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4生物的分類、進化和多樣性保護
考點1生物的分類
1.(2024·重慶·中考真題)《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中寫道:“本年度收錄的動物部分隸屬于18門、52
綱、246目、1884科、14194屬、69407種。”其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
A.門B.目C.屬D.種
【答案】D
【解析】生物分類從大到小的等級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種是最
基本的分類單位。據題干:《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中寫道:“本年度收錄的動物部分隸屬于18門、
52綱、246目、1884科、14194屬、69407種。”可知,其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D符合題意,ABC不
符合題意。
故選D。
2.(2024·云南·中考真題)根據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度進行分類,狼這一物種不會被劃入
()
A.食肉目B.貓科C.哺乳綱D.犬屬
【答案】B
【解析】狼屬于動物界、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犬屬,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2024·山西·中考真題)中國國寶、全球“網紅”大熊貓在生物分類上的位置如下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
是()
A.“?”可代表分類等級“屬”
B.大熊貓與貓的親緣關系最近
C.圖中的分類只以動物食性為依據
D.圖中四種動物只有大熊貓的牙齒有分化
【答案】A
【解析】A.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可代表分類等級“屬”,A正確。
B.大熊貓與貓都屬于食肉目,而大熊貓與黑熊同屬于熊科,科的分類單位較目小,故大熊貓與黑熊的親緣
關系比大熊貓與貓的親緣關系更近,B錯誤。
C.動物的分類依據主要是其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C錯誤。
D.圖中四種動物都屬于哺乳動物,牙齒都有分化,D錯誤。
故選A。
4.(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請根據下圖提示,運用生物學分類知識,分析判斷與梅親緣關系最近的植物
是()
A.松B.菊C.竹D.蘭
【答案】B
【解析】索引表中的五種植物中,只有梅與菊所處的分類單位最小,都屬于雙子葉植物,共同特征最多,
故梅與菊親緣關系最近,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5.(2024·湖北·中考真題)某校生物社團為給校園植物掛牌,查閱了部分植物的分類等級,記錄如下表。其
中親緣關系最近的兩種植物是()
校園植物分類等級記錄表
等級
門綱目科屬
名稱
臘梅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樟目臘梅科臘梅屬
樟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樟目樟科樟屬
月季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科薔薇屬
櫻花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科櫻屬
A.臘梅和樟B.月季和櫻花C.樟和月季D.臘梅和櫻花
【答案】B
【解析】A.臘梅和樟:兩者都屬于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樟目,臘梅屬于臘梅科,樟屬于樟科,臘梅和
樟屬于同一目,但是相較月季和櫻花同一科來講,親緣關系較遠,A不符合題意。
B.月季和櫻花:兩者都屬于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科,月季屬于薔薇屬,櫻花屬于櫻屬,月
季與櫻花屬于同一科,相較而言親緣關系較近,B符合題意。
C.樟和月季:兩者都屬于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樟屬于樟科,月季屬于薔薇科,樟和月季屬于
同一綱,但是相較月季和櫻花同一科來講,親緣關系較遠,C不符合題意。
D.臘梅和櫻花:兩者都屬于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臘梅屬于樟目,櫻花屬于薔薇目,臘梅和櫻花同屬
于一綱,但是相較月季和櫻花同一科來講,親緣關系較遠,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2024·河北·中考真題)蘿卜、白菜是常見的蔬菜,這兩種植物在生物學上的分類地位如下圖所示。圖中
包含植物種類最多的分類等級是()
A.植物界B.白花菜目C.十字花科D.蘿卜屬
【答案】A
【解析】A.在生物分類學中,“界”是最大的分類等級。它包含了所有已知的生物種類,無論是植物、動物、
真菌、細菌還是其他生物。在這個問題中,蘿卜和白菜都屬于植物界,而植物界顯然包含了大量的不同種
類的植物,遠不止蘿卜和白菜這兩種。因此,界是包含植物種類最多的分類等級,A符合題意。
B.“目”是生物分類等級中的一個中間等級,它位于界、門、綱之下,科之上。在這個問題中,蘿卜和白菜
都屬于白花菜目。然而,白花菜目這個分類等級所包含的植物種類數量遠少于植物界。因此,目并不是包
含植物種類最多的分類等級,B不符合題意。
C.“科”是生物分類等級中更具體的一個等級,位于目之下,屬之上。在這個問題中,蘿卜和白菜都屬于十
字花科。但十字花科所包含的植物種類數量同樣少于植物界和白花菜目。因此,科也不是包含植物種類最
多的分類等級,C不符合題意。
D.“屬”是生物分類等級中非常具體的一個等級,它位于科之下,種之上。在這個問題中,蘿卜和白菜分別
屬于不同的屬。屬的分類等級相對具體,它通常只包含少數幾種非常相似的植物。因此,屬顯然不是包含
植物種類最多的分類等級,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某同學對校園生物進行調查,他將蘆薈、榕樹、蜈蚣歸為一類;將錦鯉、荷
花、蝌蚪歸為另一類。他的歸類方法是()
A.按生物生活環境B.按生物用途
C.按生物個體大小D.按生物形態結構
【答案】A
【解析】A.蘆薈、榕樹、蜈蚣都是陸生生物,錦鯉、荷花、蝌蚪都是水生生物,A符合題意。
B.蘆薈、榕樹、蜈蚣和錦鯉、荷花、蝌蚪的用途各不相同,且沒有明確的分類規律,B不符合題意。
C.蘆薈、榕樹、蜈蚣和錦鯉、荷花、蝌蚪的個體大小沒有明確的分類規律,C不符合題意。
D.雖然蘆薈、榕樹、蜈蚣和錦鯉、荷花、蝌蚪在形態結構上有所不同,但它們的形態結構并不是該同學歸
類的依據,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考點2生物的進化
8.(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枯葉蝶的體形和體色酷似枯葉,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觀點分析,這是()
的結果
A.新陳代謝B.過度繁殖
C.自然選擇D.人工選擇
【答案】C
【解析】枯葉蝶的體形和體色酷似枯葉屬于擬態;擬態指的是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
物種相似的外表,以欺瞞捕獵者遠離物種,或者是引誘獵物靠近物種,有的動物形態和環境相似,如枯葉
蝶的身體極像一片樹葉,體色與環境一致,不容易被敵害發現能生存下來;如梟蝴蝶的翅上的圓斑酷似貓
頭鷹的眼睛,這樣可以嚇唬鳥類,這種現象屬于擬態。擬態可以防御敵害,以利于保護自己,是對環境的
一種適應,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9.(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葉海龍全身覆蓋的葉狀附肢并非用來游泳,而是使自身隱藏于周圍的大型海
藻中,以避免被天敵發現。下列關于葉狀附肢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釋是()
A.地質變化的結果B.自然選擇的結果
C.經常使用的結果D.主動變異的結果
【答案】B
【解析】A.葉狀附肢的形成需要可遺傳變異遺傳給后代,地質變化不會引起可遺傳變異,A不符合題意。
B.葉海龍是一種海洋動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蝦為食,葉海龍全身覆蓋的葉狀附肢有利于隱藏自身,
那些具有有利變異(即具有更好的偽裝能力)的葉海龍個體,能夠完美地融入周圍的大型海藻中,更容易
在生存斗爭中獲勝并生存下來。而那些形態結構不適應環境的個體,則容易被捕食者發現或無法有效捕食,
從而被淘汰。因此,葉海龍的形態結構是經過自然選擇的結果,B符合題意。
C.經常使用也不能引起葉海龍產生可遺傳變異,不能將葉狀附肢傳給后代,C不符合題意。
D.變異是不定向的,生物不能主動變異,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2024·湖南·中考真題)某種比目魚可以通過調節體色和花紋來融入不同的環境。這種生存技巧()
A.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不利于躲避敵害
C.不利于捕食D.是主動變異形成的
【答案】A
【解析】A.比目魚能夠調節體色和花紋以適應不同環境,這一特性是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通過自然
選擇逐步形成的。在自然界中,具有這種能力的比目魚更有可能在躲避天敵和捕食獵物時獲得成功,從而
提高其生存和繁衍的機會,A符合題意。
B.比目魚通過調節體色和花紋,可以使其身體顏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這大大降低了被天敵發現的風險。
這種偽裝技巧在保護比目魚免受捕食者威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B不符合題意。
C.除了躲避敵害外,比目魚的這種變色能力還有助于其捕食獵物。當比目魚需要捕食時,它可以通過改變
體色和花紋來更好地接近獵物,增加捕食成功的幾率,C不符合題意。
D.比目魚調節體色和花紋的能力并不是主動變異形成的,而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在進化過程中,
具有這種適應性的基因在種群中得到傳播和保留,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種具有變色能力的比目魚,D
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我國相繼發現了中華龍鳥、孔子鳥等大量古鳥化石。這些古鳥化石既保留
了古代爬行動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現了鳥類的一些特征。這些化石證據支持()
A.鳥類起源于古代爬行類動物
B.爬行類動物起源于古代鳥類
C.哺乳類動物起源于古代鳥類
D.爬行類動物起源于古代魚類
【答案】A
【解析】根據題目描述,這些古鳥化石“既保留了古代爬行動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現了鳥類的一些特征”。這
表明這些古鳥在進化上與古代爬行動物有親緣關系,并且在某一時期發展出了鳥類的某些特征。這直接支
持了鳥類是從古代爬行類動物進化而來的觀點,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12.(2024·河南·中考真題)比較各種生物的同一種蛋白質(如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可判斷它們之間
的親緣關系。幾種生物的細胞色素c與人類的相比,存在差異的氨基酸數目如圖所示,其中與人類親緣關
系最近的是()
A.獼猴B.果蠅C.小麥D.向日葵
【答案】A
【解析】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異可作為分子生物學證據,來研究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親緣關系越
近的生物,細胞色素c的差異越小。結合題圖可知,獼猴與人的細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差異最小,因此兩者
的親緣關系最近,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3.(2024·山東聊城·中考真題)據材料記載,我國的家雞與云南等地的野雞(原紅雞)都是由古代原紅雞
進化而來的。古代原紅雞經過祖先的長期馴化,形成了現在野性退化的家雞,而現存的野雞比家雞更敏捷、
更善飛。下列說法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是()
A.家雞產生了定向的變異
B.野雞和家雞的變異并不都是有利的
C.家雞是人工選擇的結果,加快了生物向著人類意愿的方向演化
D.野雞善于飛行是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答案】A
【解析】A.生物的變異都是不定向的,故A錯誤。
B.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有的變異是有利的,有的變異是有害的,故B正確。
C.人工選擇是在不同的飼養條件下,原始祖先產生了許多變異,人們根據各自的愛好對不同的變異個體進
行選擇,經過若干年的選擇,使選擇的性狀積累加強,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種,家雞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加快了生物向著人類意愿的方向演化,故C正確。
D.野雞善于飛行這種性狀是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故D正確。
故選A。
14.(2024·四川達州·中考真題)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問題,很久以來就吸引著人們去探求,人們對生
物進化過程的認識將越來越接近歷史原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不同環境對地雀的形態特征起選擇作用
B.新近形成的地層里只能找到復雜、高等的生物化石
C.米勒實驗證明,原始地球上能產生蛋白質等有機物
D.由于濫用抗生素,細菌出現了抗藥性變異
【答案】A
【解析】A.自然界中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從而能產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
和空間是有限的,生物為了獲取食物和空間,要進行生存斗爭,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
變異的個體被淘汰;因此,地雀的進化表明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存在著變異現象,環境條件的改變,對地雀
喙的形態和大小等具有選擇作用,因此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不同環境對地雀的形態特征起選擇作用,A正確。
B.新近形成的地層里也能找到簡單、低等的生物化石,B錯誤。
C.米勒的實驗說明無機小分子能夠轉變為有機小分子的可能性,C錯誤。
D.變異是不定向的,細菌本來存在著“耐藥性”個體,使用抗生素后,不耐藥的個體被殺死,耐藥性個體能
夠生存并將抗藥性基因傳遞給后代,長期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基因頻率升高,D錯誤。
故選A。
15.(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除草劑等化學產品的廣泛使用,不僅對生物產生直接作用,也會帶來一些
未知的長期影響。科研人員研究發現,隨著草甘膦(一種除草劑)的長期使用,牽牛花對草甘膦的抗性逐
漸增強。運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進行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草甘膦使牽牛花產生了抗性變異B.牽牛花與草甘膦之間進行著生存斗爭
C.牽牛花抗性增強是由于產生了定向變異D.牽牛花對草甘膦的抗性永遠有利于自身生存
【答案】B
【解析】A.牽牛花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牽牛花的群體中原本就有對草甘膦的抗性個體存在,草甘膦對牽
牛花只是起到了選擇作用,A錯誤。
B.牽牛花與草甘膦之間進行著生存斗爭,抗性個體在斗爭中得以生存,B正確。
C.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草甘膦對牽牛花進行了選擇,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獲得了生存機會,并大量繁殖
后代,同時將有利變異遺傳給下一代,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因不適應環境而被淘汰,群體中抗性個體越來
越多,表現出抗性增強,C錯誤。
D.判斷是有利變異還是不利變異的根據是看是否有利于產生變異的生物個體的生活,環境條件不確定所以
牽牛花對草甘膦的抗性未必永遠利于自身生存,D錯誤。
故選B。
16.(2024·甘肅天水·中考真題)我國科學家在遼寧省發現了孔子鳥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斷鳥類的祖
先可能是古代的()
A.魚類B.兩棲類C.爬行類D.哺乳類
【答案】C
【解析】通過對鄭氏始孔子鳥化石的研究表明,這種動物既像鳥,又像爬行動物,根據以上特征,科學家
認為鄭氏始孔子鳥是由爬行類進化到鳥類的一個過渡類型,由此可以推斷鳥類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類進化
來的,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17.(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現代馬的進化過程有比較完整的化石證據。下圖是馬及其前肢的進化過程
示意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
B.現代馬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來的
C.現代馬的形態、前肢特征是主動適應環境的結果
D.從始祖馬到現代馬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答案】B
【解析】A.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化石證據、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胚胎學上的證據等,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
物進化的唯一證據,A錯誤。
B.現代馬是由軀體較小的始祖馬,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正確。
C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故從
始祖馬到現代馬以及現代馬的形態、前肢特征適應環境,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人工選擇是在生產和生活實
踐中,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不斷選擇和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CD錯誤。
故選B。
18.(2024·河北·中考真題)2022年,在河北圍場早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了完整的古七鰓鰻化石(如下圖所示)。
對該化石研究得知,古七鰓鰻具有鰓孔、背鰭和尾鰭等結構特征,與現存的七鰓鰻相似。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A.圍場在早白堊紀時期有古七鰓鰻分布
B.古七鰓鰻具有鰓孔和鰭,適于陸地生活
C.現存的七鰓鰻可能由古七鰓鰻進化而來
D.古七鰓鰻化石是研究七鰓鰻進化的直接證據
【答案】B
【解析】A.由于在河北圍場早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了完整的古七鰓鰻化石,這直接證明了在早白堊紀時期,
圍場地區有古七鰓鰻的分布,A正確。
B.題目中提到古七鰓鰻具有鰓孔、背鰭和尾鰭等結構特征,這些特征在魚類中很常見,特別是與呼吸和游
泳相關的結構。鰓孔是魚類用于在水中呼吸的器官,而鰭則用于在水中游泳。這些特征都表明古七鰓鰻更
適應水生環境,而不是陸地生活,B錯誤。
C.化石記錄是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之一。由于古七鰓鰻與現存的七鰓鰻在形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可以推
測現存的七鰓鰻可能是由古七鰓鰻經過長時間的進化而來的,C正確。
D.化石是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因為它們記錄了生物在地質歷史中的形態和分布。通過對古七鰓鰻化石的
研究,我們可以了解七鰓鰻的進化歷程和與其他生物的關系,D正確。
故選B。
19.(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2024年4月,古生物研究人員在山東萊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中發現了一個“變
形蛋”,經研究推測“變形蛋”可能是鴨嘴龍的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恐龍蛋是保存在地層中的恐龍的遺體
B.恐龍蛋是研究恐龍的唯一證據
C.“‘變形蛋’可能是鴨嘴龍的蛋”是一種假說
D.恐龍蛋出現的地層比魚類化石的古老
【答案】C
【解析】A.恐龍蛋是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恐龍的遺物,故A錯誤。
B.恐龍蛋化石是研究恐龍的直接證據,但不是唯一證據,故B錯誤。
C.推測“變形蛋”可能是鴨嘴龍的蛋,這只是一種推測,一種假說,故C正確。
D.恐龍是爬行類動物,魚類的化石在比較古老的地層中出現,而爬行類動物的化石則依次在越來越晚近的
地層中出現,說明魚類比爬行類動物低等、結構簡單,故D錯誤。
故選C。
20.(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地球上“第一只鳥起飛,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在我國遼寧,遼寧古生物博
物館是我國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館,館中的“中華龍鳥”和“遼寧古果”等眾多化石讓人震撼不已。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
B.生物總是從體型小的進化到體型大的
C.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
D.越復雜、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現在越晚近形成的地層里
【答案】B
【解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直接的證據,故A正確。
B.生物進化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的規律,與體型無關,故B錯誤。
C.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過度繁殖是自然選擇的前提,生存斗爭是自然選擇的手段和動力,遺傳變
異是自然選擇的內因和基礎,適者生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即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
故C正確。
D.科學家發現,越簡單、越低等的生物化石總是出現在越古老的地層里,越復雜、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現
在越晚近的地層里,故D正確。
故選B。
考點3生物的多樣性及保護
21.(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神農架山脈是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保持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這里
生長有銀杏、珙桐等植物3700多種,生活有金絲猴等野生動物1050多種,它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以上資料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A.基因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C.生態系統多樣性D.環境多樣性
【答案】B
【解析】A.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
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題干未體現,A錯誤。
B.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種類的豐富性,如我國已知鳥類就有1244種之多,被子植物有
3000種,據題干“這里生長有銀杏、珙桐等植物3700多種,生活有金絲猴等野生動物1050多種,它已被列
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可知,以上資料主要體現了生物物種多樣性,B正確。
C.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
及生態系統的環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題干未體現,C錯誤。
D.生物多樣性的內涵通常包括三個方面,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環境
多樣性不屬于生物多樣性的范疇,D錯誤。
故選B。
22.(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下面關于保護
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和做法錯誤的是()
A.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物種的多樣性
B.禁止個人將活的動物、新鮮的果蔬等由國外攜帶入境
C.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D.收集和宣傳有關生物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
【答案】A
【解析】A.保護物種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內涵之一,兩者不能等同,生物多樣性還包括基因的多
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A符合題意。
B.我國禁止個人將活的動物、新鮮的果蔬等由國外攜帶入境,B不符合題意。
C.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在遺傳物質、物種和生態環境三個層次上制定了保護戰略和不同的措施,建
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C不符合題意。
D.收集和宣傳有關生物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有利于提高自己以及他人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相關認識,以
達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的,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3.(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也是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這是生物
多樣性的體現。下列對生物多樣性內涵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A.基因的多樣性B.生物數量的多樣性C.生物種類的多樣性D.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答案】B
【解析】①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種類的豐富性,如我國已知鳥類就有1244種之
多,被子植物有3000種;②基因(遺傳)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
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
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③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
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環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可見,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不包括“生物數量的多樣性”,故B錯誤,ACD正確。
故選B。
24.(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2024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
然和諧共生”。愛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選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包括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
B.“自然”是指直接影響人類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需減少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負面影響
D.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瀕危物種
【答案】C
【解析】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
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處,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
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A錯誤。
B.“自然”是指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以及它們所生活的環境,B錯誤。
C.人類活動,如過度開發、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等,都會對生物圈產生負面影響,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生態系統的破壞和環境的惡化。因此,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需減少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負面影響,C正確。
D.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D錯誤。
故選C。
25.(2024·湖南·中考真題)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2022年發布的《中國生物物種名
錄》收錄了125034個物種,這直接體現了()
A.基因的多樣性B.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C.結構的多樣性D.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答案】B
【解析】①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種類的豐富性,如我國已知鳥類就有1244種之
多,被子植物有3000種;②基因(遺傳)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
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
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③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
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環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可見,2022年發布的《中
國生物物種名錄》收錄了125034個物種,這直接體現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26.(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下列對生物多樣性的
理解,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是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比較高的生態系統相對穩定
C.基因多樣性較低的物種適應環境能力更強D.大量引進外來物種可豐富我國的生物多樣性
【答案】B
【解析】A.生物多樣性包括三方面內容,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A錯
誤。
B.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越多,自動調節能力越強,因此,物種多樣性比較高的生態系統相對穩定,B正確。
C.環境改變時,基因多樣性低的物種難以適應新環境,C錯誤。
D.引進外來物種,一般不引進它的天敵,因此外來物種會大量繁殖,進而影響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會破
壞生物的多樣性,D錯誤。
故選B。
27.(2024·河北·中考真題)2023年,河北省對72個縣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發現了水杉、銀杉、白鵜鶘、
黑嘴鷗、細鱗鮭、松江鱸等6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豐富了我省野生動植物資源數據庫。下列不屬于
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措施的是()
A.就地保護
B.國家頒布實施相關法律法規
C.異地保護
D.完全禁止利用
【答案】D
【解析】A.就地保護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保護措施之一。它指的是在野生動植物的原生地或主要棲息地
建立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以維持其自然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這種保護措施可以確保野生動植
物在它們自然的環境中生存和繁衍,A不符合題意。
B.國家頒布實施相關法律法規是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重要手段。通過立法,可以明確保護的對象、保護
的措施、違法行為的處罰等,從而提供法律保障,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殘疾兒童社交能力提升計劃
- 土地建筑物贈與合同
- 小學語文復習反饋與調整計劃
- 種菜泥土購買合同范本
- 私人房屋買賣合同樣書
- 大學體育課程立定跳遠單元教學計劃
- 2023《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技術》
- 酒店安全生產培訓
- 醫療器械設備租賃合同
- 醫院食品安全與衛生培訓計劃
- 新疆烏魯木齊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24年版)
-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微課版)(周舸第6版) 各章課后習題
- 中華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 醫療搶救設備儀器培訓
- 多模態數據應用案例分析
- 2025年中國電信云網資源管理技能認證考試題庫(含各題型)
- 青春自護-遠離不良誘惑主題班會
- 架空管道安裝方案
- 基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特殊安全及風險控制的研究
- 國開實驗平臺《基礎寫作》形考作業第1-4單元測試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