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安市建設工程消防行業技術標準
建設工程消防設施檢測評定規程
Constructionoffirecontrolfacilitiesinspectionandevaluationprocedures
六安市建設工程消防行業協會發布
目錄
1范圍.............................................................................2
2規范性引用文件..................................................................2
3術語和定義......................................................................3
4總則.............................................................................4
5評定規則.........................................................................5
6檢測項目、要求及方法............................................................6
6.1一般要求..................................................................6
6.2消防供配電設施............................................................7
6.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2
6.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44
6.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58
6.7細水霧滅火系統...........................................................66
6.8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69
6.9泡沫滅火系統.............................................................73
6.10氣體滅火系統............................................................81
6.11干粉滅火系統............................................................89
6.12防煙排煙系統............................................................93
5.13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97
6.14消防應急廣播系統.......................................................100
6.15消防專用電話系統.......................................................102
6.16防火分隔設施...........................................................104
6.17消防電梯...............................................................112
6.18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113
6.19電氣火災監控系統.......................................................114
6.20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功能..............................................117
6.21滅火器.................................................................117
6.22鋼結構防火涂料(以下簡稱防火涂料)...................................118
附表............................................................................121
刖B
本評定規程暫定為試用版本,本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所涉及方法、要求,標準等,
旨在引導各檢測企業正確理解、掌握相關規范要求,統一檢測標準,提供行業技術支撐點。
由于時間緊迫,編者能力有限,疏漏和不妥之處有所難免.敬請批評指正。
本標準起草單位:六安市建設工程消防行業協會
本標準參編單位:安徼天宇消防技術有限公司、安徽盛泰消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紅萍、李加虎、呂進周、劉光春、袁越峰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評定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建設消防設施檢測項目、要求、方法及檢測評定規則,主要適用于竣工驗收環
節,已建成使用的建筑消訪設施檢測可參考使用。
本標準適用于建設消防設施的檢測評定,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建設消防設施的檢測尚應符合
相應的國家標準。
本標準不適用與生產和貯存火藥、炸藥、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筑消防設施的檢測評
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
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4107消防基本術語第二部分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16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19水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
GB50257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6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63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51泡沫滅火系統技術標準
GB50347干粉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50444建筑滅火器配置驗收及檢查規范
GB19156固定消防炮
GB50877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窗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898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
GB5097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GB51249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
GB5020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CECS24:90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技術規范
GB14907鋼結構防火涂料規范
XF503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
XF1157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設備配備
3術語和定義
GB/T14107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建設消防設施firefaciIitiesinbuiIding
建筑物、構筑物中設置的用于火災報警、滅火、人員疏散、防火分隔、滅火救援行動等
設施的總稱。
3.2
單項individualsystemoffirefaciIitlesinbuiIding
由若干使用性質或功能相近的子項組成的涉及消防安全的項目。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防火防煙分隔等。
3.3
子項subassembIyoffirefaciIitlesinbuiIding
組成防火設施、滅火系統或使用性能、功能單一的涉及消防安全的項目。如火災探測器、
灑水噴頭、排煙風機、防火門等。
3.4
檢測參數detectingparameter
描述子項合格程度的特征或量值,簡稱參數。一個子項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檢測參數,
如探測器報警功能,灑水噴頭安裝間距、排煙風機啟動功能、防火門規格等。
3.5
綜合評定comprehensiveassessment
依據資料審查和各單項檢查結果做出的檢測結論。
3.6
最不利點(處)themostunfavourablepoint.
對于某一存在下限值的特定參數,在指定范圍或系統內,當某一點(處)若不低于下限
值時,則其他任一點(處)均不低于下限值,該點(處)即為該范圍或系統內這一特定參數的最
不利點(處)。如對于樓梯間的余壓值,在僅為防煙樓梯間設置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中,距離
加壓風機最遠的樓梯間稱為
最不利點(處)。
3.7
最有利點(處)themostfavourabIepoint
對于某一存在上限值的特定參數,在指定范圍或系統內,當某一點(處)若低于上限值
時,則其他任一點(處)均低于上限值,該點(處)即為該范圍或系統內這一特定參數的最有利
點(處)。如對于樓梯間的余壓值,在僅為防煙樓梯間設置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中,距離加壓
風機最近的樓梯間稱為最有
利點(處)。
3.8
鋼結構防火涂料(fi,eresistivecoatingforsteelstructure)
施涂于建(構)物鋼結構表面,能形成耐隔熱保護層以提高鋼結構耐火極限的涂料。
4總則
4.1為了規范從事消防設施檢測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簡稱檢測機構)的檢測行為,統一建
設消防設施檢測評定標準,保證消防工程質量,特制定本標準。
4.2檢測機構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執業準則,在許可的業務范圍內從事消防
技術服務活動,對提供的消防技術服務質量負責。
4.3檢測機構接受建設單位委托從事技術服務活動。
4.4檢測機構從事的(工程類)消防技術服務活動主要包括: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含
內部裝修工程)及用途變更的建設工程(以下簡稱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的消防設施進行技術
檢測。
4.5重要程度
本標準檢測項目的分類是根據被檢測項目在整個消防系統中,對消防系統運行所起作用的重
要程度確定的。技術要求中每項按其重要程度分為A、B、C三類。各類的含義分別為:
a)A類:系指直接關系到消防設施運行功能存在的致命缺陷以及可能對人身安全造成
危害的項目;
b)B類:系指對消防設施工程質量有重要影響,可能間接影響消防設施系統運行功能
和可靠性的項目;
c)C類:系指對消防設施工程質量有一定影響,消防技術標準中又規定需要檢測的項
目。
4.6檢測機構應對建筑消防設計審查合格或取得施工許可證或取得經申請批準的開工報告
的建筑消防設施設備進行檢測。檢測機構應當對檢測情況出具客觀、真實、完整的檢測報告,
并由項目負責人、企業技術負責人、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企業授權的法人代表)簽字,加蓋
消防技術檢測機構印章。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告知委托單位予以處理。鼓勵開展過程檢測,
提前服務、過程增值。
4.7檢測機構應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崗位職責和權限,建立、實施并保持與檢測活動相適應
的質量管理體系,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并有效實施。
4.8檢測機構應建立檢測人員的培訓、技能和履歷檔案,定期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提高檢測
人員素質。
4.9檢測機構應按被檢項目的業態情況安排檢測人員數量:
d)特殊建設工程中易燃易爆場所、人員密集場所和一類高層公共建筑的檢測人員不應
少于5人;
e)住宅建筑的檢測人員不應少于3人;
f)其他業態的檢測人員不應少于4人。
4.10檢測機構安排檢測人員的資格要求:
g)所有檢測項目負責人及檢測人員應符合住建部門《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技術
服務機構及從業管理》的規定。
4.11在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工作中使用的儀器、設備應符合質量技術監督計量標準。
5評定規則
5.1一般原則
現場檢查及功能測試應按照參數評定、子項評定、單項評定的順序進行。
5.2參數評定
5.2.1參數應按其在消防安全中的重要程度分為A(關鍵項目)、B(主要項目)、c(一般項目)
類。
5.2.2各有關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中對于檢測項有具體規定的服從其規定,沒有規定
的服從下列規則:
a)A類是指有關技術標準強制性條文規定的內容;
b)B類是有關技術標準中帶有“嚴禁”、“必須”、“應”、“不應”、“不得”要求的非強
制性條文規定的內容;
c)C類是指有關技術標準中帶有“宜"、不宜"、“可”要求的非強制性條文規定的
內容。
5.2.3參數內容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和消防設計文件要求的,評定為合格;
5.2.4有距離、寬度、長度、面積、厚度等要求的參數,當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中沒
有數值誤差要求的,其誤差不得超過5%,且不影響正常使用功能的,評定為合格;
5.2.5參數名稱為系統功能的,滿足設計文件要求并能正常實現的,評定為合格;
5.2.6未按照消防設計文件施工建設,造成參數內容缺少或與設計文件嚴重不符、影響建設
工程消防
安全功能實現的,評定為不合格。
5.3子項評定
5.3.1滿足下列條件的,子項評定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a)檢查發現A類不合格參數為0處;
b)檢查發現B類不合格參數的數量累計不大于4處:
c)檢查發現c類不合格參數的數量累計不大于8處。
5.4單項評定
5.4.1消防供配電設施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CW6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檢查項的5%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3消防給水和消火栓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6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4消防應急廣播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檢查項的5%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5消防炮
單項檢測啟動功能與噴射功能全部內容檢測合格,判定為系統檢測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J.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6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7水噴霧滅火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6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8細水霧滅火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6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9泡沫滅火系統
單項檢測全部內容檢測合格,判定為系統檢測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0氣體滅火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全部檢測子項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1千粉滅火系統
單項檢測全部內容檢測合格,判定為系統檢測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2滅火器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1,且B+CW4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3防排煙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6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4消防應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檢查項的5%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5防火分隔設施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4,且CW8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6消防電梯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4,且CW8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7消防專用電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檢查項的5%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8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檢查項的5%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19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單項檢測合格判定應為:A=0,且BW2,且B+CW檢查項的5%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4.20鋼結構防火涂料
單項檢測全部內容檢測合格,判定為系統檢測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5綜合評定
消防檢測的綜合評定結論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建筑工程的所有單項均評定為合格的應綜
合評定為消防檢測合格;有任一單項評定為不合格的應綜合評定為消防檢測不合格。實際檢
測時,若有B類、C類項目不合格,允許施工單位現場修復或更換,并對不合格項按項目
檢查方法加倍抽檢,復檢合格,則判定合格;否則,則判定為不合格。
6檢測項目、要求及方法
6.1一般要求
6.1.1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設備配備應符合GA1157的規定。
6.1.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施檢測應符合GB50166的規定。
6.1.3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設施應符合GB50974的規定。
6.1.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施應符合GB50261的規定。
6.1.5水噴霧滅火系統設旋應符合GB50219的規定。
6.1.6細水霧滅火系統設施應符合GB50898的規定。
6.1.7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設施應符合GB19156的規定。
6.1.8泡沫滅火系統設施應符合GB50151的規定。
6.1.9氣體滅火系統設施應符合GB50263的規定。
6.1.10干粉滅火系統設施應符合GB50347的規定。
6.1.11防火分隔設施應符合GB50877的規定。
6.1.12電氣火災監控應符合GB50166的規定。
6.1.13滅火器應符合GB50444的規定。
6.2消防供配電設施
6.2.1供電設施
技術要求:按照GB50016的消防電源及其配電相關要求,杳驗消防魚荷等級、供電形
式,應為正式供電,并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消防設計文件要求。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查閱設計文件,查看配電室現場情況。
6.2.2備用電源
6.2.2.1一般規定
技術要求:查驗備用發電機或其他備用電源的規格型號及功率,應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
設計要求。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查看備用發電機或其他備用電源的銘牌,核對設計文件。
6.2.2.2控制裝置
技術要求:查驗發電機或其他備用電源的儀表、指示燈及開關按鈕等應完好,顯示應正
常。發電機機房內的通風換氣設施應能正常運行。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查看發電機房通風換氣設施,手動啟動換氣設備,觀察其運行情況。查看發電
機或其他
備用電源儀表和指示燈顯示應正常,開關按鈕等應完好。
62.2.3發電機
6.2.2.3.1燃料配備
技術要求:發電機燃料配備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設計文件無要求時,儲油箱內的
油量應能滿足發申機在設計連續供電時間內正常運行的用量,液位顯示應正常。燃油應能滿
足發電機在最不利環境下正常運行的要求。
重要程度:C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根據機房的環境條件,對照設計文件與設備說明書等資料核對燃油標號;查看
油位計及
油位,按發電機的用油量核對儲油箱內的儲油量。
6.2.2.3.2發電機功能
技術要求:自動啟動,發電機達到額定轉速并發電的時間不應大于30s,發電機的運行
及輸出功率、電壓、頻率、相位的顯示均應正常。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供電施工單位專業人員配合)
檢測方法:
a)查閱設計文件,確定消防用電負荷分級和啟動時間。設計無要求時,當消防用電負荷為
一級時,
應設自動啟動裝置,并應在30s內供電;當消防用電負荷為二級,若設計為手動啟動時,
可采
用手動啟動裝置試驗;
b)設計為自動時,確定應急發電機或其他備用電源處于自動狀態;
c)中斷市電供電,并用秒表開始計時,機組應能自啟動,并應在30s內向負荷供電;
d)發電機運行30s(其他備用電源按設計轉換時間)后咳對儀表的顯示及其數據(可參考設
備自
帶儀表顯示),觀察運行情況;
e)當市電恢號供電后,應自動切換并延時停機;
f)當連續三次自動啟動失敗,應發出報警信號。
檢測器具:秒表、功率分析儀(具有相位、頻率測試功能)。
6.2.2.4消防設備應急電源及系統備用電源安裝
6.2.2.4.1一般規定
技術要求:規格型號、類別應符合設計要求。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
a)備用電源全數檢查;
b)應急電源檢查方法如下:
1)實際安裝數量在5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6?10)臺者,全部檢驗;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的比例抽檢,但抽檢總數不應少于
5臺。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2.2.4.2位置、數量
技術要求:位置、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重要程度:C
檢查方法:
a)備用電源全數檢查;
b)應急電源檢查方法如下:
1)實際安裝數量在5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6?10)臺者,抽檢5臺;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的比例抽檢,但抽檢總數不應少于5
臺。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2.2.4.3安裝質量
技術要求:
a)消防設備應急電源的電池應安裝在通風良好地方,當安裝在密封環境中時應有通風措
施;
b)酸性電池不得安裝在帶有堿性介質場所;堿性電池不得安裝在帶酸性介質的場所;
c)消防設備應急電源的電池不宜設置于有火災爆炸危險環境的場所;
d)消防設備應急電源電池安裝場所的環境溫度不應超過生產廠家規定的電池最高工作
溫度。
重要程度:c
檢查方法:
a)備用電源全數檢查;
b)應急電源檢查方法如下:
1)實際安裝數量在5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6?10)臺者,抽檢5臺;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8的比例抽檢,但抽檢總數不應少于
5臺。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檢測器具:測溫儀。
6.2.2.5系統備用電源功能
技術要求:
a)檢直系統中各種控制裝置使用的備用電源容量,電源容量應與設計容量相符;
b)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備用電源放電終止,再充電48h后斷開設備主電源,備用電源至少
應保證
設備在監視狀態下工作8h后,在下述條件下工作30min;
1)控制器容量不超過10只探測器時,所有探測器均處于報警或動作狀態;
2)控制器容量超過10只探測器時,十五分之一的探測器(不少于10只,且不超過32
只)
處于報警或動作狀態,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1)實際安裝數量在5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6?10)臺者,抽檢5臺;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的比例抽檢,但抽檢總數不應少于
5臺。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2.2.6消防設備應急電源控制功能和轉換功能
技術要求:按下列要求險測,其輸入電壓、輸出電壓、輸出電流、主電工作狀態、應急工
作狀態、
電池組及各單節電池電壓的顯示情況及應急工作時間應與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相符,并滿足
設計要求:
a)切斷應急電源應急渝出時直接啟動設備的連線,接通應急電源的主電源;
b)手動啟動應急電源輸出,應急電源的主電和備用電源應不能同時輸出,且應在5s內完
成應急轉換;高危險區域使用的系統的應急轉換時間不應大于0.25so
c)手動停止應急電源的渝出,應急電源應恢復到啟動前的工作狀態;
d)斷開應急電源的主電源,應急電源應能發出聲提示信號,聲信號應能手動消除;接通主
電源,
應急電源應恢復到主電工作狀態;
e)給具有聯動自動控制功能的應急電源輸入聯動啟動信號,應急電源應在5s內轉入到應急
工作狀態,且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不能同時輸出;輸入聯動停止信號,應急電源應恢復到主
電工作狀態;
f)具有手動和自動控制功能的應急電源處于自動控制狀態,然后手動插入操作,應急電源應
有手動插入優先功能,且應有自動控制狀態和手動控制狀態指示;
g)將應急電源接上等效于滿負載的模擬負載,使其處于應急工作狀態,應急工作時叵應大
于設計應急工作時間的1.5倍,且不小于產品標稱的應急工作時間。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供電施工單位專業人員配合)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檢測器具:秒表。
5.2.2.7消防設備應急電源的故障報警及保護功能
技術要求:斷開應急電源的負載,按下列要求檢測時,應急電源的故障報警及保護功能
應正常:
a)使任一輸出回路保護動作,其他回路輸出電壓應正常;
b)使配接三相交流負載輸出的應急電源的三相負載回路中的任一相停止輸出,應急電
源應能自動停止該回路的其他兩相輸出,并應發出聲、光故障信號;
c)使配接單相交流負載的交流三相輸出應急電源輸出的任一相停止輸出,其他兩相應
能正常工
作,并應發出聲、光故障信號;
d)使應急電源充電回路與電池之間、電池與電池之間連線斷線,應急電源應在100s
內發出聲、
光故障信號,聲故障信號應能手動消除。
重要程度:A
抽檢方法:
1)實際安裝數量在S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10)臺者,抽檢5臺;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8的比例抽檢,但抽檢總數不應少于
5臺。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供電施工單位專業人員配合)
檢測器具:數字萬用表,秒表。
6.2.3消防配電
6.2.3.1主備電切換
技術要求:
a)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煙與排煙機房的消防用電設備及消防電梯等的供電,
應在其配電線路的最末一級配電箱處具有主、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切換備用電源的控制方
式及操作程序應符合設計要求,主各電的切換時間應符合設計要求;
b)配電箱上的儀表、指示燈的顯示應正常,開關及控制按鈕應靈活、可靠。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核對各相關部位的配電方式、配電箱的控制方式和操作程序,進行以下試
驗并杳看最末一級配電箱運行情況:
a)自動控制方式下,手動切斷消防主電源,觀察備用消防電源的投入及指示燈的顯示;
b)手動控制方式下,在低壓配電室應先切斷消防主電源,后閉合備用消防電源,觀察備
用消防電
源的投入及指示燈的顯示。
檢測器具:秒表。
6.2.3.2標識
技術要求:消防設備配電箱應有區別于其他配電箱的明顯標志,不同消防設備的配電箱
應有明顯區分標志。
重要程度:c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2.3.3專用回路
技術要求:查看消防用電設備是否設置專用供電回路。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2.3.4線路敷設
技術要求:查看配電線路敷設及防護措施應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消防設計文件要求。
重要程度:B
抽檢方法:每個防火分區抽檢1處,但不少于10處,少于10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核對配電線路敷設位置及防護措施與設計文件要求的符合性。
6.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6.3.1布線
6.3.1.1一般規定
技術要求:導線的類別、規格型號、電壓等級及敷設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每防火分區抽檢一處。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和材料進場驗收記錄,直觀檢查。
6.3.1.2安裝質量
技術要求:
a)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單獨布線,系統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布在
同一管
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b)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c)從接線盒、線槽等處引到探測器底座、控制設備、揚聲器的線路,當采用金屬軟管(可
彎曲金
屬管)保護時,其長度不應大于2m;
d)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
e)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
1)管子長度每超過3Cm,無彎曲時;
2)管子長度每超過20m,有1個彎曲時;
3)管子長度每超過10g有2個彎曲時;
4)管子長度每超過8m,有3個彎曲時;
千)金屬管子入盒,盒外側應套鎖母,內側應裝護口;在吊頂內敷設時,盒的內外側均應套鎖
母。
塑料管入盒應采取相應固定措施;
g)明敷設各類管路和線槽時,應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吊裝線槽或管路的吊
桿直徑
不應小于6mm;
h)線槽敷設時,應在下列部位設置吊點或支點:
1)線槽始端、終端及接頭處;
2)距接線盒0.2m處;
3)線槽轉角或分支處;
4)直線段不大于3m處;
i)線槽接口應平直、嚴密,槽蓋應齊全、平整、無翹角。并列安裝時,槽蓋應便于開啟;
j)管線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包括沉降縫、伸縮縫、抗震縫等)處,應采取補償措施,導
線跨越變
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
k)同一工程中的導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選擇不同顏色加以區分,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
一致。電
源線正極應為紅色,負極應為藍色或黑色。
重要程度:c
檢查方法:每防火分區抽檢一處。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儀器檢測。
檢測器具:卷尺、激光測距儀、絕緣電阻測量儀。
6.3.2控制與顯示設備
6.3.2.1一般規定
技術要求:各種控制器、監控器、消防電話主機、消防應急廣播控制裝置、區域顯示器、
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傳輸設備等控制與顯示類設備(以下簡稱控制器)的類別、規格型
號、數量、設置部位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區域顯示器、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傳輸設備、防火門監控器及防火卷簾系統聯
動控制器
1)實際安裝數量在S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6?10)臺者,抽檢5臺;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的比例抽檢,但抽檢總數不應少于
5臺。
b)其他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參照設計文件,尺量、觀察檢查。
6.3.2.2安裝質量
技術要求:
a)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應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b)控制器的主電源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并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
插頭。控制器與其外接備用電源之間應直接連接。
c)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1
d)引入控制器的電舞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1)配線應整齊,不宜交叉,并應固定牢靠;
2)在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使用不脫落、字跡清晰且不易褪色的方式
統一編號,
并應與相應竣工圖上的編號一致;
3)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
4)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5)導線應綁扎成束;
6)導線穿管、槽盒后,應將管口、槽口封堵。
重要程度:c
檢查方法:
a)區域顯示器、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和傳輸設備、防火門監控器及防火卷簾系統
聯動控制器、電氣左制裝置:
1)實際安裝數量在5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6?10)臺者,抽檢5臺;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的比例抽檢,但抽檢總數不應少
于5臺。
b)其他控制與顯示類設備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尺量、對照竣工圖觀察檢查。
6.3.3火災報警控制器功能
技術要求:
a)自檢功能;
b)操作級別;
0一次報警功能,控制器應在10s內發出報警信號;
d)消音功能;
e)二次報警功能,控制器應及時發出報警信號;
f)與探測器之間的連線斷路,控制器應在100s內發出故障信號;
g)與探測器之間的棄線短路,控制器應在100s內點出故障信號(短路時發出火災報警
信號除外);
h)在故障狀態下,使任一非故障部位的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控制器應在1min
內發出火災報警信號;
i)再使其它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檢查控制器的再次報警功能;
j)復位功能;
k)屏蔽功能;
1)與備用電源之間的連線斷路,控制器能在100s內發出故障信號;
m)與備用電源之間的在線短路,控制器能在100s內發出故障信號;
n)使總線隔離器保護范圍內的任一點短路,檢查總線隔離器的隔離保護功能;
o)使任一總線回路上不少于10只的火災探測器同時處于火災報警狀態,檢查控制器
的負載功能;
P)主、備電源的自動轉換功能;
q)在備電工作狀態下,使任一總線回路上不少于10只的火災探測器同時處于火災報
警狀態,檢查控制器的負載功能;
r)控制器特有的其它功能。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操作、直觀檢查。
檢測器具:感煙探測器功能試驗器,秒表。
6.3.4火災探測器
6.3.4.1一般規定
技術要求:火災探測器的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
1)實際安裝數量在100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
2)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n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3.4.2安裝質量
技術要求:
a)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探測器的安裝位置、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敷設'管路采樣式吸氣感煙火災探
測器的采樣管的敷設應符合設計要求;
2)探測器在有爆炸危險性場所的安裝,應符合GB50257的相關規定;
b)點型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2)探測器周圍水平距離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3)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最近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
的水平距
離,不應小于0.5m;
4)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安裝探測器時,宜居中安裝。點型感溫火災探
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
至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安裝間距的一半;
5)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確需傾斜安裝時,偵斜角不應大于45°;
c)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探測器應安裝牢固,并不應產生位移。在鋼結構建筑中,發射器和接收器(反射
式探測器
的探測器和反射板)可設置在鋼架上,但應考慮建筑結構位移的影響;
2)發射器和接收器(反射式探測器的探測器和反射板)之間的光路上應無遮擋物,并
應保證
接收器(反射式探測器的探測器)避開日光和人工光源直接照射;
d)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探測器應采用專用固定裝置固定在保護對象上;
2)探測器應采用連續無接頭方式安裝,如確需中間接線,必須用專用接線盒連接;
3)探測器安裝敷設時不應硬性折彎、扭轉,避免重力擠壓沖擊,探測器的彎曲半
徑宜大于
0.2m:
e)敷設在頂棚下方的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至頂棚距離宜為0.1m,探測器的安裝間
距應符合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保護半徑要求;探測器至墻壁距離宜為(1?1.5)m;
f)分布式線型光纖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感溫光纖應采用專用固定裝置固定;
2)感溫光纖嚴禁打結,光纖彎曲時,彎曲半徑應大于0.05叫
3)感溫光纖穿越相鄰的報警區域應設置光纜余量段,隔斷兩側應各留不小于8m
的余量段;
每個光通道始端及末端光纖應各留不小于8m的余量段;
g)光柵光纖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信號處理器安裝位置不應受強光直射;
2)光纖光柵感溫段的彎曲半徑應大于0.3m;
h)管路采樣式吸氣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探測器采樣孔的設置應符合設計文件和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
2)采樣管應固定牢固,有過梁、空間支架的建筑中,采樣管路應固定在過梁、空
間支架上;
i)點型火焰探測器和圖像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探測器的視場角應覆蓋探測區域;
2)探測器與保護目標之間不應有遮擋物;
3)應避免光源直接照射探測器的探測窗口;
4)探測器在室外或交通隘道安裝時,應有防塵、防水措施;
j)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在探測器周圍應適當留出更換和標定的空間;
2)線型可燃氣沐探測器的發射器和接收器的窗口應避免日光直射,發射器與接收
器之間不應有遮擋物;
k)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探測器負載惻的中性線不應與其他回路共用,且不能重復接地;
2)探測器周圍應適當留出更換和標定的空間;
1)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應采用專用固定裝置固定在保護對象上;
m)探測器的底座應安裝牢固,與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采用焊接時,不應
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n)探測器底座的連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的永久
性標志;
o)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
P)探測器報警確認燈應朝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重要程度:c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檢測器具:卷尺、激光測距儀。
6.3.4.3功能
6.3.4.3.1一般規定
技術要求:
a)探測器的地址設置應與設計一致,且一個獨立的識別地址只能對應一個探測器,火
災報警控制器應能接收、顯示及復位探測器的火災報警及故障信息,且顯示的探測器的地址
信息應與設計文件一致;
b)探測器由火災報警控制器供電的,使探測器處于離線狀態,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故
障信息顯示情況;
c)探測器不由火災報警控制器供電的,使探測器電源線和通訊線分別處于斷開狀態,
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故障信息顯示情況。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6.3.4.3.2點型探測器
技術要求:
a)采用專用的檢測儀器或模擬火災的方法,檢查每只火災探測器的報警功能,探測器
應能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信息情況;
b)對于不可恢復的火災探測器應采取模擬報警方法逐個檢查其報警功能,探測器應能
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信息情況。當有備品時,可抽
樣檢查其報警功能;
c)采用專用的檢測儀器、模擬火災或按下探測器報警測試按健的方法,逐個檢查每只
家用火災探測器的報警功能,探測器應能發出聲光報警信號,與其連接的互連型探測器應發
出聲報警信號。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觀察檢查、儀器測量。
檢測器具:感煙探測器功能試驗器,感溫探測器功能試驗器。
6.3.4.3.3線型感溫探測器
技術要求:
a)核對光柵光纖感溫火災探測器光柵的安裝間距是否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
b)在不可恢復的探測器上模擬火警和故障,探測器應能分別發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號,
檢查火災
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息情況;
c)可恢復的探測器可采用專用檢測儀器或模擬火災的辦法使其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并
模擬故障,
探測器應能分別發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
警和故障信息情況。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蕓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觀察檢查,儀器測量。
檢測器具:感溫探測器功能試驗器。
6.3.4.3.4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
技術要求:
a)調整探測器的光路調節裝置,使探測器處于正常監視狀態;
b)用減光率為0.4dB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不應發出火災報警信號;
c)用產品生產企業設定減光率(0.5~10.0)dB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應為出火
災報警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信息情況;
d)用減光率為11.5dB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應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或故障信號,
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息情況;
e)選擇反射式探測器時,在探測器正前方0.5m處按上述要求進行檢查,探測器應
正確響應,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息情況。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蕓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觀察檢查、儀器測量。
檢測器具: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濾光片。
6.3.4.3,5管路采樣式吸氣感煙火災探測器
技術要求:
a)在采樣管最末端(最不利處)采樣孔加入試驗煙,探測器或其控制裝置應在120s
內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信息情況;
b)根據產品說明書,改變探測器的采樣管路氣流,使探測器處于故障狀態,探測器
或其控制裝置應在100s內發出故障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故障信息情況。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觀察檢查、儀器測量。
檢測器具:感煙探測器功能試驗器、秒表。
6.3.4.3.6點型火焰探測器和圖像型火災探測器
技術要求:采用專用檢測儀器或模擬火災的方法在探測器監視區域內最不利處檢查
探測器的報警功能,探測器應能正確響應,并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信息
情況。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蕓數量20席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觀察檢查、儀器測量。
檢測器具:火焰探測器功能試驗器、或符合相關規范的油盆等專用試驗裝置。
6.3.5手動報警按鈕
6.3.5.1一般期定
技術要求:手動報警技鈕的規格、型號、數量、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3.5.2安裝質量
技術要求:
a)手動火災報警:安鈕,應安裝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
距地(樓)面高度宜為(1.3?1.5)m;
b)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不應傾斜;
c)手動火災報警:安鈕的連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
顯未小志。
重要程度:C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檢測器具:卷尺、激光測距儀。
6.3.5.3功能
技術要求:
a)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地址設置應與設計一致,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接收、顯示及復
位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火災報警及故障信息,且顯示的探測器的地址信息應與設計文件一致;
b)對可恢復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施加適當的推力使報警按鈕動作,報警按鈕應發出
火災報警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信息情況;
c)對不可恢復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采用模擬動作的方法使報警按鈕動作(當有備用
啟動零件時,可抽樣進行動作試驗),報警按鈕應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
接收及顯示火災報警信息情況;
d)使手動火災報警接鈕處于離線狀態,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故障信息顯示情況。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數量少于20只時
全數檢查;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杳。
6.3.6區域顯示器功能
技術要求:
a)一次報警功能
b)消音功能;
c)二次報警功能
d)復位功能;
e)操作級別;
區域顯示器應在3s內正確接收和顯示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的火災報警信號
區域顯示器應在3s內正確接收和顯示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的火災報警信號
f)故障報警功能,區域顯示器應在100s內發出故障信號;
g)非火災報警控制器供電時,區域顯示器主、各電源的自動轉換功能;
h)使區域顯示器的電源處于故障狀態,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及顯示故障信息情況。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5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b)實際安裝數量在(6?10)臺者,抽檢5臺;
c)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號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檢測器具:秒表。
6.3.7消防聯動控制器功能
技術要求:
a)自檢功能;
b)操作級別;
c)與各模塊之間的連線斷路時,消防聯動控制器能在100s內發出故障信號;
d)與各模塊之間的連線短路時,消防聯動控制器能在100s內發出故障信號;
e)消防聯動控制器與備用電源之間的連線斷路時,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能在100s內發出
故障信號;
f)消防聯動控制器與備用電源之間的連線短路時,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能在100s內發出
故障信號;
g)消音功能;h)復位功能;i)屏蔽功能;
j)使總線隔離器保護范圍內的任一點短路,檢查總線隔離器的隔離保護功能;短路隔
離器保護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消防設備的數量不應超過32個,總線
穿越防火分區時應在穿越處設置總線隔離器。
k)輸入輸出模塊總數少于50只時,使所有模塊處于動作狀態;模塊總數不少于50
只時,使至
少50只模塊同時處于動作狀態,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最大負載功能;
I)檢查主、備電源的自動轉換功能;
m)在備電工作狀態下,輸入輸出模塊總數少于50只時,使所有模塊處于動作狀態;
模塊總數不少于50只時,使至少50只模塊同時處于動作狀態,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最大
負載功能。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操作、直觀檢查。
檢測器具:秒表。
6.3.8消防電氣控制裝置功能
技術要求:消防電梯和非消防電梯的回路控制裝置、切斷非消防電源的控制裝置等
相關系統的聯動控制應依據消防設備聯動控制邏輯設計文件的要求,檢查系統設備的動作及
消防聯動控制器接收及顯示系統聯動反饋情況。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消防電梯和非消防電梯的回路控制裝置、切斷非消防電源的控制裝置:
1)實際安裝數量在5臺以下者,全部檢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10)臺者,全部檢驗;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50筆的比例抽檢。
b)聯動控制檢驗:建筑中含有5個及以下防火分區(樓層)的,應全部檢驗,超過5
個防火分區(樓層)的應受實際防火分區(樓層)數量20$的比例抽檢,但抽檢總數不應小
于5個。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3.9模塊
6.3.9.1一般規定
技術要求:模塊的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3.9.2安裝質量
技術要求:
a)同一報警區域內的模塊宜集中安裝在金屬箱內,同一報警區域內的模塊宜集中安裝
在金屬箱內,不應安裝在配電柜、箱或控制柜、箱內;(施工規范3.3.17(1)條);
b)模塊(或金屬箱)應獨立支撐或固定,安裝牢固,井應采取防潮、防腐蝕等措施
c)模塊的連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d)隱蔽安裝時在安裝處應附近應有檢修孔和尺寸不小于10cmX10cm的標識
e)模塊的終端部件應靠近連接部件安裝。
重要程度:c
檢杳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檢測器具:卷尺。
6.3.9.3功能
技術要求:
a)模塊的地址設置應與設計一致,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能接收、顯示及復位的模塊的動
作及故障信息,且顯示的模塊地址信息應與設計文件一致;
b)給輸入模塊提供模擬的輸入信號,進行下列功能檢查并記錄:
1)輸入模塊動作、點亮動作指示燈情況;
2)消防聯動控制器接收及顯示模塊動作信息情況;
c)操作消防聯動控制器控制輸出模塊動作,檢查輸出模塊動作情況;
d)使模塊處于離線狀態,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故障信息顯示情況;
e)使模塊與連接部件之間的連接線斷路,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接收及顯示模塊故障信
息情況。
重要程度:A
檢查方法:
a)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檢20只(每只回路都應抽檢);
b)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實際安裝數量20%的比例抽檢。
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觀檢查。
6.3.10火災警報器
6.3.10.1一般規定
技術要求:火災警報器的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重要程度:B
檢查方法:
a)火災聲、光警報聲:每回路抽查一個;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目標與未來概述
-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車輛振動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商學院《中國古代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市昌平區昌平二中2024-2025學年高三4月調研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安徽省滁州西城區中學2025屆高三下期初聯考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興仁市鳳凰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數學試題周測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武漢商學院《數字化相關軟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教學協作體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模擬調研卷英語試題(三)含解析
- 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臨證施護》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GA 1800.5-2021電力系統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陽能發電企業
- 教師辦公室6S管理要求
- 旅行管家實務全套ppt課件最全電子教案完整版教學教程整套全書課件ppt
- 三年級下冊數學課件-4.1 整體與部分 ▏滬教版 13張
- 變更稅務登記表doc-變更稅務登記表
- 隧道保通安全專項方案
- 校園車輛出入證辦理
- 糖尿病護理新進展
- 5-4地鐵盾構施工技術試題
-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5課《合理消費》精品課件
- 鋼板樁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范文參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