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油浸式變壓器純瓷充油套管檢修標準作業卡_第1頁
2023油浸式變壓器純瓷充油套管檢修標準作業卡_第2頁
2023油浸式變壓器純瓷充油套管檢修標準作業卡_第3頁
2023油浸式變壓器純瓷充油套管檢修標準作業卡_第4頁
2023油浸式變壓器純瓷充油套管檢修標準作業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油浸式變壓器純瓷充油套管檢修標準化作業卡2023油浸式變壓器純瓷充油套管檢修標準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排油拆除套管前先進行本體排油,排油時應將變壓器油枕與氣體繼電器連接處的閥門關閉,瓦斯排氣打開,將油面降至手孔200mm以下。設置檢修手孔的升高座,應將油面降至檢修孔下沿200mm以下。2套管拆除套管升高座應做好標記,便于回裝1、按廠家規定正確吊裝設備,設置攬風繩控制方向,并設專人指揮。2、起吊作業時與周圍的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3密封件更換所有經過拆裝的部位,其密封件應更換4導電桿、連接件安裝導電桿和連接件緊固螺栓或螺母有防止松動的措施絕緣筒與導電桿中間應有固定圈防止竄動,導電桿應處于瓷套的中心位置5膠墊回裝重新組裝時應更換新膠墊,位置放正,膠墊壓縮均勻,密封良好6穿攬式套管復裝應先用斜紋布帶縛住導電桿,將斜紋布帶穿過套管作為引導,拉緊斜紋布帶將導電桿拉出套管頂端,再依次對角擰緊安裝法蘭螺栓,使密封墊均勻壓縮1/3(膠棒壓縮1/2)。1、嚴禁人員攀爬套管2、檢修過程中采取措施防止異物掉入油箱。3、高空作業嚴禁上下拋擲物品,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確認導電桿到位后,穿好導電桿定位銷,在擰緊固定密封墊圈螺母的同時,應確定導電桿與套管上的卡槽對應吻合,注意套管頂端密封墊的壓縮量,防止滲漏油或損壞瓷套。7導桿式套管復裝先找準其內部軟連接的對應安裝角度,依次對角擰緊安裝法蘭螺栓,使密封墊均勻壓縮1/3(膠棒壓縮1/2)。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油紙電容型套管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排油拆除套管前先進行排油,排油前應在相對濕度≤75%進行,變壓器排油時,將變壓器油枕與氣體繼電器連接處的截門關閉,瓦斯排氣打開,將油面降至升高座上沿200mm以下。2引線拆除先拆除套管頂部端子和外部連線的連接,再拆開套管頂部將軍帽,脫開內引線頭,用專用帶環螺栓擰在引線頭上,并栓好合適的吊繩。外部引線拆除后應綁扎牢固,防止引線擺動3套管拆除拆裝有傾斜度的套管應使用專用吊具,起吊過程中應保證套管傾斜度和安裝角度一致,并保證油位計的朝向正確。1.吊裝套管時,用纜繩綁扎好,并設專人指揮。2.吊裝套管時,其傾斜角度應與套管升高座的傾斜角度基本一致。套管拆卸時,應在吊索輕微受力以后方可松開法蘭螺栓。起吊前確認對接面已脫膠,沿套管安裝軸線方向緩慢吊出套管,同時正確控制牽引繩。拆下的套管應垂直放置于專用的作業架上固定牢固,并對下節采取臨時包封,防止受潮。在檢修現場可短時間傾斜放置,對套管頭部位置進行墊高處理,套管起吊后,應做好防止異物落入主變內部的措施。作業架放置的地面應平坦結實,并做好防傾覆措施4密封件更換所有經過拆裝的部位,其密封件應更換5套管檢查外表面應清潔,無放電、裂紋、破損,油位應正常,注油孔密封良好。6連接端子檢查連接端子應完整無損,無放電、過熱、燒損痕跡。7末屏檢查末屏端子絕緣應良好,接地應可靠,無放電、損壞、滲漏。拆除外引接地結構末屏端子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端部轉動造成損壞。彈簧式結構末屏端子應保持內部彈簧復位靈活,防止接地不良。通過壓蓋彈片式結構末屏端子應注意檢查彈片彈力,避免彈力不足。壓蓋式結構末屏端子應避免螺桿轉動,造成末屏內部連接松動損壞。下尾端均壓罩位置應準確,固定可靠,應用合適的工具測試擰緊程度。8套管復裝1.套管復裝時先檢查密封面應平整無劃痕,無漆膜,無銹蝕,更換密封墊。2.穿纜引線絕緣破損應用干燥好的白布帶進行半疊包扎。3.先將穿纜引線的引導繩及專用帶環螺栓穿入套管的引線導管內。4.起吊高度到位以后,將引導繩的專用螺栓擰緊在引線頭上并穿入套管的導管,收緊引導繩拉直引線(確認引線外包絕緣完好),然后逐漸放松并調整吊鉤使套管沿安裝軸線徐徐落下的同時應防止套管碰撞損壞,并適度拉緊引導繩防止引線打繞,套管落到安裝位置時引線頭必須同時拉出到安裝位置,否則應重新吊裝(應打開人孔,確認應力錐進入均壓罩)。5.依次對角擰緊安裝法蘭螺栓,使密封墊均勻壓縮1/3(膠棒壓縮1/2)。6.確認導電桿到位后在擰緊固定密封墊圈螺母的同時應注意套管頂端密封墊的壓縮量,防止滲漏油或損壞瓷套。7.在安裝套管頂部內引線頭時應使用足夠力矩的扳手鎖緊將軍帽,更換將軍帽的密封墊,定位螺母安裝方向正確

。8.如更換新套管,運輸和安裝過程中套管上端都應該避免低于套管的其他部位,以防止氣體侵入電容芯棒。9.套管安裝完畢后應緩慢打氣體繼電器的主截門,對套管、升高座及氣體繼電器等可能存氣的部件進行排氣,并將油位調整至正常油位。套管檢修時,應做好防止異物落入主變內部的措施。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升高座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二次引線拆除將外部的二次連接線全部脫開,裸露的線頭應立即單獨絕緣包扎并做好標記。2升高座拆除拆裝有傾斜度的升高座應使用專用吊具,起吊過程中應保證套管傾斜度和安裝角度一致。1.吊裝升高座時,應選用合適的吊裝設備和正確的吊點,使用攬風繩控制方向,并設置專人指揮。2.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拆下后應注油或充干燥氣體密封保存。3密封件更換更換引出線接線端子和端子板的密封膠墊,膠墊更換后不應有滲漏。4端子更換更換端子后應做極性試驗確保正確。5升高座復裝1.對安裝有傾斜的及有導氣連管的應先將其全部連接到位以后統一緊固,防止連接法蘭偏斜或密封墊偏移和壓縮不均勻。對無導氣連管的升高座,更換排氣螺栓的密封膠墊,注油后應逐臺排氣。2.依次對角擰緊安裝法蘭螺栓,使密封墊均勻壓縮1/3(膠棒壓縮1/2)。升高座檢修時,應做好防止異物落入主變內部的措施。6備用二次繞組處理未使用的互感器二次繞組應可靠短接后接地。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儲油柜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一、膠囊式儲油柜檢修1連接管道拆除1.拆除管道前關閉連通氣體繼電器的碟閥,拆除后應及時密封。2.更換所有連接管道的法蘭密封墊。2儲油柜拆除儲油柜要放置在事先準備好的枕木上,以防損壞儲油柜。1.吊裝儲油柜時,應選用合適的吊裝設備和正確的吊點,使用攬風繩控制方向,并設置專人指揮,注意周圍吊裝環境。2.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3集污盒排油排除集污盒內污油4小膠囊檢查儲油柜內有小膠囊時,應排凈小膠囊內的空氣,檢查玻璃管、小膠囊、紅色浮標應完好。5膠囊檢查1.膠囊應無老化開裂現象,密封性能良好。2.膠囊在安裝前應在現場進行密封試驗,如發現有泄漏現象,需對膠囊進行更換。3.清潔膠囊,將膠囊掛在掛鉤上,保證膠囊懸掛在儲油柜內,防止膠囊堵塞各聯管口。6集污盒、塞子密封檢查整體密封良好無滲漏,耐受油壓0.05MPa、6h無滲漏。7儲油柜復裝1.管式油位計復裝時應注入三到四倍玻璃管容積的合格絕緣油,排盡小膠囊中的氣體。2.指針式油位計復裝時應根據伸縮連桿的實際安裝結點用手動模擬連桿的擺動觀察指針的指示位置應正確,然后固定安裝結點。3.膠囊密封式儲油柜注油時,打開頂部放氣塞,直至冒油立即旋緊放氣塞,再調整油位,以防止出現假油位。4.拆裝前后應確認蝶閥位置正確。5.若變壓器有安全氣道則應和儲油柜間互相連通。二、隔膜式儲油柜檢修8儲油柜拆除用吊車和吊具吊住儲油柜,拆除儲油柜固定螺栓,吊下儲油柜。1.吊裝儲油柜時,應選用合適的吊裝設備和正確的吊點,使用攬風繩控制方向,并設置專人指揮,注意周圍吊裝環境。2.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9密封墊更換更換所有與儲油柜連接管路的法蘭密封墊。10儲油柜檢查1.清洗油污,清除銹蝕后應重新防腐處理。2.清掃上下節油箱內部。檢查內壁應清潔,無毛刺、銹蝕和水分。3.管路暢通、無雜質、銹蝕和水分。4.隔膜無老化開裂、損壞現象,雙重密封性能良好。11儲油柜復裝1.儲油柜復裝時保持連接法蘭的平行和同心,密封墊壓縮量為1/3(膠棒壓縮1/2),確保接口密封和暢通。2.密封試驗:充油(氣)進行密封試驗,壓力0.023MPa~0.03MPa,時間12h。3.隔膜式儲油柜注油后應排盡氣體后塞緊放氣塞。4.拆裝前后應確認蝶閥位置正確。三.金屬波紋儲油柜檢修12儲油柜拆除用吊車和吊具吊住儲油柜,拆除儲油柜固定螺栓,吊下儲油柜。1.吊裝儲油柜時,應選用合適的吊裝設備和正確的吊點,使用攬風繩控制方向,并設置專人指揮,注意周圍吊裝環境。2.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13密封件更換更換所有連接管道的法蘭密封墊。14儲油柜檢修1.通過觀察金屬隔膜膨脹情況,調整油位指示與油位曲線表溫對應,確保指示清晰正確,無假油位現象。2.管道應清潔,管道內應暢通、無雜質、銹蝕和水分。保證接口密封和呼吸暢通。3.更換后在限定體積時壓力0.02MPa~0.03MPa,時間12h應無滲漏(內油式不能充壓)。15儲油柜復裝1.儲油柜復裝時保持連接法蘭的平行和同心,密封墊壓縮量為1/3(膠棒壓縮1/2),確保接口密封和暢通,儲油柜本體和各管道固定牢固。2.打開放氣塞,待排盡氣體后關閉放氣塞。3.按照油溫油位標準曲線調整油量。4.拆裝前后應確認蝶閥位置正確。5.檢查金屬波紋移動滑道和滑輪完好無卡澀。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吸濕器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吸濕劑選擇吸濕劑宜采用無鈷變色硅膠,應經干燥。2吸濕劑更換拆卸前檢查吸濕器的呼吸情況。1.拆卸中需有專人扶持,防止吸濕器滑落損壞。2.更換期間,應將相應重瓦斯保護改投信號,工作結束后恢復。吸濕劑的潮解變色不應超過三分之二,更換硅膠應保留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高度的空隙。更換密封墊,密封墊壓縮量為1/3(膠棒壓縮1/2)。油杯注入干凈變壓器油,加油至正常油位線,油面應高于呼吸管口。3吸濕器更換新裝吸濕器,應將內口密封墊拆除,并檢查吸濕器呼吸是否暢通。1.拆卸中需有專人扶持,防止吸濕器滑落損壞。2.更換期間,應將相應重瓦斯保護改投信號,工作結束后恢復。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有載分接開關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電動機構箱檢修機構箱密封與防塵情況良好。檢修前斷開有載分接開關控制、操作電源。電氣控制回路各接點接觸良好。機械傳動部位聯接良好,有適量的潤滑油。電氣和機械限位良好,升降檔圈數符合制造廠規定。升檔圈數:圈降檔圈數:圈機構檔位指針停止在規定區域內與頂蓋檔位、遠方檔位一致。機構檔位:檔頂蓋檔位:檔遠方檔位:檔2切換開關/選擇開關檢修在整定工作位置,小心吊出切換開關芯體。按廠家規定正確吊裝設備,用纜風繩在專用吊點用吊繩綁好,并設專人指揮。2.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3.拆接作業使用工具袋,防止高處落物。4.嚴禁上下拋擲物品。5.嚴禁踩踏有載開關防爆膜。用合格絕緣油沖洗管道及油室內部,清除切換芯體及選擇開關觸頭轉軸上的游離碳。緊固件無松動現象,過渡電阻及觸頭無燒損。快速機構的彈簧無變形、斷裂。各觸頭編織軟連接線無斷股、起毛;觸頭無嚴重燒損。過渡電阻無斷裂,直流電阻阻值與產品出廠銘牌數據相比,其偏差值不大于±10%。過渡電阻直流電阻值:觸頭接觸電阻應符合要求。觸頭接觸電阻值:絕緣筒完好,絕緣筒內外壁應光滑、顏色一致,表面無起層、發泡裂紋或電弧燒灼的痕跡。絕緣筒與法蘭的連接處無松動、變形、滲漏油。組裝后的開關,檢測動作順序及機械特性應符合出廠技術文件的要求。3分接選擇器/轉換選擇器檢修檢查分接選擇器和轉換選擇器觸頭的工作位置;分接選擇器和轉換選擇器動、靜觸頭無燒傷痕跡與變形;無過熱、磨損跡象。檢查絕緣桿無損傷、分層開裂及變形。對帶正反調壓的分接選擇器,檢查連接“K”端分接引線在“+”“-”位置上與轉換選擇器的動觸頭支架(絕緣桿)的間隙不小于10mm。級進槽輪傳動機構完好。手搖操作分接選擇器1→n和n→1方向分接變換,逐檔檢查分接選擇器觸頭分合動作和嚙合情況。4在線凈油裝置檢修接地裝置可靠,金屬部件無銹蝕,承壓部件無變形,各部位無滲油。更換濾芯和部件可在變壓器不停電狀況下進行。檢修完畢后要在濾油機內部進行循環、補油、放氣。拆裝前后應確認蝶閥位置正確。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無勵磁分接開關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檢修前檢查應先將開關調整到極限位置,安裝法蘭應做定位標記,三相聯動的傳動機構拆卸前也應做定位標記。檢修前斷開有載分接開關控制、操作電源。逐級手搖時檢查定位螺栓應處在正確位置。極限位置的限位應準確有效。2分接開關檢修觸頭表面應光潔,無變色、鍍層脫落及無損傷,彈簧無松動。觸頭接觸壓力均勻、接觸嚴密。件、絕緣筒和支架應完好,無受潮、破損、剝離開裂或變形、放電,表面清潔無油垢。操作桿絕緣良好,無彎曲變形,拆下后,應做好防潮、防塵措施。絕緣操作桿U型撥叉應保持良好接觸。3分接開關復裝復裝時對準原標記,拆裝前后指示位置必須一致,各相手柄及傳動機構不得互換。密封墊圈入槽、位置正確,壓縮均勻,法蘭面嚙合良好無滲漏油。調試最好在注油前和套管安裝前進行,應逐級手動操作,操作靈活無卡滯,觀察和通過測量確認定位正確、指示正確、限位正確。無勵磁分接開關在改變分接位置后,必須測量使用分接位置的直流電阻和變比。直流電阻測試值:變比測試值: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散熱器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散熱器拆卸散熱器拆卸后,應用蓋板將蝶閥封住。吊裝散熱器時,設專人指揮并有專人扶持。2散熱器檢修檢查無滲漏點,片式散熱器邊緣不允許有開裂。放氣塞子透氣性和密封性應良好,更換密封圈時應使密封圈入槽。用蓋板將接頭法蘭密封,加油壓進行試漏,試漏標準:片式散熱器,正壓0.05MPa、時間2h;管狀散熱器,正壓0.1MPa、時間2h。檢查碟閥應完好,安裝方向、操作桿位置應統一,開閉指示標志應清晰、正確。3散熱器復裝吊裝時確保密封面平行和同心,密封膠墊放置位置準確,密封墊壓縮量為1/3(膠棒壓縮1/2)。調試時先打開下碟閥開啟至1/3或1/2位置,待頂部排氣塞冒油后旋緊,再打開上碟閥,最終確認上、下碟閥均處于開啟位置。拆裝前后應確認蝶閥位置正確。4散熱器調試風機的調試應運行5min以上。轉動方向正確,運轉應平穩、靈活,無異常噪聲,三相電流基本平衡。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強油循環冷卻裝置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檢修前檢查確認蝶閥位置情況。蝶閥位置:2冷卻器拆除冷卻器拆后各封口應封閉良好。3冷卻裝置檢查上、下油室內部應清潔。冷卻管應無堵塞現象。放油塞透氣性、密封性應良好,更換密封圈并入槽,不滲漏。檢查碟閥和連管的法蘭密封面應平整無劃痕,無銹蝕,無漆膜;連接法蘭的密封面應平行和同心,密封墊均勻壓縮1/3(膠棒壓縮1/2)。檢查碟閥應完好,安裝方向、操作桿位置應統一,開閉指示標志應清晰、正確。4油流繼電器檢查油流繼電器的指針指示正確、無抖動,微動開關信號切換正確穩定,接線盒蓋應密封良好。5冷卻裝置調試調試時先打開下碟閥開啟至1/3或1/2位置,待頂部排氣塞冒油后旋緊,再打開上碟閥,最終確認上、下碟閥均處于開啟位置,限位良好。整組冷卻器調試檢查轉動方向正確,運轉平穩,無異聲,各部密封良好,不滲油,無負壓,油泵和風機負載電流分別無明顯差異。進行冷卻裝置聯動試驗:主供、備供電源投切正常;在冷卻器故障狀態下備用冷卻器應能正確啟動;依次開啟所有油泵,延時間隔應在30s以上,不應出現氣體繼電器和壓力釋放閥的誤動。6檢修后檢查確認蝶閥位置情況蝶閥位置: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潛油泵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拆卸前準備拆卸前斷開潛油泵電源,拆開電源連接線。帶電更換潛油泵前,應申請停用主變重瓦斯保護。確認蝶閥位置。蝶閥位置:2潛油泵拆除在拆卸潛油泵過程中,其下部放墊塊做支撐,防止油泵重物傷人。3潛油泵檢修葉輪轉動應平穩、靈活。檢查油泵應轉向正確,泵試轉應平穩、靈活,無轉子掃膛、葉輪碰殼等異聲,三相空載電流平衡。油流繼電器指示正確。檢查法蘭密封面應平整無劃痕、銹蝕、漆膜;各對接法蘭正確對接,密封墊位置準確,依次對角擰緊安裝法蘭螺栓,使密封墊均勻壓縮1/3(膠棒壓縮1/2)。4檢修后檢查1.確認蝶閥位置情況。2.更換后該組停運冷卻器內氣體應充分排出。蝶閥位置: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油流繼電器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拆卸前準備拆卸前斷開油流繼電器電源及信號連接線。確認蝶閥位置。蝶閥位置:2潛油泵拆除在拆卸潛油泵過程中,其下部放墊塊做支撐,防止油泵重物傷人。3油流繼電器檢修擋板應鉚接牢固,無松動、開裂。返回彈簧應安裝牢固,彈力適當。指針及表盤應清潔,無灰塵、水霧,轉動靈活無卡滯;轉動擋板,主動磁鐵與從動磁鐵應同步轉動,觀察指針應同步轉動,無卡滯現象。用手轉動擋板,在原位轉動85°時,用萬用表測量接線端子,微動開關應動作正確。波紋管連接應保證平行和同心,并使密封墊位置準確,壓縮量為1/3(膠棒壓縮1/2)。檢查法蘭密封面應平整無劃痕、銹蝕、漆膜。4檢修后檢查1.確認蝶閥位置情況。2.充分排氣。蝶閥位置: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風機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拆卸前準備1.更換風機前,必須切斷風機的電源確認蝶閥位置。2.先打開接線盒將電源連接線脫開。3.拆電機前標記電源相序,裝電機前檢查電源相序是否準確。2風機拆除拆卸過程中注意防止葉輪碰撞變形。在拆卸電機期間嚴禁送電,停送電必須有專人負責。3葉片檢查檢查葉片與托板的鉚接應牢固,葉片角度應一致,動墊圈鎖緊。4葉輪檢查撥動葉輪轉動靈活后,通入380V交流電源,運行5min以上。5風機復裝在復裝電機期間嚴禁送電,停送電必須有專人負責。6調試試運轉風機轉動平穩,轉向正確,無異聲,三相電流基本平衡。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冷卻裝置控制箱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檢修前準備工作前斷開柜內各類交直流電源并確認無壓。2元器件檢查檢查電源開關、接觸器和熱繼電器觸點應完好無燒損,接線牢固可靠。3切換開關檢查檢查切換開關外觀完好,接線牢固可靠,手動切換同時用萬用表檢查切換開關動作和接觸情況。4端子板檢查各部端子板和連接螺栓應無松動或缺失。5密封檢查控制箱門密封襯墊應完好,必要時更換門密封襯墊,檢查電纜入口,封堵應完好。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水泵及噴淋泵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檢修前準備1.拆卸前斷開水泵電源連接線。2.確認各閥門位置。2水泵拆卸在拆卸水泵過程中,其下部放墊塊做支撐,防止水泵重物傷人。3葉輪檢查葉輪轉動應平穩、靈活。4流量計檢查流量計指示正確。5法蘭檢查檢查法蘭密封面應平整無劃痕、銹蝕、漆膜;各對接法蘭正確對接,密封墊位置準確,依次對角擰緊安裝法蘭螺栓,使密封墊均勻壓縮1/3(膠棒壓縮1/2)。6油質檢查對油質油位進行檢查,補油或換新機油,油位應加在視察窗的1/2處。7水泵復裝在復裝水泵過程中,其下部放墊塊做支撐,防止水泵重物傷人。8調試1.檢查水泵應轉向正確,泵試轉應平穩、靈活,無轉子掃膛、葉輪碰殼等異聲,三相空載電流平衡。2.確認各閥門位置。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指針式油位計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排油拆卸表計時應先將油面降至表計以下。2油位計拆卸1.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2.嚴禁上下拋擲物品2連桿檢查連桿應伸縮靈活,無變形折裂,浮筒完好無變形和漏氣。3齒輪傳動機構檢查齒輪傳動機構應轉動靈活。轉動主動磁鐵,從動磁鐵應同步轉動正確。4調試1.復裝時擺動連桿,擺動45°時指針應從“0”位置到“10”位置或與表盤刻度相符,否則應調節限位塊。2.當指針在“0”最低油位和“10”最高油位時,限位報警信號動作應正確,否則應調節凸輪或開關位置。5二次回路檢查連接二次信號線檢查原電纜應完好。6油位計復裝回裝密封應良好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氣體繼電器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檢修前準備1.切斷氣體繼電器直流電源,斷開氣體繼電器二次連接線,并進行絕緣包扎處理。2.新繼電器校驗。2氣體繼電器拆除確認蝶閥位置。1.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2.嚴禁上下拋擲物品蝶閥位置:2氣體繼電器復裝1.繼電器上的箭頭應朝向儲油柜。2.復裝時確保氣體繼電器不受機械應力,密封良好,無滲油。3.氣體繼電器應保持基本水平位置;波紋管朝向儲油柜方向應有1%?1.5%的升高坡度。繼電器的接線盒應有防雨罩或有效的防雨措施。4.確認蝶閥位置。蝶閥位置:3二次回路檢查連接二次電纜應無損傷、封堵完好6調試調試應在注滿油并連通油路的情況下進行,打開氣體繼電器的放氣小閥排凈氣體,通過按壓探針發出重瓦斯、輕瓦斯信號,并能正常復歸。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溫度計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一、更換壓力式(信號)溫度計1檢修前準備斷開二次連接線。2溫度計拆除1.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2.嚴禁上下拋擲物品2溫度計檢查1.查看溫度傳感器應無損傷、變形。2.溫度計需經校驗合格后安裝。檢查溫度設置準確,連接二次電纜應完好。3溫度計復裝1.變壓器箱蓋上的測溫座中預先注入適量變壓器油,再將溫度傳感器安裝在其中,并做好防水措施。2.金屬細管不宜過長,冗余部分應按照大于50mm彎曲半徑盤好妥善固定。3.連接二次電纜應無損傷、封堵完好。二、更換電阻(遠傳)溫度計4檢修前準備斷開二次連接線。5溫度計拆除1.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2.嚴禁上下拋擲物品6溫度計檢查1.電阻應完好無損傷。2.應由專業人員進行校驗,全刻度±1.0℃。7溫度計復裝1.變壓器箱蓋上的測溫座中預先注入適量變壓器油,再將測溫傳感器安裝在其中,并做好防水措施。2.連接二次電纜應無損傷、封堵完好。8調試應由專業人員進行調試,采用溫度計附帶的匹配元器件,并保證與遠方信號一致。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壓力釋放裝置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檢修前準備斷開二次連接線。2壓力釋放裝置拆除1.確認蝶閥位置2.拆除前做好標記,以便于壓力釋放裝置回裝。1.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2.嚴禁上下拋擲物品蝶閥位置2壓力釋放裝置校驗1.壓力釋放裝置需經校驗合格后安裝。2.檢查護罩和導流罩,應清潔。各部連接螺栓及壓力彈簧應完好,無松動。微動開關觸點接觸良好,進行動作試驗,微動開關動作應正確。3壓力釋放裝置復裝1.按照原位安裝,依次對角擰緊安裝法蘭螺栓。2.連接二次電纜應無損傷、封堵完好。3.安裝完畢后,打開放氣塞排氣。4.確認蝶閥位置。蝶閥位置: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突發壓力繼電器更換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檢修前準備斷開二次連接線。2突發壓力繼電器拆除拆除前做好標記,以便于壓力釋放裝置回裝。1.高空作業應按規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禁止低掛高用。2.嚴禁上下拋擲物品2突發壓力繼電器檢查1.用合格油沖洗,檢查應無損傷、無油污。2.用2500V絕緣電阻表對二次回路進行絕緣電阻試驗;手動試驗微動開關,其動作和返回信號傳動正確。絕緣電阻:()M?3突發壓力繼電器復裝1.按照原位安裝,依次對角擰緊安裝法蘭螺栓,密封墊位置準確,壓縮量為1/3(膠棒壓縮1/2)。2.連接二次電纜應無損傷、封堵完好。3.打開放氣塞排氣,至冒油再擰緊放氣塞。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端子箱檢修標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檢修前準備工作前斷開柜內各類交直流電源并確認無壓。2外殼清掃清掃外殼,除銹并進行防腐處理,內部清掃積灰。3端子板檢查1.各部觸點及端子板應完好無缺損,連接螺栓應無松動或丟失,未使用的套管型電流互感器繞組應短接后接地。4密封墊檢查門的密封襯墊完好有效。5加熱器檢查加熱和驅潮裝置功能完好(不含器身端子箱)。6二次回路檢查連接二次電纜應無損傷、封堵完好。2.對二次回路元器件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在交接驗收時,采用2500V絕緣電阻表且絕緣電阻大于10M?的指標;在投運后,采用1000V絕緣電阻表且絕緣電阻大于2M?的指標。絕緣電阻:()M?3、簽名確認工作人員確認簽名4、執行評價工作負責人簽名:油浸式變壓器器身檢查作業標準化作業卡編制人:審核人:作業信息設備雙重編號工作時間作業卡編號變電站名稱+工作類別+年月+序號工序要求序號關鍵工序標準及要求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執行完打√或記錄數據1準備工作1.檢修工作應選在無塵土飛揚及其它污染的晴天時進行,不應在空氣相對濕度超過75%的氣候條件下進行。如相對濕度大于75%時,應采取必要措施。2.大修時器身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器身暴露時間是從變壓器放油時起至開始抽真空或注油時為止。)應不超過如下規定:空氣相對濕度≤65%為16h;空氣相對濕度≤75%為12h。3.器身溫度應不低于周圍環境溫度,否則應采取對器身加熱措施,如采用真空濾油機循環加熱,使器身溫度高于周圍空氣溫度5℃以上。2主變各側套管導流線夾拆除引線固定可靠,不妨礙主變吊罩3主變部分排油油排放至離油箱頂部100~200mm4拆除套管、升高座、儲油柜、冷卻器、凈油器、氣體繼電器、壓力釋放閥、聯管及溫度計等附件升高座、聯管等做好標記,便于回裝1.吊裝應按照廠家規定程序進行,選用合適的吊裝設備和正確的吊點。2.起重工作應分工明確,專人指揮;起重設備要根據變壓器鐘罩(或器身)的重量選擇,起吊時鋼絲繩的夾角不應大于60°,并設專人監護。5拆卸有載分接開關分接開關油室及選擇開關平穩落于器身支架上;6主變全部排油1.排油時,必須將變壓器進氣閥和油罐的放氣孔打開,必要時進氣閥和放氣孔都要接入干燥空氣裝置,110kV(66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壓器宜采用充干燥空氣(對吊罩的變壓器也可用氮氣代替)排油法。2.有載調壓變壓器的有載分接開關油室內的油應另備濾油機、油桶,抽出后分開存放。環境溫度:()℃器身溫度:()℃環境濕度:()%7吊罩檢查1.吊罩(心)前應把變壓器內的油排盡。2.排油前應先松開或拆除儲油柜上部的放氣螺栓或放氣閥門。3.排油用的油泵、金屬管道等均應接地良好。4.吊罩前應將必須拆除的繞組接頭(如套管與繞組接線)和一些與鐵心及繞組有聯系的附件(如分接頭)的拆除,拆除附件定位銷及連接螺栓。起吊或落回鐘罩(器身)時,四角應系纜繩,由專人扶持,使其保持平穩。8繞組及絕緣檢查1.圍屏應清潔,無破損、無變形、無發熱和樹枝狀放電痕跡,綁扎緊固完整,分接引線出口處封閉良好。2.相間隔板應完整并固定牢固。3.繞組應清潔,無油垢、無變形、無過熱變色和放電痕跡。4.整個繞組無傾斜、位移,導線輻向無明顯彈出現象。5.油道應保持暢通,無油垢及其它雜物積存。6.外觀整齊清潔,絕緣及導線無破損。7.墊塊應無位移和松動情況。8.進入變壓器內檢修人員,應避免踩踏夾持件、支撐件,避免遺留物品。9.檢查并確定絕緣狀態。絕緣狀態在三、四級及以下,不宜進行預壓(絕緣分級參見DL/T573-2010《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11.2條)。進入變壓器油箱內檢修時,需考慮通風,防止工作人員窒息。上、下主變用的梯子應用繩子扎牢或專人扶住,梯子不能搭靠在絕緣支架、變壓器圍屏及線圈上。檢查器身時,應由專人進行,穿著無鈕扣、無金屬掛件的專用檢修工作服和鞋,并戴清潔手套,寒冷天氣還應戴口罩,照明應采用安全電壓的燈具或手電筒。攜帶的工器具應登記,使用后交回。4.進行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應有專人保管并編號登記且用繩索連接在手腕上,防止遺留在油箱內或器身上。9引線及絕緣支架檢查1.引線絕緣應完好,無變形、起皺、變脆、破損、斷股、變色。2.引線絕緣的厚度及間距應符合有關要求。3.引線應無斷股損傷。4.接頭表面應平整、光滑,無毛刺、過熱性變色。5.引線長短應適宜,不應有扭曲和應力集中。6.絕緣支架應無破損、裂紋、彎曲變形及燒傷。7.絕緣固定應可靠,無松動和串動。8.絕緣夾件固定引線處應加墊附加絕緣。9.引線與各部位之間的絕緣距離應符合要求。10.螺栓緊固。11.進入變壓器內檢修人員,應避免踩踏夾持件、支撐件,避免遺留物品。10鐵芯及夾件檢查1.鐵心應平整、清潔,無片間短路或變色、放電燒傷痕跡;鐵心應無卷邊、翹角、缺角、位移等現象。2.油道應暢通,無墊塊脫落和堵塞,且應排列整齊。3.鐵心與上下夾件、方鐵、壓板、底腳板間均應保持良好絕緣。4.絕緣壓板與鐵心間要有明顯的均勻間隙,絕緣壓板應保持完整、無破損、變形、開裂和裂紋現象。5.鋼壓板不得構成閉合回路,應一點可靠接地。6.金屬結構件應無懸浮,應一點可靠接地。7.鐵心組間、夾件、穿心螺栓、鋼拉帶絕緣良好,其絕緣電阻應符合設備技術要求,應一點可靠接地。8.鐵心接地片插入深度應足夠、且牢靠,其外露部分應包扎絕緣,防止鐵心短路。9.電屏蔽、磁屏蔽固定應牢靠;電屏蔽、磁屏蔽表面應清潔,無變色,變形、過熱、放電痕跡,電屏蔽、磁屏蔽絕緣電阻應合格。絕緣電阻值:()M?11油箱及管道檢修1.油箱外表面應潔凈,無銹蝕,漆膜完整,焊縫無滲漏點。2.油箱內部應潔凈,無銹蝕、放電現象,漆膜完整。3.磁(電)屏蔽裝置固定牢固,無放電痕跡,接地可靠。4.定位裝置不應造成鐵心多點接地。5.管道內部應清潔、無銹蝕、堵塞現象。6.膠墊接頭粘合應牢固,并放置在油箱法蘭直線部位的兩螺栓的中間,搭接面應平放,搭接面長度不少于膠墊寬度的2倍;膠墊壓縮量為其厚度的1/3左右(膠棒壓縮量為1/2左右);7.裝配完成后整體內施加0.035MPa壓力,保持12h不應滲漏。8.進入變壓器內檢修人員,應避免踩踏夾持件、支撐件,避免遺留物品。12鐘罩回吊1.裝配前應確認所有組、部件均符合技術要求,并用合格的變壓器油沖洗與油直接接觸的組、部件。2.裝配時,應按圖紙裝配,確保各種電氣距離符合要求,各組、部件裝配到位,固定牢靠。3.保持油箱內部的清潔,禁止有雜物掉入油箱內。4.套管與引線連接后,套管不應受過大的橫向力。5.變壓器內部的引線、分接開關連線等不能過緊。6.所有連接或緊固處均應用鎖母或備帽緊固。7.確認全部等電位連接牢固。8.裝配完成后整體內施加0.035MPa壓力,保持12h不應滲漏。1.吊裝應按照廠家規定程序進行,選用合適的吊裝設備和正確的吊點。2.起重工作應分工明確,專人指揮;起重設備要根據變壓器鐘罩(或器身)的重量選擇,起吊時鋼絲繩的夾角不應大于60°,并設專人監護。13變壓器油的處理或換油變壓器油試驗合格14注油1.抽真空前有載分接開關與本體應安裝連通管,關閉儲油柜蝶閥,同時抽真空注油,注油后應予拆除恢復正常。2.110(66)kV及以上變壓器必須進行真空注油,其它變壓器有條件時也應采用真空注油。真空度按照相應標準執行,制造廠對真空度有具體規定的需參照其規定執行。3.220kV及以上膠囊式油枕的旁通閥,抽真空時打開,注油完成后須關閉。4.在抽真空過程中應檢查油箱的強度,一般局部彈性變形不應超過箱壁厚度的2倍,并檢查變壓器各法蘭接口及真空系統的密封性。5.達到指定真空度并保持大于2h(不同電壓等級的變壓器保持時間要求有所不同,一般抽空時間為1/3~1/2暴露空氣時間)后,開始向變壓器油箱內注油,注油時油溫宜略高于器身溫度。6.以3t/h~5t/h的速度將油注入變壓器距箱頂約200mm~300mm時停止注油,并繼續抽真空保持4h以上。7.變壓器的儲油柜是全真空設計的,可將儲油柜和變壓器油箱一起進行抽真空注油(對膠囊式儲油柜,需打開膠囊和儲油柜的連通閥,真空注油后關閉)。變壓器的儲油柜不是全真空設計的,在抽真空和真空注油時,必須將通往儲油柜的真空閥門關閉(或拆除氣體繼電器安裝抽真空閥門)。8.變壓器經真空注油后進行補油時,需經儲油柜注油管注入,嚴禁從下部油箱閥門注入,注油時應使油流緩慢注入變壓器至規定的油面為止(直接通過儲油柜聯管同步對儲油柜、膠囊抽真空結構并一次加油到位的變壓器除外)。9.對套管升高座、上部管道孔蓋、冷卻器和凈油器等上部的放氣孔應進行多次排氣,直至排盡為止,并重新密封好擦凈油跡。10.補油1)膠囊式儲油柜補油:由注油管將油注滿儲油柜,直至排氣孔出油。從儲油柜排油管排油,至油位計指示正常油位為止。2)隔膜式儲油柜補油:注油前應將隔膜上部的氣體排除。由注油管向隔膜下部注油達到比指定油位稍高,再次充分排除隔膜上部的氣體,調整達到指定油位。3)內油式波紋儲油柜:注油過程中,時刻注意油位指針的位置,邊注油邊排氣,調整達到指定油位。4)外油式波紋儲油柜:保持呼吸口閥門關閉,排氣口閥門打開的狀態,注油至排氣口排凈空氣并穩定出油后,關閉排氣口閥門,同時停止注油,打開呼吸口,并檢查油位。15對主變所有放氣塞進行排氣溢油為止,多次排氣16主變清潔、做漆、相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