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鐮刀菌拮抗菌篩選探究方案_第1頁
禾谷鐮刀菌拮抗菌篩選探究方案_第2頁
禾谷鐮刀菌拮抗菌篩選探究方案_第3頁
禾谷鐮刀菌拮抗菌篩選探究方案_第4頁
禾谷鐮刀菌拮抗菌篩選探究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禾谷鐮刀菌拮抗菌篩選探究方案?一、研究背景禾谷鐮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是一種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引起小麥、玉米等多種禾本科作物的赤霉病,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和品質下降。同時,禾谷鐮刀菌還會產生多種毒素,如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等,對人畜健康構成威脅。利用拮抗菌防治植物病害是一種環境友好、可持續的病害防治策略。篩選高效的禾谷鐮刀菌拮抗菌,并深入研究其拮抗機制,對于開發新型生物防治制劑具有重要意義。二、研究目的1.從不同環境樣本中篩選對禾谷鐮刀菌具有顯著拮抗作用的菌株。2.鑒定篩選出的拮抗菌株的種類。3.初步探究拮抗菌株對禾谷鐮刀菌的拮抗機制。三、材料與方法(一)材料1.供試病原菌禾谷鐮刀菌菌株,由本實驗室保存或從相關機構獲取。2.樣本來源土壤、植物根際、植物體表等不同環境樣本。3.培養基PDA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水1000mL,用于禾谷鐮刀菌的培養。NA培養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鈉5g,瓊脂20g,水1000mL,用于拮抗菌的分離培養。高氏一號培養基: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鉀1g,磷酸氫二鉀0.5g,硫酸鎂0.5g,氯化鈉0.5g,硫酸亞鐵0.01g,瓊脂20g,水1000mL,用于放線菌的分離培養。4.其他試劑無菌水、無水乙醇、甘油、抗生素(鏈霉素、青霉素等)、30%過氧化氫、甲醛等。(二)方法1.拮抗菌的分離土壤樣本:稱取10g土壤樣本,加入90mL無菌水,振蕩均勻后制成101稀釋液。依次梯度稀釋至106、107。分別吸取0.1mL不同稀釋度的菌懸液涂布于NA培養基平板上,每個稀釋度設3個重復。28℃培養23天,挑取形態不同的單菌落進行純化培養。植物根際樣本:選取健康植物根系,用無菌水沖洗干凈,剪成小段。將根段放入裝有無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蕩1015分鐘,使根際微生物懸浮。然后按照土壤樣本的稀釋涂布方法進行分離。植物體表樣本:選取植物葉片等體表組織,用75%乙醇表面消毒30秒,再用無菌水沖洗35次。將消毒后的組織剪成小塊,放入無菌研缽中,加入適量無菌水研磨成勻漿。按照上述稀釋涂布方法進行分離。2.拮抗菌的篩選平板對峙法:將純化后的拮抗菌株接種于NA培養基平板一側,在平板另一側接種禾谷鐮刀菌菌塊(直徑56mm)。28℃培養35天,觀察拮抗菌株對禾谷鐮刀菌生長的抑制情況,測量抑菌圈直徑。抑菌圈直徑≥10mm的菌株視為具有拮抗活性。生長速率法:將拮抗菌株接種于NA培養基斜面上,28℃培養24小時。用無菌水制成濃度約為108CFU/mL的菌懸液。在PDA培養基平板中央接種禾谷鐮刀菌菌塊,待其生長至直徑約為23cm時,在距菌塊邊緣1cm處均勻接種4點拮抗菌懸液(每點10μL)。以接種無菌水作為對照。28℃培養35天,測量禾谷鐮刀菌菌落直徑,計算抑制率。抑制率=(對照菌落直徑處理菌落直徑)/對照菌落直徑×100%。抑制率≥50%的菌株為拮抗菌株。3.拮抗菌株的鑒定形態學鑒定:觀察拮抗菌株在不同培養基上的菌落形態、顏色、質地等特征,以及細胞形態、大小、芽孢等特征,初步判斷拮抗菌株所屬的類群。生理生化鑒定:進行一系列生理生化試驗,如革蘭氏染色、氧化酶試驗、過氧化氫酶試驗、糖發酵試驗等,進一步確定拮抗菌株的類型。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提取拮抗菌株的基因組DNA,以其為模板擴增16SrRNA基因。將擴增產物進行測序,將測序結果與GenBank數據庫中的序列進行比對,確定拮抗菌株的種屬。4.拮抗機制初步探究分泌抑菌物質的檢測揮發性抑菌物質:采用平板對峙培養結合濾紙片法。在平板對峙培養時,在拮抗菌株與禾谷鐮刀菌之間放置一張無菌濾紙片。培養一定時間后,觀察濾紙片周圍禾谷鐮刀菌的生長抑制情況,若有抑菌圈出現,說明拮抗菌株能產生揮發性抑菌物質。非揮發性抑菌物質:將拮抗菌株接種于NA液體培養基中,28℃振蕩培養24小時。然后將菌液離心(8000r/min,10分鐘),取上清液,通過濾膜過濾除菌。將無菌上清液加入到含有禾谷鐮刀菌孢子懸浮液的PDA培養基平板中,以添加無菌NA液體培養基作為對照。28℃培養35天,觀察禾谷鐮刀菌的生長情況,判斷拮抗菌株是否分泌非揮發性抑菌物質。對禾谷鐮刀菌細胞壁的影響:將拮抗菌株與禾谷鐮刀菌共同培養一定時間后,收集禾谷鐮刀菌細胞,用熒光增白劑(CalcofluorWhite)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壁的完整性,判斷拮抗菌株是否對禾谷鐮刀菌細胞壁產生破壞作用。對禾谷鐮刀菌細胞膜的影響:采用電導率法。將禾谷鐮刀菌孢子懸浮液與拮抗菌株培養上清液混合,培養一定時間后,測定混合液的電導率。電導率的變化反映細胞膜通透性的改變,從而判斷拮抗菌株對禾谷鐮刀菌細胞膜的影響。四、實驗步驟(一)第1周1.準備實驗所需的各種培養基、試劑和儀器設備,進行滅菌處理。2.采集土壤、植物根際和植物體表等樣本,帶回實驗室保存。(二)第2周1.按照"拮抗菌的分離"方法,對采集的樣本進行拮抗菌的分離培養。2.每天觀察分離平板上菌落的生長情況,記錄菌落形態特征。(三)第3周1.對分離得到的菌株進行平板對峙法和生長速率法篩選,確定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2.將篩選出的拮抗菌株轉接至新鮮培養基上進行純化培養。(四)第4周1.對拮抗菌株進行形態學和生理生化鑒定。2.提取拮抗菌株的基因組DNA,擴增16SrRNA基因并測序。(五)第5周1.根據測序結果,在GenBank數據庫中比對確定拮抗菌株的種屬。2.按照"拮抗機制初步探究"方法,檢測拮抗菌株分泌的抑菌物質,觀察對禾谷鐮刀菌細胞壁和細胞膜的影響。(六)第6周1.整理實驗數據,撰寫實驗報告。2.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總結研究成果。五、預期結果1.從不同環境樣本中篩選出多株對禾谷鐮刀菌具有顯著拮抗作用的菌株。2.鑒定出這些拮抗菌株所屬的種類,可能包括細菌、放線菌、真菌等。3.初步明確拮抗菌株對禾谷鐮刀菌的拮抗機制,如分泌抑菌物質、破壞細胞壁或細胞膜等。六、注意事項1.實驗操作過程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防止雜菌污染。2.培養基的配制要準確,pH值要調節合適。3.觀察和測量數據時要認真仔細,確保結果的準確性。4.涉及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