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無機化學習題參考答案
第一章
L解欣Na0H)=40g?mol-1M2Ca2*)=80g?mol-1M-!-NaC0)=53g?mol
223
它們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aOH)=MNaOH)=0.01x1000=025(moj)
M(NaOH)40'7
-1-1
2.解M(NaOH)=40g?molM(lCaCl2)=55.5g?mol
10KI+2KMnO+8HSO=5I+2MnSO+6K2so4+8HO
解題中的反應方程式為424242
將上述反應方程式按題意變換為KI+lKMnOi+為2soi=」2+lMnS0i+3K2S0I+3H20
552555
Imol—mol
2
n(KI+-KMnOi)mol0,508mol
5254
則所消耗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為〃(KI+lKMnO,)=2X”史=0.004(mol)
5254
4.解混合溶液中KC1的質量濃度
所得混合溶液中KC1的質量濃度超過了極限值。
5.質量分數為3%的某Na2c溶液,密度為L05g?血?,試求溶液的c(Na2co,、
x(Na2cO3)和b(Na2co3)。
解欣Na2coi=106g?nioL
6.解應補充NaCl的質量/77(NaCl)=z?(NaCl)-J/(NaCl)=O.050X58.5=2.925
(g)
需生理鹽水的體積V(生理鹽水)=;;黑;=。。5;;8.5=0325(L)=325(mL)
7.什么叫稀溶液的依數性?難揮發性非也解質稀溶液的四種依數性之間有什
么聯系?
答溶液的蒸氣壓下降、沸點升高、凝固點降低和滲透壓力等性質只與溶質、溶劑微粒數的比值有關,而
與溶質的本性無關,因為這類性質的變化規律只適用于稀溶液,所以統稱為稀溶液的依數性。
難揮發性非電解質稀溶液的四種依數性之間關系密切,可以根據下列公式進行換算
100
8.解葡萄糖溶液中水的摩爾分數為x(HQ)=導喘=0.982
218100
-------1-------
18018
葡萄糖溶液的蒸氣壓為葉戌r(H8)=2.338X0.982=2.30(kPa)
9.解由于兩溶液在同一溫度下結冰,則△/;(尿素)=△*(未知物)
。
GL5/6Q42?用〃(未知物)=342.4(g?mol-1)
1200/10001000/1000
即該未知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42.4。
10.測得人體血液的凝固點降低值△71=0.56K,求在310K時人體血液的滲透壓。
解%(也0)=1.86K?kg?mol-1
n0.56n
由于△工二77-776(kPa)
除L868.314x310
即310K時人體血液的滲透壓為776kPa。
11.解在相同溫度下,溶液的滲透壓力與滲透濃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過比較
溶液滲透濃度的大小,確定溶液滲透壓力的大小。三種溶液的滲透濃度分別為
c?oS(CbH^Oe)=c(C6lli/)6)=0.20(mo1?L')
l
CoS(NaCl)=2c(NaCl)=2X0.20=0.40(mol?L)
Q,(Na2co3)=3c(Na2co:J=3X0.20=0.60(mol?L')
所以溶液的滲透壓力由大到小的順序為⑶>(2)>(Do
12.解(1)-(50g?L,CIIA)+-(生理鹽水)混合溶液的滲透濃度為
2612
所以該混合溶液為等滲溶液。
(2)1(18.7g?LNaC3HQj+g(生理鹽水)混合溶液的滲透濃度為
所以該混合溶液為等滲溶液。
(3)|(12.5g-L'NaHCO^+j(生理鹽水)混合溶液的滲透濃度為
所以該混合溶液為等滲溶液。
13.將1.01g胰島素溶于適量水中配制成100mL溶液,測得298K時該溶液的滲
透壓力為4.34kPa,試問該胰島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多少?
解M(胰島素)=券4=4;01]X8.314x298=5.77xl()3(g.mo「)
所以胰島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77X10\
第二章
1.I=-(0.30Xl2+0.10X32)=0.6
2
2.對于KC1C0.1
lgr±=-0.509|Z+?Z-IV7=-0.509X1XVoj=-0.16y土=0.69
3.(1)力二佇2X0.005X8.314X398-33.09(kPa)
(2)〃=i丫土cRA2X0.92X0.005X8.314X398=30.44(kPa)
4.NH3,HS;HSO.;,HPO;,SO:-
5.HSO4;HS;H3PO4,H2s0VNH;
6.酸:H2S,HAC
2
堿,C03;NH3,OH;N02-
兩性物質:HS,H2P04;H20
7.Ka(HSO;)>KU(HAc)〉人(HCN)>K“(I1CO3)>Ka(H2O)
-
酸性強度HSO4->HAC>HCN>HCO3>H2O
8.M/X=10-I4/(l.77X10-4)=5.6X10-,1
9.稀釋后丙酸濃度為0.4X125/400=0.125(mol?L稀
5-3-1
c/X>500[H']=ylKuxc=71.34X10-X0.125=1.3X10(mo1?L)
pH=2.88
10.⑴混合后,全部生成濃度為全lmol?L的NH,Cl:
%(NHj)8X10$)=5.56X1010
,o-61
c/^>500[If]=ylKaxc=75.56x10xO.l=7.46xIO(mol?U)
pH=5.13
⑵混合后,全部生成濃度為0.lmol?L的NH.Ac:
c?X(NH;)>20X,c>20X(HAc)
H]=JK”(NH;)XK&(HAc)二,5.56x10-隈1.8x1(尸=1.0J10"(mol?L-')
(4)NaOH。IpHt
第三章
2.解:(2)正確。
3
3.解:Kxv=4s
4.解:(1)不正確,(2)不正確,(3)正確,(4)不正確。
5.解:BaCOj、Fe(0H)3>Fe2s3。
7.解:沉淀平衡時有:Pb02(s)=^Pb2++2C1
50.130+525
=0.1357
SP[Pb2+]=0.1357mol?L-,[Cr]=2^2X5.7X10-3(mol?L-1)
"p(AgCl)=[Pb2+][Cl]2=0.1357X(2X2.57X103)2=1.76X10'5
8.解:查表得&p(Mn(OH)2)=2.06X10T%(加3.乩0)=1.8X10-5
(D混合液中c(Mr?+)=0.0015X10/15=0.0010(mol?L-1)
1
C(NH3.H20)=0.15X5/15=0.050(mol?L-)
由NH:“H20離解產生的[OH]為:
IP=c(Mn2+)?c2(OH-)=0.0010X(9.5X10-4)2=9.OX10-l°
???/Q>Ap(Mn(0H)2)(2.06X105)
???有Mn(0H)2沉淀生成
(0.49/132)x2.
+1,
lNH4]=------------:-=0.49(mobL
⑵由(NHjSOJ離解產生的[NH門為15x10,'
(NH)2sol的加入對氨水的離解產生同離子效應:
0.05-x0.49+xx
^0.05^0.49
/片c(Mn2f)?c2(Oil)=0.0010X(1.8X106)2=3.2X1015
V7^<XP(Mn(OH)2)(2.06X10")J沒有Mn(OH)2沉淀生成
9.解:查表得匾(FeS)=1.59X1079H2s的K=5.IX10\(2=1.2X10飛
方法一:要使Fe"不形成沉淀,區力需用小于:
而H2s飽和溶液的濃度為[H2S]=0.lOmol?L
二(收=6.8乂](產
[HS]
2代入數據得:
[H+]2xl.59xIO”?
=6.12xIO,'
0.10
M^[H*]=1.96X103(mol?L_1)pH=2.71
即溶液中最大pH值應為2.71
方法二:用HC1溶解0.10molMS(s)所需的[H]計算
/⑸lx。)義(1.20X10")xo.IOXO.Ib
二,1.59X1019
=1.96X10-3(mol?L1
即溶液中最大pH值應為2.71
10.解:查表得自(Fe(0H)3)=2.64Xl()39
E(Mg(0H)2)=5.66X10-12
根據溶度積原理,使Fe”完全沉淀所需0H的最低濃度為
p0H=10.86pH=3.14
Mg"不沉淀,溶液中0H的最高濃度為
12
[0H-]=K(Mg(OH)2)=/5.66X1Q
3lMg-1J0J0=7.5XIO_6(mol?L)
pOH=5.12pll=8.88
只要將OFT濃度控制在1.38X10廿7.5X10-6mol?L之間,即pH控制在3.1O.88
之間,即可使F&,和Mg?一分離。若用NaOH來控制這樣的條件是困難的,陽』乩緩沖
液可滿足這個要求。
11.解:(1)CQj的酸性比鹽酸弱而比醋酸強。
(2)提示:由于pH的原因。
第四章緩沖溶液
1.解:(1)(2)具有緩沖作用,(3)(4)無緩沖作用。因為(1)(2)中存
在著足夠濃度的共加酸堿對,(3)(4)中無足夠濃度的共輾酸堿對。
2解心卷即7—需喝
/
解得:l(HPO;-)=60.78(加)則V(H2PO;)=39.22(加)
4.已知TrisH知在37c時的pKa為Z85,今欲配制pH為7.40的緩沖液,問在含有Tris和Tris?HCl各
為0.05molU的溶液100ml中,需加入0.05molL-'的HC1溶液多少ml?
解:設需加入HC1的體積為劉1。1根據
PH=P小電摩了有74』+喘嚷:黑嘴言
解得:產47.6(ml)
5.解:根據題意,應用凡PO:-HPO:-緩沖對。
設需HR)4Am1,與H3P(X反應的NaOII為yml,與HPO:反應的NaOH為儂11。
_
H3P04+OH=H2PO;+H2O
mmolO.025M).025Mo.025yl
H2PO;+OH=HPO:-+乩0
0.025%-0.025/10.025%0.0254
???尸yj??盧必+%=100,下必,必二100-2x
解得:A=38.34(ml),即需要H3Po,38.34mLNaOH需要:100-38.34=61.66(ml)
6.解:5.00=5.30+1g,1^1=0.50(1)
[HA][HA]
加H+后pH降低值為4.70,則:4.70=5.30+1g黑骷=
1001HA]+10
聯立(1)(2)兩方程,解得:[HA]=O.50mol?L-1[A-]=O.25mol?L-1
7.今有720moiL”的NH3H2O和ZOOLO.lOOmolU的HC1溶液,若配制pH=9.60的緩沖溶液,在不加
水的情況下,最多可配制多少ml緩沖溶液?其中NH."H2O和NH4+的濃度各為多少
解:設配制前加3?比0體積匕L。
則NH3?H2O+HC1=NH4C1+H2O
起始0.20-0.200
平衡0.20K-0.2000.20
;〃(NH3H即十館
pH=pA+lg。960=925°”.2°
'&〃(NH:)0.20
匕二3.24(L)
緩沖溶液總體積昨3.24+2.00=5.24(L)
[NHs?HQ]==0,085(molU')
[NH「]=*=0.038(11101^')
-1
8.解:^*^=0.576Xc,6=0.576X0.100=0.576(mmolmr*-pH)
根據pH=pAh+lg糕,有:8.00=7.40+lg^-l,解得:借=3.98
Ho][HB][Ho|
XV[B-J+[HB]=0.100A[B-]=0.08mol?L-,[HB>0.02mol-I?
^=2.303x0,080x0,02°^0.037(mmol-ml-1?pH1)
0.100
第七章
2-2++3+3+
1.答:(1)Cr207+6Fe+14H=2Cr+6Fe+7H20
+3+
(2)2Mn+5Bi0「+14H*=2Mn0「+5Bi+7H20
2+
(3)5H202+2Mn0i"+6H=502+2Mn+8H20
22+
2.答:氧化劑由強到弱:H202>Cr207->Hg
還原劑由強到弱:Zn>Sn>H202>Br"
3.答:(1)MnO「是最強的氧化劑,MnO廠是最強的還原劑。
(2)CnO廠是最強的氧化劑,Cr是最強的還原劑。
4.若下列反應在原電池中正向進行,試寫出電池符號和電池電動勢的表示式。
(1)Fe+Cu"uFu"+Cu(2)C『+NioCu+Ni*
答:(1)(—)Fe|Fe2(Imol?L-1)||Cu21(Imoi?L-1)|Cu(+)
廬8(+)—8(-)
=<Z)s(Cu27Cu)-<z)s(Fe27Fe)+等1g篇
(2)(-)Ni|Ni2+(lmol?L-1)||Cu2+(lmol-L_1)|Cu(+)
斤8(+)—(p(->
=<p#(Cu27Cu)-0#(Ni"/Ni)+等1g需
5.求出下列原電池的電動勢,寫出電池反應式,并指出正負極。
2+-13+1-1
(1)Pt|Fe(lmol?L),Fe(0.OOOlmol?L_)||T(0.OOOlmoi?L),l2(s)|Pt
解:設右邊為正極,左邊為負極
£=8(+)—0(一)
=#(12/T)+0.05921g#(Fe^/Fe2')-0.05921g
=0.535-0.771+0.05921g
().000lx0.0001
=0.238V>0
23+
???假設正確,電池反應式為I2+2Fe=2I-+2Fe
(2)Pt|Fe3+(0.5mol?L_1),Fe2+(0.05mol?L-1)||Mn2+(0.Olmol?L-1),
_1
H70.Imol?L),Mn021固)|Pt
解:設右邊為正極,左邊為負極
氏9(+)—9(一)
二6"3)2削/)+若絲12示島一/(函+低2+)—0.0592坨需
=0.3406V>0
2+2+3+
,假設正確,電池反應式為Mn02+2Fe+4H=Mn+2Fe+2H20
6.將Cu片插入盛有0.51noi?LfCuSOi溶液的燒杯中,銀片插入盛有0.5mol-L"
2gN()3溶液的燒杯中,組成一個原電池。
(1)寫出原電池符號;
(2)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式
(3)求該電池的電動勢。
解:(1)(-)Cu|Cu2-(0.5mol?L_1)||Ag+(0.5mol-L-1)|Ag(+)
(2)正極反應Ag'+e-uAg
負極反應Cu」+2°Cu
①義2+②得電池反應式:2Ag'+Cu=2Ag+C/
(3)E=cp(Ag+/Ag)—(p(Cu27Cu)
=(p#(Ag7Ag)+0.05921g[Agf]-#(Cu27Cu)-lg[Cu24]
=0.7996+0.05921g0.5-0.337-^^IgO.5
=0.454(V)
7.在pH=3和pH=6時,KMnO,是否能氧化廠離子和BL離子?
w
解:^(I2/I')=0.535V,1.08V
在酸性條件下:MnO「+8H'+5ef兇力+4比0
[MnOi-]=[Mn2,]=lmol?L1
^(MnOJ/M/)二lg[E*]8
pH=3時
2+-38
(P(Mn04-/Mn)=l.51+^^lg(10)
=1.226(V)
既大于WYL/U),也大于0#(Bn/Br-),所以既能夠氧化廣,也能夠氧化Br
2+n
PH=6時(p(MnO「/Mn/)=O.942V此時,cp(Mn04-/Mn)>cp(I2/r),
2+ff
但cp(MnO4"/Mn)<(p(Br2/Br")
???KMnOi能氧化I,卻不能氧化B/0
8.答:只能選擇Fez(SOJ3。
9.解:(1)斤w*(l2,/「)一(p#(Fe3+/Fe2t)=0.535-0.771=-0.236V(0
3+2+
反應逆向進行:2Fe+2r==2Fe+I2
(2)氏0*(Cb/C「)一(/(Sn,VSDn.358—0.154=1.204V>0
反應正向進行:CL+Sn"==Sn"+2C1一
B2
(3)氏0"(Fe,VFe,-(^(Mn02/Mn0=-0.437V<0
23+2+
反應逆向進行:Mn02+4H+2Fe==2Fe4-Mn+2H20
22+#2
(4)E=(p'(Hg7Hg2)-cp(Hg27Hg)=0.106V>0
2+2+
反應正向進行:Hg+Hg==Hg2
n
10.已知0#(ILAsOt/IUsOa)=0.559V,(p(I2/I~)=0.535V,試計算下列反應:
+
HASO3+I2+H2OuH:iAs04+2r+2H
在298K時的平衡常數。如果pH=7,反應向什么方向進行?
]仁〃(/(+)"㈠)一。
解:2x(0.535-0.559)81
0.05920.05920.0592
???舲0.15由于E*<0.??此時反應逆向進行
當pH=7時,口]=10,其它濃度均為lmol?。
E=0㈤一0(-)
+2
=(p*(I2/r)-(p*(HAsOj/HMsOj-lg[H]
=0.535-0.559—尤咨lg(W7)2=0.39(V)>0反應正向進行。
11.解:EJ(P\+)—(P"㈠二-0.44-0.771二一1.211V<0
△「宵=一〃八一2X96485X(-1.211)=233.69(kJ)>0,反應不能自發進行。
12.根據下列反應組成電池,寫出電池組成式,計算298K時的電動勢,并判斷反應
自發進行的方向。
-1-1
(1)2Ag(s)+Cu(N03)2(0.Olmol?L)u2AgN0K0.Imol?L)+Cu(s)
3+_1-12+-1
(2)2Cr(0.Olmol?L)+2Br-(0.Imol-L)—2Cr(lmol-L)+Br2(l)
解:(1)(-)Ag|Ag(0.Imol?L_1)||Cu2+(0.Olmol?L-1)|Cu(+)
E^(p(+)~(p(-)
=0.34—0.7996+竺"1g①4
2[Ag+]2
一046+鴻1g㈣
20.12
=-0.46(V)<0故反應逆向自發進行。
132+-
(2)(-)Pt|Br2(l),Br-(O.Imol-L_)||Cr\0.Olmol-L''),Cr(lmol?L
?|Pt(+)
后")—C(->
[Cr34J2[Br-J2
=-0.41-1.087+2^lg
lAg+]2
=-l.68(V)<0故反應逆向自發進行。
13.已知[Sn2+]=0.lOOOmol?L-1,[Pb2+]=0.lOOmol?L-1
(1)判斷下列反應進行的方向SnHV-Sn*Pb
(2)計算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4是多少?
解:(1)斤0(+)—0.)
二①”(Pb27Pb)-(py(Sn27Sn)
=—0.126—(―0.136)+”盟1g里里
20.100
=0.010V>0
故反應正向進行。
〃[夕#(+)-0#(-)]2x0.010
(2)lgK=二0?34AK=2.18
0.05920.0592
14.解:(1)0*(nV,H7l2)>0"(Bn/BC
--
故電池反應為:2I03+10Br+12H==I2+5Br2+6H20
--10
(2)斤H7L)-(P"(Br2/Br)+(0.0592/10)lg[Br]
=1.20--0.101(V)<0故反應逆向進行。
12
(3)斤H7L)-(p"(Br2/Br")+(0.0592/10)1g[Hl
=1.20-1.065+(0.0592X12/10)IglO-4
二一0.15(V)<0故反應逆向進行。
15.解:(1)0年(MnOJ/Mn2+)二(0.564+2X2.26+0.95+1.51)/5=1.51(V)
3+
(2)Mn02.26\lnO2O.95Mn
3+
E=01右)一0”(左)<0,MnO?不能歧化成MnO和Mn
2F
MnQ4-l.69Mn02l.23Mn
2
(P二右)一(p"(左)<0,MnO?不能歧化成MnO「和Mn"
二?MnO?不能發生歧化反應
2-+
(3)同理,MnO和Mn”能發生歧化反應。3MnO4+4H2MnOr+MnO,+2H2O
3+2+
2Mn+2H,00Mn+MnO2+4H*
16.在298K時,測定下列電池的斤+0.48V,試求溶液的pH值。
12+-1
(-)Pt,H2(100kPa)|H(Amol?L_)||Cu(lmol-L)|Cu(+)
解:解2++H2==Cu+2lT
0.0592,[H-]2
2+
2[Cu]pII:
0.48二(pn(Cu27Cu)-(p*(H7H2)-lg[H+]2
=o.337—竺堊
2
-lg[H+]=2.42pH=2.42
第八章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2.解:人二1039pm。
3.解:N6.6x1026nm,很小,可忽略,說明子彈等宏觀物質主要表現為粒子性。
Ax=6.6xl0-29m,很小,可忽略,說明子彈有確定的運動軌道。
4.解:(D2p能級⑵3d能級⑶5f能級⑷2p,軌道⑸4s軌道
5.解:2,0,0,1/2;2,0,0,-1/2;
2,1,0,+1/2;2,1,1,+1/2;2,1,-1,+l/2o
6.解:(1)1個軌道,ZF2,7=0,加只能為0,即有1個軌道°
⑵無此亞層,ZT=3,/只能為0,1,2,不能為3。
⑶3個軌道,爐4,7=1,加能為0,+1,-1,有3個軌道。
(4)5個軌道,/7=5,7=2,加能為0,±1,±2,有5個軌道
7.解:
原子序價層電子周
電子排布式族
數排布期
Is22s22P63s23P63d1°4s24P64d5s25Pl5s25Pl5IIIA
102s22P620
24Is-2s22P63s23P63d54sl4V1B
Is22s22P63s23P63dzs24P64dZfM5s2
804f145d106s2
5P65d6s2
8?解:第4周期是第一個長周期,其中開始出現含3d電子的元素。其外層電子層
數等于周期數4。⑴第七個元素,除4s電子充滿外,還應有5個3d電子,電子排
布式為:[Ar]3d54s2,未成對電子數為5。
⑵本周期最后一個元素,3d、4s、4p電子均因全充滿,電子排布式為
[Ar]3d:04s24p\未成對電子數為0;
⑶第4周期最后一個元素序數為36,所以Z=38的元素,應是第5周期第2個
元素,其電子排布為[Kr]5s;其最穩定的離子應為+2價離子,電子排布式為
[Kr],未成對電子數為0;
⑷這應是第4周期的主族元素,3d和4s均應已充滿,所以,它的電子排布式
應為
[Ar]3dzs24P:未成對的電子數為3。
9.解:Ag+:[Kr]4d10Zn2+:[Ar]3d10
Fe3+:[Ar]3crCu':[Ar]3d10
10.解:F、S、As、Zn、Ca
11.解:(l)/7s2/7p2IVA主族⑵3d64s?Fe⑶SdZsCu
第九章共價鍵和分子間作用力
3.解:軌道雜化理論的基本要點:略
HgCl2Hg為HB族元素,基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6s之,成鍵時,Hg原子的1
個6s電子激發到6P軌道,進行sp雜化,2個sp雜化軌道彼此間夾角為180o,分
別與2個C1原子的3P軌道重疊形成。鍵,故HgCL分子的空間構型為直線。
CS2C為IVA族元素,基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2s22P2,成鍵時,C原子的1個
2s電子激發到2p軌道,1個s軌道和1個p軌道進行sp雜化,2個sp雜化軌道彼
此間夾角為180o,分別與2個S原子的1個3p軌道重疊形成。鍵,另C原子的2
個未參加雜化、各有1個單電子的P軌道分別與2個S原子的另1個3p軌道重疊
形成2個互相垂直的不鍵,構成兩個C=S雙鍵。故CS2分子的空間構型為直線。
PF3P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3s23P)有1對孤對電子和3個單電子。當P原子與F
原子化合時,P原子采用sp,不等性雜化,其中P原子的一對孤對電子占有一個sp'
雜化軌道,另3個sp‘雜化軌道分別與3個F原子的p軌道成鍵,故PF:,分子的空間
構型為三角錐形。
COC12C為IVA族元素,基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2s22P)成鍵時,C原子的1
個2s電子激發到2P軌道,1個s軌道和2個p軌道進行sp?雜化,3個sp,雜化軌
道彼此間夾角為120o,分別與2個C1原子的3p軌道和1個0原子的1個2P軌道
重疊形成3個。鍵,另C原子的1個未參加雜化、被1個單電子占用的2P軌道與
0原子的另1個2P軌道重疊形成1個"鍵,構成C=0雙鍵。故COCh分子的空間
構型為平面三角形。
C2乩C為IVA族元素,基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2s22P2,成鍵時,C原子的1
個2s電子激發到2p軌道,1個s軌道和2個p軌道進行sp2雜化,3個sp?雜化軌
道彼此間夾角為120o,分別與另一個C原子的一個sp2雜化軌道和2個H原子的2
個1s軌道重疊形成3個。鍵,6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2個C原子的未參與雜化、
被1個單電子占用的2P軌道則垂直于該平面,“肩并肩”重疊形成1個n鍵,構
成C=C雙鍵。故C?乩分子呈平面構型。
CHCLC為IVA族元素,基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2s22P2,成鍵時,C原子的1
個2s電子激發到2P軌道,1個s軌道和3個p軌道進行sp'雜化,4個sp3雜化軌
道彼此間夾角為109o28',分別與1個H原子的1s軌道和三個C1原子含有單電子
的3P軌道重疊形成4個。鍵,由于C1原子和H原子的電負性不同,故CHCh分子
的空間構型為變形四面體形。
SiCLSi為IVA族元素,基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3s23P2,成鍵時,Si原子的
1個3s電子激發到3p軌道,1個s軌道和3個p軌道進行sp3雜化,4個sd雜化
軌道彼此間夾角為109o28,,分別與四個C1原子含有單電子的3p軌道重疊形成4
個。鍵。故SiCL分子的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形。
HRS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3s23Pl有2對孤對電子和2個單電子。當S原子與
H原子化合時,S原子采用sp'不等性雜化,其中S原子的兩對孤對電子占有兩個
sd雜化軌道,另2個排布單電子的sd雜化軌道分別與2個H原子的1s軌道形成2
個。鍵,故H2s分子的空間構型為V字形。
4.試用軌道雜化理論說明,BF3是平面三角形的空間構型,而NF?卻是三角錐形。
解:基態B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2s22Pl成鍵時B原子采用等性sp?雜化,每個
sp2雜化軌道排布一個單電子,分別與3個F原子排布單電子的2p軌道重疊形成3
個。鍵,鍵角為120o,故BF:,分子的空間構型為平面正三角形。
基態N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2s22P成鍵時N原子采用不等性sp,雜化,其
中N原子的一對孤對電子占有一個sp:'雜化軌道,另3個排布單電子的sp:'雜化軌道
分別與3個F原子排布單電子的2P軌道重疊形成3個。鍵,故NF3分子的空間構
型為三角錦形。
6.H:O離子的中心原子0采用何種類型雜化,說明&()?中成鍵情況,中心原子的價層
電子對構型和離子的空間構型如何?
解:也0'離子的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sp:'雜化,四個不等性函雜化軌道中,兩個含有單電子,兩個含有孤對
電子。兩個含有單電子的SP:'軌道分別和兩個氫原子的1s軌道形成。鍵,一個含有孤對電子sp3軌道和H-的
1s軌道形成。配鍵,剩下的孤對電子不參加成鍵。中心原子0的價層電子對構型為四面體,3對成鍵電子對,
1對孤對電子對,使HO離子的空間構型呈三角堆形。
7.用現代價鍵理論和分子軌道理論分別說明也能穩定存在.而1底不能穩定存在。
解:現代價鍵理論:H原子的電子組態為Isl自旋方向相反的兩個H原子中的單電
子可以配對形成共價鍵,形成乩分子;He原子的電子組態為Is)無單電子,不能
形成共價鍵,He?分子不能穩定存在。
分子軌道理論:小分子的分子軌道式為(巴s)2,鍵級為1,可以穩定存在。I版分子
的分子軌道式為(%S)2(CJ;S)2,鍵級為0,He2不能穩定存在。
8.簡述分子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試用分子軌道理論說明及、N;和CN的磁性。
解:分子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略
員的分子軌道排布式為[(。口2(。屋/(。2尸(。屋(gpH有2個單電子,具有順磁性。
NJ的分子軌道排布式為[(OnytoJTlcMicZGzpyyi叼pHQpx)]有1個單電子,具有順磁性。
2222
CN?的分子軌道排布式為[(。]3尸(。丁)2(5(<72;)U2py)(^2pz)(O-2Px)],無單電子,反磁性。
9.用分子軌道理論說明M分子為什么特別穩定?
解:反分子的分子軌道排布式:N2[(aj2(o/)2(O2>(O2;)2(Qpy)2(%pz)2(b2Px)2]
鍵級=(1()-4)/2=3因為N?分子鍵級為3,即Nz分子中是叁鍵,說明N2分子特別穩定。
10.寫出0?+、()2、(「、(V-的分子軌道表達式,并指出它們的穩定性順序。
解:分子的分子軌道表達式和鍵級分別為
。2十(()2(;)2()2()2)2()2()2)1)
a1sasa^a^TT2PyTT^2
其鍵級為衛蕓二2.5;
2
02((必’)2(4)2(%)2(£)2(02同)2(兀2%)2(%“)2(曦)1(&)1)
其鍵級為止/二2;
2
。2((ojShWsyCh&P'AjJmZpi'WpJmKJ)
其鍵級為與1=1.5:
2
。;((0』9:)2(%)2(%)2(02Px)2(%/(%)2(&)2(4)2)
其鍵級為唱=1;從鍵級角度考慮,穩定性順序為。2+>0>02>03
11.寫出N0+、NO、NO一的分子軌道表達式,指H它們的鍵級和磁性,比較穩定性。
解:解+[(八:)2(3(。2:)2(兀冷)2晨池)2(°小)2]
其鍵級為12*二3,無單電子,具有反磁性。
2
2
NO((Q1S)(O;s)292s)2(<4)29孫)2⑴孫)2⑴孫)2(IT孫)1)
其鍵級為誓=2.5,有1個單電子,具有順磁性。
2
'?。一((%)2(0;)2匹)2(<4)2(%/%)2(1)2(&)1(囁)1)
+
其鍵級為冬9=2,2個單電子,具有順磁性。穩定性順序:N0>N0>N0-o
2
12.解:(1)不正確,原子形成共價鍵的數目也可能與其激發態時所含有的未成對
電子數相等,如C。
(2)不正確,直線形分子可以是非極性分子(如CO?)也可以是極性分子(如HCN)。
(3)不正確,也可能是sp3d雜化中的AB?型分子,如XelZ
(4)不正確。一般來說分子越大,變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大。但有例外如HF
與HC1.
13.下列分子中,哪些是極性分子?哪些是非極性分子?為什么?
SO2、NH,、HSCHC13>PC13>BeFz、CCL、Cl2
解:(1)SO2分子的空間構型為V字形,結構不對稱,其電偶極矩不為零,為
極性分子c
(2)NFL分子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結構不對稱,其,W0,為極性分子。
(3)H2s分子的空間構型為V字形,結構不對稱,其〃W(),為極性分子。
(4)CHC13分子的空間構型為變形四面體,結構不對稱,其為極性分
子。
(5)PCh分子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結構不對稱,其為極性分子。
(6)BeF2分子的空間構型為直線形,結構對稱,其〃=0,為非極性分子。
(7)CCL分子的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結構對稱,其〃=0,為非極性分子。
(8)Cb分子的空間構型為直線形,結構對稱,其〃=0,為非極性分子。
14.解:(1)四種鹵素單質分子,均為非極性分子,分子間只存在色散力。隨著F2、
Cl2>Bn、I2雙原子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分子的變形性增大,分子間的色
散力增大,分子間的凝聚力依次增強,所以在常溫下,鹵素單質中Fz、Cb為氣態,
Bg為液態,L為固態。
(2)水分子能形成分子間氫鍵,而FLS不能,故室溫下水是液體而乩S是氣體。
(3)HF和乩0分子都可形成分子間氫鍵,F的電負性大于0,HF分子間的氫鍵強
于乩。分子,但水分子可以形成兩個氫鍵,HF只能形成一個氫鍵,要使氫鍵完全斷
裂成為氣體分子,水分子需要更高的能量,故HF的沸點低于比0。
(4)乙醇和二甲醛分子都是極性分子,分子間都存在取向力、誘導力和色散力,
但乙醇分子能形成分子間氫鍵;而二甲醛分子中雖然也有氧原子和氫原子,但氫原
子沒有與氧原子直接結合,不能形成氫鍵。故乙醇的沸點比二甲醛的沸點高。
(5)鄰羥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內氫鍵,對羥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間氫鍵,前者
偶極矩較小,具有較小的極性,因而在非極性溶劑CCL中的溶解度比對羥基苯甲酸
大。
1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存在氫鍵?是分子內氫鍵還是分子間氫鍵?
G1UNILC2H6、鄰羥基苯甲醛、間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醛。
解:NH3、鄰羥基苯甲醛、間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醛存在氫鍵。NH:,、間羥基苯
甲醛、對羥基苯甲醛是分子間氫鍵,鄰羥基苯甲酸是分子內氫鍵。
16.下列分子間存在什么形式的分子間力(取向力、誘導力、色散力和氫鍵)?
(1)苯和四氯化碳;(2)乙醇和水;(3)液氨;(4)氯化氫氣體;(5)苯和乙醇。
解:(1)色散力;
(2)取向力、誘導力、色散力和氫鍵;
(3)取向力、誘導力、色散力和氫鍵;
(4)取向力,誘導力,色散力同時存在。
(5)誘導力、色散力。
第十章
1.解中心原子配體配原子配位數名稱
(1)A/FF6六氟合鋁(III)酸鈉
(2)Fe"CWN(¥CN6四氟?二硝基合鐵(III)配離子
(3)Co%nNH此0C1NN0C16氯化氮?二氨-水?(乙二胺)合鉆(HI)
(4)Ag&CV02二硫代硫酸根合銀(I)酸鉀
34
(5)FeH200HSCN00S6硝酸氫氧根?硫氨酸?四水合鐵(III)
(6)Ni2,C0CNCC4二輒.?二叛基合銀(II)
3.根據價鍵理論,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和配合物的空間構型、內外軌型以及磁性.
3-34
(1)(Fe(CN)J-(2)(FeF6)(3)(Co(NH3)6)(4)(Co(NH3)6)"
242-
(5)(Ni(H20).t)(6)(Ni(CN)J
解中心原子雜化類型配合物的空間構型內、外軌型磁性
(1)d2sp3八面體內順
(2)sp%?八面體外順
(3)d2sp③八面體內反
(4)spd八面體外順
(5)sd正四面體外順
(0)心/平面四方形內反
5.實驗測得(Mn(CN")"配離子的磁矩為2.00外,而(Pt(CN)J2■的磁矩為0〃B。試推斷它們的中心原子
的雜化類型和配合物的空間構型,指出是內軌型還是外軌型。
解(1)Mn"的價電子構型為3d\〃J〃(〃+2)B=2.00〃n
未成對電子數〃=1
3dd2sp3
(Mn(CN)J_____________———————————
的外層電子構型I川川—IfU*』UtUfU?
電子由C提供
所以,中心原子M-'采取d2sd雜化,配合物為八面體形,內軌配合物。
(2)Pt?'的價電子構型為5CT,〃J〃(〃+2)
未成對電子數〃=0
5ddsp'6P
(Pt(CN)J2-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外層電子構型I川」i|_uOZInlHln-r
電子由C提供□
所以,中心原子Pt’采取dsp2雜化,配合物為平面四方形,內軌配合物。
6.判斷下列反應進行的方向
U
(1)(Zn(NH3)4)z'+Cu”(C(NH3)J"+Zn”
3_32-
(2)(Fe(CA)3)"+6CN(Fe(CN)J'+3C2O
(3)AgI+2NH3(Ag(NH3)2)'+1
(4)(CO(NH;06]"+co”—:(Co(NH,3)fi)2'+G)”
解.(1)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2+2+2+2
^[Cu(NH.);J[Zn][Cu(NH3)4][Zn][NHJ
2+2+2+2
[Zn(NH3)r][Cu][Zn(NH3)4][Cu][NH3]
/C([CH(NH)]2+)_2JX1013
S34所以,反應正向進行。
2+9=7.2x103
^(LZ/?(NH3)4J)-2.9xl0
3
「、~[Fe(CNt][C2O;]_Ks([Fe(CN)6]3-)
O4-----------7--------7-------------------;-
3
FFe(C2O4)打[CN-F^([Fe(C2O4)3l-)
42
l.OxlO=6.2x10”反應正向進行
1.6xlO20
(3)反應逆向進行((4)反應逆I句進行。
7.已知1CO(CN)6廣和(Co(CN)6)3-配離子均屬內軌配合物,試根據VB法解釋(CO(CN)6廠易被氧化成(CO(CN)6)
3一的原因。
解3dd2sp34d
(Co(CN)6)k_______________________J—
的外層電子構型川f11MUtU,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