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體和FDP的臨床應用-大同_第1頁
D-二聚體和FDP的臨床應用-大同_第2頁
D-二聚體和FDP的臨床應用-大同_第3頁
D-二聚體和FDP的臨床應用-大同_第4頁
D-二聚體和FDP的臨床應用-大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6/2025

D-二聚體和FDP的臨床應用

山西醫大一院

4/6/20252什么是D-二聚體?定義: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單體經活化因子XIII交聯后,再經纖溶酶水解所產生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是一個特異性的纖溶過程標記物。D-二聚體來源于纖溶酶降解的交聯纖維蛋白凝塊。4/6/2025定義: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是纖維蛋白(原)被纖溶酶降解產物(X碎片、Y碎片、D碎片、E碎片等)的統稱。包括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單體的降解產物和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

什么是FDP?DEDDEDDED纖維蛋白原纖溶酶交聯纖維蛋白EDY碎片DD碎片X碎片FDPD二聚體纖溶酶纖維蛋白DED凝血酶EDE碎片D碎片ⅩⅢ因子、Ca2+DD/E碎片DY/YD碎片YY/DXD碎片DD碎片DEDDEDDEDDEDDEDDEDD-二聚體和FDP4/6/2025D-二聚體和FDP的聯系與區別原發性纖溶亢進時,纖維蛋白原在沒有大量轉化成纖維蛋白之前即被降解,D-二聚體為陰性或不升高,FDP升高。繼發性纖溶亢進時,如血栓性疾病、DIC等,由于疾病前期凝血機制增強,纖維蛋白大量生成,繼而引起纖溶亢進,因此FDP升高同時,D-二聚體陽性或顯著升高。4/6/20256FDP和D-二聚體的聯系與區別FDPD-二聚體意義正常正常表示纖溶活性正常,臨床的出血癥狀可能與原發性或繼發性纖溶癥無關。陽性陰性理論上見于原發性纖溶陰性陽性理論上只見于纖維蛋白被降解,即繼發性纖溶,而纖維蛋白原未被降解。(結果值得仔細考慮)陽性陽性表示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同時被降解,見于繼發性纖溶,如DIC和溶栓治療。4/6/2025FDP檢測的臨床意義FDP檢測作為纖溶系統的篩查實驗,血漿FDP增多表示纖溶活性增強。原發性纖溶亢進時,FDP含量明顯升高。高凝狀態、DIC、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妊高癥、惡性腫瘤,感染、敗血癥,以及心臟、腎臟、肝臟疾病和靜脈血栓、溶栓治療等所致的繼發性纖溶亢進時,FDP含量升高。總之,FDP是綜合反映纖溶亢進的敏感指標。

4/6/2025D-二聚體檢測的臨床意義深靜脈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診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診斷妊娠高危癥的病情評估及治療監測溶栓藥物治療的監測術后病人的監測腫瘤的輔助診斷肝臟疾病的輔助診斷及預后判斷4/6/2025深靜脈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診斷%5.1%6.3%9.0%12.5%14.2%24.5%血栓性疾病感染癌癥意外事故51015202530肺部疾病艾滋病2001年世界人口死亡原因分析(WHOstatistics)4/6/2025防治血栓性疾病是21世紀的主要任務深靜脈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同一疾病不同表現4/6/2025流行病學西方國家發病率1‰高發病率病死率誤診率漏診率4/6/2025致死性PEDVT所有致死性PE病例在死亡前得到診斷的不足一半

3約80%DVT病例無臨床表現1,21.LethenH,etal.AmericanJournalofCardiology1997;80:1066-1069.2.SandlerDA,etal.J.RoyalSoc.Med.1989;82:203-205.3.GoldhaberSZ,etal.AmericanJournalofMedicine1982;73:822-826.不能及早診斷4/6/2025DVT無聲的殺手4/6/2025DVT的輔助檢查直接下肢靜脈造影術——金標準血漿D-二聚體彩色多普勒超聲放射性核素血管掃描磁共振靜脈造影MRV

螺旋CT靜脈造影(CTV)DVT的輔助檢查4/6/202516

靜脈造影:是診斷DVT和PE的“金標準”,但其檢查費用相對較高,且有侵入性損傷,同時還受到醫院醫療條件的制約。

磁共振靜脈造影、螺旋CT靜脈造影、放射性核素血管掃描:需要大型設備,檢查費用高,有輻射損害,可能出現造影劑反應等并發癥。

多普勒超聲也可選擇,但對于癥狀不典型的患者往往不容易發現。

D-二聚體測定簡單便捷,價格低廉,特別適合對門急診病人的常規篩查。

DVT的輔助檢查4/6/202517

D-二聚體的價值:

D-二聚體檢測最大的臨床價值是用于排除DVT和PE。一個陽性的D-二聚體患者不能被診斷為DVT或PE,但一個陰性的D-二聚體卻可以排除靜脈血栓的診斷。對于,陽性的D-二聚體患者需要進行DD的動態監測,并聯合影像學檢查和綜合臨床情況進行最后確診。

DVT的輔助檢查4/6/2025臨床DVT可疑低中危病人高危病人靜脈超聲檢查D-二聚體檢測排除DVT靜脈超聲檢查診斷DVT(-)

(+)(+)(-)排除DVT診斷DVTD-二聚體檢測排除DVT靜脈造影(-)

(+)排除DVT(-)(+)診斷DVT強調排除4/6/2025并不是所有的下肢腫脹都是靜脈血栓鑒別診斷:腘窩囊腫患者左側下肢膝關節以下部位進行性腫脹。內、外科基本確認為下肢靜脈血栓。D-二聚體200ng/mL。彩超:腘窩囊腫。…腘窩囊腫切除術…痊愈。4/6/2025經濟艙綜合征18小時的飛行旅程。HGB180~210g/L。37%乘客的D-二聚體↑。治療……3d后,D-Dimer均正常。4/6/2025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血栓形成的3個危險因素:靜脈血瘀滯靜脈系統內皮損傷血液高凝狀態4/6/2025與靜脈血栓相關的危險因素高度危險因素(預測可能性高)多發性骨折(40%~76%) 髖部骨折(50%~75%) 嚴重創傷(35%~50%)腹部大手術(15%~30%) 脊髓損傷(50%~100%) 腦卒中(30%~60%) 高齡≥80歲(88%) 4/6/2025與靜脈血栓相關的危險因素中度危險因素(預測可能性中度)

下肢骨折(3.7%~50%) 充血性心衰(8%~12%) 惡性腫瘤(5%~42%) 冠脈搭橋術(3%~9%) 急性心梗(5%~35%) 口服避孕藥(3%~12%) 家族出血史(5%~13%)自身免疫病(SLE)

4/6/2025與靜脈血栓相關的危險因素低度危險因素(預測可能性低度)制動≥5天 經濟艙綜合征

吸煙 血黏度增高 妊娠/產后 疝修補術

腎病綜合征 真性紅細胞增多 4/6/202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診斷4/6/202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診斷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由于多種致病因素,導致全身微小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血液凝固亢進,循環血液在全身微小血管內廣泛性凝固,形成以血小板和纖維蛋白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在此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通過內、外激活途徑激活了纖溶系統。因此,DIC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而是一種復雜的病理生理過程和嚴重的獲得性臨床血栓-出血綜合征,大多數DIC起病急、病情復雜、發展迅猛、診斷困難、預后兇險,若不及早診斷和有效治療,常危及患者生命。

4/6/202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診斷在DIC診斷中,一般實驗指標不特異或不敏感纖溶系統激活是診斷DIC的重要指標之一D-二聚體和FDP的診斷效率遠遠高于PT、APTT、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和TT等。4/6/202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診斷回顧性研究發現,在已確診的82例DIC患者中,D-二聚體本身的診斷效率可達80%,如果聯合D-二聚體和FDP進行診斷,效率更高,可達95%。因D-二聚體和FDP可以提供快速、特異的診斷指標,D-二聚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IC的嚴重程度,FDP可以用于診斷確定后病情發展的監測,抗凝血酶III(AT)則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嚴重程度和肝素治療的有效性。因此,聯合D-二聚體、FDP和AT檢測已成為診斷DIC的最佳指標。4/6/2025妊娠高危癥的病情評估及治療監測4/6/2025妊高癥與血栓正常妊娠時,血管內皮損傷導致血栓形成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妊高癥時,由于動脈痙攣、血管狹窄,導致血管周圍阻力增加,血管內皮損傷,嚴重的影響了纖溶與凝血功能。因此,監測D-二聚體可對妊高癥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慢性DIC過程:D-二聚體進行性↑、FIB進行性↓、抗凝血酶(AT)↓,反映DIC風險水平升高。4/6/2025妊娠期的血栓類型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左下肢發病顯著多于右下肢,這與左髂總靜脈解剖位置有關。其次為肺栓塞。腦梗塞、心肌梗塞較為少見。傳統資料認為,罹患血栓事件的風險主要發生在妊娠后期或產后短時間內,但近二十年間的研究顯示,多數血栓栓塞發生在分娩前。其原因可能與住院期間孕婦產后的預防性措施有關,而應用LMWH的效果顯著。4/6/2025溶栓藥物治療的監測4/6/2025溶栓藥物治療的監測

在溶栓藥物(SK、UK、rt-PA等)的作用下,血管內的栓子被迅速溶解,血漿中D-二聚體和FDP明顯增高,一般可持續7天。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溶血栓藥物用量不足,血栓未能完全溶解,D-二聚體和FDP在達峰值后會維持在較高水平;而溶栓藥物用量過大,會增加出血的危險,有統計溶血栓治療出血的發生率高達5%~30%。有人建議Fg在1.2~1.5g/L、TT在正常對照的1.5~2.5倍為最佳安全、有效指標。因此,對血栓性疾病患者,應制定嚴密的用藥方案,對血漿凝血活性和纖溶活性實時監測,把握好溶血栓藥物的劑量。由此可見,在溶栓過程中于用藥前、中、后動態檢測D-二聚體和FDP濃度變化對監測溶栓藥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4/6/2025D-二聚體用于溶栓療效監測4/6/2025術后病人的監測4/6/2025病例分析:XX醫院心內科教授,女,49歲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病史以“L4-5椎間盤脫出”入院手術治療術前停阿司匹林1周術后3天下床,頭暈,臥床術后6天下床后10min突感頭暈、隨即倒地,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煩躁,瀕死感,嘴唇青紫,BP166/133,很快降至0,心電圖提示RBBB(右束支傳導阻滯),意識喪失,呼吸停止進行CPR(心肺復蘇)床旁超聲發現:右室明顯擴張,右室壁無動力。體外循環后發現:左肺動脈大量血栓,右肺動脈少量血栓。

提高風險認識高危4/6/2025術后病人監測D-二聚體的意義許多臨床醫生認為外科術后監測D-二聚體意義并不大,因為術后D-二聚體水平增高是必然的,醫生們往往認為手術損傷造成的D-二聚體增高會掩蓋患者自身病理性增高的趨勢。問題是恰恰術后患者易發血栓。根據國內外的研究資料,大體上將腹部外科手術根據嚴重程度分為三型:─腹壁手術(Ⅰ型)─腹腔內手術(Ⅱ型)─腹膜后或肝臟手術(Ⅲ型)患者D-二聚體水平在術后增高,在術后第7天達到峰值。4/6/2025不同手術后D-二聚體變化的特點Ⅰ型腹壁手術后,D-二聚體峰值沒有超過正常范圍。Ⅱ型腹腔內手術后,D-二聚體峰值可達到1500ng/ml,約在最多25天后恢復至正常范圍。Ⅲ型腹膜后或肝臟手術后,D-二聚體峰值達可到4000ng/ml,約在最多38天內恢復至正常范圍。D-二聚體的半衰期為6~8h,在達到峰值水平后通常是以指數方式清除,當纖維蛋白形成終止后,D-二聚體可能在12~24h內發生較大幅度的水平變化。這種清除方式使D-二聚體有足夠的預測能力以評估患者在手術后的血栓風險。4/6/2025手術類型、手術持續時間和術前D-二聚體水平的增高可對患者術后D-二聚體峰值產生顯著的影響。特別是腹部外科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內,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增高,而連續監測其水平的變化,對于評估患者術后的靜脈血栓風險具有重要價值。

不同手術后D-二聚體變化的特點4/6/2025其他手術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骨折手術脊柱手術神經外科手術創傷脊髓損傷血管外科婦科泌尿科腹腔鏡胸外科冠狀動脈分流手術惡性腫瘤切除術因此,更需要(1)圍手術期的抗凝(2)實驗室密切監測血栓風險更為嚴重4/6/2025腫瘤的輔助診斷4/6/2025康復科的患者男性,65歲椎管內注射止痛藥造成機械性損傷檢查時,D-二聚體3000μg/L…LMWH應用無效醫生翻閱《指南》:“當患者血漿D-二聚體水平增高,并難以降低時應首先考慮存在三個問題:(1)血栓形成和高凝狀態(2)肝臟疾患(3)惡性腫瘤……”實驗室建議:相關血栓檢查正常…肝臟檢查正常…腫瘤標志物(CA242、CA199)異常進一步影像學檢查……早期膽囊癌…切除…痊愈。4/6/2025惡性腫瘤與靜脈血栓血栓與惡性腫瘤的關系存在兩種模式:其一,是惡性腫瘤的代謝產物或其對組織、血管的損傷激活凝血和血小板系統;其二,是血栓形成會保護腫瘤細胞不被破壞,并利于其轉移。4/6/2025惡性腫瘤時高凝狀態的結果有利于惡性腫瘤細胞的轉移。腫瘤細胞分泌的促凝因子,導致腫瘤細胞表面被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包裹,使腫瘤細胞表面的特異性抗原不易被免疫監視系統所識別,保護腫瘤細胞不被免疫系統殺滅。高凝狀態的出現總是早于癌癥表現。

4/6/2025腫瘤細胞被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所包裹。患者體內的免疫監視系統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降低。避免被免疫系統所殺滅,同時也使腫瘤細胞由于栓子的形成而滯留于毛細血管。臨床發現:上述過程導致D-二聚體★、FⅧ

、FIB的增高,且總是伴隨著腫瘤的轉移和病情的惡化。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對于

腫瘤細胞的血路轉移的價值4/6/2025對于腫瘤患者的

抗凝治療和抗血小板治療研究者們一直嘗試在有血栓風險的腫瘤患者中長期口服維生素K拮抗劑進行抗凝治療。而目前應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預防血栓栓塞再發生的治療方法已經逐漸形成新的抗栓治療標準。4/6/2025肝臟疾病的輔助診斷及預后判斷4/6/2025肝臟疾病的輔助診斷有文獻報道:在肝臟疾病中,D-二聚體含量增高,且與肝功能損害程度呈正相關。急性肝炎顯著升高,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度升高,重癥肝炎重度升高。肝硬化和肝臟腫瘤患者明顯高于急、慢性肝炎患者。黎金鳳,陳遠平.凝血指標和D‐二聚體檢測在肝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1):12‐13.4/6/2025D—二聚體和肝臟疾病中檢測的關系

肝臟是大部分凝血因子、抗凝蛋白及纖溶物質的合成場所,因此肝病時這些系統的物質均發生了不同程度變化在肝臟疾病患者病情發生發展過程中,肝細胞不斷發生壞死和再生,體內存在病毒和(或)抗體復合物易致血管內皮受損,造成纖溶抑制活性過低及對纖溶酶類激活物清除障礙,在纖溶酶激活下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降解,其降解產物D—二聚體等明顯升高。因此D—二聚體的濃度可以作為一個判斷肝臟受損程度的標志。4/6/2025總結何人需做D-二聚體實驗?當一個病人有DVT的癥狀,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