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山東省五蓮縣高三5月模擬(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五蓮縣高三5月模擬(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五蓮縣高三5月模擬(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五蓮縣高三5月模擬(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五蓮縣高三5月模擬(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山東省五蓮縣高三5月模擬(一模)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844年,大臣耆英奏稱:“夷情變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撫靖羈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換形?!屑右钥罱臃娇缮湫栏姓?,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與計較方能于事有濟者?!边@表明耆英主張A.對外妥協以換取和平局面B.全面學習西方國家外交禮儀C.廢除天朝上國的外交規制D.對外交往應變革“夷夏”禮儀2.《通典》記載:漢武帝時“以(御史)中丞督司隸(校尉),司隸(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東漢初年,朝廷舉行朝會時,司隸校尉可以與尚書令和御史中丞專席獨坐。司隸校尉地位的變化說明A.中央監察機構更加完善B.專制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C.漢代官僚隊伍廉潔高效D.中央放松了對地方的監察3.“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國革命的行政的和社會的原則輸送出去,遠達伊利里亞(亞得里亞海東岸地區)和波蘭……”材料中“輸送出去”的渠道指A.新航路的開辟 B.民族國家的興起C.拿破侖發動的對外戰爭 D.歐洲各國經濟的交往4.在俄(共)布十一大會議上,列寧作報告說:“同農民群眾,同普通勞動農民匯合起來,開始一道前進,雖然比我們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體群眾卻真正會同我們一道前進。到了一定時候,前進的步子會加快到我們現在夢想不到的速度”。這一認識A.闡述了《四月提綱》的核心內容B.是在戰爭條件下被迫采取的C.揭示了新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思路D.是系統成熟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5.詹姆斯·W·湯普遜在《中世紀晚期社會經濟史》中寫到“當西歐封建制趨于完型時,其內部已經孕育了新的因素。……舊事物日趨衰亡,萬物皆在更新”。從歷史看,居于主導地位的“新的因素”是A.商品經濟發展 B.城市的自治 C.君主專制的確立 D.啟蒙運動6.布萊克在《二十世紀歐洲史》寫到:“這是一種苛刻的和平。各種和平條約總是由戰勝國擬訂,并且表現出戰時的激怒之情。懲罰敵人是和平條約中慣用的手段。和平條約很可能都是片面之詞的文件,這可以由人們總是假定只是戰敗國才犯了破壞作戰規則的罪行或犯了產生戰犯的罪行一點來表明。凡爾賽條約對這一切也不例外。”布萊克的主要觀點是A.凡爾賽條約太過于苛刻 B.凡爾賽條約具有片面性C.只有德國犯了嚴重的罪行 D.德國不應承擔全部責任7.1946年9月19日,丘吉爾在蘇黎士大學發表的題為《歐洲的悲劇》的演說中指出:“摧毀了納粹政權之時……我向歐洲提出的建議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聯合起來!”歐洲國家為此進行最初的實踐是A.建立北約B.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C.組建歐洲聯盟D.成立歐共體8.據《宋史》記載;“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遼界災荒嚴重,不斷到宋境糴糧,雄州一次出官倉2萬石,賤價以糶?!贝朔N貿易屬于()A.朝貢貿易 B.民間貿易 C.榷場貿易 D.對外貿易9.蘇軾在書法上主張“意造”,注重“意”的表達和“神”的追求。在森嚴的唐法面前,蘇軾等義人書家,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創新精神,以唐人為階梯,避開唐法,另辟蹊徑,直追晉人意趣,發展其任情適性的一面,從而形成以蘇軾為首的“尚意”書風。據此可知,北宋書法()A.以行書為主流書法 B.在傳承中形成特色C.崇尚魏晉否定唐朝 D.深受陸王心學影響10.巴黎公社成立以后就立即頒布了許多法令,首先就是取消征兵制、廢除常備軍,另外規定了公務人員的最高薪資。還宣布教會與國家分離,把教會從學校中剔除出去,解除了資產階級控制人民的精神枷鎖。巴黎公社頒布這些法令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強化公務人員的公仆意識 B.建立無產階級專政C.消滅資本主義財產私有制 D.建立社會主義制度11.日本統帥部修改的大正時期《帝國軍隊的用兵綱領》中規定“以中國為敵時,其作戰要領如下:初期目標是,占領華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護帝國權益和日本僑民。”為此,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A.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 B.九一八事變八一三事變C.七七事變一·二八事變 D.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12.有學者統計1371~1904年間14562名進士,根據他們曾祖父、祖父、父親的中舉和入仕情況劃分為四種不同類型.其中,明代進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過生員的家庭)占49.5%;清代這一比例為37.6%。這表明當時A.世家大族壟斷著政治權力B.社會發展嚴重倒退C.科舉制促進社會階層流動D.選官制度亟需改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世紀以前,英國警察事務長期由地方教區和城鎮管轄。1829年,當時任內務大臣的皮爾提出《都市警察法》,建立都市警察。由內閣大臣負責管理主管全國治安的內務部。1838年王室委員會開始調查在各郡如何建立一支有效的警察力量。1839年在憲章運動高潮時,內務部授權四季法庭法官在郡以下的各區建立一支臨時警察,但是臨時警察的首領需要內務大臣任命,從各郡征收的地方稅中支付臨時警察的開支。1869年到1870年,部分選區把警察力量和郡的警察力量統一起來。在在工人階級的運動威脅政權時,當局甚至曾運用剛剛出現鐵路網、無線電報等方式毫不留情地加以鎮壓。——摘編自沈漢、劉新成《英國議會政治史》(1)根據材料及所學,概括英國警察制度改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及所學,試評價英國警察制度改革14.(20分)中學西傳材料一:“公元8世紀中國發明了印刷術,11世紀發明了活版印刷,但直到15世紀這一技術才傳到歐洲。造紙術公元2世紀出現于中國,7世紀傳到日本,8世紀向西傳播到中亞,10世紀到北非,12世紀到西班牙,13世紀到北歐。中國的另一項發明——火藥,產生于9世紀,幾百年后它才傳到阿拉伯國家,14世紀才到達歐洲?!薄嗤㈩D《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材料二:歐洲文藝復興初期,四種偉大發明的傳入流播,對現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ㄌ亍吨袊∷⑿g的發明和它的西傳》材料三:18世紀時,歐洲對中國的崇拜達到異乎尋常的高度,那些以耶穌會士的報告作為自己觀點基礎的啟蒙思想家們在這方面堪稱獨步。伏爾泰曾把中國的政治制度譽為“人類精神所能設想出的最良好的政府”。這種崇拜在英國也引起了回應和共鳴,但是其熱烈程度卻要低得多,而且還夾雜著一些敵視的言論。1719年,英國出版了長篇小說《魯賓遜漂流記》,作者笛福就把中國人描寫成是一個“可惡的民族”?!幾杂ⅰち_伯茨編著《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問題:(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說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傳到歐洲,為什么歷時幾個世紀之久?(2)請以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二中作者的觀點。(3)從材料三來看,同時代的英、法對中國文化的看法有何差異?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差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試題分析:材料中耆英的意思是外國人的情況變化多端,沒有一定的規律,所以我們要采取安撫、籠絡的手法,對待他們當然要以誠為主,但也尤其要注意采取一定手段駕馭他們……還有些則要大度包容,不必深究計較才能把事情辦好。本則材料是在不平等條約簽訂之后的言語,“包荒(包容)”“不必深與計較”說明對外交往要變革禮儀,故D項正確;ABC項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選D??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的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鴉片戰爭2、B【解析】材料中的“司隸校尉可以與尚書令和御史中丞專席獨坐”表明司隸校尉的地位不斷上升可與三公相抗衡,進一步說明了三公的權力在削弱,皇權在加強,故B項正確;監察機構的完善在材料沒有體現,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官僚隊伍廉潔高效,故排除C項;司隸校尉是中央的監察官員,故D項中的“對地方的監察”不符合題意,排除。3、C【解析】

依據材料“這部法典”可知是拿破侖頒布的《民法典》,依據“把法國革命的行政的和社會的原則輸送出去”可知是拿破侖發動的對外戰爭,故C正確;新航路開辟不是由法國人發起,排除A;民族國家的興起是15-16世紀,排除B;歐洲各國經濟的交往與材料中“把法國革命的行政的和社會的原則輸送出去”的信息,排除D。故選C。4、C【解析】

由材料信息“同農民群眾,同普通勞動農民匯合起來,開始一道前進……全體群眾卻真正會同我們一道前進”可知,這指的是列寧對新經濟政策的認識?!暗搅艘欢〞r候,前進的步子會加快到我們現在夢想不到的速度”說明這一認識主張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從而揭示了新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思路,故C正確;《四月提綱》指明了革命的方向,故A錯誤;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戰爭條件下被迫采取的,故B錯誤;D項錯在“系統成熟”。5、A【解析】

根據材料“當西歐封建制趨于完型時,其內部已經孕育了新的因素....舊事物日趨衰亡,萬物皆在更新”結合所學可知,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沖擊西歐傳統社會結構,促進西歐社會轉型,故A項正確;城市自治與啟蒙運動反映了西歐社會在政治思想領域的新變化,但并非主導地位新因素,排除BD兩項;君主專制不利于促進社會轉型,排除C項。故選A。6、D【解析】

布萊克指出,凡爾賽條約由戰勝國制訂,把戰爭罪行推給德國是片面的等,說明其認為德國不應承擔一戰的全部責任,D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凡爾賽和約“太過于”苛刻,也不是對凡爾賽條約具有片面性的單純論證,AB兩項錯誤;“只有德國犯了嚴重的罪行”與材料內容不符,C項錯誤。7、B【解析】題干敘述了歐洲聯合的史實,對比B、C、D三項,B項最早。A項是美國主導下的軍事組織。8、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遼邊境地區設置互市的市場,從事貿易,屬于榷場貿易,故C項正確,D項排除。A項,材料中指的是互市,沒有涉及朝貢的相關信息,故排除。B項,材料指的是官方之間的貿易,不屬于民間貿易,故排除。9、B【解析】

材料“以唐人為階梯,避開唐法,另辟蹊徑,直追晉人意趣,發展其任情適性的一面”體現的是蘇軾等書法家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上形成為了以蘇軾為首的“尚意”書風,B正確;材料無法得出行書是主流書法,A排除;材料并未否定唐朝,更多強調的是在唐朝的基礎上繼承和創新,C排除;材料未涉及心學和書法之間的關系,D排除。故選B。10、B【解析】

材料體現了巴黎公社摧毀舊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故選B項;A項表述只是“公務員的最高薪”規定的目的,不能反映材料的整體意圖,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資本主義財產私有制的相關信息,故排除C項;巴黎公社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嘗試,故排除D項。11、D【解析】

七七事變是日本1937年制造的侵略中國北平的事件,與題干中的“占領華北要地”符合,八一三事變是1937年日本制造的侵略上海的事件,與題干中的“占領華北要地和上海附近”相符合,故D正確;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是日本進攻東北,與材料“占領華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護帝國權益和日本僑民”相矛盾,故AB錯誤;1932年日本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但是《帝國軍隊的用兵綱領》是1936年頒布的,C錯誤。12、C【解析】

從材料“明代進士出身平民者占49.5%;清代這一比例為37.6%”中可以看出,明清時期出身平民的進士所占比例比較高,這表明當時科舉制可以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故C項正確,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出世家大族的地位,故A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舉制度的狀況,沒有體現出選官制度需要改革,故D項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與工人階級斗爭密切相關;通過立法的方式推進;運用了工業革命的最新成果;權力由地方逐漸收歸中央;充分調研,逐步推進。(2)評價: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維護社會治安;有助于工業化的縱深發展;本質上強化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鎮壓工人運動,具有一定的反動性?!窘馕觥?/p>

(1)特點:根據材料“1839年在憲章運動高潮時,內務部授權四季法庭法官在郡以下的各區建立一支臨時警察”可知,警察制度改革與工人階級斗爭密切相關;根據材料“829年,當時任內務大臣的皮爾提出《都市警察法》,建立都市警察”可知,通過立法的方式推進;根據材料“在在工人階級的運動威脅政權時,當局甚至曾運用剛剛出現鐵路網、無線電報等方式毫不留情地加以鎮壓”可知,運用了工業革命的最新成果;根據材料“但是臨時警察的首領需要內務大臣任命,從各郡征收的地方稅中支付臨時警察的開支”可知,權力由地方逐漸收歸中央;根據材料“1838年王室委員會開始調查在各郡如何建立一支有效的警察力量”和警察制度改革進程可知,改革建立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逐步推進。(2)評價:根據警察的職能分析,警察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維護社會治安;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警察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工業化的縱深發展;根據材料可知,警察制度改革主要是為了鎮壓工人運動,因此本質上強化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鎮壓工人運動,具有一定的反動性。14、(1)交通及工具不發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