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岳麓版單元測評:第五單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2_第1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單元測評:第五單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2_第2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單元測評:第五單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2_第3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單元測評:第五單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2_第4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單元測評:第五單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第28課綜合探究:中國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略)單元測評(用時90分鐘,共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1947年美國倡議成立了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其目的是()A.干涉各國的關稅主權B.壟斷國際貿易C.控制更廣闊的市場D。加強美國的資本滲透解析:戰后美國倡議成立了關稅和貿易總協定,是為了有利于其商品輸出。答案:C2.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①國際金融領域內美元地位衰落②美元失去霸主地位③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的對比發生了新的變化④美國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解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與瓦解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大事,聯系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結構對比的變化,比較容易作出判斷.答案:B3。下列符合當前世界經濟發展變化趨勢的有()①世界經濟兩極格局逐漸形成②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③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④知識經濟的興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世界經濟兩極格局逐漸形成”表述錯誤。答案:B4.下列有關亞太經合組織的說法正確的是()①當今世界最大的區域性國際組織②主要是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合作組織③美國占主導地位④有利于亞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亞太經合組織是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區域性經濟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在該組織中美國并不占主導地位.答案:B5.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戰后初期經濟所產生的影響不包括()A.導致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西方各國空前發展B。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C.促進了國際金融體系和貿易體系的形成D.使世界經濟向著無體系、無制度化的方向發展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戰后世界經濟的影響是使之向著體系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答案:D6.經濟區域化和全球一體化趨勢加強的根本原因是()A。兩極政治格局解體B.聯合國統籌全球經濟職能的加強C。各國經濟發展的統一性和排他性D.全球生產力的發展和國際分工的擴大解析: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和國際分工的擴大,使全球一體化趨勢加強。答案:D7.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是()A.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喪失B.發展中國家普遍實現經濟起飛C。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三大經濟中心D。美蘇兩極經濟格局瓦解解析:美蘇兩極格局是在二戰后逐漸形成的,并且不是單純的經濟格局,即使到20世紀60年代,蘇聯的工業產值達到將近美國的80%。美國雖然面臨一些經濟困難,但經濟總量高居世界經濟榜首,仍然是世界經濟霸主。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起飛只是個別國家的事,不具有普遍性。答案:C8.近代以來,促進歐洲各國聯系加強,為一體化打下了物質基礎的最主要因素是()A.工業革命的開展 B。新航路的開辟C.英國霸權地位的確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新航路開辟的主要作用是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間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開始成為一個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整體.工業革命的開展推動了工業化,促進了歐洲各國聯系的加強。 答案:A9.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的標志是()A。1957年《羅馬條約》的簽訂B。1965年《布魯塞爾條約》的簽訂C。1993年歐洲聯盟的成立D.1999年歐盟單一貨幣的問世答案:C10.目前不少歐洲人的觀念從“我是法國人"“我是德國人”轉變為“我是歐洲人”,這說明()①國家間交流更深入廣泛②市場貨幣一體化是此觀念形成的基礎③對兩次世界大戰反思深刻④政治一體化能為此觀念提供保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觀念的轉變反映經濟發展的變化,經濟交流和一體化是這種觀念形成的基礎,而政治一體化又為這一觀念提供保障,③的說法在材料中沒有反映。答案:D11.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壟斷組織的形成B。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初步形成C.資本輸出成為經濟擴張的主要手段D。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解析:資本的國際化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答案:C12。下列對經濟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占主導B。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C.區域經濟集團化嚴重阻礙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D.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解析:注意此題屬否定選擇題,區域經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C項說法明顯錯誤。答案: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13題15分,14題15分,15題18分,16題16分,共64分)1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朝鮮戰爭起,美國全球擴張和爭霸進一步加強,海外軍事開支和各種“援助”名目繁多。這些開支20世紀50年代平均每年53億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億美元,70年代有3年平均達71億美元.——《世界經濟統計簡編(1978年)》材料二:1950~1975年間,美國工業生產平均年增長3.8%,英、法、聯邦德國平均為5。4%,日本為12.4%。1951~1977年,美國工業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3。2%。日本為8.8%,聯邦德國為4。4%,法國為4。3%?!蝿t行、樊亢《世界經濟史》材料三:美國的進出口貿易情況表(單位:億美元)年代1950196019701973與日本的貿易+2。4+2。0-15。9-19.4與西歐國家的貿易+2。0+10。7—5。8—17。8注:+為順差,—為逆差。材料四: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外匯儲備比重變化表(%)年代19371950196019711972資本主義世界100100100100100美國46.448。531.29。77.6日本6。11.33.212.412.3歐共體──26。53029.6——《當代世界史資料》(第二分冊)請完成: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結合材料說明其原因。解析:材料一、二反映的本質問題是美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低于西歐、日本,沒有持續增長。材料三反映的本質問題是由于貿易逆差,使美元難以回流。材料四反映的本質問題是美元的地位愈加難以鞏固,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的崩潰在所難免.參考答案:①美國的海外軍事開支和各種“援助”加劇了美元流向國外,增加其經濟負擔。②美國經濟沒有持續穩定增長,其發展速度低于西歐、日本。③美國進出口貿易與西歐、日本相比,逆差趨勢明顯,難以回流美元。④美國黃金大量外流,儲備減少,使美元地位愈加難以鞏固。1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國際水平分工中,自然資源作用下降,科技因素起決定作用,這種以科技為基礎的國際分工使世界各國均被納入全球分工體系……例如,美國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噴氣式客機共有450萬個零部件,分別由美英等6個國家的11000家大企業和15000家中小企業合作生產,其中外國企業提供的產品重量占飛機構件總重量的70%。材料二:1950~1982年世界貿易額從603億美元增至18539億美元,增長近30倍,年平均增長率達11.2%。1991~1994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約1.5%,同期世界貿易額增長約為4%.材料三: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目前游離于國際金融市場的短期資金至少達7.2萬多億美元,相當于全球經濟總產值的20%。全球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額已從1989年的6200億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萬多億美元.外匯市場每天24小時處于運行狀態,各國金融外匯市場瞬間溝通,資金在全球快速流動。材料四:美國1970年引進技術費用為1。9億美元,1981年增至8.8億美元;韓國1962~1982年間引進技術達2285項,花費6.81億美元;1983~1990年引進技術4695項,付資42.45億美元;中國1979~1992年簽訂技術引進合同2016項,付資170多億美元?!陨喜牧暇浴?0世紀世界史》請完成:(1)將材料反映的當今世界經濟特點概括列出.(6分)(2)以上特點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么?(4分)(3)以上特點為什么發生在20世紀后期?(5分)解析:回答特點時,重在概括,要注意緊緊依據材料,從中獲取最大、最多的知識信息。分析實質時,應緊緊把握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并結合上面的特點來考慮問題,力爭準確,以便為回答下一問做好準備。回答發生的原因時,應著眼于20世紀的特定條件,考慮全球各地間的資本、技術、生產、交流等各方面的因素,力爭回答全面。參考答案:(1)國際分工日益深化;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國際投資迅速增加;國際金融市場異?;钴S并融為一體;國際間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強.(2)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加強。(3)戰后資本主義生產力迅猛發展;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深入發展;20世紀以來,國際合作不斷加強;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關系空前加強;跨國公司的紛紛設立。15.2001年10月5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系列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并取得圓滿成功。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當今世界除APEC外,還有哪些重大的區域性經濟集團?說明區域集團化出現的原因。(6分)(2)簡要回答亞太經合組織形成的原則及重大歷史作用。(6分)(3)有人認為21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紀”。結合二戰以來的史實,從歷史的角度分析這一觀點.(6分)解析:本題以2001年上海APEC會議為情境,設計了關于亞太經合組織及經濟全球化、區域集團化的問題,問題考查全面,既有教材基礎知識,也有對原因的分析,還有對觀點的評價,考查了多方面的能力。參考答案:(1)歐共體、東盟、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原因:①現代科技的發展,使世界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靠單個國家的力量已不適合社會發展的需求。②國際分工日趨成熟,經濟合作促使一些國家彼此建立一種較為穩定的經濟聯系.③地域特點、民族特點或相近、相似的歷史背景也是促進區域集團形成的重要因素。(2)原則: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則;開放的地區主義原則;協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則;以漸進的方式實施目標的原則。作用:①成為發展環太平洋地區國與國之間政治經濟等方面交流合作的紐帶。②使亞太地區在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的地位與作用大大提高。③在區域經濟合作和一體化發展中創造出一個新的模式,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3)①二戰后,日本等太平洋西岸的國家經濟迅速發展,20世紀70年代中國及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迅速發展,美國重心的轉移,使世界經濟、文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轉移到了太平洋沿岸。②區域集團化是當今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20世紀60年代以來形成的東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都在環太平洋地區。③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綜上所述,21世紀應該是“太平洋的世紀”。16。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最明顯的特征.所謂經濟全球化,指的是貨物、資本、生產、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加速發展的情況下,全球市場經濟進一步形成,各國之間的聯系和作用大大加強。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反對的呼聲.假如你是一名反對經濟全球化的成員,試述你的理由并對你的行為作簡要評價。(8分)(2)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為此,你認為中國應采取哪些對策?(8分)解析:答題時,要注意自己的立場是一個反對者。本題又進一步關注我國加入WTO這一焦點問題,與政治巧妙結合,代表了以后高考文科綜合考試的趨向。參考答案:(1)原因:經濟全球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