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電圖作用及透壁性缺血等解讀_第1頁
臨床心電圖作用及透壁性缺血等解讀_第2頁
臨床心電圖作用及透壁性缺血等解讀_第3頁
臨床心電圖作用及透壁性缺血等解讀_第4頁
臨床心電圖作用及透壁性缺血等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心電圖作用及透壁性缺血等解讀心電圖,英文為Electrocardiogram(ECG),在荷蘭語和德語中稱為Elektrokardiogram(EKG),是一種用于“記錄”(gram)心臟“電活動”(electro)的工具,“心臟”(cardio)即心臟。

心電圖描記曲線具體展示了在每次心跳過程中去極化波的運動方式,這是一種正電荷波,心電圖從不同電極組的視角來看這個電波是如何表現的。這一組電極被稱為II導聯,一個電極放置在右臂,另一個電極放置在左腿上,因此當波向左腿電極移動時,會產生一個正向波。解讀心電圖時需要牢記一些關鍵要素,其中之一是確定心臟的某個部分是否正遭受缺血或是否已經發生梗死。缺血指的是某組織的血流減少,導致組織缺氧,即氧供應不足。而梗死則是更嚴重的結果,指血流完全中斷,導致壞死,即細胞死亡。通常如果血流中斷約20分鐘,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在心臟中,缺血和梗死可以是透壁性的,影響整個心肌層,或者是心內膜下的,只影響心肌的最內層部分,即緊貼在心內膜下的部分。

在心臟的四個腔室中,心電圖對左心室的透壁性或心內膜下缺血或梗死最為敏感,因為左心室的壁最厚,因此心肌組織最多。讓我們先從心內膜下缺血開始,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冠狀動脈有不完全阻塞時——比如說阻塞了70%。在這種情況下,靜息時流經的血液足以滿足心肌的需求,但在運動時血流不足以滿足心肌增加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心內膜下的組織會發生缺血,因為它是從冠狀動脈的細小分支獲取血液的最后一部分,這些分支從心室壁外側到內側穿過。這種情況被稱為穩定型心絞痛,因為缺血導致在運動時出現胸痛,休息時胸痛會消失。還有不穩定型心絞痛,可能發生在冠狀動脈不完全阻塞的情況下,但在這種情況下,靜息時也可出現胸痛。當某個區域發生心內膜下缺血時,會在心電圖的相應導聯上出現ST段壓低。ST段壓低是指J點,即QRS波群與ST段交匯的點,下降至少0.5毫米(半個小方格)。T段壓低可以是向上傾斜、向下傾斜或水平的。在心內膜下缺血中,ST段壓低通常是廣泛性的,常常影響導聯I、II和V4-6。由于廣泛的影響,很難確定是哪條冠狀動脈引起了ST段壓低。順便提一下,如果ST段出現壓低并呈彎曲狀,可能是由于“地高辛效應”,即患者服用了地高辛藥物,而不是由心內膜下缺血引起的。另一方面,如果冠狀動脈阻塞持續約20分鐘,心內膜下的細胞開始死亡,導致壞死,這時就會發生心內膜下梗死。隨著壞死的發生,心內膜下的細胞將心臟酶,如肌鈣蛋白和CK-MB,釋放到血液中。在心內膜下梗死中,心電圖上沒有ST段抬高,因此稱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簡稱NSTEMI。相反,心電圖可能會顯示ST段壓低和T波倒置。

在心電圖上,不穩定型心絞痛和NSTEMI都可能表現為ST段壓低和T波倒置。

區別在于,NSTEMI時血液中的心臟酶水平升高,而不穩定型心絞痛則是在短時間內損傷自我修復,因此沒有心肌細胞死亡,所以也不會出現心臟酶升高。

在NSTEMI中,ST段壓低與心內膜下缺血中的壓低相似,T波倒置通常是對稱的,深度至少為1毫米或1個小方格,并且最明顯出現在胸導聯,但也可能出現在肢體導聯中。

它們還必須出現在至少兩個相鄰的導聯中。例如,導聯V2和V3是相鄰的,但導聯V3和V5不是相鄰的。

也可以出現主導R波,意味著R波的幅度高于S波。實際上,導聯III、aVR和V1中的輕微T波倒置是正常的,但在導聯V2-V6中出現T波倒置則是異常的。接下來是透壁性缺血。當冠狀動脈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積聚而變窄時,斑塊有兩個部分——堅硬的纖維帽和軟的奶酪狀內部。

當血液流經斑塊時,纖維帽有時會撕裂,粗糙的內部暴露出來,這意味著血液凝塊在斑塊上很快形成,這可以迅速阻止血液流動!透壁性缺血也可以是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的繼發癥,這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痙攣并變窄,導致血流停止,進而阻斷該心臟區域的血液供應。

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獨立于傳統的危險因素,如動脈粥樣硬化,并且可以由煙草、酒精或可卡因使用引發。最后,我們有透壁性心肌梗死,它發生在冠狀動脈完全阻塞超過大約20分鐘時,導致透壁性壞死。幾分鐘內,心肌梗死就會導致心電圖發生變化。最常見的是T波倒置,但也可能出現超急性T波,即至少在兩個相鄰導聯中出現大而不對稱的T波。

透壁性心肌梗死的經典標志是ST段抬高,當發生這種情況時,稱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簡稱STEMI。在心電圖上,J點的ST段抬高必須超過1毫米,在任何兩個相鄰的導聯中,除V2或V3外,在V2或V3導聯中,抬高必須超過2毫米。

在心電圖上,STEMI和血管痙攣型心絞痛都可以引起ST段抬高,但在血管痙攣型心絞痛中,抬高是暫時性的。另一個關鍵區別是,在STEMI中,缺血非常嚴重,以至于受損的心臟細胞死亡——導致心肌壞死——并釋放出一些酶,如肌鈣蛋白和CK-MB。但ST段抬高也可以由其他疾病引起,如左心室肥大和心包炎。

例如,一個20歲的身體健康的人,伴有逐漸加重的胸痛和心電圖上出現ST段抬高,較可能是患有心包炎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除了ST段抬高和T波倒置外,透壁性梗死還可以導致心電圖上出現病理性Q波。正常情況下,心室的去極化從心內膜向心外膜擴展,大部分去極化波朝向正電極,因此會產生一個正向的偏移。

然而,對于梗死的組織,它不能傳導電流,這意味著電極實際上是“透過”梗死的組織,就像它是一個孔洞一樣,看到心臟另一側健康心室壁上的去極化波。這些波主要是遠離正電極的,因此會形成一個大的、負向的病理性Q波。

病理性Q波是指持續時間超過0.04秒或一個小方格,且深度超過2毫米或兩個小方格的Q波。透壁性梗死的位置可以通過出現病理性Q波的導聯來識別。間隔壁梗死通常在V1和V2導聯中顯示變化,而前壁梗死則在V3和V4導聯中顯示變化。前外壁梗死通常出現在V3到V6導聯、I導聯和aVL導聯中。小的心內膜下梗死不會導致病理性Q波,因為受影響的部分心壁仍能傳導電流。此外,aVR導聯的方向通常會產生Q波,因此它不是一個可靠的導聯來尋找病理性Q波。最后,病理性Q波也可以由透壁性梗死以外的原因引起,如左束支傳導阻滯和沃爾夫-帕金森-懷特綜合癥。在透壁性心肌梗死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