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泵結構原理及操作培訓_第1頁
柱塞泵結構原理及操作培訓_第2頁
柱塞泵結構原理及操作培訓_第3頁
柱塞泵結構原理及操作培訓_第4頁
柱塞泵結構原理及操作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柱塞泵柱塞泵〔一〕柱塞泵的形式1、〔往復泵〕按驅動方式分類:〔1〕電動往復泵:由電動機帶動?!?〕柴油機往復泵:由柴油機帶動。〔3〕直接作用往復泵:以蒸汽、壓縮氣或壓力油為動力源?!?〕手動往復泵:人力通過杠桿作用使活塞運動。2、按活塞構造形式分類:〔1〕活塞泵:泵缸內的工作部件是活塞?!?〕柱塞泵:泵缸內的工作部件是柱塞。3、按作用方式分類:〔1〕單作用泵:每一沖程只作吸入或排出一次。〔2〕雙作用泵:每一沖程作吸入和排出各一次。4、按泵缸的位置分類:〔1〕立式泵:活塞〔或柱塞〕在泵缸內作上下往復運動?!?〕臥式泵:活塞〔或柱塞〕在泵缸內作左右往復運動。柱塞泵的型號編制〔二〕柱塞泵的根本結構柱塞泵的根本結構主要分為兩大局部:〔1〕動力端動力端由曲柄、連桿、十字頭〔心〕、活塞桿等組成,主要作用是進行運動形式的轉換,即把動力機的旋轉運動轉換為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液力端液力端由泵缸、活塞、吸入閥、排出閥、吸入管、排出管等組成,主要是進行能量形式的轉換,即把機械能轉化成液體能。柱塞泵的結構示意圖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吸入過程:當動力機通過皮帶、齒輪等傳動部件帶動曲柄以某一角速度從左邊水平位置開始旋轉時,活塞向泵的動力端移動,缸內容積逐漸增大,壓力降低,形成真空。在大氣壓力與缸內壓力的壓差作用下,液體從吸入池經吸入管推開吸入閥〔排出閥關閉〕進入泵缸,直到曲柄轉到右邊水平位置,即活塞移動到右死點,這一過程為吸入過程,移動的距離為一個沖程。排出過程:曲柄繼續轉動,活塞從右死點向左移動,缸內容積逐漸減小,液體收到擠壓,由于液體不可壓縮,故壓力升高,當缸內壓力大于排出管壓力時,液體克服排出閥的重力和彈簧的阻力等推開排出閥進入排出管〔吸入閥關閉〕直到排出池,直到活塞移動到左死點,曲柄再次轉到水平位置,這一過程為排出過程??諝獍墓ぷ髟恚和鶑捅谜9ぷ鲿r,在排出過程的前半段,活塞處于加速過程,排出管內液體流速加快,壓力也隨之升高。當壓力大于空氣包橡膠囊內的壓力時,由于氣體的可壓縮性,一小局部液體那么壓縮橡膠囊進入空氣包,大局部液體由排出管排出。隨著排出過程的不斷進行,空氣包儲存的液體液越來越多。在排出過程的后半段,活塞處于減速運動,液體的流速和壓力也隨之降低,當泵缸壓力低于橡膠囊壓力時,空氣包內氣體膨脹,由橡膠囊排出儲存的液體,補充泵缸液體的缺乏,使排出管內液體仍以比較均勻的流速流動。隨著排出過程的不斷往復進行,空氣包不斷交替地儲存和排出液體,自動調節排出管中的液流速度,從而到達穩定往復泵排量和壓力波動的目的。停柱塞泵操作準備工作:(1)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2)工具、用具、材料準備:250mm、300mm活動扳手各2把,填料箱專用扳手2套,40L廢液桶2個,運行備用泵1臺,“備用〞標志牌1塊,擦布、筆、記錄紙假設干。操作程序:(1)緩慢翻開泵回流閥門,觀察泵壓,按停止按鈕,關緊泵出口閥門,拉下空氣開關;(2)觀察停轉情況;(3)盤泵,檢查對應單井匯管處相應閥門;(4)關閉泵進口閥門,翻開泵排污閥或進口放空閥門;(5)檢查泵各部件,涂油防腐,掛“備用〞牌,并做好值班記錄。操作平安提示:(1)穿戴好勞保用品;(2)嚴格遵守平安操作規程;(3)實用工具時,注意防止損壞設備。更換柱塞泵曲軸箱機油操作準備工作:(1)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工具、用具、材料準備:6—32mm梅花扳手一套,150mm一字螺絲刀一把,機油壺1個,清洗盆1個,“檢修〞標志牌1塊,潤滑機油適量,清洗液、擦布假設干。操作程序:(1)停掉機泵,切斷電源,拉下柱塞泵電動機電源閘刀,掛上“檢修〞標志牌;(2)用擦布擦凈曲軸注油口和放油孔周圍的油污及雜質;(3)翻開注油口蓋,再用扳手卸下放油孔絲堵,排凈曲軸箱內的舊潤滑油;(4)從曲軸箱加油口注入清洗液,清洗曲軸箱,反復用機油再沖洗1—2次;(5)洗凈曲軸箱后,擰緊放油口絲堵;(6)擦凈放油孔周圍剩余油滴,回收舊潤滑油;(7)用機油壺向曲軸箱內緩慢參加潤滑油,油量加至油標的1/2—2/3為宜;(8)用手擰緊注油口蓋,并擦凈周圍剩余油滴,摘下“檢修〞標志牌;(9)翻開泵進出口閥門,重新排空試運。操作平安提示:(1)穿戴好勞保用品;(2)更換柱塞泵曲軸箱機油時,必須停掉機泵,切斷電源,確認無電前方可操作;(3)加油時,注油口要保持清潔,防止雜質和污物帶入;(4)正確使用工具,嚴格按照標準操作。更換柱塞泵進、排液閥操作準備工作:(1)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工具、用具、材料準備:6—24mm固定板手1套,6—32mm梅花扳手1套,精度0.02mm游標卡尺1把,¢40mm×250mm紫銅棒1個,0.5kg手錘1把,專用工具1套,螺絲刀1把,進、排液閥1套,清洗盆1個,毛刷1個,3#鈣基潤滑脂2kg,0.2mm青殼紙兩張,“檢修〞標志牌1塊膠皮1塊,清洗油、擦布假設干。操作程序:(1)按操作規程停泵,斷開刀閥,確認無電方可操作;(2)關閉進出口閥門,翻開放氣閥門,懸掛“檢修〞標志牌;(3)卸頂部壓蓋螺絲,取下壓蓋,用專用工具取出閥蓋、排液閥、排液閥座、支撐架、進液閥、進液閥座、并清洗干凈;(4)將新進液閥座、進液閥專用工具放進缸體內,進液閥的孔對準進液孔,裝上側蓋,對角緊固螺絲;(5)再用專用工具將排液閥的零件依次裝好,蓋上頂部壓蓋,對角緊固各部螺絲;(6)倒通正常流程,翻開進口閥門,關閉放氣閥,翻開回流閥門;(7)盤泵無發卡,皮帶輪轉動靈活,合上刀閥,起泵試運;(8)翻開出口閥門,緩慢關閉回流閥,摘下檢修標志牌;(9)清理現場,收拾工具,操作完畢。操作平安提示:(1)穿戴好勞保用品;(2)正確使用工具;(3)啟泵后要掛運行標志牌。更換柱塞泵填料操作準備工作:(1)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工具、用具、材料準備:專用填料壓蓋扳手2把,300mm活動扳手2把,專用工具1套,“檢修〞標志牌1塊,擦布、密封填料、潤滑脂假設干。操作程序:(1)停泵,掛“檢修〞標志牌,倒流程泄壓放空,斷電,確認無電方可操作;(2)卸密封填料壓蓋,取出舊填料,放凈泵內殘留液體;(3)安裝新填料,填料切口應錯開90°;(4)上緊密封填料壓蓋,松緊適宜;(5)倒通生產流程,摘下“檢修〞標志牌;(6)啟泵運行,密封填料漏失量為30—50滴/min。操作平安提示:(1)穿戴好勞保用品;(2)正確使用工具;(3)停泵后必須卸壓方可操作;(4)拆裝柱塞泵密封填料時,必須停掉機泵并斷開電源。柱塞泵二保操作準備工作:(1)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工具、用具、材料準備:6—24mm固定板手1套,6—32mm梅花扳手1套,精度0.02mm游標卡尺1把,¢40mm×250mm紫銅棒2個,0.5kg手錘1把,專用工具1套,150mm一字螺絲刀1把,進、排液閥1套,清洗盆1個,毛刷1個,加油桶1個,油壺1個,潤滑脂1袋,機油30kg,0.5mm紫銅皮1張,膠皮1塊,氣門研磨膏1瓶,“檢修〞標志牌1塊,密封填料、清洗液、擦布假設干。操作程序:(1)按停泵程序停泵,拉下刀閘,掛號檢修牌,檢測無電方可操作;(2)檢查進出口壓力表,指針是否歸零;(3)檢查各部位無松動,處理滲漏,清洗各部件,尤其是進口過濾器;(4)檢查潤滑油油質及油位是否合格;(5)檢查進、排液閥彈簧是否好用;(6)用研磨膏對閥進行研磨,用壓鉛絲法檢測十字頭連桿瓦間隙,標準是小于0.08mm,檢查十字頭油封是否漏油;(7)檢查各部件是否漏油、滲水,緊固各部螺絲;(8)校正電動機和泵的皮帶輪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并調整皮帶輪的松緊度;(9)完成后,按氣泵操作程序啟泵試運,摘下檢修標志牌;(10)清理現場、回收工具。操作平安提示:(1)穿戴好勞保用品;(2)正確使用工具,小心磕碰;(3)盤車和操作時,留神擠傷和刮傷。注水干線壓力(管壓)突然下降的故障有什么現象?故障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故障現象:注水干線壓力(管壓)突然下降(1)注水設備故障或其他注水站停產,流量減少或氣蝕;(2)管線破裂、穿孔、控制閥門損壞、刺漏等(3)新配水間投產閥門開的過大。處理方法:(1)認真檢查注水設備的運行情況、出口閥門的開啟度、供電情況等;(2)巡查注水管線和工藝附屬設備有無漏水,發現跑水要立即匯報,組織搶修,保證正常注水;(3)和相關單位聯系,檢查并調整配水間和單井配水量。柱塞泵漏水的故障有什么現象?故障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故障現象:柱塞泵各處漏水。故障原因:(1)密封填料破損;(2)焊接處開裂;(3)連接螺栓松動。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