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應用_第1頁
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應用_第2頁
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應用_第3頁
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應用_第4頁
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應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為優良三倍體早熟果桑品種。桑椹采收后,桑葉大量閑置,為提高果桑利用率,增加經營主體收入,在不影響來年桑葚采收量的前提下,筆者通過采用果桑樹型養成、施肥、剪伐、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等技術措施來提高桑椹的產量和質量;桑椹采摘后,安排兩個批次桑蠶飼養與果桑修枝、采葉相適宜。科學安排夏伐果桑枝條時間,桑蠶兩個批次養蠶的最佳時間和數量,達到每畝桑椹采收產量、質量和桑葉飼養蠶繭收益最大化。這形成了適宜畢節市七星關區氣候條件、桑蠶飼養水平的實用技術,指導畢節市七星關區果桑種植戶在生產中更好地推廣應用。關鍵詞:果桑;桑蠶飼養;技術應用果桑以其葉果兼用、經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等優點,逐漸受到農業愛好者的關注,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營養豐富,酸甜適中,具有生津止渴、祛病強身的功效,一年中桑椹成熟時,正是新鮮水果淡季,正是人們旅游采摘嘗鮮最佳去處。采摘后剩下的桑椹可以加工成桑椹干、桑椹酒、桑椹果凍、桑椹果醬、桑椹果汁飲料、桑椹醋等特色產品,桑葉除了主要可以用來養蠶外,還可以做桑葉面、桑葉茶和飼料等,綜合利用率高。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為優良三倍體早熟果桑品種,樹勢強健,生長旺盛。其樹型開展,枝條細直,果實較大,單芽果數5~6個,果長3~6cm,果徑1.3~2cm,單果重3~5g[1]。2019年11月,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農業農村局從浙江省桐鄉市引進“大10”果桑苗在海撥1300~1500m的撒拉溪、小吉場、陰底、三板橋4個鄉鎮(街道)進行種植,種植面積500畝左右。筆者從基地選址、樹型養成、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一直進行跟蹤技術指導,目前4個基地的果桑已投產。桑椹5月初開始成熟,成熟期30天左右,在采收桑椹后,桑葉大量閑置,為提高桑葉利用率,增加經營主體收入,在不影響來年桑椹采收量前提下,筆者又于2022年、2023年在陰底、三板橋、撒拉溪、小吉場這4個鄉鎮的果桑基地指導農戶開展了2個批次桑蠶飼養。通過采用果桑樹型養成、施肥、剪伐、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等技術來提高桑椹的產量和質量;桑椹采摘后,每年安排兩個批次桑蠶飼養與果桑修枝、采葉相適宜。科學安排夏伐果桑枝條時間,桑蠶兩個批次養蠶的最佳時間和數量,達到每畝果桑桑椹采收產量、質量和桑葉飼養蠶繭收益最大化,并形成了適宜畢節市七星關區氣候條件、桑蠶飼養水平的實用技術,指導畢節市七星關區果桑種植戶在生產中更好地推廣應用。1果桑園地選擇畢節市七星關區以山地為主,果桑園地宜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土質較肥沃、結構疏松、富含有機質、向陽緩坡的砂壤土地塊建園。園地應遠離污染源且交通方便,便于桑果和桑葉的采摘及運輸。2果桑品種選擇果桑栽培主要是出售鮮果,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因地制宜選擇果實較大、產果量高、口感好、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可選擇適宜七星關區氣候條件的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進行種植,但“大10”品種發育起點溫度是7.2℃,冬芽萌發早[2],果桑發芽開花期間如遇倒春寒天氣容易被凍害,建園時可考慮選擇一些中晚熟果桑品種搭配種植。3栽培技術3.1種植時期七星關區以冬春栽植為主,當年11月至次年2月果桑苗落葉后桑芽未萌動前均可種植。3.2施足底肥種植前挖種植坑,坑深40~50cm,寬40~50cm,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先在坑底施入20cm厚腐熟的圈肥、廄肥和復合肥,腐熟的圈肥、廄肥總量為2000~3000kg/667m2,復合肥質量為50kg/667m2,然后回填10cm左右厚的表土,防止桑苗根系直接接觸肥料,以免燒根而影響成活率。3.3種植密度果桑的種植密度受到土壤肥力和栽培品種的影響。對于土壤肥力較好的情況,果桑的生長勢頭會更加旺盛,產量也相對較高,因此可以適度減少種植密度。相反,如果土壤肥力較差,為了提高產量,則需要增加種植密度。針對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的情況,其推薦的栽植密度為每667m2種植300株左右,通常情況下,行距為2m,株距為1.1m。這樣的密度設置有助于保障每株果桑獲得足夠的養分和生長空間,同時也方便管理和采摘。在實際種植中,務必根據具體的土壤狀況和栽培品種特性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生長和產量效果。3.4種植方法首先,對于過長的桑苗須根進行剪除。這有助于促使桑苗的根系更加健康和有序地生長,同時也為后續的種植工作提供更好的基礎。接下來,在事先回填好的表土上,將桑苗擺放在合適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扶正桑苗,確保其在土壤中的位置合理且穩定。同時,進行培土操作,將土壤覆蓋到桑苗的根系周圍,然后輕輕壓實土壤,確保桑苗根直、苗正,不發生坐根的情況。完成種植后,及時進行充足的定根水澆灌。這一步驟對于幫助桑苗在新的生長環境中盡快扎根至關重要。通過澆灌足夠的水,可以促進桑苗與土壤的緊密結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4果桑管理4.1整形修剪采用中干養成樹型。栽植后第一年在離地面60㎝處剪去梢苗主干,主干高度60㎝。發芽后主干上留2~3個健壯、位置均勻的新芽,疏去其他多余的芽,長成2~3主枝,主枝呈仰角,與垂直面的夾角為45°~50°,3個主枝枝梢在同一水平面。第二年春季果桑發芽前,在離地面70㎝處春伐,養成第一支干,發芽后每根支干選留2~3個健壯、位置均勻的新芽,其余疏去,每株養成4~6根枝條。第三年春季果桑發芽前,在第一層支干垂直高度向上增加20㎝剪定第二層支干,發芽后在每根支干上選留2~3個健壯芽繼續生長,每株養成結果枝16~20根。樹型基本養成,以第二支干上一年生枝條作為結果枝,桑果采收后進行夏伐,果葉兩用果桑秋季不剪梢,冬季清理下垂枯枝。4.2花果管理結果母枝中下部抽生的結果枝較短,著生小果較多,3月下旬進行疏果,首先疏掉小果和畸形果,然后按弱枝少留、中庸枝適當留、壯枝多留的原則疏果。七星關區春季易發生“倒春寒”,可以結合天氣預報,采用煙熏方法,就地取材利用雜草、枯枝、稻草進行焚燒,減輕霜害。果桑易受凍害,凍害發生后,增施一次復合肥,每667m2施復合肥10kg,促使果桑開花、坐果,同時將凍枯部分剪去。4.3果桑肥水管理4.3.1果樹種植初期肥水管理果桑種植后第一、二年以養樹為主,果桑種植時施足底肥,每667m2施2000~3000kg腐熟農家肥,另施入復合肥50kg。種植后第一、二年套種蔬菜、大豆等矮稈作物,利用套種作物的余肥進行補充;第二年重施冬肥,每667m2施入腐熟的廄肥、蠶沙、土雜肥等遲效性農家肥,并結合桑園冬耕翻入土中。4.3.2果桑采摘期肥水管理果桑采摘期施肥應注重N、P、K配合施用,多施有機肥、綠肥和K肥,秋季避免偏施N肥。春季以復合肥為主,3月底在樹干周圍20cm處開溝施入,每667m2施復合肥15~20kg,使幼果迅速膨大,選用0.3%磷酸二鉀進行根外追肥,提高桑果含糖量和色澤度。夏肥在果桑夏伐后每667m2施復合肥20~25kg。秋肥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施用,每667m2施復合肥20~30kg。冬肥在果桑樹休眠期施肥,每667m2施入腐熟的廄肥、蠶沙、土雜肥等遲效性農家肥,并結合桑園冬耕翻入土中。4.3.3水分管理果桑生長季節如遇干旱,可結合每次施肥后進行澆水,萌芽前、視天氣情況及時澆水,采果前7~10d停止澆水。天氣正常年份,為降低勞動力成本,一般不考慮人工澆水。5病蟲害防治果桑病蟲害防治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進行。除與一般桑樹防治方法相同外,重點要防治菌核病,俗稱“白果病”。5.1果桑幼齡期防治方法種植后第一年5月中下旬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進行噴施,預防多種病害,葉面、葉背都要噴到,不能漏噴。種植后第二年早春發芽前,噴200倍等量波爾多液,保護葉片,防止病原菌侵入。5.2果桑采收期防治方法5.2.1農業措施在桑葚發育期間要經常巡園,及時清除樹上和散落地上的病果,將其帶離果桑園集中燒毀或異地深埋[3]。對發病的果桑園,冬季清園時,在離地面80cm處剪去枝條,剪下的枝條帶離桑園燒毀,然后翻犁土地。也可在果桑樹開花前用農用地膜覆蓋地面,有效隔離病原菌。5.2.2藥劑防治根據天氣與桑花開花情況,春季桑樹花果期分3次噴藥預防,第一次在花蕾初現期,第二次在桑花全面開放期,第三次在桑花開始減少、初果顯現時。采用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10%世高-苯醚甲環唑1000~1500倍液交替噴施,在采果前25d停止噴藥[4]。6果桑采收當果桑果柄由綠變黃白、桑椹由紅變紫時開始分批采收。清晨氣溫較低時采收,注意輕拿輕放。采摘的桑椹如當天未銷售完,在4~6℃環境下保存4~6d。果桑采收期為30d左右。7桑蠶飼養技術7.1蠶期安排桑椹采收后安排2批次桑蠶飼養,第1批次安排在7月10日左右收蟻,齡期經過26~27d;第二批次安排在8月15日左右收蟻,齡期經過25~26d。7.2飼養量安排每批次按3畝果桑采葉量飼養1盒蠶種,兩個批次飼養2盒,第一批次與第二批次飼養量按3∶7的比例安排,即第一批次每667m2果桑園飼養0.2盒蠶種,第二批次每667m2果桑園大約飼養0.5盒蠶種。飼養量的安排需要根據桑葉長勢適當調整,確保兩個批次桑蠶都能做到“良桑飽食”。7.3家蠶品種安排第一批次安排華康2號、貴蠶8號抗逆性強的家蠶品種;第二批次安排華康3號、貴蠶4號等多絲量、高品質的家蠶品種。7.4桑蠶飼養采摘桑葉要點采葉按照“采養結合、合理收獲”的原則,在加強桑園肥水管理的基礎上,第一批次利用夏伐后新長出的桑葉養蠶,1~3齡小蠶先采新枝條上適熟葉飼養,4齡起利用枝條基部葉,自下而上采摘片葉飼養。采葉留葉柄,不損壞桑芽。第二批次在枝條上選采適熟葉喂養1~3齡小蠶,4~5齡自下而上采摘片葉飼養。采摘桑葉養蠶時要始終保留枝條頂端10~15片葉繼續生長,否則會影響來年的果桑及桑葉產量。7.5飼養技術7.5.1統一催青按照夏秋蠶簡易催青標準,利用催青設備,蠶種在戊2前保持在22~25℃,戊3開始保持在25~25.5℃,干濕差1.5℃。蠶種轉青后進行黑暗保護[5]。7.5.2小蠶飼養1~2齡采用薄膜覆蓋一日三回防干育,上蓋下墊塑料膜;3齡用半防干育,只蓋不墊塑料膜。抓好勻座、擴座、眠起處理、眠中保護、適時餉食等關鍵環節[5]。7.5.3大蠶省力化飼養4~5齡采用地蠶育或活動蠶臺育。嚴格采用“早止桑,遲餉食”技術,確保齡期經過基本一致;5齡后期見熟蠶后,利用方格蔟或折蔟自動上蔟。7.5.4加強消毒防病加強蠶前、蠶中、蠶后以及蠶室、蠶具、蠶座的消毒防病工作,兩批次蠶期安排較緊,第一批次飼養完后要立即進行回山消毒。蠶前消毒注意先洗后消,蠶后消毒注意先消后洗。蠶沙要充分腐熟后再入田,不能隨意丟棄。8小結8.1及時安排夏伐果葉兩用無籽桑品種“大10”在6月初桑椹采收結束后,及時安排對果桑進行剪伐,在6月中旬夏伐結束。夏伐安排在晴天進行,刪除密生枝、衰弱枝、病蟲枝、枯枝;短截徒長枝和部分多年生彎曲、衰弱枝組,刪除或短截采果后的結果枝。不能推遲夏伐時間,若推遲到6月下旬至7月,桑樹發芽遲,桑樹枝條相對較短,對果桑秋季產葉量有很大影響。2022年果桑采摘后進行夏伐,2023年桑椹及桑葉采收量與上年相比差異不大,說明夏伐后當年長勢較旺的果桑品種到第二年春季的產果及產葉量較高。8.2合理安排養蠶批次果桑采收夏伐結束后安排兩個批次桑蠶飼養。第一批次蠶種7月1日出庫催青,7月10日收蟻,8月5日左右上蔟。第二批次蠶種8月5日出庫,8月15日收蟻,9月12日左右上蔟。果桑主要利用采摘桑椹、夏伐后長出的桑葉養蠶,在農藝操作上以采摘桑椹為主,飼養桑蠶為輔。春蠶飼養期正是桑椹成熟采收期,不適宜安排飼養春蠶。七星關區在推廣桑蠶多批次飼養過程中,晚秋蠶一般安排在9月1日左右出庫催青,10月5日左右上蔟[5]。果桑園地不考慮安排飼養晚秋蠶,主要是飼養完第二批次蠶后,桑樹要保留枝條頂端10~15片葉繼續生長,確保來年桑果和桑葉產量不愛影響;同時,低溫對晚秋蠶的影響較大,如果連續3天的平均氣溫≤20℃,最低氣溫≤15℃,就會危害家蠶的生長發育。氣象資料記載,畢節市七星關區近10年10月上旬出現連續3天平均氣溫≤20℃且最低氣溫≤15℃的概率達80%,晚秋蠶遭遇低溫天氣的概率很大。8.3合理安排養蠶數量根據果桑園土壤肥力和果桑栽培密度以及桑葉長勢情況,據調查,6月10日前夏伐的果桑園,夏秋季每667m2產葉量500kg左右,按現行制種量,每盒蠶種用葉750kg計算,每批次按3畝果桑采葉量飼養1盒蠶種,兩個批次飼養2盒,第一批次與第二批次飼養量按3∶7比例安排,即第一批次每667m2果桑園飼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