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縣中醫院遷建1臺DSA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1頁
射陽縣中醫院遷建1臺DSA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2頁
射陽縣中醫院遷建1臺DSA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3頁
射陽縣中醫院遷建1臺DSA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4頁
射陽縣中醫院遷建1臺DSA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 36 56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附圖6射陽縣中醫院本項目DSA手術室平面圖附圖8射陽縣中醫院本項目DSA手術室人流物流示意圖附件9《關于新增一臺DSA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表1項目基本情況遷建一臺DSA項目///□使用/數十年的發展,現已建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康復、保健為一體的國醫院原址占地面積1.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2萬平方米,于2022年1月整體搬遷1至江蘇省鹽城市合德鎮發鴻街27號新院區,新院區占地面積4.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39萬平方米,搬遷初期開放床位400張左右,后期根據民醫院資產調撥申請的批復》(見附件5將射陽縣中醫院整體搬遷到射陽縣人民醫院現址(合德鎮發鴻街27號)。老院區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解放路28號,現為后續計劃全部搬遷至新院區,醫院將在Ⅲ類射線裝置搬遷前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填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在用項目均已履行環評及竣工環保驗收手續。醫院現有輻射安全許可證正副本見附件為更好地為周邊居民提供多層次的醫療服務,拓寬醫療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一樓DSA手術室。(新院區現址原有的屬于射陽縣人民醫院的DSA機房因疫情原因已改造成PCR實驗室)此次搬遷的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西門子Artis名護師,3名醫師,在本項目遷建后,上述7名輻射工作人員將共同參加DSA手術室2序號射線裝置名稱、型號數量管電壓(kV)管電流類別工作場所名稱活動種類環評情況及審批時間許可情況驗收情況1(newtomglano)190Ⅲ門診樓一樓CT室:放射科一樓口腔CT室使用/2數字胃腸機(西門子KUMINOSFUSIONFD)1Ⅲ門診樓一樓放射科:放射科一樓數字胃腸室使用/3DR(西門子ysiomax)1Ⅲ門診樓一樓放射科:放射科一樓DR室使用/4DSA(西門子Artisone)1Ⅱ門診樓一樓放射科:DSA室使用(原有使用場所)5乳腺鉬靶(西門子MAMMOMATINSPIRSTION)135630Ⅲ門診樓一樓放射科:鉬靶室使用/6(GEEverview7500c)1—Ⅲ外科樓三樓手術室:手術室使用/7(GEoptimaCT680expert)1800Ⅲ門診樓一樓CT室:CT室使用/8方艙CT(聯影uCT528)1850Ⅲ熱門診使用/9移動DR(西門子MobielettMiraMax)1450Ⅲ急診樓六樓診樓六樓體檢中心使用/骨密度儀(OsteosysDEXXUMT)199Ⅲ門診樓一樓度儀室使用/DSA(西門子Artisone)1Ⅱ住院部內科樓一樓DSA手術室使用本次環評未許可未驗收3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本項目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受本項目DSA手術室擬建于射陽縣中醫院住院部內科樓一樓;住院部內科樓東側為院區道路,南側與門診樓通過人行通道走廊相連,西側為停車場,北側為綜合大廳以DSA手術室擬建址北側為設備間及走廊;東側為醫生通道;南側為控制室,隔控制室為空地;西側為過道;樓上為宣教室;下方為土層。本項目DSA手術室所在住院筑包括本項目所在住院部內科樓、門診樓、綜合大廳、住院部外科樓、醫院職工宿舍樓及院內道路、空地內醫患人員及院內公眾。本項目DSA手術室周圍環境保護目標主核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在我國是一門成熟的技術技術無法替代的特點,對保障健康、拯救生命起到了十分重要陽縣醫療服務需要。在做好各項輻射防護措施,嚴格按照規章下,對周圍環境、職業人員或公眾影響較小。因此在考慮了社素后,能夠認為本項目為受照個人或社會所帶來的利益足以彌4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表2放射源///////////////////////////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對其要說明是何種核素以及產生的中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質//////////////////////江蘇睿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5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江蘇睿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6表4射線裝置序號名稱類別數量型號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額定電流(mA)/劑量率(Gy/h)用途工作場所備注///////////序號名稱類別數量型號最大管電壓(kV)最大管電流(mA)用途工作場所備注1DSAⅡ1西門子Artisone放射診斷/介入治療DSA手術室本次遷建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對其要說明是何種核素以及產生的中子流強度(n/s)。序號名稱類別數量型號最大管電壓(kV)最大靶電流(μA)中子強度(n/s)用途工作場所氚靶情況備注活度(Bq)貯存方式數量//////////////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見《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表5廢棄物(重點是放射性廢棄物)名稱狀態核素名稱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總量排放口濃度暫存情況最終去向臭氧氮氧化物氣態//少量少量/不暫存經過排風系統最終進入大氣,常溫常態常壓的空氣中臭氧分解半衰期為20~30分鐘,可自動分解為氧氣醫療廢物///藥棉(約26kg/a)、紗布(約33kg/a)、手套(約37kg/a)、含有廢棄造影劑的輸液瓶(約40kg/a)/暫存在院區醫療廢物暫存間采用專用容器集中收集后按照醫療廢物執行轉移聯單制度,委托當地有資質的單位定期處置生活垃圾//少量少量/由院區統一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醫療廢水液態//////依托院區已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生活廢水液態//////依托院區已建的化糞池處理/////////注:1.常規廢棄物排放濃度,對于液態單位為mg/l,固體為mg/kg,氣態為mg/m3,年排放總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廢棄物要注明,其排放濃度、年排放總量分別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修正本),中華人民共和3)《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2003年主席令5)《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原6)《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年修正本),中華7)《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2021年修正本),生8)《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9)《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10)《射線裝置分類》,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11)《關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輻射事故分級處理和報告制度的通12)《關于啟用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的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1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配套文件的公告,中14)《關于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和考核有關事項的公告》,中華15)《江蘇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2018年修正本),江蘇省人民16)《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的通知》,江蘇省人17)《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的通知》,江蘇省人民18)《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19)《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單位監管工作的通知》(蘇環辦〔2021〕1),);2)《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內););4)《環境γ輻射劑量率測量技術規范》(HJ1157-2021);5)《電離輻射監測質量保證通用要求》(GB8999-2021)6)《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8)《職業性外照射個人監測規范》(GBZ128-2019);9)《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護的劑量轉換系數》(GBZ/T144-2002)。附圖6射陽縣中醫院本項目DSA手術室平面圖附圖8射陽縣中醫院本項目DSA手術室人流物流示意圖附件9《關于新增一臺DSA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1、參與本項目DSA相關工作的輻射工作人員;2、本項目場所周圍50m內住院部內科樓、門診樓、綜合大廳、住院部外科樓、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蘇政發〔2020〕1號)以及《江蘇名稱及保護對象方位與最近距離規模劑量約束值(mSv/a)DSA手術室輻射工作人員/7名輻射工作人員5.0控制室輻射工作人員南側毗鄰5.0設備間輻射工作人員北側毗鄰5.0住院部內科樓公眾DSA手術室所在樓樓上、北部、西本醫院公眾預計300人0.1綜合大廳公眾北側11m本醫院公眾預計300人0.1住院部外科樓公眾北側41m本醫院公眾預計300人0.1公眾南側28m本醫院公眾預計300人0.1醫院職工宿舍樓公眾東南側22m本醫院公眾預計30人0.1院內走廊、道路、空地流動人員南側2m本醫院公眾預計200人0.1劑量限值職業照射劑量限值工作人員所接受的職業照射水平不應超過下述限值:①由審管部門決定的連續5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②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劑量,50mSv。公眾照射劑量限值實踐使公眾有關關鍵人群組的成員所受的平均劑量估計值不應超過下述限值:①年有效劑量,1mSv;②特殊情況下,如果5個連續年的年平均劑量不超過1mSv,則某一單一年份的有效劑量可提高到5mSv。除了醫療照射之外,對于一項實踐中的任一特定的源,其劑2)《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5.2透視用X射線設備防護性能的專用要求5.2.2透視曝光開關應為常段式開關,并配5.8.2在DSA手術室內因具備工作人員DSA手術室類型DSA手術室內最小有效使用面積m2DSA手術室內最小單邊長度m單管頭X射線設備203.5DSA手術室類型有用線束方向鉛當量mm非有用線束方向鉛當量mmC形臂X射線設備DSA手術室226.4.1DSA手術室應設有觀察窗或攝像監控裝置,其設置的位置應便于觀察到6.4.3DSA手術室應設置動力通6.4.5平開DSA手術室門應有自動閉門裝置;推拉式D關閉DSA手術室門的管理措施;工作狀態指示6.5.3除介入防護手套外,防護用品和輔助0.25mmPb;介入防護手套鉛當量應不小于0.025mmPb;甲量應不小于0.5mmPb;移動鉛防護屏風鉛6.5.4應為兒童的X射線檢查配備保護相應組織和器6.5.5個人防護用品不使用時,應妥善存放,不作子裙—7.1.2根據不同檢查類型和需要,選擇使用合適的設備、照射條件、照射野以及7.1.3合理選擇各種操作參數,在確保達到預期診斷目標條件下,使受檢者所受7.1.4如設備具有兒童檢查模式可選項時,對兒童實施檢查時應使用該模式;如7.1.5X射線設備曝光時,應關閉7.1.7在進行病例示教時,不應隨意增加7.1.8不應使用加大攝影曝光條件的方法,提高7.1.9工作人員應在有屏蔽的防護設施內進行曝光操作,并應通過觀察窗等密切7.2.1應盡量避免使用普通熒光透視檢查,使用中應避免臥位透視,采用普通熒7.2.2進行消化道造影檢查時,應嚴格控制照射條件和避免重復照射,對工作人7.3.1應根據使用的不同X射線7.3.2應嚴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調節照射野,使有用線束限制在臨床實際需要的7.3.3應合理選擇膠片以及膠片與增感屏的組合,并重視暗室操作技術的質量控7.8介入放射學和近臺同室操作(非普通熒光屏透視)用X射線設備操作的防護7.8.1介入放射學、近臺同室操作(非普通熒光屏透視7.8.2介入放射學用X射線設備應具有記錄受檢者劑量診療后受檢者受照劑量記錄在病歷中,需要時,應能7.8.3除存在臨床不可接受的情況外,圖像采集時工作人員7.8.4穿著防護服進行介入放射學操作的工作人員,其個8.1X射線設備DSA手術室防護設施和Db)X射線設備DSA手術室的防護檢測應在巡測的基礎上,對關注點的局室門、觀察窗、采光窗/窗體、傳片箱、管線4.3.1常規監測的周期應綜合考慮放射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所受劑劑量變化程度及劑量計的性能等諸多因素。常規監測周期5.3.1對于比較均勻的輻射場,當輻射主要來自前5.3.2對于如介入放射學、核醫學放射藥物分裝與5.3.3對于5.3.2所述工作情況,建議采用雙劑量計6.1.2當職業照射受照劑量大于調查水平時,除記錄個人監測的劑量結果外,并作進一步調查。本標準建議的年調查水平為有效劑量5mSv,單周期的調查水平為E=αHu+βH0E——有效劑量中的外照射分量,單位為毫),項目原野道路室內測值范圍33.1~72.618.1~102.350.7~129.4均值50.447.189.2標準差(s)7.0本項目綜合考慮《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射陽縣中醫院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合德鎮發鴻街27號。醫院北側為沿河路,東側為本項目DSA手術室擬建于射陽縣中醫院住院部內科樓一樓;住院部內科樓東側為室為空地;西側為過道;樓上為宣教室;下方為土層。本項目DSA手術室所在住院部樓上二樓平面布置圖見附圖5,本項目DSA手術室平面圖見附圖6。本項目DSA手術室50m范圍內無居民區、學校等環境敏感目標,50m范圍涉及建及院內道路、空地內醫患人員及院內公眾。本項目DSA手術室周圍環境保護目標主要圖8-1本項目DSA手術室周圍環境現狀照片及工程師現場照片l評價對象:本項目中DSA手術室擬建址周圍輻射環境。l監測因子:本項目DSA手術室擬建址周圍環境γ輻射劑量率。屏蔽體東、南、西、北側、中間及樓上;在擬建址北側北側建址北側住院部外科樓南部、擬建址南側門診樓北部、擬建l監測方案:根據《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61-2021)和《環境γ輻射劑量率測量技術規范》(HJ1157-2021)在本項目擬建址周圍、內部、樓上、樓下及50m范圍涉及建筑周圍布設監測點位,測量工作場所擬建址內部及周圍環境γl質量保證措施:委托的檢測單位已通過CMA計量認證,具備相應的檢測資質和檢測能力;檢測單位制定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檢測單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位所用監測儀器均經過計量部門檢定并在檢定有效期內,使用前后進行校準或檢查,定期參加權威部門組織的儀器比對活動;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全程實驗數據及監測記錄等均進行存檔;檢測人員持證上崗規范操作;檢測報告實行監測結果:本項目DSA手術室擬建址天然γ輻射水平監測結果見表8-1(報告見附),測點號點位描述檢測結果(nGy/h)備注1DSA手術室擬建址DSA手術室擬建址北側設備間室內2DSA手術室擬建址北側過道室內3DSA手術室擬建址東側醫生通道室內4DSA手術室擬建址南側控制室室內5DSA手術室擬建址西側通道98室內6DSA手術室擬建址中間室內7DSA手術室擬建址樓上宣教室96室內8DSA手術室擬建址北側綜合大廳南部室內9DSA手術室擬建址北側住院部外科樓南部94室內DSA手術室擬建址東南側宿舍樓西北部道路DSA手術室擬建址南側門診樓北部96室內DSA手術室擬建址住院部內科樓北部室內根據表8-1的監測結果可知,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DSA手術室擬建址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該產品由高壓發生器、球管、C形臂、平板探理系統、控制臺、顯示器支架、顯示器、X射線介入治療需要連續發射X射線,要求有較高的非晶硅薄膜晶體管TFT構成。間接轉換平板探測器的工作過程一般分為兩步:閃爍晶體涂層將X射線的能量轉換為可見光,其次非晶體硅TFT將可見光轉換為電信號。直接轉換平板探測器主要由非晶硒TFT構成:入射的X射線是硒層產生電子空穴對,在成電信號。現代大型DSA設備普遍使用平板探測器,其轉換環節少,(4)機架系統和導管床機架有懸吊式和落地式兩種,各有利弊,可根據工作特點圖9-1DSA的示例圖及肝膽外科介入手術,按照每月最多25臺手術量計算,每年最多能達到300臺手術量。),設備參數設備名稱型號類別數量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射線方向備注DSA西門子ArtisoneⅡ類1000mA由下往上/單臺設備出束情況使用場所手術類型單臺手術累計最長出束時間年手術臺數年最長出束時間透視拍片透視拍片DSA手術室婦科介入手術20min60臺20h2h肝膽外科手術20min40h4h腫瘤介入手術20min40h4h合計部分硬件參數濾過最低固有過濾當量:2.5mmAl急停按鈕床旁和控制臺自帶停機按鈕2個床旁鉛簾+鉛屏0.5mm鉛當量鉛簾+0.5mm鉛當量鉛屏拍片時的工況系統設置參數:根據操作手冊的廠家實測數據,在設備進行拍片時,需要較大電流,而在設備功率一定情況下,電壓較小。因此,根據操作手冊數據,在70kV,440mA,濾過為2.5mmAl時,0.3m處的空氣的比釋動能率最大為:6200μGy/s。透視時的工況系統參數:125kV,3mA,在濾過為2.5mmAl+0.6mmCu時,距離球管0.3m處空氣的比釋動能率最大為:2200μGy/h。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本項目DSA手術室四周墻體為240mm混凝土上附加30mm南側控制室防護門均內襯3mm鉛板,南側一扇防護觀察窗為1DSA射線裝置的安裝調試階段會產生X射線,可能造成一定的輻射影后的血管造影X射線熒光圖像,分別經影像增強器增益后,再圖像,經對數增幅和模/數轉換為不同數值的數字,形成數字圖像并分別存儲起來,然經對比度增強和數/模轉換成普通的模擬信號,獲得了去除骨骼、肌肉和其他軟組織,DSA系統的相關技術參數,以及其他監護儀器的設產污: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出束過程中將產生產污:手術過程中的耗材將轉化為醫療廢物,由),在手術結束、病人離開后,清潔工將所有醫療廢物經開機時間:DSA手術室一年透視工作時間不超時,拍片單臺手術累計最長出束時間年手術年最長出束透視位置拍片位置透視拍片單名DSA手術室內DSA手術室外單名護師DSA手術室內DSA手術室外技師DSA手術室外DSA手術室外由DSA工作原理可知,DSA只有在開機并處于出束狀態時才會發出X射線,故DSA在開機期間,X射線是項目主要污染物。利用X射線束進行診斷和手術的同時,處于出線狀態時,才會發出X射線。因此:開機出束期間,X),160ms,無附加濾過的條件下,0.3ml廢氣:射線裝置工作時會使周圍空氣電離產生極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臭氧在l固體廢物:本項目介入手術時將產生一定量的醫用器具和藥棉、紗布、手套以及殘留有含有少量造影劑的廢棄輸液瓶等醫療廢物,藥棉(約26kg/a)、紗布年版)》,導管等廢棄的醫療器械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為HW01醫療廢物(損傷性廢物);廢棄的乳膠手套、藥棉、紗布等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為l廢水: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裝置采用先進的實時成像系統,注入的造影劑不含放射性,廢造影劑在瓶中,作為醫廢暫存。本項目運行后,廢水主要為醫療廢水和醫護人員、病患以及病人家屬產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期的施工廢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射陽縣中醫院DSA工作場所主要包括DSA手術室、控制本項目以DSA手術室邊界作為本項目輻射工作場所控制區邊界。開展血管造影時,球管發射的射線被屏蔽在DSA手術室內,DSA手術室屬于《電離輻射防護與輻毗鄰DSA手術室且會有輻射工作人員停留的可能性,均屬于《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設置有醒目的工作狀態指示燈,燈箱上擬設置如“射線有害、燈亮勿入”的可視警工作場所兩區劃分要求DSA手術室控制區DSA手術室控制區內禁止輻射工作人員以外的無關人員進入,工作人員進行拍片采集時應退出DSA手術室以減少不必要的照射。監督區控制室、設備間、醫生通道監督區范圍內應限制輻射工作人員和無關人員進入。單邊長度5.2m,配套房間面積48m2。DSA手術室四);室防護門均含3mm鉛板,樓頂為200mm混凝土+3mm鉛板。DSA手術室內采用凈化纜溝的布設方式不影響屏蔽墻體的屏蔽效果。本項目DSA手術室防護設計示意圖見設施四周墻樓頂DSA手術室防護門觀察窗DSA手術室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200mm混凝土+3mm鉛板3mm鉛板15mm鉛玻璃(3mm鉛當量)本項目DSA手術室設計的屏蔽參數見表10-2。根據《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附錄可計算不同管電壓下不同材料厚度等同的鉛當量。由《放射診公式1);鉛當量厚度X:公式21.76g/cm3折算。根據《輻射防護手冊》(第三分冊,李德平、潘自強主編)P62-P64用的硫酸鋇水泥密度為2.90g/cm3。則30mm硫酸鋇水泥砂漿根據材料α(mm-1)β(mm-1)γ(mm-1)鉛2.2197.9230.5386混凝土0.035020.071130.6974表10-4本項目DSA手術室擬建屏蔽設計評價結果表位置設計厚度鉛當量屏蔽要求評價四周墻體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2.30mm+2.89mm=5.19mm單管頭X射線機(含C形臂)DSA手術室屏蔽防護鉛當量厚度要求:有用線束方用線束方向鉛當量2mm。滿足樓頂200mm混凝土+3mm鉛板2.63mm+3mm=5.63mm滿足DSA手術室防護門3mm鉛板3mm滿足觀察窗15mm鉛玻璃3mm滿足DSA手術室有效面積38.4m2,單邊最短長度5.2m單管頭X射線機DSA手術室內最小有效使用面積不小小于3.5m。滿足由上表可知本項目DSA手術室輻射屏蔽措施均能夠滿足《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玻璃(等效鉛當量3mm);DSA手術室防護門均含3mm鉛板,樓頂為200mm混凝(2)警示標志及設施:在所有防護門朝向室外的一面均將張貼電離輻射警告標志,防護門上方將設置醒目的工作狀態指示燈,燈箱上有“射線有害、燈亮勿入”各手術室室外通道就近位置張貼或懸掛《放射防(3)急停按鈕:本項目除開室內C型臂自帶的停機按鈕及操作臺自帶的停機按(4)閉門裝置及開門按鈕:手術室平開機房門將安裝有自動閉門裝置;針對推(6)對講裝置:DSA的手術室與控制室內擬設置腺防護用品鉛當量應不小于0.5mmPb;移動鉛防護屏風鉛當量應不小項目DSA手術室及輔房),項目開展后,手術室內同時操作的手術醫護人員預計最多2人,能夠保證手術室內2名工作人員以及患者人均1套防護用品。3個,包括腕部或指部劑量計、領部劑量計、腰部劑量計,要求起碼佩戴2個,包括),期開展職業健康體檢,建立個人劑量檔案和個人(9)管理機構:射陽縣中醫院已建立以院領導為代表的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管理(10)管理制度:本項目建設單位涉及使用Ⅱ類X射本項目DSA手術室采用凈化空調系統通風,通風條件良好。手術室通風措施符合《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規定的“機房應設置動力排風裝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風”要求。本項目裝置工作時會使周圍空氣電離產生極少量臭氧和氮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本項目施工期主要為在已有建筑內部進行防護工程、可能的污染因素主要為常規環境要素(施工廢水、施工棄物影響)。安裝時不通電源,因此不會對周圍環境產并具備流動性、噪聲較高的特征。本項目施工期應采用低噪工時間,場地的施工車輛出入現場應低速、禁鳴等措施減小影響,施工期噪聲標準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揚塵:本項目施工期間產生揚塵的作業主要有等過程,建設單位在施工期對院區的運輸道路及時清掃和澆水,置工地細目滯塵防護網,同時采用封閉車輛運輸,以便最大程度廢水:本項目施工期間會產生有一定量的建筑該單位在施工期間認真搞好組織工作,文明施料等固廢。環評要求本項目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均在項目輻射防護工程完成后,由設備廠家安排的專業人員進行。在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設備安裝完成后,項目建設方應及時回收包裝材料及其它值1m處為2008800μGy/h)。根據折算后鉛當量計算輻射透射因子,結果見數材料α(mm-1)β(mm-1)γ(mm-1)散射線管電壓70kV鉛混凝土散射線管電壓125kV鉛混凝土主/泄露射線管電壓70kV鉛混凝土主/泄露射線管電壓125kV鉛混凝土屏蔽方位設計屏蔽材料屏蔽厚度(等效鉛當量)對70kV散射線輻射透射因子對70kV主/泄漏射線輻射透射因子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樓頂200mm混凝土+3mm鉛板防護門3mmPb觀察窗15mm鉛玻璃鉛衣/鉛簾/鉛0.5mmPb鉛衣+鉛簾/鉛吊屏0.5mmPb+0.5mmPb屏蔽方位設計屏蔽材料屏蔽厚度(等效鉛當量)對125kV散射線輻射透射因子對125kV主/泄漏射線輻射透射因子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樓頂200mm混凝土+3mm鉛板防護門3mmPb觀察窗15mm鉛玻璃鉛衣/鉛簾/鉛0.5mmPb鉛衣+鉛簾/鉛吊屏0.5mmPb+0.5mmPb計算時按照DSA機頭擬放置位置確定到達關注點距離,根據《放射醫學中的輻射防護》(RadiationProtectioninMedicalRadiography,MaryAliceStatkiewiczShererEdition.Mosby,032010,p304.1醫療場所居留因子建議值對本項目保護目標所在場所的居留因子進行取值,具體根據NCRP于1968年出版的第33號報告《能量在10MeV以根據NCRP于1968年出版的第33號報告《能量在10MeV以當設備正常使用時,有用線束的整個橫截面應該被一個另根據NCRP于2004年出版的第147號報接收器和支撐影像接收器的結構減弱。保守起見,本項目僅Hpr=-----------公式3公式4),);表11-4不同介入診療條件下本項目手術室周圍主關注點預測點模式距離屏蔽材料透射因子利用周圍劑量當量率(μSv/h)9樓上30cm處(宣教室)透視3.2200mm混凝土+3mm鉛板17.49E-06拍片1.32E-09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表11-5下本項目DSA手術室周圍非主關注點預測點模式距離屏蔽材料利用散射線泄漏射線合計周圍劑量當量率 (μSv/h)透射因子周圍劑量當量率(μSv/h)透射因子周圍劑量當量率(μSv/h)1北側墻外30cm處(設備間)透視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15.24E-05拍片4.80E-122北側墻外30cm處(走廊)透視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13.35E-05拍片3.07E-123北側門外30cm處(走廊)透視3mm鉛板12.20E-03拍片1.93E-074東側墻外30cm處(醫生通道)透視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11.41E-05拍片1.29E-125南側門外30cm處(控制室)透視3mm鉛板14.02E-03拍片3.52E-076南側墻外30cm處(控制室)透視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14.57E-05拍片4.18E-127南側窗外30cm處(控制室)透視15mm鉛玻璃17.55E-03拍片6.60E-078西側墻外30cm處(走廊)透視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15.24E-05拍片4.80E-12第一術者位透視0.5mmPb鉛屏+0.5mmPb鉛衣10.5mmPb鉛屏第二術者位透視0.5mmPb鉛屏+0.5mmPb鉛衣10.5mmPb鉛屏注:由《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護的劑量轉換系數》(GBZ/T144-2002)表B1中80kV和100kV插值獲得70kV下空氣比釋動能到周圍劑量當量的轉換系數為1.73,表B1中100kV和150kV插值獲得125kV下空氣比釋動能到周圍劑量當量的轉換系數為1.57。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件均能滿足輻射屏蔽的要求,即透視和拍片時在設計的防護條件下,屏蔽體外表面本項目以第一術者位以及第二術者位作為關注點,用以評估本項目輻射工作人員參考《職業性外照射個人監測規范》(GBZ128-2019)6.2.4可采用下式計算第一Hs=αHu+βH0------------公式6按照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2000年報告附錄A公式計算DSA手術室周圍各關注點輻射工作人員和公眾受到的X射線產生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HEr=Dr×T×t×K------------公式7序號位置周圍劑量當量率(μSv/h)居留年照射保護目標人員年附加有效劑量(mSv/a)1北側墻外30cm處(走廊)透視周圍公眾6.71E-07拍片2東側墻外30cm處(醫生通道)透視輻射工作人員2.82E-07拍片4南側窗外30cm處(控制室)透視輻射工作人員7.55E-04拍片5西側墻外30cm處(走廊)透視周圍公眾1.05E-06拍片6樓上30cm處(宣教室)透視周圍公眾1.50E-07拍片8第一術者位鉛衣內輻射工作人員3.80鉛衣外9第二術者位鉛衣內輻射工作人員2.73鉛衣外))序號保護目標名稱保護對象評價目標方位及距離居留受照參考點輻射劑量率(μSv/h)年附加有效劑量(mSv/a)1住院部內科樓公眾毗鄰1透視1.50E-07拍片2公眾南側28m1透視9.63E-07拍片3綜合大廳公眾北側1透視2.77E-08拍片4住院部外科樓公眾北側41m1透視2.00E-09拍片5醫院職工宿舍樓公眾東南側22m1透視1.56E-06拍片6院內道路、空地公眾南側2m1透視1.89E-04拍片由表11-7結果可知,本項目周圍50m內保護目標年有效劑量均遠小于0.1mSv,能夠滿足《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眾受到的年有效劑量能夠滿足《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在介入手術操作過程中,有未穿戴鉛衣、配套鉛手套和鉛針對以上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該醫院應根據可能發生與此同時,醫院應加強輻射安全管理,在項程和輻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DSA室內醫師工作時攜帶個人劑作中不斷對其完善;醫院應定期對DSA進行檢查、維護,發現期監測本項目輻射工作場所周圍的環境輻射劑量率等蘇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發生輻射事故時,醫院應立在兩小時內填寫初始報告。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超劑量照射門報告。事故發生后醫院應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門、公安部門①定期認真地對本單位射線裝置的安全和防護措施、設施②建設單位需完善輻射工作設備操作規程。凡涉及對射線裝操作規程執行,并做好個人的防護,并應將操作規程張貼在操作③定期對使用射線裝置的安全裝置進行維護、保養,對可能④建設單位如有新增輻射工作人員,應系統學習相關法律法名參加國家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平臺⑤項目所涉及的射線裝置納入應急適用范圍,建設單位應在已有的《射陽縣中醫院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置方案》中增加衛生健康、生態環境和公安上級主管部門的應急⑥除每年委托有資質單位對于輻射工作場所進行防護效果監測外,建設單位日常應安排輻射工作人員使用已有的便攜式輻射監測儀器在輻射工作場所外進行巡測,重點排查門、窗及管線洞口是否有泄漏射線的情況,及時排查隱患,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專職負責射陽縣中醫院已成立以院領導及科室負責人為主的輻射安全管理機構并已以文件形式明確各成員管理職責。本項目為遷建項目,擬調用原有3名輻射工作人員,均新增的4輻射工作人員應在項目運行前自主在國家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與防護培安全與防護考核,必須通過考核后方能正式才能正式從事相應的放射診斷及治療工的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放射科科室負應根據本科室實際工作情況,完善本科室管理制置的輻射監測儀器,定期對本項目輻射工作環境輻射科等科室負責單位核技術利用項目的日常安全防護作場所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完善的措施;相關專人負責保管,防止非專業操作人員誤操作造成誤聯鎖裝置、照射信號指示器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維取的措施,確保輻射安全裝置有效地運轉。重點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及《江蘇省輻射污染發生事故時,醫院應當立即啟動輻射事故應急方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在兩小時內填寫初始報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超1)請有資質的單位對輻射工作場所和周圍環境的輻射水平進行監測,每年1~24)根據《江蘇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發現個人劑量異常的,應當對有關人員在一小時內向縣(市、區)或者設區的市生態環境保報警儀、輻射監測等儀器。另根據《職業性外照射個人監測規范》:5.3.2對于如介部位佩戴局部劑量計(如頭箍劑量計、腕部劑量故建設單位應為本項目手術室內所有參與手術的輻射工作人員每人配備2個劑量室內技師要求佩戴1個劑量計,用于監控其接受的有效劑量。同時,考慮到介入手術同室操作的特性,要求為本項目DSA手術室內手術位工作人員配備2臺個人劑量報警告制度的通知》(環發[2006]145號文)、《放射性同位事故時,醫院應立即啟動內部的事故應急方案,采取必要防射陽縣中醫院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合德鎮發鴻街27號。醫院北側為沿本項目DSA手術室擬建于射陽縣中醫院住院部內科樓一樓;住院部內科樓東側DSA手術室擬建址北側為設備間及走廊;東側為醫生通道;南側為控制室,隔控制室為空地;西側為過道;樓上為宣教室;下方為土層。本項目DSA手術室所在舍樓及院內道路、空地內醫患人員及院內公眾。本項目DSA手術室周圍環境保護目且隔室操作能夠增加安全系數,因此本項目輻射工作準》(GB18871-2002)要求,該DSA輻射工作場所設控制區和監督區兩個區域:控劃分明顯,基本符合《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第DSA手術室四周的防護設計為四周的防護設計為240mm);根據理論估算分析結果,采取的輻射防護措施能基本標準》(GB18871-2002)中對職業人員和公眾受照劑量限值要求以及本項目的告標志和工作狀態指示燈,工作狀態指示燈和DSA手術室相通的所有防護門均能有手套鉛當量應不小于0.025mPb,采購的防護用品規格將滿足《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2)醫院擬配置輻射劑量監測儀器,應定期對工作場所輻射3)項目運行前,醫院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開展個人劑4)在項目運行前對輻射工作人員進行職業健康崗前體檢并定期復檢5)醫院本項目擬調用的輻射工作人員已通過輻射6)醫院已成立輻射防護管理機構,并根據相關法律4)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第十二條除需要證的水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外,其他環境保護設施的驗收期12個月。建議建設單位在本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后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射陽縣中醫院遷建一臺DSA項目“三同時”措施輻射防護措施本項目DSA手術室尺寸為長7.4m×寬5.2m×高3m,有效使用面積38.4m2,最小單邊長度5.2m,配套房間面積48m2。DSA手術室四周的防護設計為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觀察窗采用15mm厚鉛玻璃(等效鉛當量3mmDSA手術室防護門均含3mm鉛板,樓頂為200mm混凝土+3mm鉛板。屏蔽墻、頂部、防護門窗屏蔽厚度能夠滿足《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的要求。輻射安全措施(1)DSA手術室屏蔽:四周的防護設計為240mm實心磚墻+30mm硫酸鋇水泥,觀察窗采用15mm厚鉛玻璃(等效鉛當量3mm);DSA手術室防護門均含3mm鉛板,樓頂為200mm混凝土+3mm鉛板。(2)警示標志及設施:在所有防護門朝向室外的一面均將張貼電離輻射警告標志,防護門上方將設置醒目的工作狀態指示燈,燈箱上有“射線有害、燈亮勿入”的可視警示語句,工作狀態指示燈能與防護門有效關聯。將在監督區入口地面張貼警戒線;各手術室室外通道就近位置張貼或懸掛《放射防護注意事項告知欄》。(3)急停按鈕:本項目除開室內C型臂自帶的停機按鈕及操作臺自帶的停機按鈕外,擬在DSA手術室內墻上和控制室墻上各增設一個“急停按鈕”,在機器故障時可摁下避免意外照射。射線裝置啟動軟件自帶安全登錄系統,只能通過賬戶密碼安全身份登錄才能開啟設備。(4)閉門裝置及開門按鈕:手術室平開機房門將安裝有自動閉門裝置;針對推拉式機房門擬在制度中的操作規程章節強調曝光時應關閉防護門。在各手術室內側靠近手術室防護門位置設置有開門按鈕,如有事故發生時,能夠按下按鈕從內部離開手術室。(5)防夾措施:所有的電動推拉門將設置防夾裝置。(6)對講裝置:所有使用DSA的手術室與控制室內擬設置對講裝置,便于介入手術室內的人員與操作室內技師溝通與交流。(7)防護用品:根據《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中相關要求,應為介入放射學操作輻射工作人員配備個人防護用品,包括鉛橡膠圍裙、鉛橡膠頸套、鉛橡膠帽子、鉛防護眼鏡;應為輻射工作人員配備輻射防護設施,包括鉛懸掛防護屏、鉛防護調簾、床側防護簾、床側防護屏;除介入防護手套外,防護用品和輔助防護設施的鉛當量應不小于0.25mPb;介入防護手套鉛當量應不小于0.025mPb;甲狀腺、性腺防護用品鉛當量應不小于0.5mmPb;移動鉛防護屏風鉛當量應不小于2mPb。建設單位擬為本項目輻射工作人員以及患者配備3防護用品鉛當量能夠滿足《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的要求。輻射安全措施能夠滿足《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要求鉛防護眼鏡等,采購的防護用品規格將滿足《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中附錄相關要求。新增3套防護用品均專屬于本項目介入治療區(本項目DSA手術室及輔房),項目開展后,手術室內同時操作的手術醫護人員預計最多2人,能夠保證手術室內2名工作人員以及患者人均1套防護用品。(8)監測儀器:建設單位將沿用原有的1臺便攜式輻射巡測儀及2臺個人劑量報警儀。本項目開展后,輻射工作人員應配備足量的個人劑量計,并定期送檢,且定期開展職業健康體檢,建立個人劑量檔案和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9)管理機構:射陽縣中醫院已建立以院領導為代表的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管理機構。(10)管理制度:本項目建設單位涉及使用Ⅱ類X射線裝置,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建設單位針對原有核技術利用項目完善相關操作規程、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衛制度、設備檢修維護制度、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線裝置使用登記及臺帳管理制度、個人劑量監管方案、輻射環境監測方案、輻射事故應急措施,本項目實施后應將本項目射線裝置納入以上管理范圍。走廊擬設置放射防護注意事項告知欄;擬在走廊等DSA手術室外墻懸掛輻射防護管理制度,擬在DSA和操作臺周圍合適的墻上張貼崗位職責及操作規程等工作制度。能夠滿足《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和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2臺個人劑量報警儀,1臺輻射巡測儀利舊。根據《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61-2021)、《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及《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滿足工作場所日常監測要求。廢氣本項目DSA手術室采用凈化空調系統通風,通風條件良好。手術室通風措施符合《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規定的“機房應設置動力排風裝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風”要求。本項目裝置工作時會使周圍空氣電離產生極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臭氧和氮氧化物可通過手術室通風系統排至室外。臭氧在常溫常壓下穩定性較差,可自行分解為氧氣,裝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對周圍環境空氣影響較小。固體廢物本項目介入手術時將產生一定量的醫用器具和藥棉、紗布、手套以及殘留有含有少量造影劑的廢棄輸液瓶等醫療廢物,工作人員和病人及家屬日常將能夠滿足《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相應標準。廢物類別為HW01醫療廢物(損傷性廢物);如廢棄的乳膠手套、藥棉、紗布等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為HW01醫療廢物(感染性廢物)。工作人員、患者及家屬產生的生活垃圾和辦公垃圾等固廢將由醫院進行統一集中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輻射安全管理已建立以醫院領導為代表的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管理機構。能夠滿足《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