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瑞昌山藥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36T-瑞昌山藥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36T-瑞昌山藥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36T-瑞昌山藥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36T-瑞昌山藥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DB36-2024-3-18FORMTEXT?????瑞昌山藥生產技術規程RulesforproductionTechnicalofRuichangyam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征求意見稿)(本稿完成日期:年月)DB目??次TOC\o"1-1"\h\u23384前??言 瑞昌山藥生產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瑞昌山藥生產技術的術語和定義、產地環境、播前準備、播種、田間管理、植物生長調控、病蟲害防控、采收、分級與貯藏。本文件適用于江西區域內瑞昌山藥的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806.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5737食品塑料周轉箱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848蔬菜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1065山藥等級規格NY/T3569山藥、芋頭儲藏保險技術規程SN/T0263出口商品運輸包裝聚苯乙烯泡沫箱檢驗規程DB36/T1228山藥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DB36/T1128.8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第8部分殺菌劑防治山藥炭疽病DB37/T3739山藥冷藏保鮮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零余子bulbil又稱山藥豆、山藥蛋,指山藥莖蔓葉腋間著生的氣生塊莖,橢圓形或卵圓形。可用其繁殖種薯,實現品種的提純復壯。3.2甩條發棵期rapidgrowthperiodofvine從出苗到現蕾,并開始發生氣生塊莖為止。3.3塊莖膨大期rapidgrowthperiodoftubers從現蕾到塊莖充分膨大,地上部葉片開始轉黃為止。4產地環境產地環境應符合NY/T848要求,遠離“三廢”污染源,土層深厚,應有80cm~100cm的土壤層,偏砂性的棕色或紅色石灰土,3年內未種過薯蕷科作物的地塊。5播前準備5.1種薯處理選取上一年用零余子繁育的塊莖作種薯,要求塊莖長棒狀、健康無損傷、表皮光滑,重量約30~50g。若塊莖偏大,則切成50g左右種塊。所有種薯用廣譜殺菌劑、殺線蟲藥劑浸種15min,晾干備用。5.2整地地塊深翻1m左右,整平耙細,按寬90cm~100cm作畦,畦溝寬20cm、深15cm。結合整地可每667m2施入腐熟有機肥1500kg作基肥。用直徑5cm、長100cm地鉆打洞,每畦兩行,行距45cm~50cm,株距30cm~35cm,洞深80cm~100cm。選擇過篩后的偏砂性的黃壤或紅壤土填充洞穴,留上部5cm~10cm空間放種。6播種6.1播種時間2月下旬至4月上旬。6.2播種方法先在種植洞中施種肥,25~30g/株,種肥由有機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混合配置而成。再放入種薯,播種深度10cm左右,然后蓋土。6.3播種量每667m2播種3500株~4000株。7田間管理7.1搭架幼苗出土前,選用直徑2.5cm~3.0cm、高2.5m~3.0cm的竹竿,搭建直排尼龍網架。竹竿立于畦面兩行中間,將尼龍網固定在竹竿上,桿距1.5m~1.8m,架高1.8m~2.0m。7.2雜草管理種苗出土前,使用草銨膦、乙草胺、二甲戊靈混配噴施,達到田間封閉除草效果。種苗出土后,用敵草快定向噴藥除草或人工拔草。7.3滴灌系統安裝滴灌系統的安裝必須在山藥播種后、出苗前完成。每行山藥至少配備1根滴灌帶,滴灌帶孔距為30cm。7.4水肥管理7.4.1發芽期一般不澆水、不施肥,如果過于干旱澆小水1~2次,至土壤表層潤濕即可。7.4.2甩條發棵期一般追肥3次。出苗后,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m2埋施45%硫酸鉀復合肥75kg;莖蔓上半架,進行第2次追肥,每667m2微噴帶沖施礦源腐殖酸水溶肥5kg;莖蔓、葉片旺盛生長,進行第3次追肥,每667m2微噴帶沖施黃腐酸鉀水溶肥1kg、51%硫酸鉀型水溶肥5kg。甩條發棵肥沖水量無需過大,以地下30cm濕潤即可,微噴約20min~30min。若土壤板結,適當延長微噴時間。7.4.3塊莖膨大期7月下旬塊莖進入膨大期后,第1次施肥,每667m2沖施礦源腐殖酸水溶肥5kg+51%硫酸鉀型水溶肥5kg~7.5kg。此后,每10d沖施1次51%硫酸鉀型水溶肥5kg~7.5kg/667m2,連續沖施3~4次。地上部莖蔓、葉片基本成熟,生長趨向停止后,每10d沖施1次12-3-45高鉀型水溶肥5~7.5kg/667m2,連續沖施2次。微噴時間約1h,以地下50cm濕潤即可。7.3.4休眠期初霜后,莖葉漸枯,塊莖進入休眠期,不再澆水施肥。8植株生長調控6月中下旬,若植株長勢過旺,用甲哌鎓葉面噴施,25d~30d/次,連續2~3次。若植株長勢弱,用蕓苔素內脂葉面噴施,10~15d/次,連續2~3次。促進塊莖膨大,可用氯化膽堿葉面噴施,每10d~15d/次,連續2~3次。9病蟲害防控重點防治炭疽病、疫病、根結線蟲病、莖腐病、褐斑病和斜紋夜蛾、山藥葉蜂,防治金針蟲、蠐螬和小地老虎等。藥劑使用量、使用次數及安全間隔期限按照GB/T8321.1-9《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全部)執行。具體防治方法參照DB36/T1228和DB36/T1128.8的規定。10采收霜降后,地上莖蔓全部枯死,即可進行采挖。瑞昌山藥通常采用人工采挖,也可機械采挖,兩種采挖方式的效率、勞動強度、折損率有較大差異。從塊莖頂端膨大處以下5cm處截取留種,余下塊莖作為商品銷售。10.1人工采挖先沿著種植行從壟的一端中間開挖出深0.8m~1m,寬30cm~40cm的溝。根據山藥塊莖生長分布習性,挖掘時先將塊莖兩側的土清除,直至見到塊莖的尾端,然后左手握住山藥上端,右手鏟斷塊莖背面及兩側根系,將完整的山藥取出。10.2機械采挖機械采挖通常是用挖掘機沿著地塊邊緣順著種植行依次挖出1m~1.5m深土壤,讓山藥塊莖成行暴露出來,然后人工鏟除兩側土,鏟斷背面根系,取出完整山藥。11分級與貯藏采挖后,入庫前,塊莖無需清洗,先預冷1d,按照NY/T1065的標準進行分級。通常采用保鮮冷庫箱藏或自然通風庫(窖)土或沙埋藏。貯藏條件按照NY/T3569中9.2和DB37/T3739中4.3執行,其中保鮮冷庫貯藏溫度保持在4℃~6℃,相對濕度保持75%~85%。自然通風庫(窖)貯藏溫度一般為4℃~12℃。11.1保鮮冷庫箱藏保鮮冷庫箱藏需使用符合GB/T4806.7規定的內襯塑料袋封口保濕,使用符合GB/T5737規定的塑料周轉箱或符合SN/T0263規定的泡沫箱包裝,按山藥塊莖的用途、等級、規格、產地、批次分別入庫碼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