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中考歷史“一模”考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中考歷史“一模”考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中考歷史“一模”考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中考歷史“一模”考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中考歷史“一模”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中考歷史“一模”考試試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1.唐太宗統治時期,鼓勵農業生產,大批流散人口漸歸鄉里。唐玄宗統治前期,整頓吏治,改革稅制,重視興修水利工程。因此他們在位時分別創造了()A.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 B.光武中興和貞觀之治C.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D.光武中興和開元盛世2.聯合國不是由政治家們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在吸取了以往國際組織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創建的,決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聯合國的國際會議是()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萬隆會議3.二戰時期某軍事行動地圖上標有“英吉利海峽”“諾曼底”等文字。此軍事行動()A.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B.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C.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D.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4.“隨著江南的開發,南方經濟逐漸趕上北方。東晉南朝時期,江南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開墾出大量農田,水稻采用育秧移栽,實行麥稻兼作。”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區注重發展A.手工業 B.商業 C.海外貿易 D.農業5.工程浩大的都江堰,不僅奠定了兩千年的防洪基礎,而且使灌溉面積逐步擴大到約七十萬公頃,成都平原自此成為良田萬頃的“天府之國”。這表明都江堰的修建()A.為秦朝完成統一奠定基礎 B.代表當時科技的最高成就C.成功解決黃河流域的水患 D.促進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6.民國元年,為緊踉時勢,商務印書館編纂了《共和國教科書》,推崇愛國平等自由、權利、義務等理念。“民國元年”是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9年7.下圖表明,當時漢代()A.實現了書寫載體的統一 B.滿足了商業記錄的需求C.加快了教育大眾化發展 D.為文化傳承提供新載體8.1914年2月袁世凱簽署大總統令,頒布國幣條例13條,以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11條,由此符合現代標準的銀兩制逐漸代替了傳統落后的銀兩制,中國跨入了現代幣制國家的行列,俗稱“袁大頭”的一元銀幣正式問世,逐漸成為市場流通的主幣。此舉()A.有利于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B.結束了軍閥割據的局面C.標志著北洋軍閥統治的開始 D.導致官僚資本不斷膨脹9.周恩來曾鄭重宣布:“我們不會侵略別人,我們憲法規定了我們的和平外交方針……近百年來,中國人民受罪受夠了,我們不愿意把這種痛苦加在別人身上。我們懂得這個痛苦,我們同情別人的苦難。”這表明,中國社會主義制度()A.有利于發展中國的外交B.根除了階級壓迫的根源C.推動了世界政治格局的飛速轉變D.決定了我國對外政策的和平性質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后,在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了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比如廣播電臺基本覆蓋少數民族地區,使用了二十五種少數民族語言,并且建立了少數民族語的影視譯制中心。材料表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文化權益 B.推動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C.真正地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 D.解決了少數民族落后的問題11.20世紀中后期,有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就一件大事發表感慨,“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結合下圖判斷,這個“轉折點”是()A.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B.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關系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關系12.制作歷史知識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下面歷史知識卡片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歷史背景:西方列強的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激化了矛盾,激起了反抗代表人物:玻利瓦爾、章西女王反抗對象:西班牙、英國斗爭結果:贏得了民族獨立,實現了民族解放A.歷史背景 B.代表人物 C.反抗對象 D.斗爭結果二、材料分析題(共26分)13.(13分)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民族危亡之際,近代青年用行動譜寫了一曲青春贊歌。【民族苦難,青年探索】材料一序號時間人物地點年齡①1894年孫中山檀香山28歲②1898年梁啟超北京25歲③1915年陳獨秀上海36歲④1919年李大釗北京30歲⑤1927年周恩來南昌29歲(1)分別寫出與序號①、②、③信息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序號④信息相對應的文章是什么?請寫出⑤信息相關歷史事件的意義?(4分)【民族覺醒,青年先鋒】材料二五四運動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母親用共產主義為我們命名,我們開創新的世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與五四運動的性質,寫出最能反映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并對材料中“‘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進行解讀。(3分)【民族危亡,青春戰歌】材料三(3)由《國民革命歌》歌詞指出國民革命的重要任務是什么?結合所學分析北伐順利進軍的原因。《義勇軍進行曲》發出的時代最強音是什么?發出此呼喊的時代背景是什么?(3分)(4)恰逢新時代,吾輩正青春。你將如何書寫自己的青春華章?(3分)14.(13分)近代以來,世界不斷由孤立、分散走向整體。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什么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從那時起,它們才終于聯系在一起。——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西歐各國的統治者和形成中的資產階級都渴望從東方獲取黃金、白銀和貴重商品。而這時,東西方之間的交通要道被奧斯曼土耳其控制,貿易受阻,西歐人開始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體發展,經濟全球化的雛形開始出現。——摘編自岳麓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三:歐洲人發現南北美洲并來此定居時,帶到新大陸來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帶來的雜草種子,所有這些組成了一個“生物旅行箱”,這個旅行箱由原產于歐洲的,加上來自非洲的和亞洲的一些物種組成。材料四:近500年來,近現代世界歷史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轉變始于15世紀西方世界(歐洲)的崛起;第二次轉變發生在19世紀中后期美國的崛起……目前我們正在經歷的則是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美】法里德扎卡里亞《后美國世界》(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觀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他得出這一觀點的依據。(4分)(2)根據材料二,歸納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是什么?(2分)(3)發現“新大陸”的航海家是誰?依據材料三概括新航路開辟的主要影響。(3分)(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5世紀推動“歐洲崛起”的兩個歷史事件。(4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C3.【答案】D4.【答案】D5.【答案】D6.【答案】B7.【答案】D8.【答案】A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1)事件:①成立興中會;②戊戌變法(百日維新)③發起新文化運動(或創辦《青年雜志》,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文章:④《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意義:⑤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2)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性質: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解讀: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或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3)重要任務:打倒列強,除軍閥(或反帝反封建)原因: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方針策略正確;工農群眾的大力支持;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北伐軍的英勇奮戰)(言之成理,任答一點)最強音:抗日救亡,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背景:華北危機

(4)青年應該學習革命前輩的精神,具有責任擔當;具有愛國情、報國志;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培養自己創新和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準備;為建設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等。(言之成理,任答一點)14.【答案】(1)觀點:世界歷史從1500年開始;依據:1500前后,新航路的開辟把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