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八上歷史第6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01講核心(原卷版)_第1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6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01講核心(原卷版)_第2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6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01講核心(原卷版)_第3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6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01講核心(原卷版)_第4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6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01講核心(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九一八事變1.時間:1931年9月18日,借口:柳條湖事件,突襲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2.意義: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3.擴大:日軍相繼占領東北三省,1932年,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4.抗爭:東北民眾與未撤走的東北軍愛國官兵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36年,中國共產黨開始領導東北抗日聯軍,與日軍戰斗。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5.結果:東三省淪陷。二、華北危機與一二?九運動1.華北危機:1933年日軍占領東北后,又將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1935年,日本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國民黨政府對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協政策,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2.一二?九運動: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學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等口號,并舉行示威游行。3.意義:這場愛國救亡運動,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三、西安事變1.經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并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2.結果: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西安事變和平解決。3.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二: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一、七七事變1.爆發:1937年7月7日,日軍以軍事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隨即炮轟我軍防地,中國守軍奮起反擊。這就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2.意義: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犧牲將領:保衛北平的戰斗中趙登禹,佟麟閣壯烈殉國。二、第二次國共合作1.背景: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后,國共分別發表聲明,表明抗戰立場,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步伐。2.內容:根據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3.實現:1937年9月,國民黨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史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意義: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三、淞滬會戰1.經過: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國軍隊奮起反擊,淞滬會戰爆發。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結束。2.意義: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四、南京大屠殺1.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將其作為戰時的陪都。2.暴行: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三:正面戰場的抗戰一、臺兒莊戰役1.時間:1938年3月,指揮:李宗仁2.影響: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二、保衛大武漢1.主要戰役:江西萬家嶺大捷2.結果:1938年10月,武漢失陷,中國軍隊撤出武漢。3.影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武漢、廣州失陷后,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三、第三次長沙會戰1.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中國軍隊獲得會戰勝利。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2.豫湘桂戰役:抗日戰爭后期,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1944年初,日軍向國民黨正面戰場發動了大規模的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四:敵后戰場的抗戰一、平型關大捷1.概況:1937年9月,日軍向平型關開進。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率領下,在平型關一帶伏擊日軍,將日軍全部殲滅。2.意義: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1.建立根據地:全面抗戰爆發后,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后,建立抗日根據地。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2.開展游擊戰: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主力部隊和地方基干民兵為骨干,以廣大群眾為基礎,組織各方力量,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爭.如地道戰、地雷戰、夜襲戰、麻雀戰等。3.鞏固措施:中共在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發展生產,使根據地成為敵后游擊戰得以長期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三、百團大戰1.目的: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2時間:1940年下半年,指揮:彭德懷地點:華北3.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日偽據點。4.意義: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五:抗日戰爭的勝利一、全民堅持抗戰1.日本改變策略: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輔之以軍事打擊;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加強對占領區的軍事統治和經濟掠奪。2.國民政府抗戰: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國民黨頑固派制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3.中共抗日斗爭:中國共產黨在敵后抗日根據地掀起了大生產運動,打破日偽軍的封鎖。4.中國全民抗戰:棗宜會戰中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青年學生、廣大婦女、工廠工人、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文藝界等以各種形式支持抗戰。二、中共七大1.召開: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2.內容:大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人黨章。3.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三、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背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率先發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勝利;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后向日本廣島、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并出兵東北;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聲明。2.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四、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1.勝利原因: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砒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2.歷史意義:它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對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九一八事變(1)時間:1931年9月18日。(2)地點:沈陽。(3)概況:日本侵略軍有預謀地制造了柳條湖事件,卻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這就是“九一八事變”。(4)結果:日本相繼占領東三省,東北軍十幾萬人撤至山海關內,短短4個多月,東北淪于敵手。(5)影響: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點撥: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局部抗戰的開始,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西安事變(1)爆發時間:1936年12月12日(2)發動者:張學良、楊虎城(3)結果:①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聯蔣抗日,派周恩來到西安參加談判,與各方面進行協商。②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4)意義: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點撥:西安事變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練經典01】(2018·河南周口·九年級期中)1.今年(2018年),是西安事變82周年。當年,中共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是()A.力圖改善國共兩黨關系 B.粉碎國民黨內親日派的企圖C.應對蔣介石采取支持的態度 D.為全民族利益實現共同抗日(2020·遼寧本溪·八年級期末)2.張學良先生是中華民族的干古功臣,他的歷史功績是()A.促成國共合作 B.東北易幟 C.發動西安事變 D.臺兒莊戰(2020·遼寧本溪·八年級期末)3.每年的九月十八日沈陽總要響起長鳴的警報是為了紀念()A.九一八事變 B.皇姑屯事件 C.華北事變 D.盧溝橋事變(2021·廣西貴港·八年級期末)4.在十四年抗戰過程中,推動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關鍵是()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C.華北事變 D.一二·九運動(2019·天津紅橋·八年級期末)5.有一首歌謠這樣唱道:“蛐蛐叫喊夜聲長,茄子下來菊花黃;沒到八月過中秋,小鬼便搶占沈陽。”它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C.盧溝橋事變 D.長沙保衛戰【技巧總結】對比識記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時間、影響。◆七七事變(1)時間:1937年7月7日(2)地點:北平(3)影響: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趙登禹、佟麟閣將軍壯烈殉國。點撥: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1)紅軍改編:①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②紅軍長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2)正式合作: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這樣,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辱、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點撥:第二次國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標志是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練經典02】(2022·河南·虞城縣春來初級中學模擬預測)6.面對亡國滅種危機,中共中央向全國發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同時音樂家們也創作了大量歌曲,號召人們“為保衛國土流最后一滴血”。下列屬于這一時期的歌詞是()A.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B.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C.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D.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2022·山東臨沂·三模)7.下圖是某事件形勢示意圖。關于該事件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南京國民政府下令守軍固守勿退 B.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C.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D.中國守軍奮起抵抗誓死捍衛疆土(2021·江蘇·徐州市東苑中學(徐州市第三中學初中部)八年級階段練習)8.曾任侵華日軍駐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在他的回憶錄中說:“1937年6月,在東京政界的消息靈通人士之間,私下盛傳著這樣的謠言:‘七夕的晚上,華北將重演柳條溝一樣的事件。’”材料表明日軍在精心策劃(

)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C.“八一三”事變 D.盧溝橋事變(2022·黑龍江·肇源縣第二中學模擬預測)9.朱漢國老師在《明確“十四年抗戰”有重要意義》一文中指出:從抗日戰爭的全過程看,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戰,后八年是全國性抗戰。“局部抗戰”和“全國性抗戰”開始的標志性事件分別是()A.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 B.西安事變和七七事變C.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 D.七七事變和中共七大(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10.部隊番號一般是指按照部隊的性質、編制序列授予的部隊名號。下列部隊番號出現在全面抗戰時期的是()A.工農革命軍 B.工農紅軍 C.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D.中國人民解放軍【技巧總結】區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的時間、影響。區分第二次國共合作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的標志。(1)淞滬會戰時間:1937年8月13日到11月。意義: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2)臺兒莊戰役時間:1938年3月指揮員:李宗仁。影響: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3)保衛大武漢時間:1938年6月到10月。影響:武漢會戰歷時4個多月,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華北、華中、華南大片領土淪入敵手。廣州、武漢失陷后,日軍的兵力已嚴重不足,物力財力都感覺困難,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4)第三次長沙會戰時間:1941年12月結果:中國軍隊殲滅大批日軍,獲得會戰勝利。影響:這次會戰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增強了中國的抗戰力量,中國成為抗擊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并作出重大貢獻。點撥: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的一場勝仗。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武漢會戰標志著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練經典03】(2022·河南信陽·三模)11.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報》新聞:“此次兩軍作戰,雙方傷亡慘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上海一隅之抵抗,對于整個中國均有極大之影響。”新聞敘述的是()A.淞滬會戰 B.臺兒莊戰役 C.平型關大捷 D.百團大戰(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12.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此時中國軍隊卻在某次戰役中取得了對日作戰的勝利,引起當時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將該戰役的勝利稱為“盟軍的勝利”。該戰役是()A.平型關大捷 B.臺兒莊戰役 C.武漢會戰 D.第三次長沙會戰(2022·陜西咸陽·八年級開學考試)13.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的廣大地區。武漢會戰的勝利()A.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B.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C.取得抗戰以來正面戰場最大勝仗D.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2020·四川廣安·八年級期末)14.萬家嶺之戰,沉重打擊了救援106師團的日軍部隊,大大震驚了日軍上下、朝野內外和國際社會,而日軍整整一個師團幾乎遭到滅頂之災,在日本陸軍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次戰役屬于哪次大會戰的一部分。()A.淞滬會戰 B.武漢會戰 C.豫湘桂戰役 D.長沙會戰(2019·天津紅橋·八年級期末)15.因指揮臺兒莊戰役而載入史冊的將領是()A.佟麟閣 B.李宗仁 C.趙登禹 D.鄧世昌【技巧總結】正確識記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主要戰役,區分其影響。1.平型關大捷(1)概況:1937年9月,日軍向平型關開進。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率領下,在平型關一帶伏擊日軍,將日軍全部殲滅。(2)意義: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2百團大戰:(1)目的: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2)概況: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3)主要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4)意義: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點撥: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練經典04】(2019·天津紅橋·八年級期末)16.“八路軍首戰告捷,表現出中國人民確有戰勝敵人的勇氣和力量,使全國人民看到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這是對哪次戰役的評價()A.淞滬會戰 B.北伐戰爭 C.平型關大捷 D.百團大戰(2022·山東臨沂·三模)17.25日拂曉前,第685、第686和第687團全部進入預伏陣地,第344旅一部隱蔽進入了東河南鎮以北的一個高地。此刻第115師作好了一切戰斗準備。此次戰斗()A.為陣地伏擊戰,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B.抗戰以來敵后戰場取得了第一個勝利C.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D.破滅了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2022·山東青島·七年級期末)18.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正面戰場的最大一場勝仗分別是()A.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 B.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C.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 D.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2018·河南周口·九年級期中)19.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寇最大規模的戰役是()A.臺兒莊戰役 B.百團大戰C.平型關大捷 D.渡江戰役(2022·江蘇南京·二模)20.下圖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張形勢圖,該圖反映了()A.北伐勝利進軍 B.井岡山道路開辟C.正面戰場取得了最大一場勝仗 D.敵后戰場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技巧總結】注意區分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的時間、影響。◆中共七大(1)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前夕。(2)時間、地點: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3)主要內容:大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人黨章。(4)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點撥: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人黨章。◆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偉大意義(1)勝利原因:①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②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2)歷史意義: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