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單元城市與地理環境第2講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教案魯教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單元城市與地理環境第2講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教案魯教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單元城市與地理環境第2講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教案魯教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單元城市與地理環境第2講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教案魯教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單元城市與地理環境第2講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教案魯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其次講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課標考點學問細化素養要求應用實踐聯系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主要的城市區位因素列舉實例,推斷城市區位的主導因素結合詳細區域,分析城市區位條件城市體系構成特征繪制城市體系簡略示意圖結合簡略示意圖,分析城市體系特點城市的等級、服務范圍實際區域中精確推斷等級(對應學生用書第149頁)一、城市的區位選擇1.城市區位的概念城市所占據的場所,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有著親密的關系。2.影響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因素詳細表現河流具有供水、運輸和軍事防衛功能氣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氣溫相宜、降水適度的地區地表形態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越,有利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外聯系便利,利于城市的興起和發展礦產資源工業革命后,資源豐富地區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工礦城市(2)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區位、經濟基礎、生產方式、政治和文化歷史等。3.城市區位因素的改變(1)軍事、宗教等因素的影響減弱。(2)科技、旅游等已成為重要因素。(3)經濟、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終產生著巨大影響。二、城市體系1.城市的作用對區域發展起主導作用,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和區域經濟的增長中心。2.城市活動(1)為城市自身服務。(2)為城市自身以外的地區服務,這是城市的基本活動,也是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3.城市體系在肯定的區域范圍內,由規模不同、等級不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4.中心地理論(1)基本內容:系統闡明白區域內城市和城市內服務中心的數量、規模、等級之間的關系。(2)運用: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布局等。(3)中心地特點:等級服務種類服務級別服務范圍城市數量相互間距離高多高大少遠低少低小多近[特殊提示]同等級別的城市其服務范圍不肯定相同。在非均質地區,同一級別的城鎮的服務范圍并不相同,一般人口稀疏地區的城鎮服務范圍大。三、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功能案例分析1.長江三角洲城市體系(1)核心:上海市。(2)特點: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等級分明、各具特色的城市體系。2.案例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的輻射示意圖等級主要中心城市服務功能輻射范圍一級中心上海區域經濟中心全國甚至國外二級中心南京、杭州副中心城市本省及周邊地區三級中心蘇州、無錫、常州、寧波等制造業功能比較突出,受上海影響較大主要在地級市范圍內四級中心鎮江、揚州、南通、湖州等局限于市域內大多數城鎮和農村一、綜合思維——正誤推斷1.山區也有城市分布,但數量較少。 (√)2.城市等級相同,服務范圍也相同。 (×)3.級別越高的城市,數量也越少。 (√)4.長三角地區的眾多大城市都可以發展成等級相同的國際大都市。 (×)二、地理實踐力——讀圖填空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平原城市多,地勢平坦廣袤,便于建筑和交通聯系。2.山區和高原地區因山區地形坎坷,城市基本建設困難,交通不便,城市發展受到制約,因此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但熱帶地區低處由于濕熱或燥熱干燥,城市多分布于高原地區。三、人地協調觀——越味思索1.“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由歌詞中看出河流對“我家”起到什么作用?[提示]供水、運輸功能。2.我國很多聞名的高校往往都分布在城市等級較高的城市中,你能說出其緣由嗎?[提示]高校供應的是高等教化服務,其服務職能高,只有等級較高的城市才會擁有這種高級職能。(對應學生用書第151頁)eq\a\vs4\al(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eq\a\vs4\al([例])(2024·全國卷Ⅱ)在城鎮化進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產業須要協調發展。依據協調發展水平,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為Ⅰ、Ⅱ、Ⅲ、Ⅳ四個等級類型?。圖1為2001年至2024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協調發展水平改變,圖2示意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及城市分布。據此完成(1)~(3)題。圖1圖2(1)2024年協調發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數城市()A.海港規模大 B.沿長江分布C.集聚長江口 D.行政等級較高(2)以上海為核心,協調發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間分布上呈現()A.均衡性 B.邊緣性C.集中性 D.對稱性(3)與2001年相比,2024年協調發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數與上海()A.空間位置鄰近 B.發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質相像 D.產業部門接近[思維流程]信息提取?依據協調發展水平,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為Ⅰ、Ⅱ、Ⅲ、Ⅳ四個等級?圖示為2001年至2024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協調發展水平改變?圖示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及城市分布教材尋因在一個區域內,不同城市的等級、規模、服務范圍不同,構成了一個城市等級體系,城市的等級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城市的發展有的城市等級會漸漸上升綜合推斷(1)由信息?、?可以看出,2024年協調發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蘇州、杭州和寧波,在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和寧波有海港,只有南京和上海沿長江分布,但都是等級較高的城市(2)由信息?、?可知,協調發展水平為Ⅳ型的城市有鹽城、滁州、安慶、池州、宣城,基本都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外圍,呈現出邊緣性特點(3)由信息?、?可知,到2024年,協調發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蘇州、杭州、寧波、揚州、嘉興和舟山,這些城市在空間位置上鄰近上海,受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強,與上海產業整合、區際協作,提高了協調發展水平[嘗試解答](1)D(2)B(3)A1.分析城市形成與發展的區位條件(1)城市區位因素城市的形成、發展與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聯系親密。在城市發展早期,自然因素對城市的形成影響較大(一些城市還受政治、軍事、宗教活動的影響而建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然因素對城市影響減弱,社會經濟因素,尤其是科技因素對城市的影響漸漸增加。(2)城市區位選擇分析模板分析因素關鍵詞滿分術語自然因素位置、氣候、地形、河流、資源××位置優越;××氣候優越(惡劣);××水熱適中(不足);××地形平坦(坎坷);河流為××供應水源和便利的交通;××資源豐富(缺乏)社會經濟因素經濟、交通、政策、宗教××經濟發達,有利于人口和產業集聚(經濟欠發達,不利于人口和產業集聚);××海陸交通便利(深居內陸,交通不便);××實惠政策的促進和吸引;××宗教圣城2.不同等級城市及影響因素(1)不同等級城市間的相互關系(2)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因素影響表現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優越,腹地廣袤,服務范圍大,發展條件優越,潛力大優越的地理位置能極大地提高城市等級,擴大服務范圍資源條件位于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為城市發展供應豐富的物質條件、豐富的勞動力條件、豐富的城市用地等交通條件位于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供應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鐵路樞紐城市、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條件城市為服務區的居民供應商品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門檻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有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命題視角一結合詳細區域,分析城市區位條件(2024·山東重點中學聯考)下圖所示的城市群內,既有大城市,又有中等城市和眾多小城市。其特點是把大城市多種職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城市之間的距離為10~20千米,以快速交通網絡連接。城市和交通線間是面積約400平方千米的綠色沼澤和農業用地,被稱為“綠色心臟”。讀圖,完成1~2題。1.該城市群發展的優勢條件為()①位置優越,商貿發達②交通便利,協作緊密③地勢低洼,峽灣眾多④河網密布,水能豐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該城市群的“綠色心臟”的功能為()A.糧食供應基地 B.改善城市環境C.緩解海水入侵 D.供應生活水源1.A2.B[第1題,依據圖文信息可知,該城市群為位于北海沿岸的荷蘭。該城市群地處萊茵河入海口旁邊,地勢較低,且多海灣而不是峽灣;該城市群靠近英吉利海峽,位置優越,且位于經濟發達的西歐,商貿發達;結合材料可知城市之間有快速交通網絡連接,且大城市多種職能被分散到中、小城市,所以該城市群交通便利,協作緊密。第2題,由材料可知綠色沼澤和農業用地被稱為“綠色心臟”。“綠色心臟”主要功能是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起到改善城市間環境的作用。]3.(經典高考題)下圖示意關中地區和楚河地區。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發源于關中地區的戲劇“秦腔”,歷史源遠流長。古絲綢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區有一塊“秦腔飛地”(乙城旁邊),當地有數萬人是關中地區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著原有的民間文化和風俗習慣。材料二吉爾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資源豐富;農業以畜牧業和小麥、棉花等種植業為主。在楚河中游地區,中吉兩國合資建設的造紙廠規模與產量居中亞地區前茅。簡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區位優勢。[解析]讀圖可知,兩地都位于河谷平原,地形、氣候、水源、交通、農業生產條件等方面都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答案]地處河谷平原,地勢平坦寬敞;氣候較溫柔;河流較多,水源足夠;周邊地區農業基礎較好,農產品豐富;交通便利;是當地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命題視角二結合簡略示意圖,分析城市體系特點(2024·全國卷Ⅲ)大別山區某國家級貧困縣農夫可分為跨村種田大戶農夫、種植自家承包地農夫、本地務工務農兼業農夫和常年外出務工農夫等類型。該縣以當地優勢資源為基礎的加工企業在縣城活力較弱,但在中心集鎮活力較強。下圖示意該縣居民點的等級結構。據此完成4~5題。4.與縣城相比,中心集鎮以當地優勢資源為基礎的加工企業活力較強的主要緣由是()A.基礎設施較完善B.更接近消費市場C.資金供應較充裕D.更易招募勞動力5.面對某類型農夫的需求,有專家建議在該縣推動“村—中心集鎮雙棲”居住模式。這種模式旨在便利該類型農夫()A.從事商業活動 B.留守子女上學C.兼顧務工務農 D.擴大種田規模4.D5.C[第4題,由圖可知,縣城的等級比中心集鎮高,故縣城基礎設施更完善、更接近消費市場、資金供應更充裕。但中心集鎮距離村莊更近,更易招募到農村的剩余勞動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