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彌勒市竹園小學-主題班會-清明、傳承、守護:我們的節日責任【課件】_第1頁
云南省彌勒市竹園小學-主題班會-清明、傳承、守護:我們的節日責任【課件】_第2頁
云南省彌勒市竹園小學-主題班會-清明、傳承、守護:我們的節日責任【課件】_第3頁
云南省彌勒市竹園小學-主題班會-清明、傳承、守護:我們的節日責任【課件】_第4頁
云南省彌勒市竹園小學-主題班會-清明、傳承、守護:我們的節日責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懷清明·傳承·守護——我們的節日責任目

錄0102030405溯本清源:清明節的千年密碼熱血豐碑:先烈精神的時代回響古今碰撞:傳統習俗的智慧新生躬身力行:文化傳承的青春答卷生命教育:遠離傷害的清明誓言走/進/清/明/感/受/傳/統01溯本清源

清明節的千年密碼清明節歷史演變清明周春秋先秦唐2008年

掃墓祭祖的習俗始于周代,最初是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后逐漸普及到民間,為清明節起源奠定基礎。

寒食節源于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忠臣介子推而設立,禁火冷食,以示哀悼,展現忠誠與孝道精神,成為清明祭祖文化的重要源頭。

清明節是24節氣的第5個節氣,每年的公歷4月4日至6日之間,名稱來源于“氣清景明”,蘊含著萬物復蘇,生機勃勃,是春耕春種的重要時節。上巳節是農歷三月三,水邊洗濯嬉戲,祈福消災,踏青郊游。后與清明習俗逐漸融合。

唐代將清明節(節氣)、寒食節(禁火)與上巳節(踏青)合并,官方定為“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游玩等活動盛行,相關詩詞歌賦大量涌現,清明節文化內涵不斷豐富。2008年清明節被定為我國的法定節日,其文化內涵也更加豐富。不僅是一個祭祀的節日,更是一個表達感恩、敬仰和思念之情的節日,承載了中國人對國家、家族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

清明節祭祖掃墓,表達對先人的懷念與敬意。通過祭祖活動,講述家族歷史故事,弘揚孝道文化,凝聚家族力量,傳承良好家風,培養家族榮譽感與責任感,使家族文化代代相傳。慎終追遠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人們踏青插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插柳習俗寓意著生命力的延續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房前屋后、田間地頭插柳,增添綠色,美化環境,體現了古人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態智慧。親近自然

清明節讓人們直面生死,引發對生命意義的思考。祭祖掃墓時,緬懷先人,感悟生命的有限與寶貴,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生活。通過生命教育,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培養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學會關愛他人,尊重生命的價值,使生命在傳承與奉獻中綻放光彩。生命哲思清明節文化內涵走/進/清/明/感/受/傳/統02古今碰撞

傳統習俗的智慧新生清明節傳統習俗掃墓祭祖是清明節的核心習俗,承載了對祖先的敬仰和緬懷之情。在中國,掃墓祭祖的習俗始于古代,流傳至今。每當清明節或其他祭祖節日到來之際,人們會前往祖先的墓地,進行掃墓、獻花、焚香、祭拜等儀式,表達對祖先的思念和感恩之情。踏青插柳掃墓祭祖放風箏蕩秋千清明時節外出郊游,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氣息,體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古人認為柳枝有辟邪作用,清明插柳寄托對健康的祈愿。踏青插柳的習俗反映了清明節不僅是祭祖的節日,也是親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節日。清明時節,結伴出游,放飛風箏,寓意著放飛希望與夢想象征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時節,蕩秋千嬉戲,寓意著祛除晦氣,祈求平安。秋千的蕩漾,象征著生命的起伏與活力,體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與珍惜。清明節美食——青團清明節習俗智慧新生2024年2019年2.3億人次400%云祭掃人數2024年2019年2.3億人次12%傳統焚燒引發山火數據對比云祭掃是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祭掃活動,不僅方便快捷,還能減少人員聚集,降低火災風險,體現了現代科技對傳統文化的助力。云祭掃平臺提供了多種祭掃方式,如在線獻花、留言、播放音樂等,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使祭掃活動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清明節的現代意義傳統習俗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它們不僅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的重要方式。通過傳承和創新傳統習俗,可以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叁貳壹綠色祭掃文化傳承家庭紐帶

綠色祭掃逐漸成為清明節的新風尚。人們倡導網絡祭祀、鮮花祭祀等方式,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體現了人們對傳統習俗的創新與發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青團制作、詩詞吟誦等活動,傳承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等詩詞,生動地描繪了清明節的習俗與情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清明節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通過祭祖掃墓、踏青游玩等活動,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關系,傳承家族文化,增強家庭凝聚力,有助于家庭的和諧穩定,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清明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

也是一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節日走/進/清/明/感/受/傳/統03熱血豐碑

先烈精神的時代回響精神譜系傳承祭奠先烈精神傳承奉獻精神本土紅色教育慶云本土人物——武大風烈士武大風(1915-1943),原名武同心,字班昌,山東省慶云縣東安務村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領導了馬頰河罷工斗爭。1938年10月,任慶云縣三區區長。1940年1月,任慶云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1942年任陽信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1943年在鐵營洼突圍戰中犧牲,年僅28歲。青年責任討論:“新時代如何傳承先烈精神?”一、引導學生思考先烈精神的內涵與價值,以及在新時代如何將先烈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二、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傳承先烈精神不僅是緬懷先烈,更是要將先烈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青年。青年責任的踐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踐行青年責任,通過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傳承英雄精神等方式,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這種引導不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激勵他們在生活中積極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走/進/清/明/感/受/傳/統04躬身力行

文化傳承的青春答卷家訓拼圖復原祖輩家訓,傳承家族文化;創作現代版家訓,融入時代精神。詩詞接龍

班級組織詩詞接龍活動,選取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等經典詩詞,感受詩詞的魅力,傳承清明節的文化內涵。與長輩共話家族故事通過與長輩共話家族故事,了解家族的歷史與文化,傳承家族記憶,弘揚家族精神。文化傳承的青春答卷文化傳承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一:掃墓祭祖實踐活動二:踏青游玩

跟隨長輩祭掃先祖,感念親情深厚,探尋家族根源,強化民族歸屬;敬畏生命,珍視眼前時光;傳承孝道精髓,延續先輩美德與精神。

與家長踏青游玩,親昵自然,領略其絕美風光。在游玩間品味文化傳承之樂,增進親情紐帶;涵養審美與創造力,點燃心中創意火花。走/進/清/明/感/受/傳/統05生命教育

遠離傷害的清明誓言遠離傷害的生命教育遠離毒品教育反校園欺凌教育防溺水教育

防溺水是校園安全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遵守防溺水規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反校園欺凌是校園安全的重要環節。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掌握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在面對校園欺凌時,勇敢地說“不”,及時向家長、老師或學校報告,尋求幫助,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遠離毒品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日常生活中,遠離毒品,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飲料等,不進入歌舞廳、酒吧等場所,珍愛生命,遠離毒品。遠離傷害的清明誓言我以青春的名義莊嚴宣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