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24章《人類對疾病的抵御》檢測卷( 含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24章《人類對疾病的抵御》檢測卷( 含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24章《人類對疾病的抵御》檢測卷( 含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24章《人類對疾病的抵御》檢測卷( 含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24章《人類對疾病的抵御》檢測卷( 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生物下冊檢測卷

第24章《人類對疾病的抵御》

注意事項:

1.試卷滿分30分,考試用時30分鐘。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請寫在答題

卡規定的位置上。

2.選擇題、判斷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案,非選擇、判斷題必須使用黑色墨跡簽字筆或鋼筆答題,

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

3.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

題目要求的。

1.免疫是人體的一種防御功能,下列與人的免疫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所有的免疫都是人生來就有的

B.生過水痘的人不會再生水痘,這是一種特異性免疫

C.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叫過敏原

D.將自己的腿部皮膚移植到被燒傷的手背處,移植的皮膚不屬于抗原

2.完好的皮膚對人體有保護作用,這屬于()

A.免疫的第一道防線B.免疫的第二道防線

C.免疫的第三道防線D.免疫的第四道防線

3.人體內可以吞噬和消滅病原體的是()

A.呼吸道黏膜B.淋巴細胞C.抗體D.吞噬細胞

4.下列關于免疫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

B.免疫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C.免疫能識別體內的異常細胞

D.免疫總是對人體有益

5.下列敘述中,屬于人體特異性免疫的是()

A.皮膚對多種病原體的防御屏障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的抗菌作用

C.呼吸道黏膜上纖毛清掃異物的作用

D.患過水痘的人只獲得對水痘病毒的免疫力

6.人體先后接種兩針同種新冠疫苗,血液中抗體含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時間/天

A.從免疫角度看,接種的新冠疫苗屬于抗體

B.接種兩針同種新冠疫苗能增加人體血液中抗體的含量

C.這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可使人體持續獲得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

D.接種新冠疫苗能預防新冠肺炎,也能預防流感

7.有些人注射青霉素制劑后會出現皮疹、胸悶、呼吸困難等過敏癥狀,嚴重者可能會發生休克。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過敏反應不屬于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B.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C.在過敏反應中,青霉素制劑相當于抗原

D.預防過敏反應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

8.下列關于疫苗與計劃免疫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劃免疫可以有效預防傳染病B.疫苗屬于抗體,能殺死抗原

C.注射一種疫苗,可以預防多種傳染病D.計劃免疫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9.下列免疫活動中,與其他免疫類型不同的是()

A.吃魚蝦引起的過敏反應B.皮膚阻擋病菌

C.吞噬細胞將病菌包圍、吞噬D,溶菌酶溶解病菌

10.下列關于猴痘病毒的描述正確的是()

A.病毒個體微小,所以沒有生長現象

B.利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該病毒結構簡單

C.該病毒的細胞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組成

D.猴痘病毒毒株的分離有助于疫苗的研發,說明該病毒對人類也有有利的一面

11.下列有關病毒,說法錯誤的是()

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

B.病毒個體微小,需借助放大鏡才能觀察到

C.病毒的結構是蛋白質外殼+遺傳物質

D.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有益也有害

12.下列可能導致感染蛔蟲病的行為是()

A.生水燒開后再飲用B.生吃剛采摘下的蔬菜

C.飯前便后洗手D.糞便經過處理殺死蟲卵再做肥料

13.人類歷史上經歷過無數次的疫情,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引起人類患病的真菌是傳染源B.從傳染病的角度看,接種的疫苗屬于抗原

C.接種新冠疫苗也能預防甲流D.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14.某同學因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細菌性痢疾。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被痢疾桿菌污染的瓜果是傳染源B.該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空氣

C.患細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D.痢疾桿菌是病原體

15.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飲食衛生,不生吃不潔的瓜果、蔬菜,飯前便后要洗手,目的是

()

A.減少人體感染寄生蟲疾病的機會B.珍惜糧食,減少浪費

C.幫助腸胃消化D.增強飲食營養

16.下列不能有效預防蛔蟲病的做法是()

A.糞便直接用作農家肥B.飯前便后都洗手

C.吃瓜果和蔬菜前先洗凈D.不喝生水

17.下列致病微生物與疾病關聯不正確的是(I

A.病毒—艾滋病B.細菌一結核C.真菌一灰指甲D.病毒一鼠疫

18.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生活時,如果防護得當就不會造成感染。下列情況下會感染艾滋病的是

A.與感染者同桌進餐B.與感染者面對面交談

C.與感染者共用注射器D.與感染者同游泳池游泳

19.艾滋病是人體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所導致的疾病,被人們稱為“超級癌癥”和“世紀

殺手”。下列關于艾滋病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艾滋病是一種遺傳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B.與艾滋病患者握手、擁抱、共餐一般不會被傳染艾滋病

C.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D.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20.追求健康,預防為主。下列有關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說法正確的是()

A.狂犬病出現癥狀后死亡率幾乎達到100%,用來預防的疫苗屬于抗體

B.穿隔離防護服可有效防止醫務人員被新冠病毒感染,這種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C.血吸蟲病作為血液傳染病的一種,其病原體是一種扁形動物

D.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體免疫系統,目前只能通過切斷傳播途徑的方式來預防

二、綜合分析題:每空1分,共10分。

21.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今年春季我國多地出現甲流疫情,該病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主要通過飛沫、

接觸等傳播,已上市的多款流感疫苗對預防甲型流感均有效。專家建議: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一

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平時勤洗手、勤通風,保持社交距離;流感季到來前接種流感疫苗;感染后自我

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1)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屬于O

(2)材料中專家建議的做法屬于預防傳染病中的哪些措施?(填字母)

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

(3)專家建議在流感季到來前接種疫苗,因為人體注射疫苗后會刺激體內的產生抗體。當

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已產生的抗體就能與流感病毒結合使其失去致病性,或促進吞噬細胞將其清除。

該過程屬于人體的免疫(填“非特異性”或“特異性”)。

(4)某同學已接種了流感疫苗,下一個流感季節到來時仍要接種流感疫苗。為什么?0

22.沙門氏菌是一類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其部分傳播途徑如圖1所示,相關資料如圖2所示。在我

國引起沙門氏菌感染的食品中有90%以上是畜禽產品,即肉、蛋、奶等。

生物名片

生物名稱:沙門氏菌

生物類別:細菌

生活環境:水中可存活2-3周;

自然環境糞便中可存活1-2個月;

冰箱中可存活3個月。

生存溫度:10C-42C適宜生存,

70C以上5分鐘死亡。100C立即

死亡。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2

(1)沙門氏菌與雞的細胞最大的區別是沒有成形的

(2)沙門氏菌是引發傳染病的(填“傳染源”或“病原體”)。

(3)市場上出售的無菌蛋是經過巴氏殺菌后的雞蛋,極大程度降低了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風險。

①結合圖1分析,在生產過程中避免雞蛋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關鍵是O

②結合圖2分析,無菌蛋在運輸、儲存及銷售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為。

(4)人感染沙門氏菌后會出現發熱、腹瀉、嘔吐等癥狀。圖3所示4種方法均能夠阻止或減緩沙門氏

菌的傳播。請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角度,任選一種方法進行解釋。

I查看檢疫合格證II生、熟食品分開處理

III飯前便后洗后IV沖馬桶時蓋蓋

參考答案

1.A

【分析】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

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這種免疫只針對一種或幾種特定的病原體有免疫

作用。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

【詳解】A.免疫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特異性免疫,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另一種是特異性免疫,是出生

后逐漸建立起來的,A錯誤。

B.患過水痘的人不會再患水痘,是因為體內產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體,屬于第三道防線,因此是特

異性免疫,B正確。

C.人體的免疫功能失調時,還會引發某些疾病,如當抵抗抗原入侵的功能過強時,進入人體的某些食

物或藥物會引起過敏,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叫過敏原,C正確。

D.移植到燒傷患者手背處的自己腿部皮膚,是自身器官,不屬于抗原,D正確。

故選Ao

2.A

【分析】人體免疫依靠的是我們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它們不僅能阻擋病原體

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作用。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指的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體液中含有的一些殺菌物質能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侵

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組成。

【詳解】保護人體健康的三道防線是: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組成,能夠阻擋和殺死病原體,阻擋

和清除異物;第二道防線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組成,能夠溶解殺死病原體;第三道防線包

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能夠產生抗體來抵抗抗原。因此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因此BCD錯誤,A

正確。

故選A。

3.D

【分析】人體免疫依靠的是我們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它們不僅能阻擋病原體

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屬物如鼻毛、氣管黏膜上纖毛等有阻擋和

清除異物的作用。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指的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體液中含有的一些殺菌物

質能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人

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組成,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

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幫助人體清除或滅殺進入人體的病原

體。

【詳解】由分析可知,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指的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其中吞噬細胞能吞噬

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因此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4.D

【分析】免疫的功能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②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③

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免疫功能對人體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

如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過敏反應等。

【詳解】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通過免疫,人體能識別“自己",排除‘非己”,以維持人體內部生

理活動的穩定,免疫能識別體內的異常細胞;免疫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免疫功能過

強時,會發生過敏等反應,對人體造成“麻煩”,故D錯誤,ABC正確。

故選D。

5.D

【分析】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

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

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詳解】A.皮膚和黏膜阻擋病原體,對所有的病原體都有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A錯誤。

B.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細菌對所有病原體都有溶解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錯誤。

C.呼吸道黏膜上纖毛清掃異物,屬于第一道防線,非特異性免疫,C錯誤。

D.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抗原,如病原體等異物。病原體等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了淋巴

細胞,使其產生了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抗體。一定的抗體能與一定的抗原結合,從而

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將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所以,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

痘的人體內產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體,因此能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襲,屬于特異性免疫,D正確。

故選D。

6.B

【分析】抗原是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抗體是指病原體等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

刺激了淋巴細胞,使其產生了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一定的抗體能與一定的抗原結合,從

而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將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

【詳解】A.接種的疫苗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

疫苗相當于抗原。因此從免疫角度看,接種的新冠疫苗屬于抗原,故A錯誤。

B.由圖可知,b點再次接種同種新冠疫苗,短時間內人體能產生大量抗體,故B正確。

C.抗體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這是后天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接種疫苗是預防傳

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故C錯誤。

D.接種疫苗是特異性免疫,只針對一種病原體起作用,因此接種新冠疫苗能預防新冠肺炎,不能預防

流感,故D錯誤。

故選Bo

7.C

【分析】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包括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癥,其中過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病

都是自身免疫能力太強引起的,而免疫缺陷癥是自身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過敏反應是已產生免疫的

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時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如接觸青霉素引起過敏反應。

【詳解】A.青霉素注射后出現胸悶等過敏反應,且在下次注射青霉素后仍會出現相應癥狀說明青霉素

引起的免疫反應具有特性異性和記憶性,所以過敏反應屬于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A錯誤。

B.過敏反應是機體免疫系統過于敏感所致,不是免疫防御功能低下,而是免疫防御功能過強,B錯誤。

C.青霉素進入人體后,刺激了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引起人體產生了免疫反應,即過敏。在過敏反應中,

青霉素相當于一種抗原,C正確。

D.預防過敏反應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再次接觸到過敏源,不是接種疫苗,D錯誤。

故選C。

8.A

【分析】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預防傳染病的

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詳解】A.計劃免疫是指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各種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學免疫的程序,

有計劃地給兒童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故計劃免疫可以有效預防傳染病,A

正確。

BD.接種疫苗屬于計劃免疫。接種的疫苗從免疫學角度分析屬于抗原,當抗原進入人體后,可刺激人

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相應抗體,從而提高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BD錯誤。

C.注射一種疫苗,一般可以預防一種傳染病,因此屬于特異性免疫,C錯誤。

故選A。

9.A

【分析】人體免疫依靠的是我們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它們不僅能阻擋病原體

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屬物如鼻毛、氣管黏膜上纖毛等有阻擋和

清除異物的作用。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指的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體液中含有的一些殺菌物

質能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人

體的第一、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是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人體的第三

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組成。

【詳解】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組成,能阻擋、殺死病原體,清掃異物,屬于非

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能溶解,吞噬病原體,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構成,能產生抗體、消除抗原,屬于特異性免疫。因此,A吃魚

蝦引起的過敏反應是特異性免疫,BCD是非特異性免疫。

故選Ao

10.D

【分析】病毒個體十分微小,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病毒

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活細胞就會變成結晶體。

【詳解】A.病毒雖然個體微小,但是病毒屬于生物,能進行生長和繁殖。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

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繁殖生長,A錯誤。

B.病毒個體十分微小,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B錯誤。

C.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C錯誤。

D.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抗體,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

所以猴痘病毒毒株的分離有助于疫苗的研發,說明該病毒對人類也是有利的,D正確。

故選D。

11.B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多數病毒直徑在100nm

(20~200nm);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

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

【詳解】AC.病毒的結構極其簡單,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AC

正確。

B.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多數病毒直徑在100nm

(20?200nm),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B錯誤。

D.噬菌體是一種只感染其他病毒或細菌細胞的病毒,人們可以利用噬菌體治療細菌性疾病如利用綠膿

桿菌噬菌體治療綠膿桿菌感染,因此有的病毒對人有益;有些動物病毒可以使動物生病,如骯病毒可

以使牛患瘋牛病和人患克雅氏病。因此,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有益也有害,D正確。

故選B。

12.B

【分析】對蛔蟲病的防治,應采取綜合性措施,包括查治患者和帶蟲者、處理糞便、管好水源和預防

感染幾個方面。加強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

生食未洗凈的蔬菜及瓜果,不飲生水,防止食入蛔蟲卵,減少感染機會。使用無害化人糞做肥料,防

止糞便污染環境是切斷蛔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

【詳解】蛔蟲病是一種消化道傳染病,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不飲

生水,不食不清潔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隨地大便等,這些都可以防治蛔蟲病。對餐館及飲食店等,

應定期進行衛生標準化檢查,禁止生水制作飲料等,也能防治蛔蟲病。加強糞便管理搞好環境衛生,

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不用生糞便施肥等,使用無害化人糞做肥料,防止糞便污染環境是切斷蛔蟲

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因此綜上所述,生水燒開后再飲用、飯前便后洗手、糞便經過處理殺死蟲卵后

再做肥料等做法不會感染蛔蟲病;而生吃剛采摘下的蔬菜可能會感染蛔蟲病,B符合題意,ACD不符

合題意。

故選B。

13.D

【分析】1.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

疾病。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有的還具有季節性和地方性的特點。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具

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因此,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

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2.免疫是指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

體內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和穩定。

【詳解】A.引起人類患病的真菌是病原體,攜帶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才是傳染源,A錯誤。

B.從傳染病的角度看,接種的疫苗屬于病原體;從免疫的角度看,接種的疫苗屬于抗原,B錯誤。

C.接種新冠疫苗屬于特異性免疫,只能預防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能預防甲流,C錯誤。

D.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對其它病原體沒有作用。可見,接種疫苗獲得的

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D正確。

故選D。

14.D

【分析】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只要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

來;因此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詳解】A.細菌性痢疾是消化道類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是飲食,被痢疾桿菌污染的瓜果是傳播途徑,

A錯誤。

B.細菌性痢疾等消化道類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飲食傳播,因此注意飲食衛生等對于預防此類傳染病很

重要,飯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等措施可預防痢疾,B錯誤。

C.患細菌性痢疾的人是傳染源,C錯誤。

D.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痢疾桿菌是病原體,D正確。

故選D。

15.A

【分析】(1)寄生蟲病是寄生蟲侵入人體而引起的疾病。人體寄生蟲病大多通過飲水、飲食傳播,如

蛔蟲病、蟒蟲病等。

(2)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詳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飯前便后要洗手等,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該措施可減少人體感染

寄生蟲疾病的機會,因此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16.A

【分析】蛔蟲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

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

【詳解】A.加強糞便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不用生糞便施肥等,防止糞便污染

環境是切斷蛔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A符合題意。

BCD.蛔蟲病是一種消化道傳染病,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

水;吃瓜果和蔬菜前先洗凈,不食不清潔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隨地大便等都是有效預防蛔蟲病的做

法,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7.D

【分析】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

播的疾病。如蛔蟲病(寄生蟲性傳染病)、肺結核(細菌性傳染病)、艾滋病(病毒性傳染病)等。特

點:傳染性和流行性,有的還具有季節性和地方性。

【詳解】A.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種嚴重威脅人

類健康的傳染病,A正確。

B.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以肺結核常見,主要通過飛沫和塵埃傳播,B正確。

C.甲癬,俗稱“灰指甲”,是指皮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癬菌、酵母菌及

非皮癬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C正確。

D.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傳染病,與病毒無關,D錯誤。

故選D。

18.C

【分析】艾滋病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是人類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免疫缺陷,使人

體免疫功能缺損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

【詳解】艾滋病病毒簡稱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靜脈注射吸毒、母嬰傳播、血液及血制品傳播等,但是,交談、

握手擁抱、禮節性親吻、同吃同飲、共用廁所和浴室、共用辦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娛樂設施、與感

染者同游泳池游泳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HIV,可見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9.A

【分析】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體之后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抵抗力下降,出現各種并發

癥,患者往往死于艾滋病的并發癥。

【詳解】A.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發的傳染病,A錯誤。

BC.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三個:性接觸傳播;血液及血制品傳播;母嬰傳播,因此與艾滋病

患者握手、擁抱、共餐一般不會被傳染艾滋病,B正確。C正確。

D.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以通過血液傳播艾滋病,D正確。

故選Ao

20.D

【分析】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狂犬病的病原體是狂犬病病毒,血吸

蟲病的病原體是血吸蟲。傳染病的預防措施:①控制傳染源:對傳染病人盡量做到“五早”(五早:早

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患傳染病的動物及時處理。②切斷傳播途徑:搞好環境

衛生和個人衛生,消除各種媒介生物。③保護易感人群: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按時接種疫苗等。

【詳解】A.狂犬病出現癥狀后死亡率幾乎達到100%,用來預防的疫苗屬于抗原,故A錯誤。

B.穿隔離防護服可有效防止醫務人員被新冠病毒感染,這種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B錯誤。

C.血吸蟲病是通過皮膚黏膜和感染的水接觸感染,不作為血液傳染病的一種,故C錯誤。

D.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體免疫系統,目前只能通過切斷傳播途徑的方式來預防,故D正確。

故選D。

21.(1)病原體(2)ABC(3)淋巴細胞特異性(4)疫苗屬于免疫屬特異性免疫。因為流感病毒會不

斷變異,每年的流感季節都會出現新的病毒株,這些病毒株與以前的病毒株可能有較大的差異,之前

接種的疫苗可能不再有效,所以下一個流感季節到來時仍要接種流感疫苗。

【分析】傳染病: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

播的疾病。如蛔蟲病(寄生蟲性傳染病)、肺結核(細菌性傳染病)、艾滋病(病毒性傳染病)等。特

點:傳染性和流行性,有的還具有季節性和地方性。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生

物。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控制傳染源:如隔離患者、封鎖疫區、給生病的人打針吃藥、讓生病的人

在家休養、對攜帶病原體的動物進行焚毀、掩埋處理等;2.切斷傳播途徑:如噴灑消毒液、自來水消

毒、殺滅蚊蟲、搞好個人衛生、流感流行時戴口罩出門等;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