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金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金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金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金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金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金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三模試卷

注意事項

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

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

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

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已知NA從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6g'He含有的中子數為2NA

B.ImolCH3CH2OH被氧化為CHjCHO轉移的電子數為NA

C.20g正丁烷和38g異丁烷的混合物中非極性鍵數目為IONA

_1

D.0.1inolLNa2SO4溶液中含有的SO4?-數目為0.1NA

2、FdO』中含有Fe(II)、Fe(ID),以FeKWPd為催化材料,可實現用Hz消除酸性廢水中的致癌物NO3其反應

過程如魚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Fe(II)與Fe(ID)的相互轉化起到了傳遞電子的作用

C.反應過程中N(h-被Fe(II)氧化為N2

D.用該法處理后水體的pH降低

3、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方法是加入新制生石灰,經過濾后即得乙醇

B.HOCH2cH(C%)2與(CH3)3COH屬于碳鏈異構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雜質,可加入足量燒堿溶液,通過分液即得乙酸乙酯

D.一個苯環上已經連有?CH3、?CH2cH3、-OH三種基團,如果在苯環上再連接一個?CH3,其同分異構體有16種

4、A、B、C、D、E、F為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六種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單質是最理想的燃料。C原子次外層電子

數是最外層的1/3,E與C同主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元素D與A一定形成共價化合物

B.元素B可能與元素A形成多種共價化合物

C.F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定是一種強酸

D.若元素D是非金屬元素,則D的單質可能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

5、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O.lmolCh溶于水,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1NA

B.標準狀況下,2.241^0和2.24102混合后氣體分子數為0.15、\

C.加熱條件下,ImolFe投入足量的濃硫酸中,生成NA個SOz分子

D.O.lmolNazCh與足量的潮濕的二氧化碳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

6、對石油和煤的分析錯誤的是

A.都是混合物B.都含有機物

C.石油裂化和煤干儲得到不同的產品D.石油分儲和煤干儲原理相同

7、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食用單晶冰糖的主要成分是單糖B.硫酸亞鐵可用作袋裝食品的脫氧劑

C.用水玻璃浸泡過的紡織品可防火D.傳播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具有膠體性質

8、有機化合物在食品、藥物、材料等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苯和間二甲苯的一溟代物均有4種

B.按系統命名法,化合物(CH3)2C(OH)C(CH3)3的名稱為2,2,3?三甲基?3-丁醇

C.2.丁烯分子中的四個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D.乙酸甲酯分子在核磁共振氫譜中只能出現一組峰

9、下列由相關實驗現象所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NH4cl和NH4HCO3受熱都能分解,說明可以用加熱NH4cl和NH4HCO3固體的方法制氨氣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一定有SO4*

C.Fe與稀HNO3、稀H2s04反應均有氣泡產生。說明Fc與兩種酸均發生置換反應

D.N%遇到濃鹽酸產生白煙,說明二者發生反應生成白色固體

10、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2g金剛石與12g石墨所含共價鍵數均為2NA

B.常溫下,lLpH=7的Imol/LHCOONH』溶液中HCOO-與NHa+數目均為NA

C.O.lmolCh與0.2molCHj光照充分反應生成HC1分子數為O.INA

D.100g34%的H2O2中加入MnOz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

11>熱催化合成氨面臨的兩難問題是:采用高溫增大反應速率的同時會因平衡限制導致NH3產率降低。我國科研人員

研制了Ti?H?Fe雙溫區催化劑(Ti?H區域和Fe區域的溫度差可超過100℃)。Ti?H?Fe雙溫區催化合成氨的反應歷程如

圖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水標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

A.①為NmN的斷裂過程

B.①③在高溫區發生,②④⑤在低溫區發生

C.④為N原子由Fe區域向Ti?H區域的傳遞過程

D.使用Ti?H?Fe雙溫區催化劑使合成氨反應轉變為吸熱反應

12、最近科學家發現都由磷原子構成的黑磷(黑磷的磷原子二維結構如圖)是比石墨烯更好的新型二維半導體材料.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石墨烯屬于烯克B.石墨烯中碳原子采用sp3雜化

C.黑磷與白磷互為同素異形體D.黑磷高溫下在空氣中可以穩定存在

13、下表記錄了tC時的4份相同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無水硫酸銅的質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銅晶體(CUSOT5H2O)

的質量(溫度保持不變)的實驗數據:

硫酸銅溶液?②③④

加入的無水硫酸銅(g)3.0()5.508.5010.00

析出的硫酸銅晶體(g)1.005.5010.9013.60

當加入6.20g無水硫酸銅時,析出硫酸銅晶體的質量W為

A.7.70B.6.76C.5.85D.9.00

1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

A.0.1molLTNaOH溶液:Na\K\CO3\A1O<

223

B.通入過量CL:Cr>SO4->Fe\Al*

C.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1O>CHjCOO.HCOy

++

D.O.lmolLTH2sO4溶液:K>NH4>NO3>HSOy

15、[Zn(CN)4]2-在水溶液中可與HCHO發生反應生成[Zn(H?O)4產和HOCHzC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ZM+基態核外電子排布式為加]3a

B.ImolHCHO分子中含有。鍵的數目為1.806xl024

C.HOCH2CN分子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sp3

,CN產

D.[Zn(CN)4p-中ZM+與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鍵,結構可表示為

N/VCN

CN.

16、用下列①②對應的試劑(或條件)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試劑(或條件)

①熱水②冷水

A.用溫度的變化鑒別二氧化氮和澳蒸氣

浴浴

B.用Na塊檢驗乙醇分子中存在不同于燒分子里的氫原子①乙醇②己烷

C.用不同的有色物質比較二氧化硫和氯水漂白性的差異①石蕊②品紅

D.用溟水檢驗苯的同系物中烷基對苯環有影響①苯②甲苯

A.AB.BC.CD.D

17、利用右圖所示裝置可以將溫室氣體(^轉化為燃料氣體CO。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O,

質子交換膜

(只允許H?通過)

A.電極b表面發生還原反應

B.該裝置工作時,工從a極區向b極區移動

C.該裝置中每生成hnolCO,同時生成0.5mol02

D.該過程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18、25t時,二元弱酸WR的pKai=1.85,pKa2=7.45(已知pKa=?lgKj。在此溫度下向20mL0.1mokL」H2R溶液中滴

加O.lmok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隨NaOH溶液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所示溶液中:c(HzR)+c(HR)+c(R2)=0.1mol*L1

B.b點所示溶液中:c(Na+)>c(HR>>c(H2R)>c(四)

C.c點溶液中水電離程度大于d點溶液

D.d點所示溶液中:c(Na+)>c(R2*)>c(HR-)

19、化學科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煤經過氣化和液化兩個物理變化,可變為清潔能源

B.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影響了空氣的質量,是造成PM2.S值升高的原因之一

C.自然界中含有大量的游離態的硅,純凈的硅晶體可用于制作計算機芯片

D.糖類、油脂和蛋白質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20、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高純硅可用于制作光導纖維

B.碳酸鈉熱溶液呈堿性,可用于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C.利用太陽能蒸發海水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D.淀粉和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均為葡萄糖

21、有一種鋰離子電池,在室溫條件下可進行循環充放電,實現對磁性的可逆調控。一極為納米FezCh,另一極為金

屬鋰和石墨的復合材料,電解質只傳導鋰離子。電池總反應為:Fe2O3+6Li=-2Fe+3Li2O,關于此電池,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A.放電時,此電池逐漸靠近磁鐵

B.放電時,正極反應為Fe2O3+6Li++6e,=2Fe+3Li2。

C.放電時,正極質量減小,負極質量增加

D.充電時,陰極反應為Li++e?=Li

22、常溫下O.lmol/LNH4C1溶液的pH最接近于()

A.1B.5C.7D.13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23、(14分)一種副作用小的新型鎮痛消炎藥K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NaCHCN

6CHJEbur

1

D

請回答下列問題

(1)F分子中官能團的名稱為;B分子中處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一個

(2)反應⑥的條件為;反應⑧的類型為。

(3)反應⑦除生成H外,另生成一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o

(4)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o

(5)符合下列條件的G的同分異構體有種

I.苯環上有且僅有四個取代基;

II.苯環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

m.能發生銀鏡反應。

其中還能發生水解反應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只寫一種即可)。

CHCHCOOHHCHCHCOOH

(6)II2是合成——COCCH的重要中間體。參照題中合成路線,設計由1Q-丁二烯合成II2

CHCH2COOH\/CHCHjCOOH

的一種合成路線(無機試劑任選):0

24、(12分)白藜蘆醇(結構簡式:屬二苯乙烯類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預防心血

H0

管疾病的作用。某課題組提出了如下合成路線:

(CpH^)

己知;@RCIl2Br+.LlR'CHO嶼RCH?名片

COOCHjCH20HCH2OH

②d9

OCHj沁OCH。OH

3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白藜蘆醇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2)C-D的反應類型是:;E-F的反應類型是o

⑶化合物A不與FeCh溶液發生顯色反應,能與NaHCCh溶液反應放出CO2,推測其核磁共振譜「H?NMR)中顯示不

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個數比為(從小到大)。

(4)寫出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寫出結構簡式;D、E;

⑹化合物CMO-O^CH。符合下列條件的所有同分異構體共種,

①能發生銀鏡反應;②含苯環且苯環上只有兩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

寫出其中不與堿反應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0

25、(12分)欲用濃硝酸法(測定反應后生成氣體的量)測定某銅銀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但資料表明:反應中除了生成

NO2氣體外還會有少量的NO生成;常溫下NCh和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時幾乎只有無色的N2O4液體或晶體存

在。為完成測定并驗證確有NO生成,有人設計如下實驗:

ABCDE

(1)實驗開始前要先打開A部分的活塞Ki,持續通一段時間的氮氣再關閉KI,這樣做的目的是

(2)裝置B瓶的作用是

(3)A中的反應停止后,打開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氣,若反應確有NO產生,則D中應出現的現象是_;實

驗發現,通入氧氣溫度的高低對實驗現象有較大影響,則為便于觀察應通入_(填“冷”或“熱”)的氧氣。

(4)為減小測量誤差,在A中反應完成和D中出現現象后,還應繼續進行的操作是

(5)實驗測得下列數據:所用銅銀合金質量:15.0g、濃硝酸:40mL13.5mol/L;實驗后A中溶液體積:40mL;H+

濃度:l.Omol/L。若設反應中硝酸既無揮發也無分解,則:

①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一o

②若己測出反應后E裝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質量,則為確定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還需要測定的數據是

(6)若實驗只測定Cu的質量分數,不驗證NO的產生,則在銅限合金中與濃硝酸反應后,只需要簡單的實驗操作可

達到目的,請簡述實驗過程:-o

26、(10分)某小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鐵的電化學腐蝕原理的探究實驗:

裝置分別進行的操作現象

1.連好裝置一段時間后,向燒杯中

滴加酚配

7

鐵片一一碳楙

1.0mo!!?,ii.連好裝置一段時間后,向燒杯中鐵片表面產生藍色沉

H1NaCI溶液

滴加K3[Fe(CN)6]溶液淀

⑴小組同學認為以上兩種檢驗方法,均能證明鐵發生了電化學腐蝕。

①實驗i中的現象是—o

②用化學用語解釋實驗i中的現象:°

⑵查閱資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據此有同學認為僅通過ii中現象不能證明鐵發生了電化學腐蝕,理由是

②進行下列實驗,在實驗幾分鐘后的記錄如下:

實驗滴管試管現象

iii.蒸儲水無明顯變化

1

0.5mobL'1

6鐵片表面產生大量藍

1

K3[Fe(CN)6]iv.1.0mol-LNaCI溶液

色沉淀

刖;溶液

2mL

v.0.5moi-L-*Na2sO4溶液無明顯變化

a.以上實驗表明:在一條件下,R[Fe(CN)6]溶液可以與鐵片發生反應。

b.為探究。?的存在對反應的影響,小組同學將鐵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凈)后再進行實驗汨,發現鐵片表面產

生藍色沉淀。此補充實驗表明。?的作用是—O

⑶有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仍不嚴謹。為進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對實驗ii結果的影響,又利用⑵中裝置繼續實

驗。其中能證實以上影響確實存在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實驗試劑現象

A酸洗后的鐵片、K3[Fe(CN)H溶液(已除02)產生藍色沉淀

B酸洗后的鐵片、K3[Fe(CN"]和、aCl混合溶液(未除。2)產生藍色沉淀

C鐵片、K'Fe(CN)6]和Na。混合溶液(己除。2)產生藍色沉淀

D鐵片、KdFe(CN)6]和鹽酸混合溶液(已除02)產生藍色沉淀

綜合以上實驗分析,利用實驗ii中試劑能證實鐵發生了電化學腐蝕的實驗方案是O

27、(12分)乙酸葦酯是一種有馥郁茉莉花香氣的無色液體,沸點213C,密度為1.055gcmP,實驗室制備少量乙酸

葦酯的反應如下:CH2OH+(CH3CO)2O—^^^CHzOOCCHK乙酸葦酯)+CH3coOH

11VV

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三頸燒瓶中加入30g(0.28mol)苯甲醇、30g乙酸醉(0.29mol)和1g無水CHjCOONa,攪拌升溫至110℃,

回流4?6h(裝置如圖所示):

步驟2:反應物降溫后,在攪拌下慢慢加入15%的Na2c03溶液,直至無氣泡放出為止。

步驟3:將有機相用15%的食鹽水洗滌至中性。分出有機相,向有機相中加入少量無水CaCL處理得粗產品。

步驟4:在粗產品中加入少量硼酸,減玉蒸餡(l.87kPa),收集98?100C的儲分,即得產品。

(1)步驟1中,加入無水CIhCOONa的作用是,合適的加熱方式是______o

(2)步驟2中,NH2c03溶液需慢慢加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o

⑶步驟3中,用15%的食鹽水代替蒸憎水,除可減小乙酸節酯的溶解度外,還因為;加入無水CaCb

的作用是。

(4)步驟4中,采用減壓蒸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CXh的回收與利用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點課題,可利用CH*與CO2制備“合成氣”(CO、%),還可制備甲

醇、二甲醛、低碳烯垃等燃料產品。

I.制合成氣

科學家提出制備“合成氣”反應歷程分兩步:

反應①:CH。(g)=C(ads)+2Hz(g)(慢反應)

反應②:C(ads)+CO2(g)^-2CO(g)(快反應)

上述反應中C(ads)為吸附性活性炭,反應歷程的能量變化如圖:

F/|c.T*fr>nl

E,

______2co(g)+2H:(g)

pqk_J7C(ad$)+2H:(g)

\-Jir

反應①反應②反應歷程

(1)CH4與CO2制備“合成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0能量變化圖中:E5+E1E4+E2(填”>”、“V”

或“=”)c

II.脫水制酸

利用“合成氣”合成甲醇后,甲醇脫水制得二甲醛的反應為:

2cH30H(g)=CH30cH3(g)+H20(g)AH,其速率方程式為:vwk正/(CFLOH),v^ke-c(CH3OCH3)c

27086137

(H2O),k正、k逆為速率常數且只與溫度有關。經查閱資料,上述反應平衡狀態下存在計算式:lnKc=-2.205+——

T

(Kc為化學平衡常數;T為熱力學溫度,單位為K)。

(2)反應達到平衡后,僅升高溫度,k正增大的倍數k逆增大的倍數(填“>”、"V”或“=").

(3)某溫度下(該反應平衡常數Kc為200),在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H3OH,反應到某時刻測得各組分的物質的

量如下:

物質CH3OHCH3OCH3H2O

物偵的量/mol0.40.40.4

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小:v正丫逆(填“>”、"V”或“=”)。

(4)500K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醇CIWH,反應到達平衡狀態時,體系中CH30cH3(g)的物質的量分

數為(填標號)。

A<-B-C>-D無法確定

333

29、(10分)具有抗菌作用的白頭翁衍生物H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H

RCHO

已知:i.RCHzBrfRHC-CH-R

一定條件

??RR'

"?RHC=CH-R'號祭;》R"COO-CH-CH-I

(I)A屬于芳香正,其名稱是_________o

(2)B的結構簡式是;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①苯環上只有一個取代基,②能發生銀

鏡反應,③能發生水解反應,該物質的結構簡式為o

(3)由C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由G生成H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ImolF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molNaOHo

(5)試劑b是__________。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選填字母序號)

a.G存在順反異構體

b.lmolG最多可以與Imol%發生加成反應

c.lmolH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2moiNaOH

HjCCH3

(7)以乙烯為起始原料,結合已知信息選用必要的無機試劑合成口,寫出合成路線(用結構簡式表示有機

H3czCH,

物,用箭頭表示轉化關系,箭頭上注明試劑和反應條件)o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A

【解析】

A、6g3的的物質的量為2m01,1moPHe含有的中子數為NA,2moi3.含有的中子數為2NA,選項A正確;

B、ImolCH3cH20H被氧化為CH3CHO轉移的電子數為2NA,選項B錯誤;

C、正丁烷和異丁烷的分子式相同,均為C4H10,20g正丁烷和38g異丁烷的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為ImoLImolC’Hio

中極性健數目為IONA,非極性鍵數目為3NA,選項C錯誤;

D、0.lmol?L-Na2s04溶液的體積未給出,無法計算SO』?一數目,選項D錯誤。

答案選A。

2、B

【解析】

A.從圖示可以看出,在Pd上,氏失去電子生成H+,所以Pd作負極,故A錯誤;

B.Fe(II)失去電子轉化為Fe(HI),失去的電子被NO2一得到,出失去的電子被Fe(IH)得到,Fe(III)轉化為

Fe(H),所以Fe(II)與Fe(III)的相互轉化起到了傳遞電子的作用,故B正確;

C.反應過程中NO?被Fc(II)還原為N2,故C錯誤;

+

D.總反應為:2NOzf3H2+2H=N2+4H2O,消耗了FT,所以用該法處理后水體的pH升高,故D錯誤;

故選B。

3、D

【解析】

分析:A.CaO與水反應后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是離子化合物,增大了沸點差異;B.碳鏈異構是碳鏈的連接方式

不同,?OH的位置不同是位置異構;C.乙酸乙酯能夠在NaOH溶液中水解;D.可看成二甲苯

3

-C%)苯環上的H原子被-CH2cH3、-OH取代。

詳解:A.CaO與水反應后,增大沸點差異,應選蒸餡法分離,故A錯誤;B.?OH的位置不同,屬于位置異構,故

B錯誤;

C.乙酸乙酯與NaOH反應,不能除雜,應選飽和碳酸鈉溶液、分液,故C錯誤;D.一個苯環上已經連有

?CH3、-CH2cH3、-OH三種基團,如果在苯環上再連接一個?CH3,看成二甲苯(-CHj)

苯環上連有?CH2cH3、?OH,個1中?OH在甲基的中間時乙基有2種位置,-OH在甲基的鄰位時乙基有3種位置,

?OH在兩個甲基的間位時乙基有2種位置,共7種;麻中先固定?OH,乙基有3種位置,有3種同分異構體;

先固體?OH在鄰位時乙基有3種位置,固定?OH在間位時乙基有3種位置,有6種;則同分異構體有7+3+6=16

種,故D正確;故選D。

4、A

【解析】

A的單質是最理想的燃料,A是H元素。C原子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的1/3,說明C只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即C是。

元素;E與C同主族,E是S元素;F是原子序數大于S的主族元素,F是C1元素;B可能是Li、Be、B、C、N幾種元

素中的一種,D可能是F、Na、Mg、Al、Si、P中的一種。

【詳解】

A.若元素D是Na,Na與H形成的化合物NaH是離子化合物,故A錯誤;

B.C、N與H元素都能形成多種共價化合物,如CH,、C此,限、N2H4等,故B正確;

C.F是C1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HClOi,HC10,是強酸,故C正確;

D.若元素D是Si元素,Si單質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故D正確;選A。

5、D

【解析】

A.Ck溶于水發生反應H2O+C12^^=HCHHCK),是一個可逆反應,O.lmoICk溶于水,轉移的電子數目小于O.INA,

A錯誤;

B.標準狀況下,2.24LNO和2.24L(h混合,發生的反應有:2NO+O2==2NO2,2NO2^=^N2O4,所以混合后的氣體

分子數小于015NA,B錯誤;

C.加熱條件下,Fe與足量的濃硫酸反應生成+3價的鐵離子,轉移的電子數為3m01,根據得失電子守恒,應生成:NA

個SO2分子,c錯誤;

D.O.lmolNazOz與足量的潮濕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過氧化鈉中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還原,所以轉移

的電子數為0.1N*,D正確,

答案選Do

6、D

【解析】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都屬于復雜的混合物,故A正確;

B.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都屬于復雜的混合物,其中都含有有機物,故B正確;

C.石油裂化是將碳原子數多的烷燒斷裂成碳原子數少的燒,由于烷燒的斷裂,會得到烷燒和烯荒,所以裂化后得到的

產物中含有烯燒;煤的干儲是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的過程,獲得產品有煤爐氣、煤焦油、焦炭;產物不同,

故c正確;

D.石油裂化是將碳原子數多的烷燒斷裂成碳原子數少的垃,煤的干餌是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的過程,原理不

同,故D錯誤;

題目要求選擇錯誤的,故選D。

【點睛】

石油分傕就是將石油中不同沸點的物質依次分離,出來的叫做儲分,主要是飽和荒。石油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

將相對分子質量較大、沸點較高的燒斷裂為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沸點較低的炫的過程,是不飽和垃,

7、A

【解析】

A.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屬于二糖,A錯誤;

B.硫酸亞鐵里的鐵元素為卜2價具有還原性,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可以用于袋裝食品的脫氧劑,B正確;

C.硅酸鈉的水溶液俗稱水玻璃,不易燃燒,用水玻璃浸泡過的紡織品可防火,C正確;

D.氣溶膠是膠粒分散到氣態分散劑里所得到的分散系,氣溶膠屬于肢體,具有膠體性質,D正確;

答案選A。

8、A

【解析】

CH

3CHF

A.甲苯有4種等效氫(,②),間二甲苯也有4種等效氫(),因此它們的一漠代物均有4種,

A項正確;

OHCH3

醇的系統命名,選含羥基的最長碳能為主鏈,從距羥基較近的一端開始編號,該化合物名稱

B.CHs-^-C—6H3,

CH3CH3

應為:2,3,3?三甲基2丁醇,B項錯誤;

HHHCH3

C.2.丁烯的結構為C=C或)C=C,分子中的四個碳原子不在一條直線上,C項錯誤;

CH3CH35

0

D.乙酸甲酯分子中有2種等效氫(用卜_“僧),在核磁共振氫譜中會出現2組峰,D項錯誤;

答案選A。

【點睛】

用系統命名法命名的一般原則:

①選擇含官能團的最長碳鏈為主鏈;

②編號時,先考慮使官能團所在碳的編號盡可能小,再考慮使其它支鏈的編號盡可能小;

③寫名稱時,先寫支鏈名稱,再寫主鏈名稱,阿拉伯數字與漢字之間以相隔。

9、D

【解析】

A、氯化鉉受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冷卻后二者又重新結合生成氯化錢,不能制備氨氣,選項A錯

誤;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在酸性條件下H+、NO3?具有強的氧化性,

會把SCV-氧化產生SO4%不能說明該溶液一定有SO4%選項B錯誤;C、Fe與稀HNO3、稀H2s。4

反應均有氣泡產生,前者是由于硝酸的強氧化性,后者是由于Fe與稀硫酸發生置換反應,選項C錯誤;

D、NHj遇到濃鹽酸產生白煙.說明二者發生反應生成白色固體氯化錠,選項D正確°答案選De

點睛:本題考查實驗現象及所推出的結論正誤判斷的知識。明確實驗現象以及化學反應原理是解答本題

的關鍵。

10、C

【解析】

A.金剛石中平均1個碳原子形成2個共價鍵,石墨中平均1個碳原子形成1.5個共價鍵,因此12g金剛石與12g石墨

所含共價鍵數不相等,A錯誤;

B.常溫下,lLpH=7的lmol/LHCOONH4溶液顯中性,根據電荷守恒守恒可知HCOCf與NHj的濃度相等,但由于二

者均水解,所以數目均小于NA,B錯誤;

C.0.ImolCk與0.2molCH4光照充分反應根據氯原子守恒可知生成HC1分子數為0.INA,C正確;

D.100&34%的H2O2(物質的量是Imol)中加入M11O2充分反應生成0.5mol氧氣,轉移電子數為NA,D錯誤;

答案選C

11、C

【解析】

A.經歷①過程之后氮氣分子被催化劑吸附,并沒有變成氮原子,,①過程中氮氮三鍵沒有斷裂,故A錯誤;

B.①為催化劑吸附N2的過程,②為形成過渡態的過程,③為N2解離為N的過程,以上都需要在高溫時進行;為了增

大平衡產率④⑤要在低溫區進行,故B錯誤;

C.由題中圖示可知,過程④完成了Ti?H-Fe?*N到Ti-H?*N?Fe兩種過渡態的轉化,N原子由Fe區域向Ti?H區域傳遞,

故C正確;

D.化學反應不會因加入催化劑而改變吸放熱情況,故D錯誤;

故選:Co

12>C

【解析】

A.石墨烯是碳元素的單質,不是碳氫化合物,不是烯嫌,A錯誤;

B.石墨烯中每個碳原子形成3。鍵,雜化方式為sp?雜化,B錯誤;

C.黑磷與白磷是磷元素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C正確;

D.黑磷是磷單質,高溫下能與02反應,在空氣中不能穩定存在,D錯誤;

答案選C。

13、B

【解析】

根據圖表可看出無水硫酸銅的質量每增加0.5g析出硫酸銅晶體的質量就增加0.9g,可求出增加0.7g無水硫酸銅析出硫

酸銅晶體的質量;設U.7g無水硫酸銅可析出硫酸銅晶體的質量為x,—=—,解得x=L26;

0.9x

6.2g無水硫酸銅時,析出硫酸銅晶體的質量為:5.5g+1.26g=6.76g;

答案選B。

14、A

【解析】

A.0.1moH/NaOH溶液顯堿性,離子間不發生反應,可以共存,故A正確;

B.通入過量CL的溶液顯酸性和氧化性,Fe?+有還原性被氧化為Fe3+,不能共存,故B錯誤;

C.通入大量CO2的溶液顯酸性,H+與CUT、CH3COO\HCO3?不能共存,故C錯誤;

D.0.lmol?LTH2s。4溶液顯酸性,H+存在的情況下N(h?和HSO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共存,故D錯誤。

答案選A。

15、C

【解析】

A.Zn原子序數為30,位于IIB族,所以,Zi?+基態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3d7A選項正確;

B.1分子HCHO含2個CH鍵和1個C=O鍵,共有3個。鍵,所以,ImolHCHO分子中含有。鍵的物質的量為3moL

數目為1.806x10",B選項正確;

C.HOCHzCN分子中與羥基相連的C為sp3雜化,?CN(?C三N)中的C為sp雜化,C選項錯誤;

D.[Zn(CN)4]2?中Z/+與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鍵,Zn為sp3雜化,配位原子形成正四面體,所以,[ZgCNkP?結構

可表示為,D選項正確;

答案選C

【點睛】

一般,兩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有且只有1個。鍵,如:C=O雙鍵含1個。鍵、1個7T鍵,C三N叁鍵含1個。鍵、2

個"鍵。

16、D

【解析】

A.二氧化氮中存在化學平衡,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溪蒸氣中不存在化學平衡,所以溫度不同時二氧化氮氣

體顏色發生變化,而濱蒸氣不發生變化,所以可以鑒別,故A不選;

B.鈉和乙醇發生反應生成氫氣,己烷和鈉不反應,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B不選;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品紅,但不能漂白指示劑,次氯酸能漂白品紅和指示劑,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C

不選;

D.溪水與苯和甲苯都不反應,現象相同,無法鑒別,故D選;

故選:Do

17、D

【解析】試題分析:由圖示裝置可知,水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失去電子轉化為氧氣和氫離子,電子經外電路流向b極,

氫離子向b極定向移動,二氧化碳在b極上得到電子被還原為一氧化碳。A.電極b表面發生還原反應,A正確;B.該

裝置工作時,H+從a極區向b極區移動,B正確;C.該裝置中每生成ImoICO時轉移2moie,所以一定同時生成

0.5molO2,C正確;D.該過程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D不正確。本題選D。

18、D

【解析】

2

A.a點溶液體積是原來的1.5倍,則含有R元素的微粒濃度是原來的根據物料守恒得

2

C(II2R)+C(IIR)+C(R)=-mol*L-',故A錯誤;

15

B.b點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aHR,溶液呈酸性,說明HR-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但其水解和電離程度都較小,

鈉離子不水解,所以離子微粒濃度大小順序是c(Na+)>c(HR)>c(R2-)>c(H2R),故B錯誤;

C.c點是濃度相等的NaHR和NazR的混合溶液,NaHR抑制水的電離,Na?R促進水的電離;d點是Na?R溶液,對

水的電離有促進作用,故d點的水的電離程度大于c點,故C錯誤;

D.d點溶液中溶質為NazR,R2?水解但程度較小,所以存在c(Na+)>c(R為〉c(HK),故D正確;

答案選D。

【點睛】

明確曲線上對應點溶液中溶質成分及其性質是解本題關鍵。本題的易錯點為C,要注意HR-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即NaHR抑制水的電離。

19、B

【解析】

A、煤的氣化與液化都是化學變化,故A不正確;

B、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是造成PM2.5值升高的原因之一,故B正確;

C、雖然硅的性質比較穩定,但是屬于親氧元素,故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態存在,故C不正確;

D、單糖不能水解,故D不正確;

故選B。

20、A

【解析】

A.高純硅用于制太陽能電池或芯片等,而光導纖維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故A錯誤;

B.利用碳酸鈉熱溶液水解呈堿性,可除餐具上的油污,故B正確;

C.海水蒸發是物理變化,故C正確;

D.淀粉和纖維素均為多糖,一定條件下,淀粉和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均為葡萄糖,故D正確;

故答案為A。

21、C

【解析】

A.放電時,鋰為負極,氧化鐵在正極反應,所以反應生成鐵,此電池逐漸靠近磁鐵,故正確;

B.放電時,正極為氧化鐵變成鐵,電極反應為Fe2O3+6Li++6e,=2Fe+3Li2O,故正確;

C放電時,正極反應WieFe2O3+6Li++6e-=2Fe+3Li2O,正極質量增加,負極鋰失去電子生成鋰離子,質量減少,故錯

誤;

D.充電時,陰極鋰離子得到電子,電極反應為Li++e=Li,故正確。

故選C

【點睛】

掌握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注意電解質的存在形式對電極反應的書寫的影響,本題中電解質只能傳到鋰離子,

所以電極反應中出現的離子只能為鋰離子。

22、B

【解析】

NH4C1溶液水解顯酸性,且水解生成的氫離子濃度小于0.Imol/L,以此來解答。

【詳解】

NH£1溶液水解顯酸性,且水解生成的氫離子濃度小于0.1mol/L,則氯化鉉溶液的pH介于1-7之間,只有B符合;

故答案選Bo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CH:a

CH、OH

23、竣基13濃硫酸,加熱取代反應I-|^jj+HCHO+HCIZnCl2+HO8

CH、OHJ2

(任寫一種)

CH2=CH-

口、

cCHCH2azCHCH2CNCHCHCOOH

CH=CH2Cb||NaCN||H3OII,

------------?CHCH2a------------CHCH'CNCHCH:COOH

【解析】

cn2aCH2CN

O'B為6'C為?

A的分子式為C6H6,再結合D的結構,可知A為苯(;D—E應為甲基(一CH3)

CHjCHCN

CH3

取代了Na,E為,G為CHCOOCHJ<?

【詳解】

(1)F分子中的官能團為較基,B分子中處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3個,故答案為:粉基;13;

(2)反應⑥為酯化反應,條件為濃硫酸,加熱;反應⑧為取代反應,故答案為:濃硫酸,加熱;取代反應;

CH3CH.CH、O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