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質量監測(一)歷史學科試卷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題時,務必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注意事項:1.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信息點涂黑。2.本卷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題是政局動蕩不安諸侯國之間兼并戰爭不斷農業繼續發展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擴大各國進行變法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商鞅變法成效最大A.夏商周的更替B.分封制的實施C.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D.中央集權制的確立2.數據變化能夠較為直觀地反映一定時期的社會歷史現象。趙紅同學依據史料統計了北魏時期帝王出獵次數(部分),引發表格中“0次”數據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時期道武帝至獻文帝時期(約85年間)孝文帝(29年間)次數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0次7次22次19次12次7次A.少數民族開始內遷B.受漢族文化的影響C.統治區域發生變化D.皇帝興趣發生變化3.據史書記載,在元朝存在的98年里,全國各行省主政官員發動的叛亂僅有3次,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發生動蕩之際,行省官員各保其主所致。這一記載表明A.元朝政治體制導致武將專權B.行省制加劇了地方分裂割據C.元朝皇位更迭頻繁紛爭不斷D.行省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4.一組同學在網上查閱《太原府志》時發現:自明清以來,太原府志多次記載白起墓位于今太原榆次的神頭村。1970年山西考古隊在咸陽白起墓中并未發現白起的骨骸,僅出土了鐵劍等文物。據此史學家推測白起原葬于陜西咸陽,其子白仲為祭祀方便將父親靈柩遷到自己的封地太原都內。史學家作此推斷的依據是A.地方文獻史料《太原府志》的記載B.中國人祭祖追思緬懷先輩的傳統C.專家學者在陜西咸陽的考古發掘D,綜合地方文獻的記載和考古發現5.“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不管求學哪里,每個學子的夢想都被照亮。寒門學子、隨遷子女、殘疾兒童……無論身份如何,每個家庭的希望都被托起。”下面孔子思想主張中,與此言論相符的是A.循循善誘B.溫故知新C.有教無類D.因材施教6.九年級的同學們在網上搜集素材時,看到了下面兩幅圖片。后人之所以紀念這兩位偉大人物,主要是因為他們A.都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B.都刺激了本國海外殖民活動C.都繁榮了沿海地區的經濟D.都促進了文明的交流與傳播7.讀詩就是讀史。同學們在誦讀《全唐詩》時發現唐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涉及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詩人筆下,國家大事、社會生活、為國從戎、壯麗山河、友誼愛情等,皆構成了他們創作的素材。卞列詩句中,能夠反映唐朝時期社會風氣開放的是A.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B.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C.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D.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8.生物課上,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自制造紙框,把樹葉、花瓣制成紙漿,晾干后制成了各種花草紙。有同學想要了解更多的造紙原料,為此他們可以查閱A.《后漢書·蔡倫傳》B.《唐本草》C.《農政全書》D.《本草綱目》9.絲綢之路是溝通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梁。北宋時期版圖大幅縮減,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時期、更無法涉足中原與西北地區、絲綢之路衰落日益明顯,而海上絲路崛起,逐漸有取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跡象。據此可知,造成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經濟重心開始南移B、北方并立政權影響C、市舶司設置并發展D.航海技術不斷進步10.“它是我國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臨床醫學巨著,以辨證論治的思維方式貫穿全書,形成科學的、完整的、系統的理、法、方、藥的運用系統,對于以后的中醫學著作起著典范的作用。”據此可知該書是A.《齊民要術》B.《天工開物》C.《本草綱目》D.《傷寒雜病論》11、截至2021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22個,帶動省、市兩級人大常委會建立立法聯系點4700余個。到2022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共獲得建議11360余條,其中2300余條建議意見被不同程度采納。這反映了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人民當家作主B.依法治國C.民族區域自治D.民主集中制12.習近平指出,李犬釗率先在中國介紹、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是二十世紀初中國的播火者。下列屬于李太釗這位“播火者”觀點的是A.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B.我翻開歷史一查??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C.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D.人道的警鐘響了!自由的曙光出現了!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3.宣傳畫是一種通俗易懂的圖像和火熱的時代背景相結合的視覺藝術。以下一組宣傳畫主A.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B.農村生產關系的變化C.農業生產方式的進步D.人民公社體制的建立14.歷史學家陳旭麓評述道:“它打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傳統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在新舊遞嬗的歷史進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滅的影響。”他評述的事件是A.洋務運動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15.抖音里有則趣聞,說咸豐皇帝死后向列祖列宗懺悔。他懺悔的內容應該是A.甲午戰敗損失慘,民族危機特空前B.發匪勢起失半壁江山,圓明園慘遭英法洗劫C.虎門銷煙致國門洞開,閉關之局遂不復能守D.革命聲中丟帝位,東洋手里失尊嚴16.20世紀初,來中國訪問的美國學者杜威說,要使我們國家十幾歲的孩子領導人們展開一場政治改革運動,并使商人和各行各業的人加入他們的隊伍,那是難以想象的。杜威所說的“政治改革運動”是指A.維新變法運動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D.洋務運動17.有學者評價:“長征簡直是將革命劃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條分界線。”請你以長征進程為序,將下面這首順序顛倒的詩歌恢復原貌①婁山關前庭戰急,遵義城頭赤旗豎②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別紅都③舵手一易齊槳櫓,革命從此上新途④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②③D.②④①③18.《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記述道: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提出,爭取在“四五計劃”期間,在農村普及小學五年教育……1975年“四五計劃”完成時。全國中小學生在校數量出現了一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高峰。與1965年相比,1976年小學生人數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數增加了4.4倍,高中生人數增加了10.3倍。該“記述”應納入的歷史時期是A.新中國政權的鞏固B.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者曲折發展C.改革開放初見成效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19.1984年,石家莊造紙廠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個月就實現利潤21萬多元,超過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標。第一年承包期滿,完成利潤140萬元,比承包指標翻了一番。這說明A.鄉鎮企業的產值迅速提高B.經濟體制改革為企業注入了活力C.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20.1992年初,中國的改革走到一個關鍵時期。中國要不要搞市場經濟?人們對此爭論不休,這一重大問題得不到解決,中國的改革就難以進一步推進。為解決該問題指明方向的是A.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B.中共十二大C.鄧小平南方談話D.中共十三大21、為締結這種關系,就有了較之以前更為規范的儀式,即行臣服禮和宣誓效忠。封臣對封君一為“效忠”,二為“幫助”,三為“勸告”,封君對封臣則主要是“保護”和“維持”封臣的地位等,不得傷害后者的榮譽、財產和生命。據此可知A、雙方締結了奴隸主與奴隸的關系B.雙方之間有明確的權利義務關系C.土地是維系雙方關系的重要紐帶D.印度實行了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22、中世紀時期,藝術創作主要為宗教服務,圍繞基督教的教義進行繪畫和雕塑等創作。14世紀中葉以后,藝術家們開始注重現實,為自己繪制獨立自畫像的藝術創作行為開始變得較為普遍。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繪畫技術進步B.商品經濟繁榮C.人文主義興起D.科學教育發展23.日記屬于一種記敘文體,主要是把每天的經歷、發生的事和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下面日記內容記錄了齊格蒙特·巴奇(波蘭醫生)從清晨到深夜,我們目睹了難以形容的事件。武裝的黨衛隊和士兵、憲兵和“藍警察”跑遍全城尋找猶太人。猶太人被從他們的房子、谷倉、地窖、閣樓和其他藏身的地方帶走。整個一天都能聽到槍聲。A.戰爭具有的殘酷性B.戰爭促進科技的發展C.法西斯的殘暴罪行D.波蘭國內的革命斗爭24.博洛尼亞位于意大利北部幾條重要交通要道的交匯處,商業發達。由于商業糾紛和民事訴訟的需要,人們聚集到博洛尼亞研習法律,該校一直以法律著稱,于1088年形成了博洛尼亞大學。這說明博洛尼亞大學的形成A.得到了基督教會的支持B.擁有較大的司法特權C.順應了社會發展需要D.受到古羅馬文化影響25.導致下列表中變化趨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1951——1980年蘇聯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年代增長率年代增長率年代增長率1951-196010、25%1961-19706.45%1971-19804.95%A.美蘇爭鋒的影響B、蘇聯模式的制約C.歷次改革的失敗D.華約組織的瓦解第Ⅱ卷材料題(共50分)(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26題14分,27題18分,28題18分)26.(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元祖至元二十八年冬十月,乃命楊祥充宣撫史……并給銀符,往使琉球。——摘自《元史·琉球轉》材料二:本朝順治十八年,海寇鄭成功逐荷蘭夷據之,偽置承天府,名曰東都;設二縣,曰天興、萬年。其子鄭經改東都曰東寧省,升二縣為州。康熙二十二年討平之,(次年)設置……隸屬福建省。領縣三。雍正元年,增置彰化縣,領縣四。——摘自《清一統志臺灣府》(1)根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寫出元朝和清朝前期管轄臺灣的行政機構。簡析荷蘭侵略中國臺灣的世界背景。(6分)材料三: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摘自教育部審定《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四:面對西北和東南同時出現的危機,清政府內部發生激烈爭論。他主張“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并重”,……采取“先南后北,緩進急戰”的策略……——摘自教育部審定《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2)根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出清朝時抵御外來侵略、維護國家邊疆領土完整的兩次軍事行動。(4分)材料五:和平解放臺灣問題,可以采取獨特的模式,社會制度不變,臺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國資本不動,臺灣可以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臺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一個區,還保持它原有的社會制度、生活。——摘自徐斌《理性的選擇》(3)為解決臺灣問題,國家采取的“獨特的模式”是什么?(2分)(4)作為新時代青少年,為實現和維護國家統,我們應該怎樣做?(2分)27、(18分)回望黨的歷程,我們黨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在不同時期,為革命、建設、改革找準了奮進航向標,制定了正確路線圖。正是中國共產黨順應潮流、與時俱進,在時代洪流中敢闖敢試、銳意創新,才始終挺立于時代潮頭。材料一(1)材料一中圖1,中共八七會議是在國民大革命失敗后召開的。這次會議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這個“新的出路”是什么?圖2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為抗戰勝利后的中國指出了一個光明的前途。這個“光明”的前途是什么?圖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召開的。這次會議作出了一個“歷史性決策”是什么?(6分)材料二:中國這樣一個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落后大國,革命道路怎么走??沒有現成的答案……毛澤東在悉心研究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摒棄了“城市中心論”,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軍事大本營”的思想……——摘編自孫偉《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材料三: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明確提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摘編自教育部審定《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2)根據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分別開創了怎樣的道路?從兩則材料分析,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成功開創出這兩條道路?(6分)材料四: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標尺(3)材料四標尺中“深刻變革”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這一事件有什么歷史影響?(4分)(4)材料四標尺中“百年夢翅”具體是指圓的什么“夢”?(2分)28.(18分)構建和諧社會是世界人民共同愿望。世界現代史上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不斷發生變化、調整,影響著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91年美國總統布什說:“我們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聚集雌特和平力量的國家。正是這一領導的重任以及實力,使美國在一個尋求自由的世界中成為自由的燈塔。”(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什么“美國總統布什說:‘我們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聚集維持和平力量的國家……’”?材料一中布什的話反映出美國的意圖是什么?(6分)材料二: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還閃耀著另一智慧的選擇——區域一體化的合作。這種選擇,既有經濟利益的驅動,也有政治、安全和戰略因素的考量。(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的內容,試舉出一個區域一體化的事例。(2分)材料三:(3)根據材料三中四幅圖片,概括出當今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和危機。(至少寫出三點,不得抄寫圖下注釋,6分)材料四:2009年9月,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在紐約總部召開。大會發布的《千年宣言》指出,“自由、平等、團結、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擔責任”是21世紀必不可少的國際關系中的基本價值。(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聯合國的主要宗旨是什么?(2分)(5)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我們國家應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賬戶印章與支票的管理
- 光伏輕質組件施工方案
- 天津大學《發酵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精神病與精神衛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洋甘菊精油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惠州市租房合同范本
- 甘肅彩色混凝土施工方案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行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棉布男式便服套裝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動畫影視欣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運算律》(同步練習)
- 2025屆湖北省黃岡高考數學一模試卷含解析
- 【MOOC】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年10月自考01685動漫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評分參考
- 設備運輸包裝方案
- 高中信息技術《走近人工智能》教學設計
- 第八章 堅持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國家安全教育大學生讀本教案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起訴狀范本6篇
- 2024年飲料供應鏈銷售與分銷協議
- 翼狀胬肉患者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