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 踏莎行 公開課教案_第1頁
歐陽修 踏莎行 公開課教案_第2頁
歐陽修 踏莎行 公開課教案_第3頁
歐陽修 踏莎行 公開課教案_第4頁
歐陽修 踏莎行 公開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歐陽修踏莎行公開課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熟練背誦并準確默寫《踏莎行》。理解詞中重點字詞的含義,準確流暢地翻譯全詞。深入體會詞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分析意象所蘊含的情感。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復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詞的韻律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分析詞的意境和情感,提高鑒賞古典詩詞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詞人在詞中所表達的離愁別緒,感受古代文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培養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之情,提高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詞中的重點字詞和典故,準確翻譯全詞。分析詞中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詞的意境和情感。2.教學難點深入理解"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句詞的深刻內涵和情感表達。引導學生從知人論世的角度,全面理解詞人創作此詞時的心境和情感。

三、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感受詞的韻律美和情感基調,加深對詞的理解。2.講授法:講解詞中的重點字詞、典故和藝術手法,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3.討論法: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分析詞的意境和情感,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4.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詞的情感氛圍,增強學習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1.播放一段古代送別場景的視頻,視頻中展現了長亭古道、楊柳依依,友人即將遠行,兩人難舍難分的畫面。2.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看到這樣的送別場景,大家腦海中浮現出哪些描寫送別的詩詞呢?"請幾位學生分享自己所想到的詩詞。3.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順勢引出今天要學習的歐陽修的《踏莎行》,點明這也是一首寫離情別緒的經典詞作,讓學生帶著期待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3分鐘)1.簡要介紹作者歐陽修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其詞風婉約深致,既有清新自然之作,也有沉郁頓挫之篇。2.介紹寫作背景這首詞是歐陽修被貶謫到郴州時所作。當時他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得罪了守舊派,被貶出京城,遠赴郴州。此去路途遙遠,前途渺茫,內心充滿了悲憤和無奈。在郴州期間,他寫下了這首詞,抒發了自己離鄉背井、仕途失意的愁苦之情。

(三)初讀感知(10分鐘)1.教師范讀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踏莎行》,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節奏和韻律。強調"郴江(chēnjiāng)""砌成此恨(qìchéngcǐhèn)"等字詞的讀音。2.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全詞,讀準字音,讀通詞句,初步感受詞的節奏和韻律。3.指名朗讀請幾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其朗讀的節奏、韻律和情感表達。教師針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指導,如節奏的把握、重音的處理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詞的音樂美。4.全班齊讀全班學生齊讀全詞,要求讀出詞的韻味和情感。

(四)疏通詞句(12分鐘)1.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主翻譯全詞,圈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2.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分組討論,共同解決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討論,適時給予指導。3.全班交流各小組代表提出小組內仍未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討論解答。重點講解以下字詞和句子:"候館梅殘,溪橋柳細"候館:迎賓候客之館舍。這句詩描繪了旅舍旁梅花凋殘,溪橋上柳絲細長的早春景象,點明了時間和地點,為下文的離別營造了一種凄清的氛圍。"草薰風暖,搖征轡"薰:香氣侵襲。征轡:行人坐騎的韁繩。這句意思是,春風和暖,綠草如茵,香氣彌漫,行人卻搖動馬韁,準備遠行,以樂景寫哀情,更增添了離別的愁緒。"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迢迢:形容路途遙遠。這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離愁"比作"春水",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離愁隨著行人的遠去而不斷增加,如春水般連綿不絕,化抽象為具體,富有感染力。"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柔腸:形容女子纏綿的情意。盈盈:淚水充溢的樣子。這兩句通過描寫女子柔腸寸斷、淚水盈盈的神態,表現了女子對行人的深切思念和離別之苦。"樓高莫近危闌倚"危闌:高樓上的欄桿。這句是行人對樓上思婦的勸慰,意思是說,樓太高了,你不要靠近欄桿去遠望,以免更加傷心。從側面表現了行人對思婦的關心和擔憂。"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平蕪:平坦的草地。這兩句描繪了一幅極富層次感的畫面,在平坦的草地盡頭是連綿的春山,而行人卻還在春山之外,進一步渲染了離別的愁緒,給人以無窮的遐想。"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幸自:本自,本來。這句是詞人的感慨,郴江本來是圍繞著郴山流淌的,卻不知為了誰而流向瀟湘去。詞人以郴江自比,抒發了自己被貶謫離鄉、身世飄零的愁苦之情,同時也蘊含著對命運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感慨。

(五)文本分析(15分鐘)1.分析上闋提問:"上闋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氛圍?"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上闋描繪了候館的殘梅、溪橋的細柳、薰香的春草、和暖的春風等景物,營造了一種凄清、冷落的氛圍,烘托出行人離別的愁緒。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草薰風暖,搖征轡"這句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明確:這句詩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美好的春光本應讓人心情愉悅,但行人卻要離開,更增添了離別的愁苦,突出了行人內心的無奈和傷感。2.分析下闋提問:"下闋主要描寫了誰的情感?是如何表現的?"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下闋主要描寫了思婦的情感。通過描寫思婦柔腸寸斷、淚水盈盈的神態,以及"樓高莫近危闌倚"的動作和心理,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思婦對行人的深切思念和離別之苦。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這句詩有什么妙處?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明確:這句詩通過層層遞進的手法,將思婦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平蕪、春山的層層阻隔,象征著行人與思婦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進一步加深了思婦的離愁別緒,給人以無盡的惆悵之感。3.分析整首詞的情景交融手法提問:"整首詞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請結合具體詞句簡要分析。"學生分組討論后,每組選派代表發言。教師總結:詞的上闋借景抒情,以殘梅、細柳、春草、春風等景物,抒發了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闋則通過描寫思婦的神態、動作和心理,融情于景,進一步深化了離別的主題。整首詞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生動地表達了詞人對離別的深刻感受和對人生的無奈感慨。

(六)小組討論(8分鐘)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句詞表達了詞人怎樣復雜的情感?2.各小組展開熱烈討論,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討論并適時引導。3.小組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有的小組認為,這句詞表達了詞人被貶謫離鄉的愁苦之情,郴江本應圍繞著郴山,卻如同自己一樣被迫離開家鄉,流向遠方,充滿了身世飄零之感。有的小組提出,這句詞還蘊含著詞人對命運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感慨,詞人不明白自己為何會遭受這樣的命運,就像郴江不知為誰而流一樣,表現出一種迷茫和困惑。還有的小組認為,這句詞中也流露出詞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郴江與郴山的關系,就如同自己與故鄉的緊密聯系,如今被迫分離,心中充滿了不舍。4.教師對各小組的發言進行點評和總結,肯定學生的積極思考和精彩發言,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句詞所蘊含的豐富情感。

(七)課堂小結(5分鐘)1.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總結《踏莎行》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2.學生發言后,教師進行補充和完善: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和人物的情感,上闋借景抒情,下闋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生動地表現了詞人的離愁別緒和身世之感。詞中運用了比喻、擬人、襯托等多種修辭手法,如"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將離愁比作春水,形象地寫出了離愁的連綿不絕;"草薰風暖,搖征轡"以樂景寫哀情,更增添了離別的愁苦。同時,詞中還巧妙地運用了典故,如"樓高莫近危闌倚"化用了曹植《七哀詩》中的"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使詞的內涵更加豐富,情感更加深沉。3.強調這首詞在古代送別詩詞中的獨特地位和價值,鼓勵學生課后繼續誦讀和品味,加深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和熱愛。

(八)布置作業(2分鐘)1.背誦并默寫《踏莎行》。2.以"離別"為主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達出離別的情感。3.閱讀歐陽修的其他詞作,如《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等,體會其詞風特點。

五、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歐陽修的《踏莎行》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誦讀和自主探究,通過反復誦讀感受詞的韻律美和情感基調,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小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