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教案新人教版_第1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教案新人教版_第2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教案新人教版_第3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教案新人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其次單元其次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更一、教學目標:學問與實力:人口增長和大眾教化、城市化和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問題等基本史實。過程與方法:工業革命,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進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變更,也帶來一系列的后果。情感、意志和價值觀:工業化給人類帶來巨大進步,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等問題。給我國的啟示: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愛護生態環境。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工業革命帶來的人口、勞動力結構、教化城市生活的變更及帶來的社會問題難點:工業革命的雙重影響三、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師: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峻的“煙霧”事務: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覆蓋,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務呢?(二)講授新課: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化的興起1.人口快速增長背景: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快速增長。問:工業革命促進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1)、工業革命促進工農業發展,生活水平提高;(2)、醫療衛生條件改善,誕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3)、政局穩定。表現:閱讀教材23頁,分析19世紀前期,促進美國人口快速增長的重要緣由有哪些?①工業革命的推動②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工業革命使勞動力結構發生什么變更?(1)、農業人口削減,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數增加;(2)、婦女成為工業勞動者。1841—1877年英國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變更工人階級壯大:19世紀50年頭末60年頭初,歐洲工人運動高漲。婦女地位提高:農業人口削減,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數增加;婦女成為工業勞動者。公元1783年英國的瑪麗.伍史東考夫特,他在倫敦創辦女子學校;1791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古茲發表發表女權宣言,主見男女同等,同享政治與教化權利。1830年頭美國婦女成立「婦女參政聯合會」與「反奴隸組織」;英國婦女則參加「憲章運動」,爭取勞工與女性權利。國際勞動婦女節: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爭取"男女同等"游行集會以來,至21世紀已走過了百余年歷程。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2.推廣闊眾教化:19世紀中期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須要,歐洲國家起先推廣闊眾化教化。法國和德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化體系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化改革;1802年,法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起先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化作用:教化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二、城市化1.緣由:工業革命以后,工業和商業發展起來。農村人口不斷涌向城市,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2.表現:1850年前后:倫敦人口236萬,巴黎人口100萬以上,維也納人口44萬,柏林人口42萬。三、工業化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1.環境污染:材料一:恩格斯在提到西約克郡的艾爾河時說:“這條河像流經工業城市的河流一樣,流入城市的時候是澄澈見底的,而在城市另一端流出時卻又黑又臭,被各種各樣的臟東西弄得污濁不堪。”材料二:英國學者卡特萊特認為,到1830年,英格蘭的大工業城市中沒有一個有完全平安的飲用水供應,這些地區的河流污染嚴峻,以致魚都不能生存。最為典型的就是聞名的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發出陣陣惡臭,致使旁邊的議會大廈在議會開會期間都不能打開窗戶。材料三:19世紀后期,英國有錢人以坐汽船巡游倫敦的泰晤士河為時尚。河中有很多巨大的蒸汽輪船,正發出嗆人的濃煙,岸邊工廠排放的污水,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2.貧富分化嚴峻:十九世紀工人生活條件極為惡劣,資本家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2小時,甚至可以高達16小時。在經濟旺盛的公元1851年,英國有52%的工人家庭,就算全家勞動,全年無休,也只能牽強吃飽。就連「高工資」的技術勞工,其積蓄能在失業時維持一兩個月就已經算是不錯了貧富分化嚴峻,資本家通過對資源的限制和市場壟斷,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寶。(三)本課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工業革命以后工業化國家出現的的社會變更,包括三個部分:人口增長和大眾教化、城市化、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人口的增長加快了工業化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大量農村人口流向城市,為工業生產供應了廉價的勞動力。但是,廣闊工人創建的社會財寶被資本家攫取。資本家越來越富有,工人卻日益貧困,貧富分化進一步加劇。(四)課堂練習1.1801-1831年,英國的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兩倍多。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緣由是(D)A.手工工場的普及B.人們憧憬城市生活C.汽車等交通工具的便捷D.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2.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須要,歐洲國家起先推廣闊眾化教化。最早建立國家教化體系的國家有(A)①法國②德國③印度④美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廠體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業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達到415億,占人類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強調了工業革命(A)A.引發了城市化B.刺激了人口的增長C.帶動了財寶的增加D.加劇了貧富分化4.在工業化進程中,西方國家也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主要表現在(C)①社會貧富分化加劇②環境污染嚴峻③毒品泛濫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五)板書設計第6課工業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