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2024屆高三(天津版)第一次模擬評估卷(二)【全解全析】題號12345678910111617答案ACABDCBADBCBAC1.A2.C3.A【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第一空,駁斥,激烈反駁;痛斥,嚴厲斥責。語境與“奴化觀點”相連,用“駁斥”更合適。第二空,前赴后繼,強調奮勇前進,連續不斷。前仆后繼,強調形容不怕犧牲,英勇奮斗。仆,倒下。語境強調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真理、為理想、為人生連續不斷、奮勇前進,用“前赴后繼”更合適。第三空,演化,一般指生物;衍化,一般指事情,事件的變化。語境指思想的變化,用“衍化”更合適。故選A。2.本題考查學生原句復位的能力。同一個主語的情況下,關聯詞應在主語之后,排除AB;“多悲劇”與“英雄人物”搭配不當,排除D。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出于《禮記》”錯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故選A。4.B5.D6.C【解析】4.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B.“目前中國有超過一億人參與自行車運動”錯誤,結合“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全國有1億多人經常性騎行,或把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有近千萬人參與自行車運動”可知,“截至2022年”有時間限制,是“有1億多人經常性騎行”,“有近千萬人參與自行車運動”。故選B。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D.“30歲左右、一二線城市、高學歷的男性用戶占了絕大多數”表述錯誤,雜糅,結合“數據顯示,30歲左右、一二線城市、高學歷是許多騎行愛好者的典型特征,從性別比例看,騎行領域依然是男性用戶占據壓倒性的絕大多數”可知。故選D。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C.是采取措施后獲得的成效,不屬于為響應“支持把自行車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手段”決議采取的措施。故選C。7.B8.A9.D10.B11.C12.(1)請您稍稍向后退兵,讓雙方將士都能從容周旋交戰,我與諸位放松韁繩信馬緩行來觀戰,不也是件樂事嗎?(2)李靖答:“苻堅統率百萬大軍卻在淝水被(謝玄)擊敗,這是用兵能合不能分導致的(結果)。”13.略有不同,材料一認為苻堅違背了兵法,不聽眾人勸說,剛愎自用,做出錯誤選擇;材料二認為苻堅被慕容垂所陷以及率兵能合不能分導致了失敗。【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遠:從遠處。句意:你率軍長途跋涉踏入我境。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介詞,在。句意:不可在狹小險要的地方與敵人交戰。/頭發斑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著或頭頂著重物在路上走了。B.連詞,因為;介詞,依靠、憑借。句意:(不料)部隊因混亂而不能停止。/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C.助詞,的;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句意:這也是奇正變化的法則嗎?/明白將來(的理想)還可以追求。D.動詞,率領;連詞,來。句意:苻堅率領一千多騎兵前往慕容垂的營地。/這就像砍伐樹木的根卻要求樹木茂盛。故選A。9.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被人陷害卻還想戰勝敵人,不也是困難的嗎?所以我說沒有智謀,苻堅這一類人就是這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中“敵”作動詞“勝”的賓語,故在“敵”后斷開,排除BC;“臣故曰無術焉”中,“無術”作動詞“曰”的賓語,“焉”是句末語氣助詞,故在“無術焉”后斷開,排除A。故選D。10.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①“聞鼓則進,聞金則止,無有不勝”,是兵法對戰勝的分析,與苻堅無“術”無關;③“太宗曰:‘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是太宗的提問,與苻堅無“術”無關;⑥“吳漢討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屯,相去二十里”,是吳漢討公孫述時的做法,與苻堅無關。排除有①③⑥故選B。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是因為此時秦潰不成軍”錯,由“秦諸軍皆潰敗,唯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可知,選項強加因果。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卻”,向后退兵;“周旋”,從容交戰;“仆”,我;“不亦……乎”,不也是……嗎。(2)“總”,統率;“敗于淝水”,狀語后置,應為“于淝水敗”;“致”,導致。1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材料一,由“凡戰,若我眾敵寡,不可戰于險阻之間,須要平易寬廣之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無有不勝。法曰:‘用眾進止’”“堅眾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但卻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十萬向水,逼而殺之”“遂麾兵卻,眾因亂而不能止”等可知,材料一認為苻堅違背了兵法,不聽眾人勸說,剛愎自用,做出錯誤選擇;材料二中,太宗提問“苻堅甚處是不善”,李靖用“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來作答,指出了苻堅在與謝玄的作戰中戰敗的原因,即苻堅被慕容垂所陷;當太宗問李靖前代古人誰擅長根據實際情況“兵有分聚”時,李靖肯定了吳漢善于分兵合圍的做法,明確指出了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的原因是“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即苻堅率兵能合不能分導致了失敗。參考譯文:材料一:大凡作戰,如果(兵力),我方人數眾多而敵方人數稀少,不可在狹小險要的地方與敵人交戰,而應該要選擇平緩開闊的地方。(軍隊)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鑼音就停止(或收兵),(這樣對敵作戰)就沒有不勝利的。兵法說:“指揮大部隊作戰,可前進就前進,不可前進就停止。”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前秦帝苻堅率領大軍進兵在壽陽駐扎,在淝水一岸擺好陣勢,同晉將謝玄隔水對峙。謝玄派人對苻堅說:“您率軍長途跋涉深入我軍境內,卻臨水列陣,這是不想(同我)迅速交戰。請您稍稍向后退兵,讓雙方將士都能從容交戰,我與諸位放松韁繩信馬緩行來觀戰,不也是件樂事嗎!”苻堅的部將都說:“應當在淝水阻截(晉軍),不能讓他們(渡河沖)上岸來,我軍兵多,對方兵少,這才是萬全必勝之策。”苻堅說:“只管退軍,讓他們渡河,(乘他們渡河的時候,)我率領數十萬騎兵向河中,接近并殲滅他們。”苻融(苻堅之弟)也贊成這樣做。于是苻堅下令秦軍后退,(不料)部隊因混亂而不能停止。于是,(晉將)謝玄與謝琰、相伊等人,憑借八千精兵順利渡過淝水。謝玄、謝琰進兵在淝水南面大戰,苻堅部隊大敗。材料二:唐太宗問:“古人在陣地上出奇兵,在意料不到的時候攻打敵人,這也是奇正變化的法則嗎?”李靖答:“古代的戰斗,多是一些稍有智謀的人戰勝沒有智謀的人,一些稍有能力的人戰勝沒有能力的人,這些人哪里能夠談論兵法呢?例如東晉謝玄(在淝水)打敗了苻堅,不是謝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堅不善于用兵的緣故。”太宗命令侍臣挑揀出《謝玄傳》閱覽,說:“苻堅在哪些地方體現出用兵不善呢?”李靖答:“我看《苻堅載記》說:‘(淝水之戰時)秦國各軍軍隊都潰敗,只有慕容垂一支軍隊保持完整。苻堅率領一千多騎兵前往慕容垂的營地,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說慕容垂殺了苻堅。沒有實現。’以此可見秦軍的混亂。(只有)慕容垂一支軍隊保持完整,大概苻堅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顯了,被別人陷害卻還想戰勝敵人,不就很困難了嗎?所以我說沒有智謀的,就是苻堅這一類的人。”太宗問:“兵力的使用有分散有集中,是分散還是集中重要的是(有)恰當(的安排)。從過去的事跡來看,誰運用這個用得最好?”李靖答:“苻堅統率(總領)百萬大軍卻在淝水戰敗,這就是用兵能合不能分導致的。吳漢討伐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處扎營,相距二十里,當公孫述進攻吳漢時,劉尚出兵合擊,大敗公孫述,這是用兵分而能合所導致的。”太宗說:“是這樣。前代這些得失的事跡,足夠作為萬代的借鑒。”14.(1)B(2)①班超投筆從戎
②劉邦帶礪山河(高祖誓功)
③竇憲刻功燕然
④蘇武牧羊(舉出兩例即可)(3)①起首四句寫大漠風沙彌漫、揚塵走礪的惡劣環境,為下文寫戰爭作鋪墊(或起烘托渲染氛圍的作用);②五至十句,寫壯觀的戰爭場面和戰斗動態;③十一至十四句,寫鏖戰后的景象,天色昏暗,雨雪紛紛,此時的幽靜陰寒與戰爭的激烈動蕩作對比,余韻繚繞;④后八句抒寫詩人投筆從戎,渴望建功立業忠貞報國的豪情壯志。【詳解】(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B.“只是采取了突然襲擊的作戰方式”錯,詩中還描繪了戰爭中的戰術和技巧,從“軍兩進”知道是兵分兩路。從“東拒復西敵”可以看出,一路正面突圍,旌旗漫山遍野;一路間道突襲,攻擊敵軍營察。都顯示了詩人對戰爭戰術的了解。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掌握典故常識的能力。“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意思是一朝放下文房四寶,十年拿起戰刀槍戟。可見,詩人運用了班超投筆從戎的典故。“豈要黃河誓,須勒燕然石”,意思是何必黃河誓言銘記,必須編石燕山銘文。可見,詩人運用了劉邦帶礪山河(高祖誓功)和竇憲刻功燕然的典故。“可嗟牧羊臣,海上久為客”,意思是可悲草原羊國臣,長期流浪在海外。可見,詩人運用了蘇武牧羊的典故。(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行文思路的能力。開頭四句“疾風卷溟海,萬里揚沙礫。仰望不見天,昏昏竟朝夕”狂風卷起滾滾黃河水,萬里飛揚塵沙石。抬頭望不見天空,暗淡無光度日夜。渲染大漠風沙彌漫、揚塵走礪的惡劣環境,為下文寫戰爭作鋪墊。五至十句,寫壯觀的戰爭場面和戰斗動態,詩中描寫戰爭中軍隊的進退困境,展示了惡劣環境下士兵們的頑強意志和勇敢精神。還描繪了戰爭中的戰術和技巧,山巒的遮擋、小徑的潛藏以及利用奇兵奇襲暗壁。十一至十四句,寫鏖戰后的景象,十月邊塞寒冷逼人,四山寒潭陰雪積。雨雪中雁南飛遷徙,風塵勢如再度圍逼。此時的幽靜陰寒與戰爭的激烈動蕩作對比。后八句抒寫詩人投筆從戎,渴望建功立業忠貞報國的豪情壯志。“昔我事討論,未嘗怠經籍。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豈要黃河誓,須勒燕然石”六句,詩人表達了自己曾經學識淵博的心情,但他在戰爭中拋棄了文人的身份,為國家奮斗了十年之久。他表示對黃河誓言的批評,并呼吁人們以燕山石刻的方式銘記國家使命。“可嗟牧羊臣,海上久為客”,詩人以牧羊臣的身份,并表示自己長期在海外流浪,形容了自己為國家貢獻而忍受困苦和孤獨的境況。15.(1)士不可以不弘毅(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使秦復愛六國之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3)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弘毅”“嬴”“淵”等。16.B17.AC18.運用了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太姥山和福鼎人民胸懷的溫暖、寬廣與包容。19.不同意。(1)此段的前一部分寫了很多具有中華特色和中華歷史的古建筑,是盛贊中華精神的文意的延續和拓展。2)此段后一部分寫的幾種鳥類都和我們民族文化相關,如喜鵲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畫鵲兆喜的風俗;麻雀更是一種類似伴生鳥的家鳥,特別是“中華鷴”,作者寫出了它的勇敢、優雅、大氣等特點,這些都是我們的民族性的體現。(3)這些都是太姥山的鳥,體現著太姥山的生機與活力,與生活在這的人一樣都是太姥青山綠水滋養的生靈,寫它們就是在寫太姥。20.(1)舍身取義、丹心為國為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自古傳承的華夏血脈基因。(2)歷史上有許多以身許國、丹心可鑒日月的中華兒女,他們的壯舉正是對這八個字最好的尊奉和傳承。(3)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牢記這八個字,把它們當做時代守護的珍寶,澆灌傳承下去。【解析】16.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蓼藍”的“蓼”應讀作“liǎo”;C.“熾烈”的“熾”應讀作“chì”;D.“衣袂”的“袂”應讀作“mèi”;“拜謁”的“謁”應讀作“yè”;故選B。1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A.“這在行文上有前后矛盾之嫌”錯誤。第二段講太姥娘娘是開閩先民代表只是說她并非是“衣袂飄飄的仙女”,與她的恩澤并不矛盾。C.“是在說明福鼎天姥是個治病療傷的好地方”錯誤。意在說明太姥山寬廣與包容成就了朱熹。故選AC。18.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太姥山張開了寬闊的雙臂”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張開了寬闊的雙臂”賦予“太姥山”以人的動作;“湜湜綠水,洗去了蒙在朱子心頭的塵垢;綿綿青山,驅逐了壓抑在朱子頭腦里的憂憤;大海遼遠無垠,開闊了朱子處江湖之遠的家國胸襟”運用排比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太姥山和福鼎人民胸懷的溫暖、寬廣與包容。1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情節、語段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表明態度:不同意。由“一甩頭,猛然間就看見一座熟悉的中華式七級浮屠,高聳在雄崛的山峰之上;而身邊觸手可撫的,則是一座座由巨型條石、塊石、鵝卵石修筑的明清古城堡和炮臺,它們的姓氏也都是‘中華’‘中原’‘中國’‘華夏’‘炎黃’”可知,此處寫了很多具有中華特色和中華歷史的古建筑,是盛贊中華精神的文意的延續和拓展。由“就連頭頂上不時掠過的喜鵲、麻雀、野雉、中華鷴,乃至不知名的各種山雀與飛蟲,也似都在嘰嘰喳喳地念著……它的體型比野雉大,黃喙,紅臉,漆黑披肩發,渾身白羽上有著褐色和黑色的、前衛畫家們最愛用的規則與不規則相結合的條紋,再綴著兩條二尺多長的、飄飄逸逸拉風的大翎尾,可真乃‘中華神鳥’是也!”可知,此段后一部分寫的幾種鳥類都和我們民族文化相關,如喜鵲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畫鵲兆喜的風俗;麻雀更是一種類似伴生鳥的家鳥,特別是“中華鷴”,作者寫出了它的勇敢、優雅、大氣等特點,這些都是我們的民族性的體現。由“它一點兒也不怕人,儀態萬方地來到我們面前,優雅地食用我們投下的花生米,吃相可圈可點。可見,它是見過大世面的,同時亦能顯見太姥山群眾對它們是多么的珍愛”可知,這些都是太姥山的鳥,體現著太姥山的生機與活力,與生活在這的人一樣都是太姥青山綠水滋養的生靈,寫它們就是在寫太姥。20.本題考查學生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評價作品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由“上句出自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下句出自南宋劉黻的‘丹心炳炳照白發,力扶國是消民愈’”可知,“取義成仁,丹心炳照”指舍身取義、丹心為國為民;刻在太姥山的這八個大字,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自古傳承的華夏血脈基因。由“烏云低垂,驚濤拍岸,見證著前人、激勵著后輩。直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中,太姥山的子孫們始終追隨著前輩先烈的腳步,留下了一個個浴血御敵的身影……”“‘取義成仁,丹心炳照’,這是太姥山后人對先烈的尊奉”可知,歷史上有許多以身許國、丹心可鑒日月的中華兒女,他們的壯舉正是對這八個字最好的尊奉和傳承。由“一代代澆灌、傳承下去,這是他們世世代代最要守護的珍寶”可知,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牢記這八個字,把它們當做時代守護的珍寶,澆灌傳承下去。21.示例1:我們閱讀《鄉土中國》的理由有二。首先,《鄉土中國》介紹了中國鄉村社會的基本特征,其中很多特征并不會隨城鎮化而消退。如“離不開泥土”是中國人民不變的鄉土氣息,“差序格局”“家族社群”在今天仍有影響。其次,在城鎮化發展的今天,閱讀《鄉土中國》可以加深對自身行為的了解和認識,并可以從中獲取情感認同和共鳴。示例2:我們閱讀《鄉土中國》的理由有二。首先,《鄉土中國》中熟人社會,鄰里互助等例證給我們城鎮化社區建設提供了啟示,有助于社會和諧,人與人關系和睦。其次,《鄉土中國》中安土重遷、鄉土性等理念有助于我們理解根植于中國人內心的鄉土情結,思考在城鎮化進程中如何增強民族認同感。【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經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題目是主題論壇發言,要求闡述我們要閱讀《鄉土中國》的兩條理由,首先必須對《鄉土中國》一書有全面的了解,然后注意結合“城鎮化發展”的時代特點,從中篩選與“城鎮化發展”有關的內容,如熟人社會,鄰里互助等中國鄉村社會的基本特征,力求從《鄉土中國》的思想理論中得到當代城鎮化發展的啟示。闡述時要運用書中的專門用語,如差序格局、文字下鄉、男女有別、禮治、家族等。注意寫出兩點不同的理由。22.①“張老師”改為“尊敬的張老師”;②“教書”改為“從教”;③“光臨”改為“前往”或“參加”;④“先睹為快”改為“指正”或“斧正”;⑤“快來了”改為“將至”。【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①“張老師”稱呼語不得體,用于稱呼老師,可改為“尊敬的張老師”。②“教書”口語色彩較濃,改為書面語“從教”。③“光臨”是敬詞,用在表述對對方的尊重,不能用于自己,應改為“前往”或“參加”。④“先睹為快”只能用在表示自己希望能盡先之意,不能用于對方,可改為使用敬詞“斧正”或“指正”。⑤“快來了”口語色彩較濃,宜改為同全文書面語體一致的“將至”。23.例文:
在變局中尋“變”與“不變”之道泱泱華夏,千年傳承;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千年來,山川仍在,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仍然是炎黃子孫。但變化又無處不在,現代印刷替代了活字印刷,車馬郵件都慢的時代逐漸被快節奏的生活取代……歷經千年,千百變化,我們當應在變局中尋求變與不變之道。承傳統,傳菁華,于變化世界中守不變之物。踏上一片鄉間的土地,會感受到千年前勞動人民豐收的喜悅;撫摸長城的磚石,能看到祖先的智慧與堅韌;聆聽課堂上老師傳授的知識,能體會到先賢志士探索時的執著與頑強……在這個每天變化的世界中總有些東西,經住了時間打磨,放射著永恒的光。身為新時代之中華少年,我們同祖國一起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先人的智慧,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文化基因,都是祖先們給的饋贈,已經也正在蛻變為我們打開新世紀新世界變換迷局的金鑰匙——讓我們用這把“不變的鑰匙”去打開世界的大門,去適應世界的變化,去助力華夏民族的復興騰飛。敢創新,敢變革,應對千變萬化之局。有人說,“新冠疫情之后,‘舊世界’不復存在,‘新世界’喜憂參半。”這是因為我們正處在這變局之中,無法看透當時的歷史,但正因為我們在迷局中,我們更應該以變化之筆書寫非凡歷史。新冠給全世界以沉重打擊,但中國卻快速改變防疫策略,扛住當頭一棒。面對變異的德爾塔毒株,科研人員不再執著于先前的疫苗而是改變策略,針對毒株特點對其改造。面對國外3G技術的強控,中國研發4G,5G,終于實現了4G并跑,5G領跑。身為新時代之中華少年,我們應敢創新,勇變革,不錯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機會,以變應變,在創新中成長,在成長中求發展。千變萬化,中華少年當守精華,勇創新,迎未來。如今,中國GDP快速上升,中國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破冰者號勇敢遠航……中國正一步步以大國姿態走向強國,我們正見證著人類歷史的偉大轉折。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我們繼守傳統,取精華,去糟粕;我們勇于創新,以應變化之局。身為新時代之中華好少年,應以“不變”作為我們的基石,化“變”為利劍去應對和開創無限可能的未來。【審題】本題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材料緊扣時代的“變”與“不變”,分別從政治變革、文化傳承和人際交往等方面來闡述,這幾個方面都很有社會代表性和價值啟示性。從“變”的角度看:除了材料中所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19794-14:2022/AMD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Biometric data interchange formats - Part 14: DNA data - Amendment 1: Conformance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權】 ISO 2400:2025 E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Ultrasonic testing - 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 block No. 1
- 【正版授權】 ISO 23285:2025 EN Agricultural machinery,tractors,and earth-moving machinery - Safety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ystems operating at 32 V to 75 V DC and
- 【正版授權】 IEC 60227-2:1997+AMD1:2003 CSV FR-D Polyvinyl chloride insulated cables of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450/750 V - Part 2: Test methods
- 【正版授權】 IEC 60884-1:2002+AMD1:2006 CSV EN-D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權】 IEC 60204-1:2005 FR-D Safety of machinery -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精益生產培訓課程
- 2025年三班級教學工作方案
- 酒店裝潢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社區親子活動方案
- 2024年河北省廊坊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專項訓練題試卷(3)含答案
- 生物信息安全課件
- 安全管理人員考試圖片題
- 《助產士的溝通技巧》課件
- 【MOOC】電視采訪報道-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中央銀行學-江西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Scratch編程-算法教學課件4.身體質量指數(BMI)測試器
- 事故隱患報告和獎勵制度
-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50道壓軸題專練)
- 試崗期七天試崗協議書范文
- 2024年彩色鋯石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