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01S工業園區環境影響評價及減緩對策TOC\o"1-2"\h\u5340第一章總則 1207171.1編制依據 1314391.2評價原則 163611.3評價重點 125191.4環境保護目標 1151001.5評價因子 1109721.6評價范圍 1251501.7環境功能區劃與評價標準 187831.8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 1214341.9評價技術路線 119712第二章園區規劃概述 1159482.1園區發展歷程 15082.2規劃目標與范圍 190602.3功能布局和用地規劃 1172162.4環境保護規劃 1752第三章園區現狀調查 118373.1自然環境概況 1160593.2社會社會概況 1247513.3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83653.4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112304第四章園區現狀分析與評價 143514.1資源利用現狀分析與評價 123964.2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分析與評價 1136884.3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評價 1321264.4區域污染源調查與評價 1236964.5園區現存環境問題與制約因素分析 11372第五章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139805.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263335.2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300245.3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273785.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276235.5環境風險影響分析 113596第六章環境影響減緩對策和措施 1244326.1大氣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1204936.2地表水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1274146.3土壤與地下水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1246546.4聲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1181376.5固體廢物影響減緩措施 113585第七章環境管理、環境監測計劃及跟蹤評價 1265107.1環境管理規劃 1288247.2環境監測計劃 1276887.3跟蹤評價 13290第八章結論 1108298.1園區規劃概要 1261908.2環境影響分析 1318588.3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1第一章總則1.1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月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3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0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8年4月1日;1.1.1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月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3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0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8年4月1日;1.1.2省、地方法規、政策《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2)《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江蘇省人民政府2013年7月);(3)《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蘇環辦〔2009〕92號;《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10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切實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1〕69號;《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蘇政辦發[2013]9號;《關于印發江蘇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的通知》蘇環辦[2009]161號。《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10年9月29);《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蘇環辦〔2009〕92號)。《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蘇政發〔2014〕1號)1.2評價原則(2(2)一致性。評價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應與規劃的環境影響的性質、程度和范圍相一致,并應與規劃所涵蓋區域的環境管理要求相適應。(3)整體性。評價應考慮各種資源和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注重規劃實施對生態系統的整體影響和綜合效果。(3)整體性。評價應考慮各種資源和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注重規劃實施對生態系統的整體影響和綜合效果。(4)科學性。評價選擇的基本信息和數據要真實、有代表性,評價方法要科學、適用,評價結論要簡單、可信。1.3評價重點((1)了解園區環境現狀,掌握園區環境背景,對該區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進行調查,分析園區活動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可能限制園區發展的環境因素。(2)根據園區周圍環境質量、區域生態功能特殊組成,園區施工期間會引起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因素分析和預測,大氣、水污染物排放研發園區大氣和水環境,提出總體污染物能力園區周圍的環境項目。(3)對園區基礎設施的規模進行理性分析,對實施的污染措施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明確界定該區域的污染優先事項,并建議對該地區的環境污染進行全面預防控制。(4)分析計劃場景,分析計劃的基本條件、具體方案和可能的不確定性,并通過不同的場景分析。分析規劃實施的利弊影響,設定規劃目標,構建環境影響識別及評價體系。(5)在環境保護上,對園區產業規劃方案(發展規模、功能分區、產業結構與布局等)進行綜合論證,提出調整完善的相關建議。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給環境管理部門對該區的環境管理提供決策依據。(5)在環境保護上,對園區產業規劃方案(發展規模、功能分區、產業結構與布局等)進行綜合論證,提出調整完善的相關建議。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給環境管理部門對該區的環境管理提供決策依據。1.4環境保護目標大氣環境保護目標大氣環境保護對象主要是規劃范圍內及周邊的居住點,環境保護目標所在區域按照功能分區的要求,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大氣環境保護對象主要是規劃范圍內及周邊的居住點,環境保護目標所在區域按照功能分區的要求,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二級標準。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主要是園區內的太倉塘、夏駕河、婁江、小虞河、吳淞江、青陽港,根據《江蘇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蘇政復〔2003〕29號)》,地表水保護目標及環境功能具體見表1.4。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主要是園區內的太倉塘、夏駕河、婁江、小虞河、吳淞江、青陽港,根據《江蘇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蘇政復〔2003〕29號)》,地表水保護目標及環境功能具體見表1.4。表1.4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序號保護對象方向環境功能1太倉塘(婁江)N《GB3838-2002》Ⅳ類水體2夏駕河E《GB3838-2002》Ⅳ類水體3小虞河W《GB3838-2002》Ⅳ類水體4吳淞江WS《GB3838-2002》Ⅳ類水體5青陽港W《GB3838-2002》Ⅳ類水體聲環境保護目標聲環境保護目標是園區內及周邊的居住區,噪聲控制標準為2類,控制區內需滿足其環境功能要求,不得產生噪聲擾民的現象。本次環評的聲環境重點保護目標為園區邊界200m范圍內的居住區、學校等敏感區域。聲環境保護目標是園區內及周邊的居住區,噪聲控制標準為2類,控制區內需滿足其環境功能要求,不得產生噪聲擾民的現象。本次環評的聲環境重點保護目標為園區邊界200m范圍內的居住區、學校等敏感區域。(4)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園區水源取自傀儡湖和長江,不取用地下水源,園區區內無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1.5評價因子本次評價因子詳見表1.5。表1.5評價因子確定表環境現狀評價因子影響預測因子總量控制因子大氣SO2、NO2、PM10、硫酸霧、氯化氫、甲醛、氨氣、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氟化氫、PM2.5、臭氧SO2、NO2、PM10、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HCl、硫酸霧、甲醇、氨、PM2.5。SO2、NOx、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HCl、硫酸霧、氟化氫、氨氣地表水pH、水溫、DO、CODcr、氨氮、總磷、總氮、SS、氰化物、六價鉻、石油類、BOD5、銅、鎳、鉛、揮發酚、鎘、鉻、砷、鋅COD、氨氮、總磷COD、氨氮地下水pH、總硬度(以CaCO3計)、NH3-N、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Cd、Hg、As、Cu、Zn、Ni、氰化物、氟化物、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土壤、底泥pH、砷、鎳、銅、鉻、鋅、鎘、汞、鉛——聲環境等效連續A聲級等效連續A聲級—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的綜合利用、處理處置—工業固體廢物排放總量生態農田、人口、城鎮、綠化、水生生態、動植物、地質災害——1.6評價范圍(1)大氣評價范圍:以園區為中心,園區邊界向外延伸2km作為評價范圍。(1)大氣評價范圍:以園區為中心,園區邊界向外延伸2km作為評價范圍。(2)地表水評價范圍:園區內的太倉塘、夏駕河、婁江、小虞河、吳淞江、青陽港等。(3)地下水評價范圍:以園區為范圍,同時考慮園區邊界2.5km。(4)噪聲評價范圍:園區內及邊界外200米范圍。(5)生態評價范圍:園區及沿園區邊界外擴1km。1.7環境功能區劃與評價標準1.7.1環境功能區劃(1)大氣環境功能區:園區及其周邊為二類功能區。(1)大氣環境功能區:園區及其周邊為二類功能區。(2)環境功能分區:地面水和地表水的江蘇省內地區水環境功能區劃的水體等主要執行標準的水生環境中的Ⅳ類。(3)《根據聲環境功能區劃的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工業區),是一個標準的適用地區3類,而4a級標準的適用地區位于兩側的主要交通路線。混合住宅、商業和工業區域應歸入第2類。1.7.2評價標準(1)空氣標準園區大氣環境功能區劃分為二類區域,常規空氣污染物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執行。具體數值如表1.7-1所示。表1.7-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污染因子環境質量標準(mg/m3)依據1小時平均24小時平均SO20.500.1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NO20.200.08PM10—0.15PM2.5—0.075臭氧0.20.16(日最大8小時平均)二甲苯0.3(一次)—《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氯化氫0.05(一次)0.015硫酸霧0.30(一次)0.10氨氣0.20(一次)—甲醛0.05(一次)—氟化物0.02(一次)0.007TVOC—0.60《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中8小時均值甲苯0.60.6前蘇聯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大容許濃度非甲烷總烴4.02.0《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96)》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和以色列標準(2)水質量標準園區范圍內的太倉塘、夏駕河、小虞河、吳淞江、婁江、青陽港均執行Ⅳ類水環境標準。具體參見表1.7-2。表1.7-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單位:mg/L,pH值無量綱)項目Ⅳ類標準限值依據pH6-9《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BOD56氨氮1.5IMn10COD30DO3總磷0.3總氮1.5SS*30氰化物0.2揮發酚0.01石油類0.5總氰化物0.2總砷0.1總汞0.001總鎘0.005總銅1.0六價鉻0.05鋅2pH無量綱,*參照水利部《地表水資源質量標準》(SL63-94)聲環境質量標準區域聲環境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其中居住區、工業區、道路交通干線等區域分別執行2、3、4a類標準,夜間突發噪聲最大值不超過標準值15dB(A),具體見表1.7-4。區域聲環境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其中居住區、工業區、道路交通干線等區域分別執行2、3、4a類標準,夜間突發噪聲最大值不超過標準值15dB(A),具體見表1.7-4。表1.7-4聲環境質量標準(單位:dB(A))類別2類3類4a類晝間606570夜間505555(4)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園區內土壤執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園區內土壤執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的三級標準,具體見表1.7-5。表1.7-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單位:mg/kg)pH鎘砷銅鉛鉻汞鋅鎳>6.51304005004001.5500200項目最高容許含量在酸性土壤上(pH<6.5)在中性和堿性土壤上(pH≥6.5)鎘及其化合物(以Cd計)520汞及其化合物(以Hg計)515鉛及其化合物(以Pb計)3001000鉻及其化合物(以Cr計)*6001000砷及其化合物(以As計)7575硼及其化合物(以水溶性B計)150150銅及其化合物(以Cu計)**250500鋅及其化合物(以Zn計)**5001000鎳及其化合物(以Ni計)**100200依據《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841.7.3廢氣排放標準園區企業工藝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二級標準,見表1.7-7。園區企業工藝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二級標準,見表1.7-7。表1.7-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mg/m3H=15mH=20mH=30mSO22.64.3155500.4氮氧化物0.771.34.42400.12煙/粉塵3.55.9231201.0甲苯3.15.218402.4二甲苯1.01.75.9701.2HCl0.260.431.41000.2氯氣0.520.872.9650.4氟化物0.100.170.5990.02非甲烷總烴1017531204.0鍋爐及工業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見表1.7-8。鍋爐及工業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見表1.7-8。表1.7-8鍋爐及工業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鍋爐燃料煙塵濃度(mg/Nm3)SO2濃度(mg/Nm3)NOx濃度(mg/Nm3)輕柴油100500400天然氣50100400煤200900/(2)廢水排放標準園區居住區生活污水排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接管標準執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園區居住區生活污水排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接管標準執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的標準要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接管標準見表1.7-9。表1.7-9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接管標準(單位:mg/L,PH無量綱)序號項目A等級B等級C等級標準來源1pH6.5~9.56.5~9.56.5~9.5污水廠進水執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標準要求2SS4004003003COD5005003004BOD53503501505NH3-N4545256總磷(以P計)8857石油類2020158動植物油1001001009總氮707045(3)噪聲排放標準居住區噪聲執行《工業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居住區噪聲執行《工業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工業區噪聲執行3類標準,道路交通干線兩側執行4類標準,夜間突發噪聲最大值不超過標準值15dB(A),具體見表1.8-12。表1.7-12工業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dB(A))類別234a晝間606570夜間5055551.8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1.8.1評價指標體系在環境影響識別的基礎上,結合規劃和環境背景調查,規劃涉及區域環境敏感目標,參照《綜合生態產業園區標準》,相關省份的要求,考慮城市和國家的定量數據采集,同時根據園區的性質對環境影響進行規劃,建立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在環境影響識別的基礎上,結合規劃和環境背景調查,規劃涉及區域環境敏感目標,參照《綜合生態產業園區標準》,相關省份的要求,考慮城市和國家的定量數據采集,同時根據園區的性質對環境影響進行規劃,建立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1.8.2評價方法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按照環境科學、生態學、經濟學等學問的理論和方法規劃園區,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根據評價內容以不同的方法完成評價。表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按照環境科學、生態學、經濟學等學問的理論和方法規劃園區,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根據評價內容以不同的方法完成評價。表1.8-1。表1.8-1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內容方法社會經濟環境現狀調查與分析資料收集、現場調查環境影響識別專家咨詢、核查表法環境影響預測常規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方法、專家判斷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專家判斷法、環境承載力評估公眾參與問卷調查、論證會、網絡公示1.9評價技術路線本次評價采用的技術路線見圖1.9-1。圖1.9-1評價路線圖
第二章園區規劃概述2.1園區發展歷程經過多年的發展,園區管轄面積不斷擴大,現有管轄面積約115平方公里。園區面積包括:省批園區面積、國批園區面積、國批出口加工區、代管轄區域。昆山工業園區管委會于2001年7月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此次環評依據《昆山市總體規劃咨詢》(2000.11)和《昆山工業園區總體規劃》(2000.11)進行評價,評價面積為77.68平方公里。根據《關于率先在昆山工業園區等園區開展回顧性環境影響評價的通知》(蘇環函〔2007〕34號),園區管委會于2008年進行昆山工業園區環境影響回顧性評價工作,回顧性評價面積115平方公里。根據《關于率先在昆山工業園區等園區開展回顧性環境影響評價的通知》(蘇環函〔2007〕34號),園區管委會于2008年進行昆山工業園區環境影響回顧性評價工作,回顧性評價面積115平方公里。為落實和深化規劃適應昆山工業園區園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實現轉型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2013年,園區編制《昆山工業園區總體規劃(2013-2030)》,規劃面積約115平方公里。2.2規劃目標與范圍2.2.1規劃目標為適應昆山工業園區建設新形勢新要求,實現產業升級,園區生態,城市現代化目標,本規劃將堅持產業升級,園區生態,城市現代化目標,推進單工園區向城市復合型工業園區轉型。為適應昆山工業園區建設新形勢新要求,實現產業升級,園區生態,城市現代化目標,本規劃將堅持產業升級,園區生態,城市現代化目標,推進單工園區向城市復合型工業園區轉型。2.2.2規劃范圍及規劃時段(1)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包括昆山工業園區行政轄區,北至昆太路,東至昆山東部市界-花橋鎮界,南至陸家鎮界-吳淞江-青陽港-312國道,西至小虞河-滬寧鐵路-司徒下塘-東環城河,規劃總面積約115平方公里。(2)規劃期限規劃基準年為2012年,規劃時段為2013-2030年。2.3功能布局和用地規劃2.3.1供水規劃園區生活用水由傀儡湖和長江雙水源供水,第三水廠、涇河水廠保持園區生活用水由傀儡湖和長江雙水源供水,第三水廠、涇河水廠保持60萬立方米/日供水規模,第四水廠擴建至90萬m3/d,滿足園區安全用水需求。規劃擴建兵希增壓泵站,占地1.0公頃,規模35萬m3/d,保留陸家增壓站,其供水量為10萬m3/d。區內工業用水由光電產業區內的水廠(第四水廠)供給。規劃保留現狀主干管,主干管沿南北向的青陽路、黃浦江路、洞庭湖路、夏西街,東西向楊樹路、南浜路、前進東路、慶豐路敷設,管徑為DN800—DN1200mm。結合道路提高管道配水能力、改造鋪設部分給水次干管,降低水體漏損率。2.3.2排水規劃本片區污水由區內外污水處理廠共同處理。規劃保留港東污水處理廠、蓬朗污水處理廠和日本工業園污水處理廠,主要收集區內青陽單元、東部新城與精密機械園污水。港東污水處理廠現狀規模為5.0萬m3/d,規劃規模為12萬m3/d。蓬朗污水處理廠現狀規模為6.0萬m3/d,規劃規模為28萬m3/d。日本工業園污水處理廠現狀規模為2.5萬m3/d,規劃規模為10萬m3/d。廢除昆山城市污水處理廠,改建為青陽污水泵站,污水通過泵站送至蓬朗污水處理廠處理;廢除鐵南污水處理廠,新建鐵南污水泵站將污水送至吳淞江污水處理廠處理,吳淞江污水處理廠現狀處理規模2.5萬m3/d,規劃處理規模10萬m3/d。遠期新建一根DN1000毫米壓力管跨過青陽港并沿婁東路、樾河北路新建d1200毫米污水主管,將城市污水處理輸送至蓬朗污水處理廠。京滬鐵路以南,沿柏廬路、雁蕩山路、祝墩路、中花園西路鋪設污水收集主管,污水送往吳淞江污水處理廠處理。夏駕河以西、黃浦江路以東污水匯入金沙江路上和太湖路上的污水主干管,送往港東污水處理廠,夏駕河以東污水匯入富春江路、澄湖路和蓬溪路上的污水主干管,送往蓬朗污水處理廠。精密機械片區內的污水匯入孔雀路和玫瑰路的污水主干管,送往日本工業園污水處理廠。主干管管徑d300-d1200毫米。沿朝陽西路、車站路、順帆路等鋪設污水支管,管徑d300-d400毫米,提高管網收集覆蓋率。東部新城結合主、次干路或沿河敷設污水支管,控制好污水管道走廊,污水管徑d300—d400毫米。區內新建污水管網與道路建設同步實施,一般布置在道路的西、北側。2.3.3燃氣規劃由分輸站通過高壓A級(4.0兆帕)管道引入利通門站降壓后接入城市市政燃氣中壓管網供氣。以由分輸站通過高壓A級(4.0兆帕)管道引入利通門站降壓后接入城市市政燃氣中壓管網供氣。以“西氣東輸”和“川氣東送”天然氣作為主氣源。保留現狀自利通門站至太倉分輸站的次高壓管線,沿312國道、太湖路鋪設。天然氣中壓管道從各高中壓調壓站出口沿主次干道路鋪設,在園區內內形成中壓環網。燃氣管道采用中壓、低壓兩級管網系統,市政道路上鋪設中壓管,各小區內部道路鋪設低壓管,通過用戶調壓箱向用戶供氣。燃氣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線的西側或北側,管材采用PE管或球墨鑄鐵管,過路管采用無縫鋼管,保證供氣安全。2.3.4環衛規劃(1)垃圾處理生活垃圾分類裝袋后收運至垃圾轉運站,可回收垃圾送至回收企業;廚余垃圾運送至巴城規劃生化處理中心進行制肥等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定點定期收集,獨立收運至巴城規劃有害及危險生活垃圾分類裝袋后收運至垃圾轉運站,可回收垃圾送至回收企業;廚余垃圾運送至巴城規劃生化處理中心進行制肥等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定點定期收集,獨立收運至巴城規劃有害及危險廢棄物處置場;其他垃圾由垃圾轉運站分選出適合焚燒和不適合焚燒垃圾,分類壓縮后分別運往位于巴城的垃圾焚燒廠和垃圾填埋場。工業垃圾中有害及危險垃圾獨立運送至有害及危險廢棄物處置場,其他工業垃圾送至資源化中心進行綜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垃圾進行焚燒或填埋。建筑垃圾、醫療廢物分別獨立收運至建筑垃圾處置場與醫療廢物處理中心。(2)生活垃圾轉運站改造現有轉運站,實現分類收集與轉運。老園區可采用小型收運工具進行收運,保留現狀垃圾轉運站,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垃圾收運逐步向周邊大中型轉運站集中,減輕老城區的垃圾轉運負擔。規劃新建垃圾轉運站見表2.3-1。表2.3-1規劃新建垃圾轉運站一覽表序號垃圾轉運站名稱位置占地面積
(平方米)1慶豐路轉運站慶豐東路以南青陽港以東28002楊樹路轉運站吳松江路最北端楊樹路北側212753沿滬轉運站昆嘉路沿滬大道東南側100792.4環境保護規劃1、水環境地表水體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規定的各功能區標準。規劃到2020年,園區水環境功能目標見表2.4-1。表2.4-1園區水環境功能目標序號保護對象環境功能1太倉塘《GB3838-2002》Ⅳ類水體2夏駕河《GB3838-2002》Ⅳ類水體3婁江《GB3838-2002》Ⅳ類水體4小虞河《GB3838-2002》Ⅳ類水體5吳淞江《GB3838-2002》Ⅳ類水體6青陽港《GB3838-2002》Ⅳ類水體2、大氣環境園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3、噪聲環境居住、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學研究設計、行政辦公室在噪音環境第1類區,商業、市場貿易或居住、工業混雜區在噪音環境第2類區,工業、倉庫在噪音環境第三類區,交通干線的雙方在噪音環境第四類區、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城市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副干線公路的兩旁是4a類區,干線公路兩側4b類區,因此各功能區分“聲環境質量基準”(GB3096-2008)限制的噪音值為基礎控制被。第三章園區現狀調查3.1自然環境概況3.1.1地理位置昆山市座落在江蘇省東南部,位于上海與蘇州之間,地處東經120昆山市座落在江蘇省東南部,位于上海與蘇州之間,地處東經120°48′21″~121°09′04″北緯31°06′34″~31°32′36″之間,周邊與常熟、太倉、吳縣、吳江以及上海的嘉定縣、青浦縣接壤,總面積921.3km2,昆山工業園區位于昆山市老城區以東。3.1.2地形地貌昆山市地勢平緩,自然坡度較低,西南略向東北傾斜。這有三種類型:(1)北部低洼地區:位于襄等湖以東,婁江以北,容易受到洪水威脅,地下水位高,土壤危害嚴重。(2)中部高地地區:五松兩岸,北至樓江,南至雙陽潭,地勢平展,河流交叉。(3)南部湖濱地區:這個地區湖泊眾多,陸地起伏很大,就像半島一樣。3.1.3主要水系特征工業區水道縱橫,主要河流有青陽港,太倉塘,河家河,樓河,吳淞江。吳淞江經過元旦南部,青陽港經過元旦,連接太倉堂和五松江。太倉塘,婁河,吳淞江是東西方向的河流。青洋港原為新陽江,南有吳松江,北有松魯江,總長8.2公里,底80米,面100米,屬于干線航道。境內河流長28千米,底寬36~60米,表面寬65~120米。兼開水運吳淞江:源于蘇州哈拉古道東西方向的河流,發源于太湖與黃浦江的主要聯系之一,注入上海市黃浦江。總長度為125公里,江蘇境內長72公里,上海境內長53公里,江口的水災平均值為10米3/s。吳淞江水面較寬,一般為100~200米左右,最寬的地方可達500米以上。吳淞河流下游受黃浦江潮汐影響,水文條件復雜。河口潮差約2米,沿江上游潮差逐漸減小,漲潮逐漸減小,潮汐稍長,但到昆山只有一點間距,上升潮幾乎沒有。吳淞水流速度很短,一般在0.1米/秒左右,或更小一些。吳淞江:源于蘇州哈拉古道東西方向的河流,發源于太湖與黃浦江的主要聯系之一,注入上海市黃浦江。總長度為125公里,江蘇境內長72公里,上海境內長53公里,江口的水災平均值為10米3/s。吳淞江水面較寬,一般為100~200米左右,最寬的地方可達500米以上。吳淞河流下游受黃浦江潮汐影響,水文條件復雜。河口潮差約2米,沿江上游潮差逐漸減小,漲潮逐漸減小,潮汐稍長,但到昆山只有一點間距,上升潮幾乎沒有。吳淞水流速度很短,一般在0.1米/秒左右,或更小一些。3.1.4地質條件該區屬華東江南高陸地區,在新區運動中處于強烈不穩定沉降地區,地表水被河流,湖泊和海洋堆積物覆蓋,經歷了由海灣堆積到沙湖成為陸地的過程。擺脫了海灣地區在一個嶄新的世紀的環境。流水沖積沉淀,成為淺平原。該區屬華東江南高陸地區,在新區運動中處于強烈不穩定沉降地區,地表水被河流,湖泊和海洋堆積物覆蓋,經歷了由海灣堆積到沙湖成為陸地的過程。擺脫了海灣地區在一個嶄新的世紀的環境。流水沖積沉淀,成為淺平原。3.1.5氣候氣象特征園區屬長江流域,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屬北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雨熱同期。園區屬長江流域,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屬北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雨熱同期。(1)氣溫平均氣溫為年平均氣溫15.3度,1月份平均氣溫為2.8度,7月份平均氣溫為27.7度。最高氣溫為37.9度(1978年7月8日),最低氣溫為零下11.7度。(2)降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下一次集中在春季,地區差異較少。年平均降水量為1063.7毫米,多則1576毫米(1960年),少則672.9毫米(1978年),超過1000毫米是14年,占全體年降水量的48%。年平均降雨量為127.3天,最多150天(1977年),最少超過了96天(1971年)。平均每天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的暴雨次數為2次,最多為5次(1961年)。最長日降雨量為223.0毫米(1960年8月4日),最長連續降雨日為15天(1969年6月30日~7月14日),最長無雨日為66天(1973年11月9日~1974年1月13日)。歷代年平均蒸發量為1338.5,比年降雨量的25.8%還要多。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下一次集中在春季,地區差異較少。年平均降水量為1063.7毫米,多則1576毫米(1960年),少則672.9毫米(1978年),超過1000毫米是14年,占全體年降水量的48%。年平均降雨量為127.3天,最多150天(1977年),最少超過了96天(1971年)。平均每天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的暴雨次數為2次,最多為5次(1961年)。最長日降雨量為223.0毫米(1960年8月4日),最長連續降雨日為15天(1969年6月30日~7月14日),最長無雨日為66天(1973年11月9日~1974年1月13日)。歷代年平均蒸發量為1338.5,比年降雨量的25.8%還要多。(3)光照日照時間年均為2165.2小時,最多的一年為2460.7小時(1978年),占日照時間的56%。日照時間以7,8月份最多,約占可日照時間的60%。2~6月日照較少,為39%~42%的拍攝時間。日照量最少為64小時(1960年3月),占可拍攝時間的17%。日照時間年均為2165.2小時,最多的一年為2460.7小時(1978年),占日照時間的56%。日照時間以7,8月份最多,約占可日照時間的60%。2~6月日照較少,為39%~42%的拍攝時間。日照量最少為64小時(1960年3月),占可拍攝時間的17%。(4)風向年均風速為3.6米/秒,3、4月份較大,9、10月份較小。最大風速19米/秒(1972年8月17日)。這是日均10天來平均刮起8級以上的大風。風向:春天和夏天多刮東南風。秋季東北偏北風,冬季主要風向是西北風向。年風吹得最多的是東南風。年均風速為3.6米/秒,3、4月份較大,9、10月份較小。最大風速19米/秒(1972年8月17日)。這是日均10天來平均刮起8級以上的大風。風向:春天和夏天多刮東南風。秋季東北偏北風,冬季主要風向是西北風向。年風吹得最多的是東南風。3.2社會社會概況 3.2.1經濟發展20122012年,昆山工業園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40億元,同比增長5.3%;固定資產投資235億元,同比增長7.2%;2012年,完成工業產值5250億元,同比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超億元企業213家,完成產值5030億元,占全區比重95.8%,其中10億元以上53家、百億元以上6家。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預計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22億元,同比增長16.7%。3.2.2科技發展2012年,昆山工業園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30億元,同比增長14.9%;引進昆山市級以上領軍人才20名,博士團隊10個,留學人員創辦企業30家;全區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8%;與國內重點高校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新增產學研項目2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獲批立項;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創建評審入圍,專利申請突破7000件,專利授權3500項。3.2.3環境保護 昆山工業園區經濟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工作也要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創建生態市的建設目標,符合經濟發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環境控制要求,為了構筑環保線為基礎,環境功能區劃分為管理手段,區功能的參考依據和管理系統正在形成。園區環境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建成了污水處理設施和收集管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理設施、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設施。城市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污染惡化趨勢基本得到遏制,部分環境要素、部分區域流域環境質量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園區以生態市建設和污染減排為中心,努力完善污染減排指標、監測、評價體系,完善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環境執法監督體系。3.3基礎設施建設情況3.3.1給水昆山工業園區主供水源為傀儡湖和長江雙水源,其原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源水質標準。園區供水水廠的第三水廠供水規模60萬m昆山工業園區主供水源為傀儡湖和長江雙水源,其原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源水質標準。園區供水水廠的第三水廠供水規模60萬m3/d,涇河水廠供水規模60萬m3/d,第四水廠供水規模30萬m3/d。3.3.2排水昆山市工業園區已建污水有五座,分別是昆山城市污水處理廠、鐵南污水處理廠、港東污水處理廠、蓬朗污水處理廠、日本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園區污水處理廠總建設規模24萬m昆山市工業園區已建污水有五座,分別是昆山城市污水處理廠、鐵南污水處理廠、港東污水處理廠、蓬朗污水處理廠、日本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園區污水處理廠總建設規模24萬m3/d。(1)昆山城市污水處理廠昆山城市污水處理廠位于昆山工業園區九華路38號。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工藝采用具有脫氮功能的A/O生化處理工藝,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CASS工藝,及高效絮凝混合+普通石英砂過濾工藝。尾水排入青陽港,尾水排放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2)港東污水處理廠港東污水處理廠位于昆山工業園區楊樹路北側、洞庭路西側。港東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10萬m3/d,一期、二期各2.5萬m3/d的建設已經完成。港東污水處理廠采用A2/O污水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尾水排入太倉塘,尾水排放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3)鐵南污水處理廠鐵南污水處理廠位于昆山工業園區鐵南片區小虞河路東、高速公路北側。鐵南污水處理廠分二期建設。一期設計處理能力為1.5萬m3/d(其中工業廢水不超過2500m3/d),二期設計處理能力為1.5萬m3/d,(處理生活污水)。鐵南污水處理廠采用CASS工藝及深度處理工藝,尾水排放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經小虞河排入吳淞江。3.3.3燃氣現昆山工業園區北部居民使用管道液化氣,南部為罐裝石油液化氣。昆山市天然氣門站建于昆山工業園區西南側,天然氣進入門站經調壓后供城區及園區用戶使用。燃氣管道鋪設率現昆山工業園區北部居民使用管道液化氣,南部為罐裝石油液化氣。昆山市天然氣門站建于昆山工業園區西南側,天然氣進入門站經調壓后供城區及園區用戶使用。燃氣管道鋪設率100%,天然氣供應量8萬Nm3/d,氣源供應充足。3.3.4供熱昆山工業園區現有熱電廠兩個,分別為南亞熱電有限公司、錦港實業集團熱電廠,分別給鐵路以北區的港西區和鐵南片區實行集中供熱,集中供熱范圍外的用熱企業均現已基本淘汰燃煤和重油鍋爐,改用天然氣作為燃料。昆山工業園區現有熱電廠兩個,分別為南亞熱電有限公司、錦港實業集團熱電廠,分別給鐵路以北區的港西區和鐵南片區實行集中供熱,集中供熱范圍外的用熱企業均現已基本淘汰燃煤和重油鍋爐,改用天然氣作為燃料。3.4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3.4.1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與評價 (1)監測點位設置及監測因子監測點的布設考慮了環境保護區內的大氣環境保護目標、功能區劃分,以主導風向均勻性為原則,在園區內外布設現狀監測點監測點的布設考慮了環境保護區內的大氣環境保護目標、功能區劃分,以主導風向均勻性為原則,在園區內外布設現狀監測點6個。監測因子:小時濃度包括SO2、NO2、氯化氫、甲醛、氨氣、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和氟化氫,24小時平均濃度包括PM10、SO2、NO2。同時觀測風向、風速、溫度、云量等氣象數據。(2)監測時間和頻次昆山市環境監測站對監測點位進行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連續監測7天。小時濃度監測因子:SO2、NO2、氯化氫、甲醛、氨氣、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氟化氫,分別為02時、08時、14時、20時;日均濃度PM10、SO2、NO2。(3)監測方法監測方案執行《江蘇省大氣環境例行監測實施細則》和《空氣與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4)監測結果及評價監測結果匯總見表,大氣環境監測氣象資料見表、評價區的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表明,區域環境空氣監測因子均能滿足相應環境質量的要求。表4.4-2大氣環境監測氣象資料。(5)PM2.。5及臭氧監測及評價為評價PM2。.5及臭氧長期濃度變化情況,本次監測根據“昆山市空氣質量例行監測”對PM2.5及臭氧的監測結果進行評價分析,監測因子為PM2.524小時平均值、臭氧1小時平均值、臭氧8小時平均值。3.4.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與評價 (1)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①監測斷面與監測因子根據昆山工業園區所在區域的河網水系特征、納污水體的流場初步分析,共設監測斷面15個,具體斷面的位置與監測因子見表3.4-2。表3.4-2地表水環境監測布點及監測因子一覽表河流名稱斷面編號斷面位置監測項目太倉塘W1青陽大橋水溫、pH、DO、CODcr、氨氮、總磷、總氮、SS、氰化物、六價鉻、石油類、BOD5、銅、鎳、鉛、揮發酚、鎘、砷、鋅W2港東污水廠排口W3蓬朗污水廠排口W4蓬朗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下游1000米夏駕河W5與太倉塘交匯處W6昆嘉路大橋婁江W7與小虞河交匯處小虞河W8鐵南污水處理廠排口附近吳淞江W9與小虞河交匯處W10日本工業園污水處理廠排口附近W11與黃浦江路交界處青陽港W12與吳淞江交匯處W13昆山污水處理廠排口郭石塘W14蓬朗電鍍管理中心排污口W15蓬朗電鍍管理中心排污口下游500米②監測時間和頻次昆山市環境監測站對監測點位進行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監測頻率:上、下午各一次③監測分析方法監測及分析方法按國家環保局頒發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有關規定和要求執行。監測及分析方法按國家環保局頒發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有關規定和要求執行。質量控制:按國家環保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實施監測采樣,分析質量保證按《江蘇省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規定》(蘇環監(91)18號)執行。(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①評價方法采用超標法和單因子標準指數法評價,在各項數值參數評價中,對某一水質參數的現狀濃度采用多次監測的平均濃度值。單因子標準指數計算公式:采用超標法和單因子標準指數法評價,在各項數值參數評價中,對某一水質參數的現狀濃度采用多次監測的平均濃度值。單因子標準指數計算公式:Si,j=Ci,j/Csi式中:Si,j:單項水質參數i在第j點的標準指數;Ci,j:水質參數i在監測點j的監測平均濃度值,mg/L;Csi:水質參數i的地面水水質標準;pH的標準指數為:SpH,j=(7.0-pHj)/(7.0-pHsd)(pHj≤7.0時)SpH,j=(pHj-7.0)/(pHsu-7.0)(pHj>7.0時)式中:式中:SpH,j為水質參數pH在j斷面的標準指數;pHj為pH在j斷面的pH值;pHsd為地面水水質標準中規定的pH值下限;pHsu為地面水水質標準中規定的pH值上限。DO的標準指數為:SDO,j=|DOf-DOj|/(DOf-DOs)(DOj≥DOs時)SDO,j=10-9DOj/DOs(DOj<DOs時)DOf=468/(31.6+T)式中:式中:SDO,j為水質參數DO在j點的標準指數;DOf為飽和溶解氧濃度,mg/L;DOj為水質參數DO在j斷面的濃度,mg/L;DOs為溶解氧的地面水水質標準,mg/L;T為水溫度(℃).②評價因子和評價標準根據評價要求,確定以下評價因子:水溫、pH、DO、CODcr、氨氮、SS、六價鉻、氰化物、石油類、BOD5、銅、鎳、鉛、揮發酚、鎘、鉻、砷、鋅。按功能區,夏駕河、吳淞江、小虞河、婁江、青陽港、太倉塘均執行Ⅳ類水環境標準。③評價結果與分析超標原因分析:工業廢水排放量大,中水回用率較低園區內的企業廢水經過處理后直接排放,近幾年園區推廣實施中水回用工程,其工程主要分布在光電產業園,中水回用率仍然較低。盡管企業已經做到達標排放,但是廢水總量較大,對于水環境還是會造成污染。水動力條件不好,水體自凈能力差園區內河道較多,且普遍狹小水淺,水環境容小,同時由于大部分河流沒有整治,河道淤塞,河床抬高,流水不暢,蓄水不足,水流交換速度變慢。因此使得水環境容量下降,水體自凈能力降低,水體質量嚴重下降。園區內河道較多,且普遍狹小水淺,水環境容小,同時由于大部分河流沒有整治,河道淤塞,河床抬高,流水不暢,蓄水不足,水流交換速度變慢。因此使得水環境容量下降,水體自凈能力降低,水體質量嚴重下降。底泥降解,加劇水質污染由于河網在平原地區其水動力條件差,由于河網在平原地區其水動力條件差,會在河床上堆放沉積物。地下泥土中的有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發生氧氣和厭氧分解,前者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后者產生有機酸、二氧化碳、硫化物等臭味物質。這些沉積物繼續消耗水體中的DO,使沉積物懸浮,使水質受到污染。3.4.3聲環境質量現狀與評價 (1)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①監測點設置區域噪聲按2km×2km網格布設35個測點,交通噪聲監測布點見表4.4-3,表4.4-3交通噪聲監測點位測點道路監測點位置1前進路與青陽路交叉口2黃浦江路與南河路交叉口3312國道與柏廬路交叉口②監測項目時間和頻次每天晝夜間各進行一次連續等效(A)聲級。(2)聲環境質量現狀評價①評價方法根據監測結果對照《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進行本地區聲環境現狀評價。②評價結果3.4.4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與評價 (1)監測點位設置及監測因子為了解園區所在地周圍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本次在項目所在地附近設置6個地下水點位,監測點位如圖4.4-4。監測因子:pH、總硬度(以CaCO3計)、NH3-N、硝酸鹽氮、Cu、Ni、氰化物、高錳酸鹽指數、亞硝酸鹽氮、Cd、Hg、As、Zn、氟化物、揮發酚。表3.4-4地下水監測點位編號位置監測因子1三星電機廠區內pH、總硬度(以CaCO3計)、NH3-N、硝酸鹽氮、Cu、Ni、氰化物、高錳酸鹽指數、亞硝酸鹽氮、Cd、Hg、As、Zn、氟化物、揮發酚2厚聲光電廠區3見圖456(2)監測時間和頻次監測頻率:監測一天,每天監測一次(3)監測結果及評價地下水6個測點的氨氮、高錳酸鹽指數超標,地下水其他各監測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93)Ⅲ類標準。園區的地下水以有機污染為主,園區地表水有機污染較嚴重,地表水經雨水淋溶、地表徑流等途徑污染地下水水體。3.4.5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與評價 (1)監測點位設置及監測因子根據園區實際情況,本次監測設置土壤監測點6個,監測因子為pH、銅、鉛、鋅、鉻、鎳、汞、鎘、砷,監測點位如圖3.4-12。表3.4-12土壤監測點位表編號監測點位監測項目T1三星廠區內pH、銅、鉛、鋅、鉻、鎳、汞、鎘、砷T2厚聲電子T3青陽港中小學T4繡衣新村T5蓬曦園T6庫博輪胎廠區附近(2)監測時間和頻次監測頻率:監測一天,監測一次(3)監測結果及評價3.4.6底泥環境質量現狀與評價(1)監測點位設置及監測因子根據園區實際情況,本次監測設置河流底泥監測點6個,監測因子為pH、銅、鉛、鋅、鉻、鎳、汞、鎘、砷。底泥監測布點見表3.4-2。表3.4-2河流底泥監測點位表編號監測點位監測項目D1太倉塘(蓬朗污水處理廠排口)pH、銅、鉛、鋅、鉻、鎳、汞、鎘、砷D2青陽港(昆山城市污水處理廠排口下游500米)D3郭石塘(蓬朗電鍍中心排污口下游500米處)D4小虞河(鐵南污水處理廠排口下游500米)D5吳淞江(日本工業園污水廠排口下游500米)D6夏駕河(兵希電鍍中心排污口下游500米)(2)監測時間和頻次監測頻率:監測一天,監測一次(3)監測結果及評價第四章園區現狀分析與評價4.1資源利用現狀分析與評價4.1.1土地資源利用現狀評價園區土地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有:工業園時間較早,將近30年的園區,存在工業用地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園區青陽港以西、青陽港東岸以及高鐵站工業企業用地狀況不佳。(2)園區中央商貿區和東部新城區的蓬朗集中居住區由于建立較早,一些居住區臨近工業區,園區需對區內工業用地調整結構或功能升級,遷移部分臨近居住區的企業。(2)園區中央商貿區和東部新城區的蓬朗集中居住區由于建立較早,一些居住區臨近工業區,園區需對區內工業用地調整結構或功能升級,遷移部分臨近居住區的企業。4.1.2水資源利用現狀評價園區由市政自來水官網供水,園區現狀總人口42.6萬人,人均生活用水量按120L/人·d計,則園區生活用水量為1865.88萬t/a。園區已建成中水回用工程,位于園區光電產業園,總設計規模30萬m3/d,現已建成7.5萬m3/d,尾水經深度處理后回用給園區內企業、綠化和生態用水。園區水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有:(1)部分工業企業的廢水排放量較大部分涉重企業廢水直排,企業僅滿足于廢水處理達標排放,但是總量較大易造成污染。(2)水環境容量有限園區位于太湖流域三級保護區范圍,承擔著總量減排的任務,水環境對污染物的凈化能力不強,可利用的水環境容量有限,區域水資源的園與利用受到較大影響。(3)中水回用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園區已開展中水回用,但是園區用水需求大、工業廢水排放量大,所以區內中水回用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4.1.3能源利用現狀評價園區能源利用存在的問題有:(1)尚未實現集中供熱園區目前有2個集中供熱源,供熱能力有限,集中供熱管網尚未完全到位,供熱管網覆蓋太小,導致部分企業自建鍋爐供熱。工業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從園區工業現狀來看,工業鍋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等環節利用力度不夠,導致園區工業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園區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有待提高。從園區工業現狀來看,工業鍋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等環節利用力度不夠,導致園區工業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園區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有待提高。(3)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力度不夠太陽能是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業中最具發展潛力的能源,推廣使用太陽能可減少園區能源利用成本,并減少了能源浪費。4.2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分析與評價4.2.1大氣環境質量回顧昆山工業園區環境空氣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其次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從圖4.2-1中可以看出,二氧化氮除了2011、2012年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0.04mg/m3)外,其余年份均不能達到標準,最大超標倍數0.15。從各要素年均值、酸雨發生頻率、優良天數所占比例可以看出,2013年空氣質量有所下降,主要因為2013年長三角地區氣象條件不利于大氣污染擴散,以及昆山城市建設、中環建設、機動車尾氣污染等。可見,園區的環境空氣質量形勢仍舊很嚴峻,升級傳統污染企業、改善能源結構,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刻不容緩。表4.2-12008-2013年園區環境空氣監測結果單位:mg/m3年份二氧化硫年均濃度(mg/m3)二氧化氮年均濃度(m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mg/m3)酸雨發生頻率(%)優良天數所占比例(%)20080.030.0460.08437.7498.08%20090.0440.0440.08239.4498.08%20100.0460.0460.0745.698.08%20110.0460.0390.0572798.36%20120.0380.0290.07343.598.91%20130.0410.040.09147.289.1%圖4.2-12008-2013年園區空氣污染物濃度變化趨勢圖圖4.2-22008-2013年園區綜合污染指數變化趨勢圖4.2.2聲環境質量回顧昆山工業園區生活區執行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中2類標準,工業區執行3類標準,交通干道執行4a類標準。昆山市環境監測站在園區開展噪聲例行監測,2008-2013年園區聲環境監測結果統計見表4.2-3,圖4.2-4。根據監測資料,2008年-2013年期間,園區內晝、夜區域環境噪聲值沒有超標現象,達標率為100%,區域環境噪聲質量狀況較好,能夠滿足相應的聲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可見,園區聲環境質量均處于較好的水平,園區在園和運行過程中,對區內和區外敏感區域的噪聲影響較小。表4.2-32008-2013年園區聲環境監測結果統計單位:dB(A)年度200820092010201120122013Leq55.655.755.554.955.653.8L1058.858.958.357.557.858.1L5054.552.151.451.149.646.9L9050.942.744.445.444.745.3圖4.2-42008-2013年園區聲環境質量趨勢圖昆山市環境監測站在園區內重要交通干線設置噪聲監測點位,進行例行道路交通噪聲監測。2008-2013年園區交通噪聲監測結果統計見表4.昆山市環境監測站在園區內重要交通干線設置噪聲監測點位,進行例行道路交通噪聲監測。2008-2013年園區交通噪聲監測結果統計見表4.2-4,圖4.2-6。園區近五年的交通干線噪聲等效聲級低于68dB(A),可見,區域交通噪聲環境質量狀況較好。表4.2-42008-2013年園區交通噪聲監測結果統計單位:dB(A)年度200820092010201120122013Leq66.766.966.966.367.166.5L1070.770.470.769.968.870.6L506560.562.462.665.562.6L9059.652.148.952.762.160.3圖5.2-52008-2013年園區交通噪聲環境質量趨勢圖4.3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評價4.3.1生態環境調查(1)陸生生態環境現狀為定量評估園區植被覆蓋情況,本次評價通過計算植被指數(NDVI)來估算園區2013年的植被覆蓋度。植被覆蓋度(VFC)指植被(包括葉、莖、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積占統計區總面積的百分比,可用于衡量區域植被覆蓋狀態。為定量評估園區植被覆蓋情況,本次評價通過計算植被指數(NDVI)來估算園區2013年的植被覆蓋度。植被覆蓋度(VFC)指植被(包括葉、莖、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積占統計區總面積的百分比,可用于衡量區域植被覆蓋狀態。植被覆蓋度計算公式為:VFC=(NDVI-NDVIsoil)、(NDVIveg-NDVIsoil)其中,NDVI其中,NDVIsoil為完全是裸土或無植被覆蓋區域的NDVI值,NDVIveg為完全被植被所覆蓋的像元的NDVI值,即純植被像元的NDVI值。(2)水生生態環境現狀昆山工業園區區域內外河道較多,吳淞江、婁江、大小虞河、青陽港、夏駕河、等縱橫交錯共同組成連貫的水網。水域生態環境是本區的主要生態類型之一。由于水體環境質量低,其生物群落以耐污染能力強的生物群落為主。4.3.2生態環境分析與評價目前園區是一個人為干預程度較高的生態系統,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自然、氣候條件優越;園區歷史悠久,工農業生產、交通等較先進;區內自然植被及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較少;近幾年,園區園建設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壓力、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積極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隨著園區的園與建設,帶來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總體看法是,生態系統的影響正在逐漸減弱,工程技術的影響也在增加。城市化的系統結構和功能可能會導致土地使用景觀的變化,而土地使用正逐漸成為建筑。②②隨著實施規劃中廢水的排放,昆山港東污水處理廠、蓬朗污水廠的受納水體太倉塘、以及鐵南污水廠等污水廠的水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生物種類和數量的減少在所難免,生物種類逐漸演變成耐污性生物,這對水生生態系統破壞程度較大。③昆山工業園區的工業性能較強,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發生根本性變更,對該區域生態環境影響非常大。花橋生態園濕地公園距離園區僅50m,距太湖流域入江水道吳淞江僅5公里,對太湖流域綜合水環境整治有較好的作用。4.4區域污染源調查與評價4.4.1廢氣污染源(1)廢氣排放量調查園區的廢氣污染源主要是區內企業的工業廢氣及能源燃燒。根據近幾年各企業監測排污指標資料,園區主要大氣污染物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煙(粉)塵等。這些大氣污染物大部分由工業生產過程產生。(2)園區鍋爐分布情況由于目前園區集中供熱管網尚未完善,很多企業會自備鍋爐。園區對企業自備燃油鍋爐進行整改,現已基本實現由于目前園區集中供熱管網尚未完善,很多企業會自備鍋爐。園區對企業自備燃油鍋爐進行整改,現已基本實現“以氣代油”,傳統鍋爐逐步被淘汰,天然氣管網建設工程也正在進行中。廢氣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計算廢氣中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廢氣中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Pi計算公式為:式中:Pi為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Coi為污染物評價標準(mg/m3);Qi為污染物的絕對排放量(t/a)。4.4.2廢水污染源(1)廢水排放量調查園區的廢水污染源主要是區內企業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根據近年來各企業驗收監測及排污匯報情況,區內主要水污染物是COD、氨氮、懸浮物,污染化學物有氰化物、總鉻、六價鉻、鋅、總氰化物、總銅、鎳、氟化物。園區主要生活污水排放情況見表4園區的廢水污染源主要是區內企業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根據近年來各企業驗收監測及排污匯報情況,區內主要水污染物是COD、氨氮、懸浮物,污染化學物有氰化物、總鉻、六價鉻、鋅、總氰化物、總銅、鎳、氟化物。園區主要生活污水排放情況見表4.4-1。根據當地環境管理部門的要求,區內的企業生活污水都要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表4.4-1主要生活污水排放情況水量(萬t/a)污染物名稱濃度(mg/L)接管量(t/a)1492.704COD3505224.46氨氮25373.176園區大部分企業由于廢水中含重金屬,含有重金屬廢水對污水處理廠會造成較大的損傷,所以工業廢水由企業自行處理達標后才能排入河道里。廢水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計算廢水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廢水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Pi計算公式為:式中:Pi為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Ci為污染物實測濃度(mg/L);Coi為污染物評價標準(mg/m3);Qi為污染物的絕對排放量(t/a)。4.4.3固廢污染源產生的生活垃圾均由昆山市環衛部門處理,協同具有專門資質的固廢回收企業進行垃圾處理。園區內沒有特定的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目前企業的危險固廢均交給昆山市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處置。產生的生活垃圾均由昆山市環衛部門處理,協同具有專門資質的固廢回收企業進行垃圾處理。園區內沒有特定的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目前企業的危險固廢均交給昆山市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處置。4.5園區現存環境問題與制約因素分析4.5.1園區環境問題現狀(1)環境質量仍未明顯好轉研究可見公園里的大氣污染加劇了大氣污染的趨勢,而空氣污染在冬季和春天更頻繁,還有更嚴重的酸雨;水環境質量趨于穩定,但流動性較差的區域仍然存在水體污染較嚴重的現象。(2)集中供熱設施還未完善園區僅有2個集中供熱源,顯得供熱能力有限,供熱管網覆蓋面太小,不能滿足園區的如此大的管轄區域,導致部分企業自建鍋爐供熱,不能達到規劃和環評要求。(3)工業用地規劃不合理園區工業園的建立時間較早,在發展的過程中引進了一些不符合園區產業定位的企業,存在工業結構用地不合理的現象,工業企業綜合情況不佳,需對工業用地進行結構規范調整。(4)工業、居住區域混雜不清園區內還存在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混雜的現象,園區內還存在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混雜的現象,目前已對區內工業用地進行結構調整,遷移靠近居住區的企業,但這項工作難度較大,尚未完全調整。4.5.2制約因素分析(1)園區位于太湖流域三級保護區范圍,水環境容量非常有限,會影響規劃區水資源利用情況,區域水環境保護是制約規劃方案實施的最主要因素。(2)園區位于《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重點防治區域,園區工業正常運作排放的廢氣,尤其是氮氧化物、粉塵、TVOC等這些重點污染物的排放,會對區域環境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園區大氣污染防治也是制約園區規劃實施的主導因素之一。(3)精密儀器產業園、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位于中華商務區在昆山老城區集中居住區的上風向,由于中華商務區、老城區的集中居住區對環境質量的要求,造成規劃實施有一定的制約。PAGE129第五章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5.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5.1.1氣候統計資料分析昆山工業園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屬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陽光充沛,雨量充沛,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15.3昆山工業園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屬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陽光充沛,雨量充沛,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15.3℃。這幾年主導風向出現相對最多的是東南風,冬季多為西北偏北風,夏季多為東南偏南風,年平均風速3.7m/s。區域內多年年均降水量1097.1mm,年平均蒸發量1338.5mm,年平均相對濕度83%,年均日照時數2165.2小時。5.1.2大氣空間防護距離在采取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仍會存在有害氣體的排放。園區引進的項目產品及多種原料的不確定因素,無法計算空間上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和防控距離,參照已進區項目和其它同類園區的防控距離。確定預測工業用地周圍空間防護距離:即在園區二類工業用地邊界設置100米空間防護距離。目前在園區空間防護距離內無居住區、學校環境敏感目標,也不再規劃建設居住區、學校等環境敏感目標。確定預測工業用地周圍空間防護距離:即在園區二類工業用地邊界設置100米空間防護距離。目前在園區空間防護距離內無居住區、學校環境敏感目標,也不再規劃建設居住區、學校等環境敏感目標。5.1.3大氣預測小結(1)SO2、NO2、苯系物、非甲烷總烴、硫酸霧、HCl、甲醇、氨的最大小時平均濃度增值分別占評價標準的9.4%、24.0%、0.8%、2.3%、3.7%、30.0%、15.7%、1.0%、1.0%,各污染物的最大小時濃度疊加現狀監測值后均可達標。(2)SO2、NO2、PM10的最大日平均濃度貢獻值分別占評價標準的2.5%、5.0%和3.1%,各污染物濃度均可達標。5.2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5.2.1污水處理可行性分析園區生活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園區生活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經深度處理后,尾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規劃范圍內污水處理主要涉及5座污水處理廠,分別為昆山城市污水處理廠、鐵南污水處理廠、港東污水處理廠、蓬朗污水處理廠、日本工業園污水處理廠。服務園區的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及現狀處理廢水量見表7.2-1。昆山市主城區規劃污水處理廠收水范圍圖5.2-1。表5.2-1服務園區的污水處理廠處理情況一覽表序號污水處理廠名稱設計規模(萬m3/d)現狀規模(萬t/d)1昆山城市污水處理廠改建為青陽污水泵站,污水通過泵站送至蓬朗污水處理廠處理,蓬朗片區污水處理廠規劃規模為28萬m3/d。7.5.2港東污水處理廠1253鐵南污水處理廠廢除鐵南污水處理廠,新建鐵南污水泵站將污水送至吳淞江污水處理廠處理,吳淞江污水處理廠規劃規模為10萬m3/d。34日本工業園污水處理廠102.55蓬朗片區污水處理廠286合計60245.2.2水環境影響預測園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經預處理后分別排入五個污水處理廠,引用污水處理廠環評結論作為本次水環境影響預測結論。(1)港東污水處理廠引用《昆山工業園區港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中的環境預測結果。模型參數參考COD降解系數取0.15/d,排放尾水15萬m3/d,CODcr的濃度為60mg/L,NH3-N濃度為15mg/L。正常排放下,CODcr的濃度特征值見表7.2-2,NH3-N的濃度特征值見表5.2-3。表5.2-2CODcr的濃度特征(mg/L)河流太倉塘夏駕河排放口下游(m)500150030005500250045007500平均23.922.620.417.921.519.216.2表7.2-3NH3-N的濃度特征(mg/L)河流太倉塘夏駕河排放口下游(m)500150030005500250045007500平均2.01.91.71.51.81.61.3本期工程完成與一期同時投入運營,使昆太交界斷面的NH3-N平均濃度不超標,必須將本項目和北區污水處理廠的NH3-N排放濃度控制在4.5mg/L以內,本工程實施后使截流區內部河流水環境有較大改善。(2)鐵南污水處理廠引用《鐵南污水廠二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中的水環境影響分析結論。本次預測參數參考選用以往該地區的研究成果,CODcr的K值取0.15/d,NH3-N的k值取0.15/d,TP的k值取0.1/d,吳淞江流速取0.1m/s,流量取20m3/s,小澞河流速取0.02m/s,流量取4m3/s。預測結果見表5.2-4至5.2-6。表5.2-4正常工況下CODcr濃度增量位置排放口0m排口下游500m排口下游1000m與吳淞江交匯處交匯處下游500m交匯處下游1000m增量(mg/L)5.214.994.780.960.950.94占標準比例(%)17.3716.6315.933.203.173.13表5.2-5正常工況下NH3-N濃度增量位置(m)排放口0m排口下游500m排口下游1000m與吳淞江交匯處交匯處下游500m交匯處下游1000m增量(mg/L)0.690.660.630.130.120.12占標準比例(%)46.0044.0042.008.678.008.00表5.2-6正常工況下TP濃度增量位置(m)排放口0m排口下游500m排口下游1000m與吳淞江交匯處交匯處下游500m交匯處下游1000m增量(mg/L)0.1300.1260.1230.0250.0240.024占標準比例(%)43.3342.0041.008.338.008.00由預測結果可知,正常工況下外排的尾水對污染物最大濃度增量所占標準的比例COD為17.37%,NH3-N為46%,TP為43.33%。污水處理廠擴建后通過對區域污水進行截流集中處置,在正常工況下,減少了污染物的入河量,有利于改善區域水體水質。根據各污水處理廠環評結論,通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將會減少區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對整個水環境的改善很有利。但目前區域水環境質量現狀超標嚴重,區域廢水的排放會加劇區域水環境惡化,必須對區域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5.3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5.3.1噪聲源強識別與分析園區里的大多數企業已經在建造已經在運作的項目。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進入園區,建筑、交通噪音和公共生活噪音將會加劇。由于進入園區項目的噪音來源難以確定,每一個單獨的項目都必須符合工廠的噪音標準,這一評估集中于預測區域環境噪音的預測和公園規劃和道路分析。5.3.2噪聲影響評價(1)區域環境噪聲預測預測公式如下:式中:Ldn—預測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ρ-預測年區域人口密度,人/km2;A、K為常數,A取8.54,K取25.87。(2)交通噪聲分析預測公式如下:式中:式中:—i車型,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車型,車輛的小時等效聲級,dB;—該車型車輛在參照點(7.5m處)的平均輻射噪聲級,dB;-該車型車輛的小時車流量,輛/h;-計算等效聲級的時間,取T=1h;-第i類車型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km/h;-預測點到有限長路段兩端的張角,弧度;-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路面-公路路面材料引起的修正量,dB;坡度-公路縱坡修正,dB;其他其他-包括空氣吸收衰減、地面效應衰減、傳播途徑中的衰減、反射修正等;總車流等效聲級為:—公路交通噪聲小時等效聲級,dB;通過使用該模型,可以預測主要干道上的交通噪音的平均等效水平。根據總體規劃,園區內道路根據通行能力分為主干道、次干道,基于園區內發展規模和同類園區內對比調查,本次評估的相關參數參見表通過使用該模型,可以預測主要干道上的交通噪音的平均等效水平。根據總體規劃,園區內道路根據通行能力分為主干道、次干道,基于園區內發展規模和同類園區內對比調查,本次評估的相關參數參見表5.3-1。表5.3-1主干道、次干道路況預測道路類型平均路寬(m)平均小時交通量(輛/h)晝間夜間大車中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杏林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AFP培訓課件2022教學課件
- 旅途中的一見鐘情
- 計量單位書寫規范
- 教育行業股東大會
- CAD基礎知識課件
- 異常子宮出血護理查房
- 2024年4月自考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海南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上海市長寧區2022屆初三中考二模英語試卷+答案
- 嵌入式系統基礎
- 安全施工及應急措施方案
- 國際化學品安全告知卡(二甲胺)
- 小學生安全教育完整課件
- 陜旅版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5-Where-Are-You-Going第2課時課件
- 畢業設計(論文)-巴哈賽車懸架系統設計
- 招銀國際投資銀行業務介紹課件
- 富余水深與船體下沉量的關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