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_第1頁
部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_第2頁
部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_第3頁
部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_第4頁
部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義和團運動興起的概況;了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爆發、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基本史實;掌握《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通過分析“扶清滅洋”口號的進步性與局限性,培養學生用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收集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及八國聯軍在北京燒殺搶掠的資料,掌握收集、處理信息的方法。結合《辛丑條約》內容,逐條分析它對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等各方面的影響,掌握分析具體史實的基本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義和團戰士和清軍愛國官兵英勇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史實,體會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通過了解八國聯軍野蠻殘暴的罪行,揭露帝國主義的殘暴性,認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二、【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義和團運動;抗擊八國聯軍教學難點:“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在19世紀晚期,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西方列強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中華民族到了亡國滅種的關頭。中國社會各個階層都起來進行救亡圖存,我們今天將要學到的義和團運動就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反帝愛國運動,而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并且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我們先看看本課的學習目標(學生齊讀)(二)新課講授eq\a\vs4\al(目標導學一:義和團運動)出示幻燈片,學生自學,閱讀教材,回答問題第一次先學后教(5分鐘)閱讀教材32—33頁內容,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背景、目的、性質;2.義和團運動的口號及其評價;(A)義和團運動提問學生,出示幻燈片3.教師講述:西方列強在侵略中國時,主要用了三種手段:鴉片、槍炮、十字架。自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后,歐美的天主教、耶穌教和沙俄的東正教,依靠不平等條約和大炮的保護,先后向中國派遣傳教士,到19世紀末已達三千三百多人。他們在中國建立教堂,網羅教徒,收集情報,挑撥民族關系,進行文化侵略,并為本國政府出謀劃策,掠奪中國利權,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國人民對此極其痛恨,不斷進行反抗。作為較早被傳教的山東遭到的外來文化宗教侵略更為嚴重,因此,山東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榨下,首先爆發了義和團運動。4.教師提問:義和團是由哪些組織發展起來的?最初的斗爭矛頭指向誰?.材料展示: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藝,都學全,要平鬼子不費難。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只因鬼子鬧中原》揭帖這些揭帖宣傳了哪些主張?你怎樣看待這些主張?這些圖片反映了義和團運動的原因、方式及目的。義和團認為當時的民族危機是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主張通過武力反抗將列強趕出中國;主張保清、扶清。從揭帖可以看出,他們沒有判別帝國主義侵略與清政府統治之間的關系,并對清政府存有幻想,最終被清政府利用并出賣;他們沒有把帝國主義侵略與西方先進文明成果區別開來,“拆鐵道,拔線桿,毀壞火輪船”等極端行為表現了他們對現代文明的盲目排斥;“神助拳,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等內容則表明義和團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提示:義和團由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拳、民間結社和練拳習武的組織發展而來。初期斗爭矛頭:腐敗的清朝政府2.問題思考:結合材料分析義和團是在怎么的歷史背景下興起的?帝國主義侵略加劇,外國教會活動猖獗,欺壓百姓5.教師講解: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外國傳教士活動的猖獗,義和團轉變為具有廣泛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組織。清政府為利用義和團抵抗侵略者,承認其合法地位。(B)“扶清滅洋”口號1.學生發言:閱讀教材,談談對“扶清滅洋”口號的認識?提示:口號進步性局限性“扶清”有利于爭取官軍對清政府認識不清,抱有幻想。放松了對清政府的警惕“滅洋”鮮明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排斥一切洋人、洋物,盲目排外2.教師強調:“扶清滅洋”的口號,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已經成為社會主要矛盾,表現了義和團具有樸素的愛國意識。但是其帶有迷信色彩,這些落后的因素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鎮壓義和團提供了條件。eq\a\vs4\al(目標導學二:抗擊八國聯軍)第二次先學后教(5分鐘)閱讀教材33—34頁內容,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時間、統帥及主要罪行2.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主要戰斗;3.義和團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歷史意義;2.教師講述: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運動,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2000多人,在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的率領下,從天津向北京進犯。這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參與國家最多的一次侵華戰爭。3.視頻鏈接:多媒體鏈接視頻——八國聯軍入侵中國4.教師提問: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義和團戰士和部分清軍愛國官兵進行了哪些英勇抵抗?提示:破壞鐵路線、義和團的廊坊阻擊戰、圍攻教堂和使館區、老龍頭火車站爭奪戰等。5.問題思考: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逃往西安的途中,為什么會下令剿殺義和團?6.教師小結:討好帝國主義,以求得帝國主義列強對自己的“寬恕”。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失敗了。但是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是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機”,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后,采取了報復性的屠殺、劫掠,聯軍官兵公開搶掠三日,從將軍到士兵,從外交使節到傳教士,全都參加了搶劫。他們洗劫了皇宮、頤和園等,劫掠大量白銀,搶走或毀壞無數的珍貴文物,圖書等,燒殺奸淫,無惡不作,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本質。7.視頻鏈接:多媒體鏈接視頻——八國聯軍的侵華暴行8、感悟歷史;同學們,聽到這里,你有什么感想或體會呢?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勿忘國恥,努力學習,振興中華的道理。(學生發言)eq\a\vs4\al(目標導學三:《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三次先學后教(5分鐘)閱讀教材35頁內容,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國家(個數)、內容、危害、影響1.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歸納《辛丑條約》的內容以及產生的危害?提示:內容影響經濟: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是列強對中國空前規模的勒索,西方列強完全控制著中國的經濟命脈,人民生活更加貧苦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束縛了中國人民的手腳,使清政府成為列強侵略中國的幫兇外交: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使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區和清政府,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軍事: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使館界”,實際上是一個“國中之國”,成了列強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清政府完全處于列強的控制之下,成為“洋人的朝廷”4.對比分析:回顧近代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對比《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簽訂國家中英中日中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八國賠款2100萬銀元2億兩白銀4.5億兩白銀,本息共計9.8億兩土地割香港島割臺、澎、遼劃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區其它五口通商通商;設廠嚴禁反帝活動;拆毀軍事防線,允許列強派兵進駐沿線要地影響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5.教師總結:同學們,我們講鴉片戰爭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到《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今天我們所學習的《辛丑條約》的簽訂,即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