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物理《簡單機械》專項練習題(含答案)
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L如圖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食品夾子B,
蹴子
za
C.七,■核桃夾D.鑲子
2.用如圖所示的四種簡單機械,將同一重物從低處勻速提升到高處,在不計機械自重及摩擦的情況下,最
省力的是()
7,?耋
h=2m
G
c.l-rF^D.曲7
彳由X
G
3.如圖所示,用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另一端,分別用力寫、入、瑞勻速拉起鉤
碼。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琳八
.%
*
A.6較大B.乙較大
C.“2較大D.耳、尸2、居的大小相等
4.小凱和小滿同學用相同的拉力尸拉著同一個物體,沿不同的斜面向上勻速運動了相同的距離,如圖所示。
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兩人所做的有用功一樣多
D.甲、乙兩斜面的機械效率相同
5.桿秤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稱量工具,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如圖所示,0為桿秤提紐,阱8cm,秤瓏質
量爐0.2kg,不掛重物和秤碗時,手提提紐,桿秤可水平平衡。用它稱魚,當秤就置于B點時,桿秤再次
水平平衡,此時測得期32cm,則魚的質量為()
A.1.0kgB.0.8kgC.0.6kgD.0.4kg
6.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力不同的物體時,除了動滑輪的重力導致的額外功外,其他因素導致
的額外功與總功之比為一定值。已知動滑輪的重力為1.0N,繩子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N。當勻速提升
重為9.0N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1%,則使用該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的最大值為
()
L
A.90%B.89%C.88%D.87%
7.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口,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先勻遲提升重為是G的物體,額外功與有用功之
比為1:3;再勻速提升重為G的物體。先后兩次繩子自由端的拉刀之比為2:5。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I
A.G1:G2=2:5
B.Gj:G2=1:3
C.先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3:4
D.先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5:6
8.如圖甲所示,用拉力尸豎直向上勻速提升重720N的貨物,貨物移動的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動
滑輪重8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5n/sB.拉力廠為800N
C.拉力戶的功率為360WD.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
9.如圖是某簡易杠桿的示意圖,巳知力如水平,法如,物體重力6?=10N,拉力尸的方向如圖所示,則
片No
10.在長為1000m,高為100m的爬坡路段,一輛質量為1800kg的電動汽車在3000N的牽引力作用下勻速上
坡,電動汽車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斜面的機械效率為,g取10N/kg。
11.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記載了腳踏碓(碓:dui,是一種給稻谷去殼的工具,用腳連續踏木杠
的一端,另一端的碓頭就會連續起落。如圖所示,腳向下踏時,腳踏碓屬于杠桿;彼頭部較細,
是為了減小,增大壓強。
12.如圖甲是我國古代汲水裝置一桔樨,圖乙是它水平靜止時的簡化模型,該裝置是(填簡單機械
名稱);此時配重物重力為G-水桶重力為G?,/,:/2=2:1,若不計桿重,則GIG?:o
H
甲
13.如圖所示,將重力為10N的物體沿斜面向上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若斜面長£為1m,斜面高力為0.3m,
拉力尸為4N,拉力的功率為2W,則此過程中,斜面的機械效率是%,物體從斜面底端運動到斜面
頂端所用的時間是So
14.機械效率越高的簡單機械,必定是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越(選填“大”或“小”),機械效率的數
值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o以同樣速度行駛的列車和小汽車,(選填“列車”
或“小汽車”)動能大。
15.如圖,這是工人師傅用滑輪組提升建筑材料的示意圖,重為800N的建筑材料在500N的拉力作用下勻速
豎直上升了加,所用的時間為5s,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力做功的功率為W,滑輪組的機械效
率為o(g取10N/kg)
F
16.如圖所示為我國古人運送巨木的勞動情景示意圖,他們通過橫桿、支架、石塊等將其移到其他地方,移
動過程中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是為了(選填“增大”或“減小”)支架對地面的壓
強;若他們無法將巨木抬起,則有可能抬起巨木的改進方案有(填寫番號)。①再增加幾個人
在橫桿右端往下壓②用另一根硬棒綁在橫桿上加長橫桿③增大橫桿上懸繩與支架之間的距離。
17.請在圖中根據靜止的杠桿的動力臂畫出動力E的示意圖。
18.圖甲是小明自行車的手閘,其中ABO可視為一種杠桿,簡化示意圖如圖乙,0為支點,E為阻力,請在
圖乙中畫出作用在4點的最小動刀£及其力臂九。
19.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在基地發現了一臺活塞式抽水機,在杠桿。處用力便可取水。請在圖
中畫出:
(1)阻力K的力臂4;
(2)在C處所用最小力”的示意圖。
20.小明有一件重約15N的工藝品,用細線懸掛兩端點4夕處于靜止狀態,如圖甲所示。他懣用平衡的知
識,通過計算在46連線上找出。點的位置,以便用一根細線系在。點將工藝品懸掛起來,靜止時如圖乙
所示,并計算出工藝品的重力。小明身邊只有一把彈簧測力計(0?10N)、一把刻度尺和若干細線,他設計
了如下實驗,請完成以下實驗步驟:
甲乙丙r
(1)取下工藝品,用刻度尺測出工藝品長度〃B=cm,如圖丙所示;
(2)用彈簧測力計拉住左端,6端用細線懸掛,平衡時如圖丁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讀數E=8.0N;
(3)交換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位置,平衡時工藝品的位置也如圖丁所示,彈簧測力計讀數£=6.0N;
(4)由此可以計算出該工藝品的重力aNo
(5)計算出0點到端點/間的距離U=emo
(6)反思:要準確找出。點的具體位置,除準確測量外,關鍵實驗條件是(只須寫出一個條
件即可)。
21.學習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后,小明用同樣的滑輪,組裝成兩個滑輪組,完成了兩次不同的實驗,分別
如圖甲、乙所示,實驗數據如表格所示。
物體上升彈簧測力彈簧測力計
次數物體重/N機械效率
高度/cm計示數/N移動距離/cm
12101.520
22101.0
(1)第一次實驗的機械效率是;(結果保留至0.1%)
(2)笫二次實驗,如圖乙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是cm,分析比較兩次機械效率,發
現第二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實驗測得滑
輪組的機械效率。
L1
甲乙
22.如圖所示,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重力G=1000N,動滑輪重力G動=20()N。在工人用力
E作用下,重物勻速上升,30s達到規定高度6m處。不計繩重和機械之間的摩擦。求:
(1)拉力做功的功率;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若用該裝置提升另一重物時,機械效率達到90%,則該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23.某人始終雙腳站在地上,用滑輪組從水池底勻速提起實心圓柱體A,如示意圖甲。A從離開池底到剛要
離開水面的過程中,其底面受到水的壓強與時間關系AT如圖乙。A從剛離開池底到拉出水面并繼續向上
運動的過程中,人對地面的壓強與時間關系P人-匕如圖丙。A未露出水面之前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1;A離開
水面后裝置的機械效率為〃2。已知人的質量為60kg,人雙腳站地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500cl<A的底
面積為200cm2,小:772=15:16,P*=l.OX103kg/m3o不計摩擦和繩重及水的阻力,^10N/kg,A不吸且
不溶于水,A底部與池底不密合,忽略液面高度變化,圖甲中①@③④段繩均豎直。
(1)求池水深度和A的上升速度;
(2)求A的高度和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
(3)求A未露出水面前人對繩的拉力和A全部露出水面后人對繩的拉力;
參考答案
1.如圖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D.鑲子
【答案】C
【解析】A.食品夾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A不符合題意;
B.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故B不符合題意;
C.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C符合題意;
D.鑲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用如圖所示的四種簡單機械,將同一重物從低處勻速提升到高處,在不計機械自重及摩擦的情況下,最
省力的是()
A.
D.
G
【答案】B
【解析】如選項A中圖,動滑輪是省力杠桿,其動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則動力是阻力的一半,即
F=-G
2
如選項B中圖,根據機械功原理,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所以由=得
「GhGx2m2c
F=——=---------=—G
L5m5
如選項C中圖,設限.力臂為£,則從支點到動力作用點長度為3"因為動力作用線與橫桿夾角為30。,說
明動力臂長度為橫桿的一半,即:根據杠桿平衡條件a4=鳥人可得
F等々G
-L3
2
如選項D中圖,定滑輪是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則尸=G。綜上所述,通過比較得知,B選項中
2
/最小,即在不計機械自重及摩擦的情況下,最省力的是斜面,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如圖所示,用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另一端,分別用力耳、鳥、瑞勻速拉起鉤
碼。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尸1較大B.乙較大
C.%較大D.6、尸2、居的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圖中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不能省力,所以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勻速向上拉物體
時,無論向哪個方向拉動繩子,施加在繩子上的拉力都與物體重力相等,所以三種拉法所用拉力一樣大,
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o
4.小凱和小滿同學用相同的拉力尸拉著同一個物體,沿不同的斜面向上勻速運動了相同的距離,如圖所示。
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兩人所做的有用功一樣多
D.甲、乙兩斜面的機械效率相同
【答案】B
5.桿秤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稱量工具,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如圖所示,0為桿秤提紐,好8cm,秤坨質
量爐0.2kg,不掛重物和秤珀時,手提提紐,桿秤可水平平衡。用它稱魚,當秤就置于3點時,桿秤再次
水平平衡,此時測得加=32cm,則魚的質量為()
B
A.1.OkgB.0.8kgC.0.6kgD.0.4kg
【答案】B
【解析】桿秤是一只杠桿,。是支點,當桿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G>,OA=G*OB
則魚受到的重力
G稗席OB_用種此gOB_0.2kgxlON/kgx32cm
=8N
OAOA8cm
魚的質量為
8N
=0.8kg
lON/kg
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6.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力不同的物體時,除了動滑輪的重力導致的額外功外,其他因素導致
的額外功與總功之比為一定值。已知動滑輪的重力為1.0N,繩子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N。當勻速提升
重為9.0N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1%,則使用該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的最大值為
()
A.90%B.89%C.88%D.87%
【答案】B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
xlOO%
則
〃=%x100%=---------空----------xlOO%
%G物〃+G動h+F題外h
又
77=81%
G物=9.0N
可得
G額外=11N
由題意可知,其他因素導致的額外功與總功之比為一定值,即有
—二任二10%
G物+G動+G額外11N
當繩子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N時,則有
"二區x100%=———~:—x100%
%G物〃+G動h+F額外h
可得
及外=x10%=2x50Nx10%=10N
G物=2月「G動一/外=2x50N—1N—1ON=89N
故達到最大拉力時,機械效率的最大值為
77=^LxlOO%=-----細:一xlOO%=-^-xlOO%=-^-xlOO%=89%
%G物〃十%"七外力24100N
故選B。
7.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n,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先勻遲提升重為是G的物體,額外功與有用功之
比為1:3;再勻速提升重為G的物體。先后兩次繩子自由端的拉刀之比為2:5。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I
A.G:G?=2:5
B.G[:G、=1:3
C.先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3:4
D.先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5:6
【答案】BD
【解析】AB.因為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有用功為提升物體所做的功,額外功為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由題
意知,滑輪組先勻速提升重為是G的物體,額外功與有用功之比為1:3;即
3G動力
解得G動二:G。再勻速提升重為G的物體。先后兩次繩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為2:5,即
/(G動+G)消+G)/+a_2
,g(G動+。2)g號+G)?+。25
解得
G23
故A錯誤,B正確;
CD.根據
4^Wm_Gh=Gh_G
Wi::FsF?汕nF
先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
Q5
7I_nF}_F[_G{F2_1x5_5
*F2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8.如圖甲所示,用拉力產豎直向上勻速提升重720N的貨物,貨物移動的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動
滑輪重8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5n/sB.拉力廠為800N
C.拉力產的功率為360WD.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
【答案】D
【解析】A.由題意可知,根據u=士得,貨物的提升速度為
t
s1m”,
v=-=——=O.5m/s
t2s
因動滑輪上有兩股繩子承重,故繩子自由端的移動速度為
i/=2v=2x0.5m/s=1m/s
故A不符合題意;
B.不計繩重和輪與軸間的摩擦,卷揚機拉力為
產二gX(G物+G動)=gX(720N+80N)=400N
故B不符合題意;
C.由〃=匕得,拉力尸的功率為
t
卬
In=---=-^-=Fv'=400Nxlm/s=400W
故c不符合題意;
D.由題意可得,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鴛色*=9。%
唯2FhIF800N
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9.如圖是某簡易杠桿的示意圖,已知力如水平,OA=OB,物體重力6i=l()N,拉力戶的方向如圖所示,則
后No
【答案】20
10.在長為1000m,高為100m的爬坡路段,一輛質量為1800kg的電動汽車在3000N的牽引力作用下勻速上
坡,電動汽車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
【答案】①.豎直向下
②.60%
【解析】由于重力是地球對地球表面物體的引力,所以重力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故電動汽車受到的重
力方向是豎直向下。
斜面的機械效率
%=空=幽處出3駟*°。%=6。%
%Fs3000Nx1000m
11.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記載了腳踏碓(碓:dui,是一種給稻谷去殼的工具,用腳連續踏木杠
的一端,另一端的碓頭就會連續起落。如圖所示,腳向下踏時,腳踏碓屬于杠桿;稚頭部較細,
是為了減小,增大壓強。
【答案】①.費力
②.受力面積
【解析】由圖可知,用腳連續踏木杠時,。點為支點,支點到腳施加的動力的距離為動力臂,支點到碓頭
的重力的距離為阻力臂,由于動刀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腳踏碓屬于費力杠桿。
碓頭部較細,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這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
12.如圖甲是我國古代汲水裝置一桔樟,圖乙是它水平靜止時的簡化模型,該裝置是(填簡單機械
名稱);此時配重物重力為G-水桶重力為/,:/2=2:1,若不計桿重,則G:G?=o
甲
【答案】①.杠桿②.1:2
【解析】由于該裝置可以簡化為統支點轉動的硬棒,所以該裝置為杠桿。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G11=G12
由于上:左2:1,則
5工」
Gz/.2
13.如圖所示,將重力為10N的物體沿斜面向上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若斜面長£為斜面高力為0.3m,
拉力尸為4N,拉力的功率為2W,則此過程中,斜面的機械效率是%,物體從斜面底端運動到斜面
頂端所用的時間是So
【答案】①.752
【解析】拉動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為
Wr.=G/z=10Nx0.3m=3J
總功為
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二區x100%=—x100%=75%
K.4J
根據
八r=w—=F-L---
可得,物體從斜面底端運動到斜面頂端所用的時間是
Fs4Nx1mc
t=—=----------=2s
P2W
14.機械效率越高的簡單機械,必定是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越(選填“大”或“小”),機械效率的數
值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o以同樣速度行駛的列車和小汽車,(選填“列車”
或“小汽車”)動能大。
【答案】①.大②.小于③.列車
15.如圖,這是工人師傅用滑輪組提升建筑材料的示意圖,重為800N的建筑材料在500N的拉力作用下勻速
豎直上升了1m,所用的時間為5s,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力做功的功率為W,滑輪組的機械效
率為o(g取10N/kg)
【答案】①.200②.80%
16.如圖所示為我國古人運送巨木的勞動情景示意圖,他們通過橫桿、支架、石塊等將其移到其他地方,移
動過程中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是為了(選填“增大”或“減小”)支架對地面的壓
強;若他們無法將巨木抬起,則有可能抬起巨木的改進方案有(填寫番號)。①再增加幾個人
在橫桿右端往下壓②用另一根硬棒綁在橫桿上加長橫桿③增大橫桿上懸繩與支架之間的距離。
【答案】①.減小②.①②
【解析】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是為了在壓力不變,增大接觸面的面積從而減小支架對地面的
壓鳧。
由圖中可知,該裝置構成了一個杠桿,若他們無法將巨木抬起,則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F\1^F21Z
可知,為了抬起巨木,在阻力與阻力臂不變時,可以采取增大動力或動力臂等措施將巨木抬起;
①再增加幾個人橫桿右端往下壓時,增大了動力,故①符合題意;
②用另一根硬棒綁在橫桿上加長橫桿時,增大了動力臂,故②符合題意;
③增大橫桿上懸繩與支架之間的距離時,增大了阻力臂,故③不符合題意。
故選①
17.請在圖中根據靜止的杠桿的動力臂兒,畫出動力£的示意圖。
【解析】由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就是力臂,因此動力£所在位置與動力臂乙垂直,作用點在杠桿上,
由阻力可判斷動力方向向上,如圖所示:
18.圖甲是小明自行車的手閘,其中ABO可視為一種杠桿,簡化示意圖如圖乙,。為支點,£為阻力,請在
圖乙中畫出作用在力點的最小動刀£及其力臂人。
【解析】由杠桿平衡條件月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圖中支
點在。點,因此"作為動力盾Z最長;動力的方向應該向下,過點力垂直于以向下作出最小動力E的示
意圖,如圖所示:
BB
19.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在基地發現了一臺活塞式抽水機,在杠桿C處用力便可取水。請在圖
中畫出:
(1)阻力工的力臂右;
(2)在。處所用最小力E的示意圖。
【答案】(D由圖知道,。是支點,過0向阻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心,即。為力臂,如下圖
(2)過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阻力與阻力皆不變時,要動力最小,則動力皆應最長,連接支點0與。點,
則比t為最長的動力臂%;阻力的方向已標出,所以動力的方向應該向下,從。點作心的垂線就得到在C
點施加的最小動力匹,如下圖
20.小明有一件重約15N的工藝品,用細線懸掛兩端點4、夕處于靜止狀杰,如圖甲所示。他懣用平衡的知
識,通過計算在48連線上找出。點的位置,以便用一根細線系在0點將工藝品懸掛起來,靜止時如圖乙
所示,并計算出工藝品的重力。小明身邊只有一把彈簧測力計(0?10N)、一把刻度尺和若干細線,他設計
了如下實驗,請完成以下實驗步驟:
里乙內「
(1)取下工藝品,用刻度尺測出工藝品長度0=cm,如圖丙所示;
(2)用彈簧測力計拉住力端,夕端用細線懸掛,平衡時如圖丁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讀數E=8.0N;
(3)交換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位置,平衡時工藝品的位置也如圖丁所示,彈簧測力計讀數£=6.0N;
(4)由此可以計算出該工藝品的重力4No
(5)計算出0點到端點力間的距離幾=cmo
(6)反思:要準確找出。點的具體位置,除準確測量外,關鍵實驗條件是(只須寫出一個條
件即可)。
【答案】①.35.0②.14③.15④.杠桿平衡條件
【解析】(1)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工藝品的正確長度為35.0cm,故讀數為35.0cm。
(4)(5)當以力端為動力作用點時,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
K?匹=G?Zee
即
8NX35.0cm=GX(35.0cm①
當以B端為動力作用點時,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
A?ZAB=G?LM
即
6NX35.OcmnGCZoA②
由①②得,6^=14N,La,=15cmo
(6)當要準確找出。點的具體位置,除準確測量外,關鍵實驗條件利用杠桿平衡條件。
21.學習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后,小明用同樣的滑輪,組裝成兩個滑輪組,完成了兩次不同的實驗,分別
如圖甲、乙所示,實驗數據如表格所示。
物體上升彈簧測力彈簧測力計
次數物體重/N機械效率
高度/cm計示數/N移動距離/cm
12101.520
22101.0
(1)第一次實驗的機械效率是;(結果保留至0.1%)
(2)第二次實驗,如圖乙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是cm,分析比較兩次機械效率,發
現第二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笫一次實驗測得滑
【答案】①.66.7%②.30③.等于
22.如圖所示,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重力G=】OOON,動滑輪重力G動=2O()N。在工人用力
尸作用下,重物勻速上升,30s達到規定高度6m處。不計繩重和機械之間的摩擦。求:
(1)拉力做功的功率;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若用該裝置提升另一重物時,機械效率達到90%,則該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
【答案】(1)240W;(2)83.3%;(3)1800N
【解析】解:(1)承擔物重的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3,不計繩重和機械之間的摩擦,拉力
G+G動_1000N+200N
=400N
n3
拉力移動距離
s=〃/?=3x6m=18m
拉力做功
W=Fs=400Nx18m=72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P=U/=7200J=24()W
t30s
(2)滑輪組的有用功
^.=G/7=1000Nx6m=6000J
機械效率
〃隼x.=鬻^00—33%
(3)若用該裝置提升另一重物時,機械效率達到90%,則
G7f
〃'=Yxioo%=x100%=-——xKX)%=90%
G'h'+G動h'G+200N
解得該重物的重力是G'=1800N。
答:(1)拉力做功的功率240W;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83.3%;
(3)若用該裝置提升另一重物時,機械效率達到90%,則該重物的重力是1800N。
23.某人始終雙腳站在地上,用滑輪組從水池底勻速提起實心圓柱體A,如示意圖甲。A從離開池底到剛要
離開水面的過程中,其底面受到水的壓強與時間關系R-匕如圖乙。A從剛離開池底到拉出水面并繼續向上
運動的過程中,人對地面的壓強與時間關系P人如圖丙。A未露出水面之前裝置的機械效率為公;A離開
水面后裝置的機械效率為〃2。已知人的質量為60kg,人雙腳站地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500皿2,A的底
33
面積為200cm2,/7i:/72=15:16,^*=1.OX10kg/mo不計摩擦和繩重及水的阻力,r10N/kg,A不吸且
不溶于水,A底部與池底不密合,忽略液面高度變化,圖甲中①?③④段繩均豎直。
(1)求池水深度和A的上升速度;
(2)求A的高度和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
(3)求A未露出水面前人對繩的拉力和A全部露出水面后人對繩的拉力;
(4)求動滑輪的重力。
【答案】(1)4m,0.2m/s;(2)Im,200N;(3)4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力系統改造項目合同范本2025
- 生產員工培訓
- 良肢位擺放護理教案
- 倉儲物流設備租賃合同范例
- 美瞳行業競品分析
- 植物模擬試題(含參考答案)
- 工程項目合同進度協議書
- 債務償還及分割合同
- 礦山地質工作總結
- 農業機械設備租賃合同樣本2
- (完整版)《計算機控制系統》課后題答案-劉建昌等科學出版社
- 頸部斷面與影像解剖ppt課件精選
- Q∕SY 05175-2019 原油管道運行與控制原則
- 汽車收音機天線的參數
- 供配電系統畢業設計
- 《藝術學概論考研》課件藝概緒論
- 工廠致全體員工一份感謝信
-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高校中層領導干部( 54頁)
- 中職一年級數學課外活動趣味數學基礎知識競賽課件(必答+選答+風險題含倒計時PPT)
- 工藝評審記錄表
- 新加坡觀賞魚國際貿易發展模式及對我國的啟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