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細胞的生命歷程答案_第1頁
專題三細胞的生命歷程答案_第2頁
專題三細胞的生命歷程答案_第3頁
專題三細胞的生命歷程答案_第4頁
專題三細胞的生命歷程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三細胞的生命歷程1.描述細胞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分裂,其中有絲分裂保證了遺傳信息在親代和子代細胞中的一致性。2.說明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方面發生特異性的分化,形成了復雜的多細胞生物體。3.描述在正常情況下,細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4.闡明減數分裂產生染色體數量減半的精細胞或卵細胞。5.說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其遺傳信息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知識網絡構建][基礎知識檢測](一)判斷有關細胞的生命歷程說法的正誤1.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的不同細胞,其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占細胞周期的比例也分別相同。(×)2.有絲分裂后期,在紡錘絲的牽引下,著絲粒分裂成兩個,染色體數目加倍。(×)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體現在前期和后期。(×)4.統計一個視野中不同時期的細胞數目能夠估算各個時期持續的相對時間。(×)5.精原細胞形成精子的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故精子的染色體數比精原細胞減少一半。(√)6.初級卵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和極體的分裂都是不均等的。(×)7.配子的多樣性除了與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有關外,還與四分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有關。(√)8.受精的實質是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的融合。(√)9.同一個體的小腸上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所含基因不同。(×)10.蛙的紅細胞和人的紅細胞形態不同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11.種子發育成完整個體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12.細胞衰老時,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13.衰老細胞的體積減小,物質運輸功能增強。(×)14.細胞的凋亡,從根本上來看,是由基因決定的程序性死亡的結果。(√)15.卵細胞體積較大,其意義是增大了與外界物質交換的效率。(×)16.細胞分裂間期既有基因表達又有DNA復制。(√)17.在細胞分裂后期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的物質減少。(×)18.解離的主要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19..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著絲粒分布在一個平面上。(×)20..基因型為Mm的精原細胞,M與m的分離一定發生于減數分裂Ⅰ后期。(×)21.減數分裂過程中會因非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互換而導致基因重組。(×)22.正常情況下,在基因型為XHXh(血友病基因攜帶者)的一個初級卵母細胞中有4個血友病基因h,位于四分體的每條染色單體上。(×)23.有絲分裂后期由于紡錘絲的牽引,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24.一個精原細胞(含n對同源染色體)經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有2n種,而一個卵原細胞只能形成一種卵細胞。(×)25.人的一個精原細胞產生兩個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為1/223。(×)26.受精卵中的染色體和遺傳物質均有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27.看不到染色體的細胞:原核細胞、不分裂的細胞、分裂間期的細胞、進行無絲分裂的細胞。(√)28.在受精作用過程中,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產生了多種類型的基因重組。(×)(二)長句應答——與高考同行1.在有絲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復制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每條染色體上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的原因是間期染色體復制后,每條染色體上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各是一條長的細絲,呈染色質狀態,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2.不能用肌細胞代替干細胞在體外培育出組織、器官用于器官移植等,實現對臨床疾病的治療,原因是動物細胞特別是高等動物細胞隨著胚胎的發育,細胞分化潛能變低。肌細胞是已分化的細胞,它通常不能轉化為其他類型的細胞,因而不能用肌細胞代替干細胞在體外培育出組織和器官。3.形態、大小相同的染色體是否一定是同源染色體?不一定,若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形態、大小一般都相同的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否則不是。4.制作減數分裂Ⅱ后期模型時,同源染色體分別涂上紅色和藍色。某同學認為可將紅色的染色體都放在赤道板的一側,藍色的染色體都放在赤道板的另一側。這種做法科學嗎?請說明原因:不科學。減數分裂Ⅱ后期時,著絲粒分裂,組成原來一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將分離形成兩條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所以赤道板兩側的染色體顏色應一致。5.有人說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對嗎?為什么?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在受精作用進行時,只有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且卵細胞體積大,細胞質含量多,因此受精卵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幾乎全部來自卵細胞。1.(2022·遼寧遼陽一模)圖甲和圖乙是某二倍體生物精巢中的兩個細胞示意圖,圖丙是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D)A.圖甲所示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其中2和4構成一個染色體組B.圖乙所示細胞中A、a基因同時存在是由染色體互換導致的C.圖乙所示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①和②、③和④發生了分離D.圖甲、乙所示細胞分別處于圖丙中的ef段和cd段解析:圖甲所示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含有4個染色體組,一個染色體組由兩條非同源染色體(如1和2或1和4等)構成,A錯誤;圖乙所示細胞沒有染色體互換的痕跡,a基因只能來自基因突變,B錯誤;由題意可知,圖乙細胞來自精巢,故圖乙所示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①和②、③和④發生了分離,C錯誤;圖甲所示細胞中沒有姐妹染色單體,圖乙所示細胞中有姐妹染色單體,所以圖甲、乙所示細胞分別處于圖丙中的ef段和cd段,D正確。2.(2022·河北石家莊二模)如圖為人體細胞正常分裂時有關物質或結構數量變化的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A.若曲線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等于1B.若曲線表示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的染色體組數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等于2C.若曲線表示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的核DNA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2n等于46D.若曲線縱坐標表示同源染色體數目變化情況,則a→b可能存在細胞質不均等分裂解析:若曲線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2n表示染色體經復制后未分開,每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n表示著絲粒分開,此時每條染色體上含1個DNA分子,即n等于1,A正確;若曲線表示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的染色體組數變化的部分曲線,減數分裂Ⅰ時含有兩個染色體組,減數分裂Ⅱ時含有1個染色體組,即n等于1,B錯誤;若曲線表示減數分裂Ⅰ的核DNA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2n等于92,若表示減數分裂Ⅱ的部分曲線,則2n等于46,C錯誤;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發生在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a→b表示數目減半,而減數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同源染色體減半的情況,一種情況是有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Ⅰ),另一種情況是無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Ⅱ),D錯誤。3.(2021·江蘇高考,7)A和a、B和b為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下列有關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敘述正確的是(C)A.多細胞生物體內都同時進行這兩種形式的細胞分裂B.減數分裂的兩次細胞分裂前都要進行染色質DNA的復制C.有絲分裂的2個子細胞中都含有Aa,減數分裂Ⅰ的2個子細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D.有絲分裂都形成AaBb型2個子細胞,減數分裂都形成AB、Ab、aB、ab型4個子細胞解析:生物體內有些特殊的細胞如生殖器官中的細胞既能進行有絲分裂又能進行減數分裂,但體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A錯誤。減數分裂只在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進行染色質DNA的復制,B錯誤。有絲分裂得到的子細胞染色體組成與親代相同,得到的2個子細胞中都含有Aa;減數分裂Ⅰ若發生染色體互換,則得到的2個子細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C正確。有絲分裂得到的子細胞染色體組成與親代相同,都形成AaBb型2個子細胞;因A和a、B和b為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若不考慮染色體互換,則減數分裂能得到兩種類型(AB、ab或Ab、aB)的子細胞,D錯誤。4.(2022·山東青島一模)科學家研究細胞分裂時發現,細胞內有一種對細胞分裂有調控作用的黏連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體的著絲粒位置,將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會產生水解酶將黏連蛋白分解。下圖1表示某二倍體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圖2中細胞類型是依據該動物不同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和核DNA分子數的關系而劃分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黏連蛋白被水解發生的時期是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分裂Ⅰ后期B.圖1中甲、乙、丙、丁細胞分別對應圖2中的a、c、b、e細胞類型C.圖1中乙、丁細胞的名稱分別是卵原細胞、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D.圖2中c類型細胞也可以表示處于減數分裂Ⅱ某時期的細胞解析:由題圖分析,圖1中甲表示有絲分裂后期,乙表示卵原細胞,丙表示減數分裂Ⅰ后期,根據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的趨勢可知,該細胞為初級卵母細胞,根據染色體的顏色可知丁表示次級卵母細胞。圖2中a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兩倍,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或末期,b細胞中染色體和核DNA數目之比為1∶2,可表示有絲分裂前、中期以及減數分裂Ⅰ,c表示的數量關系可以是體細胞的正常染色體和核DNA數目,也可代表減數分裂Ⅱ后期或末期,d細胞中染色體和核DNA數目之比為1∶2,但染色體數目為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一半,可表示減數分裂Ⅱ的前期、中期,e表示染色體和核DNA數目之比為1∶1,且染色體數目為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一半,可代表成熟的生殖細胞。黏連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體的著絲粒位置,將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隨著黏連蛋白被水解,染色單體彼此分離成為染色體,顯然該過程發生的時期是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分裂Ⅱ后期,A錯誤;圖1中甲、乙、丙、丁細胞依次為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染色體和核DNA數目正常的卵原細胞、減數分裂Ⅰ后期的細胞、減數分裂Ⅱ前期的細胞,且它們的染色體和核DNA數量之比分別對應圖2中的a、c、b、d,B錯誤;結合分析可知,圖1中乙、丁細胞的名稱分別是卵原細胞、次級卵母細胞,C錯誤;圖2中c類型細胞可表示正常的體細胞,也可以表示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或末期的細胞,D正確。知識點二細胞分化、衰老和死亡1.細胞分化(1)細胞分化的機理(2)細胞分裂與細胞分化的區別和聯系2.細胞衰老與死亡(1)衰老細胞的特征(2)細胞凋亡的機理5.(2022·山東威海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二模)BEND3是一種蛋白質類細胞周期調節因子。當BEND3數量增多時,其與某些基因結合能使細胞維持干細胞樣狀態;當BEND3數量減少時,細胞會停止增殖轉向分化狀態。順鉑脂質體Lipoplatin可通過作用于BEND3來幫助治療癌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BEND3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與某些基因結合B.BEND3數量增多時,細胞內通過表達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基因來維持干細胞樣狀態C.BEND3數量減少時,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可表示為D.順鉑脂質體Lipoplatin通過抑制BEND3的作用使癌細胞由增殖狀態轉向分化狀態來幫助治療癌癥解析:由題意可知,BEND3是一種蛋白質類細胞周期調節因子,不含堿基,故不能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與某些基因結合,A錯誤;當BEND3數量增多時,可通過與某些基因結合促進其表達或抑制其表達調節細胞周期,來維持干細胞樣狀態,且細胞中有些維持生命活動的基因,如與ATP合成和分解有關的基因仍正常表達,故不能說明細胞內通過表達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基因來維持干細胞樣狀態,B錯誤;BEND3數量減少時,細胞會停止增殖轉向分化狀態,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可表示為DNA→RNA→蛋白質,沒有DNA的復制過程,C錯誤;由題意可知,當BEND3作用被抑制時,細胞將停止增殖轉向分化狀態,故順鉑脂質體Lipoplatin可通過抑制BEND3的作用,從而使癌細胞由增殖狀態轉向分化狀態來幫助治療癌癥,D正確。6.(2022·山東卷)某種干細胞中,進入細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細胞核骨架和異染色質蛋白,誘導這些蛋白發生自噬性降解,影響異染色質上的基因的表達,促進該種干細胞的衰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A.細胞核中的APOE可改變細胞核的形態B.敲除APOE基因可延緩該種干細胞的衰老C.異染色質蛋白在細胞核內發生自噬性降解D.異染色質蛋白的自噬性降解產物可被再利用解析:由“蛋白APOE可作用于細胞核骨架”可知,APOE可改變細胞核的形態,A正確;蛋白APOE可促進該種干細胞的衰老,所以敲除APOE基因可延緩該種干細胞的衰老,B正確;自噬在溶酶體(如動物)或液泡(如植物、酵母菌)中進行,不在細胞核內進行,C錯誤;異染色質蛋白的自噬性降解產物是氨基酸,可被再利用,D正確。歸納總結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比較,歷年真題1.(2023·山東·高考真題)研究發現,病原體侵入細胞后,細胞內蛋白酶L在無酶活性時作為支架蛋白參與形成特定的復合體,經過一系列過程,最終導致該細胞炎癥性壞死,病原體被釋放,該過程屬于細胞焦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蝌蚪尾的消失不是通過細胞焦亡實現的B.敲除編碼蛋白酶L的基因不影響細胞焦亡C.細胞焦亡釋放的病原體可由體內的巨噬細胞吞噬消化D.細胞焦亡釋放的病原體可刺激該機體B淋巴細胞的增殖與分化1.B【分析】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而且細胞凋亡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目的相對穩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詳解】A、蝌蚪尾的消失是通過細胞凋亡實現的,A正確;B、根據題干信息“細胞內蛋白酶L在無酶活性時作為支架蛋白參與形成特定的復合體,經過一系列過程,最終導致該細胞炎癥性壞死,病原體被釋放,該過程屬于細胞焦亡”,說明了蛋白酶L基因影響細胞焦亡,所以如果敲除編碼蛋白酶L的基因會影響細胞焦亡,B錯誤;C、細胞焦亡后,病原體被釋放,可以被體內的巨噬細胞吞噬消化,C正確;D、細胞焦亡釋放的病原體可作為抗原刺激該機體B淋巴細胞的增殖與分化,D正確。故選B。2.(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基因Bax和Bd2分別促進和抑制細胞凋亡。研究人員利用siRNA干擾技術降低TRPM7基因表達,研究其對細胞凋亡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衰老和細胞凋亡都受遺傳信息的調控B.TRPM7基因可能通過抑制Bax基因的表達來抑制細胞凋亡C.TRPM7基因可能通過促進Bcl2基因的表達來抑制細胞凋亡D.可通過特異性促進癌細胞中TRPM7基因的表達來治療相關癌癥2.D【分析】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目的相對穩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詳解】A、細胞衰老和細胞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都受遺傳信息的調控,A正確;B、據題圖可知,siRNA干擾TRPM7基因實驗組的TRPM7基因表達量下降,Bax基因表達量增加,細胞凋亡率增加,由此可以得出,TRPM7基因可能通過抑制Bas基因的表達來抑制細胞凋亡,B正確;C、siRNA干擾TRPM7基因實驗組細胞凋亡率高,Bcl2基因表達量降低,而Bcl2基因抑制細胞凋亡,故TRPM7基因可能通過促進Bel2基因的表達來抑制細胞凋亡,C正確;D、由題圖可知,siRNA干擾TRPM7基因實驗組,Bax基因表達量增加,Bdl2基因表達量減少,細胞凋亡率增加,所以可以通過抑制癌細胞中TRPM7基因表達來治療相關癌癥,D錯誤。故選D。3.(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南極雌帝企鵝產蛋后,由雄帝企鵝負責孵蛋,孵蛋期間不進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帝企鵝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質量分數高于C元素B.帝企鵝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質合成過程中都有水的產生C.帝企鵝蛋孵化過程中有mRNA和蛋白質種類的變化D.雄帝企鵝孵蛋期間主要靠消耗體內脂肪以供能3.A【分析】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脂肪是良好的儲能物質,ATP是直接能源物質。【詳解】A、帝企鵝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質量分數低于C元素,A錯誤;B、核酸、糖原、蛋白質的合成都經歷了“脫水縮合”過程,故都有水的產生,B正確;C、帝企鵝蛋孵化過程涉及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故帝企鵝蛋孵化過程有mRNA和蛋白質種類的變化,C正確;D、脂肪是良好的儲能物質,雄帝企鵝孵蛋期間不進食,主要靠消耗體內脂肪以供能,D正確。故選A。4.(2023·浙江·統考高考真題)腫瘤細胞在體內生長、轉移及復發的過程中,必須不斷逃避機體免疫系統的攻擊,這就是所謂的“免疫逃逸”。關于“免疫逃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腫瘤細胞表面產生抗原“覆蓋物”,可“躲避”免疫細胞的識別B.腫瘤細胞表面抗原性物質的丟失,可逃避T細胞的識別C.腫瘤細胞大量表達某種產物,可減弱細胞毒性T細胞的凋亡D.腫瘤細胞分泌某種免疫抑制因子,可減弱免疫細胞的作用4.C【分析】癌細胞的特征:①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②癌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顯著的變化③癌細胞的表面發生了變化,由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得癌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免疫系統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大類:免疫防御、免疫監視和免疫自穩。免疫監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詳解】A、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若被“覆蓋物”覆蓋,則人體的免疫細胞無法識別腫瘤細胞,也就無法將之清除,A正確;B、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性物質丟失,會造成人體T細胞無法識別腫瘤,發生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B正確;C、腫瘤細胞大量表達某種產物,繼而出現“免疫逃逸”,則可推測該產物可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使其具有無限繁殖能力,C錯誤;D、若腫瘤細胞分泌某種免疫抑制因子,可以抑制免疫系統功能,從而減弱免疫細胞的作用,D正確。故選C。5.(2022·全國乙卷·高考真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哺乳動物細胞分裂的兩種形式。某動物的基因型是Aa,若該動物的某細胞在四分體時期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和另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發生了互換,則通常情況下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和a進入不同細胞的時期是()A.有絲分裂的后期 B.有絲分裂的末期C.減數第一次分裂 D.減數第二次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減數分裂過程包括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主要特點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可能發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開,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實現基因的重組,減數第二次分裂則為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詳解】AB、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發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的過程,也不會發生交叉互換,不會發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和a進入不同細胞的現象,A、B錯誤;CD、根據題意,某動物基因型是Aa,經過間期復制,初級性母細胞中有AAaa四個基因,該動物的某細胞在四分體時期發生交叉互換,涉及A和a的交換,交換后兩條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均分別具有A和a基因,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分開,兩組Aa彼此分開進入次級性母細胞,至此減數第一次分裂完成,所以不會發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和a的現象;而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其上的等位基因A和a分開進入兩個子細胞,C錯誤,D正確。故選D。6.(2022·山東·高考真題)某種干細胞中,進入細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細胞核骨架和異染色質蛋白,誘導這些蛋白發生自噬性降解,影響異染色質上的基因的表達,促進該種干細胞的衰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細胞核中的APOE可改變細胞核的形態B.敲除APOE基因可延緩該種干細胞的衰老C.異染色質蛋白在細胞核內發生自噬性降解D.異染色質蛋白的自噬性降解產物可被再利用【答案】C【解析】【分析】1、異染色質是指在細胞周期中具有固縮特性的染色體。2、細胞自噬是細胞通過溶酶體(如動物)或液泡(如植物、酵母菌)降解自身組分以達到維持細胞內正常生理活動及穩態的一種細胞代謝過程。【詳解】A、由“蛋白APOE可作用于細胞核骨架”可知APOE可改變細胞核的形態,A正確;B、蛋白APOE可促進該種干細胞的衰老,所以敲除APOE基因可延緩該種干細胞的衰老,B正確;C、自噬是在溶酶體(如動物)或液泡(如植物、酵母菌)中進行,不在細胞核內,C錯誤;D、異染色質蛋白的自噬性降解產物是氨基酸,可被再利用,D正確。故選C。7.(2022·湖南·高考真題)關于癌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成纖維細胞癌變后變成球形,其結構和功能會發生相應改變B.癌癥發生的頻率不是很高,大多數癌癥的發生是多個基因突變的累積效應C.正常細胞生長和分裂失控變成癌細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變成原癌基因D.樂觀向上的心態、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降低癌癥發生的可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無限增殖;(2)形態結構發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易轉移。【詳解】A、細胞癌變結構和功能會發生相應改變,如成纖維細胞癌變后變成球形,A正確;B、癌變發生的原因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在自然條件下具有低頻性,故癌癥發生的頻率不是很高,且癌癥的發生并不是單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而是多個相關基因突變的累積效應,B正確;C、人和動物細胞中的DNA上本來就存在與癌變相關的基因,其中原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是細胞正常的生長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能抑制細胞的生長和增殖,或者促進細胞凋亡,細胞癌變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所致,C錯誤;D、開朗樂觀的心理狀態會影響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功能,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遠離輻射等,能降低癌癥發生的可能性,D正確。故選C。8.(2022·廣東·高考真題)為研究人原癌基因Myc和Ras的功能,科學家構建了三組轉基因小鼠(Myc、Ras及Myc+Ras,基因均大量表達),發現這些小鼠隨時間進程體內會出現腫瘤(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細胞正常增殖B.三組小鼠的腫瘤細胞均沒有無限增殖的能力C.兩種基因在人體細胞內編碼功能異常的蛋白質D.兩種基因大量表達對小鼠細胞癌變有累積效應【答案】D【解析】【分析】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本來就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詳解】A、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A錯誤;B、腫瘤細胞可無限增殖,B錯誤;C、原癌基因的正常表達對于細胞正常的生長和分裂是必須的,原癌基因Myc和Ras在人體細胞內編碼功能正常的蛋白質,C錯誤;D、據圖分析,同時轉入Myc和Ras的小鼠中,腫瘤小鼠比例大于只轉入Myc或Ras的小鼠,說明兩種基因大量表達對小鼠細胞癌變有累積效應,D正確。故選D。9.(2022·山東·高考真題)減數分裂Ⅰ時,若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則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可進入1個或2個子細胞;減數分裂Ⅱ時,若有同源染色體則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若無同源染色體則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異常聯會不影響配子的存活、受精和其他染色體的行為。基因型為Aa的多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Ⅰ時,僅A、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且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換。上述精原細胞形成的精子與基因型為Aa的卵原細胞正常減數分裂形成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已知A、a位于常染色體上,不考慮其他突變,上述精子和受精卵的基因組成種類最多分別為(

)A.6;9 B.6;12 C.4;7 D.5;9【答案】A【解析】【分析】正常情況下,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分離,姐妹染色單體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離。【詳解】基因型為Aa的多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Ⅰ時,僅A、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且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換。(1)若A、a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交換,則A、a位于姐妹染色單體上,①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1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aa或不含A、a,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可形成基因型為Aa和不含A、a的精子;②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2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可形成基因型為A或a的精子;(2)若A、a所在的染色體片段未發生交換,③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1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aa或不含A、a,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可形成基因型為AA、aa和不含A、a的精子;④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2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或aa,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可形成基因型為A或a的精子;綜上所述,精子的基因組成包括AA、aa、Aa、A、a和不含A或a,共6種,與基因組成為A或a的卵細胞結合,通過棋盤法可知,受精卵的基因組成包括AAA、AAa、Aaa、aaa、AA、Aa、aa、A、a,共9種。故選A。10.(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題)下列關于細胞衰老和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凋亡是受基因調控的 B.細胞凋亡僅發生于胚胎發育過程中C.人體各組織細胞的衰老總是同步的 D.細胞的呼吸速率隨細胞衰老而不斷增大【答案】A【解析】【分析】1、衰老細胞的特征:(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2)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3)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性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而且細胞凋亡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目的相對穩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詳解】A、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性死亡的過程,A正確;B、細胞凋亡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B錯誤;C、人體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均有細胞的衰老,C錯誤;D、細胞衰老時呼吸速率減慢,新陳代謝減慢,D錯誤。故選A。11.(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題)用同位素示蹤法檢測小鼠雜交瘤細胞是否處于細胞周期的S期,放射性同位素最適合標記在(

)A.胞嘧啶 B.胸腺嘧啶 C.腺嘌呤 D.鳥嘌呤【答案】B【解析】【分析】細胞周期是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稱為一個細胞周期。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間期包括三個時期:1.G1期:DNA合前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質。2.S期:DNA復制期,主要是遺傳物質的復制,該過程需要4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作為原料。3.G2期:DNA合成后期,有絲分裂的準備期,主要是RNA和蛋白質(包括微管蛋白等)的大量合成。4.M期:細胞分裂期。【詳解】細胞周期的分裂間期中S期是DNA復制期,主要是遺傳物質的復制,該過程需要4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作為原料,與RNA相比,DNA特有的堿基是胸腺嘧啶,故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胸腺嘧啶最適合檢測小鼠雜交瘤細胞是否處于細胞周期的S期,B正確。故選B。12.(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題)某哺乳動物卵原細胞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某時期的細胞如圖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體,a~h表示染色單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所處時期為前期ⅡB.①與②的分離發生在后期Ⅰ,③與④的分離發生在后期ⅡC.該細胞的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均為卵細胞的2倍D.a和e同時進入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16【答案】D【解析】【分析】題圖分析,圖中正在發生同源染色兩兩配對聯會的現象,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該細胞的名稱為初級卵母細胞,據此答題。【詳解】A、根據形成四分體可知,該時期處于前期Ⅰ,為初級卵母細胞,A錯誤;B、①與②為同源染色體,③與④為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均發生在后期Ⅰ,B錯誤;C、該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核DNA分子數為8,減數分裂產生的卵細胞的染色體數為2,核DNA分子數為2,C錯誤;D、a和e進入同一個次級卵母細胞的概率為1/2×1/2=1/4,由次級卵母細胞進入同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2×1/2=1/4,因此a和e進入同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4×1/4=1/16,D正確。故選D。13.(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題)在某些因素誘導下,人體造血干細胞能在體外培養成神經細胞和肝細胞。此過程主要涉及細胞的(

)A.分裂與分化 B.分化與癌變 C.癌變與衰老 D.衰老與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造血干細胞是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的鼻祖,由造血干細胞定向分化、增殖為不同的血細胞系,并進一步生成血細胞。造血干細胞是高度未分化細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詳解】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就是細胞的分化,在某些因素誘導下,人體造血干細胞能在體外培養成神經細胞和肝細胞。此過程主要涉及細胞的分裂和分化,A正確,BCD錯誤。故選A。14.(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題)某多細胞動物具有多種細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種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兩者可組成多種有活性的CDKcyclin復合體,細胞周期各階段間的轉換分別受特定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細胞周期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同一生物個體中不同類型細胞的細胞周期時間長短有差異B.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有序轉換受不同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C.抑制某種CDKcyclin復合體的活性可使細胞周期停滯在特定階段D.一個細胞周期中,調控不同階段的CDKcyclin復合體會同步發生周期性變化【答案】D【解析】【分析】細胞周期是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結束所經歷的全過程,分為間期和分裂期。間期又分為G1、S、G2期,S期主要完成DNA復制。【詳解】A、同一生物個體中不同類型細胞的細胞周期的持續時間一般不同,A正確;B、根據題意“細胞周期各階段間的轉換分別受特定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可知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有序轉換受不同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B正確;C、由于細胞周期各階段間的轉換分別受特定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因此抑制某種CDKcyclin復合體的活性可使對應階段的轉換受抑制,從而使細胞周期停滯在特定階段,C正確;D、由于一個細胞周期中,不同階段的變化不是同步的,因此調控不同階段的CDKcyclin復合體不會同步發生周期性變化,D錯誤。故選D。15.(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題)在“減數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動中,先制作4個藍色(2個5cm、2個8cm)和4個紅色(2個5cm,2個8cm)的橡皮泥條,再結合細鐵絲等材料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將2個5cm藍色橡皮泥條扎在一起,模擬1個已經復制的染色體B.將4個8cm橡皮泥條按同顏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擬1對同源染色體的配對C.模擬減數分裂后期I時,細胞同極的橡皮泥條顏色要不同D.模擬減數分裂后期II時,細胞一極的橡皮泥條數要與另一極的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詳解】A、一條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是經過復制而來,大小一樣,故將2個5cm藍色橡皮泥條扎在一起,模擬1個已經復制的染色體,A正確;B、同源染色體一般大小相同,一條來自母方,一條來自父方(用不同顏色表示),故將4個8cm橡皮泥條按同顏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擬1對同源染色體的配對,B正確;C、減數分裂后期I時,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細胞同極的橡皮泥條顏色可能相同,可能不同,C錯誤;D、減數分裂后期II時,染色體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均分到細胞兩級,故模擬減數分裂后期II時,細胞一極的橡皮泥條數要與另一極的相同,D正確。故選C。16.(2021遼寧高考真題)基因型為AaBb的雄性果蠅,體內一個精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染色體復制后彼此配對,非姐妹染色單體進行了交換,結果如右圖所示。該精原細胞此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均進入減數分裂,若此過程中未發生任何變異,則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基因組成為AAbb的細胞所占的比例是()A.1/2 B.1/4 C.1/8 D.1/16【答案】B【解析】【分析】由圖可知,該精原細胞有絲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或AaBb、AaBb,具體比例為AaBB:Aabb:AaBb=1:1:2,所有子細胞均進行減數分裂,據此答題。【詳解】由分析可知,進行減數分裂的子細胞中只有1/4Aabb和2/4AaBb精原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才能產生AAbb的細胞,則概率為1/4×1/2+2/4×1/4=1/4,B正確,ACD錯誤。故選B。17.(2021年江蘇高考真題)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組織細胞的更新包括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B.造血干細胞是胚胎發育過程中未分化的細胞C.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D.凋亡細胞被吞噬細胞清除屬于細胞免疫【答案】A【解析】【分析】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不變。【詳解】A、人體內組織細胞的更新包括組織細胞的產生和凋亡,新組織細胞的形成需要經過細胞分裂、分化,A正確;B、造血干細胞是已分化的細胞,但仍能繼續分化形成血細胞和淋巴細胞等,B錯誤;C、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遺傳物質不變,C錯誤;D、凋亡細胞被吞噬細胞清除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錯誤。故選A。18.(2021湖南高考真題)某國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積風險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長期吸煙的男性人群中,年齡越大,肺癌死亡累積風險越高B.煙草中含有多種化學致癌因子,不吸煙或越早戒煙,肺癌死亡累積風險越低C.肺部細胞中原癌基因執行生理功能時,細胞生長和分裂失控D.肺部細胞癌變后,癌細胞彼此之間黏著性降低,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答案】C【解析】【分析】1、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癌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癌細胞的表面發生了變化。2、人類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詳解】A、據圖分析可知,長期吸煙的男性人群中,不吸煙、30歲戒煙、50歲戒煙、長期吸煙的男性隨年齡的增大,肺癌死亡累積風險依次升高,即年齡越大,肺癌死亡累積風險越高,A正確;B、據圖分析可知,不吸煙或越早戒煙,肺癌死亡累積風險越低,B正確;C、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原癌基因突變后可能導致細胞生長和分裂失控,C錯誤;D、肺部細胞癌變后,由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得癌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D正確。故選C。19.(2021年湖北高考真題)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一個卵細胞與一個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與其他精子融合。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當卵細胞與精子融合后,植物卵細胞特異表達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ECS1和ECS2。這兩種酶能降解一種吸引花粉管的信號分子,避免受精卵再度與精子融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多精入卵會產生更多的種子B.防止多精入卵能保持后代染色體數目穩定C.未受精的情況下,卵細胞不分泌ECS1和ECS2D.ECS1和ECS2通過影響花粉管導致卵細胞和精子不能融合【答案】A【解析】【分析】受精時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緊接著,在卵細胞細胞膜的外面出現一層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進入。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后不久,里面的細胞核就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詳解】AB、多精入卵會導致子代有來自卵細胞和多個精細胞的染色體,破壞親子代之間遺傳信息的穩定性,因此一個卵細胞與一個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與其他精子融合。防止多精入卵可以保證子代遺傳信息來自一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能保持后代染色體數目穩定,A錯誤,B正確;C、結合題意“當卵細胞與精子融合后,植物卵細胞特異表達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ECS1和ECS2”可知,未受精的情況下,卵細胞不分泌ECS1和ECS2,C正確;D、據題意可知,ECS1和ECS2能降解一種吸引花粉管的信號分子,避免受精卵再度與精子融合,推測該過程是由于ECS1和ECS2通過影響花粉管導致卵細胞和精子不能融合,D正確。故選A。20.(2021年海南高考真題)雌性蝗蟲體細胞有兩條性染色體,為XX型,雄性蝗蟲體細胞僅有一條性染色體,為XO型。關于基因型為AaXRO的蝗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僅有一條性染色體B.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細胞含有的性染色體數為1條或0條C.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有兩種基因型D.該蝗蟲可產生4種精子,其基因型為AO、aO、AXR、aXR【答案】C【解析】【分析】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詳解】A、結合題意可知,雄性蝗蟲體內只有一條X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此時雄性蝗蟲細胞中僅有一條X染色體,A正確;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雄蝗蟲的性染色體為X和O,經減數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只有1個含有X染色體,即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細胞含有的性染色體數為1條或0條,B正確;C、該蝗蟲基因型為AaXRO,由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若不考慮變異,一個精原細胞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個次級精母細胞,兩種基因型,但該個體有多個精原細胞,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有四種基因型,C錯誤;D、該蝗蟲基因型為AaXRO,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該個體產生的精子類型為AO、aO、AXR、aXR,D正確。故選C。21.(2021年海南高考真題)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膜解體和重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Ⅰ時期,核膜解體后形成的小泡可參與新核膜重構B.Ⅰ→Ⅱ過程中,核膜圍繞染色體重新組裝C.Ⅲ時期,核膜組裝完畢,可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D.組裝完畢后的核膜允許蛋白質等物質自由進出核孔【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會發生核膜解體,對應圖中的Ⅰ時期,末期核膜會重新合成,對應圖中的Ⅲ時期。【詳解】A、真核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會發生核膜解體,即圖中的Ⅰ時期,核膜解體后形成的小泡可參與新核膜重構,A正確;B、根據圖形可知:Ⅰ→Ⅱ過程中,核膜圍繞染色體的變化重新組裝,B正確;C、真核細胞有絲分裂末期核膜會重新合成,即對應圖中的Ⅲ時期,重新合成的核膜為下一次細胞分裂做準備,C正確;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允許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但核孔具有選擇性,大分子物質不能自由進出核孔,D錯誤。故選D。22.(2021年江蘇高考真題)A和a,B和b為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有關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敘述正確的是(

)A.多細胞生物體內都同時進行這兩種形式的細胞分裂B.減數分裂的兩次細胞分裂前都要進行染色質DNA的復制C.有絲分裂的2個子細胞中都含有Aa,減數分裂Ⅰ的2個子細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D.有絲分裂都形成AaBb型2個子細胞,減數分裂都形成AB、Ab、aB、ab型4個子細胞【答案】C【解析】【分析】1、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2、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詳解】A、生物體內有些特殊的細胞如生殖器官中的細胞既能進行有絲分裂又能進行減數分裂,但體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A錯誤;B、減數分裂只在第一次分裂前進行染色質DNA的復制,B錯誤;C、有絲分裂得到的子細胞染色體組成與親代相同,得到的2個子細胞中都含有Aa;減數分裂Ⅰ若發生交叉互換,則得到的2個子細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C正確;D、有絲分裂得到的子細胞染色體組成與親代相同,都形成AaBb型2個子細胞;因A和a,B和b為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若不考慮交叉互換,則減數分裂能得到兩種類型(AB、ab或Ab、aB)的子細胞,D錯誤。故選C。23.(2021年北京高考真題)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將受孕7天的大鼠按下表隨機分組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處理檢測項目對照組連續9天給予海洛因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活胚胎數/胚胎總數(%)100766555腦畸形胚胎數/活胚胎數(%)0335579腦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ug·Ll)6.77.510.012.5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低劑量海洛因即可嚴重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B.海洛因促進Bax含量提高會導致腦細胞凋亡C.對照組胚胎的發育過程中不會出現細胞凋亡D.結果提示孕婦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礙的風險【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海洛因的劑量,對照組為無海洛因的處理,因變量為大鼠的生理狀況,主要包括活胚胎數/胚胎總數(%)、腦畸形胚胎數/活胚胎數(%)和腦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ug·Ll)等指標,據此分析作答。【詳解】A、據表分析,低劑量組的腦畸形胚胎數/活胚胎數(%)為33%,與對照相比(0)明顯升高,故低劑量海洛因即可嚴重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A正確;B、BaX為腦中促凋亡蛋白,分析表格數據可知,與對照相比,海洛因處理組的Bax含量升高,故海洛因促進Bax含量提高會導致腦細胞凋亡,B正確;C、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性死亡,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且據表可知,對照組的Bax含量為6.7,故對照組胚胎的發育過程中也會出現細胞凋亡,C錯誤;D、據表格數據可知,海洛因處理組的活胚胎數降低,腦畸形胚胎數和腦細胞凋亡率均升高,故推測孕婦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礙的風險,D正確。故選C。24.(2021.6月浙江高考真題)某高等動物的一個細胞減數分裂過程如圖所示,其中①~⑥表示細胞,基因未發生突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⑥的形成過程中發生了染色體畸變B.若④的基因型是AbY,則⑤是abYC.②與③中均可能發生等位基因分離D.①為4個染色體組的初級精母細胞【答案】D【解析】【分析】由圖可知,該細胞中含有Y染色體,故為精原細胞的減數分裂過程,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XY,且A與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與b在另一條同源染色體上,①為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后的初級精母細胞,其基因型為AAaaBBbbXXYY,②③為次級精母細胞,④⑤⑥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分裂產生四個子細胞中的三個精細胞。圖中顯示出來的最后一個子細胞染色體數目異常。【詳解】A、⑥是由③次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已知的一個精細胞染色體數目異常,有兩條X染色體,說明③次級精母細胞在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單體分離后移向同一極,則⑥中應該缺少一條X染色體,故形成過程中發生了染色體畸變(染色體數目變異),A正確;B、④和⑤是由②次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二次分裂形成的,若④的基因型是AbY,對比精原細胞中的染色體上的基因組成,應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發生過交叉互換,即產生了同時含有Ab基因和ab基因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的染色體的次級精母細胞,即②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AabbYY,分裂后產生的兩個子細胞基因型分別為AbY和abY,故⑤的基因組成是abY,B正確;C、根據B選項的分析可知,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發生過交叉互換,②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AabbYY,③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XX,故②與③中姐妹染色單體上均含有等位基因,故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可能發生等位基因分離,C正確;D、由分析可知,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XY,含有2個染色體組,①為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后的初級精母細胞,染色體數目不變,因此①含有2個染色體組,D錯誤。故選D。25.(2021.6月浙江高考真題)將蝌蚪腸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發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單獨培養腸細胞卻不能發育成蝌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腸細胞不能表達全能性是受某些物質的限制B.“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細胞已失去全能性C.“合子”發育成正常蝌蚪的過程中伴隨著細胞分化D.細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該物種的全套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細胞的全能性是指細胞經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產生完整有機體或分化成其他各種細胞的潛能和特性,植物的體細胞具有全能性,動物的體細胞不表現出全能性,但細胞核具有全能性。【詳解】A、動物細胞經過多次分裂后,細胞質的成分已經發生改變,原本能激發細胞全能性的物質已經消失,故腸細胞不能表達全能性是受到了細胞內物質的限制,A正確;B、“合子”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細胞仍具有全能性,B錯誤;C、“合子”發育成正常蝌蚪個體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通過細胞分化增加細胞的種類,C正確;D、雖然細胞經過多次分裂失去了激發全能性的物質,但細胞核仍含有該物種的全套基因,故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D正確。故選B。26.果蠅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下列關于果蠅體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間期,DNA進行半保留復制,形成16個DNA分子B.在前期,每條染色體由2條染色單體組成,含2個DNA分子C.在中期,8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觀察染色體D.在后期,成對的同源染色體分開,細胞中有16條染色體【答案】D【解析】【分析】1、有絲分裂過程:(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2、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特點(體細胞染色體為2N):(1)染色體數目變化:后期加倍(4N),平時不變(2N);(2)核DNA含量變化:間期加倍(2N→4N),末期還原(2N);(3)染色單體數目變化:間期出現(0→4N),前期出現(4N),后期消失(4N→0),存在時數目同DNA。【詳解】A、已知果蠅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有1個DNA分子,共8個DNA分子,在間期,DNA進行半保留復制,形成16個DNA分子,A正確;B、間期染色體已經復制,故在前期每條染色體由2條染色單體組成,含2個DNA分子,B正確;C、在中期,8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時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易于觀察染色體,C正確;D、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目加倍,由8條變成16條,同源染色體不分離,D錯誤。故選D。27.研究表明,激活某種蛋白激酶PKR,可誘導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發生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上述病毒感染的細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復B.上述病毒感染細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上述病毒感染細胞的凋亡過程不受基因控制D.PKR激活劑可作為潛在的抗病毒藥物加以研究【答案】D【解析】【分析】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又稱細胞編程性死亡。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目的相對穩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也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詳解】A、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凋亡后,喪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復,A錯誤;B、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是程序性死亡,B錯誤;C、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受基因控制,C錯誤;D、由題意可知,激活蛋白激酶PKR,可誘導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發生凋亡,故PKR激活劑可作為潛在的抗病毒藥物加以研究,D正確。故選D。28.圖中①、②和③為三個精原細胞,①和②發生了染色體變異,③為正常細胞。②減數分裂時三條同源染色體中任意兩條正常分離,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不考慮其他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兩對同源染色體聯會B.②經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C.③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最終產生4種基因型配子D.①和②的變異類型理論上均可以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答案】C【解析】【分析】1、精原細胞①中有四條染色體,含有A、a、R、r四種基因,對比正常精原細胞③可知,精原細胞①發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R基因和a基因發生了位置互換;2、精原細胞②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體多了一條,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詳解】A、①細胞中有四條染色體,為兩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兩對同源染色體聯會,A正確;B、②細胞減數分裂時三條同源染色體中任意兩條正常分離,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最終產生的配子為1/12AR、1/12Ar、1/12aar、1/12aaR、1/6AaR、1/6Aar、1/6ar、1/6aR,其中正常配子為1/12AR、1/12Ar、1/6ar、1/6aR,剛好占一半,B正確;C、③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最終產生4個配子,2種基因型,為AR、AR、ar、ar或Ar、Ar、aR、aR,C錯誤;D、①發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②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理論上通過觀察染色體的結構和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就可以觀察到,D正確。故選C。模擬題1.(2022·山西呂梁一模)圖甲表示某二倍體動物(2N=4)精原細胞的分裂模式圖,圖乙表示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染色體/核DNA的變化,圖丙表示相應細胞中染色體、核DNA、染色單體的數量。據圖回答相關問題:(1)圖甲中不屬于該動物分裂模式圖的是細胞③④,判斷的理由是圖甲表示該動物精原細胞分裂模式圖,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質均等分裂,而③④是不均等分裂。(2)圖甲中細胞②對應圖丙Ⅱ時期,該時期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從染色體角度分析細胞⑤與細胞①的區別是細胞⑤中有4條染色體但無同源染色體,細胞①中有4對同源染色體。(3)圖乙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或染色體復制),de段對應圖丙的Ⅰ和Ⅲ時期。(4)若該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XbY,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AXbXb的精子,與其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精子的基因型為A,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在減數分裂Ⅱ的后期著絲粒分裂后,兩條Xb染色體移向了細胞同一極。解析:根據題干和圖甲分析可知,①是精原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②是初級精母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③是初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不符合題意,④是次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也不符合題意,⑤是次級精母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1)根據分析可知,③是初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④是次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均不屬于該動物精原細胞的分裂模式圖;動物精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質均等分裂,而③④是不均等分裂。(2)圖丙表示相應細胞中染色體、核DNA、染色單體的數量,可以判斷Ⅰ可以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或末期,Ⅱ可以表示有絲分裂前期、中期或者減數分裂Ⅰ,Ⅲ可以表示減數分裂Ⅱ后期或末期,Ⅳ可以表示減數分裂Ⅱ前期、中期,Ⅴ可以表示減數分裂Ⅱ末期結束后形成的成熟生殖細胞,所以甲中的②減數分裂Ⅰ后期對應圖丙中的Ⅱ,該時期主要的特征是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細胞⑤和①在染色體上的主要區別是細胞⑤中有4條染色體但無同源染色體,細胞①中有4對同源染色體。(3)圖乙表示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核DNA比值的變化,則bc段表示DNA的復制,de段表示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de段對應圖丙的Ⅰ和Ⅲ時期。(4)若該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XbY,進行DNA的復制之后就是AAaaXbXbYY,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AXbXb的精子,說明在減數分裂Ⅰ結束的時候A基因和b基因是組合在一起的,該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是AAXbXb,因此與其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精子的基因型為A;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在減數分裂Ⅱ的后期著絲粒分裂后,兩條Xb染色體移向了細胞同一極。2、大黃是我國特產的四大中藥材之一,現代藥理研究的成果證實,大黃可以顯著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并誘導癌細胞凋亡。這與大黃的有效活性成分大黃素、大黃酸有關,大黃素可明顯將癌細胞周期阻滯于DNA合成前期,從而產生對癌細胞增殖的抑制;大黃酸可促進DNA裂解,進而抑制癌細胞增殖并誘導其凋亡。回答下列問題:(1)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2)大黃素可明顯將癌細胞周期阻滯于DNA合成前期,使癌細胞停留在細胞分裂__________;大黃酸作為適宜的刺激信號引發癌細胞的凋亡,細胞凋亡是指__________。(3)目前,大黃成為抗癌領域的研發熱點。研究人員以培養有小鼠EAC(艾氏腹水癌細胞)的培養液為材料,進一步研究大黃提取液中所含的大黃素、大黃酸在聯合用藥和單獨用藥的情況下,對癌細胞增殖的抑制效果。簡要寫出實驗研究思路:__________。2.(1)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2)G1期/間期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3)將培養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