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貴州省百校大聯考學業水平測試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貴州省百校大聯考學業水平測試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貴州省百校大聯考學業水平測試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貴州省百校大聯考學業水平測試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貴州省百校大聯考學業水平測試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貴州省百校大聯考學業水平測試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赫魯曉夫上臺后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圖是1953至1963年蘇聯與世界實際GDP平均增長率對比(%)。對該圖信息解讀符合實際的是A.沖擊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B.承認市場管理體制,造成了經濟混亂C.強化部門管理體制,降低生產積極性D.與美國軍備競賽,致使經濟全面滑坡2.下圖是中華民國郵政于1939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結合時事推測發行此郵票的主要意圖是A.紀念美國成立一百五十年B.希望和美國建立外交關系C.借鑒美國的民主共和制度D.爭取美國支持中國的抗戰3.歷史學家使用“機器生產”“對立階級”“城市化”“現代工廠制度”等詞匯來描述A.西歐社會的演變 B.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C.工業社會的來臨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4.正是因洞穿了花開花落的自然規律,基于對生命狀態的理性認識,北宋詩人宋庠面對落花顯得十分坦然:“先落后開應定分,一般遲日一般風。”這種情懷,完全洗卻了以往“落花”詩中所寓的傷感情緒而自出新意。這一材料可以用來說明A.儒者實現了積極參與政治的理想B.儒者通過詩詞以期提高政治素養C.理學整合了社會不同的價值觀念D.理學研究方式影響著詩詞的創作5.雅典衛城是自然景觀、建筑結構、公共用途的理想結合。衛城背后的山,既不會高到喧賓奪主,也不會低到可有可無。山與諸神廟的結合,讓衛城變成了最理想的公共場所,戰時,起著堡壘作用,和平時期,是人民朝拜的圣地。對外部來說,這也是希臘人自豪和力量、以及天才藝術創造力的有形物證。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它作出這樣的評價:“雅典衛城顯示著希臘1000多年繁榮的文明、神話和宗教,包含了古希臘藝術的四個最偉大的杰作巴特農神廟、通廊、伊瑞克提翁神廟和雅典娜勝利神廟,因此被認為是世界傳統思想的象征。”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A.雅典衛城是兼具祭神與防衛的建筑B.雅典衛城是西方建筑史上巧妙利用地形進行建筑布局的杰作C.雅典衛城體現了和平友誼、公平競爭、奮發上進等人文精神D.雅典衛城的地位是古希臘文明的代表,是世界傳統思想的象征6.《白虎通·嫁娶》記載:“王者之娶,必先選于大國之女。”《左傳》也記載了春秋時期齊僖公想把女兒嫁給鄭國的世子姬忽,姬忽不敢接受:“人各有偶。齊大,非吾偶也!”這一現象反映了A.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念 B.尊卑有序的綱常倫理C.內外有別的階級劃分 D.等級森嚴的宗法規則7.如圖是不同時期威尼斯每年從亞歷山大里亞(埃及地中海沿岸港口)進口香料數量的變化情況。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A.商業危機的爆發 B.傳統商路被斷絕C.美洲被發現開發 D.商業革命的發生8.郵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文物古跡、文化典籍等作為題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載著往昔的歷史。下列三張不同年份發行的郵票,見證了1949年以來,中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遷。這些變革都A.遵循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B.體現了與時俱進的黨的路線C.促進了農民生活的不斷改善 D.堅持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9.下列圖片可以反映建國后土地制度的變遷,在這一過程中,最主要的改變是()A.土地的使用權 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用權 D.土地的規模10.歷史事件的發生存因果關系,下列配對正確的是A.新航路開辟——地中海世界崛起 B.蒙古西征——東羅馬帝國滅亡C.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發生 D.工業革命——德意志宗教改革11.新中國"一五"期間從大專畢業生到中專、技校畢業生,再到干部、復員退伍軍人和工人都實行統一分配,逐步形成了統包統配和能進不能出的"鐵飯碗"的勞動體制。這樣的做法旨在A.適應經濟建設需要 B.調動生產者積極性C.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D.實現資源合理配置12.“他是一個階級的引領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領者,也是另一種新型社會的預言者。他的學說,拋棄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縝密和嚴謹展示了無產者的前程”。這段話高度評價了A.伏爾泰和其反封建學說 B.盧梭和其社會契約學說C.達爾文和其進化論學說 D.馬克思和其社會主義理論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南京條約》陰影下的中國以下為《南京條約》部分條文:九、凡系中國人,前在英人所據之邑居住者,或與英人有來往者,或有跟隨及俟候英國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謄錄天下,恩準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國人,為英國事被拿監禁受難者,亦加恩釋放。十、前第二條內言明開關俾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今又議定,英國貨物自在某港按例納稅后,即準由中國商人遍運天下,而路所經過稅關不得加重稅例,十一、議定英國住中國之總管大員,與大清大臣無論京內、京外者,有文書來往,用照會字樣;英國屬員,用申陳字樣;大臣批復用札行字樣;兩國屬員往來,必當平行照會。若兩國商賈上達官憲,不在議內,仍用稟明字樣為著。問題(1)《南京條約》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簽訂的?(2)依據上述材料,概括《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3)你如何評價《中英南京條約》?14.(20分)材料早在明末,后金(清)勢力影響日漸擴大之時,東北地區其他少數民族勢力紛紛向金政權示好或臣服,出現了貢貂活動。康熙中期,貢貂制度最終形成。貢貂制度是清王朝差別對待生產、生活風俗習慣不同民族部落的總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服從、從屬和責任。它規定,貂戶每年只進貢一張貂皮,“戶部頒賜進貂人袍帽、靴襪、鞓帶、汗巾、扇子等物各一捆”。朝廷對進貢者的獎賞豐厚,同時設宴款待。貂戶通過一張貂皮就換來了平素難得的一些生活用品,貢繳積極踴躍。貂戶把全年獵獲的貂皮帶來備選,進貢后剩下的其他貂皮“不入等者,聽鬻”,出現“歲至寧古塔交易者二萬余”的局面。為了便于管理貢貂者,清政府把他們編入八旗,出則為兵入則為獵。每年貢貂時日臨近之前,當地的部族首領都要出面組織協調,一同前往繳貢。首領們受到清政府的優待,賞品不僅質優,且多為朝衣、朝褂、蟒緞等。——摘編自李鳳飛《貢貂制度與清代東北治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政府貢貂制度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政府推行貢貂制度的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由圖可知,赫魯曉夫上臺后針對斯大林模式開始尋求突破,其執政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蘇聯的GDP平均增長率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選A。赫魯曉夫實行的依然是計劃經濟發展模式,排除B;降低生產積極性的說法顯然不符合蘇聯1953年到1958年的經濟發展形勢,排除C;與美國展開軍備競賽,致使經濟全面滑坡的是勃列日涅夫,排除D。2、D【解析】

試題分析:依據題中所給的時間1939年可知,當時正處于抗日戰爭時期,所以此舉應為抗戰服務,所以選D,1939年美國開國150年已過,國民政府和美國已經建立了外交關系,辛亥革命時早已提出學習美國的民主共和,所以ABC均不正確。考點: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偉大的抗日戰爭·抗戰時期的中美關系【詳解】3、C【解析】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機器制造機器的發明,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進程,產生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出現了現代工廠。故C正確;材料只能說明經濟方面的變化,不能闡述西歐社會的演變,排除A;材料論述的是技術革命,不是政治革命,排除B;材料不是論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排除D。故選C。4、D【解析】

由“正是因洞穿了花開花落的自然規律,基于對生命狀態的理性認識”可知,宋庠的詩作,表現出典型的“即物觀理”式的人生思考,這與理學家“格物致知”探尋天理的方式一致,將理學的思維方式引入其詩歌創作領域,故選D;材料強調的是詩詞體現出的鮮明的理學傾向,材料均未體現“實現了積極參與政治的理想”“整合了社會不同的價值觀念”“以期提高政治素養”,排除ABC。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正是因洞穿了花開花落的自然規律,基于對生命狀態的理性認識”,聯系理學的影響分析解答。5、C【解析】

通過所學知識可知,雅典衛城修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行軍事防御,沒有體現和平友誼、公平競爭、奮發上進等人文精神,故C選項符合題意;雅典衛城是兼具祭神與防衛的建筑、也是西方建筑史上巧妙利用地形進行建筑布局的杰作、其地位是古希臘文明的代表,是世界傳統思想的象征,故A、B、D選項不符合題意。6、D【解析】

“王者之娶,必先選于大國之女。”意思是國君娶親,必然選娶的諸侯國國君的女兒。那么諸侯娶親,也要迎娶卿大夫伯爵等低一級別的女兒為妻。鄭國的世子認為自己的國家比齊國要弱小,所以他認為迎娶齊國國君的女兒不符合宗法規則,而不與齊僖公的女兒做親,故選D;門當戶對是普通百姓家庭的婚姻觀念,材料是具有宗法規則的婚姻觀念,A錯誤;尊卑有序是地位不對等,而姬忽和齊僖公不能體現尊卑關系,B錯誤;齊僖公和姬忽都屬于統治階級,不能體現內外有別的階級劃分,C錯誤。7、D【解析】

圖表信息反映了地中海貿易的衰落,這是由于歐亞新航路開辟后,隨著商業革命的發生,歐洲的貿易中心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D正確;商業危機的爆發和傳統商路被斷絕都發生于新航路開辟前,而圖表所示的16世紀初已經開通了歐亞新航路,排除A、B;美洲的發現和開發導致了歐洲的價格革命,而不是商業革命,與圖表現象無關,排除C。故選D。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不論是人民公社還是改革開放,都沒有改變社會主義公有制。D正確;人民公社沒有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A排除;人民公社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失誤,不是與時俱進,B排除;人民公社反而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排除。故選D。9、A【解析】本題考查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演進和變革,可直接排除BD兩項,本題應選A項指土地的使用權,土地的所有權三個時期的變革都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沒有變動。從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聯產承包者責任制,農民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土地的用途、所有權以及規模都沒有發生變化。10、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啟蒙運動中盧梭提出了人民主權學說與社會契約思想,為推動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提供了理論武器,故C項符合題意;新航路開辟引發商業革命,地中海世界衰落,排除A項;蒙古西征的時間是十三世紀,東羅馬帝國于1453年滅于奧斯曼土耳其之手,排除B項;18世紀工業革命興起,晚于16世紀的宗教改革,排除D項。故選C。11、A【解析】

對勞動力人才實行統一分配和能進不能出的“鐵飯碗”勞動體制是為了最大化的利用人力資源,減少人力資源的流動,從而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以適應當時經濟建設的需要,故選A;調動生產者積極性不是最終目的,排除B;這種做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不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和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排除CD。故選A。12、D【解析】

材料中“他的學說,拋棄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縝密和嚴謹展示了無產者的前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種種弊端,成為無產階級斗爭的理論指導和指明了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故選D;AB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斗爭理論,與材料“展示了無產者的前程”的信息不符,排除;達爾文和其進化論屬于生物學領域的革命,與材料中“另一種新型社會的預言者”的信息不符,C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希望獲得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中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閉關鎖國。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林則徐虎門硝煙。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2)五口通商;割讓香港島;廢除公行壟斷貿易制度;賠款2100萬銀元;協定關稅;兩國官員平等往來等。(3)本題采用分層評分法,按以下5個遞進的層次評分。評分參考:第一層次:前結構:沒有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回答與問題無關或同義反復。第二層次:單點結構:找到一個線索或材料即得出結論。第三層次:多點結構:使用多個線索或材料,進行單一維度地解釋。第四層次:關聯結構:能在多個線索或材料之間建立起聯系,并對此作出解釋。第五層次:抽象拓展結構:能夠擴展材料本身的意義,并進行更為抽象的提煉和概括。參考觀點:《南京條約》使中國主權淪喪,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嚴重。同時,客觀上也使中國被迫融入世界,走上近代化之路。【解析】

(1)本問根據所學知識即可回答,得出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希望獲得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中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閉關鎖國。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林則徐虎門硝煙。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2)本問考查知識點的記憶,可直接背誦得出內容是五口通商;割讓香港島;廢除公行壟斷貿易制度;賠款2100萬銀元;協定關稅;兩國官員平等往來等。(3)本題是開放性試題,可多角度地進行評價。可從《南京條約》對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產生的消極影響的角度評論。也可從迫使中國社會轉型的角度進行評價。也可運用近代化史觀、全球史觀、革命史觀等多元史觀對《南京條約》進行評價,言之有理即可。14、(1)特點:延續傳統,因俗制宜;關注貢貂的政治價值;納貢與賞賜緊密結合;注重籠絡部族首領。(2)作用:給東北人民帶來了經濟效益,推動了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促進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強化了地方的歸屬感;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管理,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一定程度上加重財政負擔。【解析】

(1)依據材料“貢貂制度是清王朝差別對待生產、生活風俗習慣不同民族部落的總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