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壹教學目標
1.借助資料,品讀文中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毛主席復雜的內心。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達人物內心,還原當時的情景,感受毛主席的常人情感和偉人胸懷。貳教學過程板塊一
借助背景資料,感受喪子之痛(一)情境導入,明確任務“走近人物內心,庚戌責任擔當”。在本單元學習的第一站——尋找古代的“他”,同學們學完三首古詩以后,為邊疆戰士和詩人制作了人物名片。昨天,來到了第二站——尋找革命歲月中的“他”,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今天讓我們繼續走近這段革命歲月,去探尋革命英雄人物帶領中國人民在追求國家獨立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留下的一串串光輝的足跡。(二)回顧舊知,整體感知
1.齊讀課題:青山處處埋忠骨。2.出示毛主席人物名片的基本信息。過渡: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品讀句子,一邊學習一邊進一步完善這張人物名片剩下的內容。3.回顧舊知(1)回顧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事。(2)播放“毛岸英犧牲,彭德懷擬電報”的微課。【點評:革命文化題材的文本時代感強,離學生生活較遠,理解課文內容有一定難度。課前,學生借助“走進革命歲月”預學單,掃描二維碼觀看《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查閱抗美援朝相關資料;課中,借助微課,拉近學生和歷史的距離,建立語文學習、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之間的關聯,為走進人物內心作好鋪墊。】(三)品讀描寫,體會悲痛1.交流初讀心得,感受主席悲痛的心情毛主席看了這封電報以后有什么表現,你體諒到毛主席內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哪些句子帶給你這樣的感受?要點:關注語言、動作、神態描寫,感受毛主席內心的悲痛。句1:從見到這封電報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沒有說一句話,只是一支接著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句2:那一次次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句3:“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2.聯系語境理解,加深對人物內心的體會這些句子表達的僅僅只有悲痛嗎?想著毛主席此時的內心,聯系上下文再讀一讀。示例:不愿意相信、震驚、期盼、懷念……3.結合資料理解,有感情地朗讀人物描寫(1)借助資料,理解一次次分離。“那一次次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邊來了嗎?”那是怎樣的一次次分離呢?1927年,毛岸英5歲,毛主席領導秋收起義,與岸英分離。1930年,毛岸英8歲,隨母親楊開慧入獄。1931年—1936年,母親楊開慧犧牲后,毛岸英兄弟在上海流浪。1936年—1946年,毛主席送毛岸英在蘇聯學習。1946年,毛主席送毛岸英到農村鍛煉。1950年,毛岸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犧牲在戰場上。(2)結合資料,補充感受。結合資料,再讀毛主席的表現,你對它的內心又有了什么新的體會?示例:愧疚……(3)設置情境,指導朗讀。
要點:設置情境指導朗讀“岸英!岸英!”,感受一聲聲呼喚背后的深情。【點評: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通過課文中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五年級學生學習這個內容是有基礎的: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體會人物情感,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感受人物品質。如何帶領學生通過品讀描寫人物的語句,讓他們對人物的內心有更豐富的理解呢?李老師尊重真實學情,搭建“聯系上下文,聯系背景資料”等方法支架,品讀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主席面對兒子犧牲消息時的內心。】板塊二
繪內心波折圖,理解抉擇之難(一)繪制內心波折圖,整體感知抉擇過程1.閱讀兩份請示,知道主席面臨抉擇。(1)介紹兩份請示的背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對岸英歸葬的問題提出請示。(2)學生讀兩份請示,知道毛主席面臨兩種抉擇。2.填寫內心波折圖,初步感受抉擇之難。自學提示:從看到請示到簽署電報,毛主席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這個過程他的內心產生過哪些念頭呢?默讀課文第二部分,在課堂工作單(內心波折圖)中填上關鍵詞。(1)填寫內心波折圖(2)反饋內心波折圖(3)理解內心波折圖將毛主席內心產生過的念頭連起來讀一讀,你發現這是一份怎樣的抉擇?——難。【點評:“內心”所指豐富,可以包含人物的不同“心情”,也可以是人物的心情變化軌跡。岸英的遺骨安葬在哪里?這對于毛主席而言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如何讓學生在品讀文字的同時理解到這份抉擇的艱難,李老師設計了“內心波折圖”這一學習支架,帶領學生走進文字,整體理解和分析,初步感受毛主席面對抉擇時的艱難。】(二)體會人物內心,感受抉擇之難1.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提示:(1)選擇毛主席抉擇過程中的一處念頭。(2)在文章第二部分畫出相應的描寫。(3)小組合作品讀,體會毛主席的內心。2.小組學習反饋。(1)品讀交流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占了起來,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內心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示例:對毛主席的動作和神態進行描寫,體會到主席內心的悲痛和對岸英的思念。②他若有所思地說道:“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萬萬志愿軍烈士安葬在朝鮮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示例:對毛主席的語言描寫,體會到毛主席不搞特殊,以大局為重。③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毛主席簽字的一瞬間,毛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示例:對毛主席的神態描寫,體會到毛主席內心的矛盾。④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報記錄稿放在上面。示例:對毛主席的動作和神態描寫,體會到毛主席內心悲痛,難以抉擇。(2)朗讀指導【點評:岸英歸葬的抉擇對毛主席而言為什么如此艱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抓住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進行充分的品讀、感受、交流,理解毛主席艱難抉擇背后的常人情感和偉人胸懷。】板塊三
完成人物名片,升華崇敬之情(一)綜合人物表現,感受家國責任1.討論:岸英的遺骨是否運回來,毛主席做這個抉擇為什么會如此艱難呢?要點:毛主席既是一個深愛兒子的普通父親,也是一個肩負家國責任的主席。2.思考:毛主席最終的決定是什么?為什么最終作了這個決定呢?3.珍藏了26年的箱子。毛主席逝世多年以后,它的貼身警衛在他的臥室發現了一個箱子,里面整齊地放著岸英的衣服。毛主席決定把岸英的遺骨留在朝鮮,但是將思念留在了心里。夜深人靜,當毛主席打開箱子看到毛岸英的衣物時,那是一個怎樣的場景,你能想著他當時的語言、動作、神態作簡單描述嗎?4.理解“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含義。5.配樂朗讀,表達內心。【點評:引入毛主席珍藏毛岸英遺物的資料,整合關鍵的語文知識,讓學生想象主席獨自面對岸英遺物時深藏在內心的悲痛,加深學生對主席偉人情懷的理解。從課堂師生表現看,明顯看到了學生理解的進階,情感的升華。】(二)完善人物名片,致敬偉人毛主席1.讀學生梳理的對人物內心感受的板書。2.完善人物名片。這節課,我們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走近毛主席的內心,感受到了他偉人的胸懷和常人的情感,也是他對“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生動詮釋,請大家課后完善這張人物名片。下節課,我們將學習本單元的第三課《軍神》,繼續尋找革命歲月中“他”。板書設計:叁點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布以來,語文教學的研究焦點都集中在單元整體設計,似乎整體建構能解決一切問題。特別贊同上海師大王榮生教授的觀點:“無論如何,以單篇課文為基本單位進行課文教學,在可預見的將來依然是我國語文教學的主要模式和教學方法,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只能是在本土經驗的基礎上前進。”當下,語文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單篇教學更值得研究,關乎核心素養的真正落地,關乎一線教師日常教學的質量。本次大賽從單篇教學的視角,去觀察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審視教師踐行新課標、落實核心素養的效果,導向是正確的。李老師執教《青山處處埋忠骨》,參加本次大賽獲得特等獎,并在頒獎儀式上現場展示。本課在遵循課標精神,用好統編教材,落實核心素養方面,相比之下體現更充分一些。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以素養為導向《青山處處埋忠骨》是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責任”,語文要素是“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本課主要描寫了毛主席聽聞愛子毛岸英犧牲的噩耗后,悲痛不已,但經過一番艱難抉擇后,強忍悲痛在電報上寫下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批示。全文分成兩個部分--毛主席驚聞噩耗和艱難抉擇,抓住主席當時的反應,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表達了主席的極度悲痛和眷戀不舍,寫出了毛主席深沉的父愛和不凡的胸襟。這節課教什么呢?《課標》指出:“教師應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全面把握語文教學的育人價值,突出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把立德樹人作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清晰、明確地體現教學目標的育人立意。”語文教學要著眼人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掘教材中的育人價值,以素養為本進行有機整合,實現教學的多重價值。從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不難看出李老師執教本節課的教學指向。沒有理性地學習語文知識,枯燥地分析語文要素,而是立足文本,發揮文本的教育價值;立足學生,觸摸學生的真實思想,把學文與做人的教育融入在教學過程之中。李老師這樣制定教學目標,方向是正確的。因為語文課程不僅有語文,更有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也是精神生長的過程。二、以任務為載體這節課怎么教的呢?《課標》強調:以素養為綱,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資源,以學習活動為主線。我們看到的只是《青山處處埋忠骨》的第二課時教學路徑:板塊一,借助背景資料,感受喪子之痛;板塊二,繪內心波折圖,理解抉擇之難;板塊三,完成人物名片,升華崇敬之情。但是,從這樣的設計可以推測單篇的學習任務是:尋找革命歲月中的“他”。也可以推測出單元的學習任務是:走近人物內心,庚戌責任擔當。如果這節課是一棵樹,那么讓我們看到的是一片林。語文學習任務不是以知識的系統學習為主線,而是以學生的語文學習實踐為主線。所以,語文學習任務是內容與行為的統籌。為此,必須整合關鍵的語文知識和能力,體現運用語文解決典型問題的過程和方法。素養導向的語文教學特別強調結構化思維,李老師在這節課的設計上做了有益的嘗試。三、以活動為主線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命題。師生問答式的教學方式,問題往往是老師假設的,學習止于找到問題答案。這種只有結果沒有過程的學習是虛假學習。離開了個人的體悟,知識是無法轉化為素養的。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主張從“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變,讓學習真實發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能凸顯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體性,引發學生的深度學習。設計語文學習活動要突出語文課程的特點,突出不同年段的特點,尤其要突出語文實踐——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這節課上設計了一系列具有邏輯關系的學習活動:活動一,情境導入,明確任務;活動二,回顧舊知,整體感知;活動三,品讀描寫,體會悲痛;活動四,繪制內心波折圖,整體感知抉擇過程;活動五,體會人物內心,感受抉擇之難;活動六,綜合人物表現,感受家國責任;活動七,完善人物名片,致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流動酒席出售合同范本
- 鄉下洋房售賣合同范本
- 簡單租場地合同范本
- 拆活動板房合同范本
- 共同買店面合同范本
- 玉米批發合同范本
- 畜禽疫苗銷售合同范本
- 建筑木工包工合同范本
- 小切口歷史-中國古代歷代貨幣考點匯編
- 老人贈送地基合同范本
- 2025年內蒙古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銀行案件防控課件
- 2025年江蘇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科級試用期滿工作總結(4篇)
- 歷史-安徽省蚌埠市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蚌埠二模)試題和答案
- 2025年從大模型、智能體到復雜AI應用系統的構建報告-以產業大腦為例-浙江大學(肖俊)
- 2025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一模數學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直屬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中國古代神話》課件
- 供應商考核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