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107∕T 113-2022 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制種技術規程_第1頁
(高清版)DB5107∕T 113-2022 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制種技術規程_第2頁
(高清版)DB5107∕T 113-2022 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制種技術規程_第3頁
(高清版)DB5107∕T 113-2022 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制種技術規程_第4頁
(高清版)DB5107∕T 113-2022 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制種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5107DB5107/T113—2022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制種技術規程2022-05-18發布2022-07-01實施綿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5107/T113—2022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基地要求 25制種田準備 26父、母本群體結構 27播種期和播量 3 39母本育性檢測 4 5 5 5附錄A(資料性)育性安全系數估算 6附錄B(資料性)父、母本畫線和播種示意圖 7附錄C(資料性)母本花粉育性檢測樣點選點示意圖 8附錄D(資料性)母本不育度檢測―花粉鏡檢 9附錄E(資料性)母本套袋樣點選擇示意圖 附錄F(資料性)母本不育度檢測—套袋檢測 DB5107/T113—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綿陽市農業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員江、陶軍、吳舸、雷加容、杜小英、張華、歐俊梅、鄭首航、鄒鳳亮、任DB5107/T113—20221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制種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術語和定義、基地要求、制種田準備、父/母本群體結構、播種期和播量、田間管理、母本育性檢測、輔助授粉、防雜保純、收獲與儲藏。本文件適用于綿陽市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制種。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T7415農作物種子貯藏DB51/T1025溫、光敏型“兩系”雜交小麥種子生產田間檢驗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溫光型核不育系thermo-photosensitivemaleserileline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的母本,其花粉育性受核基因控制,同時受溫度和光照影響,以溫度影響為主。當育性敏感期的環境溫度高于其育性轉換溫度閾值時表現可育,用于母本種子繁殖;低于其育性轉換溫度閾值時表現不育,用于制種;不育系“一系兩用”。3.2恢復系restoreLine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的父本,能恢復不育系的育性,使雜交一代(F1)結實正常。3.3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thermo-photosensitivetwo-linehybridwheat以小麥溫光型核不育系為母本、恢復系為父本雜交產生的雜種一代(F1)種子。3.4雜交種制種seedproduction用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生產雜交種的過程。3.5育性轉換敏感期sensitivefertilitystage母本生殖生長過程中對自然溫光條件最敏感、決定不育系表現為“不育”或“可育”的一段生長發育時期。用于制種的溫光型核不育系的育性轉換發生在孕穗期至抽穗期。2DB5107/T113—20223.6不育度steriledegree母本敗育花粉粒數占總花粉粒數的百分比,或不結實小花數占總有效小花數的百分比。3.7育性安全期safeperiodoffertility生產制種中,母本的不育度保持在99%以上的一段時期。3.8育性安全系數fertilitysafetyfactor育性轉換敏感期制種基地日平均氣溫低于母本育性轉換溫度閾值的概率。估算方法詳見附錄A。3.9父母本花期相遇flowersynchronization母本開花后3d~5d內有70%以上父本開花。3.10敗育花粉粒abortivepollen發育不正常、無受精能力的花粉粒。包括以下3類:a)典敗花粉粒:皺縮為不規則形狀,對碘-碘化鉀無染色反應;b)圓敗花粉粒:呈圓形,對碘―碘化鉀無染色反應或僅少部分有染色;c)染敗花粉粒:呈圓形,對碘―碘化鉀染色正常,但染色較淺或部分無染色。3.11正常花粉粒normalpollen花粉粒為圓形,碘―碘化鉀染色完全、均勻,整個花粉粒呈黑色或紅棕色,有受精能力。4基地要求根據不育系育性轉換溫度和光照閾值選擇制種基地。制種基地需具備如下條件:a)育性安全系數≥0.95,育性安全期≥25d;b)集中連片,肥力水平中等以上,有排、灌水條件;c)完全自然隔離,或與其他小麥品種相距500m以上;或與其他小麥品種開花期相差25d以上;d)開花期無3d以上連續陰雨天;e)收獲期無連續陰雨天。5制種田準備5.1整地如前作為水稻,播前犁地,耙平、耙細;如前作為旱地作物,播前旋耕,耙平、耙細。5.2父、母本種植規劃按附錄B規格進行設置。6父、母本群體結構DB5107/T113—202236.1母本群體結構母本基本苗以14.0萬苗/667m2~16.0萬苗/667m2為制種最佳播種密度。6.2父本群體結構6.2.1父本與母本花期不同父本與母本花期按以下方法設計:a)父本與母本花期相差≤7d,按表1調整播種時父本的基本苗設計,使父、母本同期播種花期b)父本花期與母本花期相差>7d,通過提前或推遲父本的播期實現父、母本花期相遇。表1父本花期差異與父本基本苗調整對照表類型父本花期較母本早父本花期較母本晚天數(d)0~34~70~312.5~13.514.5~15.56.2.2父本密度播種密度在12.5萬苗/667m2~15.5萬苗/667m2。7播種期和播量7.1播種量播種前,分別檢驗父、母本種子的發芽率和千粒重,并根據制種田的整地和土壤情況估算種子田間出苗率,按照公式1計算父母本的播量(SR,kg/667m2)。BS——基本苗數,單位為萬苗;TGW——千粒重,單位為克(g);G——發芽率,單位為%;FER——田間出苗率,田間出苗率通常按75%估算。·······················································(1)7.2播種期按以下要求確定播種期:a)以母本最佳播種期10月20日至10月28日為基準;b)若父本與母本花期相差≤7d,父本與母本同期播種,播種量按表1所示的基本苗確定;c)若父本花期與母本花期相差>7d,則根據上年在相應制種基地父、母本分期播種試驗結果確定的花期相遇最適播種期分期播種父、母本。4可追施尿素(3kg/667m2~4kg/667m2)時撤水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一噴多防”,病蟲害對以上藥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選用防效較好的其他9母本育性檢測在母本進入盛花期后,從制種田選取13個樣點(詳見附錄C),每個樣點隨機選取20株,每株選主計5個,按附錄D記載,并以公式2計算母本不育度(SD),不育度≥98%適宜授粉制種。…母本抽穗后開花前,選取9個樣點(詳見附錄E),每樣點隨機選20株,每株選主穗和一個分蘗穗套袋,收獲前進行考種,按附錄F記載,并以公式3計算母本不育度(SD),不育度≥98%適宜授粉制種。DB5107/T113—20225SN——套袋穗總有效小穗數。10輔助授粉開花期無持續自然風或自然風力<3級,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方法為:當10%以上的父本穗開花時,用機動噴霧器或無人機等將父本帶的花粉吹向母本帶,時間為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各趕粉2~3次,連續趕粉7d~10d。11.1田間雜株率與散粉雜株率田間雜株率、散粉雜株率必須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不得高于表3的規定。表3雜交小麥制種田田間雜株、散粉雜株率標準名稱類別類別田間雜株率散粉雜株率雜交種父本任何一次花期檢查≤0.2%或兩次花期檢查累計≤0.5%母本注:田間雜株率、散粉株率以穗為單位統計計算。11.2父、母本真實性和純度檢查苗期主要檢查隔離條件和去雜情況,根據幼苗的特征特性進行檢驗,主要以幼苗葉色、習性表現和長勢的典型性為檢查依據。抽穗開花期主要檢查真實性、純度及去雜情況,以抽穗時間、株高、葉色、葉片長勢、芒長、穗型、穗色等典型性狀為檢查依據。全部雜株在散粉前拔除,若母本已有5%的植株開花,而父本散粉雜株數占父本總數的0.2%以上時,制種田種子報廢。成熟期檢查品種真實性、純度。主要以穗型、穗色、芒長、株高等典型性狀為檢查依據。12收獲與儲藏12.1收獲90%的雜交種成熟后,父、母本帶分別收獲。雜交種收獲后干燥至水分含量≤13%。若采用烘干方式,烘干溫度控制在35℃~40℃之間。12.3精選清除雜質,雜交種凈度≥99%,純度≥95%,發芽率≥80%,水分≤13%。12.4倉儲堆放種子的倉庫保持干燥通風。倉儲期間定期檢查,發現蟲害用磷化鋁等熏蒸。DB5107/T113—20226育性安全系數估算A.1母本育性敏感期出現在1月底至2月中旬,收集制種基地近20年來相應時期的逐年日平均氣溫資料,詳細記錄在表A.1。表A.1XXX制種基地母本敏感期內日平均溫度記錄表單位為℃年份N1N2N3N4N5N6N7N8N9N10溫度年份N11N12N13N14N15N16N17N18N19N20溫度A.2利用公式A.1計算育性安全系數(S):ny——育性敏感期日均氣溫低于育性轉換溫度的年份數之和;Ny——收集資料的總年份數。··················································7(資料性)父、母本畫線和播種示意圖個個個個個1抽穗時自然風風向e父、母本畫線和播種示意圖見圖B.1。個個個個個1抽穗時自然風風向e母本5或6行父本1行、母本5或6行交替種植父本1行e圖B.1父、母本畫線方式和播種8(資料性)母本花粉育性檢測樣點選點示意圖母本花粉育性檢測樣點選點示意圖見圖C.1。848注1:制種田四周均勻選取8個點(1~8),2為1和3中間位置,4為3和5的中間位置,6為5和7的中間位置,8為1和7的中間位置。圖C.1母本花粉育性檢測樣點選點方法9DB510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