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第五次月考生物試卷_第1頁
高二年級第五次月考生物試卷_第2頁
高二年級第五次月考生物試卷_第3頁
高二年級第五次月考生物試卷_第4頁
高二年級第五次月考生物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6屆高二年級第五次月考生物試卷一、單選題1.最近一項新研究報道,在服用一種關節炎藥物后,兩位多年患有禿頭癥的患者,長出部分頭發。該癥因為免疫系統攻擊頭部毛囊,導致了頭頂的頭發全部脫落。請判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免疫系統攻擊頭部毛囊的原因可能是毛囊的某些結構類似于某些抗原的結構B.目前普遍認為,人體生命活動主要通過神經一免疫的調節機制來完成調節C.免疫系統“識別自己,排除自己”的過程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D.關節炎藥物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機體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2.胃腸道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原因是胃腸道中存在著一套由大量神經元構成的相對獨立的內在神經系統。研究表明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自主神經對胃腸道的內在神經系統具有調節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經后,內在神經系統依然可以獨立調節胃腸道的運動、分泌等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交感神經興奮時,可以引起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加強,進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B.神經沖動沿神經元的軸突傳遞時,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是從興奮部位流向未興奮部位C.由內在神經系統獨立調節腸道運動的過程不能稱為反射D.自主神經屬于傳入神經,它們的活動不受意識的支配3.某生態系統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種群數量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種群之間數量變化的關系,如甲數量增加導致乙數量增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數量的變化不會對丙數量產生影響B.乙在該生態系統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C.丙可能是初級消費者,也可能是次級消費者D.能量流動方向可能是甲→乙→丙,也可能是丙→乙→甲4.我國擁有悠久的農業文明史。古籍中描述了很多體現勞動人民偉大智慧的農作行為。下列對相關描述所體現的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分析錯誤的是(

)A.“凡種谷,雨后為佳”描述了要在下雨后種谷,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B.“區中草生,茇之”描述了要及時清除田里的雜草,體現了種間競爭對生物的影響C.“慎勿于大豆地中雜種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雜種植,體現了兩物種沒有共同的生態位D.“六月雨后種綠豆,八月中,犁?殺之……十月中種瓜”描述了可用犁將綠豆植株翻埋到土中肥田后種瓜,體現了對資源的循環利用5.為了防治蓮藕食根金花蟲,研究者在藕田套養以蓮藕食根金花蟲為食的泥鰍、黃鱔,并開展相關研究,結果見下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套養方式蓮藕食根金花蟲防治率(%)藕增產率(%)單獨套養泥鰍81.38.2單獨套養黃鱔75.73.6混合套養泥鰍和黃鱔94.213.9A.混合套養更有利于防止蓮藕食根金花蟲、提高藕增產率B.3種套養方式都顯著提高了食物鏈相鄰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C.混合套養中泥鰍和黃鱔因生態位重疊而存在競爭關系D.生物防治優化了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方向,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6.某種螺可以捕食多種藻類,但捕食喜好不同。L、M兩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數量的甲、乙、丙三種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時間后,將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開始統計L、M中的藻類數量,結果如圖所示。實驗期間螺數量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螺捕食藻類的喜好為甲藻>乙藻>丙藻B.三種藻的競爭能力為乙藻>甲藻>丙藻C.圖示L中使乙藻數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種間關系是競爭D.甲、乙、丙藻和螺構成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7.海龜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上岸產卵的行為促進了海洋與陸地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在龜卵孵化過程中,巢穴的物質和能量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如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龜卵中的能量來自母龜同化的能量B.螃蟹能取食幼龜和死亡胚胎:說明螃蟹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C.巢穴周圍的綠色植物能將根插入發育中的龜卵吸收營養,說明二者存在寄生關系D.巢穴中的部分物質通過雨水沖刷回到海洋,可為近海的生物提供營養物質A.面積相同時,島嶼距離大陸越遠,預測的物種數越多B.與大陸距離相同時,島嶼面積越大,預測的物種數越多C.物種數相同情況下,近而大的島,遷入率高;遠而小的島,遷入率低D.物種數相同情況下,小島上的物種滅亡率高于大島9.如圖1表示種群數量變化可能的四種模型,圖2表示①種群和②種群的數量變化,其中λ表示某種群后一年的數量是前一年數量的倍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1中陰影部分表示的是因環境阻力在生存斗爭中所淘汰的個體數B.若不更換培養液,則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與圖1中曲線Ⅲ最相似C.圖2中①種群t3時種群數量為500只,則理論上①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可能為1000只D.t3~t4時間段內,①種群數量減少,②種群數量增大10.近期,我國多地出現“怪魚”鱷雀鱔,它和恐龍同一時代,是魚類中的活化石之一。該魚為入侵物種,是肉食性魚類,食性廣泛,缺乏天敵,被稱為“頂級淡水魚殺手”,鱗片堅硬,可抵擋利刃,肉質粗糙,不具備經濟價值,內臟和魚卵都有劇毒,其內臟污染物富集程度很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鱷雀鱔進入天然水域會直接導致該地水生生物的多樣性降低B.鱷雀鱔同化能量的絕大部分以糞便的形式進入分解者的體內C.鱷雀鱔至少處于第三營養級,在所屬食物鏈中富集的污染物最多D.鱷雀鱔的入侵可能會改變自然環境下群落演替的方向11.某校生物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條件下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分別采用四種不同方式培養酵母菌,其他培養條件相同,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曲線分別為a、b、c、d,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需定期取酵母菌液滴加到血細胞計數板上,再蓋好蓋玻片后對酵母菌進行計數B.實驗的自變量除時間外,還有培養液更換的頻率,d組作為空白對照,不需要更換培養液C.由圖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一定空間中a組酵母菌種群數量將會持續呈J形增長D.若a、b、c三組不再更換培養液,種群數量受密度制約影響最大的是c組12.為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某地開展了退耕還湖工程。某個經過改造的湖泊生態系統中存在三個營養級,分別為植物、植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三個營養級能量流動情況的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單位:×103kJ)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營養級植物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同化量500YZ呼吸作用消耗13226.53.8未被利用29234.33.1分解者X2.20.1A.該生態系統的結構是指各種生物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的營養結構B.候鳥的遷入和遷出導致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空間結構發生變化,這屬于群落演替C.通過該表無法計算肉食性動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中的X的具體數值是6,由第一營養級向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14%二、多選題13.在某河流生態系統中,因環境變化,甲、乙兩種魚的種群數量比隨時間發生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不考慮遷入、遷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0~t2,甲、乙兩種魚可能存在種間競爭關系B.0~t1,乙種群的出生率可能小于死亡率C.0~t2,甲的種群數量變化呈“S”形增長D.t1時刻后,甲、乙兩種群的增長趨勢可能不相同14.立體農業是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為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秧藕養魚是一種池塘立體生態種養模式:水體的上層主要是以浮游植物為食的鰱魚,中層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為食的草魚,底層主要是以軟體動物為食的青魚。某秧藕養魚立體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如圖,圖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單位:kJ)。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植食性魚類的同化量b=c+d+fB.據圖可知,生產者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值為aC.魚類的立體放養使池塘群落具有合理的垂直結構,提高池塘中能量的傳遞效率D.該生態系統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表示為(cn)/b×100%15.“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定海域內,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態環境,將人工放養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像在陸地放牧牛羊一樣,對其進行有計劃和有目的的海上放養。下圖為科學家在河北省祥云灣海洋牧場示范區調查得到部分食物網和部分營養級的能量流動圖示(注:碎屑在生態系統中處于第一營養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1中,只屬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是浮游動物,蟹類只屬于第二、三、四營養級B.圖2中,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1.27%C.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與圖1中的生物共同組成祥云灣海洋生態系統的結構D.由于浮游植物個體小、壽命短,祥云灣生態系統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為上寬下窄16.零增長線又稱生態位邊界,是一種生物在利用某些必需資源時能生存和繁殖的邊界線。線上每一個點所對應的資源組合僅允許種群維持自身大小不變,若資源組合低于這個范圍,則一段時間后,種群無法生存和繁殖。為探究同一地區梅尼小環藻和美麗星桿藻兩個物種在不同的資源組合情況下能否共存,科學家分別研究了兩個物種對兩種必需資源的零增長線,如圖中實線所示。已知其余條件均充足且適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據圖可知,兩種藻類的生態位存在重疊B.若處于A點且沒有資源補充,美麗星桿藻數量會減少,而梅尼小環藻會增加C.在區域②,梅尼小環藻因硅酸鹽濃度低在競爭中處于劣勢D.從B點起,隨磷酸鹽的消耗,美麗星桿藻在競爭中處于劣勢三、非選擇題17.蠶豆是人類最早栽培的豆類作物之一,在其生長過程中多種激素相互作用調節。圖甲表示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圖乙是蠶豆種子萌發后根莖的生長情況,請據圖回答問題:(1)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特點“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是(填序號)①芽的向光性②莖的背地性③根的向地性(2)圖甲中的P、Q點最可能分別對應圖乙中的點(填圖乙中的字母)。(3)在蠶豆植物開花結果的關鍵時期,在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上涂抹一定濃度的α萘乙酸,(填“能”或“不能”)達到增加蠶豆產量的目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的優點是:(至少兩條)。18.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離不開內環境。圖甲為人體局部組織及體液成分示意圖,①~⑥表示相應的結構或液體,圖乙為人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A、B、C、D表示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幾種器官,a、b、c表示相應液體,Ⅰ、Ⅱ是有關的生理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人在進行一定強度的體力勞動后,手掌上可能會磨出水皰,一段時間后,水皰中的液體會滲入到

______

(填圖甲中序號)而使水皰自行消失。

(2)圖甲中與⑥相比,⑤中CO2濃度較

______

(填“高”或“低”);O2從紅細胞進入②中被利用至少穿過

______

層磷脂分子層。

(3)圖乙中Ⅱ過程表示

______

;圖乙中a對應圖甲中的

______

(填序號),其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

______

的含量有關,其中每種成分的參考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說明內環境的穩態表現為一種

______

狀態,但外界環境的劇烈變化也可能導致機體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說明

______19.圖1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其中A、B、C、D組成生物群落,序號表示相應的生理過程;圖2為微山湖生態系統部分能量流動示意圖,字母表示各能量流向的能量值。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成分是(用圖1中字母表示)(2)圖2中甲表示的能量是。草魚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為(用圖中字母表示)。雜食鳥糞便中能量包含在中(用圖中字母表示)。假設水草流向草魚和雜食鳥的能量總和不變,若草魚和雜食鳥從水草中獲取能量的比例由1:1調整為1:4,則雜食鳥獲得的能量是原來的倍(能量傳遞效率按10%,保留1位小數)。20.科研人員對某農業生態園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并對各營養級能量流動情況進行了定量分析。下表中a、b、c

表示構成某一食物鏈的三個營養級,R1、R2為對應的能量值(單位:103KJ/m2·a),某一營養級的能量流動圖解如圖所示。能量值/營養級ABCDEa030273321764b1716R147c4863141R222(1)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指能量

_____

的過程

(2)表中R1代表的數值是

_____

,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_____

%(保留一位小數)。

(3)依據圖表內容推測,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_____。

A.該營養級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大部分以熱量形式散失B.圖中C+D+E即是該營養級同化的全部能量C.流經該食物鏈的總能量是a固定太陽能的總量D.a、b、c的全部個體可以組成一個生物群落(4)現在有些地區發展稻田養魚,建設“稻萍魚”立體農業,實現了自然、經濟、社會持久而協調的發展。在該系統中,水生植物紅萍可作為魚類的飼料;魚類的糞便又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有機養料,微生物的活動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促進水稻與紅萍的生長,紅萍因與固氮藍藻共生能提高土壤肥力。這樣的環境很適合捕捉害蟲的青蛙等有益動物的生存。若要調查養殖區浮游動物的密度,應該用

_____

的方法,并使用

_____

進行計數。

(5)水中微生物從魚類糞便中獲取的能量來源于

_____

(“魚的同化量”、“魚傳遞給分解者的能量”或“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立體農業是運用了群落的

_____

。21.某自然保護區地震后,據不完全統計,植被毀損達到30%以上。圖1為該地區在人為干預下恢復過程的能量流動圖[單位為103kJ/(m2·y)],圖2中營養級Ⅰ、Ⅱ、Ⅲ各有一種生物甲、乙、丙,它們構成的食物關系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的植食動物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除了流入下一級外,還有可能是

_____

(2)如圖1所示,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值是

_____

103kJ/(m2·y),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_____

(保留一位小數)。計算可知,肉食性動物需通過有機物輸入補償的能量值為

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