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鏡記者與主持人實務 課件 第五章 現場隨機采訪_第1頁
出鏡記者與主持人實務 課件 第五章 現場隨機采訪_第2頁
出鏡記者與主持人實務 課件 第五章 現場隨機采訪_第3頁
出鏡記者與主持人實務 課件 第五章 現場隨機采訪_第4頁
出鏡記者與主持人實務 課件 第五章 現場隨機采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出鏡記者與

主持人實務普通高等學校應用型教材·新聞傳播學第五章

現場隨機采訪1.隨機采訪如何選擇采訪對象2.如何從現場表象推向深入3.記者提問與鏡頭如何配合4.如何調動感官采訪5.如何還原一個真實自然的交流狀態本章學習要點Contents本章目錄01.隨機采訪準備02.現場提問與鏡頭拍攝的配合03.隨機采訪原則PartOne隨機采訪準備定義:現場隨機采訪是一種組織和收集輿論信息的過程,具有目的性、不確定性和挑戰性。特點:真實、客觀增強觀眾參與感收集民意調查現場隨機采訪概述選擇采訪對象考慮采訪對象的多樣性(性別、年齡、職業等)。確保采訪對象能代表不同視角。采訪地點與主題相關聯,場景自然且變化豐富。案例:《新春海采》中不同場景的采訪對象選擇如何從現場表象推向深入提問內容需有深度,避免表面化。采訪應圍繞主題展開,層層遞進。如何做好街采記者提問與鏡頭配合提問內容與鏡頭拍攝相配合深化鏡頭表達的內容,超越視覺表象記者需調動多種感官,挖掘鏡頭之外的信息如何調動感官采訪全感官采訪: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全面獲取信息如何還原真實自然的交流狀態記者與采訪對象的互動自然、平實避免表演痕跡過重,確保采訪真實可信如何做好街采案例:《新春海采》中采訪內容的深度挖掘/articles/index.html?art_id=8467208744638003269&t=1643634147116&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copylink&item_id=8467208744638003269&ref_read_id=719ebeff-ac05-4fc9-866b-43fdfe4e0c53_1684114808032/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748494125095020397&t=1643979731524&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copylink&item_id=15748494125095020397&ref_read_id=74f11b38-ffdb-42fc-8132-34b844877e16_1684115048857如何做好街采設計問題的類型問題分類:按內容分類:基本信息問題、深度信息問題、背景信息問題、意義信息問題、個人信息問題。按級別分類:初級問題、次級問題。按性質分類:中性問題、誘導性問題。案例:《西安:老舊車限行非干不可?》/2019-06/23/c_138158922.htm#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如何做好街采PartTwo現場提問與鏡頭拍攝的配合記者需有鏡頭意識,利用現場場景提問提問與鏡頭拍攝緊密結合,增強觀眾代入感案例1:《記者夜訪萬安社區安置點》(P103)現場提問與鏡頭拍攝的配合PartThree隨機采訪原則記者需有鏡頭意識,利用現場場景提問提問與鏡頭拍攝緊密結合,增強觀眾代入感。運用全感官多角度采訪:從不同角度獲取信息,拉近觀眾與新聞事件的距離借現場場景提問:在報道中融入關系訊息,發掘新聞背后的情感內涵,賦予信息更多的溢出價值案例1:主播值守斑馬線:斑馬線前的文明需要共同維護ttps:///v_a2lst30b3g.html隨機采訪原則案例2:北京朝陽常營地區:“蔬菜直通車”進社區/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26760739410170317&item_id=1326760739410170317&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t=1632531128373&showmenu=false&ref_read_id=c2ed0f53-7371-4719-bd6d-6faa04add7c9_1636189809737&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案例3:智能時代,誰來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s?id=1709319123997276104&wfr=spider&for=pc隨機采訪原則1.現場交流式采訪提問的語言要求是什么?2.如何從現場信息與場景切入提問?3.現場隨機采訪如何準備?4.做一個鏡前隨機采訪,就一個事件設計三個問題,分別問不同的對象,從中總結出規律。假設你在現場做一個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的新聞,以展現市民交通文明素養在提升,該如何進行?思考題1.現場交流式采訪提問的語言要求是什么?簡潔明了:問題應簡短、清晰,避免冗長或復雜的句式,確保被訪者能快速理解。通俗易懂:使用大眾化的語言,避免專業術語或晦澀難懂的詞匯。親和力強:語氣應親切自然,避免過于正式或生硬,營造輕松的交流氛圍。邏輯清晰:問題應有明確的邏輯順序,避免跳躍式提問,確保被訪者能順暢回答。參考答案2.如何從現場信息與場景切入提問?切入提問的方法:觀察現場細節:通過觀察現場環境、人物行為、物品擺放等細節,設計與之相關的問題。利用場景氛圍:根據現場的氛圍(如緊張、歡樂、悲傷等),設計能引發被訪者情感共鳴的問題。結合事件背景:根據事件的背景信息,設計能深入挖掘事件本質的問題。抓住關鍵節點:根據事件的關鍵節點(如轉折點、高潮部分),設計能揭示事件核心的問題。切入提問的技巧:情景還原:通過問題還原現場情景,幫助被訪者回憶和表達。細節挖掘:通過問題挖掘現場細節,揭示事件的深層含義。情感引導:通過問題引導被訪者表達情感,增強采訪的感染力。參考答案3.現場隨機采訪如何準備?準備工作:了解背景信息:在采訪前,盡可能了解事件或話題的背景信息,確保提問有針對性。準備問題清單:提前準備一份問題清單,涵蓋核心問題和備用問題,確保采訪的連貫性。熟悉設備操作:確保攝像、錄音等設備操作熟練,避免因技術問題影響采訪效果。調整心態:保持開放、靈活的心態,隨時應對現場突發情況。隨機采訪的技巧:快速判斷:在現場快速判斷被訪者的身份、情緒和表達意愿,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靈活應變: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調整問題,避免機械式提問。建立信任:通過親切的語言和態度,迅速與被訪者建立信任關系,確保采訪順利進行。捕捉細節:通過觀察和傾聽,捕捉被訪者的非語言符號和情感變化,設計相關問題。參考答案1.李希光,孫靜帷,王晶.

新聞采訪寫作教程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2.曾祥敏.電視采訪:融合報道中的人、故事與視角

[M].3版.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8.3.胡壯麟,劉潤清,李延福.語言學教程

[M].北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