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2025_第1頁
浙江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2025_第2頁
浙江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2025_第3頁
浙江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2025_第4頁
浙江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202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驗和做法,結合本省住宅建設發展實際情況,在認真總結和廣泛征求主編單位: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1 2 2 2 3 5 5 5 6 8 9 10 10 12 14 14 16 18 18 18 20 20 2011.1.2本導則適用于浙江省新建商品住宅,改建、擴建既有住1.1.3浙江省新建商品住宅設計除遵循本導則規定外,尚應符22.1.1住宅規劃設計應加強對地域環境、歷史文化和傳統民居的研2.1.2住宅小區場地選址應避開有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2.1.3住宅小區場地應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威脅及電磁2.1.5在滿足專項規劃和主管部門要求的前提下,鼓勵在詳細規劃2.2.1住宅小區出入口附近宜設置出租車、網約車等公共車輛臨時32.2.5住宅小區在滿足規劃條件及相關配置標準規定的前提下,宜2.2.6住宅小區應設置室內公共服務空間,兼顧全齡段人群需求,2.2.7住宅小區應設置休閑娛樂、體育健身等居民室外活動場地,場地的邊緣與住宅外窗的距離不宜小于8.0m,并宜采用綠化進行隔2.2.8除首層設置配套公建的單元、復合利用蓋上以及涉及特殊高于3.9m。架空層應與小區景觀一體化設計,合理布置相應的居民活2.2.9住宅小區應進行無障礙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浙江省標準《城市居住區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DBJ33/T1267的規41高大喬木樹干中心點距離住宅外窗不應小于8.0m;2.3.2鼓勵通過通透式圍墻、花墻等方式,引導住宅小區綠化融入2.3.3鼓勵采用地面、平臺與屋頂等多種方式,打造小區多層次復2住宅小區建筑不應設置大面積泛光照明、媒體立面照明、彩3被照物重點照明區域的亮度和背景亮度的對比度宜為3:1~2.3.6住宅小區應對室外空間、室內公共服務空間、地下空間及住53.1.1住宅層高不應小于3.00m,設有地暖、戶式中央空調系統的3.1.2住宅建筑應采取滿足聲環境要求的降噪技術措施。在高速公3.1.3外墻外保溫系統應與基層墻體有安全可靠的連接。采用保溫3.2.1住宅公共空間設計應滿足住戶便利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應符3.2.2住宅單元主要出入口通行凈寬不應小于1.20m,凈高不應小于2.40m。當采用雙扇平開門時,至少有一扇門的通行凈寬不小于63.2.5首層單元大堂、電梯廳及其前室層高不應小于3.30m;地下3.2.6住宅公共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20m,最低點凈高不應低于3.2.7住宅公共區域敞開連廊的欄桿應采用鋼化夾層玻璃欄板等實體材料,并符合《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JGJ113的規定。連廊外側應設置防雨雪進入的挑檐,其挑出寬度不應小于0.6m。3.2.8戶門開啟不應相互影響,外開入戶門開啟范圍外側宜預留不小于0.60m的安全距離,且不應影響公共部位的疏散寬度。3.2.9住宅設置電梯時,每單元應至少有一部電梯滿足無障礙設計3.2.10電梯層門凈高不應小于2低、多層住宅公共電梯層門凈寬不應小于0.90m,高層住宅公共電梯3.3.1戶型設計應保證住戶的私密性,避免公共交通空間對住戶的視線干擾。朝向內天井開窗時,應避免相鄰3.3.3住宅室內衛生間、廚房、有水封閉陽臺等用水房間室內工程73.3.4廚房應設置洗滌池、案臺、爐灶、排油煙機、冰箱等設施或3.3.8每套住宅應設置陽臺。生活陽臺宜設在起居室(廳)或臥室3.3.9住宅陽臺應設置晾曬衣物措施或為其預留位置。封閉陽臺應1配置戶式中央空調的戶型,應設置設備平臺,設備平臺不宜2除配置戶式中央空調的戶型外,每個居住空間均應設置空調3設備平臺、空調室外機位的設置應滿足安裝安全和方便檢修84空調室外機位百葉通透率和傾斜角度應有利于空調室外機散3.4.1設有地下、半地下機動車庫的住宅,主樓公共電梯均應通達3.4.2地下機動車庫宜設置下沉庭院、采光井或導光管等措施提升3.4.5地下機動車庫通車道應視線良好,凈寬不應小于6.00m,通3.4.6地下機動車庫主要通車道凈高不應小于2.40m,局部條件受限時凈高不應小于2.20m。主通車道宜形成環線,上方宜設置辨識度3.4.8集水坑設置位置應合理,不應設在通車道、歸家通道上,其3.4.9住宅公共停車泊位宜設置于小區出入口附近地面或地下機動3.4.10地下室機動車坡道和住宅外墻間距不應小于3.0m。93.4.12通往地下的機動車坡道上下端均應設置不小于坡道寬度的3.5.1給水系統采用的管材和配件應符合現行標準的規定,并不應3.5.3小區雨水管與市政接駁井連接處宜設置在線水位監測裝置,小區污水管與市政接駁井連接處宜預留安裝水位及水質監測裝置的3.5.4當首層設置住宅時,首層應單獨設置排水,并應單獨接至室3.5.7室外明露和住宅公共部位有可能冰凍的給水、消防管道應有3.5.9生活熱水系統熱水表后或套內熱水器不循環的熱水供水支管1不應嵌入墻體安裝在電梯井壁墻、衛生間墻、分戶墻、剪力2安裝在櫥柜內時,應采用燃燒性能不低于B1級的隔板分隔在3.6.1住宅鼓勵實施全裝修,室內裝修設計宜與主體建筑設計同步3.6.3室內裝修宜采用裝配化裝修。內隔墻宜采用輕質隔墻或裝配3.6.4當采用預制裝配式結構構件時,水電氣設備和管線不應在預3.6.6廚房應預留洗碗機、蒸箱、廚余垃圾處理器、水浸報警裝置3.7.1新建住宅結構設計時,應選擇安全可靠的結構體系。當采用3.7.2新建住宅結構設計時,結構布置應有利于空間靈活分隔和可3.7.3圍護結構、內填充墻和其他非結構構件與主體結構之間應采3.7.4住宅樓面板、屋面板厚度不應小于120mm,且單向板跨厚比3.7.5住宅樓面板、屋面板應設置雙層雙向通長鋼筋。屋面板鋼筋3.7.6新建住宅屋面應按一級防水等級要求進行設計,應采用結構于3%。至少有一道防水層應設置在混凝土板表面,且該防水層應采3.7.7凸出外墻的水平構件在嵌入墻體位置應增設與墻體同寬的鋼地坪完成面不應小于250mm。2負荷計算時,計入的充電樁比例執行當地供電部門要求,且不應低于現行《民用建筑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配置與設計規范》DB3.7.9電動自行車充停場所可設置在主體建筑一層、半地下室和地高差不宜大于7m,其它應符合《浙江省電動自行車充停、充換場所3.8.1住宅小區應為物流、外賣、防疫等設置預留空間。住宅小區主要出入口應設置短邊不小于8.0m的緩沖場地,場地宜滿足消毒、3.8.2住宅小區應合理設計住戶、訪客、搬家、急救、快遞、垃圾3.8.3外墻裝修材料、室外設備和管線等應采取安全可靠的防墜落小于2.50m寬的防止高空墜物綠化緩沖區或隔離帶。3.8.5地面、屋面以及其他人員可通達處的地下室天窗、天井、出3.8.6非機動車庫應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電動自行車位與非電動自行車位之比不應低于4:1,充電插座數量與電動自行車位3.8.8公共電梯內應設置智能分析和報警等措施,防止電動自行車4.1.1住宅小區主要出入口宜設置便民快遞用房。單元門廳、主要4.1.2宜采用被動式設計,結合地域特點,通過圍護結構設計、構4.1.3氨、甲醛、甲苯、二甲苯、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室內主要4.1.4建筑設計應充分利用天然采光,房間的有效采光面積和采光4.1.5建筑設計宜對主要使用空間的夏季遮陽和冬季陽光利用進行2南向外窗設置固定水平外遮陽、可調節外遮陽或可調節中置4.1.7建筑應合理設計外窗的位置、方向和開啟方式,改善自然通4.1.8建筑室內的允許噪聲級、圍護結構的空氣聲隔聲量及樓板撞1分戶墻及分戶樓板兩側房間之間的計權標準化聲壓級差與粉加氣混凝土切塊或板墻時,墻體厚度不應小于240mm,且強度等級不應低于A5.0級、密度等級不應低于B07級。4.1.9有振動、噪音的設備用房不應緊鄰居室。電梯井道不應貼臨3對分戶墻上施工洞口或剪力墻抗震設計所開洞口的封堵,應1建筑出入口及平臺、公共走廊、電梯門廳、廚房、浴室、衛2建筑室內外活動場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級應達到現行行3建筑坡道、樓梯踏步防滑等級應達到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地4.2.2建筑室內公共區域滿足全齡化設計要求,墻、柱等處的陽角4.2.4老年人活動場地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1老年人活動場地應配備急救設施、應急報警、應急監控等應4.2.5兒童活動場地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2活動場地應采用軟性地面鋪裝,色彩宜鮮明,鋪裝材料應符3兒童活動場地宜配置休息座椅,室外休息座椅應設置樹木遮5.1.2住宅宜按照裝配式建筑進行設計,并采用系統集成的方法統筑時,裝配率應滿足浙江省《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DBJ33/T11655.1.3住宅設計應滿足建筑全壽命期的使用維護要求,宜采用管線5.1.4住宅在規劃設計、施工建造和運行維護階段,宜全過程采用5.1.5海綿城市設計應符合當地海綿城市規劃指標要求,并合理利5.2.1住宅小區應對建筑的體形、平面布局、空間尺度、圍護結構等進行節能設計,符合現行浙江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5.2.2住宅小區應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進行計算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強度,降幅不應低于6.8kgCO2/5.2.3暖通空調、吸油煙機、照明、電力變壓器、水泵、風機等設備的能效應達到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能效等級2級或節能評價值。5.2.4公共區域的照明系統應采取分區、定時、感應等節能控制措4太陽能熱水系統、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5.2.7水龍頭、淋浴器、便器及沖洗閥等用水器具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節水型產品通用技術條件》GB/T18870的要求,用水器具水效等級不應低于2級。5.2.8綠化灌溉應采用噴灌、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方式,宜設6.1.1鼓勵建設智慧社區應用平臺,根據具體情況開展下列應用建1宜提供社群圈子、鄰里活動、居民互動、二手交易、聲望積2宜提供小區全齡段學習數字化應用,承接數字社會教育應用3宜結合數字社會康養應用,提供小區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電4宜提供小區在線物業管家、業務認證、報事報修、物業費繳5宜結合城市大腦智慧交通應用,建設小區智能交通服務,提6.1.2鼓勵建設住宅小區運維階段信息化BIM模型,實時同步住宅6.1.3住宅小區內生活垃圾應分類收集和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