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潛在惡性疾患的專家共識_第1頁
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潛在惡性疾患的專家共識_第2頁
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潛在惡性疾患的專家共識_第3頁
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潛在惡性疾患的專家共識_第4頁
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潛在惡性疾患的專家共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60.01

CCSC05

中華口腔醫學會

團體標準

T/CHSA004—2021

`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潛在惡

性疾患的專家共識

Expertconsensuson5-aminolevulinicacidphotodynamictherapyfororalpotentially

malignantdisorder

2021-06-25發布2021-07-01實施

中華口腔醫學會發布

T/CHSA004—2021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潛在惡性疾患的專家共識

1范圍

本專家共識提出了使用光動力治療口腔潛在惡性疾患的診療中的光動力治療的照射劑量與照射時

間、光源選擇、治療前預準備、口腔臨床診療推薦方案、療效評價方案和治療后不良事件管理的推薦意

見。

本專家共識適用于所有開展光動力治療的口腔黏膜專科和口腔科。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沒有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光動力治療photodynamictherapy,PDT

光動力學療法是一種聯合利用光敏劑、光和氧分子,通過光動力學反應選擇性地治療惡性病變(如

實體腫瘤和癌前病變)[3]和良性病變(如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感染等疾病的新型療法。PDT作為國際

前沿交叉學科“生物醫學光子學”的一個重要領域,近年來,無論是PDT的基礎研究,還是臨床應用都

取得了長足發展,它已逐漸成為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外治療腫瘤的第四種微創療法,并成為了治療一

些特殊病種的首選療法。

3.2口腔潛在惡性疾患oralpotentiallymalignantdisorder,OPMD

口腔潛在惡性疾患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一組疾病,具有發展成口腔鱗狀細胞癌的潛在可能,包括

口腔白斑病、口腔紅斑病、扁平苔蘚、慢性盤狀紅斑狼瘡、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等。

3.3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acid,ALA

5-氨基酮戊酸(5-ALA)是一種普遍存在于生命體內的活性物質,是卟啉化合物的前體。作為第二代

光敏劑,5-ALA表現出優越的PDT診療能力。

4光動力治療的作用機制

PDT是通過使腫瘤靶細胞或病損靶組織短時間內聚集高濃度內源性或外源性光敏性物質,再以特定

波長光源(可見光、近紅外光或紫外光)輻照,一方面激發光生物化學變化,令細胞產生大量氧化產物,

利用其細胞毒性作用殺滅腫瘤細胞,其靶向性強,對正常組織損傷較小[4];另一方面,其物理過程可產

生熒光,通過熒光光譜分析可以進行惡性潛在疾患的定位及診斷[5]。通過多項體內外研究,已證實光動

力治療可抑制癌細胞增殖,并誘導其凋亡[6,7]。包括NF-KB/JNK、ROS及MMP等在內的多條通路均參與其

調控作用[8-10]。

1

T/CHSA004—2021

以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為例,其生物作用大致可分三類機制,即破壞血管、殺傷

腫瘤組織和細胞,以及誘發機體免疫應答:①當光敏劑還主要潴留在血管內時照光,光化學反應所產生

1

的O2能夠破壞血管,引起病灶血供不足,間接引起細胞死亡;②當光敏劑到達細胞時,ALA-PDT以細

1

胞為治療靶標,O2可能導致細胞的調亡、壞死和自體吞噬,細胞的死亡路徑主要取決于治療過程中所

1

產生的O2濃度和分布;③ALA-PDT過程中局部誘發的非特異性應急炎性反應以及后期的一系列免疫反

應對于抑制和破壞腫瘤還具有持續性的系統效應。

5光動力治療的照射劑量與照射時間

PDT作為一種物理-化學療法,通過對光動力輻照有重要影響的參數將光敏劑、光源及氧氣進行有

效鏈接及應用。PDT劑量監測的參量主要有光劑量(含光通量密度和照光時間)和光分布、光敏劑的給藥

劑量和靶組織中的濃度、組織中的氧含量,以及組織體的光學特性參數等。根據2015年制訂的《氨基

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推薦使用照光時間、能量及功率密度三要素進行參數計算[照光

時間(s)=能量密度(J/cm2)/功率密度(W/cm2)][11]。而2016年美國皮膚外科學會(ASDS)則提出了新的

計算公式,即光子積分通量=4×(功率密度×照光時間)/(π×光斑直徑2)[12]。基于既往ALA-PDT在口腔

潛在惡性疾患中的應用情況,治療的功率密度為100-150mW/cm2,輻照時間為60-1000s,還可根據病損

的面積、深度及病理分型,調整照射的劑量與時間[13-15]。

光斑面積取決于光源距病損表面距離,其數理關系成為影響ALA-PDT相關照射參數的重要因素。伍

德燈(Wood燈)由高壓汞燈作為發射光源,通過由含9%鎳氧化物的鋇硅酸濾片,發出320-400nm波長

的光波[16]。通過Wood燈照射可以誘導組織內熒光,借由熒光強度反映組織確定吸收ALA后的范圍,進

而確定PDT光斑面積,達到精確定位的目的,且其輸出功率較低,不會影響治療效果。

6光源選擇

光動力治療需選取具有足夠輻照深度光源,在組織吸收光敏劑范圍內進行照射,以期破壞靶區病損

基礎上對周圍健康組織損壞最小,目前常用光源為半導體激光二極管、濾光燈及發光二極管(LED)[17]。

其中最常用于口腔黏膜病損的為LED,其具有光譜窄、成本低的優勢,光譜參數同樣支持這一結論[18]。

光源波長自420至660nm不等,630±5nm則廣泛應用于口腔潛在惡性疾患的治療中[19,20]。此外,為避

免光照溫度對組織及細胞產生熱效應,亦可將功率密度控制在300mW/cm2以內[6]。

7口腔臨床推薦方案

7.1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

目前,光動力治療技術已較多地應用于口腔黏膜病的診療中,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

是常用方法。但由于無大樣本量的隨機臨床對照試驗,且治療流程及相關參數駁雜不一,限制了該技術

在治療中的推廣應用。

光敏劑配制濃度、孵育方法、孵育時間、光斑范圍、光源距病損表面距離、光源劑量強度及光照時

間均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制訂嚴格的臨床應用流程有利于規范光動力治療技術的應用,同質化

標準可以保證未來高質量臨床研究的價值。

具體方案推薦如下:

治療操作步驟分為光敏劑的給予、止痛和光照射。

7.2光敏劑的給予方法有:局部孵育法、局部注射法

2

T/CHSA004—2021

7.2.1光敏劑局部孵育法

7.2.1.1確定照射范圍

以口腔黏膜熒光檢查儀(VELscope)、甲苯胺藍染色及Wood燈多種口腔黏膜檢查技術定位OMPD病

損范圍,拍照定點指導光敏劑放置。

7.2.1.2調配ALA溶液

以保濕凝膠或滅菌注射用水調配ALA溶液,常用濃度為20%,但可根據患者耐受程度及局部組織反

應調整為10%。

7.2.1.3選擇光源

選用長波長(630±5nm)紅光LED治療儀進行輻照[21]。

7.2.1.4給藥方案

根據病損面積確定照射光斑數量,用無菌棉簽制作棉片,每光斑1片,每片大小約1cm2,蘸取配置

好的ALA凝膠溶液覆蓋于病損表面(以完全覆蓋病損及周緣0.3-0.5cm為宜),將裁剪好的江米紙(折

疊3-4層)和保鮮膜先后覆蓋蘸有藥物的棉片表面,再以無菌紗布加壓固定2小時。

7.2.2光敏劑局部注射法

將以滅菌注射用水配制的ALA溶液注射于病損基底部至黏膜發白。

7.3止痛

7.3.1局部注射麻醉

須采用局部浸潤麻醉藥物注射,傳導阻滯麻醉效果差或無效。

7.3.2孵育光敏劑后再行局部麻醉

局部浸潤麻醉藥物注射宜在使用光敏劑孵育2小時之后給予。再行光照射。

7.3.3注射光敏劑前須行局部麻醉

由于注射光敏劑的過程中會引起患者照光局部較劇烈的疼痛,須提前注射局部麻醉藥物,并在麻醉

藥起效后再注射光敏劑。

7.4光照射

照光參數:光源波長630±5nm,150-300mW/cm2,輻照時間為180-360s,避光環境下照射。

推薦治療間隔為7-14天,3-4次為1療程,結束后根據無創檢查確定是否繼續治療。

有文獻還介紹過含漱液法和靜脈給藥法[22],筆者認為患者保持含漱液在口腔停留時間有限,不能

跟局部濕敷2小時的效能媲美,含漱液滲透入組織的效能又不能跟局部注射媲美,可行性和有效性都有

待考證。另外,出于對安全性的考慮,不推薦門診使用靜脈給藥法。

8療效評價方案

8.1臨床療效評價

3

T/CHSA004—2021

臨床療效評價對評估ALA-PDT的研究價值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PDT的療效評價標準主要遵循1984

年北京血卟啉會議標準[23],并不完全適用于ALA-PDT,且口腔黏膜疾病與實體腫瘤評價存在差異,結合

目前現狀,推薦如下評價標準:

8.2組織病理學評價療效

對治療光斑中心點和長徑兩端共三個點位的活檢或脫落細胞評價,結果均陰性者為完全緩解(CR),

其中1點為陽性者即定義為病變部分緩解(PD)。

8.3無創檢測方法評價療效

以甲苯胺藍染色輔助主觀病損評價對比治療前后病損范圍變化情況(除表面積外,OMPD的厚度也

要進行對比評價);熒光評價:采用VELscope及Wood燈評定ALA-PDT前后病損熒光強度的變化。

8.4臨床檢查評價療效

完全緩解(CR):所有目標病灶消失;

部分緩解(PR):與基線狀態比較,病灶大小至少減少30%,或從嚴重類型轉化為較輕類型;

病變穩定(SD):病灶大小、類型無變化;

病變進展(PD):目標病灶最長徑與治療開始之后所記錄到的最小的目標病灶最長徑比較,至少增加

20%,或者出現一個或多個新病灶。

9治療前預準備

9.1適應證的選擇

根據筆者經驗,下列疾病可列入適應證:

口腔白斑病、口腔紅斑病、伴有頑固性糜爛的扁平苔蘚和慢性盤狀紅斑狼瘡、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

疣狀增生或乳頭狀瘤等。

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豐富,相信適應證將不斷擴大。

9.2局部處理

局部ALA-PDT治療OMPD的療效受到病損厚度及表面角化程度的影響,Yu等研究發現口腔黏膜增生

性疾病中病損直徑≤1.5cm;組織病理提示上皮異常增生;黏膜角化層≤40μm者接受PDT治療后較其他

類型的OMPD可在更短的療程達到臨床治愈[24]。表面預處理黏膜皮膚病損可以增強ALA-PDT的光動態效

應[25,26]。

目前,PDT前皮膚黏膜病損最常見的預處理是使用CO2激光去除病損表面較厚的角質層。一項隨機

[27]

臨床研究評估了CO2激光聯合ALA-PDT的療效,治療后88%的2-3級角化患者獲得完全緩解。但是激

光照射后的組織內會產生熱凝集區,可能會對光敏劑在組織內的擴散分布產生影響[28]。

微針治療作為一種物理治療方法也可用于表面角化較厚的OMPD預處理中,通過穿刺建立的光敏劑

通道加速藥物滲透至病損基底部,在此基礎上我國學者亦結合傳統醫學中的梅花針叩刺法進行口腔疣狀

白斑的預處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此方法并不增加患者疼痛及其他不良反應,成本低廉[29,30]。

10ALA-PDT治療OPMD后常見的不良反應及管理

10.1局部疼痛

4

T/CHSA004—2021

發生頻率最高。治療前可預防性局部注射鹽酸利多卡因或阿替卡因鎮痛,術后出現該癥狀者則可給

予利多卡因噴霧劑緩解疼痛。治療前交代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并通過VAS疼痛量表實時記錄疼痛程度,

必要時可服用止痛藥;

一些口腔黏膜潛在惡性疾患的患者在光動力治療前有病損局部疼痛,治療后原疼痛消失,這不僅提

示無不良反應,而且表明病損的惡性度降低或消失。

10.2口腔潰瘍

發生頻率僅次于疼痛。加強患者口腔衛生的管理,局部給予口腔潰瘍散等藥物涂擦,多于1周內痊

愈。

10.3局部腫脹

普遍可見,但程度較輕,往往3-5日后自行消退,采用局部冰敷。

10.4光敏感

因為口腔光動力治療中采用局部給予光敏劑,幾乎未見光敏感反應。可囑患者在治療后48小時內

避光,減少因日光激發殘余光敏劑導致的光動力反應加劇[31]。

圖1ALA-PDT處理OPMD流程圖

總之,PDT近幾年發展迅速,在口腔黏膜病治療方面有無可替代的優點。但目前PDT在口腔領域的應

用時間尚短,還處于初步階段,很多方面的問題還需進一步探索。臨床上仍需擴大樣本量觀察PDT治療

口腔黏膜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長期隨訪觀察,根據循證醫學形成規范的診療流程。

5

T/CHSA004—2021

參考文獻

[1]vanderWaalI.Potentiallymalignantdisordersoftheoralandoropharyngealmucosa;terminology,

classificationandpresentconceptsofmanagement[J].OralOncol.2009,45(4-5):317-323.

[2]SelvamNP,SadaksharamJ,SingaraveluG,etal.Treatmentoforalleukoplakiawithphotodynamictherapy:

Apilotstudy[J].JCancerResTher.2015,11(2):464.

[3]O'ShaughnessyMJ,MurrayKS,LaSR,etal.SystemicantitumorimmunitybyPD-1/PD-L1inhibitionis

potentiatedbyvascular-targetedphotodynamictherapyofprimarytumors[J].ClinCancerRes.2018,

24(3):592-599.

[4]ChoudryK,BrookeR,FarrarW,etal.TheeffectofanironchelatingagentonprotoporphyrinIXlevels

andphototoxicityintopical5-aminolaevulinicacidphotodynamictherapy[J].BritishJournalof

Dermatology,2015,149(1):124-130.

[5]ZhengW,OlivoM,SooKC.Theuseofdigitizedendoscopicimagingof5‐ALA‐inducedPPIXfluorescence

todetectanddiagnoseoralpremalignantandmalignantlesionsinvivo[J].IntJCancer.2004,110(2):

295-300.

[6]HanY,XuS,JinJ,etal.PrimaryClinicalEvaluationofPhotodynamicTherapyWithOralLeukoplakia

inChinesePatients[J].FrontiersinPhysiology,2019,9.

[7]JiX,ZhangZ,HanY,etal.Mesenchymalstemcellsderivedfromnormalgingivaltissueinhibitthe

proliferationoforalcancercellsinvitroandinvivo[J].Int.J.Oncol.2016,49:2011-2022.

[8]ChenHM,LiuCM,YangH,etal.5-aminolevulinicacidinduceapoptosisviaNF-kappaB/JNKpathwayinhuman

oralcancerCa9-22cells[J].J.Oral.Pathol.Med.2011,40:483-489.

[9]LiX,ChenY,ZhaoJ,etal.TheSpecificInhibitionofSOD1SelectivelyPromotesApoptosisofCancer

CellsviaRegulationoftheROSSignalingNetwork[J].Oxid.Med.Cell.Longev.2019:9706792.

[10]BielM,LeM,WuertzB.Photodynamictherapydownregulatesmatrixmetalloproteinasesinoral

carcinoma[J].Photodiagnosis&PhotodynamicTherapy,2011,8(2):128-128.

[11]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光動力治療研究中心.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5,48(10):675-678.

[12]OzogDM,RkeinAM,FabiSG,etal.PhotodynamicTherapy:AClinicalConsensusGuide[J].DermatolSurg.

2016,42(7):804-27.

[13]AleksanderSieroń,AdamekM,Kawczyk-KrupkaA,etal.Photodynamictherapy(PDT)usingtopicallyapplied

5-aminolevulinicacid(ALA)forthetreatmentoforalleukoplakia[J].JOralPatholMed,2003,32(6):

330-336.

[14]邱海霞,顧瑛,王穎,等.口腔黏膜腫瘤的光動力治療[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1,(1):29-32.

[15]AkramS,JerjesW,UpileT,etal.P28Photodynamictherapyoutcomefororaldysplasiaandearlyinvasive

cancer[J].LasersinSurgMed,2011,48(3):S32-S32.

[16]LeunigA,BetzCS,MehlmannM,etal.DetectionofSquamousCellCarcinomaoftheOralCavitybyImaging

5-AminolevulinicAcidinducedProtoporphyrinIXFluorescence[J].TheLaryngoscope,2000,110(1):78-83.

[17]WongTH,MortonCA,CollierN,etal.BritishAssociationofDermatologistsandBritishPhotodermatology

Groupguidelinesfortopicalphotodynamictherapy2018[J].BrJDermatol.2019,180(4):730-739.

[18]黃志勇,李步洪.基于LED的光動力療法光源設計[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3,50(7).

[19]ChenHM,YuCH,TsaiT,etal.Topical5-aminolevulinicacid-mediatedphotodynamictherapyfororal

verrucoushyperplasia,oralleukoplakiaandoralerythroleukoplakia[J].Photodiagnosis.Photodyn.Ther.

2007,4:44-52.

6

T/CHSA004—2021

[20]張蘊韜,王娜.光動力療法在口腔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0,07(8)37-40.

[21]NamJS,KangMG,KangJ,etal.EndoplasmicReticulum-LocalizedIridium(III)ComplexesasEfficient

PhotodynamicTherapyAgentsviaProteinModifications[J].JAmChemSoc.2016,138(34):10968-10977.

[22]XinJina,HaoXu,JingDeng,etal.Photodynamictherapyfororalpotentiallymalignantdisorders[J].

Photodyngnosisandphotodynamictherapy.2019,28:146-152.

[23]腫瘤光動力治療療效評價標準2014共識(第1版)[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5(1):54-55.

[24]YuCH,ChenHM,HungHY,etal.Photodynamictherapyoutcomefororalverrucoushyperplasiadependson

theclinicalappearance,size,color,epithelialdysplasia,andsurfacekeratinthicknessofthe

lesion[J].Oral.Oncol.2008,44:595-600.

[25]Osman-PonchetH,GaboritA,SevinK,etal.Pretreatmentofskinusinganabrasiveskinpreparation

pad,amicroneedlingdeviceoriontophoresisimprovesabsorptionofmethylaminolevulinateinexvivo

humanskin[J].Photodiagnosis.Photodyn.Ther.2017,20:130-136.

[26]HaedersdalM,KatsnelsonJ,SakamotoFH,etal.Enhanceduptakeandphotoactivationoftopicalmethyl

amin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