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1頁
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2頁
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3頁
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4頁
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1總則......................................................................................................................................................5

1.1編制目的..........................................................................5

1.2編制依據..........................................................................5

1.2.1法律法規..................................................................5

1.2.2標準及技術規范.........................................................6

1.2.3主要資料................................................................8

1.3適用范圍.........................................................................8

1.4應急預案體系.....................................................................9

1.5應急工作原則....................................................................10

1.6突發環境事件分級................................................................11

1.6.1國家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11

1.6.2本衛生院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13

2基本情況調查.....................................................................................................................................14

2.1衛生院概況.....................................................................14

2.2衛生院周圍自然環境............................................................14

2.2.1地理位置...............................................................14

2.2.2地形、地貌、地質.....................................................15

2.2.3氣候、氣象...........................................................15

2.2.4水文、水系...........................................................15

2.2.5植被及生物多樣性.....................................................16

2.2.6區域環境質量狀況.....................................................16

2.2.7周邊環境...............................................................18

2.3平面布置........................................................................19

2.4生產工藝簡介....................................................................19

2.4.1主要風險物質.........................................................19

2.4.2主要醫療設備...........................................................20

2.4.3工藝流程................................................................20

2.4.4衛生院主要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治理情況..................................22

3環境風險源及環境風險評價.............................................................................................................26

3.1主要環境風險源識別..............................................................26

3.1.1設備設施風險識別....................................................26

3.1.2主要環境風險物質及其特性分析.......................................26

3.2風險源事故環境影響分析.........................................................34

3.2.1污水處理站不能正常運行及管道泄漏事故環境影響分析...................34

3.2.2醫療廢物存儲不當和流失事故對環境影響分析...........................35

3.2.3危險化學品泄漏環境影響分析..........................................35

3.2.4火災環境影響分析.....................................................35

3.2.5硫化氫和氨燃燒爆炸事故影響分析.........................................36

3.3風險事故管理....................................................................36

3.3.1污水處理站不能正常運行及管道泄漏事故發生后措瓶......................36

3.3.2醫療廢物存儲不當和流失事故預防、環境事故發生后措施..................38

3.3.3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發生后措施........................................40

3.3.4火災事故預防、環境事故發生后措施....................................41

3.3.5硫化氫和氫燃燒爆炸事故發生后措施.......................................43

4組織機構及職責.................................................................................................................................44

4.1應急組織體系.........................................................................................................................44

4.2指揮機構及職賁......................................................................................................................45

4.2.1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及職責..........................................45

4.2.2應急辦公室的職責.......................................................47

4.2.3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小組職責........................................48

4.3政府主導應急處置后的指揮與協調......................................................................................50

4.4環境應急專家..........................................................................................................................50

5預防和預警.........................................................................................................................................51

5.1環境風險源監控.......................................................................................................................51

5.2預警行動..................................................................................................................................51

5.2.1預警條件..............................................................51

5.2.2預警分級.............................................................52

5.2.3預警內容...............................................................53

5.2.4預警行動.............................................................54

5.2.5預警解除...............................................................55

5.3報警、通訊及聯絡方式...........................................................................................................55

5.3.1報警聯絡方式...........................................................55

5.3.2內部通訊方式...........................................................55

5.3.3外部通訊方式...........................................................56

6信息報告與處置.................................................................................................................................57

6.1信息報告..................................................................................................................................57

6.2信息通報..................................................................................................................................57

6.3電話通報及聯系詞內容...........................................................................................................58

6.4信息上報.................................................................................................................................58

6.5事件報告內容............................................................................................................................59

7應急響應與救援措施.........................................................................................................................60

7.1應急響應機制.........................................................................................................................60

7..................................................................................................1.1II級響應(可控環境事件)6.0

7..............................................................................................1.21級響應(不可控環境事件).61

7.2應急響應程序..........................................................................................................................62

7.3應急措施..................................................................................................................................64

7.3.1現場處置原則...........................................................64

7.3.2污水處理站廢水事故排放處置措施......................................64

7.3.3醫療廢物存儲不當和流失處置措施......................................64

7.3.4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措施..........................................65

7.3.5火災事故應急措施.....................................................67

2

7.3.6硫化氫和氨燃燒爆炸事故應急措施................................................................................................67

8人員安全及救護.......................................................................69

8.1人員安全疏散.....................................................................69

8.1.1事件現場人員的撤離...................................................................................................................69

8.1.2非事件現場人員的撤離............................................................................................................69

8.1.3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70

8.1.4周邊鄉鎮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70

8.2人員的安全防護..................................................................70

8.2.1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70

8.2.2受威脅人員的安全防護.................................................................................................................71

8.3醫療救護.........................................................................71

9應急監測..............................................................................72

9.1應急監測能力分析................................................................72

9.2監測布點原則....................................................................72

9.3監測布點方法....................................................................72

9.4應急監測方案....................................................................73

9.5監測信息報告及評估.............................................................75

10應急終止程序........................................................................76

10.1應急終止的條件................................................................76

10.2應急救援終止程序...............................................................76

10.3應急終止后的行動...............................................................77

11后期處理.............................................................................78

11.1善后處理......................................................................78

11.1.1人員安置及損失賠償.................................................................................................................78

11.1.2恢復......................................................................................................................................................78

11.1.3鄉鎮建成區恢復..........................................................................................................................78

11.2保險..........................................................................79

11.3工作總結與評價..................................................................79

12獎懲.................................................................................80

12.1事件應急工作實行獎勵制......................................................80

12.2事件應急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80

13應急保障措施........................................................................81

13.1通信與信息保障.................................................................81

13.2應急隊伍保障...................................................................81

13.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81

13.4資金保障.......................................................................82

13.5交通運輸保障...................................................................82

13.6救援醫療保障...................................................................82

13.7治安保衛保障...................................................................82

3

14培訓與演練...........................................................................83

14.1培訓............................................................................83

14.2演練..........................................................................84

14.3記錄與考核......................................................................85

15應急預案評審、備案、發布和更新.....................................................86

15.1應急預案的評審、備案、發布..................................................86

15.2預案的更新....................................................................86

15.3應急預案生效和實施時間......................................................87

16附件、術語和定義....................................................................88

17附件.................................................................................90

4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總則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保障迅

速、有效、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活動,預防事件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

關方案,是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的行動指

南。

1.1編制目的

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

及時予以控制,防止事件蔓延,有效地組織搶險和救助,將事件危害

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控制污染物的擴散。衛生院從自身安全、

保護環境的目標出發,結合實際情況,編制了《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實現一旦有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即可按

照本應急預案所提出的程序和操作方法,緊張有序的實施救援,最大

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保護生態環境。

1.2編制依據

此次《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

嚴格按照國家、省、州各級政府下達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以及其

他相關政策、文件進行。

1.2.1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九號,2014年4月24日修訂,2015年1月1日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

席令第32號,2018年10月26日修訂,2018年10月26日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令第87號,2017年6月27日修訂,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9月1

5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

席令第69號,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13號,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645號,2013年12月7日施行);

(8)《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辦函【2014】119號,

2014年12月29日施行);

(9)《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7號,

2011年5月1日施行);

(10)《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

行)》(環發[2015]4號,2015年1月8日施行);

(11)《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環辦【2014】

34號);

(12)《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試行)》

(環境保護部公告2016年第74號,2016年12月12日);

(13)《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16年1月8日

實施;

(14)《云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

廳,2017年6月2日);

(15)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

指南(試行)》的通知(環辦應急【2018】8號,2018年1月31日)。

1.2.2標準及技術規范

(1)《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18,2019

6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年3月1日施行);

(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10,2011

年1月1日施行);

(3)《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7號,

2011年5月1日施行);

(4)《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2002年6月1

日施行);

(5)《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2018年5月1日

施行);

(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2016年1月1日

施行);

(7)《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15618-2018,2018年8月1日施行);

(8)《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36600-2018,2018年8月1日施行);

(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儲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

(GB18599-2020);

(10)《危險廢物貯存染污控制標準》(GB18597-2001,2013

年6月8日修訂);

(11)《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生態環境保護部

令第15號,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2)《危險化學品單位應急救援物資配備要求》

(GB30077-2013,2014年11月1日施行);

(13)《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2018

年3月1日施行);

7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4)《云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貫徹實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管理辦法的通知》(云環發(2010)191號、云環發[20H)50號);

(15)《云南省環境保護廳轉發環境保護部關于企業突發環境事

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的通知》(云環發(2014)70號);

(16)《云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轉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

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云環通[2015)39號);

(17)《云南省企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指導目錄和編制

要點》(2016年8月)

1.2.3主要資料

(1)《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

號:202****52900000040),2020.6;

(2)其他相關資料;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衛生院內發生的人為或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

成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控制和處置,具體包括:

①危險化學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在貯存、運輸、使用和處置過

程中發生的燃燒、爆炸、大面積泄漏、中毒等事件;

②運營過程中因生產裝置、污染防治設施、設備等因素發生意外

或人為事故造成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

③醫療廢物泄露丟失事件;

④其他可能危及職工及周圍群眾生命財產和環境安全的環境污

染事件。

根據《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

行)第三條,核與輻射環境應急預案的備案不適用本辦法。故本衛生

院涉及放射科產生的核與輻射的突發環境事故不在本預案范圍內。

8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4應急預案體系

本次預案為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主要由綜合應急預案和

現場應急處置預案構成;綜合應急預案是總綱,現場處置應急預案服

務于綜合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是總體闡述本衛

生院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應急行動、應急措施

和保障的基本要求,是應對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的綜合性文件。現

場應急處置方案是針對衛生院具體的風險源(例如裝置、風險場所或

風險設施、風險崗位等)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綜合應急預案主要

為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現場應急處置預案主要為醫療廢水或

醫療廢物泄漏事件現場應急處置預案。

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與其他預案體系的關系,當衛

生院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則及時按照分級原則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

急預案。當突發環境事件已嚴重擴散至周邊環境時,則上報至紅河縣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交由主管部門指揮,開展后續工作。

圖1.4-1應急預案體系關系圖

9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5應急工作原則

在建立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及實施其響應程序時,本著實事

求是、切實可行的方針,貫徹如下原則:

(1)優先原則

應急工作原則體現應急救援的優先原則。如保護人員安全優先,

防止和控制事件蔓延優先,保護環境優先。此外,應急工作原則還體

現事件損失控制、高效協調,以及持續改進的思想。

(2)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原則

以落實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準繩,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履

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加強對環境事件危險源的監測、監控并實施監督

管理,建立環境事件風險防范體系,積極預防、及時控制、消除隱患,

提高突發性環境事件防范和處理能力,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突發環境

事件的發生,消除或減輕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中長期影響,最大程度

地保障公眾健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防患于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

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積極做好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

各項準備工作,加強培訓演練,利用現有專業環境應急救援力量,整

合環境監測等相關資源,努力實現一專多能,充分發揮經過專門培訓

的環境應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3)本預案突發環境事件分級原則

接受并切實履行政府生態環保部門的領導和指示,確定突發環境

事件級別并及時啟動相應應急方案。在本單位領導統一組織下,發揮

各職能部門作用,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完善的突發事件應急

管理機制。

10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由衛生院分管領導負責,各科室分級

管理、協調配合的應急管理體制。針對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突發環境

事件、生態污染的特點,實行分類管理,充分發揮各專業應急指揮機

構和應急救援分隊的作用,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協同與合作,提高快

速反應能力。

1.6突發環境事件分級

1.6.1國家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

根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辦函(2014〕119號),

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I

級)、重大(口級)、較大(in級)和一般(iv級)四級。預警信號

依次為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

I級: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

傷的;

(2)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群眾5萬人以上的;

(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

(4)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喪失或該區域國家重點保護

物種滅絕的;

(5)因環境污染造成市(州)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

水中斷的;

(6)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并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

染后果的;輻射后果可能影響鄰省和州的。

n級: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11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

10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

(2)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

(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

(4)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國家重點保護野

生動植物種群大批死亡的;

(5)因環境污染造成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

(6)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省界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7)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

控導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

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較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

ID級:較大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

5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5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

(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

的;

(4)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受到破壞的;

(5)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

(6)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市(州)界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7)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

控導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

漏,造成較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

12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W級:一般突發環境事件

一般突發環境事件。除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重大突發環境事

件、較大突發環境事件以外的突發環境事件。

1.6.2本衛生院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

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

(2014年12月29日國辦函(2014)119號)中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

級,并結合衛生院的實際情況對突發環境事件分為兩級。

1)可控突發環境事件(II級)

發生在衛生院內部、對運營影響較小或無影響的事件。比如因設

備故障、破損導致酒精、柴油、液氧少量、微量泄漏,發生在院區內

部,依靠院區內部技術力量、按操作規程能夠處理的一般性事件。

2)不可控突發環境事件(I級)

由于柴油、醫療廢物、廢水發生泄漏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污染

物大量進入衛生院外環境,需要政府統一組織協調,調動各方面資源

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I級應急響應立即通報當地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由政府主導應

急響應,衛生院積極協助配合。或發生國家對突發環境事件分級中一

般突發環境事件(W)及以上級別的事件,均為不可控突發環境事件

(I級)。

13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2基本情況調查

2.1衛生院概況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位于紅河縣車古鄉集鎮,中心地理坐標為東

經102o9'11",北緯23。18'9"O項目總投資311萬元,總占地面積

845m2,建筑面積約為1250m2。衛生院主體工程門診住院樓、綜合辦

公樓及職工宿舍樓等。輔助設施包括污水處理站、醫療廢物暫存間等。

根據衛生院2018年11月25日取得紅河縣衛生健康局頒發的《醫療

機構執業許可證》(編號:432****4453252911C2201),衛生院設置預

防保健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和中醫科等,編制床位數為10張,

有效期為2018年11月25日至2022年12月01日。

衛生院于2020年6月12日于紅河州生態環境局網站申報完成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號為:202****5290000040。

2.2衛生院周圍自然環境

2.2.1地理位置

紅河縣地處云南省南部,紅河州西南部,紅河中游南岸,地跨東

經101o49'—102o37',北緯23。05'—23。27'。東接元陽縣,

南接綠春縣,西與西北和玉溪市元江縣、普洱市墨江縣接壤,北與石

屏縣、建水縣隔紅河相望,地處三地州六縣結合部。全縣土地面積

205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為96%,縣政府駐地迤薩鎮,距州府

蒙自150公里,距省會昆明290公里。

車古鄉位于紅河縣境西北部,國土面積117.71平方公里。轄6

個村委會(車古、臘娘妙、利博、么當、哈建、阿期村委會)。車古

鄉東鄰浪堤鄉,南鄰架車鄉,西鄰連瑪鄉,北鄰大羊街鄉。距離縣政

府所在地66公里,到縣城的道路為彈石路和水泥路,交通方便。

14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2.2.2地形、地貌、地質

紅河縣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區南緣,哀牢山脈盤踞全境。境內峰巒

起伏,溝壑縱橫,紅河繞縣境北緣奔流而過。境內地勢大致中部高,

南北低,96%的面積為山地,一般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最高

的山是東南部的么索魯瑪大山,主峰海拔2745.8米,最低點為東北

邊緣的曼車渡口,海拔259米。山脈河谷相間,地勢險峻。

項目所在區域為紅河縣車古鄉,境內地形復雜,群峰起伏,溝壑

縱橫交錯,境內山高水深,海拔在1080-2484米。

2.2.3氣候、氣象

紅河縣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太陽輻射強烈,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

型,按積溫標準縣內可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三種。由于境內地

勢高低懸殊,干濕季節分明,立體氣候明顯,有“一山分四季,十里

不同天”之說。根據紅河州累年氣象數據統計,紅河縣30年平均氣

溫20.4℃,極端最高氣溫39.2℃,極端最低氣溫-06C;年平均日照

時數在1700-2050小時之間,區域主導風向為東風,年平均風速

3.6m/s,瞬間最大風速37米/秒,風力11級。全縣年降雨量為829.6mm,

北部低山河谷地帶為700—900mm,南部山區為1500—2000mm,三

十年一遇日最大降雨量為96mm,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5月至10

月為雨季,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80%左右。

2.2.4水文、水系

紅河縣內有大小河流20余條,其中主要河流8條,以縣境中部

分水嶺為界,分為南北兩大水網。北部水網流域面積1046km2河道

短落差大,水流湍急,春秋季節性水位漲落明顯,由南向北注入紅河。

南部水網流域面積1011km2,河道曲折,水源豐富。南北水網最終匯

入紅河,紅河是紅河縣與石屏縣元江縣的天然界河,由南昏河口入境,

15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自曼車渡口出境,流程53km。北部主要河流有羊街河、罕龍河、勖

龍河、大黑公河;南部河流主要有壩蘭河、尼洛河、本那河。縣境內

地表水資源較為豐富。

項目區周邊主要地表水體為項目西側約1300m處的么當河,項目

所在區域屬于么當河的匯水范圍。么當河屬于羊街河(南昏河)支流,

羊街河在縣境北部車古,羊街鄉境內,發源于車古鄉的阿期山、三尖

山一帶,經阿期、南昏注入紅河。縣內流長43公里,流域面積199

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4.12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1.183億立方

米。

2.2.5植被及生物多樣性

車古鄉土地面積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

林覆蓋率高,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云南松、杉木等,按不同的

生長環境,植物群落分布亦有差異。全鄉耕地面積7459畝,其中水

田3527畝,旱地3932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豆類、

雜糧等。適宜種植茶葉、豆腐渣果、棕桐、草果、花椒、板蘭根、杜

種、銀杏、野三七、烤煙、龍膽草等經濟作物等。

據現場調查,項目區域屬于鄉鎮集鎮開發區,受人類活動影響較

大,區域植被類型主要以次生灌草叢植被、人工植被為主。區域常見

動物主要有松鼠、老鼠、麻雀等,項目區域內生物多樣性差。未發現

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珍稀和瀕危植物,也無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

野生動物。

2.2.6區域環境質量狀況

1、環境空氣

項目區域環境空氣為二類區,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

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

16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根據《紅河州2020年度環境質量狀況》,按年均值評價,紅河

州13縣市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符合國家二級標準。項目位于紅河州紅

河縣車古鄉,紅河縣為13縣市之一,優良率為100%。紅河縣2020

年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值詳見下表2.2-1o

表2.2-1紅河縣2020年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統計表

序號污染物年均濃度達標情況

1so28pg/m3達年均值二級標準

2NO25pg/m3達年均值二級標準

3PM1029|jg/m3達年均值二級標準

優于二級24小時均值標準

4CO1.2mg/m3

(CO無年均濃度標準值)

優于二級日最大8小時均值標準

50,110pg/m3

(。3無年均濃度標準值)

3

6PM2.518pg/m達年均值二級標準

根據上表統計結果分析,項目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可達《環境空氣

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因此判定項目所在區域

為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區。

2、水環境

項目區周邊主要地表水體為項目西側約1300m處的么當河,項目

所在區域屬于么當河的匯水范圍。么當河屬于羊街河(南昏河)支流,

羊街河經阿期、南昏注入紅河。根據《云南省水環境功能區劃》(2014

年修訂)“紅河巍山-河口保留區:由巍山縣洗澡塘至出境口,全長

614.lkm0自北向東南流經巍山、南澗、雙柏、新平、元江,現狀水

質為類,其中上段大東勇段n類,中段元江段ni類,下段蠻耗

段w類,規劃水平年水質目標為in類。”故紅河段執行《地表水環境

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標準。根據上游支流水體功能不低

于干流原則,本項目涉及的么當河水質類別參照紅河執行《地表水環

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D類水質標準。

17

紅河縣車古鄉衛生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根據現場調查情況,項目所在區域無工業污染源匯入么當河內,

主要為集鎮排放的少量生活廢水,因此項目所在區域的么當河水質能

夠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水質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