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復習之歷史解釋類題組_第1頁
高三歷史復習之歷史解釋類題組_第2頁
高三歷史復習之歷史解釋類題組_第3頁
高三歷史復習之歷史解釋類題組_第4頁
高三歷史復習之歷史解釋類題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歷史復習之歷史解釋類題組歷史解釋類題組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其中,家國情懷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人文追求,體現了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價值關懷,要充滿人文情懷并關注現實問題,以服務于國家強盛、民族自強和人類社會的進步為使命。

——摘自《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版2020年修訂)》材料二第五單元

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

·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兩次鴉片戰爭/開眼看世界第17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強侵略的加劇

·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瓜分中國的狂潮第18課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民族危機的加深第六單元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19課

辛亥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第20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注】每課課題之下所列,為本課子目內容。

——據2019版《中外歷史綱要(上)》

根據以上材料,任選其中一個單元,自擬合適的學習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釋。(14分)(要求:主題鮮明,表述成文;闡釋合理,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不得照抄材料。)18.(13分)“雷鋒精神”來源于具體生動的社會生活的凝練,其不斷發展的動力始于其內在運行和時空境遇的合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表2

《人民日報》對雷鋒精神的報道日期標題內容1961年5月5日《苦孩子成長為優秀人民戰士》主要介紹雷鋒生平事跡。1963年2月7日《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把雷鋒譽為毛主席的好戰士,是因為他熱愛黨,熱愛毛主席,熱愛解放軍,雷鋒的革命自覺性源于他對毛澤東無產階級思想著作的學習。1977年3月24日《雷鋒精神是禁錮不了的》這一時期的雷鋒精神主要表現在與“四人幫”的斗爭方面。1981年3月5日《八十年代更需要雷鋒精神的大發揚》“雷鋒的可貴,不但是他做了大量助人為樂的好事,而且是因為他是一個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分子。”1983年3月5日《新時期與雷鋒精神——紀念開展學雷鋒活動二十周年》針對當時“雷鋒的道德價值過時論”進行回應,指出學雷鋒要與時俱進,號召青少年要像雷鋒那樣樹立為國家、為人民學習的態度,用最新的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自己。1989年12月16日《雷鋒精神的火炬永不熄滅》“發揚雷鋒精神首先是引導人們在改革開放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需要。”1993年3月5日《雷鋒精神永存》“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需要有像雷鋒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雷鋒精神是永存的。”1997年3月4日《論雷鋒精神的生命力》“雷鋒精神在今天之所以沒有過時,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同新時期思想道德建設所要堅持的社會主義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據何小芳《試論雷鋒精神從革命性到道德性的變遷》整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雷鋒精神的變遷”的理解。(13分)(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7.(16分)表4為晚清政府頒布的獎勵及實業教育章程一覽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表4獎勵章程法規名稱頒布時間實業教育法規名稱頒布時間振興工藝給獎章程1898.7.13奏定實業學堂通則1903獎勵公司章程1903奏定初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1903改訂獎勵公司章程1906.10.7奏定中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1903華商辦理實業爵賞章程1907.8.31奏定高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1903獎給章牌章程1907.9.20奏定實業補習普通學堂章程1903獎勵棉業章程1910.1奏定實業教員講習所章程1903奏定藝徒學堂章程1903——汪敬虞《中國近代經濟史》以“覺醒與沉淪”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評述清政府的上述舉措。(16分)(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19.(17分)數據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證據。表5為1902—1970年美國聯邦政府在各項職能上支出所占比重變化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表5年份國防支出郵政支出教育支出公路等支出衛生和福利支出行政和利息支出190228.222.00.7—0.247.6191325.827.81.90.50.244.8192717.420.10.52.61.258.1193219.218.60.65.61.257.6193610.28.23.68.85.863.4194015.88.03.47.97.157.7195041.05.05.51.112.733.9196050.33.81.13.116.124.9197040.53.81.92.424.824.4——[美]斯坦利·L·恩格爾曼羅伯特·E·高爾曼《劍橋美國經濟史(第三卷)》(1)指出美國國防開支呈現的變化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6分)(2)以公路支出所占比重的變化為例,說明美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軌跡。(4分)(3)有人認為,20世紀50至70年代的美國社會發展是喜憂各半。結合這一時期美國聯邦政府各項開支所占比重的變化分析說明這一觀點。(7分)17.(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從廣告看時代發展圖8為1918年5月18日《四明日報》刊登的惟明眼鏡公司的眼鏡廣告,廣告采用了對仗工整、朗朗上口的廣告件形式,形式的新穎使得通篇講述自身的優勢但不顯乏味。圖8

眼鏡鏡一道,光學玄奧;學非專門,莫名機巧;偽貨林立,識者稀少;他業兼營,難得竅妙;惟我惟明,國貨堪夸;延聘諸君,光學專家;學問優業,經驗不差;挽回權利,質料無瑕;金銀鋼腳,充足成色;保用堅久,最新時式;裝配適宜,不牽耳鼻;致用衛生,遮風蔽日;遠近散斜,鏡片各異;隨目驗光,參究醫理;開幕以來,名播遐邇;倘蒙惠顧,格外克己。——《寧波報紙廣告研究(1899—1999年)》任選兩個角度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其反映的歷史現象,并進行合理闡釋。19.(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地圖政治”視角下的殖民主義1502年,意大利北部的費拉拉公爵埃爾科萊一世·德斯特花費重金請里斯本的制圖師制作了一張世界地圖《坎迪諾平面球形圖》。它以非洲大陸為中心,勾勒了南美洲東海岸以西一直到東亞和東南半島的廣大地域。在圖的左側畫上了一條直直的豎線,把已知世界切割成兩部分。坎迪諾圖成為現存最古老的反映這條邊界線的地圖。15、16世紀之后歐洲制作的世界地圖有著鮮明的發展軌跡。對海岸線精確測量,將陸地和海洋二分,各大陸的輪廓線日益清晰。和在陸地上的爭奪不同,殖民帝國的海上之爭,爭奪的不是空間,而是航道。各霸權國也將陸地主權的專屬特性延伸到船只和航道上。1886年7月24日,英國倫敦的《繪圖》雜志發表了題為《帝國聯盟:表現1886年英帝國幅員的世界地圖》的一副地圖。它采用墨卡托投影法,重點突出的是英國的全球殖民地,以及各個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緊密的物質聯系。以格林尼治子午線為中心,地圖上的英屬殖民地以粉紅色填充,地圖下方,象征英國的不列顛尼亞女神手執三叉戟和米字盾牌,端坐在標注著“世界”的地球之上。地球空間在近代歐洲地圖上表現為三種形態:一種是“已知”空間,一種是“木知領土”,最后一種是海洋。16到19世紀的歐洲地圖作品所體現的純不僅僅是知識或技術,而是赤裸裸的權力。“權力從地圖中走來,又行走于打造地圖的道路上”。——摘編自宋念申《地圖帝國主義;空間、殖民與地球規治》(1)近代歐洲地圖作品力圖告訴我們什么?結合背景加以說明。(10分)(2)對近代歐洲地圖作品的作用并加以評析。(6分)參考答案聊城17.(14分)【示例1】第五單元學習主題:19世紀中后期國家出路的探索(1分)闡釋:19世紀中后期,列強侵華是導致民族危機加深、國家呈現頹勢與衰敗趨向的主導因素,這就決定了救亡圖存是社會各階級抗爭與努力的根本出發點;列強勾結清政府鎮壓中國人民的殘酷現實,決定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同時必須反封建。(4分)為挽救國家頹勢,林則徐、魏源等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的主張,這對后世有重要的思想啟迪作用。洋務派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新政,成為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太平天國提出了一系列社會改造方案,但因不能突破封建秩序而歸于失敗。19世紀末康梁維新派領導的維新變法運動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新思想的傳播,但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義和團運動無法阻止中國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淵,但它所展現出的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粉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計劃。19世紀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正在醞釀之中。(5分)綜上所述,晚清社會各階級對中國革命認識的不足,特別是其自身的階級局限性,使得其反抗斗爭與救亡努力均歸于失敗。中國國運堪憂,民主革命任重而道遠。但一代代先進中國人不畏強暴、勇于抗爭的斗爭精神與不懈探索國家出路的愛國情懷,是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為當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4分)【示例2】第六單元學習主題:20世紀初資產階級的救亡探索(1分)闡釋:《辛丑條約》的訂立,標志著中國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試圖通過“新政”自救,但歸于失敗。與此同時,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日益高漲,孫中山組建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救國綱領,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4分)武昌起義后,大清王朝土崩瓦解,共和政體確立,但革命果實最終落人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手中,中國陷人軍閥割據混戰。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打開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閘門,但它沒有解決近代社會的根本問題,沒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此后革命黨人維護民主共和的不懈斗爭也相繼失敗,關鍵在于它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大多數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這是辛亥革命歷史局限性的基本體現,也是留給后人的根本教訓。基于對辛亥革命失敗原因的痛苦反思,1915年起,以陳獨秀等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發動了新文化運動,他們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雖未能找到國家的真正出路,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重要條件,中國革命曙光初現。(5分)綜上所述,到五四運動前夕,舊民主主義革命已走入絕境,時代呼喚嶄新的領導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在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交替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率先覺醒并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革命面貌也隨之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逐漸成為中國革命堅強的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也在革命實踐中開始了中國化的歷程,彰顯了科學理論與堅定信仰拯救中國的磅礴偉力,顯示出共產黨人的先進性、自覺性、革命性與博大心胸。(4分)【說明】示例只提供答題角度與思路,不作為唯一答案,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18.(13分)【示例】理解:雷鋒精神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演變,呈現出從革命性到道德性的變遷,不斷與時俱進,歷久彌新。(2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雷鋒精神與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激發建設社會主義熱情的歷史背景相契合,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相吻合。60年代,雷鋒對毛主席、對共產黨無比忠誠與愛戴,70年代的雷鋒精神主要表現在與“四人幫”的斗爭方面,這些正是當時雷鋒精神革命性、階級性的集中體現。(4分)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日報》對雷鋒精神的報道體現出其階級性逐漸弱化、道德品質逐淘凸顯,內涵更加豐富。具體表現為:第一,新時期提倡發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服從和服務于社會主義建設大局。第二,雷鋒精神與市場經濟不斷結合,凸顯集體主義精神。第三,雷鋒精神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日益結合。第四,雷鋒精神與公民道德建設緊密結合。它是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的標桿,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認同感,廣大人民群眾能以身邊的雷鋒式人物督促自我,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由此,雷鋒精神體現出的社會主義新型道德品質,成為全社會的道德理想、全民族的精神追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生動體現。(5分)總之,雷鋒精神產生于特定的歷史時期,但不同時期的內涵與著力點的差異,是具體歷史時期政治環境和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雷鋒精神歷久彌新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其立足于時代需要,具有與時俱進的鮮明特質。(2分)【說明】示例只提供答題角度與思路,不作為唯一答案,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濟寧17.(16分)(1)評述內容(14分)“覺醒”“沉淪”從背景看從清政府意識到進行全方位社會變革迫切性的角度作答(2分)從清政府淪為洋人朝廷,成為中華民族敵人的角度作答(2分)從目的看從清政府意識到必須挽救統治危機的角度作答(2分)從抵制革命、討好帝國主義的的角度作答(4分)從舉措及影響看從獎勵實業和興辦實業教育法規密集出臺,符合近代化潮流角度作答(2分)從獎勵商業和興辦實業教育加速清王朝滅亡的角度作答(2分)若從其他角度評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表述成文(2分)。19.(17分)(1)趨勢:從20世紀40年代以前所占比重較低,二戰后迅猛增長的角度作答(2分)。成因:從二戰前美國推行孤立主義外交政策,國防開支比重較小的角度作答(2分);從二戰后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積極爭奪世界霸權的角度作答(2分)。若從其他角度分析并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從20世紀30年代美國公路支出比重迅速增加的角度(2分),說明美國開始從自由放任模式向國家干預經濟模式轉變?.2分)。(3)應從以下角度作答:①從國防開支增多,世界影響力增強,但與蘇聯和其他一些國家矛盾激化的角度作答(2分);②從社會福利開支增多,社會矛盾緩和,但國家過度干預影響社會發展活力的角度作答(2分);③從郵政、公路、政府行政等支出比重減少,順應了社會發展趨勢,但政府行政開支減少影響政府職能發揮、教育投資減少不利于人才培養等角度作答(3分)。若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也可得分。棗莊17.(12分)信息1:眼鏡公司廣告的發展成熟,“國貨堪夸”,“質料無暇”等現象:民族工業的發展闡釋: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鼓勵民族工業的發展;一戰期間列強放松經濟侵略。信息2:“惟我惟明,國貨堪夸”“挽回權利”現象:國貨運動的興起闡釋:西方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加深;民族意識的覺醒,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信息3:“光學玄奧”“光學專家”“遠近散斜”“隨目驗光”等現象:近代中國科技的發展闡釋:西學東漸,西方科技的傳人;政府政策的支持。信息4:“致用衛生”“參究醫理”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