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輔導——細胞呼吸的原理及應用(年級掌握率23.33%)1.為研究2,4﹣二硝基苯酚(DNP)在細胞呼吸中的作用,科學家以酵母菌為實驗材料,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實驗條件及結果如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組別①②③④實驗條件氧氣DNP加入加入不加入不加入實驗結果ATP生成量(mol/molC6H12O6)202382H2O生成量(mol/molC6H12O6)120120A.DNP主要在線粒體基質中發揮作用 B.DNP會影響人紅細胞吸收K+和葡萄糖 C.無氧條件下,DNP會使葡萄糖釋放的能量減少 D.有氧條件下,DNP會使線粒體內膜上散失的熱能增加2.某些條件改變后,細胞或生物體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冬天來臨前,冬小麥體內結合水的比例會逐漸上升 B.適當升高溫度,黑藻細胞的細胞質流動速度會加快C.升高氧氣濃度,酵母菌中線粒體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會加快 D.處于營養缺乏條件下的細胞,通過細胞自噬可獲得維持生存所需的物質和能量3.植物細胞線粒體內膜上具有細胞色素氧化酶(COX)和交替氧化酶(AOX)。氰化物有劇毒,能夠抑制COX的活性而對AOX的活性無影響,細胞在AOX作用下消耗等量呼吸底物比正常情況產生更多熱量,這種呼吸方式稱為抗氰呼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OX參與NADH與O2結合的過程 B.抗氰呼吸中有機物氧化分解不徹底,生成的ATP較少 C.COX與AOX對氰化物敏感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D.敲除細胞中控制AOX合成的基因可以提高植物抵抗氰化物的能力4.慢跑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慢跑會消耗體內的糖類,同時也會加快脂肪的“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物體內只有糖類能作為能源物質,脂肪不能作為能源物質 B.運動后肌肉酸痛,是由于肌細胞線粒體中積累了大量乳酸 C.機體“燃燒”脂肪時,細胞產生的CO2與消耗的O2量相等 D.與有氧呼吸相比,機體無氧呼吸過程有機物的分解不徹底5.細胞呼吸原理廣泛用于生產實踐中,表中措施與目的不正確的是()選項應用措施目的A制作酸奶通入無菌空氣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發酵B種子貯存曬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細胞呼吸C水果保鮮零上低溫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呼吸D栽種莊稼疏松土壤促進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礦質離子A.A B.B C.C D.D6.如圖表示細胞呼吸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過程③產生的ATP少于④產生的ATP B.過程②③④均在膜結構上發生,并能產生少量ATP C.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檢測CO2,現象為由藍變綠再變黃 D.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CO2的產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7.甲、乙兩圖分別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CO2釋放量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甲中氧濃度為a時的情況對應圖乙中的A點 B.圖甲中氧濃度為d時沒有酒精產生 C.在圖甲4種氧濃度中,c對應的氧濃度是最適合貯藏植物器官的 D.圖乙中的CD段均對應圖甲中氧氣濃度為b時的情況8.將破裂的酵母菌進行離心處理后,與未進行離心處理的完整酵母菌均在氧充足的條件下進行實驗,如圖所示,最終能產生CO2和H2O的試管是()A.甲和丁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9.釀酒、做饅頭、做面包等都離不開酵母菌的呼吸作用。關于“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錯誤的是()A.酵母菌屬于兼性厭氧菌,便于用來研究細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B.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變為灰綠色表明細胞呼吸產生了酒精 C.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是否變色來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量有溫度、pH、培養液的濃度及體積等10.下列有關同位素標記法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小白鼠吸入18O2,可在其尿液中檢測到O,呼出的CO2不含有18O B.35S標記甲硫氨酸,游離的核糖體與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都可能出現放射性 C.給玉米提供C18O2,細胞的脂肪中不會檢測到18O D.給水稻提供14CO2,體內14C的轉移途徑是14CO2→14C5→(14CH2O)11.下列屬于“對比實驗”的正確組合是()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②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③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④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12.下列有關馬鈴薯塊莖細胞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細胞呼吸作用過程中CO2與H2O的生成發生在不同階段 B.該細胞在無氧呼吸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若適當提高馬鈴薯塊莖貯藏環境中的O2濃度會降低酒精的生成量 D.研究馬鈴薯塊莖細胞消耗O2量和生成CO2量的比值可確定呼吸方式13.如圖表示某種植株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濃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釋放量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A.氧氣濃度為0時,該器官不進行呼吸作用 B.氧氣濃度在10%以下時,該器官只進行無氧呼吸 C.氧氣濃度在10%以上時,該器官只進行有氧呼吸 D.保存該器官時,氧氣濃度越低越好14.某興趣小組對不同氧濃度下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以及產物展開研究,如圖為測得的培養液(以葡萄糖為底物)中CO2和酒精的產生量。根據圖中的信息推斷,錯誤的是()A.氧濃度為a時,酵母菌將葡萄糖不完全分解,并合成少量ATP B.氧濃度為b時,酵母菌合成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C.氧濃度為c時,培養液中有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有氧呼吸 D.氧濃度為d時,酵母菌的線粒體內膜上產生了大量[H]和ATP15.2023年冬季,哈爾濱部分餐飲店將凍梨切片擺盤招待南方“小金豆”登上熱搜。“凍梨”是東北地區人們冬季特有的一種食物,深受當地人的喜愛。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將普通白梨冰凍成烏黑色凍梨的過程中,低溫并沒有破壞細胞結構 B.低溫保存水果不僅可以減緩微生物繁殖,也可以抑制一些酶的分解作用 C.冷凍水果基本不會影響它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但偏寒涼,多食易引發腹瀉 D.凍梨儲存不當,也會變質16.細胞呼吸的原理在生產上具有廣泛的應用。下列應用不合理的是()A.低溫、無氧環境儲存水果和糧食 B.用透氣的“創可貼”或紗布包扎傷口 C.提倡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 D.花盆中的土壤應經常松土透氣17.下圖表示氧含量對植物組織產生CO2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點表示植物組織無氧呼吸釋放的CO2 B.AB段CO2的釋放量急劇減少,無氧呼吸停止 C.BC段CO2的釋放量增加,植物只進行有氧呼吸 D.儲藏瓜果蔬菜選擇B點,此時植物只進行無氧呼吸18.關于生物學原理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應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根部因缺氧產生乳酸,導致變黑、腐爛 B.農家肥在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下產生CO2和無機鹽,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C.用透氣的消毒紗布包扎傷口,可抑制傷口處厭氧菌的繁殖 D.糧食在低溫、低氧、干燥的環境中保存,以減少有機物消耗19.下列有關實驗材料和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是對比實驗 B.利用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可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C.科學家通過提出假說的科學方法對細胞膜結構進行探索 D.卡爾文運用穩定性同位素標記CO2,追蹤光合作用過程中碳的轉移途徑20.如圖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A瓶加入NaOH溶液是為了保證實驗結果僅由酵母菌有氧呼吸引起 B.D瓶應密閉靜置一段時間后再與E瓶連接 C.B、D兩瓶反應相同時間,B瓶中的溫度比D瓶高一些 D.如果把裝置甲放在不同溫度條件下,C中石灰水變渾濁程度一定不同21.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勻等易使植物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脅迫”,對植物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無氧呼吸是在中進行的,其產物之一乙醇(俗稱酒精)與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反應,出現色。(2)與無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過程能將葡萄糖等有機物(填“徹底”或“不徹底”)氧化分解。無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中,釋放出的能量的去向有。(3)“低氧脅迫”使得植物根系有氧呼吸減弱。長期處于低氧脅迫條件下,植物吸收無機鹽的能力下降,原因是。22.《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中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過50%。專家分析,能量攝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如圖是人體內葡萄糖轉化成脂肪的部分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圖中的物質X代表的是,檢測脂肪時可以用試劑,呈現色。(2)細胞呼吸過程中,圖中過程②發生在(填具體場所),此過程除了釋放CO2還產生了并釋放少量能量。(3)由圖可知丙酮酸、二碳化合物屬于中間產物,經一系列過程轉化成物質X、脂肪酸等,據此推測細胞呼吸在生物體中的作用有(答出2點)。(4)某肥胖患者要減肥,制定了高淀粉低脂的減肥餐,請評價該方案(填“有效”或“無效”),結合題干信息分析原因可能是。23.12月22日,2023橘子洲紅色半程馬拉松賽在長沙橘子洲高噴廣場鳴槍開跑,5000名跑者參與本次賽事。馬拉松是一項高負荷、大強度、長距離的競技運動。改善運動肌利用氧的能力是馬拉松項目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圖1是人體運動強度與血液中乳酸含量及氧氣消耗速率的關系。圖2表示甲、乙兩名運動員在不同運動強度下,攝氧量與血液中乳酸含量的變化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骨骼肌細胞中產生乳酸的場所是。(2)劇烈運動中,葡萄糖儲存的能量經呼吸作用釋放后的去向有。人劇烈運動時主要呼吸方式的反應方程式是。(3)圖1中三種運動強度中消耗葡萄糖最少的是(填字母)。若運動強度為b時,乳酸含量與氧氣消耗速率的物質的量的相對值比例為1:3,則此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例為。(4)據圖2分析,運動員(填“甲”或“乙”)更適合從事馬拉松運動,理由是。(5)比賽中沿途設有為運動員提供飲用水、飲料及其他用品的區域。運動員根據自己情況選擇使用。從迅速提升能量供應的角度,應選用含(填“脂肪”或“葡萄糖”)的飲品,理由是(答出兩點)。24.如圖為細胞呼吸過程圖解,a~d表示物質,①~⑤表示生理過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a、b表示的物質分別是、。(2)圖中①②③過程中產生ATP最多的是。(3)人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葡萄糖中儲存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另外兩部分的去向:,。(4)若蘋果在某時間段內通過細胞呼吸釋放了0.8mol的CO2,產生了0.2mol的酒精,則有氧呼吸產生的CO2為。為了延長蘋果的儲藏時間,可以適當降低溫度來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請寫出降低溫度減弱細胞呼吸的原因。25.研究表明,小鼠細胞癌變后代謝方式會隨之變化,圖a中①~④是癌細胞中葡萄糖的一些代謝途徑。(1)上述代謝途徑中,①②③途徑表示有氧呼吸,其中①發生的場所是。(填數字序號)途徑表示無氧呼吸。(2)研究人員在有氧條件下測定細胞的乳酸含量,結果如圖b所示,表明小鼠癌細胞即使在有氧的條件下呼吸更強。(3)根據圖a可以推測,癌細胞無氧呼吸增強的原因是①途徑產生了等中間產物,成為癌細胞增殖過程中合成大分子物質的重要原料。(4)糖代謝中①、⑤途徑是一對互逆的過程,參與細胞內糖代謝強度的調節。已知地塞米松是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研究人員測定了不同濃度地塞米松處理后的癌細胞內葡萄糖含量,如圖c所示。實驗結果顯示,地塞米松處理的癌細胞葡萄糖含量,可以推測藥物促進了(填數字序號)途徑,從而(填“促進”或“抑制”)了癌細胞產生能量。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解答】解:A、由表可知,DNP抑制有氧呼吸過程中ATP的形成顯著,不會對水的生成產生影響,主要在線粒體內膜發揮作用,A錯誤;B、人紅細胞吸收葡萄糖是協助擴散,與呼吸作用無關,不受DNP的影響,B錯誤;C、實驗②和④比較,說明DNP不會對無氧呼吸產生影響,C錯誤;D、有氧時,DNP會導致細胞呼吸產生的ATP大幅減少,但水的生成不受影響,可見DNP使線粒體內膜上釋放的能量更多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D正確。故選:D。2.【解答】解:A、冬季來臨前,當冬小麥體內結合水的比例升高時,會提高其抗寒能力,A正確;B、細胞質的流動速率與溫度有關,當溫度下降時,流動速率減緩,當溫度適當升高時,流動速度加快,B正確;C、葡萄糖是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的,線粒體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C錯誤;D、處于營養缺乏條件下的細胞,通過細胞自噬可獲得維持生存所需的物質和能量,D正確。故選:C。3.【解答】解:A、據題圖可知,細胞色素氧化酶COX和交替氧化酶AOX均參與細胞呼吸的第三階段,能催化O2與NADH結合生成水,A正確;B、細胞在消耗等量呼吸底物情況下有氧呼吸徹底氧化釋放的能量總量是相同的,其中一部分用來合成ATP,其余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抗氰呼吸比正常呼吸產生的熱量更多,則合成的ATP就更少,B錯誤;C、氰化物對AOX與COX的活性影響不同,可知二者對氰化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按照結構決定功能的原則推測,二者結構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C錯誤;D、通過題干信息可知,氰化物不影響AOX活性,故敲除細胞中的AOX基因可以降低植物抵抗氰化物等逆境的能力,D錯誤。故選:A。4.【解答】解:A、等質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時比糖類釋放更多的能量,因此脂肪是生物體內重要的儲能物質,A錯誤;B、乳酸是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生的,B錯誤;C、由于脂肪含有的C、H比例較高,參與呼吸作用時,消耗的氧氣多于產生的二氧化碳,C錯誤;D、有氧呼吸有機物徹底水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無氧呼吸有機物不徹底氧化分解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與有氧呼吸相比,機體無氧呼吸過程有機物的分解不徹底,D正確。故選:D。5.【解答】解:A、參與乳酸制作的微生物的是乳酸菌,屬于厭氧菌,因此制作酸奶的過程不能通入空氣,A錯誤;B、種子貯藏時要降低自由水含量,減慢細胞呼吸,減少有機物的消耗,B正確;B、水果保鮮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溫是最好的方法,但溫度不能太低,否則會凍壞水果,C正確;D、植物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過程是一個主動運輸過程,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植物生長過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氣的含量,有利于根細胞的有氧呼吸作用,從而為生根吸收礦質離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確。故選:A。6.【解答】解:A、過程③④是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沒有能量的釋放,不產生ATP,A錯誤;B、過程③④是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且沒有能量的釋放,不產生ATP,B錯誤;C、可以通過觀察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顏色變化檢測二氧化碳,現象為由藍變綠再變黃,C正確;D、人體細胞有氧呼吸吸收氧氣的量與釋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而無氧呼吸既不吸收氧氣,也不釋放二氧化碳,因此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CO2的產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D錯誤。故選:C。7.【解答】解:A、甲圖中氧濃度為a時,細胞只釋放CO2不吸收O2,說明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對應乙圖中的A點,A正確;B、氧濃度為d時,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相等,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因此沒有酒精產生,B正確;C、貯藏植物器官應選擇CO2產生量最少即細胞呼吸最弱時(圖甲中的c點)的氧濃度,C正確;D、甲圖中氧濃度為b時CO2的釋放量遠遠大于O2的吸收量,說明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且無氧呼吸強度大,應對應乙圖中AC段之間,D錯誤。故選:D。8.【解答】解:能產生CO2和H2O的細胞呼吸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未進行離心處理的完整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產生CO2和H2O;線粒體是進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的場所,需要的反應物是丙酮酸,可產生CO2和H2O,因此,試管乙和丙中能產生CO2和H2O。故選:B。9.【解答】解:A、酵母菌屬于兼性厭氧菌,便于用來研究細胞呼吸的不同方式,A正確;B、酒精可使橙色的重鉻酸鉀變成灰綠色,因此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變為灰綠色表明細胞呼吸產生了酒精,B正確;C、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用于檢測二氧化碳,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都會產生酒精,因此不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是否變色來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錯誤;D、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有無氧氣,需控制的無關變量有溫度、pH、培養液的濃度及體積等,D正確。故選:C。10.【解答】解:A、小白鼠吸入18O2,18O2參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生成O,O又可參與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形成C18O2,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O,呼出的CO2也含有18O,A錯誤;B、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原料,而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因此35S標記甲硫氨酸,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與游離的核糖體都可能出現放射性,B正確;C、給玉米提供C18O2,其合成的糖類中含有18O,糖類可轉化為脂肪,使其含有18O,C錯誤;D、給水稻提供含14C的CO2,水稻葉肉細胞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14C的轉移途徑14CO2→14C3→(14CH2O),D錯誤。故選:B。11.【解答】解: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設置有氧條件和無氧條件兩個實驗組,無空白對照組,屬于對比實驗,①正確;②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是設置不同溫度梯度,屬于對比實驗,②正確;③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屬于前后對照,③錯誤;④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的實驗中存在空白對照組,不屬于對比實驗,④錯誤。綜上,①②屬于對比實驗,BCD錯誤,A正確。故選:A。12.【解答】解:A、該細胞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生成CO2,第三階段產生水,A正確;B、該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小部分用于合成ATP,B錯誤;C、馬鈴薯塊莖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生成乳酸,C錯誤;D、如果以葡萄糖為底物,無氧呼吸沒有O2消耗,也沒有CO2的生成,而有氧呼吸中O2的消耗量和CO2量的比始終是1:1,因此無法通過這兩種氣體的量來確定細胞的呼吸方式,D錯誤。故選:A。13.【解答】解:A、氧氣濃度為0時,該器官進行無氧呼吸,A錯誤;B、氧氣濃度在10%以下時,該器官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B錯誤;C、氧氣濃度在10%以上時,氧氣吸收量=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該器官只進行有氧呼吸,C正確;D、應該在二氧化碳釋放量最小的氧氣濃度下保存該器官,氧氣濃度太小如0時,無氧呼吸較強不適宜保存該器官,D錯誤。故選:C。14.【解答】解:A、氧濃度為a時,酒精產生量與CO2產生量相同,說明只進行無氧呼吸,葡萄糖不徹底分解,其中的大部分化學能轉移到酒精中,釋放出來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儲存在ATP中,A正確;B、當氧氣濃度為b時,產生二氧化碳的量多于產生的酒精量,此時酵母菌既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故合成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B正確;C、氧濃度為c時,產生酒精的量為6mol,由分析可知,有3mol葡萄糖用于無氧呼吸,同時產生6molCO2;而此時產生CO2總共產生量為15mol,則有氧呼吸產生CO2為15﹣6=9mol,說明有1.5m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故葡萄糖用于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比例為1.5÷(3+1.5)=,C正確;D、當O2濃度為d時,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大量的[H]和ATP,但大量[H]是在線粒體內膜被消耗的,D錯誤。故選:D。15.【解答】解:A、將普通白梨冰凍成烏黑色凍梨的過程中,細胞結構受到了破壞,A錯誤;B、低溫環境下,酶活性下降,同時也會使微生物活動下降,因此,在該條件下保存水果不僅可以減緩微生物繁殖,也可以抑制一些酶的分解作用,B正確;C、冷凍水果基本不會影響它的營養價值,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因為可以作為特色食品,但偏寒涼,多食易引發腹瀉,C正確;D、凍梨儲存不當,盡管在低溫條件下也會變質,即低溫儲存的食品也會變質,D正確。故選:A。16.【解答】解:A、儲存水果和糧食時,可通過降低溫度(抑制酶的活性)和氧氣含量等措施減弱呼吸作用,從而減少有機物的消耗,無氧條件下無氧呼吸旺盛,不利于水果和糧食的儲存,A錯誤;B、包扎傷口時用透氣的“創可貼”或紗布,通過抑制傷口處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的無氧呼吸,防止厭氧菌的繁殖,B正確;C、提倡進行慢跑以維持肌肉等細胞的有氧呼吸,避免了乳酸的大量積累,C正確;D、花盆土壤板結,需要及時松土透氣,以促進根的有氧呼吸,促進根對無機鹽的吸收,D正確;故選:A。17.【解答】解:A、圖中A點氧氣濃度為0,植物只進行無氧呼吸,釋放二氧化碳,A正確;B、由A到B,氧氣增加,無氧呼吸收到抑制,有氧呼吸也較弱,所以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急劇減少,但無氧呼吸并未停止,B錯誤;C、由B到C,隨著氧氣的增加,植物的有氧呼吸加強,二氧化碳釋放量增加,所以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又不斷增加,但并不是只有有氧呼吸,C錯誤;D、貯藏室內的氧氣濃度在B點的時候,有氧呼吸已明顯降低,同時又抑制了無氧呼吸,蔬菜或水果組織內糖類等有機物分解得最慢,有利于貯藏蔬菜或水果,D錯誤。故選:A。18.【解答】解:A、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根部因缺氧產生酒精,導致變黑、腐爛,A錯誤;B、農家肥在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下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CO2和無機鹽,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B正確;C、用透氣紗布包扎傷口,可增加通氣量,抑制破傷風桿菌的無氧呼吸,從而抑制厭氧菌的大量繁殖,C正確;D、種子在入庫貯藏以前,都要曬干,并且把種子貯藏在低溫、低氧干燥的環境中,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種子的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延長種子的貯藏時間,D正確。故選:A。19.【解答】解:A、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某種因素對實驗對象的影響,這樣的實驗叫作對比實驗,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是對比實驗,A正確;B、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含各種有膜的細胞器及細胞核,利用其可獲得純凈的細胞膜,B正確;C、細胞膜結構模型的探索過程,科學家通過提出假說的科學方法對細胞膜結構進行探索,反映了提出假說這一科學方法的作用,C正確;D、14C具有放射性,不是穩定性同位素,D錯誤。故選:D。20.【解答】解:A、由于空氣中含有少量的CO2,會影響實驗結果,A瓶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是為了吸收空氣中的CO2,保證實驗結果只是由有氧呼吸引起的,A正確;B、乙組D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待酵母菌將D瓶中的氧消耗完,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E,確保是無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正確;C、B瓶中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多,D瓶中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能量少。所以B、D兩瓶反應相同的時間,B瓶中的溫度比D瓶的溫度應高一些,C正確;D、溫度會影響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活性,溫度不同酶的活性可能相同,所以把裝置甲放在不同溫度條件下,C中石灰水變渾濁程度可能相同,D錯誤。故選:D。21.【解答】解:(1)無氧呼吸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其產物之一乙醇(俗稱酒精)與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反應,呈現灰綠色,據此可以判斷產酒精的無氧呼吸的存在。(2)與無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過程能將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進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無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不徹底的分解產物,如酒精或乳酸中,釋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儲存在ATP中。(3)低氧脅迫條件下細胞有氧呼吸減弱,無氧呼吸增強,無氧呼吸分解有機物產生的能量減少,因而植物根系吸收無機鹽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因而其吸收無機鹽的能力下降,進而影響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動。故答案為:(1)細胞質基質;灰綠(2)徹底;酒精或乳酸;以熱能形式散失和儲存在ATP中(3)植物吸收無機鹽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低氧脅迫條件下細胞有氧呼吸減弱,產生的能量減少22.【解答】解:(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發生反應而形成的酯。圖中參與構成脂肪的成分X是甘油。脂肪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用蘇丹皿溶液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顆粒時,制片時所用酒精溶液的濃度是體積分數為50%,作用是洗去浮色。(2)細胞呼吸過程中,圖中過程②是丙酮酸分解產生CO2和[H](NADH、還原型輔酶Ⅰ)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此過程會釋放少量能量。(3)丙酮酸、二碳化合物的轉化過程表明細胞呼吸的作用有:為生物體(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生物體代謝的樞紐、為其他有機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等。(4)淀粉徹底水解后形成葡萄糖,在葡萄糖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因此,該方案無效。故答案為:(1)甘油蘇丹III橘黃(2)線粒體基質[H](NADH、還原型輔酶Ⅰ)(3)為生物體(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生物體代謝的樞紐、為其他有機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等(4)無效淀粉徹底水解后形成葡萄糖,在葡萄糖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23.【解答】解:(1)運動的過程中,骨骼肌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因此產生乳酸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2)劇烈運動的過程中,葡萄糖無論通過有氧呼吸還是無氧呼吸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大多都是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少數用于合成ATP。無氧呼吸的過程中,葡萄糖在細胞質基質中首先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產生少量的能量,之后再進一步分解成乳酸。人體在劇烈運動過程中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故反應式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據圖1可知,運動強度為a時,氧氣消耗速率相對值和乳酸含量相對值均最低,說明此時消耗葡萄糖最少。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每氧化分解lmol葡萄糖,消耗6mol氧氣;在無氧呼吸過程中,每氧化分解lmol葡萄糖,產生2mol乳酸。已知運動強度為b時,乳酸含量與氧氣消耗速率的物質的量的相對值比例為1:3,設乳酸含量相對值為x,氧氣消耗速率相對值為3x。則無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為,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為=,故此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例為1:1。(4)根據圖2中乙體內乳酸的含量低于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數學上冊第十五章分式15.3.1分式方程同步精練新版新人教版
- 育嬰師應對突發事件的策略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第1章科學入門第4節科學測量3作業設計新版浙教版
- 2024年春三年級英語下冊Unit10Isheafarmer同步習題無答案湘少版三起
- 激光系統優化試題及答案總結
- 系統復習的初級藥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示范公開課:小班音樂《大狼喝粥》教案
- 考生的文化產業管理試題攻略
- 考古遺址面試題及答案
- 小升初語文常考詩詞、成語、多音字、近義詞
-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2024屆英語三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調研試題含答案
- 拼多多商業模式畫布
- 道路新建、改造工程招投標書范本
- 健康飲茶知識講座
- 醫療期協議書
- 《價值流分析》課件
- 急診科的孕產婦高危與急癥處理
- 《聲樂演唱》課程標準
- 酒店公司章程范本
- 供應鏈優化與協同計劃書
- 【比亞迪汽車公司股權激勵對績效的影響分析案例報告(11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