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FORMTEXT?????FORMTEXT?????DBFORMTEXT36DBFORMTEXT36/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FORMTEXT筍用雷竹繁育圃建設和管理技術規程FORMTEXTRegulationsfor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BreedingGardenofPhyllostachysviolascens'prevernalis'forShoots?FORMTEXT?????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XX/XXXXX—XXXX前??言 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繁育圃營建技術 15繁育圃管理 26種苗的挖取和出圃 47技術檔案建立 4前??言本文件按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原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林業局提出,江西省林業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文件由江西省林業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西省林業科學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海霞,曾慶南,程平,彭逸珍,唐山。筍用雷竹繁育圃建設和管理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雷竹繁育圃建設和管理技術規程,包括圃地選擇、整地、挖穴、母竹來源、栽植技術、水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治、中耕撫育、母竹管理、技術檔案建立等。本文件適用于筍用雷竹繁育圃的建設和管理。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5618-200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T8321-2009農藥合理使用準則DB36/T693-2012竹腔施肥技術規程術語和定義雷竹Phyllostachysviolascens‘prevernalis’是早竹的一個變種。原產于浙江,以浙江西北部丘陵平原地帶,臨安、余杭和德清等地為分布中心,引種栽培地區主要有江西、福建、湖南、貴州、江蘇、上海等。母竹Motherbamboo從繁育圃或現有林分中挖取,用于造林的竹株。繁育圃Breedinggarden主要用于繁育造林母竹的圃地。繁育圃營建技術圃地選擇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交通方便,地勢平坦(坡度﹤15°);排灌方便,有電力供應條件;pH5.5~7.0,土壤肥力較高,質地為沙壤土或輕壤土;土層厚度50cm以上。土壤的環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2008中的二級標準以上的要求。圃地規劃功能區劃圃地按面積3:7規劃為種苗假植區和種苗繁育區2個功能區。假植區位于圃地出口處,用于擬出圃種苗的保存;其余區域作為種苗繁育區,用于種苗的生產。灌溉條件50畝地配備一個水塘或蓄水池,蓄水量100t以上,用于生產和林區防火。道路將林地規劃成田字網格狀,每隔30~50m設置一條機動車道,用于生產物資及種苗的運輸。田字網格線與主干道垂直或平行。整地與造林圃地整理清除圃地內的雜草、灌木、樹兜及石塊等,撒施充分腐熟的廄肥等有機肥15t·hm-2~20t·hm-2后全墾整地。人工翻墾深度不低于30cm、機械整地深度不低于50cm,做到土塊細化、地表平整。水稻田采用機械全墾整地,翻墾深度不低于80cm,以超過犁底層20cm為宜。將保水層破壞,以免林地積水。山坡地或地形起伏較大的林地可根據地形起伏情況,將圃地平整為寬度20m~30m的條帶。坡度<5°的圃地需開挖排水溝,四周挖60~70cm深的排水溝,在圃地內每隔30m~40m挖一條50cm深的排水溝,并與四周排水溝連通。挖穴種苗繁育區按照造林密度1000株·hm-2~1200株·hm-2、株行距3m×3m進行挖穴,呈品字形布點,穴長60cm、寬40cm、深40cm。種苗假植區全墾整地后,土粒耙細,按照平行于排水溝方向每隔1m挖一條寬40cm、深30cm的坡形溝。施基肥種苗繁育區在栽植穴內施農家肥10kg或復合肥0.25kg,與回填土充分拌勻。母竹挖取與運輸母竹要求選取年齡2~3a、胸徑2~3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及開花現象的竹株。采運母竹時,留枝5~6盤,保留去鞭30cm以上、來鞭20cm以上,不傷竹鞭、鞭芽、篼根和鞭根。母竹移栽執行DB36/T1311-2021紅壤區雷竹筍用林造林技術規程。繁育圃管理母竹保護與補植新種植的母竹容易遭人、畜及野生動物為害,繁育圃內嚴禁放牧、割草和取土。造林當年秋季進行成活率檢查,統計死亡母竹數量,當年冬季或翌年春季進行補植。土壤管理每年母竹栽植后各進行一次松土除草、直至竹林郁閉。松土深度15~20cm,雜草及裸露的竹鞭埋入土中。灌溉排水造林當年栽植穴處覆草保持濕潤,土壤干燥、特別是8-10月干旱季節需及時澆水,圃地積水時,需要及時排水。林地施肥母竹移栽后1周內,造林后每年6-8月份對母竹進行竹腔施肥。施用由江西省林業科學院研制的雷竹筍用林竹腔注射專用肥2.5mL/株。造林當年秋冬季節,沿栽植穴四周溝施有機肥5.0~7.5kg/株,留養的新竹于每年2月和9月在附近穴施復混肥0.25kg/株。施用農家肥時,要保證農家肥在施用前已經充分發酵腐熟。圃地套種繁育圃營建后頭2年,可套種大豆、花生等一年生淺根性農作物,以耕代撫。病蟲害防治5.6.1防治原則預防為主,科學防控,綜合治理。以營林技術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5.6.2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雷竹的蟲害主要有竹象、竹筍夜蛾、蚜蟲和介殼蟲,病害主要是煤污病。竹象防治:秋冬季節對竹林松土,可以直搗竹象土繭,不利竹象越冬;筍期竹象成蟲產卵期間可噴灑敵百蟲,挖去被害新筍,捕殺土中的蛹。竹筍夜蛾防治:4-6月在竹林內用殺蟲燈誘殺,或在出筍期噴灑敵百蟲、苦煙乳油等殺蟲劑。蚜蟲防治:噴施40%~50%樂果乳劑0.05%~0.1%溶液或滅蚜凈質量分數0.2%溶液。介殼蟲防治:用氧化樂果或甲胺磷對水1~2倍注入竹腔,每株1ml~2ml,還可噴施10~20倍松脂合劑、石油乳劑防治。煤污病防治:在冬季噴灑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源;在發病期噴灑代森銨500~800倍液或滅菌丹400倍液;要及早防治,并同時防治蚜蟲、介殼蟲,以減輕由兩種蟲害引起的煤污病。具體防治方法參見GB/T20391-2006農藥使用參見GB/T8321-2009筍竹留養每年留養新竹6750~9000株·hm-2,并在林內分布均勻。立竹密度控制繁育圃立竹密度應控制在當年挖取母竹后立竹數為27000株·hm-2~30000株·hm-2,通過疏筍、挖取母竹和砍伐老竹三種途徑控制。立竹年齡結構為1~2a竹各40%、3a竹20%。種苗的挖取和出圃種苗規格年齡2~3a,胸徑2~3cm,分枝較低,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種苗產量種苗挖取量為每年6750株·hm-2~7500株·hm-2,其中2a竹4050~4500株·hm-2、3a竹2700株·hm-2~3000株株·hm-2。種苗挖取同4.4.1。挖取后及時運輸和栽植,不能及時運輸和栽植的竹苗需進行假植。種苗假植挖取好的竹苗同種、同級、相同數量假植在假植溝內。假植時按30cm株距均勻的排在斜壁上,使竹苗根系在坡形溝的坡底舒展開,用濕土將土球蓋實,然后覆蓋一層厚約3cm的稻草,再澆透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土方委托協議合同
- 蟾蜍代養殖協議合同范本
- 股份制合同協議書版本
- 商品轉讓合同協議
- 汽車合伙合同協議
- 盒飯合同協議書范本
- 簽訂肥料協議合同
- 三方合同協議招標代理
- 郵政快遞合作合同協議書
- 農產品購銷合同協議樣本
- 安全繩培訓課件
- 戶型與結構布置研究報告
- 外賣騎手安全知識講座
- 大學課程《金融計量學(第5版)》習題及參考答案
- 電力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福建省仙游木蘭抽水蓄能電站500kV開關站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 集裝箱配載軟件macs3說明書
- 奧氏體不銹鋼對接焊接接頭的超聲檢測
- 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安全培訓
- 胸腔積液診斷的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解讀
- 既有建筑外觀改造和景觀環境綜合整治技術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