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一節水循環學習目標:1.了解地球上各種水體的空間分布特點。2.了解水循環的概念,識記水循環的過程及主要環節。(重點)3.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增加水資源愛護意識。(重難點)一、地球上的水1.“水的星球”:全球約有71%的表面覆蓋著水。2.水圈的組成及分布(1)組成: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式的水體構成。(2)分布①海洋水:儲量最多,約占全球水儲量的97%。②陸地水:儲量較少,但類型多樣。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澤水、地下水、冰川等,其中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體。③大氣水:分布最廣。eq\x([特殊提示]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二、自然界的水循環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環境中的移動,以及與之相伴的狀態變更。2.類型及主要環節循環類型字母主要環節海陸間循環A①蒸發、②水汽輸送、③降水、④地表徑流、⑤下滲、⑥地下徑流海上內循環B①蒸發、⑦降水陸地內循環C⑧植物蒸騰、⑨蒸發、③降水[特殊提示]1陸地內循環不只發生在內流區域。,2外流區域既有海陸間循環又有陸地內循環。三、水循環的地理意義1.把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有機地聯系起來;是海陸間聯系的主要紐帶。2.使地球上的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3.深刻地影響著全球氣候的變更;干脆影響到各地的天氣過程;引發區域性的洪澇、干旱等自然災難。4.通過對地表太陽輻射的重新安排使得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沖突得以緩解。5.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態。[特殊提示]水循環比較活躍,且與其他水體聯系比較親密的水體的更新周期比較短,相反則比較長。(1)海洋水是目前人類利用最廣的水資源。 ()(2)南極的冰川不參加海陸間循環。 ()(3)地表徑流最終都會流入海洋。 ()(4)大氣環流是水汽輸送的主要動力。 ()(5)塔里木河河水主要參加的水循環是()A.海陸間循環 B.陸地內循環C.海上內循環 D.大循環提示:(1)×目前人類利用較多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海洋水還沒有大規模利用。(2)×冰川是陸地上運動著的固態水體,南極冰川不斷運動進入海洋也參加海陸間循環。(3)×有些地表徑流位于內流區域,主要參加陸地內循環,不肯定最終流入海洋。(4)√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主要是借助大氣環流實現的。(5)B[塔里木河位于內流區,主要參加陸地內循環。]水循環的過程及類型一滴水的奇異旅程在一個燥熱的夏天,小小的我從廣袤的海洋上誕生了,太陽輻射能是“催生婆”,她把我蒸發到空中。我先在云媽媽的懷里撒了會兒嬌,然后就拿著著陸傘起先“闖世界”,我的奇異旅程起先啦!我跳到了另一朵云上,隨著夏季風來到陸地上空。在“水汽輸送”的過程中,我耍起了雜技——我一連翻了十幾個跟頭。我望見滿天都是灰塵小隊,他們淘氣地跳進了人們的眼睛里、嘴巴里……于是,我和同伴們奮不顧身地著陸了!我跑到小河里,成了“地表徑流”;我的一些同伴則鉆入地下,成了“地下徑流”。我看到了不少,聽到了不少,也經驗了不少,我為了這些收獲而沾沾自喜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我唱著歌流向了憧憬已久的大海,順當完成了奇異的旅程。問題1(綜合思維)一滴水的奇異旅程經驗了哪種類型的水循環?主要環節有哪些?提示:海陸間循環。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問題2(綜合思維)李白的《將進酒》中有兩句聞名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地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兩句詩是否嚴密?為什么?提示:不嚴密。這兩句詩的本意是寫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流到海,勢不行回的豪壯氣概。但是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缺乏嚴密性。自然界的水體是相互轉化和聯系的,水循環的各個環節會把海洋水、陸地水與大氣水聯系在一起,因此黃河水能夠“奔流到海還復回”。問題3(人地協調觀)結合實例,說明人類活動主要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產生影響?提示: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人類能夠干預水循環的蒸發、蒸騰、降水、徑流和下滲等環節。其中對地表徑流環節的影響最干脆,也最廣泛。如下表:人類活動影響水循環的環節跨流域調水地表徑流人工降雨作業降水植樹造林下滲、地表徑流興修水利工程蒸發,下滲與地表、地下徑流修梯田及平整土地下滲[歸納總結]1.水循環的類型及特點水循環的三種類型各有特點,意義不同,詳細區分如下表所示:類型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發生領域海洋與陸地之間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主要環節及示意圖特點最重要的類型,又被稱為大循環,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補給陸地水的水量很小攜帶水量最大的水循環,是海陸間循環的近十倍典例長江流域的水循環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環未登陸的臺風參加的水循環2.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流量和水位變更含沙量變更破壞植被地表徑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漲陡落增加植樹種草地表徑流量削減,使河流水位升降緩慢削減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徑流,使河流水位陡漲陡落增加鋪設滲水磚削減地面徑流,增加地下徑流,河流水位平緩削減修建水庫對流量有調整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穩削減水庫以下河流含沙量圍湖造田對河流徑流的調整作用減弱,水位陡漲陡落增加區分水循環類型的方法(1)聯系的圈層不同。海陸間循環和陸地內循環涉及四個圈層,而海上內循環不涉及巖石圈。(2)發生領域不同。海陸間循環的領域既包括陸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兩種水循環則只包括陸地或海洋。陸地上外流區內的水體,既參加陸地內循環,又參加海陸間循環。(3)過程和環節不同。海陸間循環的環節最多最全,而其他兩種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是蒸發和降水。海上內循環不存在下滲環節。(4)參加水量不同。海上內循環的參加水量最大,陸地內循環的參加水量最小。1.讀城市水循環系統模式圖,完成(1)~(3)題。(1)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A.蒸發、降水、下滲、污水B.下滲、降水、蒸發、污水C.降水、蒸發、下滲、污水D.降水、下滲、蒸發、污水(2)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環,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加強人工降雨力度②實施跨流域調水工程③加強城市綠地的建設④道路兩旁鋪設透水磚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為了減小人類社會水循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削減深層地下水的開采,實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徑流的供水量③削減深層地下水的開采,加強對淺層地下水的開采④加強城市污水的處理力度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1)D(2)B(3)C[第(1)題,依據圖示的因果聯系可推斷,①②③④分別表示降水、下滲、蒸發、污水。第(2)題,加強城市綠地的建設和道路兩旁鋪設透水磚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滲,減輕人類活動對自然界水循環的影響,完善自然界水循環。第(3)題,對淺層地下水的過量開采會導致地面沉降等問題;提高河川徑流的供水量會導致河川徑流量減小,會削減河流水對淺層地下水的補給,河流的輸沙實力和自我凈化實力會降低,對城市河流下游地區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水循環示意圖問題1(區域認知)水循環聯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層?提示: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問題2(綜合思維)與人類關系最親密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為什么?提示:海陸間循環。因為海陸間循環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因而與人類關系最為親密。問題3(綜合思維)從圖中可以看出水循環的意義是什么?提示:把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有機地聯系起來;是海陸間聯系的紐帶;使地球上的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貌形態等。[歸納總結]1.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性質(論述角度)意義含義理解水循環是一個浩大的系統促進水體更新在水循環系統中,水的連續運動、轉化,使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氣態水、液態水與固態水,大氣水、海洋水與陸地水始終相互轉化、不斷更新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從總體上看,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不會增多,也不會削減局部地區短時間內可能有變更;平衡過程中水循環始終在進行水循環是地球上最活躍的能量交換和物質轉移過程之一汲取、轉化和傳輸太陽輻射能水循環對太陽輻射能起著汲取、轉化和傳輸作用,緩解了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沖突太陽輻射能是水循環的動力和能量源泉;水循環平衡了海陸之間、凹凸緯度之間的熱量收支聯系海陸的紐帶水循環是海陸間聯系的主要方式之一陸地通過徑流向海洋輸送泥沙、有機物和無機鹽類;海洋向陸地輸送水汽塑造地表形態水循環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循環運動,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水循環主要通過地表徑流等變更地表形態關鍵詞法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1)平衡更新作用:在水循環系統中,水在連綿不斷地運動、轉化,使地球上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從而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2)遷移交換作用:水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轉化,從而使地球表層各圈層之間,以及陸地和海洋之間實現物質的遷移和能量的交換。(3)影響塑造作用:水循環運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并且使水成為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素之一,不斷地塑造著地表形態。2.洪澇災難(1)洪澇災難的成因洪水的發生以自然緣由為主,但人類不合理的活動也可能誘發或加劇洪水災難,如下表分析:自然原因流域狀況降水強度降水強度大,歷時長,造成洪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匯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高植物覆蓋率植被覆蓋率低水系狀況支流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減慢,簡單形成洪水河道河道彎曲河谷縱向坡度小入海口入海口狹窄人為緣由破壞流域內植被導致流域內匯水速度加快,加劇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積,使河流水位上升,河床坡度減小肯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圍湖造田使湖泊對洪水調整實力減弱建筑物占據河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占用分洪區給洪水的分流帶來困難(2)洪災的防治措施項目內容監測和預報利用氣象衛星對強降雨天氣、洪水進行監測,能夠有效防衛洪災。提高強降雨天氣預報的精確率,可以減輕洪澇災難的損失防治措施工程措施修筑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和分洪區(或滯洪、蓄洪區)、完善排澇設施等非工程措施加強洪泛區的建設管制、建立洪水預警機制、落實居民撤離應急預案、推行防洪保險等(3)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①防洪打算②洪水應急③洪水中的救助2.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1)~(3)題。(1)下列實現圖中①功能的是()A.長江 B.副熱帶高氣壓帶C.影響我國的夏季風 D.影響我國的冬季風(2)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了人類活動對下列哪個環節施加了影響?()A.① B.④C.⑤ D.⑥(3)下列關于水循環深刻而廣泛地影響著全球地理環境的緣由,敘述正確的是()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躍的能量轉換過程之一,能緩解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沖突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物質循環過程之一,是海陸間聯系的主要紐帶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循環運動,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態④它對地表太陽能起到傳輸作用,但不能起汲取和轉化的作用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1)C(2)C(3)A[第(1)題,①表示把海洋上空的水汽通過大氣運動帶到陸地上空,即水汽輸送環節,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從而實現水汽輸送。第(2)題,目前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徑流輸送施加影響,進而變更下墊面的性質。南水北調工程調整了徑流量的空間分布,圖中⑤表示地表徑流。第(3)題,水循環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聯系調整作用;遷移交換作用;平衡更新作用;塑造地貌作用等。]3.削減洪澇災難的損失,熟識一些災難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識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依據所學學問,完成(1)~(2)題。(1)當洪水來臨時,應對洪水災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躲到屋頂、大樹或旁邊小山丘上暫避B.剛好報告,統一組織搶險救災C.有序地將人員和財產向低處轉移D.有序地將人員和財產向高處轉移(2)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確的是()A.向落水者拋救生圈B.對溺水人員進行人工呼吸C.劃船、游泳去救人D.等洪水過后再去救人(1)C(2)D[第(1)題,應對洪水災難,不同狀況下按輕重緩急有不同的方法、步驟。當洪水來臨時,沒有轉移出去的人應實行應急措施向高處轉移;當洪水猛漲時,可先躲到屋頂、大樹或旁邊小山丘上暫避;當發生險情時,要剛好報告。第(2)題,對落水人員應剛好救治。]下圖為水圈的構成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體,分布最廣的是()A.a B.bC.c D.d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在水的三態中,固態水數量最多B.熱帶地區沒有固體狀態的水C.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D.我國外流區域沒有參加陸地內循環過程1.A2.C[第1題,氣態水數量最少但分布最廣。第2題,水的三態中,液態水數量最多;熱帶地區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沈陽初中歷史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生長激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企業合并與財務報表處理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牲畜生長燈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4年藥劑領域重要考點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牙簽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熏魚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煤氣爐燃燒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第2課《各顯神通-上網的幾種方法》教學設計
- 主席面試題及答案
- 醫務人員職業健康安全健康-課件
- 醫學文獻檢索重點
- 江蘇省建設工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計價管理辦法
- 病區藥品規范化管理與問題對策黃池桃
- 螺紋塞規操作規程
- 2023年北京天文館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應急救援隊伍單兵體能訓練項目要求
- 車輛辦理ETC委托書范文
- 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
- 健康之道-調養腸道PPT課件2
- 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