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紅壤區雷竹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1頁
DB36T-紅壤區雷竹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2頁
DB36T-紅壤區雷竹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3頁
DB36T-紅壤區雷竹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4頁
DB36T-紅壤區雷竹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FORMTEXT?????FORMTEXT?????DBFORMTEXT??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代替DB36/T1311-2020、DB36/T1567-2021FORMTEXT紅壤區雷竹林培育技術規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sofCultivationforPhyllostachysviolascens'Prevernalis'inRedSoilAreaFORMTEXT?????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XX/XXXXX—XXXXI目??次TOC\o"1-2"\h\u1360前言 II125251范圍 1320462規范性引用文件 1182553術語和定義 1183504產地環境要求 1102315繁育圃營建技術 2100066竹苗的采挖和出圃 437877移竹造林 462728幼林管護 543709成林培育 62655110覆蓋生產 72416711竹筍采收 8619812病蟲害防治 81265613技術檔案建立 9前??言本文件按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原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林業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西省林業科學院、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和宣傳教育中心,南昌欣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九江君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海霞,程平,鐘東洋,彭逸珍,歐陽曉芳,李桂香、何晨,付艷茹,揭東海,丁慧,金賢姜,李欣,彭亮。紅壤區雷竹林培育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江西紅壤區雷竹林培育管理相關的術語和定義、產地環境要求、繁育圃營建技術、竹苗的挖取和出圃、移竹造林、幼林管護、成林培育、覆蓋生產、竹筍采收、病蟲害防治、檔案管理等。本文件適用于江西省紅壤區雷竹林的建設和管理。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2770竹子名詞術語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術語和定義GB/T3277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繁育圃Breedinggarden用于繁育造林竹苗的圃地。3.2種竹Reproductivematerial用來培育新竹(竹苗)的竹質材料。3.3竹苗Bambooseedling通過種竹無性繁殖方式育成的竹子種苗。產地環境要求環境條件環境質量應達到以下要求:a)空氣環境質量符合GB3095的要求;b)土壤環境質量符合GB15618的要求;c)灌溉水質符合GB5084的要求。地形海拔300m以下、坡度小于15°的丘陵緩坡地,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地下水位1m以下。土壤土層厚度50cm以上,紅壤土,疏松、濕潤、排水良好,無大石塊,石礫含量小于10%,pH值5.5~7.0。交通交通便利,機動車可通達。繁育圃營建技術圃地選擇按照4產地環境要求選擇圃地。圃地規劃功能區劃圃地規劃為竹苗假植區和竹苗繁育區,面積比約為3:7。假植區位于圃地出口處,用于擬出圃竹苗的保存;其余區域作為竹苗繁育區,用于竹苗的生產。灌溉條件每50畝地配備一個水塘或蓄水池,蓄水量100m3以上的、,用于生產灌溉和林區防火。道路規劃將圃地規劃成田字網格狀,每隔30m~50m設置一條機動車道,用于生產物資及竹苗的運輸。田字網格線與主干道垂直或平行。整地與育苗圃地整理采取全墾整地方式。清除圃地內的雜草、灌木、樹蔸及石塊等后,撒入充分腐熟有機肥15t~20t/h㎡再采取人工翻墾獲機械整地。人工翻墾深度不低于30cm、機械整地深度不低于50cm,做到土塊細化、地表平整。山坡地或地形起伏較大的林地可根據地形情況,將圃地平整為寬度20m~50m的條帶。坡度<5°的圃地四周挖60cm~70cm深的排水溝,同時在圃地內每隔30m~40m挖一條50cm深的排水溝并與四周排水溝連通。挖穴竹苗繁育區按照株行距3m×3m進行挖穴,呈品字形布點,穴長60cm、寬40cm、深40cm。竹苗假植區全墾整地后,土粒耙細,按照平行于排水溝方向每隔1m挖一條寬40cm、深30cm的坡形溝。施基肥竹苗繁育區在栽植穴內施農家肥10kg或復合肥0.25kg,與回填土充分拌勻。種竹挖取與栽植種竹規格與質量選取年齡2a~3a、胸徑2cm~3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及開花現象的竹株,留枝5盤~6盤,保留去鞭30cm以上、來鞭20cm以上,不傷竹鞭、鞭芽、篼根和鞭根。種竹栽植5.4.2.1栽植時間一般在2月~3月,春分前完成移栽較好。5.4.2.2栽植技術先將表土回填于穴底,將竹苗土球置于栽植穴正中,保持竹鞭呈水平狀態,土球上表面略低于林地表面,回填土并分層踏實,使鞭根與土壤密接,注意不得損傷稈柄和鞭芽。澆足定根水,覆土至竹苗周圍呈饅頭形并蓋草保濕,風大處或稈歪斜的種竹須搭設支撐架5.5圃地管理5.5.1種竹保護與補植繁育圃內嚴禁放牧。栽植當年冬季進行成活情況檢查,統計死亡種竹數量,便于翌年春季補植。5.5.2土壤管理種竹栽植后每年6月進行一次松土除草,直至竹林郁閉。松土深度15cm~20cm,將雜草及裸露的竹鞭埋入土中。若圃地套種時,可在繁育圃建成兩年內,套種大豆、花生等一年生淺根性農作物,以耕代撫。5.5.3灌溉排水遇天氣干旱季節需及時澆水灌溉,當圃地積水時需及時排水防澇。5.5.4林地施肥栽植當年秋冬季節,沿種竹栽植穴四周溝施有機肥5.0kg/株~7.5kg/株,以后每年留養的新竹于2月和9月在其附近穴施復混肥0.25kg/株。也可每年5-8月對林地竹株進行竹腔施肥,施竹林專用營養液肥2ml/株~5ml/株。5.5.5竹林結構調控繁育圃郁閉成林后,立竹度為26250株/h㎡~30000株/h㎡,每年可通過疏挖竹筍、采挖種竹和砍伐老竹三種途徑進行調控。立竹年齡結構保持在1-2年生各占40%、3年生占20%。一般每年留養新竹10500株/h㎡~12000株/h㎡,并要求在林內分布均勻。竹苗的采挖和出圃竹苗規格與質量年齡2a~3a,胸徑2cm~4cm,枝葉茂盛、分枝較低、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留枝3盤~6盤,保留去鞭30cm以上、來鞭20cm以上,竹鞭、鞭芽和鞭根無損傷。竹苗產量竹苗每年采挖數量為6750株/h㎡~7500株/h㎡,其中2年生竹4050株/h㎡~4500株/h㎡,3年生竹2700株/h㎡~3000株/h㎡。竹苗采運竹苗挖取后及時運輸和栽植,待運和運輸中的竹苗要注意遮陰和保濕。不能及時運輸和栽植的竹苗需進行假植。竹苗假植采挖好的竹苗按同種、同級分類假植在假植溝內。假植時按30cm株距均勻的排在斜壁上,使竹苗根系在坡形溝的坡底舒展開,用濕土將土球蓋實,然后覆蓋一層厚約3cm的稻草,并澆透水。竹苗出圃起苗前提前半天澆一次透水,揭去覆蓋的稻草,輕挖輕拿竹苗,防止損傷新根及筍芽。起苗后及時運輸和定植。6.6檢驗檢疫調運至外地的竹苗,運輸前要進行檢驗檢疫,患有檢疫病蟲害的竹苗不得運出圃地。移竹造林林地設施灌溉一般每50畝竹林配備一個水塘或蓄水池,蓄水量不少于150m3。林道將林道規劃成田字網格狀,每隔40m左右設置一條寬3.5m~4m的機動車道。排水沿林道設置排水溝,溝深不少于50cm。整地7.2.1林地清理翻墾前全面清理林地雜灌。7.2.2全墾整地栽植前1個月全面深翻造林地。可采用人工及機械方式。人工整地深度不少于30cm;機械(挖掘機)整地深度不少于50cm、土塊細化,清除樹蔸、樹根、石塊。7.2.3挖穴根據造林密度,呈“品”字形布點挖穴,穴長約60cm、寬約40cm、深約40cm。栽植穴的長邊方向與等高線平行。造林造林季節2月~3月和10月~11月為宜。造林密度株行距3m×3m。施底肥每栽植穴施腐熟農家肥10kg,或復合肥0.25kg,與回填土充分拌勻。栽植技術同5.4.2.2幼林管護竹苗補植對未成活的竹苗要及時進行補植。新造林地前2年內可實施間種一些豆類、低稈植物,以耕代撫。8.2松土除草未套種的林地每年6月和9月各進行1次松土除草,雜草翻埋于土中,直至竹林郁閉。林地施肥施肥方式8.2.1.1撒施:將肥料均勻地撒在地面,松土時翻入土中。8.2.1.2穴施:在距竹稈基部30cm處的坡上方開挖深15cm~20cm、寬20cm的半月形溝,施入肥料并隨之蓋土。8.2.1.3溝施:沿等高線水平開溝,深15cm~20cm,寬約20cm,溝距2m~2.5m,施入肥料并隨之蓋土。8.2.1.4竹腔施:用鉆、錐等鉆孔器械在竹竿的節間處引洞至竹腔后,用注射器將液體肥料注入竹腔,隨之用石蠟封口。施肥時間及用量施肥時間及用量參見下表。施肥時間、用量表名稱時間種類用量方法長筍肥3月含氮素較高的復混肥(N、P、K含量比為4:1:2)150kg/h㎡~225kg/h㎡穴施行鞭肥4月含氮素較高的有機肥或復混肥(N、P、K含量比為4:1:2)600kg/h㎡~750kg/h㎡撒施或溝施筍芽分化肥7月~8月竹林專用營養液肥(N、P、K含量比為3:1:2)新竹注射稀釋液2.5ml/株竹腔施孕筍肥10月~12月有機肥(N、P、K含量比為3:1:2)15000kg/h㎡~30000kg/h㎡溝施或穴施澆灌排水土壤干燥時,及時澆水;林地積水時,及時排水。疏筍養竹及時疏去弱筍、小筍及蟲筍,保留健壯竹筍,促使長成新竹。竹株過密處應及時疏伐小竹、弱竹。造林翌年留養新竹2700株/h㎡~3600株/h㎡,以后每年留養新竹5400株/h㎡~7200株/h㎡。成林培育林分結構調整立竹度18000株/h㎡~24000株/h㎡,立竹在林內盡量呈縱橫規則排列,分布均勻,株行距70cm左右。立竹胸徑立竹胸徑控制在3cm~5cm。立竹年齡結構竹林留養1a~4a生立竹,林窗處適當留養4年以上立竹補充,其中1~3a生立竹各占30%,4a及以上立竹共占10%。留筍養竹每年春季盛筍期進行留筍養竹,留筍數量6750株/h㎡~8250株/h㎡,確保新竹數量6000株/h㎡~7200株/h㎡,新竹在林分內均勻分布。林分清理9.1.5.1每年6月新竹長成時,按林分立竹度和立竹年齡結構要求對林分進行清理,伐去5年生立竹、部分4年生立竹和部分新竹。9.1.5.2林分清理時,采用開山鋤從立竹螺絲釘處連蔸挖除,不宜用平地砍伐方式,以免伐后竹樁殘留占用林地,降低林地利用率,影響竹鞭生長和竹筍出土。土壤管理林地施肥2月中旬,施尿素或氨態氮肥450kg/h㎡~750株/h㎡,雨前撒施。5月-6月,留筍養竹完成后,林內撒施已充分發酵腐熟的農家肥或植物源有機肥15t/h㎡~30t/h㎡或N、P、K元素含量比為3:1:2~4:1:2配方復混肥300kg/h㎡~450kg/h㎡。7月-8月份,竹腔注射竹林專用營養液肥稀釋液2.5ml/株。林分第一次進行竹腔施肥時,對林分60%的立竹進行注射,第二年起對新竹進行注射。防止酸化林地土壤pH<5.0時,可于5月-6月施肥前2周在林內均勻撒入塊狀生石灰3t/h㎡~4.5t/h㎡。林地墾覆5月-6月施肥后,墾翻入土30cm,并將雜草及裸露的竹鞭埋入土中。灌溉排水林地土壤濕度保持60%~75%,土壤干燥時需及時澆水,林地積水時需要及時排水。覆蓋生產覆蓋竹林選擇宜選擇造林5年、竹林立竹度每公頃1.5萬株~2.2萬株,由1~3年生立竹各占30%、4年及以上立竹共占10&,并在林內均勻分布的林分。覆蓋時間立冬后,連續5d日間最高氣溫低于15℃、夜間最低氣溫不高于8℃時可開始覆蓋。覆蓋材料宜用當年干燥稻草和礱糠。材料用量為稻草30t/h㎡、礱糠210t/h㎡。覆蓋方法覆蓋前在林地內均勻撒施尿素750kg/h㎡,然后澆透林地,澆水量約300t/h㎡~375t/h㎡。澆水后用稻草和礱糠對林地進行覆蓋,下層覆蓋稻草、厚度約15cm,上層覆蓋礱糠、厚度約15cm。覆蓋時,做到稻草順著坡向從上往下均勻平鋪、不漏空地,上層礱糠鋪平。10.5土壤溫度監測10.5.1覆蓋前宜用探桿插入式數顯溫度計進行一次土壤地表溫度測量。10.5.2覆蓋完成當日起每天上午10:00時進行林地土壤地表溫度監測,土壤地表溫度連續5d升幅低于1℃時,可每3d測量1次。10.5.3覆蓋期間林地土壤地表溫度應保持23℃左右,當高于25℃時要增加監測次數、高于28℃時要及時扒開覆蓋物降溫。10.6土壤濕度監測用數顯式土壤濕度探測器插入林地土壤15cm處進行土壤濕度測量,每3d測量一次。覆蓋期間若土壤濕度低于60%時要及時灌溉,高于75%時要及時開溝排水。10.7覆蓋物去除翌年驚蟄前清除林地覆蓋物。10.8產后管理10.8.1留筍養竹翌年發筍盛期,選留健壯飽滿、勻稱、無病蟲害、地徑3cm~5cm的竹筍長成新竹,新竹量6000株/h㎡~6750株/h㎡,并使新竹在林內分布均勻。10.8.2施肥與墾復留筍養竹完成后,均勻撒施發酵過的有機肥15t/h㎡~30t/h㎡或N、P、K元素含量比為3:1:2的自配復合肥300kg/h㎡~450kg/h㎡,施后墾翻入土25cm~30cm。竹筍采收11.1采收方式11.1.1未覆蓋生產鮮筍的林分竹筍出土10cm~15cm時及時采收,除出筍盛期選擇留養成竹的竹筍外,其余全部采收。采收時用鋤頭或筍鍬從筍基部切斷整株挖起,不損傷竹鞭。11.1.2覆蓋生產鮮筍的林分當竹筍即將露出覆蓋物時及時采收。挖筍時,扒開覆蓋物,用筍鍬將筍整株挖起,不損傷竹鞭,挖掘后回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