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地質環境治理計劃書_第1頁
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地質環境治理計劃書_第2頁
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地質環境治理計劃書_第3頁
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地質環境治理計劃書_第4頁
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地質環境治理計劃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度二0二四年二月1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砂場2015年5月15日取得采礦權,采礦許可證號C1522002015057130138192,礦山采用露天開采、生產規模12萬m3/年、礦區面積0.0824平方公里、開采深度:由234米至206米標高,主要經營建筑用砂開采、銷售產品,公司類型為個人獨資企業,法人代表為安艷琴,礦山已形成1個露天采場。礦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距科右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運距14公里,距G111國道0.5公里,距高力板鎮運距10公里。柏油公路和鄉間土路相通,礦區中心點直角坐標(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x=4985252.45,y=40630359.70。本年度礦山辦理草原征占手續,全年未生產,資源儲量未動用。礦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保護意識,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按照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原則,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注重實效,大力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恢復和綜合治理新機制,全面提高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水平,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貢獻。21、源頭預防,規劃管控,防治結合的原則2、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3、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4、共治共享、和諧發展的原則5、轉變觀念,創新管理的原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總目標是:通過《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砂場建筑用砂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案》的實施,盡量避免和減少因礦山生產產生的各種地質環境問題;治理已產生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恢復礦山生態環境,實現礦區土地的永續利用。具體治理標目標為:1、避免或減輕礦業活動對礦區范圍及周邊地質環境的影響,對發生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時進行恢復治理,使礦區范圍和周邊的地質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2、土地資源恢復治理目標:對礦山開采壓占和挖損的土地資源等進行恢復治理,初步恢復所破壞土地資源的使用功能。公司于2014年12月,委托“內蒙古第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砂場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及土地復墾方案》;32019年7月,因礦山提高生產能力,委托“內蒙古恒坤國土資源規劃勘測技術有限公司”,重新編制《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2021年度總計投入資金6.41萬元:1、設置安全警示標識標牌12塊,投入資金0.17萬元;2、修護網圍欄12米,投入資金0.24萬元:3、一至四季度礦區地質環境監管費6.0萬元。2022年度總計投入資金6.58萬元:1、維護、更換網圍欄及圍欄桿投入資金1.78萬元;2、一至四季度礦區地質環境監管費4.8萬元。2023年度總計投入資金28.52萬元:1、維修、維護網圍欄、圍欄桿5處,累計修護網圍欄100米,圍欄桿40根,投入資金1.4萬元;2、礦區重點部位增設安全警示標識標牌5塊、更換標示牌8塊,投入資金0.12萬元;3、采坑邊坡整形450m,投入資金5.4萬元;4、一至四季度礦區地質環境監管費2.4萬元。5、對礦區地質環境擾動區域實施治理,工程措施主要為平整、覆土、種草,治理面積為1.0公頃,投入資金19.2萬元。2,40630191.189,498544,40630031.672,498517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砂場建筑用砂礦山規劃治理年限為7年(2019.6~2026.5)根據礦山開采進度及開采過程中產生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制定的治理規劃分為近期(3年)、中期(1年)和遠期(3年)。近期(2019年6月—2022年5月)礦山生產(開采)過程中注意邊坡穩定性,并對其邊坡穩定性進行監測預警,提前發現邊坡松散巖體,裂縫等進行監測。在礦區的周邊修建土壩,設立警示牌,網圍欄,防止人為或牧畜損壞,要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對礦區外采坑進行回填,覆土,平整,種植檸條,恢復植被,并進行植被管護3年,對露天采場內可剝離表土進行剝離,并將表土用于礦區外采坑覆土用,剩余表土堆放至擬建工業場地內,用于礦山開采結束后工業場地覆土用。中期(2022年6月—2023年5月)礦山繼續開采,對露天采坑的邊坡穩定性進行監測,對發現不穩的松散體、裂縫進行及對處理的清楚危險松散體,并進行后期監測。對土壩進行監測,水質進行監測。遠期(2023年6月—2026年5月)礦山采礦結束后,對露天采礦場地恢復為漁池,并利用網紗分割魚池,同時進行監測。對擬建工業場地內設備進行拆除,并對場地進5行覆土,種植檸條恢復植被。由于礦山生產未達到12萬m3/年的生產規模,治理規劃中期時間需要延長,繼續按中期治理要求落實本年度治理計劃。根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案,中期治理措施主要為監測及處理不1、設置的警示牌、網圍欄進行監測,發現人為損壞或牲畜破壞的要及時補救,要確保安全。2、對表土堆放場的堆高和安全坡角、修建的土壩及采區周邊進行監測。3、礦山需繼續開采,辦公生活區、礦區道路及堆料場等后期繼續使用。因此,2024年3月~2025年2月治理范圍為露天采場,治工程量:整形邊坡長度200m,整形邊坡面積:0.10公頃。治理費用:各項監測2.4萬元,整形邊坡4.0萬元,計劃投入資金6.4萬元行)》的文件要求,加強財務管理,建立基金管理臺賬,規范基金的2024年度采區邊坡治理過程中,對礦區周邊生態功能退化區域進行綜合治理。計劃削坡、平整、覆土、種草,治理礦區周邊土地1.2公頃,投入資金6.0萬元,實現礦區與周邊景觀和諧統一,確保6計劃治理范圍坐標: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試行)》文件的規定,科右中旗高力板鎮高林套海西采砂場計提基數為4元/噸,2023年度采礦量11.411萬m3(17.1165萬t),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案治理總費用為76.38萬元,2024年度基金賬戶中存入12.4萬元,保障本年度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的資金使用。計劃重在落實,為切實改善采礦活動所造成的礦山地質環境破壞,保證全面完成各項治理措施,礦山健全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組織領導小組,負責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領導、管理和組織實施工作,并接受地方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同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按照要求實施,達到礦山地質環境與生態環境恢復的目的。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法規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