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卷01(廣東)高三語文(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分數: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①費先生曾說:“又要西方,又要中國,我兩面都有了。”一方面,他提倡學術自立。他認為我們應當注意社會的個性。我們發展社會學也要走自己的路,搞中國式的人民的社會學。社會學絕對不是西化和洋化。另一方面,費先生時刻不忘和世界接軌。當年在評價關于鄉村與工業的論文時,他就指出鄉村工業這一研究課題具有世界意義。費先生提出的要建立“文化自覺”也是指,既要培育好、發展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又不要閉關自守,隔離于世界文化之林,而應該努力融入世界這個大家庭。②費先生在其八十壽辰聚會上,針對當年在倫敦經濟學院的老同學艾德禁·李奇對他工作的批評,曾經意味深長地講了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推己及人》一書中,費先生進一步表達了這一世界文化觀:“在世界上生活的各個群體,在認為自己的傳統價值標準是‘美’的之外,各群體之間還應當求同存異,相互理解,承認別人的傳統價值標準也是‘美’的,做到‘美人之美’。在這個基礎上,全人類建立起一套大家愿意共同實行的價值標準,達到全人類和平共處、‘美美與共’的境界,實現‘天下大同’?!雹畚阌怪靡?,中國社會學本土化的最終目的是把中國經驗升華為一般的理論原則,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前者。中國社會學的本土化和國際化有賴于我們的共同努力。摘自王勛《費孝通是推動社會科學中國化的典范》材料二:①馬林諾夫斯基在《江村經濟》一書的“序言”里,稱這部著作是社會人類學歷史上的里程碑。盡管費孝通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作為后來成為人類學跨越“文野之別”的標志,但是從他進村之時寫的《江村通訊》來看,作為一個人類學領域已浸淫數年的研究者來看,他應該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對開弦弓村的造訪將會觸犯人類學的“文野之別”。②為什么會形成這種清規戒律?人類學“文野之別”的清規的形成,與這一學科最初形成于地理大發現后歐洲殖民的歷史有極大的相關。十九世紀30年代以后,隨著越來越多的未開化民族開始接觸現代文明,人類學內部開始滋生出文化相對主義,加之隨著學科之間的交叉,在以未開化民族為研究對象的人類學與以西方現代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社會學之間發生了接近與融合。③如果說“文野之別”的跨越動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結合促成人類學向文明社會研究的轉變”,那么對傳統上的研究“異文化”的人類學來說,這種轉變在費孝通那里還存在著對“他己之別”的跨越。④利奇一再強調,某些社會人類學家,欲圖研究本社會的愿望可以理解,事實上也值得稱贊,但危害重重。按照人類學當時的觀點,研究熟悉的社會,先入之見就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見,如果是單純的陌生人去研究,就不會受到偏見的影響。要避開利奇的憂慮,保證研究的客觀公正,或者說要實現充分的民族自省,研究者就必須具備費孝通先生晚年一再強調但青年時代已逐漸養成的能力——文化自覺。⑤我認為,在社會學領域你必須具備如米爾斯所說的“社會學想象力”,對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類學家來說,則必須養成費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覺”——“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趨向”??梢哉f,正是有賴于這種同樣能夠增進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質,費孝通才能在江村調查中實現對“文野之別”的從容跨越。⑥一般而言,在從事文化或者社會研究之時,與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關的問題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員之時,能否以及如何抽身其間,以避免熟視無睹或情感涉入,再或無法客觀的研究問題。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異文化(比如人類學通常研究的土者文化)之時,能否以當地人自己的世界觀或分析視角,去觀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員,以避免囫圇吞棗或以偏概全,或隔靴搔癢的問題。⑦針對上述問題,費孝通1997年在《人文價值再思考》一文中,以“進得去”和“出得來”六個宇高度概括了上述研究的難題。⑧如果說與異文化的接觸能夠使研究者擺脫對家鄉或本土文化的“麻木”,形成對本土文化的“知之”或我們這里所說的“文化自覺”,那么此時開弦弓在西方世界的沖擊下所發生的迅疾的社會變遷則快速促進了這種“知之”或“文化自覺”的養成。⑨如果說急速的社會變遷造成了原來浸淫其間的社會成員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布萊希特的“問離效果”),而這陌生化保證了研究者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來”,那么按費孝通的理解,在這多少被動的“陌生化”之外還有一條主動的“陌生化”路徑可走,即致力于“對一般人類學理論方法和海外漢學人類學研究的深入了解”。⑩解決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或研究時能夠“出得來”的問題,其實只是回應了前述“利奇之憂”的一半,另一半同樣甚至更為棘手:以費孝通及1930年左右燕京學派為代表的中國人類學家的微型社區研究,能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能夠概括幅員遼闊、錯綜復雜的中國國情?用費孝通的話來說,“這個問題的矛頭直指我的要害,因為如果我學人類學的志愿是了解中國,最終的目的是改造中國”,那么,如果不能通過對江村及后來的云南三村的研究獲得對中國的概括性認識,所有的一切皆會前功盡棄。?費孝通通過《江村經濟》及其后的微觀社會研究而認識中國的努力并非沒有留下遺憾。就“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來說,如果說無論是江村還是云南三村落入研究者眼中都帶有某種偶然性的話,那么如何能夠保證在這種偶然的類型“捕獲”中不致掛一漏萬,依舊不僅是一個揉作上的難題,更是一個理論上的難題;而就“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說,費孝通的遺憾則更為鮮明,盡管那是一個需要歷史來負主責的問題。摘編自周曉虹《費孝通江村調查與社會學的中國化》1.下面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費孝通先生主張社會學研究要走中國化道路,既要培育好、發展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同時不忘和國際接軌。B.材料一費孝通先生以“各美其美”強調了在世界上生活的各個群體之間應當彼此尊重,求同存異,相互理解的世界文化觀。C.材料指中以費孝通及1930年左右燕京學派為代表的中國人類學家的研究,實際上是通過“陌生化”避免先入之見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見。D.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文化自覺”強調學術上的冷靜與理性,與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文化自覺”側重點不同。2.根據材料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進得去”要求以當地人視角、世界觀對陌生文化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避免淺薄。B.“出得來”要求對本土民族成員或文化調查研究時能夠盡量做到客觀,避免偏見。C.研究西方相關理論的主動“陌主化”和“文化自覺”有助于調查研究者“進得去”。D.急速社會變遷導致的被動的“陌生化”(間離效果)有助于調查研究者“出得來”。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材料一第一自然段采用總分結構,先總體概括,再分別談到費先生學術研究的本上化和世界化。B.材料二第七段以“進得去”和“出得來”分別概括了第六段“其一”和“其二”這二個難題。C.材料一第二段分別以舉例論證、引用論證解讀了費先生的十六字箴言,闡釋了他的世界文化觀,D.材料二層層遞進,采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結構。4.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談一談費孝通先生是如何認識“他己之別”的。(4分)5.《鄉土中國》的“名實的分離”一章中關于“社會變遷”有這樣的論述:社會變遷卻是指社會結構本身的變動。任何社會絕不會有一天突然變出一個和舊有結構完全不同的樣式。所謂社會變遷,無論怎樣快,也是逐步的。所變的,在一個時候說,總是整個結構中的一小部分。社會結構自身并沒有要變動的需要。社會結構的變動,是人讓他變的。要讓它變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復人的需要。社會變遷是發生在舊有社會結構不能應付新環境的時候。新的環境發生了。人們最初遭遇到的是舊方法不能獲得有效的結果,生活上發生了困難。結合上述材料,請分析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十九世紀30年代的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影響。(4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木雛林斤瀾上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在圓湖村里“蹲點”,樹立一天等于20年,一步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典型,很招人參觀。春天,來了十來個大學生,一個老師帶著。這老師是剛畢業的留校學生,頂多是個助教吧。但農民分不清大學里的職稱。反正助教也是老師,便戳著脊梁嘀咕道:怎么有這么個老師?還是大學老師?他比他帶的學生大個三兩歲吧??墒前崔r民說,①要“木”十歲。木就是不活泛,見人不會說話,不知道招呼。又說要“雛”十歲。雛是幼稚。一天早上,我那房東在院子里澆水,巴掌大一塊地上,正有新綠鉆出來,不到兩寸高,幾個學生有的說是蔥,有說是蒜苗,有的要打賭。房東覺著好玩,說:“想必大學里也修行,忌吃五辣,不知道蔥葉兒是圓的,蒜葉兒是扁的?!睕]想到那位老師正經摸出小本子,往上寫字,嘴里咕咕著:“蔥,圓的。蒜,扁的?!狈繓|撐不住笑起來,那幾個學生因為老師的“迂腐”感覺不好意思,轉頭跑了。老師只管寫著,全不知覺。我探過頭去瞅瞅,不懂,看樣子是英文。我可憐這個知識分子,小聲跟房東說,人家會英語。②可是房東不清楚英語是什么,更加笑開了,說:“還劃洋碼呀。”過了兩天,房東家里發雞瘟,十來只雞死了一多半。房東心疼得吃不下飯,那位老師走來問病雞和好雞,怎么認?房東蹲在那里沒好氣,說:“認屎唄?!崩蠋煵欢凵穯柡秒u的屎什么樣?房東沒奈何,又說:“溏屎?!薄颁??屎?”老師傻著眼,可又摸出小本子來了。房東扭過臉去,六歲的小兒子咧著嘴,唱兒歌一般說道:“一堆兒,一堆兒。帶尖兒,帶尖兒。下邊黑黃黑黃,是紅溏,尖兒白花白花,是白溏?!崩蠋熗旧蠈懀繓|站起來往屋里走,嘀咕道:“一個雞屎,也劃洋碼?!彼X著晦氣。老師卻一邊寫,一邊往地上張望,小兒子指著一堆叫道:“這就是,嘗嘗不?”老師只管端詳著,隨口嘀咕道:“不嘗,不嘗。”小兒子大笑。屋里他娘叫了聲“哎喲”,一會兒,打發小兒子到紅醫站給拿膏藥,說是笑岔了氣。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前幾天我在晚報上看見圓湖村兩個養雞戶,收入論千,從不死雞,雞瘟進不了他家的門兒。我順便去看看,就是那房東家,不過老房東兩口子都去世了。當年的小兒子現是當家人,當年種蔥蒜的那塊地,現在拉上籬笆,養著上百的來亨雞,血紅的冠子,雪白的羽毛,一個個神氣活現。正想說幾句什么,聽見腳步響,那青年當家人扔下我,奔向院門口,迎著一位中年胖子。細一看,奇了,可不就是那位老師嗎?他見老了,眼泡鼓鼓的,腮幫耷拉耷拉的。他不往院里走,定定地望著院外的杏樹。正是早春,杏花灰白灰白好像煙霧,青年當家人說:“怕是大年哩,杏花要‘舊’,桃花要‘喧’?!崩蠋熋鲂”咀樱铱匆娝麑懼?,可咧開了嘴,口水都要滴答下來了。不光是“雛”了,還透著“傻”來。我心里一動,走過來提起20年前,他望望我,想不起來,我又說起他帶的學生,好像想起來了。為什么說是“好像”,因為沒有這種時候常有的歡叫,只是嘴里咕咕地:“哦,哦……”③不光是“木”了,還透著“僵”來。我還要敘舊,但當家人打斷我的話,直跟老師解釋,什么“舊”呀“喧”呀,都是方言土語,不知道科學不科學。琢磨著怕跟風啦雨啦有聯系,杏花開得早,是起風的時候,桃花在清明前后,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只怕解釋不細、不全、不當,不留點空子讓我說話。我只好探過頭去,看看老師寫什么,寫的漢字不像漢字。這回,我斷定是日文。老師寫著寫著,挪步往杏樹那邊走了。當家人回過頭來,只管去轟他的雞。我只好跟過去,想想問道:“這老師,現在,是個干什么的?”青年當家人頭也不回,說:“一個老專家,不是說空話的人?!蔽乙艘幌?。不過這些年也添了些涵養了,不動聲色地還問道:“什么專家呢?”“化學?!薄盎瘜W……”我知道化學里邊還分好些專業呢,可又一時使不上嘴。那當家人說:“我這兒沒死過雞,仗著‘長效避瘟散’,就是他配的方?!雹堋拔耶斔狭四兀紡堉炝骺谒鼻嗄戤敿胰酥蓖堇镒?,嘀咕著:“有病。讓造反學生扇的?!?.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章開頭部分,簡單幾句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為下文大學老師在農村的生活故事的展開作鋪墊。B.老師隨身攜帶的小本上,認真記錄著蔥和蒜的區別、病雞和好雞如何辨認等,通過細節描寫,凸顯了人物的形象。C.作者將老師在生活細節上的無知與專業知識上的精鉆進行對比,突出了老師既迂腐可笑又讓人敬重和愛戴的形象。D.小說的結尾突轉,給人強烈的震撼,這樣寫讓人體會到文中籠罩的痛楚和傷痕,時代對知識分子的影響,尤使人感慨。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句子①解釋了“木”和“雛”的含義,既照應了標題,又形象展現了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的特點。B.句子②中“還劃洋碼呀”一句,人物語言中透露出文中的老師與農村的老百姓之間有點格格不入。C.句子③中的“僵”字,傳神地刻畫出二十年不見老師的“我”再見他時,老師的變化之大帶給“我”的震動。D.句子④中三處省略號的含義相同,都是表明語意未盡,目的是要照應上文“我”這些年增添的“涵養”。8.有評論指出,林斤瀾的小說在敘事上常給讀者以“奇崛”的審美情趣。試以本文為例,簡要分析。(6分)9.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執著·怪異·時代;乙組提出了一個關鍵詞:傷痛。請任選其中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的思路。(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齊桓公時,有處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見。桓公曰:“吾聞布衣之士不輕爵祿,無以易萬乘之主;萬乘之主不好仁義,亦無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見之?;蛟唬夯腹恢柿x。夫仁義者,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避卑辱,謂之仁義。故伊尹①以中國為亂,道為宰于湯;百里奚以秦為亂,道為虜于穆公。皆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辭卑辱,故謂之仁義。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將欲憂齊國,而小臣不行,見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謂仁義仁義者不失人臣之禮不敗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內,執禽②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職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眾,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謂仁義。仁義不在焉,桓公又從而禮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隱也,宜刑;若無智能而虛驕矜桓公,是誣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則戮?;腹荒茴I臣主之理而禮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輕上侮君之俗教于齊國也,非所以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義。(節選自《韓非子·難一》)材料二: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賢主則不然。士雖驕之,而己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窮巷之中、甕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逐,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被腹唬骸安蝗?。士驁祿爵者,固輕其主;其主驁霸王者,亦輕其士??v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遂見之,不可止。世多舉桓公之內行,內行雖不修,霸亦可矣。誠行之此論,而內行修,王猶少。(節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下賢》)【注】①伊尹,曾借烹飪之事言治國之道,輔助商湯滅夏。②執禽,古時朝見君主有持禽類作禮物的制度,表示忠心于君主。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忘民A不可B謂仁義C仁義者D不失E人F臣之禮G不敗H君臣之位者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布衣,借指平民,文中的“布衣之士”就是前文說的“處士”,具體指小臣稷。B.中國,指中原地區或中原地區華夏政權;今義與之相比,屬于“詞義的擴大”。C.禮,文中指禮遇、以禮相待,“以弱天下之民”中“弱”的意思是“削弱”,兩者用法相同。D.甕牖,用甕做窗戶,形容貧窮;與“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中“甕牖”的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中齊桓公認為君主能做到禮賢下士的前提是自身對仁義有追求,韓非子認為君主一定要擺正君與臣之間的關系。B.伊尹與百里奚不顧自身卑賤的地位和受到的屈辱待遇,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齊桓公非常欣賞這類人。C.韓非子認為,作為臣子理應執禮朝見君主;對君主不管是有才能而隱匿不為,還是無才能而驕傲自夸,都應受到法律懲處。D.面對有道士人的傲視,不肖之君與賢明之君的態度截然不同,而后者的做法能招攬土人,最終會招來天下人歸附。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4分)(2)縱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4分)14.兩則材料對齊桓公的評價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甲詩: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其二)元好問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乙詩:同梅溪①賦秋日海棠二章(其二)元好問翠袖紅妝又一新,秋風秋露發清真。丹青寫入梅溪筆,桃李從今不算春?!咀ⅰ棵废涸脝柕呐笥咽愤_祖,字邦卿,號梅溪。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甲詩開頭兩句,樹枝間新綠重重疊疊,僅可見藏于其間數點花蕾,色彩搭配的效果上,與“綠肥紅瘦”,有相似之處。B.甲詩“鬧春風”中“鬧”一字,與《玉樓春·春景》“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一樣,化靜為動,暗示春意盎然,生機勃勃。C.乙詩是與友人史達祖一同賦詩,見海棠花開即事有感,抒發當下心境,借秋風秋露來襯托海棠花的清秀純真。D.兩首詩都是借物抒懷,將情感寄托在海棠上,描寫細膩獨到,用詞簡潔精煉,語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摯誠懇。16.歐陽修《六一詩話》提及,“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請結合兩首詩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杜甫的《登岳陽樓》中,與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寫琵琶女一曲終了,人們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的句子是“,”(3)新冠疫情爆發之后,無數“逆行者”用大愛撐起生命的重擔,為全社會樹立起一座座道德精神的豐碑。我們可以用《屈原列傳》中“”一句來贊美他們可比日月的精神。新時代的青年擔負著國家社會興盛的重責,應當學習榜樣的精神,以《論語·泰伯》中曾子所說的“”,學習讀書人的志向與性格。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亞運賽事正酣,中秋佳節共度,①,盡顯“中國式浪漫”。通過亞運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呈現在世界面前。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人文盛會、江南情致,②,為世界打開了一扇觀察中華文化的時代新窗。特別是開幕式上,國風少年以地為畫、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將時光拉回千年前……“中國風”貫穿始終,“中國味”融入細節,“中國情”感動人心,中國元素刷新了體育盛會的審美,撥動著無數人的心弦。文化是歲月的陳釀、時間的沉淀,不僅關乎過去,③??梢哉f,透過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人們既能思接千載,感受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又能視通萬里,看見中國的時代風采,見證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和精神風貌。杭州亞運會如同一座橋,不僅讓不同文化以體育為媒交流互鑒,更讓活躍在某一地區的特色項目映入大眾視野。杭州亞運會把“你”“我”匯聚成了“我們”,架起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人民溝通的橋梁,為多樣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舞臺,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強大動力。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氈圈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橡筋織帶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模具專用脫模劑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棕白3色穿“心”毛衣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梅花壓爪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標準化工流程泵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松式繩狀水洗聯合機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超大農業創業團隊介紹
- 2025至2030年中國智能感應烘手機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無色透明玻璃器皿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預算績效評價管理機構入圍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睪丸扭轉術后護理查房
- GB 30254-2024高壓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與相關事故案例培訓課件
- 健身房財務管理概述
- (正式版)CB∕T 4548-2024 船舶行業企業相關方安全管理要求
- 拖欠租金起訴狀模板范文
- 品管圈(QCC)降低ICU護士床頭交接班缺陷率
- 平面構成(普通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全套教學課件
- 人教PEP五年級英語下冊Unit3 My school calendar分層作業設計 含答案
- 完美著裝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武漢紡織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