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病變顯像病例討論_第1頁
肺部病變顯像病例討論_第2頁
肺部病變顯像病例討論_第3頁
肺部病變顯像病例討論_第4頁
肺部病變顯像病例討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肺部病變顯像病例討論Case1P5506患者,女,54歲偶有咳嗽,無胸痛、發熱等不適PET/CT檢查大小約2、1×3、1cmSUVmax4、1----5、9PET/CT檢查PET/CT檢查討論左肺病變定性?病理結果及解析左肺下葉腺癌;解析:PET/CT示:左肺下葉內側基底段結節影,大小約2、1×3、1cm,形態不規則,分葉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PET上其放射性攝取異常增高,SUV最大值為4、1,延遲后SUV最大值為5、9。該病變具備肺癌PET/CT顯像得典型表現:

CT上形態學征象與PET上得FDG攝取團狀異常增高,延遲掃描SUV最大值升高。Case2P12538患者,女,57歲半月前左胸痛,無咳嗽、發熱CT發現左肺占位,大小2、5*2、1cm結核菌素試驗及血清腫瘤標志物未查未行治療否認TB及DM史無手術史父親肺Ca史PET/CT檢查PET/CT檢查PET/CT檢查大家學習辛苦了,還是要堅持繼續保持安靜PET/CT檢查大小2、8*2、9cmSUVmax6、6--8、4討論左肺病變定性?病理結果及解析左肺上葉舌段肉芽腫;解析:PET/CT示:左肺上葉舌段近胸膜處結節影,大小約2、8×2、9cm,縱隔窗見寬基底與胸膜相連,胸膜與病灶間可見線形低密度影,肺窗見病變周圍滲出影,邊界尚清,另可見長條索影,PET上其放射性攝取團狀異常增高,SUV最大值為6、6,延遲后SUV最大值為8、4。該病變CT上得形態學特征為肺部良性腫瘤得典型表現;雖然PET上顯示為團狀放射性攝取異常增高,不具備特異性,診斷時仍首先考慮為良性腫瘤。Case3P21300患者,男,50歲無明顯臨床癥狀CT發現右上肺陰影抗炎治療15天未見明顯改變SUVmax0、7-0、8PET/CT檢查PET/CT檢查PET/CT檢查PET/CT檢查討論右肺病變定性?病理結果及解析右肺上葉肺泡細胞癌;解析:PET/CT示:右肺上葉前段磨玻璃樣結節影,大小約2、2×2、4cm,肺窗可見2條血管進入病變,病變內可見迂曲得含氣支氣管,PET上其放射性攝取未見明顯增高,SUV最大值為0、7,延遲后SUV最大值為0、8該病變就是我們在日常臨床工作中最為值得重視得一類肺癌,PET上為假陰性病例:CT上為肺泡細胞癌常見表現:形態學呈磨玻璃樣改變,支氣管迂曲,血管供血。PET上無FDG代謝增高。根據其形態表現可考慮為低代謝性惡性病變。Case4

P32070患者,男,50歲有感冒癥狀4天,無發熱,反復抗炎治療后無好轉當地醫院肺部CT檢查示:左下肺腫塊,考慮炎性病變,建議抗炎治療后復查腫瘤標志物,CEA,NSE,Cyfra211無升高大小為3、5×3、6cmPET/CT檢查PET/CT檢查SUVmax10、9--15、6PET/CT檢查PET/CT檢查討論左肺病變定性?病理結果及解析左肺下葉炎性假瘤解析:PET/CT示:左肺下葉后基底段形態不規則腫塊影,楔形,寬基底且近胸膜面邊緣較光滑,毛糙面近肺門,見長條索影,大小約3、5×3、6cm,PET上示其呈片狀放射性攝取異常增高,偏心樣分布,即放射性攝取最高處近胸膜,遠離肺門,SUV最大值為10、9,延遲后SUV最大值為15、6。該病變CT得形態學改變,PET上得放射性攝取特點為肺部良性腫瘤PET/CT顯像得典型表現。Case5P10569患者,男,39歲低熱一周余,抗炎治療不明顯。胸片、CT發現右下肺片狀陰影。否認TB史PET/CT檢查PET/CT檢查PET/CT檢查PET/CT檢查PET/CT檢查討論右肺病變定性?隨訪結果及解析隨訪結果:右肺片狀影完全消失解析:該病變為右肺大葉性肺炎得典型PET/CT表現,CT肺窗示右肺下葉后基底段片狀致密影,按肺段分布,其內見支氣管充氣征,周邊見滲出性改變,PET上其放射性攝取彌漫型片狀增高,診斷為炎性病變。Case6

P6965患者,女,65歲。11年前體檢發現左上肺陰影,無咳嗽、咳痰,無畏寒、發熱,無胸痛胸悶,無心慌心悸。抗癆治療5個月后,腫塊較前縮小,后未治療。其后每半年CT隨診,未見明顯改變近2月出現無明顯誘因干咳,無畏寒發熱,無午后低熱及盜汗,復查CT示腫塊較前增大2008-09-15CA199:169U/ml2005-03-18PET/CT檢查SUVmax2、2PET/CT檢查2005-12-30PET/CT檢查SUVmax2、8PET/CT檢查2008-09-19PET/CT檢查PET/CT檢查PET/CT檢查PET/CT檢查SUVmax11、8--14、7PET/CT檢查病例討論左肺尖病變定性?病理結果及解析2008-11-17左肺上葉切除+淋巴結清掃術(5,8,9,10,11組)。病理結果:左上葉尖后段腫塊5×3×3cm,侵臟層胸膜,低分化腺癌,部分區域腫瘤內見炎性壞死伴纖維組織增生及透明變性,符合瘢痕癌改變。肺門組淋巴結2枚中1枚見癌轉移,切端、氣管支氣管組、主動脈弓下、食管旁組、下肺韌帶組、葉間組淋巴結陰性,PT2N1M0,IIb期,PS1。解析:肺癌中常見得瘢痕癌,就就是有些人在患了肺炎等肺部疾病以后,瘢痕改變局部得血供環境,造成炎癥刺激與缺氧狀態,就容易造成細胞癌變,發展形成最后得腫瘤。本病例為肺結核演變為肺癌得典型病例,其PET/CT顯像得特點即:片狀結核病變FDG代謝輕度增高----局部實性腫塊FDG代謝團狀異常增高。根據其發展變化特點不難診斷惡變。臨床工作中,對炎性病變進行定期隨訪就是非常必要得。男54歲2007、1咳嗽、干咳,后有白痰無血絲,無發熱、胸痛CT胸部(2007-1-29):右肺中葉外側段小結節,首先考慮慢性炎癥病變,不除外腫瘤病變。左肺下葉前基底段空洞性病變,考慮為慢性感染性病變。

Case7P14694PET/CT檢查2007-1-292007-1-31PET/CT檢查SUVmax1、91、72007-9-18PET/CT檢查2008-10-17SUVmax4、88、5升高77%PET/CT檢查病例討論雙肺病變定性?病理結果及解析右中肺結節手術病理結果:右中肺支氣管旁腫塊15×10×5mm,腺癌,乳頭狀亞型,中分化,侵臟層胸膜。隆突下組淋巴結1枚(2×2cm)、肺門組淋巴結1枚(1×1cm)、葉間組淋巴結1枚(2×1cm)均見纖維性結節,未見癌轉移。解析:該患者分別于2007-1、2008-10進行了2次PET/CT檢查,期間于2007-9復查了胸部CT。2007-9較2007-1CT上示右肺中葉病變無明顯改變。但就是2008-10PET/CT上顯示右中肺結節較2007-1明顯增大,FDG代謝較前明顯增高(SUVmax:1、9---4、8)。由此不難診斷惡性病變。左肺上葉病變在3次檢查中大小無明顯變化,放射性攝取也無明顯升高,故建議其繼續隨訪。不同組織類型得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