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北京朝陽凱文學校高一下學期月考(一)歷史試題一、本部分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下列各項與表格中的序號對應正確的是文明實行制度文明成就①君主專制楔形文字②法老制度太陽歷③種姓制度《摩訶婆羅多》④城邦制度悲劇、喜劇、哲學A.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倫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臘文明B.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倫文明③古希臘文明④古印度文明C.①古巴比倫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臘文明D.①古巴比倫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希臘文明④古印度文明2.柏拉圖說:“我們沿著大海生活,就像螞蟻或青蛙圍繞著一個池塘……”這體現了古希臘人擴大文明影響的方式是A.移民建立殖民地B.輸出技術和武器C.廣泛的商品交換D.實行行省制度3.公元2世紀的演說家阿利斯提德描述羅馬城:“所有的貨物,所有現存的和曾經存在的東西,貿易、航海、農業、金屬加工,任何曾經創造出來或者生長出來的東西,都在這里匯合。”可能出現在這一時期羅馬的商品有①絲綢和象牙②羅盤和望遠鏡③甘薯和玉米④鐵器和馬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右面為公元前4世紀某一古代帝國示意圖。這一帝國是A.波斯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羅馬帝國D.拜占庭帝國5.“我確定了一個原則:不要偶然聽到一個故事就寫下來,……我所描述的事件,不是我親自看見的,就是我從那些親自看見這些事情的人那里聽到后,經過仔細考核過了的。”修昔底德這段話揭示出()A.史學是古希臘文化的組成部分B.古希臘史學家追求歷史真實的特征C.其貢獻在于首創“歷史”一詞D.他寫《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緣由6.《全球通史》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政權:“它起到了保護盾的作用,使保護盾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文明。這一有利條件的全部意義,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后變得更為清楚,土耳其人攻陷該城后,不到半個世紀便抵達歐洲的中心,包圍了維也納。”這一政權指的是A.拜占庭帝國B.奧斯曼帝國C.阿拉伯帝國D.俄羅斯帝國7.下列內容是某學生所做的學習筆記,其學習的主題應是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實行租庸調制10世紀,高麗王朝在中央設三省六部11世紀,越南引進科舉制度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實行租庸調制10世紀,高麗王朝在中央設三省六部11世紀,越南引進科舉制度A.亞非國家間的友好往來 B.東西方文明間相互交融C.中華文明影響周邊國家 D.亞洲各國經濟聯系加強8.在西歐中古時期的受封儀式上,受封者把雙手放在封君手中宣誓:“我效忠和依附于您,正如仆人須忠于主人。”其后到君把封土的象征物授予封臣。由此可以看出A.封君是社會的統治階級,而封臣不是B.封君封臣制度造成西歐的分裂C.封臣從封君處領取土地,須效忠封君D.受封者不可再將封上授予他人9.1477年,西歐低地國家(今荷蘭等地)許多市鎮集會,向領主提出不得在未獲取各市鎮同意之前對外宣戰或頒發新稅令等要求,領主只得接受。此現象表明該地區出現了A.城市自治的傾向B.中央集權的趨勢C.社會環境的動蕩D.王權削弱的跡象10.有學著指出:市民社會為了推動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就必須擁有保障市民自由身份、城市自治權利和正常工商業經營活動以及調整城市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體系,以此擺脫封建教俗貴族的橫征暴斂和領主司法審判權的束縛。該學者意在強調A.工商業發展是城市自治前提B.城市自治徹底擺脫了教俗貴族的束縛C.市民階級是城市自治的主體D.法律規范是推動城市自治的重要力量11.1086年,英王威廉一世在索爾茲伯里召開效忠宣誓會,不僅要求自己的臣下服兵役,還要求臣下的附庸向他宣誓效忠,形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他還派人詳細核實各級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和財產。這些做法旨在A.徹底結束分裂割據B.加強英王的權力C.激化貴族間的矛盾D.使教權王權并存12.1982年,在俄羅斯古城諾夫哥羅德(位于基輔羅斯與拜占庭之間的商路上)出土了700多枚雙耳瓶碎片,碎片上的涂繪與拜占庭的涂繪非常相似,碎片上的文字有希臘語文、斯拉夫語文等多種語言,內容以商業、經濟和日常生活為主。據此推斷A.希臘古典文明對基輔羅斯文明影響很小B.拜占庭和俄羅斯都是中央集權的大帝國C.商旅往來是拜占庭與基輔羅斯交往方式之一D.東正教宗教文化對基輔羅斯的影響極其深遠13.瑪雅雕塑是瑪雅文明的記憶。右面雕塑中,一名婦女正在準備做玉米餅,她背上背著一個孩子,前面還有一個孩子。該雕塑可以用來映證瑪雅人(創作于約公元800—1000年)①玉米的種植和食用②婦女在社會中的角色③發達的金屬冶煉業④相對合理的經濟結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有學者制作了1600年輸入歐洲部分商品的統計表,對此表解讀正確的是經好望角經地中海胡椒100萬~200萬磅300萬~400萬磅丁香、靛藍、藥品35萬~65萬磅70萬~100萬磅A.傳統商路仍發揮重要的作用 B.世界貿易中心轉移到了地中海C.商業革命引發交易商品改變 D.歐洲與亞洲經貿聯系更加緊密15.有學者指出:西班牙人在美洲開采的白銀主要運往兩個地方,一個是西班牙,另一個是現在的菲律賓呂宋島。白銀運回西班牙……之后這些白銀又沿著印度洋航線被運往馬六甲、菲律賓。而呂宋(島)則由于中國商人的帆船貿易,成為大量向中國輸出白銀的重要口岸。白銀的這一流向A.為西班牙開展工業革命準備了條件B.加速了拉丁美洲國家生產方式的轉變C.推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確立D.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16.馬丁·路德認為“人們只有通過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報上帝”。這表明馬丁·路德的主張是A.因行稱義B.君權神授C.因信稱義D.科學實驗17.13—19世紀,教會、國王、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和妥協深刻地影響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變化,下列能典型地反映這一時期王權權勢變化趨勢的是18.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的彼特拉克強調,宇宙是以人為中心的,是上帝為了人類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東西,因此,人應當是世界的主宰。對他的主張理解正確的是A.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B.褒揚了人的地位和價值C.宣揚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D.傳播了人人平等的觀念19.牛頓取得的物理學成就彰顯了人類理性的偉大,促使人們形成對自然規律的崇拜,進而發展出探尋人類社會客觀規律和構想未來理想社會的熱忱。這說明A.科學革命對于啟蒙運動的推動B.哥白尼的“日心說”具有充分合理性C.宗教改革推動民族國家的形成D.宗教改革促使了信徒的信仰更加堅定20.牛頓根據大量數據提出了引力的法則,該法則既支配了整個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體。由此類推,支配人類社會的法則依靠理性也可以為人們所發現。該表述說明A.思想家受到科學革命的啟發B.牛頓的成果引發了工業革命C.啟蒙運動首先興起于英國D.啟蒙運動推動科學革命的發生21.從15世紀開始,西歐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強行圈占公有土地和農民份地,將其變為私有大農場或大牧場。1485—1500年,英國伯克等郡共圈占了16000英畝土地,其中有13000畝用作牧場。圈地運動使得英國()A.從小農經濟發展為大農場制B.具備了工業革命所需全部條件C.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封建莊園D.首次實現了生產資料的私有化22.1776年,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書中說:“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亞當·斯密認為A.財富的創造要靠消費B.勞動是財富的源泉C.勞動就是生產必需品D.勞動是國民的權利23.有學者指出:“英國的革命實際上是議會的變革,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A.剝奪了國王一切權力B.最終確立了議會主權C.推動了兩黨制的形成D.要求首相擁有立法權24.下表為世界近代史上一些國家頒布的重要法律文獻,其共同點有國家時間法律文獻英國1689年《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1787年憲法德國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法國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①都是在推翻封建專制制度的背景下頒布的
②其目的均為維護資本主義政治變革的成果
③均確立起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
④都為本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依據下表,這些規定時間英國政府規定1685年對“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亞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絲綢制品”征收10%的稅1721年在英國境內禁止穿著用印度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衣服,售賣印度棉布完全成為非法行為1774年在英國銷售的棉布須完全在本國紡織而成A.使印度成為英國棉紡織品傾銷地B.說明英國始終致力于推行自由貿易C.旨在以經濟掠奪取代武力擴張D.客觀促進英國棉紡織部門技術革新26.“到19世紀中期,英國……往昔那種田園詩般的風情不見了。……鄉村建起了灰暗的廠房,城鎮豎起了高聳的煙囪,工廠里回蕩著機器的轟響。……人們靠工業、而不是農業生存。”據此可以推斷出A.英國農業已經徹底衰落B.現代工業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C.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D.工業化深刻影響了英國的社會與經濟27.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工業的大發展,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形成了一批規模龐大的“巨型企業”,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等。這一現象表明A.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蒸汽時代B.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壟斷組織產生C.生產集中改變了輕重工業比例D.激烈競爭導致企業利潤大幅降低28.巴黎某公墓的一面墻上刻寫著“紀念1871年5月21-28日公社犧牲者”。其所紀念事件的歷史意義在于A.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B.它標志著歐洲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D.它使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發展到科學29.有學者指出,在世界殖民體系中居于上層的是擁有巨大實力的歐洲列強,居于底層的則是喪失主權的亞非拉被征服、掠奪的民族。此觀點認為世界殖民體系的實質是()A.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長期并存平等競爭B.中斷了亞非拉地區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C.西方大國通過和平實現崛起的等級體系D.少數國家奴役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體系30.1922年,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第四款規定,各締約國“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營謀特別權利,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利,并不得獎許有害友邦安全之舉動”。該條款簽署的目的是A.廢止德、奧在華租界和侵略特權 B.維護“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C.糾正巴黎和會對中國主權的侵犯 D.取消日本在中國山東攫取的各項特權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31.聯系交流發展。中古時期阿拉伯與東西方文化交流概況領域交流內容數學8世紀印度數字傳入阿拉伯,12世紀由阿拉伯傳入歐洲,成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數字”科學技術8世紀中國造紙術傳入阿拉伯,后經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傳入歐洲,指南針、火器等在13世紀經阿拉伯傳入歐洲哲學宗教7世紀以后,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陸續傳到中國,9世紀阿拉伯人將大量希臘著作譯成了阿拉伯文,11世紀后歐洲人又將這些譯本翻譯成歐洲語言,推動了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醫學10世紀阿拉伯人總結希臘、印度等地區的醫學知識,編纂《醫學集成》16、17世紀各大洲之間商品與物資流向示意圖(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16、17世紀貴金屬(金銀)的流動情況,簡述其對歐洲、亞洲的影響。(6分)18世紀60年代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分工。這一時期,從歐洲輸出的商品,主要是工業制成品,其中又以棉織品為大宗,這些產品主要輸往落后國家和殖民地,殖民地則主要出口農礦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增長最快,這些原料主要出口到歐洲國家,特別是英國。19世紀中期后,工業制成品、原料、食品等大宗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的貿易額大幅度增長。工業國已經不再是英國一個國家,還包括歐洲和北美各國,還有亞洲的日本,而原料的供應地也不再是少數殖民地,而是世界所有落后的地區。——摘編自高德步《世界經濟史》(3)依據材料,概括18世紀中后期至19世紀末世界經濟的變化。(4分)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契合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的時代潮流。歷史上的經濟全球化,促成了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各國人民從中受益,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積存了不少問題和弊端,經濟全球化出現“回頭浪”。經濟全球化出現一些問題并不可怕,不能因噎廢食,動輒“退群”“脫鉤”“筑墻”,改革完善才有出路,必須在前進中解決問題。各國應攜起手來,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加強協調、完善治理,推動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型經濟全球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4)從材料中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加以簡要說明。(4分)32.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莎士比亞每一個真誠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沒有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罰罪。——馬丁·路德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1)上述材料反映了歐洲哪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任選其一,結合所學,說明其是如何推動社會進步的。(7分)1845—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合寫《德意志意識形態》,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辯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黨宣言》指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1867年,馬克思撰寫的政治經濟學巨著《資本論》第一卷出版,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在革命實踐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決捍衛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斷擴大科學社會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影響,指導國際工人運動健康發展。——摘編自《社會主義發展簡史》(2)閱讀材料,概括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創新,并結合所學,簡述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6分)這個時期逐步出現了技術進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進工業企業不再滿足于接受技術創新并利用它們,而是通過精心的有計劃的試驗來追尋這種技術創新……科學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業中的成長孕育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以至于企業都開始資助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摘編自《劍橋歐洲經濟史》(3)如何理解“這個時期逐步出現了技術進步的制度化。”(2分)亞洲的覺醒是指亞洲各國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的覺醒和抗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進一步加深了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亞洲的封建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不斷發展,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民族民主意識也不斷發展。1905年的俄國革命運動也進一步喚醒了亞洲,終于形成了列寧所說的“亞洲的覺醒”的新局面。——摘編自《世界近現代史1500—2007》(4)閱讀材料,概括“亞洲覺醒”的含義,結合所學,說明“亞洲覺醒”運動爆發的原因。(5分)2024—2025學年北京朝陽凱文學校高一下學期月考(一)歷史試題(參考答案)12345678910CADBBBCCAD11121314151617181920BCAADCBBAA21222324252627282930ABBCDDBADB31.(20分)(1)特點:領域廣泛、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持續時間長;阿拉伯人的中介地位;過程多元互動:(任意三點3分)作用:保存了東西方文化典籍;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豐富和發展了世界文化;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和近代思想解放。(任意三點3分)(2)情況:歐洲殖民者從非洲、美洲掠奪了大量金銀。(1分)對歐洲影響:隨著金銀大量流入歐洲,引發價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解體,推動了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3分)對亞洲影響:歐洲人用白銀購買亞洲商品,白銀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亞洲商品經濟發展。(2分)(3)世界貿易額大幅增長;世界市場范圍擴大,涵蓋了工業國和世界所有落后地區。(兩點4分)(4)示例:觀點說明1.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經濟逐漸連為一體;工業革命后,世界市場更加擴大;二戰后,出現的國際經濟組織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潮流。2.經濟全球化積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寒假作業日記100字左右
- 韓愈柳宗元詩作交流
- 2025年福州貨運從業資格證網上考試
- 海南三沙市黃巖島景點
- 2024年十一月智能垃圾分類系統合作運營協議
- 2025年商洛貨運資格證考試有哪些項目
- 旦加偏旁組詞10個
- 2025年莆田客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教材
- 兩個細則宣貫(共105張)
- 半導體二極管芯片
- 如何培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
- 全科醫學培養的病例討論教學
- 智慧數字博物館建設方案
- 2020年ISH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
- 《體育保健學》課件-第三章 運動性病癥
- ACS患者救治總流程圖
- 防爆檢查五十條
- 23秋國家開放大學《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形考任務1-5參考答案
- 多巴胺藥物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 動物學海濱實習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魯東大學
- 2022版器械GCP考核試題及答案 (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