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湘教版必修二5·1——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第二課時課程標準:
運用資料,描述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解釋協調人地關系和可持續
發展的主要途徑及其緣由。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人地關系,理解環境問題的概念及其產生的原因。2.通過案例,了解環境問題的地域差異,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3.通過分析閱讀材料或社會調查,幫助學生了解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
問題,使其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目錄CONTENTS01環境問題的概念與類型02主要環境問題0
2主要環境問題概念:由于人類長期大規模開采與破壞,地球上某些自然資源數量銳減、質量下降,人均擁有的資源量大幅度減少,以致難以滿足和保障人類對資源的需求。表現:地球上某些自然資源數量銳減、質量下降;人均擁有的資源量大幅度減少。產生的原因:人們為了謀取眼前的經濟利益,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后果:難以滿足和保障人類對資源的需求。1.資源短缺具體表現形式:水資源短缺、土地資源短缺、能源短缺等。水資源短缺土地資源短缺能源短缺水資源短缺的原因自然①降水少或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影響降水的因素)②蒸發量大(影響蒸發的因素)③下滲嚴重(如石灰巖易滲漏)或地下徑流少(土層薄、坡度大、下滲少,持水保水性差)④地表徑流少(如國土面積小、河流短小等)人為①人口、城市眾多,生活用水量大②經濟發達、工農業生產規模大,用水量大③水資源浪費和污染嚴重1、想一想,人類對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的破壞主要有哪些表現形式?①對土地資源的破壞:肆意開采礦產資源、不合理灌溉、建筑用地、濫墾草地、亂砍濫伐森林、過度放牧、公共建設等。②對森林資源的破壞: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等。活動:
2、閱讀下列材料,討論人口增長與自然資源減少的關系?
從土地資源來看,1萬年前,全球人口密度約為0.029人/千米2,2015年則超過56人/千米2,而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1975年為0.294公頃,2015年則減少到0.194公頃,在40年內下降了1/3。如果再加上土地資源退化、荒漠化所損失的耕地,人均耕地就更少了。從淡水資源來看,地球淡水儲量僅為0.35億立方千米,而人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0.27%。隨著人類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日趨凸顯。從能源資源來看,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世界能源消費量翻了兩番。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只有1000多億噸。盡管世界煤炭資源非常豐富,可供開采年限較長,但燃燒煤炭要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等,又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答案解析:人口增長與自然資源的關系表現為以下幾點:地球的空間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斷增長。隨著人口急劇增長,人均土地面積減少,人均資源擁有量不斷減少。環境容量是在人類生存和自然生態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環境所能容納污染物的最大承載量。環境對污染的自凈能力是有限的,當污染物的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時會出現嚴重環境問題。。表現原因對策水資源短缺1、水少---降水少;時空分布不均;2、用的多---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3、不能用---水污染嚴重;4、其他原因,如還到型缺水1、開源---跨流域調水、合理開采地下水、海水淡化。2、節流---節約用水、提高利用率、發展耐旱作物。耕地資源短缺1、建設占用土地;2、生態退耕;3、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損失的土地;1、保護2、合理利用3、保護生態環境能源短缺1、分布不均;2、供不應求;3、利用率低;4、浪費嚴重;1、開源---開發新能源、多渠道進口、跨區域輸送、加強勘探與開發。2、節流---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使用、減少浪費。小結2、生態破壞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存在了30多億年。隨著地球環境的演化,產生過也滅絕過許多物種,但這種自然的繁衍與滅絕過程通常是相當緩慢的。(1)成因:人類大規模的社會生產活動,長期濫伐森林和開墾草原等。由于人們長期的砍伐森林和開墾草原。生態系統被嚴重破壞,生物鏈被割斷,導致生態失衡。(2)后果: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生態失衡,加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態惡化。(3)表現: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堿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堿化閱讀: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體及其構成的綜合體,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其中,物種的數量是衡量生物多樣性豐富程度的基本標志。閱讀:《渡渡鳥的滅絕》渡渡鳥像火雞一樣,體形較大,性遲鈍,不會飛,原產于非洲島國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發現了毛里求斯島,1598年該島又被荷蘭人所統治。當時,殖民者把捕獵渡渡鳥當作一種游戲,并采集它們的蛋。同時,殖民者為了開墾農場,先用火焚燒渡渡鳥的棲息地,然后瘋狂獵捕渡渡鳥,結果造成渡渡鳥數量迅速減少。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鳥也被殘忍地殺害了。奇怪的是,渡渡鳥滅絕之后,毛里求斯島上特有的珍貴樹木大顱欖樹也日漸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癥”。1981年,美國生態學家坦普爾來到毛里求斯研究這種樹木,經測定其樹齡正好是300年,也就是說,渡渡鳥滅絕之日,正是大顱欖樹絕育之時。坦普爾發現,在渡渡鳥的遺骸中有幾顆大顱欖樹的果實,原來渡渡鳥喜歡吃這種樹木的果實。他據此推斷,大顱欖樹的果實被渡渡鳥吃下去之后,將種子外邊的硬殼消化掉,這樣種子排出體外才能夠發芽。后來,科學家讓吐綬雞吃下大顱欖樹的果實,這種樹木才得以“絕處逢生”。讀哺乳動物和鳥類瀕危或受威脅的原因構成表,完成相關任務。1、根據表格數據,繪制哺乳動物和鳥類瀕危或受威脅原因的對比柱狀圖。活動2.哺乳動物和鳥類瀕危或受威脅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答案:對照上圖可以看出,哺乳動物受威脅的主要原因是偷獵和棲息地的喪失,兩者的比重達63%。鳥類受威脅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喪失,達60%。3.議一議,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對人類會造成哪些不利的影響?答案:影響未來的食物來源和工農業生產資源;間接導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質遭到破壞;影響藥物來源等。3.環境污染概念:指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有害物質,引起環境質量下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現象。2.環境問題的表現和產生原因主要類型概念污染物或特點大氣污染指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放的污染物導致大氣質量下降的現象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以及可吸入顆粒物等水污染指水體因某些有害物質的大量進入,導致其物理、化學、生物等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藥、化肥以及畜禽糞便等土壤污染指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污染物質,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土壤,其數量超過了土壤的容納和自凈能力,從而使土壤的性質、組成、形狀等發生變化,并導致土壤功能失調、質量下降的現象工礦企業排出的廢水、煙塵、殘渣中所含重金屬元素和有機物,農用化學藥劑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卵等海洋污染指人類活動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導致損害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海洋活動、降低海洋環境質量的現象具有污染源多、持續性強、擴散面廣、難以控制等特點進入蒸汽時代后,煤炭成為英國的主要燃料。1800年英國煤炭消費量還只有1000萬噸,1900年則上升到18900萬噸。19世紀下半葉,一些重要工業城市上空塵埃越來越多,云霧天氣明顯增加,使得日照時數大大縮短。據統計,1881-1885年,倫敦12月和1月的日照時數,僅相當于牛津、劍橋等小鎮的1/6;即便在炎炎夏日,倫敦也會出現日照不足的狀況。在整個18世紀,倫敦共發生25次毒霧事件,19世紀前40年毒霧事件更不下14次,每次毒霧事件都造成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及死亡率的顯著提高。工業化之前,泰晤士河兩岸綠樹成蔭,景色優美,不僅盛產各類水果,而且是眾多禽鳥的天然棲息場所;河中眾多肥美的水產,是豪門盛宴的必備佳肴。工業化徹底改變了泰晤士河的命運。隨著河流兩岸眾多工廠及居民區的建立,工業、生活污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河中,河水變得污濁不堪,并發出陣陣臭氣,泰晤士河也被稱為“臭河”。英國工業化時期的主要環境問題閱讀
(115頁)進入蒸汽時代后,煤炭成為英國的主要燃料。1800年英國煤炭消費量還只有1000萬噸,1900年則上升到18900萬噸。19世紀下半葉,一些重要工業城市上空塵埃越來越多,云霧天氣明顯增加,使得日照時數大大縮短。據統計,1881-1885年,倫敦12月和1月的日照時數,僅相當于牛津、劍橋等小鎮的1/6;即便在炎炎夏日,倫敦也會出現日照不足的狀況。在整個18世紀,倫敦共發生25次毒霧事件,19世紀前40年毒霧事件更不下14次,每次毒霧事件都造成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及死亡率的顯著提高。工業化之前,泰晤士河兩岸綠樹成蔭,景色優美,不僅盛產各類水果,而且是眾多禽鳥的天然棲息場所;河中眾多肥美的水產,是豪門盛宴的必備佳肴。工業化徹底改變了泰晤士河的命運。隨著河流兩岸眾多工廠及居民區的建立,工業、生活污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河中,河水變得污濁不堪,并發出陣陣臭氣,泰晤士河也被稱為“臭河”。英國工業化時期的主要環境問題閱讀
1、說一說PM2.5的主要來源及其危害?答案解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自然源包括土壤揚塵(含有氧化物礦物和其他成分)、海鹽(顆粒物的第二大來源,其組成與海水的成分類似)、植物花粉、孢子、細菌等;人為源包括各種燃料燃燒源,如發電、冶金、石油、化學、紡織印染等各種工業過程以及供熱、烹調過程中燃煤燃氣或汽車燃油排放的煙塵。危害: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對人體健康的傷害大。活動
PM2.5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成部分,卻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2.5粒徑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影響很大。2:在圖5-8中找出PM2.5平均值較高的地區,討論其主要成因?全球PM2.5最高的地區在北非和中國的華北、華東、華中全部。北非:氣候干旱高溫,沙漠廣布,導致地下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氣和多沙塵天氣;地處歐亞地震帶,多火山爆發;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多下沉氣流,污染物難以擴散。中國的華北、華東、華中全部: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工業發達,排放粉塵多;經濟發達,汽車擁有量大,汽車尾氣排放量大。3、針對PM2.5所帶來的污染,請提出合理的保護措施?答案解析:借鑒發達國家大氣環境污染治理的經驗和技術;嚴格立法與執法,提高大氣質量標準;提高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積極發展煤炭的氣化、液化技術;推廣利用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植被覆蓋率等。大氣污染對策①調整能源消費結構,②節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對燃料進行預處理,改進燃燒技術④使用消煙除塵技術,減少污染物的排放。⑤制定嚴格的空氣質量標準和污染治理政策;⑥加強環境立法,加大監測、管理、處罰力度。概念:水體因某些有害物質的大量進入而導致其物理、化學、生物等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污染物: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藥、化肥以及畜禽糞便等。水污染土壤污染概念:指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污染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土壤,其數量超過了土壤的容納和自凈能力,從而使土壤的性質、組成及形狀等發生變化,并導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調、土壤質量下降的現象。污染物:工礦企業排出的廢水、煙塵、殘渣中所含重金屬元素和有機物。海洋污染概念:指人類活動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導致損害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海洋活動、降低海洋環境質量的現象。污染物:陸地污染物的排放,海上石油開采泄露,遠洋運輸等。特點:污染源多、持續性強、擴散面廣、難以控制等。活動1.說出土壤污染物質的主要來源答案解析:固體廢棄物,大氣污染物,灌溉污水,農藥、化肥、重金屬等。2.土壤具有容納污染物質的能力和自我凈化的能力,為什么還會被污染?答案解析:污染物超過土壤的自凈能力。3.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過程,說一說土壤污染可能產生的危害有哪些。答案解析:過程:由于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棄物隨意堆放和傾倒,過量施用農藥、化肥,污水灌溉,導致有害物質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加上大氣中的污染物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進而造成了土壤污染。危害:當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婚后子女撫養費增加合同范本
- 胸心外科相關護理
- 科技成果轉化合同參考范本
- 住宅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
- 廠房使用權合同轉讓模板
- 生物技術委托研發合同正規范本
- 鑄件采購及技術服務合同(度)
- 建筑設計合同補充條款范本
- 度藥品購銷合同細則
- 建筑行業租賃合同模板大全
- 合同管理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浙江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屆山西省高三一模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電信銷售員工年終總結
- 2025年度執業藥師職務聘用協議模板
- Unit3 Weather Part A(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明清家居家具設計》課件
- 2-山東工業技師學院申報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申報書
- 常用消毒劑的分類、配制及使用課件演示幻燈片
- GB 45069-2024懸崖秋千安全技術要求
- 員工反恐怖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