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錯誤!未定義書簽。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23術語和定義 34總則 45基本規定 56電視檢測 77管道潛望鏡檢測 8傳統方法檢測 9管道狀況綜合評估 10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查 2111成果資料 22 23參考文獻 27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提出。本文件由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歸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本文件參與起草單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主要審查人:*1本文件規定了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規定,電視檢測,管道潛望鏡檢測,傳統方法檢測,管道狀況綜合評價,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查,成果資料。本文件適用于對既有城鎮排水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進行的檢測與評估。2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836.1-2021爆炸性環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CJJ68-2016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6-2009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T/CSPSTC127-2023城鎮排水管道封堵施工技術規程CJJ/T210-2014城鎮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程3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城鎮排水管道urbansewerpipeline城市及縣城(城關鎮)所在區域的排水管道。3.2電視檢測closedcircuittelevisioninspection(CCTV)采用閉路電視系統進行管道檢測的方法,簡稱CCTV檢測。3.3管道潛望鏡檢測pipequickviewinspection(QV)采用管道潛望鏡在檢查井內對管道進行檢測的方法,簡稱QV檢測。3.4時鐘表示法clockdescription采用時鐘的時針位置描述缺陷出現在管道內環向位置的表示方法。3.5傳統檢查方法traditionalmethodinspection人員在地面巡視檢查、進入管內檢查、反光鏡檢查、量泥斗檢查、量泥桿檢查、潛水檢查等檢查方法的統稱。3.6結構性缺陷structuraldefect管道結構本體遭受損傷,影響強度、剛度和使用壽命的缺陷。3.7功能性缺陷functionaldefect導致管道過水斷面發生變化,影響暢通性能的缺陷。3.8結構性缺陷密度structuraldefectdensity根據管段結構性缺陷的類型、嚴重程度和數量,基于平均分值計算得到的管段結構性缺陷長度的相對值。3.9功能性缺陷密度functionaldefectdensity根據管段功能性缺陷的類型、嚴重程度和數量,基于平均分值計算得到的管段功能性缺陷長度的相對值。3.10管段pipesection兩座相鄰檢查井之間的管道。3.11檢查井manhole排水管道系統中連接管道以及供維護工人檢查、清通和出入管道的附屬設施的統稱,包括跌水井、水封井、沖洗井、溢流井、閘門井、潮門井、沉泥井等。3.12時鐘表示法clockdescription采用時鐘的指針位置描述缺陷出現在管道內環向位置的表示方法。44總則4.1為規范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加強城鎮排水管道檢測管理,規范檢測技術,統一評估標準,全面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制定本文件。4.2本文件適用于既有城鎮排水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的檢測與評估,也適用于城鎮排水管道設施新建、擴建、改建和管道修復工程的竣工驗收質量檢測。4.3城鎮排水管道的檢測與評估,除應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55基本規定5.1排水管道檢測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CJJ6及《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68的有關規定。5.2現場使用的檢測設備應有產品合格證、檢定機構的有效檢定(校準)證書,且其安全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性環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T3836.1-2021的有關規定。5.3非開挖修復工程施工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CJJ6的有關規定。5.4管道檢測成果可應用于普查、應急檢測、新建管道的竣工驗收檢測、交接確認檢測、來自其他工程的影響檢測和其他檢測等六類。5.5應根據檢測任務、檢測對象、現場條件、檢測設備性能選擇管道檢測方法;當一種檢測方法不能全面反映管道狀況時,可采用多種方法聯合檢測。5.6以結構性狀況為目的的普查周期宜為5a~10a,以功能性狀況為目的的普查周期宜為1a~2a。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普查周期可相應縮短:a)流砂易發、濕陷性土等特殊地區的管道;b)管齡30a以上的管道;c)施工質量差的管道;d)重要管道;e)有特殊要求管道。5.7管道檢測評估應按下列基本程序進行:a)接受委托;b)現場踏勘;c)檢測前的準備;d)現場檢測;e)內業資料整理、缺陷判讀、管道評估;f)編寫檢測報告。5.8檢測單位應按照要求,收集待檢測管道區域內的相關資料,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踏勘,掌握現場情況,制定檢測方案,做好檢測準備工作。5.9檢測方案應包括下列內容:a)檢測的任務、目的、范圍和工期;6b)待檢測管道的概況(包括現場交通條件及對歷史資料的分析c)檢測方法的選擇及實施過程的控制;d)作業質量、健康、安全、交通組織、環保等保證體系與具體措施;e)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對策;f)工作量估算及工作進度計劃;g)人員組織、設備、材料計劃;h)擬提交的成果資料。5.10管道缺陷的環向位置應采用時鐘表示法。缺陷描述應按照順時針方向的鐘點數采用4位阿拉伯數字表示起止位置,前兩位數字應表示缺陷起點位置,后兩位數字應表示缺陷終止位置。如當缺陷位于某一點上時,前兩位數字應采用00表示,后兩位數字表示缺陷點位。5.11管道缺陷位置的縱向起算點應為起始井管道口,缺陷位置縱向定位誤差應小于0.5m。5.12檢測系統設置的長度計量單位應為米,電纜長度計數的計量單位不應小于0.1m。5.13現場檢測過程中宜采取監督機制,監督人員應全程監督檢測過程,并簽名確認檢測記錄。5.14管道檢測工作宜與衛星定位系統配合進行。5.15排水管道檢測時的現場作業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CJJ6的有關規定。現場使用的檢測設備,其安全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性環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T3836.1-2021的有關規定。現場檢測人員的數量不得少于25.16排水管道檢測時的現場作業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68的有關規定。5.17檢測設備應做到定期檢驗和校準,并應經常維護保養。5.18現場檢測完畢后,應由相關人員對檢測資料進行復核并簽名確認。76電視檢測6.1一般規定6.1.1電視檢測適用于對管道內部狀況進行詳細檢查,可用于既有管道日常普查、檢修及養護、新建管道驗收檢測和施工監測等。6.1.2電視檢測不應帶水作業。當現場條件無法滿足時,應采取降低水位措施,確保管道內水位不大于管道直徑的20%且不超過300mm。6.1.3當管道內水位不符合本文件第6.1.2條的要求時,檢測前應對管道實施封堵、導流,使管內水位滿足檢測要求。6.1.4在進行結構性檢測前應對被檢測管道做疏通、清洗。6.1.5當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應中止檢測:a)爬行器在管道內無法行走或推桿在管道內無法推進時;b)鏡頭沾有污物時;c)鏡頭浸入水中時;d)管道內充滿霧氣,影響圖像質量時;e)其他原因無法正常檢測時。6.2檢測設備的技術要求6.2.1電視檢測儀器的基本性能應符合下列規定:a)攝像鏡頭應具有平掃與旋轉、仰俯與旋轉、變焦功能,攝像鏡頭高度應可以自由調整;b)爬行器應具有前進、后退、空檔、變速、防側翻等功能,輪徑大小、輪間距應可以根據被檢測管道的大小進行更換或調整;c)主控制器應具有在監視器上同步顯示日期、時間、管徑、在管道內行進距離等信息的功能,并應可以進行數據處理;d)燈光強度應能調節。6.2.2電視檢測儀器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電視檢測儀器主要技術指標項目技術指標圖像傳感器靈敏度(最低感光度)≤0.1勒克斯(lx)8視角分辨率≥1280×720照明燈光≥1500坎德拉(cd)圖像變形≤±5%爬行器電纜長度為120m時,爬坡能力應大于5°電纜抗拉力存儲6.2.3檢測儀器結構堅固,密封良好,能在0°C~+50°C的氣溫條件下和潮濕的環境中正常工作,宜配有防爆和防水性能。6.2.4檢測儀器應具備測距功能,電纜計數器的計量單位不應大于0.lm。6.2.5電纜上宜有距離刻度標記,每一管段檢測完成后,宜根據電纜上的標記長度對計數器顯示數值進行修正。6.3檢測方法6.3.1影像錄制過程中應保持“工程名稱、起始井及終止井編號、檢測時間、檢測設備行進距離”同步鑲嵌在畫面上。6.3.2爬行器的行進方向宜與水流方向一致。6.3.3管徑不大于200mm時,優先使用QV、推桿拍攝,要求拍攝缺陷時需要有合理停頓時長;管徑大于200mm,直向攝影的行進速度不宜超過0.15m/s。6.3.4圓形或矩形排水管道攝像鏡頭移動軌跡應在管道中軸線上,蛋形管道攝像鏡頭移動軌跡應在管道高度2/3的中央位置,允許偏差應為管徑的±10%;當對特殊形狀的管道進行檢測時,應適當調整攝像頭位置并獲得最佳圖像。6.3.5將載有鏡頭的爬行器安放在檢測起始位置,在開始檢測前,應將計數器歸零。若檢測起點與管道起點位置不一致時,應做補償設置。6.3.6在爬行器行進過程中,不應使用鏡頭的變焦功能。當使用變焦功能時,爬行器應保持在靜止狀態;需要爬行器繼續行進時,應先將鏡頭的焦距恢復到最短焦距位置。6.3.7直向攝影時,圖像橫向應保持正向水平,中途不應改變拍攝角度和焦距。6.3.8側向攝影時,爬行器應停止,同時變動拍攝角度和焦距以獲得最佳圖像。6.3.9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存在缺陷時,應將爬行器在完全能夠解析缺陷的位置至少停止10s,確保所拍攝的缺陷圖像的完整性。6.3.10對各種缺陷、特殊結構和檢測狀況應作詳細判讀、量測和記錄,并按附錄A的格式填寫電視檢測結果。6.3.11當檢測遇到無法通過的缺陷時,應當中止檢測,在畫面上明顯位置輸入“檢測中斷”9字樣,并注明無法完成檢測的原因,再從反方向進行檢測。6.4影像判讀6.4.1缺陷的類型和等級應在現場初步判讀并記錄。現場檢測完畢后,應由復核人對錄像資料進行復核。6.4.2缺陷的幾何尺寸應依據管道等參照物的尺寸判定。6.4.3無法確定的缺陷類型或等級必須在評估報告中加以說明。6.4.4剪輯圖像應采用現場抓取最佳角度和最清晰圖片方式,特殊情況下也可采用觀看錄像抓取圖片方式。6.4.5采用直向攝影和側向攝影時,每一處結構性缺陷抓取的圖片不應少于1張。7管道潛望鏡檢測7.1一般規定7.1.1管道潛望鏡檢測適用于對管道內部狀況進行快速初步判定,可用于既有管道日常巡查、大范圍管網普查。7.1.2管道潛望鏡檢測時,管內水位不宜大于管徑的1/2,管段長度不宜大于50m。7.1.3宜對管段進行雙向檢測。7.1.4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應中止檢測:a)管道潛望鏡檢測儀器的光源不能夠保證影像清晰度時;b)鏡頭沾有泥漿、水沫或其他雜物等影響圖像質量時;c)鏡頭浸入水中,無法看清管道狀況時;d)管道充滿霧氣影響圖像質量時;e)其他原因無法正常檢測時。7.1.5管道潛望鏡檢測的結果僅可作為管道初步評估的依據。7.2檢測設備7.2.1管道潛望鏡檢測設備應堅固、抗碰撞、耐腐蝕,防水密封良好,應可以快速、牢固地安裝與拆卸,應能夠在0℃~50℃的氣溫條件下和潮濕、惡劣的排水管道環境中正常工作。7.2.2管道潛望鏡檢測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管道潛望鏡檢測設備主要技術指標項目技術指標圖像傳感器≥1/3″CCD,彩色靈敏度(最低感光度)≤0.01勒克斯(lx)視角≥45°分辨率≥1920×1080照明燈光聚光≥8500cd;泛光≥1500cd圖像變形≤±5%變焦范圍光學變焦≥30倍,數字變焦≥10倍存儲7.2.3錄制的影像資料應能夠在計算機上進行存儲、回放和截圖等操作。7.2.4影像資料及截圖應能清晰、準確地反映管道缺陷及其邊界。7.2.5檢測設備應具備穩定的測距功能,計量單位不應大于0.lm。7.3檢測方法7.3.1鏡頭中心應保持在管道豎向中心線的水面以上。7.3.2拍攝管道時,變動焦距不宜過快。拍攝缺陷時,應保持攝像頭靜止,調節鏡頭的焦距,并連續、清晰地拍攝10s以上。7.3.3拍攝檢查井內壁時,應保持攝像頭無盲點地均勻慢速移動。拍攝缺陷時,應保持攝像頭靜止,并連續拍攝10s以上。7.3.4對各種缺陷、特殊結構和檢測狀況應作詳細判讀和記錄,并應按本文件附錄A的格式填寫現場記錄表。7.3.5現場檢測完畢后,應由相關人員對檢測資料進行復核并簽名確認。8傳統方法檢測8.1一般規定8.1.1傳統方法檢查宜用于管道養護時的日常性檢查,以大修為目的的結構性檢查宜采用電視檢測方法。8.1.2人員進入排水管道內部檢查時,應同時符合下列各項規定:a)管徑不得小于0.8m;b)管內流速不得大于0.5m/s;c)水深不得大于0.5m;d)充滿度不得大于50%。8.1.3當具備直接量測條件時,應根據需要對缺陷進行測量并予以記錄。8.1.4當采用傳統方法檢查不能判別或不能準確判別管道各類缺陷時,應采用儀器設備輔助檢查確認。8.1.5檢查過河倒虹管前,當需要抽空管道時,應先進行抗浮驗算。8.1.6在檢查過程中宜采集沉積物的泥樣,并判斷管道的異常運行狀況。8.1.7檢查人員進入管內檢查時,必須拴有帶距離刻度的安全繩,地面人員應及時記錄缺陷的位置。8.2.1地面巡視應符合下列規定:a)地面巡視主要內容應包括:管道上方路面沉降、裂縫和積水情況;檢查井冒溢和雨水口積水情況;井蓋、蓋框完好程度;檢查井和雨水口周圍的異味;其他異常情況;b)地面巡視檢查應按本文件附錄A的規定填寫檢查井檢查記錄表和雨水口檢查記錄表。8.2.2人員進入管內檢查時,應采用攝像或攝影的記錄方式,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應制作檢查管段的標示牌,標示牌的尺寸不宜小于210mmx147mm;標示牌應注明檢查地點、起始井編號、結束井編號、檢查日期;b)當發現缺陷時,應在標示牌上注明距離,將標示牌靠近缺陷拍攝照片,記錄人應按本文件附錄A的要求填寫現場記錄表;c)照片分辨率不應低于300萬像素,錄像的分辨率不應低于30萬像素;d)檢測后應整理照片,每一處結構性缺陷應配正向和側向照片各不少于1張,并對應附注文字說明。8.2.3進入管道的檢查人員應使用隔離式防毒面具,攜帶防爆照明燈具和通信設備。在管道檢查過程中,管內人員應隨時與地面人員保持通信聯系。8.2.4檢查人員自進入檢查井開始,在管道內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h。當進入管道的人員遇到難以穿越的障礙時,不得強行通過,應立即停止檢測。8.2.5進入管內檢查宜2人同時進行,地面輔助、監護人員不應少于3人。8.2.6當待檢管道鄰近基坑或水體時,應根據現場情況對管道進行安全性鑒定后,檢查人員方可進入管道。8.3簡易工具檢查8.3.1應根據檢查的目的和管道運行狀況選擇合適的簡易工具。各種簡易工具的適用范圍宜符合表3的要求。表3簡易工具使用范圍適用范圍簡易工具中小型管道大型以上管道倒虹管檢查井竹片或鋼帶適用不適用適用不適用反光鏡適用適用不適用不適用Z字形量泥斗適用適用適用不適用直桿形量泥斗不適用不適用不適用適用通溝球(環)適用不適用適用不適用激光筆適用適用不適用不適用8.3.2當檢查小型管道阻塞情況或連接狀況時,可采用竹片或鋼帶由井口送入管道內的方式進行,人員不宜下井送遞竹片或鋼帶。8.3.3在管內無水或水位很低的情況下,可采用反光鏡檢查。8.3.4量泥斗可用于檢測管口或檢查井內的淤泥和積沙度。當采用量泥斗檢測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量泥斗用于檢查井底或離管口500mm以內的管道內軟性積泥厚度量測;b)當使用乙字形量泥斗檢查管道時,應將全部泥斗伸入管口取樣;c)量泥斗的取泥斗間隔宜為25mm,量測積泥深度的誤差應小于50mm。8.3.5當采用激光筆檢測時,管內水位不宜超過管徑的三分之一。9管道狀況綜合評估9.1一般規定9.1.1管道狀況綜合評估應包括管道功能性狀況、管道結構性狀況、管道周邊環境狀況評估內容。9.1.2管道狀況綜合評估應依據設計或竣工資料、調查資料、檢測資料進行。9.1.3管道評估工作宜采用計算機軟件進行。9.1.4當缺陷沿管道縱向的尺寸不大于1m時,長度應按1m計算。9.1.5當管道縱向1m范圍內兩個以上缺陷同時出現時,分值應疊加計算;當疊加計算的結果超過10分時,應按10分計。9.1.6管道評估應以管段為最小評估單位。當對多個管段或區域管道進行檢測時,應列出各評估等級管段數量占全部管段數量的比例。當連續檢測長度超過5km時,應作總體評估。9.2檢測項目名稱、代碼及等級9.2.1本文件已規定的代碼應采用兩個漢字拼音首個字母組合表示,未規定的代碼應采用與此相同的確定原則,但不得與已規定的代碼重名。9.2.2管道缺陷等級應按表4規定分類。表4缺陷等級分類表等級缺陷性質1234結構性缺陷程度輕微缺陷中等缺陷嚴重缺陷重大缺陷功能性缺陷程度輕微缺陷中等缺陷嚴重缺陷重大缺陷9.2.3結構性缺陷的名稱、代碼、等級劃分及分值應符合表5的規定。表5結構性缺陷名稱、代碼、等級劃分及分值缺陷名稱缺陷代碼缺陷等級缺陷描述分值破裂PL管道的外部壓力超過自身的承受力致使管子發生破裂。其形式有縱向、環向和復合3種1裂痕-當下列一個或多個情況存在時:1)在管壁上可見細裂痕;2)在管壁上由細裂縫處冒出少量沉積物;3)輕度剝落。0.52裂口-破裂處已形成明顯間隙,但管道的形狀未受影響且破裂無脫落23破碎-管壁破裂或脫落處所剩碎片的環向覆蓋范圍不大于弧長60°54坍塌-當下列一個或多個情況存在時:1)管道材料裂痕、裂口或破碎處邊緣環向覆蓋范圍大于弧長60°;2)管壁材料發生脫落的環向范圍大于弧長60°。變形BX管道受外力擠壓造成形狀變異1變形不大于管道直徑的5%12變形為管道直徑的5%~15%23變形為管道直徑的15%~25%54變形大于管道直徑的25%腐蝕FS管道內壁受侵蝕而流失或剝落,出現麻面或露出鋼筋1輕度腐蝕-表面輕微剝落,管壁出現凹0.52中度腐蝕-表面剝落顯露粗骨料或鋼筋23重度腐蝕-粗骨料或鋼筋完全顯露5錯口CK同一接口的兩個管口產生橫向偏差,未處于管道的正確位置1輕度錯口-相接的兩個管口偏差不大于管壁厚度的1/20.52中度錯口-相接的兩個管口偏差為管壁厚度的1/2~1之間23重度錯口-相接的兩個管口偏差為管壁厚度的1~2倍之間54嚴重錯口-相接的兩個管口偏差為管壁厚度的2倍以上起伏QF接口位置偏移,管道豎向位置發生變化,在低處形成注水1起伏高/管徑≤20%0.5220%<起伏高/管徑≤35%2335%<起伏高/管徑≤50%54起伏高/管徑>50%脫節TJ兩根管道的端部未充分接合或接口脫離1輕度脫節-管道端部有少量泥土擠入12中度脫節-脫節距離不大于20mm33重度脫節-脫節距離為20mm~50mm54嚴重脫節-脫節距離為50mm以上接口材料脫落TL橡膠圈、瀝青、水泥等類似的接口材料進入管道1接口材料在管道內水平方向中心線上部可見12接口材料在管道內水平方向中心線下部可見3支管暗接AJ支管未通過檢查井直接側向接入主管1支管進入主管內的長度不大于主管直0.52支管進入主管內的長度在主管直徑10%~20%之間23支管進入主管內的長度大于主管直徑20%5異物CR非管道系統附屬設施的物體穿透管壁進入管內1異物在管道內且占用過水斷面面積不大于10%0.52異物在管道內且占用過水斷面面積為10%~30%23異物在管道內且占用過水斷面面積大于30%5滲漏管外的水流入管道1滴漏-水持續從缺陷點滴出,沿管壁流動0.52線漏-水持續從缺陷點流出,并脫離管壁流動23涌漏-水從缺陷點涌出,涌漏水面的面積不大于管道斷面的1/354噴漏-水從缺陷點大量涌出或噴出,涌漏水面的面積大于管道斷面的1/3注:表中缺陷等級定義區域X的范圍x~y時,其界限的意義是x<X≤y。9.2.4功能性缺陷名稱、代碼、等級劃分及分值應符合表6的規定。表6功能性缺陷名稱、代碼、等級劃分及分值缺陷名稱缺陷代碼缺陷等級缺陷描述分值沉積CJ雜質在管道底部沉淀淤積1沉積物厚度為管徑的20%~30%0.52沉積物厚度為管徑的30%~40%23沉積物厚度為管徑的40%~50%54沉積物厚度大于管徑的50%結垢JG管道內壁上的附著物1硬質結垢造成的過水斷面損失不大于15%;軟質結垢造成的過水斷面損失在15%~25%之間0.52硬質結垢造成的過水斷面損失在15%~25%之間;軟質結垢造成的過水斷面損失在25%~50%之間23硬質結垢造成的過水斷面損失在25%~50%之間;軟質結垢造成的過水斷面損失在50%~80%之間54硬質結垢造成的過水斷面損失大于50%;軟質結垢造成的過水斷面損失大于80%障礙物ZW管道內影響過流的阻擋物1過水斷面損失不大于15%0.12過水斷面損失在15%~25%之間23過水斷面損失在25%~50%之間54過水斷面損失大于50%壩根CQ管道閉水試驗時砌筑的臨時磚墻封堵,試驗后未拆除1過水斷面損失不大于15%12過水斷面損失在15%~25%之間33過水斷面損失在25%~50%之間5或拆除不徹底的遺4過水斷面損失大于50%樹根單根樹根或是樹根群自然生長進入管道1過水斷面損失不大于15%0.52過水斷面損失在15%~25%之間23過水斷面損失在25%~50%之間54過水斷面損失大于50%浮渣FZ管道內水面上的漂浮物(該缺陷需記入檢測記錄表,不參與計算)1零星的漂浮物,漂浮物占水面面積不大于30%-2較多的漂浮物,漂浮物占水面面積為30%~60%-3大量的漂浮物,漂浮物占水面面積大于60%-注:表中缺陷等級定義區域X的范圍x~y時,其界限的意義是x<X≤y。9.3結構性狀況評估9.3.1管段結構性缺陷參數應按下式計算:當Smax≥S時,F=Smax當Smax<S時,F=S式中:F—管段結構性缺陷參數;Smax—管段損壞狀況參數,管段結構性缺陷中損壞最嚴重處的分值;S—管段損壞狀況參數,按缺陷點數計算的平均分值。9.3.2管段損壞狀況參數S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管段損壞狀況參數應按下列公式計算:Smax=max{Pi}n=n1+n2式中:n—管段的結構性缺陷數量;n1—縱向凈距大于1.5m的缺陷數量;n2—縱向凈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缺陷數量;P1—縱向凈距大于1.5m的缺陷分值,按表9取值;P2—縱向凈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缺陷分值,按表9取值;a—結構性缺陷影響系數,與缺陷間距有關。當缺陷的縱向凈距大于1.0m且不大于當管段存在結構性缺陷時,結構性缺陷密度應按下式計算:式中:SM—管段結構性缺陷密度;L—管段長度(mLi1—縱向凈距大于1.5m的結構性缺陷長度(mLi2—縱向凈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結構性缺陷長度(m)。9.3.3管段結構性缺陷等級的確定和管段結構性缺陷類型評估應符合表7和表8確定。表7管段結構性缺陷等級評定對照表等級缺陷參數F損壞狀況描述ⅠF≤1無或有輕微缺陷,結構狀況基本不受影響,但具有潛在變壞的可能Ⅱ1<F≤3管段缺陷明顯超過一級,具有變壞的趨勢Ⅲ3<F≤6管段缺陷嚴重,結構狀況受到影響ⅣF>6管段存在重大缺陷,損壞嚴重或即將導致破壞表8管段結構性缺陷類型評估參數表缺陷密度SM<0.1>0.5管段結構性缺陷類別局部缺陷部分或整體缺陷整體缺陷9.3.4管段修復指數應按下式計算:RI=0.7×F+0.1×K+0.05×E+0.15×T式中:RI—管段修復指數;K—地區重要性參數,可按表9的規定確定;E—管道重要性參數,可按表10的規定確定;T—土質影響參數,可按表11的規定確定。表9地區重要性參數K地區類別K中心商業、附近具有甲類民用建筑工程的區域交通干道、附近具有乙類民用建筑工程的區域6其他行車道路、附近具有丙類民用建筑工程的區域3所有其他區域或F<4時0表10管道重要性參數E管徑DE值D>1500mm1000mm<D≤1500mm6600mm≤D≤1000mm3D<600mm或F<40表11土質影響參數T土質一般土層粉砂濕陷性黃土膨脹土淤泥類土紅黏或層Ⅳ級Ⅲ級強中弱淤泥淤泥質土土F=008686889.3.5管段的修復等級應符合表12的規定。表12管段修復等級劃分等級修復指數RI修復建議及說明ⅠRI≤1結構條件基本完好,不修復Ⅱ1<RI≤4結構在短期內不會發生破壞現象,但應做修復計劃Ⅲ4<RI≤7結構在短期內可能會發生破壞,應盡快修復ⅣRI>7結構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破壞,應立即修復10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查10.1檢查井檢查應在管道檢測之前進行。10.2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查時應現場填寫記錄表格,并應符合本文件附錄A的規定。10.3塑料檢查井檢查的內容除應符合本文件規定以外,還應檢查井筒變形、接口密封狀況。10.4當對檢查井內兩條及以上的進水管道或出水管道進行排序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檢查井內出水管道應采用羅馬數字Ⅰ、Ⅱ……按逆時針順序分別表示;b)檢查井內進水管道應以出水管道工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采用大寫英文字母A、B、C……順序分別表示;c)當在垂直方向有重疊管道時,應按其投影到井底平面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序;d)各流向的管道編號應采用與之相連的下游井或上游井的編號標注。11成果資料11.1檢測工作結束后應編寫檢測與評估報告。11.2檢測與評估報告的基本內容應符合下列規定:a)應描述任務來源及管道檢測概況;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