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古代中國的政治家:①秦始皇。②唐太宗。③康熙帝。(2)東西方的先哲:①孔子。②柏拉圖。(3)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杰出人物:①克倫威爾。②華盛頓。③拿破侖。(4)“亞洲覺醒”的先驅:①孫中山。②甘地。(5)無產階級革命家:①馬克思、恩格斯。②列寧。③毛澤東、鄧小平。(6)杰出的科學家:①李時珍、詹天佑、李四光。②牛頓。③愛因斯坦。(1)考查盤點:對時代發展與變遷具有影響的歷史人物涵蓋古今中外,其影響范圍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與生活等各個層面。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歷史人物具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們的聰慧才智與時代須要親密相關,是時代的舞臺為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慧才智施展理想供應了一個良好的平臺。(2)預料考查:試題的設計和題材的選取都具有肯定的史學價值。今后命題還會圍繞歷史人物對社會進步、文明傳承有影響的角度綻開。(3)考查方式:考查方式上,都以新材料為依托,創設新情境,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和概括歸納問題的實力。設問方式上,一般為兩問,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分析歷史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依據時代背景來考查歷史人物行為或思想產生的緣由以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從貢獻和時代精神的角度考查近現代科學家[例1](2024·全國卷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劉源張(1925—2014),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中國質量管理之父”。20世紀50年頭,留學美國的劉源張沖破美國政府阻撓回到祖國。回國后,他投入到工業化建設中,將所學的質量管理理論方法運用到生產實踐,影響很大,被稱為“工廠大夫”。1976年后,他提倡并主動推動建立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制度,在其次汽車制造廠等企業所取得的閱歷,經國務院接受在全國企業推廣,產生重大影響。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國工業生產率管理理論和方法探討”項目,提出工業企業定額制定準則,在企業應用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他提出的有關質量管理的理論曾獲獎。他參加了2012年國務院頒布的《質量發展綱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該《綱要》明確規定:“推動建設質量強國”。——摘編自方莉等《少壯常懷強國志華巔猶抱濟時心》等(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劉源張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貢獻。(8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劉源張、李四光等先進人物體現的時代精神。(7分)解析:第(1)問,可從材料中對留美歸來的劉源張的生平介紹提煉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改革開放新時期不同歷史活動所產生的歷史貢獻,包含理論、實踐等幾個方面。第(2)問,可結合材料出處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劉源張、李四光等人的愛國和奉獻精神及實踐創新等方面進行概括。答案:(1)將西方先進質量管理科學引進中國;提倡并推動建立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制度;豐富了中國質量管理理論,將質量管理運用到生產實踐,產生良好經濟效益;在國家質量發展規劃等制訂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2)酷愛、報效祖國;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奮勉圖強的精神;理論與實踐結合。從緣由和貢獻的角度考查古代文學家[例2](2024·全國卷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司馬相如(前179—前118),字長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讀書,因仰慕藺相如而自名。漢景帝時入皇宮為郎,后辭官,游于梁王封國,作《子虛賦》頌梁國之盛而含諷諫之意。漢武帝即位后,因得讀《子虛賦》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撫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內臣”。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述天子音樂活動場景:“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振動,川谷為之蕩波。”歌頌了國家的強盛和天子的威歷,宣揚了大一統中心王朝無可比擬的氣魄和聲威。他的散體大賦敘事夸張,鋪陳物象,句式整齊,文辭華麗,氣概磅礴。時人贊曰:“長卿賦不似從人間來,其神化所至邪。”——據《史記》等(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述司馬相如的歷史貢獻。(9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司馬相如取得文學成就的緣由。(6分)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信息“相如曾奉命安撫西南”“歌頌了國家的強盛和天子的威歷,宣揚了大一統中心王朝無可比擬的氣魄和聲威”“長卿賦不似從人間來,其神化所至邪”等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即可。第(2)問,留意肯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對肯定時期社會現實的反映,結合“少好讀書”“他的散體大賦敘事夸張,鋪陳物象,句式整齊,文辭華麗,氣概磅礴”等分析作答。答案:(1)漢國家統一的主動參加者;漢朝廷權威的維護者與歌頌者;推動漢賦發展的代表性人物。(2)作品適應時代的須要;文學形式和內容創新;個人的努力和天賦。從緣由、功績的角度考查古代軍事家[例3](2024·全國卷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人(今屬陜西),“長六尺余,體貌秀杰”,通過武舉考試成為將領。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反,朝廷軍隊潰敗,玄宗奔蜀。郭子儀從朔方節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經過多年征戰,平定叛亂。后回紇受人唆使,舉兵威逼長安,郭子儀已年近七十,率數十親兵赴回紇軍中勸阻。回紇首領深受感動,與郭子儀飲酒結盟而退軍。郭子儀“臨下寬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處,必得士心”,其麾下數十人成長為文武大臣。經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儀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孫與皇室通婚。“時方握強兵,或方臨戎敵,詔命征之,未嘗不即日應召,故讒謗不能行”。后代史家贊揚他為“大雅君子,社稷純臣”,認為“自秦、漢以還,勛力之盛,無與倫比”。——據《舊唐書》等(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郭子儀的歷史功績。(6分)(2)依據材料,簡析郭子儀取得功績的緣由。(9分)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中“經過多年征戰,平定叛亂”可知平定安史之亂;依據材料中“赴回紇”使其“退軍”可得出維護國家統一;依據材料中“麾下數十人成長為文武大臣”可知培育人才。第(2)問,結合時代背景可知身逢時勢,勇于擔當;依據“體貌秀杰”“郭子儀已年近七十……與郭子儀飲酒結盟而退軍”等可知身強體健;依據材料“必得士心”可知擅長領兵;依據材料“詔命征之,未嘗不即日應召”可知忠于朝廷;綜合以上信息可知其具有較高的政治才智。答案:(1)平定安史之亂;長期維護唐朝穩定和國家統一;培育人才。(2)身逢時勢,勇于擔當;忠于朝廷;身強體健;擅長領兵,英勇善戰;富有政治才智。1.(2024·日照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馮夢龍,蘇州府吳縣人,生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出身名門世家,崇禎三年(1630年)考中貢生。馮夢龍用大部分精力搜集民間文學作品,整理和創作了大量著作,其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最為聞名。作品涉及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的敘述男女情愛,有的頌揚義俠行為,有的揭露官場劣跡,不少篇章發出為婦女爭取人權的呼聲,以社會底層婦女的不幸遭遇,來鞭撻封建專制的腐朽,寄予對美妙生活的向往。馮夢龍非常重視通俗文學的社會功能,以為它能使“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較之《孝經》《論語》刻板正經地宣講封建倫理,更易于被民間接受。“三言”問世后,文壇仿其形式而擬寫話本之作,形成晚明通俗文學發展的高潮。“三言”傳到日本,對扶桑的通俗文學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依據材料,概括馮夢龍的文學成就。(9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馮夢龍生活的時代背景。(6分)解析:第(1)問,從材料“整理和創作了大量著作”“形成晚明通俗文學發展的高潮”“對扶桑的通俗文學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重視通俗文學的社會功能”“作品涉及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概括出答案。第(2)問,依據材料“生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揭露官場劣跡”并結合所學學問從明朝政治、經濟、思想、生活觀念等方面分析出答案。答案:(1)成就:創作了大量通俗文學,留下珍貴精神財寶;將晚明通俗文學推向高峰,并影響到日本;關注通俗文學的社會功能,滲透主動的社會價值觀念;作品涉及當時社會各方面,具有肯定史料價值。(2)時代背景:商品經濟旺盛;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觀念發生改變;社會對政治統治和思想壓制的不滿。2.(2024·昆明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郭嵩燾是晚清首任駐外公使,當時有人嘲諷他道:“郭嵩燾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離開)父母之邦。”1876年12月赴英途中,他歷經香港、新加坡、錫蘭等地,巡游了各地名勝古跡,參觀了學校、官署,對當地的社會現狀有了較真實的了解。他逐日詳記所見所聞,成書《英軺紀程》,此書寄回國內后,遭守舊派群起攻之,被毀版停印。駐外期間,郭嵩燾走訪英國的學校、圖書館、博物館和各種學會等,結識了不少數學、化學、天文、地理、海洋、測量、植物、醫學等方面的科學家;他雖年已六旬仍孜孜學習英語;在出訪英、法期間,上疏清廷要求在海外設立領事,愛護僑民;在太古洋行躉船移泊案、廈門漁民被英商殘害案、英輪撞沉華船賠償案、英商虐待華工案等項交涉中,郭嵩燾都能據理力爭,維護或挽回了一些民族權利。——摘編自《求富與求強:洋務運動與早期現代化》(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郭嵩燾遭遇攻擊的緣由。(6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郭嵩燾駐外期間的主要貢獻。(9分)解析:第(1)問,由材料“何必去(離開)父母之邦”得出社會觀念落后;由材料“此書寄回國內后,遭守舊派群起攻之,被毀版停印”得出守舊勢力的強大;由材料“在太古洋行躉船移泊案、廈門漁民被英商殘害案、英輪撞沉華船賠償案、英商虐待華工案等項交涉中,郭嵩燾都能據理力爭”得出列強入侵,仇外、排外心情滋生。第(2)問,由材料“他歷經香港、新加坡、錫蘭等地,巡游了各地名勝古跡,參觀了學校、官署,對當地的社會現狀有了較真實的了解”得出了解當地社會現狀,撰寫見聞錄,有利于國人了解西方世界,更新觀念;由材料“郭嵩燾走訪英國的學校、圖書館、博物館和各種學會等,結識了不少數學、化學、天文、地理、海洋、測量、植物、醫學等方面的科學家”得出走訪文教機構,了解、學習西方文化;由材料“在太古洋行躉船移泊案、廈門漁民被英商殘害案、英輪撞沉華船賠償案、英商虐待華工案等項交涉中,郭嵩燾都能據理力爭,維護或挽回了一些民族權利”得出在對外交涉中維護和挽回了部分民族權利;由材料“郭嵩燾是晚清首任駐外公使”得出推動中國外交的近代化。答案:(1)社會觀念落后;守舊勢力的強大;列強入侵,仇外、排外心情滋生等。(2)了解當地社會現狀,撰寫見聞錄,有利于國人了解西方世界,更新觀念;走訪文教機構,了解、學習西方文化;在對外交涉中維護和挽回了部分民族權利;推動中國外交的近代化等。3.(2024·江門調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14年,19歲的蔣廷黻進入俄亥俄州的歐伯林學院并選擇主修歷史,因為他對當時中國國內的軍閥紛爭和混戰引起的各種問題產生了探究欲。他在此接受了科學的方法訓練,即探討必須要視察細致和結論客觀,這使得他后來從事歷史探討時能堅持從史料中得出結論,憑史料說話。1919年進入哥倫比亞高校探討院攻讀博士學位,深受留意史學社會功能的美國“新史學”派及其“族國主義”探討的影響。在其著作《中國近代史》的總論里,蔣廷黻把中國能否走出“中世紀狀態”,建立“近代的民族國家”,作為全書的立論主題。1923年蔣廷黻學成回國后,先后擔當南開高校歷史學教授、清華高校歷史系主任。1935年以后出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政務處長、駐蘇聯大使、中國駐聯合國安理睬常任代表等,以所學為國家所用。——摘自沈渭濱《蔣廷黻〈中國近代史〉導讀——兼論近代通史體系的推陳出新》(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蔣廷黻史學探討的特點及出現這些特點的緣由。(9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評價蔣廷黻的歷史影響。(6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他在此接受了科學的方法訓練,即探討必須要視察細致和結論客觀,這使得他后來從事歷史探討時能堅持從史料中得出結論,憑史料說話”得出以史料為依據,堅持論從史出;依據材料“深受留意史學社會功能的美國‘新史學’派及其‘族國主義’探討的影響”得出融合西方史學思想和探討成果;依據材料“以所學為國家所用”得出堅持學術為現實所用。其次小問依據材料“1919年進入哥倫比亞高校探討院攻讀博士學位,深受留意史學社會功能的美國‘新史學’派及其‘族國主義’探討的影響”得出受西方學術文化的影響;依據材料“因為他對當時中國國內的軍閥紛爭和混戰引起的各種問題產生了探究欲”得出國家危亡的命運;個人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第(2)問,可以從對東西方溝通(把西方史學方法帶到中國)、中國近代史學的影響(對中國近代史學探討做出了巨大貢獻)、救亡圖存(為挽救國家的危亡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求真務實的精神和愛國精神對后世有深遠影響)的角度進行作答即可。答案:(1)特點:以史料為依據,堅持論從史出;融合西方史學思想和探討成果;堅持學術為現實所用。緣由:受西方學術文化的影響;國家危亡的命運;個人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2)影響:把西方史學方法帶到中國;對中國近代史學探討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挽救國家的危亡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求真務實的精神和愛國精神對后世有深遠影響。4.(2024·江西考前適應考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889年,光緒皇帝親政,慈禧太后退居頤和園。翁同龢向他們呈交了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來表達改革思想,他申明,中國的道德準則和倫理教化,仍舊必需作為國家根基,其所需的是西方學問的補充,而絕不是被西方學問取代。受其影響,光緒帝1889年起先閱讀西方譯著,1891年學習英語。中日甲午斗爭后,深感瓜分危機的翁同龢相識到中國不改革就無以為繼。同時,他也看到了通過改革可以從李鴻章和張之洞手中奪取現代化的領導權。因此,他力圖贏得皇帝和皇太后兩方的支持,以確保自己在運動中的領導地位。他還向年輕有為的士子和官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印刷行業供應鏈數據整合的云計算平臺設計-洞察闡釋
- 大數據環境下多表查詢性能提升策略-洞察闡釋
- 區域經濟地理與經濟政策實證分析-洞察闡釋
- 增材制造與3D打印的AI驅動逆向工程-洞察闡釋
- 農業物聯網與智能傳感器技術融合-洞察闡釋
- 2025至2030全球核材料市場發展格局及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報告
- 2025至2030全球與中國旗篷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麻醉劑市場需求趨勢前景與投資風險預警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食用豬油市場占有率調查及應用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銅材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運作模式研究報告
- 股權終止合作協議書
- 入團考試試題及答案大學
- 2025園林景觀設計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高考語文三輪復習之微寫作
- 阿片類藥物不良反應和處置
- 貴港離婚協議書模板
- 2025年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基本級執法資格備考題庫
- 2025保密在線教育培訓題庫(含答案)
- 2.1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二經濟與社會
- 2024年河南鄭州航空港投資集團招聘真題
- 2024年寶應縣公安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