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如今更光榮教學設計-高中下學期主題班會_第1頁
勞動如今更光榮教學設計-高中下學期主題班會_第2頁
勞動如今更光榮教學設計-高中下學期主題班會_第3頁
勞動如今更光榮教學設計-高中下學期主題班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班會課】勞動如今更光榮班會背景理論背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同時,八榮八恥中提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學情分析高二學生承擔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往往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部分學生在學校勞動中敷衍逃避,在家中父母代勞,勞動意識淡薄,勞動技能低下。班會目標認識目標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勞動不分貴賤,勞動創造生活。情感目標能夠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勞動的光榮,熱愛勞動,主動勞動。行為目標完成力所能及的勞動,高效勞動,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班會準備人員準備(1)全班50人,分為7組,每組7-8人;(2)微視頻拍攝及剪輯3人。(3)詩歌朗誦6人。(4)情景表演4人。(5)辯論賽8人。(6)勞動方案設計評委,每組派出1人。(7)班會記錄、攝影各1人。材料準備(1)微視頻(2分鐘)(2)調查報告1份。(3)勞動故事圖片10張。(4)詩歌朗誦背景音樂4首。(4)勞動方案設計獎狀1張。(5)假期社會實踐照片4張。班會過程憂現狀:四體不勤,五谷不分1.微視頻:(1)教室里:課桌抽屜雜亂無章,上課前找一本書手忙腳亂。(2)宿舍區:住宿生每周回家一次,大包小包的臟衣服背回家。(3)家庭中:父母盛好了早飯,一遍一遍呼喚孩子起床。2.小調查:通過調查,發現高中生勞動現狀不容樂觀。多數高中生在家庭中缺少必要的勞動訓練。“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依賴父母,由依賴產生惰性,惰性形成慣性。勞動態度不端正,勞動能力缺乏。在學校勞動中效率不高,手忙腳亂。明思想: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1.講述勞動故事(配圖)——勞動不分貴賤(1)南京大學43歲的保潔阿姨吳立娣,因為在宿舍樓畫黑板報,把南大校門口畫出3D效果而走紅。吳阿姨擔任宿舍保潔7個年頭,星空、校園、寄語等黑板報她手到拈來。同學們大呼:太專業!(2)習近平總書記:日理萬機,依然堅持做飯、打糍粑、磨豆花這些平凡的勞動,不忘勞動。小結:兩則故事告訴我們,勞動沒有貴賤。保潔員吳立娣的故事,可見平凡的勞動崗位上可以發揮創造力,從而成就自我的一片天地。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可知偉人在平凡的勞動中一絲不茍,更加值得尊敬。2.朗誦勞動詩歌(配樂)——發現勞動之美(1)【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2)【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小結:兩首詩歌,描繪出了勞動之美。躬耕田園的陶淵明,感受到勞動的愜意與踏實;村居的辛棄疾,看到了三個兒子勞動時的憨態可掬。正行為:坐讀陶詩未終卷,又乘韶華去勞動1.學校勞動我爭先——提升行動力(1)微表演時間:放學后。地點:教室里。小李:“哎,小王,掃地啦!”A.小王:“馬上來。”說完,小王快速地把教室打掃干凈。B.小王:“就來。”說完,小王又沉浸在題海中不能自拔。C.小王:“知道了,煩不煩啊,我正在解題呢。”說完,小王又沉浸在題海中不能自拔。討論:如果你是小王,你會是哪一種態度呢?小結:勞動要增強行動力。打掃教室是集體行動,掃地的同學拖拖拉拉,拖地的同學只能跟著拖拉。或者先拖過地了,地上一片潮濕,又如何掃地?只有各司其職,才能完美合作。(2)微辯論正方:勞動對高中生學習有正面作用反方:勞動對高中生學習有負面影響正方主要觀點:①在勞動中沉淀自我,繁重學習之余,適當地清空自我,可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②勞動可以維護共同的生活家園。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學校,環境整潔清爽,才有學習的好心情。③勞動任務有分工有合作,在合作中達成目標,有利于形成集體認同感,使學生在學習時心無旁騖、事半功倍。④勞動和學習態度是相通的。認真勞動,才可能認真學習。反方主要觀點:①勞動占用了寶貴的學習時間。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為什么不把有限的時間更集中在學習上呢?②機械勞動,形成刻板思維,不利于學習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室、宿舍、家庭沒有必要每天打掃得纖塵不染。有研究表明,凌亂的桌面的主人更有創造力。并且,時代飛速發展,高中生可以從勞動中解放出來。用機器代替勞動,解放雙手。掃地用掃地機器人,擦窗有擦窗機器人,洗衣服有洗衣機,洗碗用洗碗機。一定程度上來說,懶人更愿意動腦筋,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小結:真理越辯越明。陶行知先生說過:“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勞動與學習是互為矛盾還是相互促進?每人心中都有一桿秤。(3)討論①個別同學放學前總是把垃圾往地上扔,心里想:反正同學會打掃的。②某些同學把垃圾往垃圾桶里扔的方式是“投籃式”的,“投籃”不精準時,垃圾桶周圍一圈紙屑。③打掃衛生的同學心想:我今天掃地馬虎些,反正天天有人打掃,也不臟。④食堂練習燒菜時,有同學袖手旁觀:反正四個人一組,別人燒菜我吃就好……作為當天的值日班長,你如何阻止這些不文明行為?小結:“勞動最光榮”不是一句口號,勞動需要有極強的責任感,需要承擔,容不得推諉,容不得敷衍塞責。每個人保持自己周圍的干凈整潔,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教室、宿舍、家庭才可能真正的和諧。并且,勞動情況將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4)搶答①擦黑板注意什么?一塵不染,先擦后洗,清理凹槽粉筆灰②擦講臺有哪些注意事項?先整理,再擦拭,保持一天的整潔③掃地注意什么?往一個方向,打掃干凈,不留死角。勞動工具擺放整齊④拖地注意什么?拖把清洗干凈,不留死角……小結:明確標準,注意細節,勞動到位。嚴謹的生活態度是一以貫之的。(5)比賽①主題:教室環境布置②實施:準備工作:小組討論;完成設計方案(文字說明及輔助圖案)現場呈現:方案展示;評選優勝并頒獎③方案要求:細致到位例如:怒放的鮮花,清新的綠植——具體什么品種,說明其寓意;勵志標語——何種標語及選用理由;繪畫書法等作品展示——說明作品有何深意,審美價值何在;照片墻——以什么為主題選用照片;小書柜——說明書籍的種類、由來、保管方式……方案亮點小結:學校勞動不僅是按部就班地打掃衛生,還包括美化環境等創造性勞動。每個學生參與其中,享受勞動的樂趣。優勝小組負責最終的班級布置,將設想化為現實。2.校外勞動不落后(1)交流:周末在家與父母角色互換的感受。小結:角色互換,成為父母的后盾,感受家務勞動的瑣碎與辛苦。親自體驗才能體諒父母的辛勞,產生分擔的愿望。(2)制定家務勞動計劃表。例如:周一倒垃圾,周二洗碗,周三打掃衛生,每天清洗自己的襪子、內衣褲……小結:每天分擔一點勞動,養成勞動習慣。正如美國家庭認為13歲以上的少年可以做飯、采購、修理家庭用品、照顧嬰兒……(3)照片呈現,故事分享假期同學們參加社會實踐,請幾位同學說說這些照片背后的勞動故事,講講自己的經驗教訓。班會反思習近平主席說:“人世間的美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