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水電調度運行指標計算統計規范_第1頁
2023水電調度運行指標計算統計規范_第2頁
2023水電調度運行指標計算統計規范_第3頁
2023水電調度運行指標計算統計規范_第4頁
2023水電調度運行指標計算統計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電調度運行指標計算統計規范目 次前 言 1范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2術語和定義 2水電調度運行指標 3附錄A 133水電調度運行部分指標算例 133IPAGEPAGE10PAGEPAGE11水電調度運行指標計算統計規范范圍本規范明確了水電調度運行主要指標計算統計方法。規范性引用文件GB17621 大中型水電站水庫調度規范GB/T22482 水文情報預報規范GB/T31464 電網運行準則DL/T961 電網調度規范用語國能發新能[2017]4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來水預測準確率accuracyofinflowprediction預測來水與實際來水相比較的準確程度。3.2發電耗水率waterconsumptionrateofgeneration水電站(流域梯級)生產單位電能所消耗的水量。3.3裝機利用小時capacityfactorhours水電站(流域梯級、電網)發電量按照裝機容量折算的運行小時數。3.4天然來水流量naturalinflow還原水庫調蓄作用后的流域來水流量。3.5水庫蓄滿率reservoirstoragerate水庫當前可調水量占調節庫容的百分比。3.6水電蓄能storageenergyofreservoir水電站水庫可調水量可以產生的電能。3.7棄水電量hydropowercurtailment水電站無法按其最大能力發電而產生的棄水損失電量。3.8天然來水可發電量hydroelectricitybynaturalinflow去除水庫調蓄作用后經過還原計算得到天然來水可產生的電能。3.9水能利用率hydropowerutilization水電站實際發電量與可發電量(實際發電量與棄水電量之和)的比值。3.10調洪優化增發電量extragenerationfromflooddispatchingoptimization水電站通過采取洪前預泄、動態控制汛限水位、攔蓄洪尾等洪水優化調度措施所增發的電量。水電調度運行指標來水預測準確率水電站日來水預測準確率(1)計算。該指標按日進行計算,宜按月、年進行平均值統計。P1||100% (1)式中:

sd

Psd——水電站日來水預測準確率(若Psd

0,則計該水電站日來水預測準確率為0),%;dsQ——水電站日實際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dsdyQ——水電站修正上游水庫調蓄后的日預測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按式(2)計算。dyQdyWdyCds (2)Wdy

——,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Cds——水電站相鄰上游水庫的日實際出庫流量之和(龍頭水電站的Cds0),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若上下游水庫相鄰較遠,計算時應考慮上游水庫出庫流量的傳播時間。水電站周來水預測準確率水電站周來水預測準確率為該電站周實際平均入庫流量與修正后的周預測平均入庫流量的偏差程度,按式(3)計算。該指標按周進行計算,宜按月、年進行平均值統計。P1||100% (3)式中:

sw

PswQws

——水電站周來水預測準確率(若Phw0,則計該水電站周來水預測準確率為0),%;——水電站周實際平均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wQ ——水電站修正上游水庫調蓄后的周預測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按式(4)wQwyWwyCws (4)Wwy

——,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Cws——水電站相鄰上游水庫的周實際出庫流量之和(龍頭水電站的Cws0),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水電站月來水預測準確率(5)計算。該指標按月進行計算,宜按年進行平均值統計。P1||100% (5)式中:

sm

PsmQms

——水電站月來水預測準確率(若Phm0,則計該水電站月來水預測準確率為0),%;——水電站月實際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mQ ——水電站修正上游水庫調蓄后的月預測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按式(6)mQmyWmyCms (6)Wmy

——,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Cms——水電站相鄰上游水庫的月實際出庫流量(龍頭水電站的Cms0)之和,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水電站來水預測綜合準確率水電站來水預測綜合準確率為該電站日、周、月來水預測準確率加權平均值,按式(7)計算。該指標按月進行計算,宜按年進行平均值統計。am+awPsw+adPsd (7)式中:PszPsmpswpsdamawad

——水電站來水預測綜合準確率,%;——水電站月來水預測準確率,%;——水電站周來水預測準確率的月平均值,%;——水電站日來水預測準確率的月平均值,%;——0.1;——0.3;——0.6。流域、電網來水預測準確率(或選取代表性水電站)相應來水預測準確率的平均值。發電耗水率水電站發電耗水率水電站發電耗水率為計算期內發電用水量與發電量的比值,按式(8)計算。該指標計算期宜為小時、日、月、年。式中:

rs

······················································(8)sr ——計算期內水電站的發電耗水率,單位為立方米每千瓦時(m3/kW?h);sW ——計算期內水電站的發電用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E ——計算期內水電站的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流域梯級發電耗水率N(9)計算。該指標計算期宜為小時、日、月、年。NWiNri1 (9)N式中:

bEii1br ——計算期內流域梯級發電耗水率,單位為立方米每千瓦時(m3/kW?h);biW ——計算期內水電站i的發電用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iEi ——計算期內水電站i的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N ——計算期內流域梯級水電站的數量。裝機利用小時數水電站裝機利用小時數水電站裝機利用小時數為計算期內發電量與裝機容量的比值,按式(10)計算。該指標計算期為日,宜按月、年進行求和統計。EhsCE

····················································(10)a式中:hs ——計算期內水電站裝機利用小時數,單位為小時(h);E ——計算期內水電站的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Ca——計算期內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單位為千瓦(kW)。流域梯級水電裝機利用小時數流域梯級水電裝機利用小時數為計算期內流域梯級各水電站總發電量與總裝機容量的比值,按式(11)計算。該指標計算期為日,宜按月、年進行求和統計。NNEihi1 (11)式中:

b NCa,ii1hbEiCa,i

——計算期內流域梯級水電裝機利用小時數,單位為小時(h);——計算期內水電站i的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計算期內水電站i的裝機容量,單位為千瓦(kW);N ——計算期內流域梯級水電站的數量。電網水電裝機利用小時數電網水電裝機利用小時數為計算期內電網調管水電站總發電量與總裝機容量的比值,按式(12)計算。該指標計算期為日,按月、年進行求和統計。EphpC

···················································(12)ap式中:hpEpCap

——計算期內電網水電裝機利用小時數,單位為小時(h);——計算期內電網調管水電的總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計算期內電網調管水電的總裝機容量,單位為千瓦(kW)。天然來水流量水電站區間入庫流量水電站區間入庫流量為計算期內水電站入庫流量與其相鄰上游電站考慮傳播滯時的出庫流量之差,根據水量平衡原理,按式(13)計算。該指標計算期宜為小時、日、月、年。Qins(13)Qins

——計算期內水電站區間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rQ ——計算期內水電站的實際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rQc——龍頭水電站Qc0,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流域天然來水流量N(14)Ninbin,i 14)i1式中:inQ ——計算期內流域天然來水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inin,Q ——計算期內水電站i的區間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in,N ——計算期內流域所含水電站的數量。天然來水距平值(或水電站區間入庫流量與其多年平均設計值的偏差程度,按式(15)計算。該指標計算期宜為月、年。式中:

DQQs100% (15)QsD ——計算期內流域天然來水(或水電站區間入庫流量)距平值,%;Q ——計算期內流域天然來水流量(或水電站區間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sQ ——流域(或水電站)同期多年平均區間流量設計值,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s水庫蓄滿率水庫蓄滿率為水庫可調水量與調節庫容的比值,按式(16)100%表示水庫蓄滿。FW100% (16)V式中:F ——水庫蓄滿率,%;W ——水庫當前水位至死水位之間的庫容,單位為立方米(m3);——水庫正常蓄水位與死水位之間的庫容,單位為立方米(m3)。水電蓄能水電站水庫單庫蓄能水電站水庫單庫蓄能為本水庫當前可調水量在本電站可產生的電能,按式(17)計算。式中:

EW (17)s rEs ——水電站水庫單庫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水庫可調水量,即當前水位至死水位之間的庫容,單位為立方米(m3);r ——水電站的平均發電耗水率,單位為立方米每千瓦時(m3/kW?h)。水電站水庫梯級蓄能水電站水庫梯級蓄能為本水庫及其上游各水庫當前可調水量之和在本級電站可產生的電能,按式(18)計算。式中:

Es,k

kkii1 rk

················································(18)k ——k個水庫的序號;Es,Wi

——水電站水庫k的梯級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水庫i的可調水量,即當前水位至死水位之間的庫容,單位為立方米(m3);kr ——k的平均發電耗水率,單位為立方米每千瓦時(m3/kW?h)。k流域水電蓄能N流域水電蓄能為流域所含全部水電站的水庫梯級蓄能之和,按式(19)計算。NEbEs,i (19)i1式中:EbEs,

——流域水電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水電站水庫i的梯級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N ——流域所含水電站的數量。電網水電蓄能M電網水電蓄能為電網調管的全部水電站的水庫梯級蓄能之和,按式(20)計算。MEpEs,i (20)i1式中:EbEs,

——電網水電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水電站水庫i的梯級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M ——電網調管的水電站數量。水電蓄能計算統計說明水電站的平均發電耗水率取值具有季調節及以上調節能力的水庫,水電站的平均發電耗水率可取水庫當前水位與死水位對應的發電耗水率(可通過水頭~耗水率曲線插值計算確定)的平均值。具有季調節能力以下的水庫,水電站的平均發電耗水率可根據實際情況取多年平均值。流域跨省跨電網水電蓄能統計當流域跨省、跨電網時,計算水電蓄能應考慮上游非本單位調管水庫的影響,水電蓄能統計時僅包含本單位調管的水電站。同一水庫由左、右岸電站向不同電網供電時,可根據左、右岸電站的裝機容量或分電比例統計所屬電網水電蓄能。棄水電量水電站棄水電量(21)計算。該指標計算期為小時,宜按日、月、年進行求和統計。式中:

Emin(Wa,(Ca r

mNs

)t) (21)Ea——計算期內水電站的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aW ——計算期內水電站的棄水水量(未經過水輪機組的出庫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ar ——計算期內水電站的發電耗水率,單位為立方米每千瓦時(m3/kW?h);Cm——計算期內水電站相應水頭下的預想出力,單位為千瓦(kW);Ns——計算期內水電站的實際出力,單位為千瓦(kW);t ——計算期對應的時間,單位為小時(h)。電網棄水電量M電網棄水電量為計算期內該電網調管水電站棄水電量之和,按式(22)計算。該指標計算期為小時,宜按日、月、年進行求和統計。MEpEa,i (22)i1式中:Ep——計算期內電網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a,i

——計算期內水電站i的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計算期內電網調管的水電站數量。棄水電量統計原則((天然來水可發電量流域天然來水可發電量流域天然來水可發電量為計算期內該流域各水電站的發電量與棄水電量加上流域水電蓄能變化量之和,按式(23)計算。該指標計算期為日,宜按月、年進行求和統計。式中:

EkEf

EaEs (23)Ek——計算期內流域天然來水可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f——計算期內流域各水電站的總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a——計算期內流域各水電站的總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s——計算期內流域水電蓄能的變化量,單位為千瓦時(kW?h),按式(24)計算。s s s s

EEtEt(24)Est——計算期末的流域水電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EssEt1——計算期初的流域水電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s電網天然來水可發電量EkpEfpEapEsp (25)式中:EkpEfpEap

——計算期內電網天然來水可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計算期內電網水電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計算期內電網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sp——計算期內電網水電蓄能變化量,單位為千瓦時(kW?h),按式(26)計算。E EtEt(26)式中:

sp sp spEspt——計算期末的電網水電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EspspEt1——計算期初的電網水電蓄能,單位為千瓦時(kW?h)。sp水能利用率水電站水能利用率(27)s

EsEsEa

100%··········································(27)式中:——計算期內水電站水能利用率,%;Es ——計算期內水電站的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a——計算期內水電站的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流域梯級水能利用率N流域梯級水能利用率為計算期內該流域梯級所有水電站發電量與發電量加上棄水電量之和的比值,按式(28)計算。該指標計算期宜為日、月、年。NEs,iNb i1 100% 28)N(Es,iEa,i)i1式中:bEs,iEa,i

——計算期內流域梯級水能利用率,%;——計算期內水電站i的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計算期內水電站i的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流域梯級水電站的數量。電網水能利用率電網水能利用率為計算期內該電網水電發電量與發電量加上棄水電量之和的比值,按式(29)計算。該指標計算期宜為日、月、年。式中:

p

EpsEpsEpa

100%·········································(29)p——計算期內電網水能利用率,%;Eps——計算期內電網的實際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pa——計算期內電網的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調洪優化增發電量場次洪水發電優化調度過程描述1。起始時刻及起始水位(1中t1時刻起蓄時刻及起蓄水位(1中t2時刻起降時刻及起降水位(1中t3時刻終止時刻及終止水位(1中t4時刻(1中t1至t4時段圖1場次洪水發電優化調度過程示意圖調洪優化增發電量產生條件t 2t 2式中:

QrQmt

WxWq

(30)rQtmQt

——水庫在起蓄水位時刻與起降水位時刻之間的平均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水庫在起蓄水位時刻與起降水位時刻之間的平均滿發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水庫在起蓄水位時刻與起降水位時刻之間對應的時間,單位為秒(s);——水庫汛限水位對應的庫容,單位為立方米(m3);——水庫起始水位對應的庫容,單位為立方米(m3)。調洪優化增發電量計算EoptEsEaEl (31)式中:Eopt——場次洪水調度過程中水電站調洪優化增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s ——場次洪水調度過程中水電站的實際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a——場次洪水調度過程中水電站的棄水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El ——度措施的理論發電量,采用三階段方法按式(32)計算。ElEoneEtwoEthr

(32)階段一:計算起始水位時刻至起蓄水位時刻之間()的理論發電量,按式(33)計算。該階段水電站按來水發電,維持出入庫平衡,采用“以水定電”方法計算理論發電量。式中:

et/ttt

(33)Eone——水電站在階段一的理論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水電站在t時段的入庫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水電站在t時段的發電耗水率,單位為立方米每千瓦時(m3/kW?h)。階段二:計算起蓄水位時刻至起降水位時刻之間(t2)的理論發電量,按式(34)計算。該階段入算,當達到汛限水位時電站開閘泄洪。E NmaxT

(34)式中:

two t ttEtwo——水電站在階段二的理論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tNmax——水電站在t時段的預想出力,單位為千瓦(kW);tt時段對應的時間,單位為小時(h)。階段三:計算起降水位時刻至終止水位時刻之間(t3)的理論發電量,按式(35)計算。該階段理采用“以水定電”方法計算。E (QPT/r)

(35)式中:

thr t t ttQPQt

——水電站在階段三的理論發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水電站在t時段的發電耗水率,單位為立方米每千瓦時(m3/kW?h);——t時段對應的時間,單位為秒(s);——水電站在t時段的發電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按式(36)計算。QPQI(WW)/t

(36)式中:

t t x z 3QIQtWxWzWi

——水電站在t時段的入庫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水電站汛限水位對應的庫容,單位為立方米(m3);——水電站終止水位對應的庫容,單位為立方米(m3);——起降時刻與終止時刻之間的時間,單位為秒(s)。水庫水庫當前水位可調水量當前水位對應發電耗水率死水位對應發電耗水率億m3m3/kW?hm3/kW?hA4.62.12.5B292.83C74.43.43.8附錄A(資料性附錄)水電調度運行部分指標算例來水預測準確率某流域含2座梯級水庫,水庫A在上游、水庫B在下游。水庫A、B的日、周、月運行數據如表A1所示。分別計算水庫A、B的日、周、月來水預測準確率(計算結果保留2為小數)。表A1:水庫A、B的日、周、月運行數據水庫A水庫B預測入庫流量實際入庫流量實際出庫流量預測區間入庫流量實際入庫流量實際出庫流量日403530日105055周505520周306065月607530月307070解:1)A來水預測準確率日來水預測準確率=(1-|40-35|/35100%=85.71%周來水預測準確率=(1-|50-55|/55100%=90.91%月來水預測準確率=(1-|60-75|/75100%=80%2)B來水預測準確率修正后的日預測入庫流量=30+10=40m3/s修正后的周預測入庫流量=20+30=50m3/s修正后的月預測入庫流量=30+30=60m3/s日來水預測準確率=(1-|40-50|/50)100%=80%周來水預測準確率=(1-|50-60|/60)100%=83.33%月來水預測準確率=(1-|60-70|/70=)100%=85.71%梯級水電蓄能某流域含3座梯級水庫,拓撲關系如圖A1所示,電站運行參數見表A2。計算水庫梯級蓄能、流域水電蓄能。圖A1:梯級水電站拓撲結構表A2:水電站運行參數解:水庫A梯級蓄能=4.6/(2.1+2.5)/2=2億kW?h水庫B梯級蓄能=29/(2.8+3)/2=10億kW?h水庫C梯級蓄能=(4.6+29+74.4)/(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