。讀光未然的《黃河頌》,我們感受到黃河宛轉的英雄氣魄;

讀陸定一的《老山界》,我們看到戰士們在峭壁上因為太疲倦而取券△琴的情景,學到了紅軍不畏艱險、勇

于攀登的精神;讀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志愿軍可喜可賀的英雄事跡和偉大

胸懷;讀端木藪良的《土地的誓言》,我們感受到作者內心如關東原野不可強填的巖漿翻涌般的愛國熱情……

A.宛轉B.酣然入夢C.可喜可賀D.不可捉摸

3.下面一段話選自某同學的旅行日記,其中表述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華魂。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使這條巨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②這就是我深

愛著的祖國一一中國。③您像那澎湃的黃河水,波濤洶涌;您像那鮮艷的杜鵑花,美麗迷人。④我們青少

年要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

量。

A.①B.②C.③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九時許,隊伍浩浩蕩蕩地沿著小路,向夾金山進發了。山上霧霾彌天,時濃時淡,人行其中,宛如騰

云駕霧。山風卷著雪花,漫天飛舞。OOOOO

①將到山頂,突然下起一陣冰雹,冰雹打得滿臉腫疼,他們只好手捂著腦袋前行

②但經過緊張的搏斗,戰士們終于翻過山頂,以英雄的氣概征服了高傲的夾金山

③單薄的軍衣抵擋不住風雪的吹打,戰士們的臉上、身上像被無數把尖刀刺著

④山頂上的一段道路是曲折的盤道,繞著夾金山的主峰,蜿蜒而過,十分難走

⑤越往上走,空氣越稀薄,呼吸越困難,他們頭暈腿酸,一步一停,一步一喘

A.③②⑤④①B.①④⑤③②

C.③⑤①④②D.①③⑤②④

5.下列有關文學與文化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B.《老山界》是一篇回憶錄。文章真實地敘述了長征途中紅軍翻越“第一座難走的山”的故事。

C.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就是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D.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國家,這樣的例子還有用“桑梓”代指鄉村,用“汗青”代指史冊。

6.古詩文默寫。(共8分,每空1分)

(1)默寫王維的《竹里館》。

(2)“一書一信皆是詩,一草一木總關情。”岑參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達懷親之情,即

“,"(《逢入京使》);韓愈春游郊外,借花木

爭芳斗艷表達了惜春之情,即“,"(《晚春》)。

7.“天下國家”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每個人對國家的愛,是近乎本能的情感。為了表達這種樸素真摯

的情感,勵志中學決定舉辦一次“天下國家”的綜合實踐活動,邀請你參與并完成下面的任務。(6分)

(1)活動現場需要懸掛標語,有同學寫好了上句,請你完成下句。(2分)

上句:學習愛國精神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仿示例,在花木蘭、袁隆平、鐘南山中任選一位,為其制作一張文化名片,60字左右。(4分)

示例:愛國名人:文天祥

贊譽:我敬佩他,因為他懷著一腔報國熱忱,歷盡艱難,九死一生不改其志,最終慷慨赴死,猶留正

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他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二、閱讀與理解(共46分)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8?9題。(4分)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8.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展現的畫面。(2分)

9.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13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

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

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木蘭當戶織()(2)愿為小鞍馬()

(3)出郭相扶將()

1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2)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12.“可汗問所欲”時,木蘭表達了什么心愿?請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13.下面有關本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木蘭詩》選自北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著名的敘事詩。

B.木蘭代父從軍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C.詩中“百”“十”“十二”等數字不是確指。

D.“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一句運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辭手法,表現

了木蘭操辦急切而井然有序。

(三)閱讀下面的選段,完成14?16題。(11分)

①我們的戰士,對敵人這樣狠,而對朝鮮人民卻是那樣地愛,充滿國際主義的深厚熱情。

②在漢江北岸,我遇到一個青年戰士,他今年才21歲,名叫馬玉祥,是黑龍江青岡縣人。他長著一副

微黑透紅的臉膛兒,高高的個兒,站在那兒,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紅高粱那樣淳樸可愛。不過因為他才從陣

地上下來,顯得稍微疲勞些,眼里的紅絲還沒有退凈。他原來是炮兵連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陣哭聲驚

醒了,出去一看,是一個朝鮮老媽媽坐在山岡上哭。原來她的房子被炸毀了,她在山里搭了個窩棚,窩棚

又被炸毀了。回來,他馬上到連部要求調到步兵連去,正好步兵連也需要人,就批準了他。我說:“在炮兵

連不是一樣打敵人嗎?”“那,不同!”他說,“離敵人越近,越覺著打得過癮,越覺著打得解恨!”

③在漢江南岸阻擊敵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從陣地上下來做飯。剛一進村,有幾架敵機襲過來,打了

一陣機關炮,接著就扔下了兩個大燃燒彈。有幾間房子著了火,火又盛,煙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這

時候,他聽見煙火里有一個小孩子哇哇哭叫的聲音。他馬上穿過濃煙到近處一看,一個朝鮮的中年男人在

院子里倒著,小孩子的哭聲還在屋里。他走到屋門口,屋門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經進不去人,門窗的紙已

經燒著。小孩子的哭聲隨著那滾滾的濃煙傳出來,聽得真真切切。當他敘述到這里的時候,他說「‘我能夠

不進去嗎?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國遇見這種情形,我能夠進去,那么,在朝鮮我就可以不進去嗎?朝鮮

人民和我們祖國的人民不是一樣的嗎?我就踹開門,撲了進去。呀!滿屋子灰洞洞的煙,只能聽見小孩兒

哭,看不見人。我的眼也睜不開,臉燙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著了火沒有,我也不管它了,

只是在地上亂摸。先摸著一個大人,拉了拉沒拉動;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著小孩兒的腿,我就一把抓

著抱起來,跳出門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個小孩兒啊。他穿著小短褂兒,光著兩條小腿兒,小腿

兒亂蹬著,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誰養活你哩!'這時候,火更大了,屋

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燒著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從那火門里鉆了進去。一拉那個大人,她哼了一聲,

我就使勁往外拉,見她又不動了。湊近一看,見她臉上流下來的血已經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紅了,眼睛已經

閉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趕忙跳出門外,撲滅身上的火苗,抱起這個無父無母的孩子。……”

(節選自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14.選文第①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作用是什么?(4分)

15.選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簡要概括。(3分)

16.自選角度,賞析選文第③段中畫線的句子。(4分)

他走到屋門口,屋門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經進不去人,門窗的紙已經燒著。小孩子的哭聲隨著那滾滾

的濃煙傳出來,聽得真真切切。

(四)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18分)

此心光明

張華

①從新疆的獨山子出發,有一條天路直插雪山,宛如一條巨龍盤臥天山,這就是被譽為“中國最美公

路”的獨庫公路。

②這是一條絕美之路,橫亙崇山峻嶺,穿越深山峽谷,云霧繚繞,大氣磅礴,草原、云山、雪嶺、湖

泊、森林、荒灘,撲面而來。

③這更是一條英雄之路。公路貫通后,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里縮短了近一半。十年間,部隊

官兵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為了修建獨庫公路,1.3萬多人奉獻了自己的青春,2000多名官兵受傷

致殘,168名戰士長眠于此,他們中最大的31歲,最小的18歲,每三公里就有一個含苞待放的英魂永遠

沉睡在天山的懷抱。

④在天山中麓,有座喬爾瑪革命烈士陵園。作為江蘇援疆干部,我曾數次走進這座陵園。這里,常可

以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跛腳老人,他叫陳俊貴,是個有故事的人。

⑤1980年,入伍38天的陳俊貴隨部隊來到新疆,修筑獨庫公路。4月的一天,他所在部隊的1500多

名官兵被暴風雪圍困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天山深處,與外界失去聯系,已斷糧三天。此時,班長鄭林書奉

命帶領副班長羅強和戰士陳衛星、陳俊貴,到42公里之外求救。

⑥沒想到,他們遇到了罕見的暴風雪。走到30多公里時,大家的手、臉都凍僵了。在雪地里爬行兩天

兩夜后,他們已饑寒交迫、寸步難行。在一個背風的雪坑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后一個饅頭:“我和羅強

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只有陳俊貴是個新兵,年齡最小,饅頭讓他吃。”

⑦陳俊貴后來說:“那是我一生中吃過的最艱難的一個饅頭,好不容易咬了下去,卻怎么也咽不下去,

每嚼一口,眼淚就喇喇往下流……”

⑧走了沒多遠,24歲的班長鄭林書倒下了,他對陳俊貴說:“如果你能活著回去,就到我湖北老家看

望一下我的父母。”用雪掩埋完班長后,副班長羅強帶隊繼續前進,也犧牲在離班長不到三公里的地方。

⑨陳俊貴和陳衛星也昏倒在雪地里。幸好有哈薩克族牧民經過,將他們救起,并傳遞了消息,1000多

名戰友獲救了。

⑩陳俊貴因嚴重凍傷,在醫院里救治三年,落下了終身殘疾。復員回到遼寧老家后,陳俊貴被安排了

工作,不久結婚生子,過上了平淡安逸的生活。但班長的生死囑托還刻在他的腦海里。他終于帶著妻子和

七個月的兒子去尋找班長家鄉的詳細地址,實現了班長的“生死重托”。

?數年后,陳俊貴才在湖北省羅田縣白蓮鄉上馬石河村找到了鄭林書的姐姐和弟弟。得知陳俊貴的來

意后,他們失聲痛哭。原來,鄭林書參軍第二年,他父親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怕影響他的工作,家

里沒有告訴他。母親是前幾年去世的,臨終前還在念叨著鄭林書的名字……

?陳俊貴萬分愧疚,又返回新疆,這一次,他決心為他的班長和犧牲的戰友們守陵。秋去冬來,寒來

暑往,這一守就是30余年。

?有次我去參觀時,遇見陳俊貴。他為大家講解,語氣平實而親切,沉著而堅毅,仿佛不是在訴說自

己的親身經歷。最后,他說:“我們班長要是活著,現在孫子都抱上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淚目了。

?遠遠望去,過路的游客們,己在紀念碑前擺上礦泉水和手編的花環,垂手佇立,恭敬肅穆。一座座

墓碑靜臥在花草中,依次看過,都是一個個年輕的生命。

?&卑是立起的路,路是躺下的碑。

(g離開陵園時,萬里無云,陽光燦爛,穿過一個隧道后竟天色昏暗、漫天大霧,打開車燈,能見度僅

有幾米。整整一個多小時,汽車在獨庫公路上孤獨爬行。同行的人望著窗外,陷入了沉思。

?此時,我突然想到了王陽明先生離世時說的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選自《新華日報》2022年9月29日)

17.請閱讀第⑤??段,梳理陳俊貴與班長“生死重托”故事的相關情節,補全下面的表格。(4分)

段落相關情節

⑤(1)

⑥?⑦陳俊貴吃下戰友絕境中讓出的最后一個饅頭

⑧(2)

⑨??(3)

?(4)

18.閱讀文中畫線的句子,根據括號中的要求回答問題。(6分)

(1)為了修建獨庫公路,1.3萬多人奉獻了自己的青春,2000多名官兵受傷致殘,168名戰士長眠于

此,他們中最大的31歲,最小的18歲。(作者運用數字的用意是什么?)

(2)碑是立起的路,路是躺下的碑。(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19.請結合文章主旨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第?段中寫道:“同行的人望著窗外,陷入了沉思。”聯系前文“我”的江蘇援疆干部身份,發揮想

象,描寫出“我”當時可能產生的心理活動。(4分)

三、表達與寫作(50分)

21.你有崇拜的人嗎?是鄧稼先、聞一多、葉圣陶,是魯迅、李白、孫權,還是某個你身邊的同學、朋

友、長輩,他們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精神品質也許讓你心生敬佩,請以“我心中的偶像”為題,寫一

篇文章。

要求:①寫成記敘文,注意選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參考答案

1.C(“屏障”是正確的)

2.B(A.宛轉:輾轉,不能用來形容英雄氣魄;B.酣然入夢:暢快地入睡,使用正確;C.可喜可賀:值

得歡喜與慶賀,不合語境,可以用“可歌可泣”;D.不可捉摸:指對人或事物無法猜測和估量,不合語境,

使用錯誤)

3.A(缺主語,可修改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一條巨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4.C(結合前文中的“山風卷著雪花,漫天飛舞”可以判斷首句應該是③,⑤句緊承上文,接著描寫登

山過程,①④句描寫到達山頂時的經歷,最后②句做總結,戰士們戰勝夾金山。所以排序為:③⑤①④②)

5.D(“桑梓”代表“故鄉”)

6.(1)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2)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

安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